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脂和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测定
- 格式:pdf
- 大小:389.14 KB
- 文档页数:2
冠心病血脂四项标准
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变化,冠心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而血脂异常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了解和掌握血脂四项标准,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冠心病。
下面是冠心病血脂四项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总胆固醇(TC)
总胆固醇是指血液中胆固醇的总量,包括LDL-C、HDL-C和VLDL-C 三种脂蛋白胆固醇。
高总胆固醇是冠心病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总胆固醇应该在5.2 mmol/L以下。
二、甘油三酯(TG)
甘油三酯是人体内存储能量的一种物质,是血液中三酰基甘油的总浓度。
高甘油三酯与冠心病和糖尿病有较强的关联,成人正常范围为0.56~1.70 mmol/L,若超过此范围则需要警惕。
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脂质,它具有防止血管壁被脂质沉积和形成粥样硬化的作用,通常被称为“好胆固醇”。
成年人HDL-C的正常值应在1.04~1.55 mmol/L之间。
四、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主导血管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坏胆固醇”,是引起冠心病的主要因素之一。
成年人的LDL-C正常值应该在2.6 mmol/L以下。
以上就是冠心病血脂四项标准的详细介绍。
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对于保持身体健康,预防冠心病具有重要意义。
如果您的血脂数据异常,应及时向医生咨询,寻求合理的治疗方案,确保身体健康。
中外医疗China &Foreign Medical TreatmentDOI:10.16662/ki.1674-0742.2020.17.186血液检验指标在诊断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探讨董明治,吴敏芳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昆明医科大学附属曲靖医院)检验中心,云南曲靖655000[摘要]目的探讨血液检验指标在诊断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运用价值。
方法便利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该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1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群110名作为对照组,均对两组人群的血液相关指标进行检测。
比较两组人群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等心肌肌钙蛋白指标、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体积(PC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等血小板指标。
结果研究组hs-cTnT 为(57.3±1.0)pg/mL、CK-MB 为(204.5±1.4)U/L、cTnI 为(33.2±1.2)pg/mL,对照组hs-cTnT 为(15.1±1.2)pg/mL、CK-MB 为(83.4±1.3)U/L、cTnI 为(8.2±1.6)pg/mL,研究组心肌肌钙蛋白指标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MPV 为(12.4±3.2)fL、PCT 为(8.1±1.4)fL、PLT 为(146.2±5.2)×109/L、PDW 为(14.2±3.2)fL,研究组RDW 为(18.1±5.0)%,对照组MPV 为(12.6±3.4)fL、PCT 为(8.4±1.3)fL、PLT 为(146.3±5.2)×109/L、PDW 为(14.1±3.1)fL,研究组RDW 为(18.1±5.0)%,研究组与对照组血小板指标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RDW 高于对照组(P<0.05)。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中检测分析摘要: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
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6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接待的65例行血液检查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其中研究组血液标本为住院时抽取的静脉血液标本,而对照组则选择的是晨空腹静脉血液标本,对两组被试者相关血液检验指标进行观察分析及对比。
结果:血检结果显示,两组被试者血液红细胞分布的宽度差异性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时,心肌肌钙蛋白与肌酸激酶同工酶数值往往可以当作患者心肌受损诊断的最佳指标,而血液红细胞分布的宽度增加及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则可以进一步当作预后的危险因素,由此可见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患者检测及其预后中有着很高的价值。
关键词:血液检验指标冠心病检测价值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3.08.545【中图分类号】r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3)08-0469-01冠心病(chd)主要是因为冠状动脉的器质性或者功能性病变而造成冠状动脉的供血与心肌需求之间紊乱(不平衡)而引发心肌损害[1]。
ch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对健康人群也造成了威胁,正确的诊断与预后对于治疗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为此我院针对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该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进行了研究,现将相关结果作如下报告。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我院2012年2月~2013年2月接待的69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组,将同期接待的65例健康血液检验人员作为对照组。
其中研究组69例冠心病患者全部确诊,符合《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2],排除严重感染、肝肾功能不全、肿瘤等疾病患者,包括48名男性、21名女性;年龄43~72岁,平均为58.6±4.8岁;病程1~6年,平均为3.2±0.7年。
冠心病患者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与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水平变化及其相关性分析范平;阿丽米拉·赛依提江;高颖【期刊名称】《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年(卷),期】2022(39)4【摘要】针对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符合纳入条件的151例冠心病住院患者采取回顾性和总结性分析,探讨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参数与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 的关系.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数据,同时纳入同期健康体检的329例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血小板参数、载脂蛋白之间的差异性,采用线性回归分析冠心病患者血小板参数与载脂蛋白的关系.经统计分析,发现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在冠心病组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冠心病组患者中载脂蛋白B与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血小板平均体积、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之间均存在相关性,其中载脂蛋白B与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研究结果提示载脂蛋白B 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异常可作为冠心病早期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参考,临床应同时关注载脂蛋白B和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的指标水平变化.【总页数】6页(P470-475)【作者】范平;阿丽米拉·赛依提江;高颖【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脏中心心功能科;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综合内三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瑞舒伐他汀联合复方丹参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胆固醇血症患者的效果及其对载脂蛋白A1、载脂蛋白B和脂蛋白酯酶水平的影响2.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及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比值与患者预后相关性分析3.血清穿透素-3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水平变化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Ranson评分的关联性分析4.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平均体积水平变化及其与血浆N端前脑钠肽相关性分析5.