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青蛙找家(五线谱)
- 格式:ppt
- 大小:1.68 MB
- 文档页数:12
《小青蛙找家》教案
【教学理念】
小学一年级的同学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好动、好表现,集中注意的时间不长,喜欢趣味性的学习。
他们模仿力很强,能较快地学会歌曲,但对准确地表达歌曲情感和体验意境还有所欠缺。
歌曲《小青蛙找家》是一首有角色特点、适合低年级孩子演唱和表演的歌曲,我设计本课时通过故事引入、模仿动作、歌曲演唱、乐器演奏等不停变化吸引学生注意力,感受歌曲,表达歌曲。
在课堂中大胆的发挥与表现。
【教学目标】
1、学唱歌曲培养孩子对小动物的喜爱之情。
2、能模仿小青蛙叫方式,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情景表演。
3、能够打击乐器有节奏的为歌曲伴奏。
【教学重点】
有感情演唱歌曲,按节奏为歌曲进行伴奏。
【教学难点】
将两种打击乐器按节奏配合并进行演奏。
【教具准备】
电脑、钢琴、响板、碰钟、词卡等
【教学过程】。
《小青蛙找家》教案-2024-2025学年人音版(五线谱)小学音乐一年级上册营造轻松愉快的氛围,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使学生更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后续学习中。
2. 歌曲感知- 教师第一次完整地播放歌曲《小青蛙找家》,播放过程中要求学生安静聆听,同时引导学生闭上眼睛,用心感受歌曲的整体速度、情绪以及旋律的起伏变化,想象自己仿佛跟着小青蛙一起在外面玩耍,然后经历找家的过程。
- 歌曲播放结束后,邀请几位学生分享自己在聆听过程中的内心感受和所想象到的画面情境,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并进行简要总结,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歌曲中所传达的欢快、活泼的情感氛围以及小青蛙的机灵形象特点。
- 再次播放歌曲,这次教师鼓励学生可以跟随歌曲的节奏轻轻晃动身体或摆动头部,同时用手指跟随旋律的起伏轻轻滑动,进一步加深对歌曲节奏韵律和旋律走向的感知与熟悉程度。
- 设计意图:初次聆听让学生对歌曲有一个全面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和想象力;再次聆听并加入简单身体律动和手指跟随旋律的动作,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感受歌曲的节奏特点和旋律变化,增强学生对歌曲的整体感知体验,为后续深入学习歌曲做好铺垫。
3. 节奏学习- 教师将歌曲中的典型节奏型,如八分音符(XX XX)、四分音符(X X)等,写在黑板上或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出来,并用拍手、跺脚等方式进行示范,让学生直观地感受不同节奏型的长短和强弱变化。
例如,八分音符可以快速拍手两下,表现其较短的时值和较为轻快的节奏特点,四分音符则快速拍手一下,体现其相对较长的时值和较强的节奏感。
- 组织学生进行节奏模仿练习,教师先带领学生一起拍手打出节奏,然后逐渐增加难度,如变换节奏顺序、加快速度等,让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和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节奏打得又准又稳。
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喊口号、使用节拍器等方式辅助学生掌握节奏的稳定性。
同时,教师可以将节奏练习与小青蛙的跳跃动作相结合,如在打八分音符节奏时,让学生模仿。
《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小青蛙找家》是一年级第一册第七课的歌曲。
是一首通俗简练,富于儿童情趣的歌曲,歌曲以明快活泼的旋律作为前奏,描写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歌中“跳跳”“呱呱”的独白,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
最后一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悦的心情。
教学目标:1、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能随音乐用自制乐器为歌曲伴奏、在设置情境中表演歌曲。
