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左常波-董氏针灸
- 格式:ppt
- 大小:863.00 KB
- 文档页数:8
1997.12.9师公董景昌先生左常波与恩师杨维杰博士摄于台北市●董公云:“病非人身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杨师曰:“只有一流的人品,才能成就一流的学问。
”●常波语:“董氏奇穴,永远相信奇迹。
”目录1.绪论: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 (3)2.董氏奇穴特效核心奇穴 (9)3.董氏奇穴特种针法 (23)4.董氏奇穴针道原理 (26)5.董氏奇穴特效刺血术 (33)6.董氏奇穴临床应用 (35)董氏奇穴疏导促通法治疗痛症 (35)董氏奇穴特效美容针拨术 (36)董氏奇穴治疗妇科病 (36)董氏奇穴治疗疑难病 (36)7.附录:董氏奇穴系列培训班 (44)8. 后记 (45)一、绪论: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引言孔子云: 礼失求诸野。
我们必须正视这样一个事实: 两千年的岁月沧桑, 传统针灸有许多精华的东西湮没佚散了, 但是在民间, 中国针灸之真传命脉却延绵不絶, 一脉相承, 生生不息。
月印万川,风流千古。
面对董氏先祖的大智慧, 我的心灵一次次被强烈震撼……1、历史渊源董氏奇穴,乃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历来口授心传,不著文字,不传外姓,其独门之秘穴心法,对外隐而不发,秘而不宣,几成千古疑案,素有“江湖秘术”之称。
董公景昌先生,祖籍山东省平度县。
其父董森公,身怀绝技,以针术名噪乡里。
董公幼承庭训,绍衍祖学,18岁即独立行医,曾在青岛悬壶数载,一时名声鹊起。
1949年,董公举家迁往台湾。
数十年来,董公临诊40万人次,活人无数。
其医术日见精湛,造诣更为深厚。
董门独派针灸绝学,在其手中运用如神,功至臻境。
197l年,董公以奇穴针灸治愈高棉总统龙诺之半身不遂,其针术之神奇震撼台湾,时人盛誉其为“当代针圣”。
为弘扬董门绝学,董公摒弃门户之见,打破先祖不传外姓之陈规,开门授徒,并取其祖学之精华,于1973年辑成《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在台湾出版。
至此,董氏祖传数十代之绝学秘技流传于世。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董氏奇穴特效针灸速成班讲义[最新版)--左常波1997.12.9师公董景昌先生左常波与恩师杨维杰博士摄于台北市●董公云:“病非人身素有之物,能得亦能除,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
”●杨师曰:“只有一流的人品,才能成就一流的学问。
”●常波语:“董氏奇穴,永远相信奇迹。
”共45 页第2页目录1.绪论:董氏奇穴针灸渊源与学术特色 (3)2.董氏奇穴特效核心奇穴 (9)3.董氏奇穴特种针法 (23)4.董氏奇穴针道原理 (26)5.董氏奇穴特效刺血术 (33)6.董氏奇穴临床应用 (35)董氏奇穴疏导促通法治疗痛症 (35)董氏奇穴特效美容针拨术 (36)董氏奇穴治疗妇科病 (36)董氏奇穴治疗疑难病 (36)7.附录:董氏奇穴系列培训班 (44)8. 后记 (45)共45 页第3页共45 页第4页共45 页第5页深入的研究,才会独创数百奇穴,董氏奇穴与十四经穴有很深的渊源。
杨师在十四经穴方面也有极高的造诣,尤其是对五输穴的应用发挥,更是出神入化,妙趣横生。
