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课件--绪论
- 格式:ppt
- 大小:429.50 KB
- 文档页数:44
目 录绪 论0.1 复习笔记0.2 课后习题详解0.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1章 语 音1.1 复习笔记1.2 课后习题详解1.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2章 文 字2.1 复习笔记2.2 课后习题详解2.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3章 词 汇3.1 复习笔记3.2 课后习题详解3.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4章 语 法4.1 复习笔记4.2 课后习题详解4.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第5章 修 辞5.1 复习笔记5.2 课后习题详解5.3 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绪 论0.1 复习笔记一、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1.定义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汉民族共同语两个部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名师点拨】现代汉语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区别、普通话的三个标准都是各校考研真题中的常考知识点,也是本章的核心概念,对此考生务必要准确记忆2.属性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具体包括:(1)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结构系统;(2)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功能);(3)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工具(思维功能);(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3.形式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形式。
(1)口语口语是指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2)书面语书面语是指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
其特征是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4.文学语言(1)含义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指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作为标准语,文学语言以其典范性特征区别于一般的书面语与口语,推动着现代汉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
(2)与“文艺作品的语言”的关系①联系文艺作品的语言是指艺术文学表达手段的总体。
文学语言也包括优秀的、典范的文艺著作的语言。
[ 上册 ]第一章绪论1、语言2、现代汉语3、普通话(现代汉民族共同语):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4、方言5、现代汉语的特点(与古代汉语、与汉藏语系其他语言、与印欧语言)6、汉语发展的历史阶段7、现代汉语的地位第二章语音1、语音1.1语音的物理属性:音高、音强、音长、音色。
1.2语音的生理属性(发音器官及其活动):呼吸器官(动力)、喉头和声带(发音体)、咽喉腔、鼻腔和口腔(共鸣器)。
1.3语音的社会属性:本质属性,突、语音和语义的联系2、语音单位:音素(辅音、元音)/ 声母、韵母、声调,音节,音位3、记音符号:拼音字母、注音符号、国际音标4、声母与辅音音位:发音部位及发音方法:气流、声带、阻碍方式。
(辅音表和声母表)5、韵母与元音音位:单元音(舌位、前后、高低、唇形)5.1韵母总表:四呼(开、齐、合、撮),结构特点(单、复、带鼻辅音韵母)5.2韵母结构:韵头、韵腹、韵尾6、声调与声调音位:阴平55,阳平35,上声214,去声517、音节(带调音节结构类型表)8、音变:变调(上声、一/不),轻声,儿化,啊9、音位变体:自由变体、条件变体;归纳音位(区别特征、互补分布)第三章文字1、文字2、汉字及其特点2.1 汉字的形体: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2.2 印刷体和手写体3、汉字的结构3.1 笔画:永字八法、扎字五法3.2 部件。
独体字,合体字:五组合方式。