3、引导孩子通过观察生活中小动物进行歌词创编。
教学重点:用轻快、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小青蛙找家》,通过演唱和身体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教学难点:掌握衬词“跳跳、呱呱”的节奏教学方法:体验法、情境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教具媒体:多媒体课件、钢琴、小青蛙头饰、节奏卡片、自制乐器教学过程:一、带生随歌曲《动物说话》拍手进课室二、师生问好三、导入新课(学习歌曲中难点节奏)1、用弦乐《森林狂想曲》引出小青蛙师:今天苏老师请一群小动物来跟同学们上课,咦!还有一只小动物没到,是谁呢?请听(播放弦乐《森林狂想曲》)生:青蛙2、用谈话法引出歌曲中难点节奏师:对了,就是青蛙。
你们知道小青蛙是怎样走路的吗?生:跳师:谁来模仿小青蛙跳一跳(等学生“跳”完马上贴出“跳”的节奏),谁又知道青蛙是怎样说话的呢?生:呱师:谁来来模仿小青蛙叫一叫,(等学生“呱”完马上贴出“呱”的节奏),多可爱的小青蛙呀,苏老师看到几只小青蛙迷路了,可着急了,着急的时候它这样“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你们能不能帮苏老师把这样的小青蛙贴上去呢?(请学生上黑板把“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贴到对应的节奏型下面。
)3、学习歌曲中节奏(1)第一遍:全班完整拍读“跳”“呱”师:小青蛙跳的时候动作很敏捷轻轻的,所以我们拍的轻些,它叫的时候很大声,我们拍的要大声些,我们试试,非常棒!(2)第二遍: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读“跳”“呱”(3)第三遍:小组接龙赛模范小青蛙读“跳”“呱”设计意图:掌握歌曲中节奏,为学习新歌曲做好铺垫。
《小青蛙找家》——小学一年级上第四课教学设计一、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本课设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通过音乐游戏进行歌曲《小青蛙找家》中识读乐谱的学习,设置教学情境,编创具有一定情趣的节奏组合,在音乐情景剧中表现小青蛙可爱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音乐课程标准》里“表现”领域中的“演唱”为核心,依据北京市对唱歌教学提出的要求:动、模仿力强的学段特点。
在教学中,结合“表现”领域中的“识读乐谱”及“综合性艺术表演”充分体会歌曲的内涵,采用图片、歌、肢体、模仿、游戏等综合手段,进行直观教学,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将学生已掌握的节奏组合练习与歌曲的学习巧妙地结合,创编音乐情景剧,在音乐氛围中塑造小青蛙的形象。
二、 教学背景分析(一)学习内容分析1. 音乐风格《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简练,富有儿童情趣的歌曲,歌词浅显易懂,旋律欢快流畅。
2. 课题分析《小青蛙找家》中的小青蛙,其形象活泼、可爱 “找家”富有一定的故事情节,课题明了,开门见山,符合该学段特点,易于学生接受,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3.音乐表现要素分析歌曲《小青蛙找家》为C 调,宫五声调式。
音域为小字一组c 1—a 1,节奏简单,音乐情绪欢快活泼。
歌曲为四个乐句构成的一段体结构。
前奏的四个小节运用了四度大跳音程,旋律跳跃,描写了小青蛙在东奔西跑地寻找自己的家,也为歌曲主题出现做了铺垫。
第一乐句由两个分句组成,描写了小青蛙找不到家时那种孤立无助的形象。
第二乐句与第三乐句为节奏乐句,出现两种节奏型和出现了八小节的“跳跳”、“呱呱”的独白,逐渐密集的节奏模仿,刻画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态。
第四乐句旋律平稳流畅,似乎表现了小青蛙历尽艰辛,终于回到了家的喜悦心情。
(二)相关内容分析一年级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基本掌握了二分音符、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时值,初步认识了声音有强有弱,有长有短,有高有低,本节课根据教材内容,充分挖掘适合学生的特点,设置一定的情境,以有趣的故事情节为平台,把青蛙的叫声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型,让学生亲自体验与感受。