恩师常常告诫:“要想精于董氏奇穴,必须读通《灵枢》,董氏门生不可不知。
”董氏奇穴看似繁杂,却有其内在规律可遵循,易于掌握。
杨师常说:“真正悟透了董氏奇穴之精神,常用奇穴二、三十个足矣。
”2.2 针法特色董氏针法别具一格,自成一家,与十四正经传统针法迥然不同。
董氏特种针法有四种:倒马针法、动气针法、牵引针法、不定穴针法。
所谓“倒马针法”,即采用两针或三针并列的方式,加强疗效的一种特殊针法。
两针并用为小倒马针,三针并用为大倒马针。
具体操作可依序扎针,均以得气为度。
董氏奇穴有很多穴本身即是组合穴,需要倒马应用。
每穴均以得气为要。
十四经穴亦可应用倒马针,如内关、间使同时取穴。
倒马针法的应用.是董氏奇穴的独创,临床治疗各种痛症及脏腑病变,疗效非凡。
所谓“动气针法”,即动引其气之义,即在某个特定穴位进针得气后,边捻针边令患者活动患处的方法,病痛往往可立即减轻,表示针穴与患处之气相互通应,起到疏导与平衡作用,停止捻针后,视情况留针或出针。
我们读的书多,但没有自己的创见,无异于“针灸护士”。
本人读过杨维杰、左常波等的董氏针灸学的相关著作,著者的本意是好的,而我们却按部就班,照单全收。
把精力花费在对穴位的记忆学习上,对穴位自身的设穴思想忽视了。
我曾经就杨维杰的“小节”的定位做出解释(位置:大指本节掌骨旁黑白肉际上。
主治:脚踝扭伤及疼痛(特效)。
针法:握拳取穴,针尖向重仙方向进针一寸至一寸五分。
运用:该穴治疗踝痛用扭伤,十四经无出其右者,针则健侧取穴。
并活动患侧,该穴为杨维杰所创用。
笔者在应用时,发现若在大指掌骨黑白肉际处寻压压痛点以定位,不唯则疗效更胜杨氏小节穴一筹,更治脚后跟疼痛。
且疗效极著,非杨氏小节穴所能比拟)。
但许多针灸师询问,为什么同是小结却定位不一?盖学者只思索鱼,而不思索渔。
亦不思其位居于肺经,华盖以伐肝木,故治疗胸胁疼痛颇效。
从全息影射考虑,治疗骶骨挫伤当有良效诸如等等。
反观上文,作者已得读书之真谛。
举一而反三,不求一病一法,一穴一效。
知其然而究其所以然,堪有大家风范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以下无正文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董氏奇穴针灸对十四经穴主治病症【心经】1.通里——治心经之大腿后坐骨神经痛。
本穴为别走小肠之络穴,有镇静安神、调心气的作用。
因之对心火,肾阳虚弱的坐骨神经痛颇具效果。
2.少府——晕针之解穴,及扎后之上身发麻(左麻用右右麻用左穴)。
景师有感于晕针及扎后之上身发麻,与心经有一定之关遂以有宁心调神性能之少府为手解穴。
【小肠经】1.前谷、后溪——治心经之头晕、耳鸣。
后溪为心经之俞土穴,能清神志、祛内热、通督脉、固表分,故有清热、祛风、醒脑、开郁、镇痛之功,以后溪为主穴,前谷为倒马,正以治心经之头晕、耳鸣。
2.肩贞、臑俞——治肺经之坐骨神经痛。
据各家载述,二穴为治肩凝、肩胛痛之主穴,景师由“金火制化”,“以阳治阴”悟入,以治肺经之坐骨神经痛。
3.腕骨——治眼痛。
为小肠经之原穴。
疏太阳经邪而清小肠实热,即具清热、发汗、散瘀、化湿之功,而于眼科可治白膜翳及目出冷泪生翳等之眼痛症。
4.肩外俞、曲垣——治小腿外侧痛。
据各家之载述,二穴为治肩胛痛之要穴,而景师以之治小腿外侧痛,乃“下病上取”原则之治疗法。
【膀胱经】1.通天、承光、五处——治手发抖、半身不遂。
通天可治口喎项强头晕,承光可医口喎眼斜,再加以有宜泄风热效用之五处,三穴合用,对脑部神经受损所致之手发抖、半身不遂等症,有一定之刺激疗效。
2.神堂、膏肓、魄户、附分、心俞、厥阴俞、肺俞、风门、大抒——用三棱针治血压高、重感冒。