冠心病病人载脂蛋白B/载脂蛋白A1、胱抑素C、血清胆红素水平变化及其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㊃论著㊃基金项目: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名医(Y NWR -MY -2019-075)通信作者:蒋红樱,E m a i l :1627248965@q q.c o m 红细胞分布宽度对不同透析方式患者胸主动脉钙化的预测价值张 凤,蒋红樱,杨 娇,李瑞和,贺 婷,李 萌(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云南昆明650000) 摘 要:目的 分析维持性透析患者胸主动脉钙化(t h o r a c i c a o r t i c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T A C )的危险因素,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 e d c e l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 ,R DW )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中对T A C 的预测价值㊂方法 共收集190例于2022年1月至2022年6月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长期维持性透析患者的资料,根据胸部X 线检查结果是否合并T A C 分为钙化组(n =48)和非钙化组(n =142)进行组间比较,采用二元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患者发生T A C 的危险因素,并应用R O C 曲线分析R DW 对不同透析方式患者发生T A C 的预测价值㊂结果 本组T A C 发生率为25.3%㊂钙化组R DW 比非钙化组高(P <0.01),多因素二元L o g i s t i c 回归分析显示R DW [O R =1.541,95%C I (1.145,2.074),P =0.004]㊁年龄[O R =1.041,95%C I (1.008,1.075),P =0.014]㊁透析龄[O R =1.016,95%C I (1.002,1.031),P =0.025]㊁血磷[O R =2.172,95%C I (1.109,4.253),P =0.024]是透析患者发生T A C 的独立危险因素㊂R D W 预测血液透析患者T A C 发生的R O C 曲线下面积(A U C =0.719)比腹膜透析患者曲线下面积(A U C =0.661)更大㊂结论 R DW 是透析患者发生T A C 的独立危险因素,R DW 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T A C 的预测价值比腹膜透析更好㊂关键词:红细胞指数;透析;主动脉,胸;预测价值中图分类号:R 446.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583X (2024)02-0144-05d o i :10.3969/j.i s s n .1004-583X.2024.02.009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o f r e d c e l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 i n t h o r a c i c a o r t a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d i a l ys i sm o d a l i t i e s Z h a n g F e n g ,J i a n g H o n g y i n g ,Y a n g J i a o ,L iR u i h e ,H eT i n g ,L iM e n gD e p a r t m e n t o f N e p h r o l o g y ,t h eS e c o n d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 K u n m i n g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K u n m i n g 650000,C h i n a C o r r e s p o n d i n g a u t h o r :J i a n g H o n g y i n g ,E m a i l :1627248965@q q .c o m A B S T R A C T :O b j e c t i v e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r i s k f a c t o r so f t h o r a c i c a o r t i c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T A C )i n m a i n t e n a n c e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 ,a n d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o f r e d c e l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 (R DW )i nT A Co f p a t i e n t sw i t hh e m o d i a l ys i s a n d p e r i t o n e a ld i a l y s i s .M e t h o d s C l i n i c a ld a t ao f190p a t i e n t so nl o n g -t e r m m a i n t e n a n c ed i a l y s i si nt h e S e c o n d A f f i l i a t e d H o s p i t a l o fK u n m i n g M e d i c a lU n i v e r s i t y f r o mJ a n u a r y 2022t oJ u n e 2022w e r e c o l l e c t e d .A c c o r d i n g to t h e f i n d i n g o fT A Co nc h e s tX -r a y s c a n s ,p a t i e n t sw e r ed i v i d e di n t o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g r o u p (n =48)a n dn o n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g r o u p (n =142).R i s kf a c t o r so fT A Ci n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w e r ea n a l y z e db y b i n a r y l o g 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 .T h e r e c e i v e r o p e r a t i n g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R O C )c u r v ew a s a p p l i e d t oa n a l y z e t h e p r e d i c t i v ev a l u eo fR DWi nT A Co f p a t i e n t s 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d i a l y s i sm o d a l i t i e s .R e s u l t s T h e p r o p o r t i o no fT A Cw a s 25.3%.T h eR DW w a s s i g n i f i c a n t l y h i gh e r i n t h e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g r o u p t h a nt h a t o f t h en o n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g r o u p (P <0.01).M u l t i v a r i a t eL o g i s t i c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 s h o w e d t h a tR DW (O R =1.541,95%C I :1.145,2.074,P =0.004),a ge (O R =1.041,95%C I :1.008,1.075,P =0.014),d u r a t i o nof d i a l y s i s (O R =1.016,95%C I :1.002,1.031,P =0.025)a n ds e r u m p h o s ph a t e (O R =2.172,95%C I :1.109,4.253,P =0.024)w e r e i n d e p e n d e n t r i s kf a c t o r sf o rT A Ci n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 .T h ea r e a u n d e r t h e c u r v e (A U C )o fR DWi n p r e d i c t i n g T A C i n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w a s l a r g e r t h a n t h a t i n p e r i t o n e a l d i a l ys i s p a t i e n t s (0.719v s 0.661).C o n c l u s i o n R DWi s a n i n d e p e n d e n t r i s k f a c t o r f o rT A Ci n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 ,a n d i t h a s a b e t t e r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i n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 t h a n t h a t i n p e r i t o n e a l d i a l ys i s p a t i e n t s .K E Y W O R D S :e r y t h r o c y t e i n d i c e s ;d i a l y s i s ;a o r t a ,t h o r a c i c ;p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心血管疾病(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 e a s e ,C V D )是终末期肾脏病(e n ds t a ge r e n a l d i s e a s e ,E S R D )患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也是E S R D 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据报道,透析患者发生C V D 的风险比健康个体高10~30倍[1]㊂心血管钙化是C V D 的表现之一,钙化通常发生在心脏瓣膜㊁冠状动脉㊁主动脉等多个部位[2],与透析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且已有研究表明㊃441㊃‘临床荟萃“ 2024年2月20日第39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F e b r u a r y 20,2024,V o l 39,N o .2不同部位血管钙化的危险因素并不相同[3]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到红细胞分布宽度(r e dc e l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R DW)在慢性疾病以及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等不良预后中的作用[4-5],本课题组既往研究也发现,经矫正混杂因素后R DW是腹膜透析患者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未得出相同结论[6],胸主动脉钙化(t h o r a c i ca o r t i c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T A C)是透析患者死亡的预测因子之一,那么R DW对不同透析方式患者发生T A C的预测价值如何目前相关研究较少,故本研究旨在探讨透析患者T A C的危险因素,并比较R DW对不同透析方式患者发生T A C的预测价值㊂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纳入190例2022年1月-6月期间在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稳定透析3个月以上㊁接受胸部X线检查并有完整资料的患者为研究对象㊂排除标准:①年龄小于18岁;②透析前已发生严重的心脑血管事件;③患有血液病及其他恶性肿瘤病史㊁且在纳入研究前3个月内有输血史;④资料不完整㊂本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获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㊂1.2资料收集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行胸部X线检查同期的相关实验室指标,收集的资料包括:性别㊁年龄㊁身高㊁体重㊁透析龄㊁原发病(原发性肾小球疾病㊁糖尿病肾病㊁高血压性肾病㊁多囊肾等)㊁合并症(高血压㊁糖尿病㊁冠心病㊁脑血管疾病等)㊁红细胞计数㊁血红蛋白㊁红细胞平均体积㊁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含量㊁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浓度㊁R DW㊁白蛋白㊁前白蛋白㊁血尿素㊁血肌酐㊁血尿酸㊁总胆固醇㊁甘油三酯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㊁血钙㊁血磷㊁血糖㊁甲状旁腺激素及胸部X线检查结果㊂1.3主动脉钙化及分组入选患者均行胸部正位X线检查,采用H a s h i m o t o等[7]的诊断方法作为T A C的诊断标准,由2位有经验的放射科医师采用盲法分别独立阅片了解入选患者的T A C情况,根据胸片有无提示T A C分为钙化组(n=48)和非钙化组(n=142)进行组间比较㊂1.4统计学方法用S P S S26.