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年级上册小青蛙找家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2、熟悉歌曲后可以通过创编来进行歌曲拓展3、能够随歌曲进行舞蹈表演4、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听歌画画相结合,画出心中的小青蛙教学重难点 1、准确掌握跳跳跑跑跳跳跳跑跑跑节奏2、用准确的情绪表现歌曲教学过程1、师生用歌唱的方式相互问好!2、音乐律动。
3、导入:播放动画短片《小蝌蚪找妈妈》请同学说一说发生了什么故事生:回答师:同学们,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后来怎样了吗这几只小青蛙渐渐的长大了,有一天他们来到一个大池塘,池塘里有很多的荷花、荷叶,小青蛙可开心了,玩的都忘记了时间,这时候太阳快要落山了,小青蛙肚子饿的咕咕叫,这才发现自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帮帮他们吧生:好!让我们一起帮帮小青蛙!师:播放《小青蛙找家》歌曲视频4、多媒体课件播放两只青蛙的跳跃和叫声。
师:请同学们数一数,小青蛙跳了几次,叫了几声5、多媒体播放小青蛙回家的路线,师生一起读一读小青蛙的回家之路。
6、朗读歌词,注意咬字发音第一遍:师读一句,生读一句。
第二遍:师生一起读一读第三遍:学生齐声朗读7、再一次完整聆听歌曲,找找出现在乐谱中的小音符。
唱唱8、学生试着唱一唱,老师给学生打节拍。
9、老师带领学生根据音乐做动作,生模仿。
10、学生起立,边做动作,边歌唱。
11、创编扩展:同学们如果小花猫和小黄鸭走丢了怎么办请同学们动动脑筋,想一想。
《小花猫找家》几只小花猫,喵!要呀要回家,喵!跑跑,喵喵!跑跑,喵喵!跑跑跑,喵喵喵!跑跑跑,喵喵喵!小花猫回到了家,喵!《小黄鸭找家》几只小黄鸭!嘎!要呀要回家,嘎!走走,嘎嘎!走走,嘎嘎!走走走,嘎嘎嘎!走走走,嘎嘎嘎!小黄鸭回到了家,嘎!12、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小青蛙找家》,然我们伴着歌曲一起来画一画可爱的小青蛙吧!13、组织下课:总结,请同学们利用课余时间给小青蛙涂上颜色,同时,老师希望大家别像小青蛙一样在外面玩耍忘记了回家的路。
《小青蛙找家》教学导案教学目标:1、学会用轻快、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能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表现自己爱护动物、保护大自然的心情。
2、采用趣味性的节奏游戏,形象地感受×与××的时值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并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教具准备:电子琴、课件。
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律动《洗手绢》。
2、师生问好:二、情境导入1、猜一猜:大眼睛穿绿袍走起路来蹦蹦跳说起话来呱呱叫猜得出是什么小动物吗?2、老师给小朋友们讲讲小青蛙的故事。
3、节奏练习:出示“荷叶桥”师:小青蛙只有顺利地通过这座桥就才可以找到回家的路。
小朋友们,动动小脑筋,小青蛙在荷叶上会做什么动作呢?(出示跳跳的荷叶)。
大家一起来跟着小青蛙做跳跳的动作。
小青蛙一直跳着,它累了,还会在荷叶上干什么?(生:唱歌,呱呱)。
师:真聪明!我们一起跟着小青蛙,踏过荷叶桥吧。
××|××|××|××|×××|×××|×××|×××‖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跳跳跳呱呱呱三、学习新歌1、这只小青蛙最后是否找到自己的家呢?听歌曲范唱。
师:小青蛙回到家了吗?生答:回到家了。
师:(小青蛙回到家,高兴地跳起舞来,音乐继续,师随音乐跳)2、出示歌曲曲谱,邀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念歌词。
(小青蛙是个非常喜欢音乐的小动物,我们也要学学小青蛙)我们就用歌声,把小青蛙找家的故事唱出来吧。
齐唱全曲。
3、教唱第一句和最后一句。
师:小青蛙找家的时候,心情怎样?叫的声音怎样?(呱呱)小青蛙找到了家,见到了自己的妈妈,心情又怎样?(呱)4、完整表演唱歌曲四、创编活动1、师:小青蛙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它和同伴准备举行一场盛大的音乐会,让我们请出小乐器吧。
碰铃,响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