部首3.3笔顺3.4造字法: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用字法:转注、假借)4、汉字的整理与汉字的标准化5、异形词整理表、别字、读错字、多音字第四章词汇1、词汇:语素(词根、词缀)、词(短语5/5.2)、固定短语(专名、熟语7.2)、缩略语1.1 词的结构:单纯词、合成词(语素和合成词类型表、词的结构类型简表)2、词义的性质:概括性、模糊性、民族性2.1 词汇意义:概念义(理性义),色彩义(感情、语体、形象)3、义项:基本义、转义(引申义、比喻义)3.1 单义词、多义词、同音词4、义素:共同义素,区别义素4.1 义素分析5、语义场:词义的类聚5.1 语义场分析:类属、顺序、关系5.2 同义义场与同义词(同义词的差别:理性义、色彩、词性)5.3 反义义场(互补、极性),反义词6、语境: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社会现实语境)6.1 语境对词义的影响:单一化、具体化、临时性意义、选择性7、现代汉语词汇:基本词汇(稳固性、能产性、全民常用性)和一般词汇7.1一般词汇:古语词、方言词、外来词、行业语、隐语7.2 熟语(固定短语):成语、谚语、惯用语。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4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附录补充练习题上册补充练习题(一)绪论补充练习一1.简述现代汉语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
答:参见第1章课后习题详解第一节第3题。
2.汉语少用形态变化,但不等于说没有形态变化,你能举出汉语有形态变化的事例吗?从事例中归纳一下,汉语有哪几种形态变化?答:结合事例,汉语主要有下面几种形态变化:(1)重叠。
如:认真→认认真真,讨论→讨论讨论,是构形形态。
(2)加前缀或后缀。
如:姨→阿姨,爱→可爱;想→想头,亮→亮儿,是构词形态。
3.汉语在世界语言中有什么样的地位和影响?答:参见第1章课后习题详解第一节第4题。
(二)绪论补充练习二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使用领域和制约范围具体涉及的是什么?为什么作这样的界定?对于违反该法条款规定的语言文字的使用行为,应当如何处置?答:(1)《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的涉及的领域和范围“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所涉及与制约的,着重在政府的行为、公众的行为,以及社会企事业诸方面。
具体包括:政府机关、学校、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信息技术产品、招牌、广告、企事业单位的名称,以及服务性行业、公共场所和公共设施等有关的语言文字的使用。
(2)《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涉及领域界定的原因将这一系列领域纳入法律使用的领域和制约的范围,对于语言文字规范与标准使用,极具示范意义和推广作用。
(3)对违反该法条款规定的语言文字使用行为的处置方法该法第三章为“管理与监督”;规定各级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职责与权限;并就违反该法有关条款明文规定的语言文字使用行为,确定了处罚的范围及处罚的方式。
这样,就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标准的使用及健康发展,提供法律的依据和支援。
但,考虑到语言文字属于社会公众的约定俗成的信息载体和媒体的特殊性质;因此,对于违反该法条款规定的使用行为,一般采取批评教育和责令改正的办法;着重在引导和宣传。
2.汉语规范化会不会妨碍语言的发展,使语言千篇一律,发生僵化?答:汉语规范化不会妨碍语言的发展,因为规范化所要限制、剔除的是那些不合语言发展规律的东西,是为了克服语言内部的分歧和混乱。
现代汉语名词解释重点黄廖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现代汉语》(黄伯荣、廖序东版)重点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着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2.方言是局部地区的人们使用的语言,是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
第二章?语?音1.语音表达时声音的高低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第一,取决于发音体声带的质地。
第二,取决于对喉部肌肉的控制。
第三,取决于呼出的气流的强弱。
2.音强指的是声音的强弱。
音强取决于发音体的振动幅度。
3.音长指的是声音的长短。
它决定于发音体振动的时间的久暂。
4.音色又称音质,指的是声音的特色。
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振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
5.语音的三大属性:生理属性,物理属性,社会属性(根本属性)。
6.音素:最小的语音单位。
这是从音色的角度划分出来的。
7.辅音:气流在口腔或咽头受到阻碍而形成的音叫辅音。
8.元音:气流振动声带、在口腔、咽头不受阻碍而形成的音叫元音。
9.音节:是语音结构的基本单位,也是自然感到的最小的语音片断。
10.声母:指音节中元音前头那部分,大多是音节开头的辅音。
11.韵母:指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
12.声调:指音节中具有区别意义作用的音高变化。
13.音位:是一个语音系统中能够区别意义的最小语音单位,也就是按语音的辨义作用归纳出的音类。