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㊂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采用t检验,非正态计量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M(P25,P75)]表示,采用非参数秩和检验㊂计数资料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或F i s h e r确切概率法㊂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T A C的危险因素,并应用R O C曲线分析R DW对不同透析方式患者发生T A C的预测价值㊂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2结果2.1一般情况共纳入190例长期稳定透析患者,平均年龄(56.8ʃ13.9)岁,透析龄(46.1ʃ26.7)月, T A C的发生率为25.3%,其中男性118例(62.1%)㊂原发病情况: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7例(24.7%),糖尿病肾病61例(32.1%),高血压性肾病42例(22.1%),其他原因所致肾病40例(21.1%),两组原发病及合并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2.2组间其他指标比较结果钙化组年龄㊁R DW㊁空腹血糖均比非钙化组高,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浓度㊁前白蛋白比非钙化组低,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见表1㊂2.3 T A C的危险因素分析以T A C为因变量,再分别以年龄㊁透析龄㊁身高㊁体重㊁合并糖尿病(无= 0,有=1)㊁合并高血压(无=0,有=1)㊁合并冠心病(无=0,有=1)㊁合并脑血管病(无=0,有=1)㊁R DW㊁血红蛋白㊁前白蛋白㊁总胆固醇㊁甘油三酯㊁血糖㊁血钙㊁血磷㊁甲状旁腺激素为自变量进行单因素二元L o g i s t i 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㊁R DW㊁前白蛋白㊁血糖是透析患者发生T A C的影响因素(P<0.05),见表2㊂因为既往大量研究证实透析龄㊁总胆固醇㊁甘油三酯㊁血钙㊁血磷是透析患者发生血管钙化的独立危险因素,故再将上述指标与单因素分析有意义的指标一起纳入多因素分析,即将年龄㊁透析龄㊁R DW㊁前白蛋白㊁总胆固醇㊁甘油三酯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㊁血糖㊁血钙㊁血磷纳入多因素分析(变量赋值情况同上),结果显示R DW[O R=1.541,95%C I (1.145,2.074),P=0.004]㊁年龄[O R=1.041, 95%C I(1.008,1.075),P=0.014]㊁透析龄[O R= 1.016,95%C I(1.002,1.031),P=0.025]㊁血磷[O R=2.172,95%C I(1.109,4.253),P= 0.024]是透析患者发生T A C的独立危险因素㊂见表3㊂㊃541㊃‘临床荟萃“2024年2月20日第39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20,2024,V o l39,N o.2表12组间临床资料比较T a b.1 C o m p a r i s o no f c l i n i c a l d a t ab e t w e e n t h e t w o g r o u p s项目总体(n=190)非钙化组(n=142)钙化组(n=48)t/χ2/Z值P值性别[例(%)]男女118(62.1)72(37.9)84(59.2)58(40.8)34(70.8)14(29.2)2.0790.149透析方式[例(%)]190(100)142(74.7)48(25.3)0.1690.681血液透析106(55.8)78(54.9)28(58.3)腹膜透析84(44.2)64(45.1)20(41.7)年龄(岁)56.8ʃ13.955.1ʃ14.262.0ʃ11.9-3.0230.003透析龄(月)46.1ʃ26.744.1ʃ24.752.0ʃ31.3-1.7800.077体重(k g)60.17ʃ11.9959.413ʃ12.15462.417ʃ11.297-1.5060.134身高(c m)164.0(157,169)163(156,168)165(158,170)-1.3080.191原发病[例(%)]190(100)142(74.7)48(25.3)5.5120.598原发性肾小球疾病47(24.7)37(26.1)10(20.8)糖尿病肾病61(32.1)41(28.9)20(41.7)高血压肾病42(22.1)33(23.2)9(18.8)其他原因肾病40(21.1)31(21.8)9(18.8)合并糖尿病[例(%)]61(32.1)41(67.2)20(32.8)2.6940.101合并高血压[例(%)]161(84.7)124(77.0)37(23.0)2.9090.088合并冠心病[例(%)]30(15.8)20(66.7)10(33.3)1.2290.268合并脑血管病[例(%)]17(8.9)12(70.6)5(29.4)0.0140.904红细胞计数(ˑ1012/L)3.52ʃ0.743.49ʃ0.753.59ʃ0.73-0.7670.444血红蛋白(g/L)104.51ʃ21.90104.40ʃ22.48104.71ʃ20.37-0.0740.941红细胞平均体积(f l)91.35(86.48,95.73)91.35(86.48,95.73)90.35(86.08,95.80)-0.8740.382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含量(p g)29.95(28.30,31.43)30.15(28.60,31.50)29.45(27.20,31.28)-1.9090.056红细胞血红蛋白平均浓度(g/L)327.00(319.00,334.00)328.50(319.75,336.00)323.50(318.25,329.75)-2.4900.013 R D W(%)14.11(13.51,15.18)13.95(13.40,14.78)14.75(14.00,16.30)-4.0070.000白蛋白(g/L)38.00(30.15,41.60)37.75(29.23,42.30)38.35(30.43,40.10)-0.4420.659前白蛋白(m g/L)300.79ʃ87.81309.18ʃ89.02276.25ʃ81.150.7040.025血尿素(mm o l/L)19.79ʃ7.0919.45ʃ6.7620.75ʃ8.10-0.9980.322血肌酐(μm o l/L)946.33ʃ313.40948.13ʃ324.54939.04ʃ287.270.1860.853血尿酸(mm o l/L)409.00(358.00,486.70)408.00(357.30,479.00)407.00(357.00,491.80)-0.2520.801总胆固醇(mm o l/L)4.04(3.37,4.85)4.04(3.29,4.86)4.02(3.42,4.75)-0.2030.839甘油三酯(mm o l/L)1.57(1.07,2.45)1.57(1.04,2.33)1.55(1.06,2.92)-0.9840.32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 m o l/L)0.96(0.79,1.18)0.99(0.81,1.19)0.85(0.73,1.17)-1.4650.143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m m o l/L)2.44(1.91,2.99)2.49(1.86,3.04)2.24(1.97,2.82)-0.3200.749血糖(mm o l/L)4.96(4.34,6.16)4.88(4.26,5.87)5.65(4.58,7.06)-2.5050.012血钙(mm o l/L)2.22(2.01,2.33)2.23(2.01,2.35)2.17(2.00,2.33)-0.7610.447血磷(mm o l/L)1.68(1.358,2.03)1.68(1.29,2.01)1.91(1.35,2.73)-1.2960.195甲状旁腺激素(p g/m l)323.34(173.46,715.21)298.85(162.82,696.22)372.53(210.13,807.68)-1.3030.193表2 T A C的单因素二元L o g i s t i c回归分析T a b.2 U n i v a r i a t e b i n a r y L o g 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 o fT A C因素回归系数标准误W a l dχ2值P值O R值95%C I下限上限年龄0.0380.0138.3980.0041.0391.0121.066透析龄0.0110.0063.0550.0801.0110.9991.023身高0.0310.0231.7100.1881.0320.9851.080体重0.0210.0142.2180.1361.0210.9941.049合并糖尿病0.5650.3462.6610.1031.7600.8923.470合并高血压-0.7170.4262.8310.0920.4880.2121.126合并冠心病0.4730.4301.2140.2711.6050.6923.725合并脑血管病0.2310.5610.1700.6801.2600.4203.780R D W0.5130.13115.360<0.011.6701.2922.158前白蛋白-0.0040.0024.9130.0270.9960.9920.999总胆固醇0.0170.1440.0130.9081.0170.7671.347甘油三酯0.1890.1013.4620.0631.2080.9901.474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0.0470.1930.0590.8070.9540.6541.392血糖0.1400.0575.9570.0151.1501.0281.286血钙-0.8180.6551.5590.2120.4410.1221.593血磷0.4970.2703.3910.0661.6450.9692.793甲状旁腺激素0.0000.0000.0660.7971.0001.00011.001㊃641㊃‘临床荟萃“2024年2月20日第39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20,2024,V o l39,N o.2表3 T A C 的多因素二元L o gi s t i c 回归分析T a b .3 M u l t i v a r i a t e b i n a r y L o g i s t i c r e g r e s s i o na n a l y s i s o fT A C 因素回归系数标准误W a l dχ2值P 值O R 值95%C I下限上限R D W 0.4760.4328.1220.0041.5411.1452.074年龄0.0400.0166.6080.0141.0411.0081.075透析龄0.0150.0074.9950.0251.0161.0021.031血磷0.8190.7765.1190.0242.1721.1094.2532.4 R O C 曲线分析 为了解R DW 对不同透析方式患者发生T A C 的预测价值,以R DW 为检验变量,以T A C 为状态变量,透析方式(1=血液透析,2=腹膜透析)为分组变量进行R O C 曲线分析㊂在血液透析患者中,R DW 预测T A C 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719(截断值:14.2%,灵敏度:75.0%,特异度:59.0%,P <0.01),而在腹膜透析患者中,R DW 预测T A C 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661(截断值:14.4%,灵敏度:65.0%,特异度:66.0%,P =0.018),但二者R O C 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512)㊂见图1及表4㊂表4 R D W 在不同透析方式中对T A C 的预测价值T a b .4 P r e d i c t i v e v a l u e o fR DWf o rT A C i n p a t i e n t sw i t hd i f f e r e n t d i a l ys i sm o d a l i t i e s A U C标准误P 值95%C I下限上限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界值血液透析0.7190.055<0.010.6100.8270.7500.5900.3414.2%腹膜透析0.6610.0680.0180.5280.7950.6500.6600.3114.4%图1 R OW 对不同透析方式患者T A C 的R O C 曲线分析F i g.1 R O C c u r v ea n a l y s i s o f R D W f o r T A Ci n p a t i e n t s w i t h d i f f e r e n t d i a l ys i sm o d a l i t i e s 3 讨 论在中国约有10.8%(约1.2亿人)的C K D 患者[8],C K D 患者发展到终末期时最主要靠透析维持生命,C V D 是透析患者最主要的死亡原因,而血管钙化可以预测C V D 的预后[9],很多研究已经证实血管钙化是透析患者C V D 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㊂透析患者随着透析时间延长,血管钙化的发生率也越来越高,本研究中透析患者T A C 的发生率为25.3%,与另一用胸片检测血液透析患者主动脉弓钙化发病率相似(24.7%)[10],但远低于其他研究报告的发生率[11-14],考虑与研究的人群及所用检测方法不同有关㊂虽然C T 准确率较X 线高,但X 线检查更加方便㊁快捷㊁经济实惠㊁辐射少,很多患者更愿意选择X线检查㊂血管钙化被认为是衰老的一种表现,与细胞增殖减少㊁不可逆的生长阻滞和凋亡㊁D N A 损伤㊁细胞衰老和端粒缩短等[15]有关,随着透析患者年龄的增长㊁透析龄的延长㊁尿毒症毒素的促炎作用及钙磷代谢紊乱等,血管内皮更易受到损伤从而加速血管钙化的进程,同时,高血糖因素与血管钙化也密切相关,高血糖环境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早已有大量研究证实,高糖环境能通过促进活性氧形成㊁增加糖基化终产物㊁激活核转录因子N F -κB ㊁上调体内骨桥蛋白水平㊁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向成骨细胞转化[16-18]等多种复杂的机制直接或间接促进血管钙化的发生发展,本研究结果也提示钙化组血糖比非钙化组高㊂年龄㊁透析龄㊁血磷是透析患者发生T A C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以往的研究结果一致[13,19-20],本文不再进行阐述㊂本研究发现,透析患者中合并T A C 组R DW 值明显高于未合并T A C 组,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R DW 是透析患者T A C 的独立危险因素㊂R DW 反映外周血红细胞大小的变异及离散程度,其正常值范围目前尚无统一标准,通常认为11%~14%在正常范围,R DW 升高反映红细胞体积变异度或离散度的增加,提示红细胞寿命缩短或功能受损㊂慢性肾脏病患者普遍存在贫血㊁红细胞生成素减少或缺乏㊁营养不良等情况,而R DW 值受其影响而增高,同时上述病理状态又促使或加重了透析患者T A C 的发生或发展,这也表明R DW 值与透析患者血管钙化之间是存在联系的㊂但R DW 受到多种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的影响,且R DW 参考值在不同机构有差异,目前还未广泛应用于临床,有文献建议与其他指标联合应用较好[21],故关于透析患者血管钙化与R DW具体的关系及机制有待更多的研究去发现㊂关于R DW 与透析患者具体部位血管钙化的关系研究较少,有研究显示R DW 升高是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㊃741㊃‘临床荟萃“ 2024年2月20日第39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 ,F e b r u a r y 20,2024,V o l 39,N o .2因素且与颈动脉内膜厚度相关[22],一项韩国研究也显示R DW可以预测冠状动脉钙化评分[23],由此可见,R DW与透析患者血管钙化是明显相关的,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了这点㊂血管钙化是透析患者预后的有效预测因子之一,对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预测也能间接判断患者的预后情况,且已有大量研究证实R DW值的高低与透析患者预后密切相关㊂一项纳入9个研究共计117047例C K D患者的m e t a分析结果显示,R DW值每增加1%,C K D患者全因病死率增加47%[24]㊂同样,李天惠[25]㊁曾颖[26]等的研究结果也都显示出R DW在C K D患者预后方面有较好的预测价值,且在不同透析方式中预测价值不同[4]㊂为了比较R DW在两种透析方式中对T A C的预测价值,进一步绘制了R DW在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中的R O C曲线,结果显示R DW对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患者T A C的发生都有预测价值,且R O C 曲线下面积在血液透析患者中更大(0.719v s 0.661),但R O 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二者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说明R DW对不同透析方式患者发生T A C的预测价值相差不大,但是在血液透析患者的预测价值可能更好,考虑可能与血液透析患者血流动力学紊乱㊁贫血等比腹膜透析患者更明显,从而导致R DW值比腹膜透析患者更高相关,具体机制目前尚需更多的研究证实㊂综上所述,本研究发现R DW是透析患者发生T A C的独立危险因素,且R DW对血液透析患者发生T A C的预测价值比在腹膜透析患者中的预测价值更好,临床实践中除了关注传统危险因素外还应积极关注透析患者的R DW变化,未来期待更多的研究进一步发现R DW的影响因素及确定更好的能多中心统一使用的参考区间以便更好的应用于临床㊂参考文献:[1] F o l e y R N,P a r f r e y P S,S a r n a k M J.C l i n i c a le p i d e m i o l o g y o fc a rd i o v a s c u l a r d i se a s e i n c h r o n i c r e n a l d i s e a s e[J].A mJK i d n e yD i s,1998,32(5S u p p l3):S112-119.[2] C h oA,J u n g H Y,P a r kH C,e t a l.R e l a t i o n s h i p b e t w e e n a b d o m i n a la o r t i c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o n p l a i n r a d i o g r a p h a n d c o r o n a r y a r t e r y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de t e c t e d b y c o m p u t e d t o m o g r a p h y i n h e m o d i a l y s i sp a t i e n t s[J].C l i nN e p h r o l,2020,93(3):123-129.[3] L i uZ H,Y uX Q,Y a n g J W,e t a l.P r e v a l e n c e a n dr i s k f a c t o r sf o r v a s c u l a r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i nC h i n e s e p a t i e n t s r e c e i v i ng d i a l y s i s:B a s e l i n e r e s u l t s f r o ma p r o s p e c t i v e c o h o r t s t u d y[J].C u r rM e dR e sO p i n,2018,34(8):1491-1500.[4] Z u r a u s k a i t e G,M e i e r M,V o e g e l i A,e t a l.B i o l o g i c a lp a t h w a y su n d e r l y i n g t h ea s s o c i a t i o n o fr e dc e l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a n da d v e r s ec l i n i c a lo u t c o m e:R e s u l t so fa p r o s p e c t i v ec o h o r t s t ud y[J].P L o SO n e,2018,13(1):e0191280.[5]魏宇涵,赵亚楠,张桂彬,等.单核细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㊁红细胞分布宽度㊁尿酸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相关性[J].临床荟萃,2023,38(9):796-801. [6]李洛华,李静,蒋红樱,等.红细胞分布宽度与维持性透析患者生存率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9,19(9): 639-646.[7] H a s h i m o t o H,I i j i m a K,H a s h i m o t o M,e ta l.V a l i d i t y a n du s e f u l n e s so fa o r t i ca r c h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i n c h e s t X-r a y[J].JA t h e r o s c l e rT h r o m b,2009,16(3):256-264.[8] Z h a n g L,W a n g F,W a n g L,e ta l.P r e v a l e n c e o fc h r o n i c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 i nC h i n a:Ac r o s s-s e c t i o n a l s u r v e y[J].L a n c e t, 2012,379(9818):815-822.[9] T a t a m iY,Y a s u d a Y,S u z u k iS,e ta l.I m p a c to fa b d o m i n a la o r t i c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o nl o n g-t e r m 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 o u t c o m e si np a t i e n t s w i t h c h r o n i c k i d n e y d i s e a s e[J].A t h e r o s c l e r o s i s, 2015,243(2):349-355.[10] A b d e l m a l e kJ A,S t a r k P,W a l t h e r C P,e ta l.A s s o c i a t i o n sb e t w e e nc o r o n a r y 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o n c h e s t r ad i o g r a p h s a n dm o r t a l i t y i nh e m o d i a l y s i s p a t i e n t s[J].A mJK i d n e y D i s,2012, 60(6):990-997.[11]段朝阳,姚智会,刘晓唤,等.