14.汉语拼音方案用途:给汉字注音;推广普通话的工具;各少数民族创制和改革文字的共同基础;帮助外国人学汉语;音译人名、地名和科学术语;编制索引和代号。
15.押韵又叫压韵,指的是韵文中某些句子的末尾用上同“韵” 的字。
16.调值指音节高低升降曲直长短的变化形式,也就是声调的实际读法。
17.音节结构有如下特点:一个音节最多可以用四个音素符号拼写;音节可以没有辅音;汉语音节不能没有声调,不能没有韵腹,可以没有辅音声母、韵头和韵尾。
黄伯荣、廖序东《现代汉语》(增订6版)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完整版>精研学习䋞>无偿试用20%资料全国547所院校视频及题库资料考研全套>视频资料>课后答案>往年真题>职称考试试读(部分内容)隐藏绪论0.1复习笔记一、现代汉语概说(一)什么是现代汉语1.定义现代汉语是指现代汉民族所使用的语言,包括多种方言和汉民族共同语两个部分。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名师点拨】现代汉语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区别、普通话的三个标准都是各校考研真题中的常考知识点,也是本章的核心概念,对此考生务必要准确记忆2.属性语言是社会的产物,汉语作为一种语言,具有一切语言共同的属性,具体包括:(1)语言是音义结合的符号结构系统;(2)语言是人们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交际功能);(3)语言是人们认知世界的工具(思维功能);(4)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3.形式现代汉语有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形式。
(1)口语口语是指人们口头上应用的语言,具有口语的风格。
其特征是简短、疏放,有较多省略;一发即逝,难于流传久远。
(2)书面语书面语是指以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用文字写下来的语言。
其特征是趋于周密、严谨;结构完整,长句较多。
4.文学语言(1)含义文学语言又称标准语,是指现代汉民族语言中经过高度加工并符合规范化的语言。
作为标准语,文学语言以其典范性特征区别于一般的书面语与口语,推动着现代汉民族语言的健康发展。
(2)与“文艺作品的语言”的关系①联系文艺作品的语言是指艺术文学表达手段的总体。
文学语言也包括优秀的、典范的文艺著作的语言。
②区别文学语言的内涵与功能比文艺作品的语言广泛得多。
(3)与书面语的关系①联系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以书面语的产生与演进为先决条件。
在书面语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对语言进行加工,并把它的成果定型和保存下来。
②区别文学语言比一般书面语更丰富、更具有表达力。
《现代汉语》黄伯荣 - 廖序东 - 课后习题答案 - 下册最完整版第一章绪论”习题答案“绪论”思考和练习一一、什么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它是怎样形成的?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
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是在北方方言基础上形成的。
在形成的过程中,北京话占有特殊的地位。
早在唐代,北京已是北方军事要镇。
北京是辽、金、元、明、清各代的都城。
近千年来,北京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北京话的影响越来越大。
一方面,它作为官府的通用语言传播到了全国各地,发展成为“官话”,另一方面,白话文学作品更多地接受了北京话的影响。
本世纪初,特别是“五四”运动以后,掀起了“白话文运动”,动摇了文言文的统治地位;另一方面,“国语运动”的开展促使北京语音成为全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两个运动互相推动和影响,这就使得书面语和口语接近起来,形成了现代汉民族共同语。
二、共同语和方言的关系是怎样的?方言是一种民族语言的地方分支或变体,是局部地区的人们所使用的语言。
一民族语言的共同语,则是通用于这个民族全体成员的语言。
对于各地方言来说,规范化的共同语是民族语言的高级形式,它比任何方言都富有表现力。
共同语形成后,对于方言的语音、词汇、语法都有一定的影响。
它的词语经常传播到各方言中去。
规范化的共同语,往往促使地域方言向它靠拢,对方言的发展起一种制约的作用。
与此同时,共同语也要从方言中吸收种种语言成分,以丰富和发展自己。
但是,地域方言间差异的缩小,以至于消失,则须经过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
“第二章语音”习题答案“语音”思考和练习一四、语音具有物理属性、生理属性、社会属性。
“语音”思考和练习二二、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各包括哪几种?请画成一个总表把声母填上。
普通话声母的发音部位包括双唇、唇齿、舌尖前、舌尖中、舌尖后、舌面、舌根七种。
发音方法,从阻碍的方式看,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五种;从声带是否颤动看,包括清音、浊音两种;从气流的强弱看,包括送气音、不送气音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