血清s c l e r o s t i n水平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钙化的关系[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8,39(3):349-352.[12]宋玉环,郎佳慧,李苹苹,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20,20(12):951-954.[13]周晓玲,郭一丹,张春霞,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主动脉弓钙化的相关风险因素及其对远期预后的影响[J].中华肾脏病杂志,2021,37(3):191-197.[14]王喆,魏芳,毕学青,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8,34(5):327-333.[15]周佳雯.衰老机制及其干预研究进展[J].医学研究生学报,2021,34(5):524-529.[16]孙学娇,刘乃丰.关注糖尿病与血管钙化的共同发病机制和临床意义[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20,28(2):169-174. [17]谢俊,郭子宏.高血糖致动脉粥样硬化的机制研究及进展[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8,16(3):124-127.[18]魏兰霁,陈仲.高糖环境促进小鼠血管钙化对细胞核心蛋白聚糖的表达研究[J].中国处方药,2019,17(5):7-9. [19]杨洁,陈天怡,王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的危险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21,41(16):3467-3471. [20]郑佩兰,林曰勇,庄永泽,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腹主动脉钙化进展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2,23(11):968-971.[21] P o zD,D eF a l c oE,P i s a n oC,e t a l.D i a g n o s t i c a n d p r o g n o s t i cr e l e v a n c e o f r e d b l o o d c e l l 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 f o r v a s c u l a r a g i n ga n dc a r d i o v a s c u l a rd i s e a s e s[J].R e j u v e n a t i o n R e s,2019,22(2):146-162.[22]王增帅,王孺贤,高丽芝,等.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11):2610-2612.[23] Gür e lOM,D e m i r c e l i k M B,B i l g i c MA,e ta l.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 r e db l o o dc e l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 w i d t ha n dc o r o n a r y a r te r yc a l c i f i c a t i o n i n p a t i e n t su nde r g o i n g64-m u l t i d e t e c t o r c o m p u t e dt o m o g r a p h y[J].K o r e a nC i r c J,2015,45(5):372-377.[24] Z h a n g T,L i J,L i n Y,e ta l.A s s o c i a t i o nb e t w e e nr e db l o o dc e l ld i s t r i b u t i o nw i d t h a n d a l l-c a u s em o r t a l i t y i n c h r o n i c k i d ne yd i se a s e p a t i e n t s:As y s t e m a t i cr e v i e wa n d m e t a-a n a l y s i s[J].A r c h M e dR e s,2017,48(4):378-385.[25]李天慧,赵班,陈爱群,等.红细胞分布宽度动态变化可预测腹膜透析患者死亡[J].中国血液净化,2020,19(8):537-542.[26]曾颖,欧阳涵,姜山,等.红细胞分布宽度预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价值[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9,35(4):259-267.收稿日期:2023-10-05编辑:刘铭㊃841㊃‘临床荟萃“2024年2月20日第39卷第2期 C l i n i c a l F o c u s,F e b r u a r y20,2024,V o l39,N o.2。
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指标的检验价值研究发布时间:2021-12-10T00:56:18.751Z 来源:《健康世界》2021年21期作者:杨登山[导读]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指标的检验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杨登山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 530000【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指标的检验价值。
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期间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将其列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士50例,列为对照组,为其抽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心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指标,探讨不同检验指标对冠心病患者的诊断价值。
结果:观察组患者PLT、PCT、MPV、RDW等血小板指标以及CK-MB、cTnl、cTnT、Hs-cTnT水平值,均比对照组健康体检人士高,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血液检验指标检测以及配合治疗冠心病患者,可结合指标的异常情况提高诊出的准确率,并掌握患者病情变化,对确诊疾病,改善患者的预后有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血液检验指标;检验价值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因患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管壁逐渐增厚和变硬,在失去弹性的状态下缩小狭窄,引发纤维组织钙质聚集沉着和病变内膜形成斑块,在病情不断恶化下,还会有斑块出血、破裂等问题,引起心肌缺血性、缺氧性坏死。
目前对于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主要通过影像学技术完成,常用如冠状造影检查等,这种方法尽管可一定程度确诊疾病,检查的流程却较为复杂,且对患者有伤害,不具备较高的符合率。
血液检验指标的对比是一种更好地用于区分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士疾病情况的方法,还有研究显示[1],不同血液指标对冠心病病情的判断和患者预后的改善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
本研究选择50例我院2020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和50例同期体检的健康人士,均提供血液检验对比其指标变化,现报告如下。
红细胞分布宽度在冠心病患病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王艳芳;郝林军【期刊名称】《检验医学与临床》【年(卷),期】2017(14)10【摘要】目的探索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冠心病的风险预估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以冠状动脉造影为依据,选取冠心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分别作为冠心病组(n=120)和对照组(n=80).采集全血细胞和生化检验结果进行对比,并分析血液学参数、体格检查和病史采集得出Framingham危险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冠心病组的白细胞计数、RDW值和Framingham危险评分明显升高(P<0.05).白细胞计数和Framingham危险评分均与RDW呈正相关,r分别为0.127(P<0.05)和0.215(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RDW可以作为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回归系数为0.62.结论 RDW可以考虑作为冠心病早期风险预估和诊断的重要参考因素.%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value of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 in the risk assessment and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Methods Based on coronary angiography,patients with CHD and healthy physical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CHD group (n=120) and control group (n=80).The results were compared of blood cell and biochemical test,and the Framingham risk scores were obtained by analyzing the parameters of Hematology,physical examination and medical history.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the white blood cell count,RDW value and Framingham risk scor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CHD group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Both white blood cellcount and FR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RDW,and the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were as follows:r=0.127 (P<0.05) and r=0.215(P<0.001).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 RDW could be used as an independent predictor for CHD,and the regression coefficient was 0.62.Conclusion RDW can be considered as an important reference factor for the early risk prediction and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总页数】3页(P1431-1433)【作者】王艳芳;郝林军【作者单位】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呼和浩特 010050;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呼和浩特 01005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外周血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在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应用及意义 [J], 陈静;张略;蔡金龙2.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检测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J], 王艳梅3.血小板分布宽度、红细胞分布宽度和红细胞沉降率在结肠癌诊断及预后中的价值分析 [J], MA Zhi-jin; CHEN Tie-jun4.血红蛋白/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和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比值在类风湿关节炎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J], 张敏敏; 庞雨冰; 周玮; 王慧; 杨洁; 张晨; 沈维干; 张育5.冠心病患者外周血血小板分布宽度和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房颤动的患病风险 [J], 高秀鑫;司月乔;丁振江;张英;刘会玲;刘静怡;韩超;孙王乐贤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血液检测指标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血液检测指标在冠心病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然后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3月期间前往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的数量均为53例。
然后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血液检查,对两组患者的血液指标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结果观察组的各项指标都比对照组高。
经对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于冠心病的临床检查和治疗工作而言,患者血液各项检测指标的变化情况均具有重大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应该加强对血液检测的重视。
【关键词】血液检测指标;冠心病;应用价值临床数据显示,冠心病具有较高的发病几率,当患者罹患该病之后,会出现胸闷气短、胸部疼痛等情况,并且在睡前会出现症状加重的特点,导致患者身体以及心理都承受着较大的折磨,由此可见,加强对该病的诊治力度十分重要[1]。
而不同血液检查指标的变化情况可以帮助医务工作者做出准确的诊断,继而进行有效的治疗,对此,笔者将针对这一情况进行如下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6月到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作为本次研究中的观察组,然后选取2016年6月到2017年3月期间前往我院接受健康体检的人员作为本次研究中的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数量均为53例,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59.62±4.63)周岁,上述人员中,有66例为男性,40例为女性。
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存在肝脏或者是肾脏疾病以及肿瘤的患者不得选入研究;②甲状腺存在功能障碍的患者不得选入研究。
通过对两组研究对象的基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上述所有研究对象均需要进行血液检查,抽血时间为早晨,抽血之前患者必须处于空腹状态,抽血量为2毫升,抽血结束之后,将血液样本的信息正确填写,对于平均血小板体积以及细胞分布密度等指标采用XN_1000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对于高敏心肌肌钙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以及心肌肌钙蛋白T等相关指标则是采用AU2700生化分析仪以及E-170型电化学发光分析仪进行检测。
选择题血液分析仪可以用于检测哪些指标血液分析仪是一种常见的医疗设备,广泛应用于医院、诊所和实验室中。
它可以通过检测血液样本中的不同指标,提供有关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信息。
下面将介绍选择题血液分析仪可以用于检测的一些常见指标。
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一种重要蛋白质,它具有携带氧气的功能。
血红蛋白水平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贫血的程度,判断氧气供应是否充分。
2.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是携带氧气的主要细胞,在人体的氧气运输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红细胞计数的检测可用于评估患者贫血程度、血液的异常增殖病变以及某些炎症性疾病。
3.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小细胞片段,起着止血和凝血作用。
血小板计数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判断出血和凝血功能异常,以及评估患者的血液凝结能力。
4.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中的重要成分,起着抵御外部病原体入侵的作用。
白细胞计数的检测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免疫功能状况,判断是否存在感染或其他炎症性疾病。
5. 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浓度的检测是对血红蛋白水平的定量测量,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和监测贫血的程度。
6.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是对红细胞大小的测量,可以帮助医生区分不同类型的贫血,并评估红细胞发育的异常情况。
7. 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平均血小板体积是血小板大小的测量,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患者的血小板功能以及相关的凝血和止血问题。
8.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分布宽度是衡量红细胞大小变异程度的指标,通过测量红细胞的变异情况,可以辅助医生判断贫血的原因和类型。
除上述指标外,还有许多其他的血液指标可以通过选择题血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如血糖、血脂、肝功能等。
选择一款适合的血液分析仪对于医生准确诊断和患者健康管理都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选择题血液分析仪可以用于检测的指标涵盖了血液中的许多重要成分,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白细胞计数等等。
2021年第42卷第4期医药专论•综述•红细胞分布宽度与心肺运动试验参数及Weber心功能分级的关系研究进展董莎莎、肖强2,李元民(1.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泰安271021; 2.山东第一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山东泰安271000)摘要:Weber心功能分级是以最大耗氧量和无氧阈值进行心功能评估;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对慢性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 F)的预后有重要的价值。
但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CPET)中最大耗氧量及无氧阈值等指标与RDW在H F中是否存在相关性仍未阐明,本文将从CPET、RDW以及H F之间的关系作一 综述。
关键词:红细胞分布宽度;心肺运动试验;Weber心功能分级;心力衰竭中图分类号:R541.6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672-9188(2021)04-0263-06DOI:10.13683/j.wph.2021.04.006Research progress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cardiopulmonary endurance index and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in weber classification of cardiac functionDONG Shasha1, XIAO Qiang2, LI Yuanmin2*(7. S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Taian 271021, Shandong Province, China;2. Department o f C ardiology,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 f S handong First Medical University, Taian 27100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Weber cardiac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is based on the maximum oxygen consumption and anaerobic threshold to assess cardiac function, and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 is important for the prognosis of chronic heart failure. However, it has not been clarified whether the maximum oxygen consumption and anaerobic threshold in CPET are correlated with RDW in heart failure. In this pap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PET, RDW and heart failure was reviewed.Key words: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 Weber heart function classification; heart failure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HF)是各种心血管疾病 发展的后期阶段,也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 主要原因。
冠心病血瘀证与血液检验相关指标分析作者:武子健董鑫赵炎杜晓雪金娟刘莉来源:《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血瘀证与血液相关检验指标的关系。
方法选择175例冠心病患者,其中血瘀证组112例,非血瘀证组63例。
研究对象均在住院次日清晨平躺测量血压,空腹状态下抽取静脉血液留置标本,检测血常规和血脂、血糖、肾功能等生化指标,记录患者吸烟史。
比较两组患者指标的差異性。
结果血瘀证组患者的血常规中红细胞分布宽度-CV值(Rdw-cv)、红细胞分布宽度-SD值(Rdw-sd)、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比积(Pct)、大型血小板比率(P-lct)均明显高于非血瘀证组(P〔关键词〕冠心病;血瘀证;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参数;血脂;吸烟〔中图分类号〕R256;R541.4; ; ; ;〔文献标志码〕A; ; ; ;〔文章编号〕doi:10.3969/j.issn.1674-070X.2019.02.019《中国心血管报告2107》指出我国现有心血管病患者约2.9亿,其中冠心病患者约1 100万,每年因冠心病死亡人数为136.61/10万,远高于其他疾病[1],故冠心病目前依旧是严重威胁我国人民生命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且发病率逐年上升[2],而高血压、吸烟、血脂异常、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又为其常见发病危险因素。
冠心病患者的血液常处于高凝状态,近年来已有研究证明冠心病与红细胞分布宽度(Rdw)[3-4]及血小板参数[5]具有相关性,如能早期正确认识Rdw、血小板相关参数等检验指标异常,对于避免冠心病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素问·举痛论》曰:“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提示气血运行瘀滞可以导致疼痛,叶天士的“络病学说”又提出“久病多瘀”的病机学说,即长期慢性疾病多兼夹瘀邪,故冠心病的临床表现及发展过程可能与血瘀密切相关。
本文通过观察冠心病患者血常规及生化相关指标与中医血瘀证是否具有联系,旨在为中医从瘀论治冠心病提更多供临床依据。
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价值。
方法:选取33例急性心肌梗患者、52例心绞痛患者及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
观察三组对象RDW、PLT、PCT、CK-MB和cTnI水平。
结果: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RDW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急性心肌梗死组CK-MB异常率、cTnI阳性率明显高于心绞痛组与对照组,心绞痛组CK-MB异常率、cTnI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血液检验指标中,cTnI是诊断心肌损伤的最敏感指标,其次是CK-MB检测。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心绞痛;血液检验【中图分类号】R541.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8999(2015)6-0141-02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发生器质性病变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引发心肌损害,进而影响心脏功能。
冠心病的发病率、病死率、致残率都非常高,对冠心病患者而言,发病后准确判断、及时救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冠心病发作时,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体内血液相关指标会发生的不同程度的改变,能特异性判断心脏损害程度,并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的参考【1】。
本文重点探讨冠心病患者中采用不同血液检验指标进行检验的临床价值,旨在提高冠心病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间,在本院就诊的33例急性心肌梗患者、52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急性心肌梗死组33例中:男20例,女13例,年龄45-72(56.36±6.29)岁;心绞痛组52例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44-73(55.69±6.17)岁。
另选取同期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男31例,女29例,年龄41-70(55.27±6.45)岁。
三组对象性别构成、年龄结构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2研究方法(1)急性心肌梗死组和心绞痛组患者,急诊入院后立即(24h之内)进行初次血液检查,血液标本1h内送检。
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发表时间:2016-12-29T14:51:49.617Z 来源:《医师在线》2016年11月上第21期作者:吴玉晗[导读] 通过联合检测多项血液检验指标,可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尤其是RDW,对于诊断冠心病、评估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湖北省谷城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谷城 441700【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86例冠心病患者及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对比两组研究对象的血液检验指标,包括血小板参数、心肌肌钙蛋白参数。
结果:观察组患者RDW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PLT、PDW、PCT、MPV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cTnI、cTnT、hs-cTnT、CK-M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心病患者的多项血液检验指标与病理变化有关,通过联合检测多项血液检验指标,可为诊断冠心病的重要依据,尤其是RDW,对于诊断冠心病、评估预后均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冠心病;血液检验指标;诊断冠心病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危险因素具有多样化,病情呈渐进性发展,及时治疗,对于改善预后具有重要作用[1]。
冠状动脉造影作为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但对患者的创伤性较大,风险较高,不适用广泛用于筛查或复查冠心病。
鉴于冠心病的病理变化可影响血液检验指标水平;对此,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发挥的作用有所差异;而本研究旨在分析不同血液检验指标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自2015年2月~2016年2月期间,接诊的86例冠心病患者及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86例,男患49例、女患37例;年龄范围42.6~68.5岁、平均年龄(54.9±4.5)岁;对照组65例,男性33例、女性32例;年龄范围24.6~53.6岁、平均年龄(36.4±3.7)岁;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
红细胞分布宽度与急性冠脉综合征相关性的研究目的:研究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因有胸痛症状拟诊为冠心病的患者共240例,分为正常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AP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组(ACS组)三组。
记录三组住院期间发生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再发心肌梗死)并进行对比。
结果:ACS组的RDW值较SAP组及正常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高RDW组患者住院期间心源性死亡、心力衰竭、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率较低RDW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RDW作为一项检测便捷的指标对ACS患者的短期预后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标签:红细胞分布宽度;急性冠脉综合征;预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ST段抬高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是一组临床上常见的危重症。
其发生的病理生理学基础为不稳定斑块破裂介导血栓的形成[1]。
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血液常规中一项常见指标,主要反映红细胞大小的异质性。
既往多用于贫血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然而近年来研究发现它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2]。
ACS患者死亡率较高,准确的对ACS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对临床医生而言是至关重要的。
同时,识别新的危险因子可以尽早对高危患者提供有效的干预措施。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拟诊为冠心病患者240例,分为对照组、稳定型心绞痛组(SPA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组(ACS组)三组,每组各80例。
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46例,年龄(61.35±9.34)岁,高血压病22例,高血脂症12例。
SPA组男30例,女50例,年龄(63.23±10.16)岁,高血压病25例,高血脂症15例;ACS 组男37例,女43例,年龄(66.23±11.12)岁,高血压病26例,高血脂症18例。
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相关指标检测分析作者:杨红超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7年第02期【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液检验相关指标检测的意义。
方法 4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冠心病组,同期进行体检的2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的血小板相关参数、心肌标志物水平进行比较。
结果冠心病组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红细胞分布宽度(RDW)(13.78±0.73)%、(14.10±1.41)%均高于对照组(13.08±0.5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RDW高于心绞痛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冠心病组中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肌钙蛋白I(cTnI)、心肌肌钙蛋白T(cTnT)、高敏心肌肌钙蛋白T (hs-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cTnI、cTnT、hs-cTnT、CK-MB水平高于心绞痛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冠心病;血液检验相关指标;检测分析DOI:10.14163/ki.11-5547/r.2017.02.015Detection analysis of blood tests related indexe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YANG Hong-chao.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Liaoning Province Fushun Mining Bureau General Hospital, Fushun 113008,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significance of blood tests related indexes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Methods There were 40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a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and concurrent 20 healthy people for body examination as control group. Comparison were made on blood platelet indicators, cardiac markers level in two study subjects. Results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had 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RDW)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s (13.78±0.73)% and (14.10±1.41)%, which were all higher than (13.08±0.51)%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RDW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All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group had higher cardiac troponin I (cTnI), cardiac troponin T (cTnT), hypersensitive cardiac troponin T (hs-cTnT) and 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 (CK-MB) levels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cTnI, cTnT, hs-cTnT and CK-MB level in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patients was higher than those in angina pectoris patients. All differences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Key words】 Coronary heart disease; Blood tests related indexes; Detection analysis近年来,人们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通常情况下有较多的脂肪及糖存在于摄入的食物中,该类食物通常为高热量食物,人食用后一方面会身体发胖,另一方面还会长期提升血液中脂肪及糖含量,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引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
冠心病患者血脂和红细胞分布宽度的测定
发表时间:2016-04-28T15:12:05.517Z 来源:《心理医生》2015年12期供稿作者:孙丽丽
[导读]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检验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
孙丽丽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检验科江苏南通 226001)
【摘要】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血脂和红细胞分布宽度水平。
方法:收集住院确诊123例冠心病组和46例体表健康对照组血样,分别检测收集样本的TC、HDL-C、LDL-C、TG、脂蛋白a(LPa)和红细胞分布宽度(RDW-CV),冠心病组同时测定肌钙蛋白水平。
结果:冠心病组TC、LDL-C、TG、LPa、RDW-CV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意义
(P>0.05)。
冠心病组肌钙蛋白I(CTnI)≥0.03ng/ml的RDW-CV水平与CTnI<0.03ng/ml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11,P=0.017)。
经logistic回归分析,TC、TG、LPa和RDW-CV是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结论:冠心病组TC、LDL-C、TG、LPa、RDW-CV水平升高,其中TC、TG、LPa、RDW-CV是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冠心病;血脂;红细胞分布宽度
【中图分类号】R446.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2-0048-02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冠状动脉血管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而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造成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导致的心脏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研究,选择2014年6月~2015年1月本院确诊冠心病患者123例作为冠心病组,男74例,年龄41~96岁,平均
(71.54±10.01),女49例,年龄48~95岁,平均(74.16±10.30),另选择同期本院健康体检者46例作为对照组,男22例,年龄20~70,平均(44.27±16.33),女24例,年龄21~80岁,平均(49.38±16.52)岁,排除严重肝肾心脑血管疾病。
1.2 仪器与试剂
TC、HDL-C、LDL-C、TG、LPa由ADVIA2400生化仪测定,试剂盒由上海北海生物技术工程有限公司提供,RDW-CV由迈瑞BC538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原装配套试剂,肌钙蛋白由东曹AIA2000测定,原装配套试剂。
1.3 方法
次日清晨空腹采静脉血,紫色EDTA2钾抗凝管颠倒混匀测定RDW-CV。
黄色分离胶管于3000r/min,离心10分钟,取其上层血清测定血脂各指标和肌钙蛋白。
冠心病诊断符合2002年美国心脏病学院(ACC)/美国心脏病协会(AHA)修订的诊断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采用Shapiro-Wilk正态性检验考察计量资料的分布情况,偏态资料以中位数(四分位数区间)表示,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之间做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以P<0.05有显著性差异。
根据肌钙蛋白I水平分组,符合正态分布的资料用单因素方差分析,非正态分布的资料用独立样本Mann-Whitney U检验。
用Logistic二元回归,选择向前步进,分析患冠心病的危险因素。
2.结果
2.1 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临床指标比较
冠心病组TC、LDL-C、TG、LPa、RDW-CV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冠心病组和对照组临床指标
以是否患冠心病为应变量,以TC、HDL-C、LDL-C、TG、LPa、RDW-CV为自变量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C、TG、LPa和RDW-CV是患冠心病的主要危险。
3.讨论
冠心病组的TC、LDL-C、TG、LPa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
其结果与各个指标的致病机制一致。
TC和TG 水平升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有关,LDL-C是总胆固醇中引发冠心病的主要成分,其主要功能是把胆固醇运输到全身各处,可通过氧化损伤平滑肌和内皮细胞,促进炎症反应使动脉粥样硬化,经修饰的LDL-C进入内膜被巨噬细胞吞入,形成泡沫细胞,增加斑块的表面张力,促使炎性细胞聚集,加重脂肪沉积于血管壁上,加重动脉粥样硬化。
HDL-C与冠心病成负相关,其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抑制纤维蛋白原介导的细胞黏附及黏附分子的表达,调节血凝与纤溶的作用[1]。
TG主要存在乳糜微粒、极低密度脂蛋白及其代谢残粒中,较小的富含TG颗粒进入动脉内膜能力与LDL相当,巨噬细胞通过VLDL受体及分泌脂蛋白脂酶摄取VLDL的脂质,形成泡沫细胞[2]。
刘雁[3]等发现LPa 的结构在蛋白质方面与LDL-C很相似,但带有一个富含碳水化合物和高度亲水性的Apo(a)和纤溶酶原具有高度同源性,使LPa可以联附于纤维蛋白上,与纤溶酶原竞争,抑制纤维蛋白的水解,从而延缓纤维蛋白的破坏,另外LPa联附聚集促进血管壁硬化斑的形成。
RDW-CV是反映红细胞体积异质性的一项参数,由血细胞仪根据所测近万个红细胞体积计算出来的变异系数。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研究发现RDW-CV与很多疾病相关。
Lippi[4]等发现RDW-CV在诊断急性冠脉综合征方面有很好的价值。
尹超群[5]等研究冠心病患者高水平的RDW-CV是因为神经内分泌增加促红细胞生成素导致红细胞生成增加,引起红细胞体积异质性增加。
本试验的RDW-CV基本在正常范围内,其可能原因是慢性炎症导致的无效造血,炎症因子抑制红细胞的成熟,使幼稚的红细胞进入外周血,导致RDW-CV升高。
根据CTnI水平进行分组, CTnI≥0.03ng/ml,冠心病组仅RDW-CV有显著性差异,说明当心肌损伤时,RDW-CV比血脂更敏感。
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TC、TG、LPa和RDW-CV是患冠心病的主要危险。
综上所述,冠心病患者要监测TC、TG、LPa和RDW-CV水平。
【参考文献】
[1]庞文艳,袁如玉,叶岚等.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冠心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回顾性分析[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09,15(2):259.
[2]Linton M F,Fazio S.Macrophages,inflammation,and atherosclerosis[J].Int J Obes,2003,27:S35-40.
[3]刘雁,田仁贵.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脂蛋白(a)在冠心病患者中的检测及相关性研究[J].Chin J Lab Diagn, 2010,14(7):1120-1122.
[4]Lippi G,Flioopzzi L,Montagnana M,et al.Clinical usefulness of measuring red bloo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 on admis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J].Clin Chem Lab Med,2009,47(3):353-357.
[5]尹超群,曹冠秋.冠心病患者BNP、CRP及RDW的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0,7(14):154-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