放血所以刺激浅层皮层神经,而发生疏导作用也。
而效果相当满意也。
3.膏肓——用三棱针治膝盖关节炎。
一般取穴治膝盖关节炎效果不佳时,取膏肓及神堂、譩禧三穴(即奇穴之三金穴),以三棱针于患侧出血,再针奇穴之肩中穴或杨维杰善用之内关穴,则鲜有不立觉舒适者。
4.神堂、膏肓、魄户——治鼻炎、耳鸣、羊狗疯。
三穴皆能宣通肺气.益气补虚,尤其膏肓一穴、尤宜于慢性病之治疗,故合用有上述之效果。
5.三焦俞、肾俞——治脊椎骨弯曲。
对腰部脊椎骨弯曲,浅刺2-3分,共4针,数日内必收良效。
左常波中指应象刺血失眠倪海厦左常波老师从董氏奇穴放血疗法,摸索治疗失眠的中指“应象刺血”疗法得到了满意的疗效,成为了临床绝招之一,治疗失眠每每多获良效,近远期疗效均远远超过了其他疗法,大多第一次治疗后就有效,当晚即能安然入睡,几次治疗后,产生好的睡眠习惯和规律,就可以搞定失眠了。
当然,也有人是一次就治愈了,连我自己都不敢相信,这个中指刺血居然这么厉害?曾有一患者,一周来一觉没睡,刺好当天就彻底好了,到处宣扬xx擅长治疗失眠。
随着疗效的显著提高,疗程的急剧缩短,原本积累下来的失眠患者都治疗好了。
这个治疗失眠的方法在操作上,实在是太简单了,一针就结束了战斗。
具体操作方法如下:选男左手,女右手的中指,仔细观察远端指腹部会有1-2个左右的米粒大小的白色小区,多呈椭圆状,多数在侧面,就是缺血区域,选取这个区域的中心,消毒后用7号注射器针头点刺一下,挤出10-20滴左右的血即可。
这里主要是运用了左师的中指刺血理论,再结合了左师的应象理论,所以我就把二者连起来说成了是“中指应象刺血”。
中指刺血是左老师的最爱,很多病症刺血后针到病除,效如桴鼓,风之吹云,明乎若见苍天!选点越是精确,效果就越是理想。
选点偏移或不对,效果就打折了。
这也就是和刺传统中冲穴的疗效差别所在。
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文章“中指微络刺血与东北挖野山参的共同点—针针命中弹无虚发”,这里就特别强调了这个选点的重要性。
在左师的针灸世界里穴位不是那个什么邮票或铜钱那么大的面,左师的靶点就像针尖一样细,要毫无差池,精确地刺中,一旦刺中,一滴血可以激起千层浪!所以,左师的定位系统就像个超级电子显微镜一样,其小无内!当然,不了解或不懂左老师的应象理论的高手,可以按自己的思路去做,而不要轻易否定与自己观点不一样的诊疗思路。
一栗老师说得好,中医是古代文明的结晶,是运用了各种学科的知识,才弄出来了中医的经典。
左师正是博览群书,专研各种与中医相关学科的古代和现代的知识,旁征博引,发挥在他的针灸世界里,这也正是我辈值得学习的学习中医的方法。
董氏奇穴-董氏针灸详解(一一部位)董氏奇穴为董师景昌绍衍祖学狭心症,研究发展,自成一派之。
一家之学,其效果与境界较之“十四经穴”尤有过之而无不及心绞痛治疗,若能与“十四经穴”相辅为用,当更能发挥针灸疗效,使针灸医术发扬光大。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设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即:一、手指部称“一一部位”。
二、手掌部称“二二部位”。
三,小臂部称“三三部位”。
四、大臂部称“四四部位”。
五、足趾部称“五五部位”。
六、足掌部称“六六部位”。
七、小腿部称“七七部位”。
八、大腿部称“八八部位”。
九、耳朵部称“九九部位”。
十、头面部称“十十部位”。
除以上十个部位外,尚有“前胸部位”及“后背部位”,此胸背两部多以三棱针刺之,无需毫针深扎。
董氏奇穴虽有部分与“十四经穴”位置相同,然用法与治效完全不同,董师有独特创见者,概从董氏命名,并加以对比说明心绞痛症状心绞痛的治疗,以资区辨。
至于其它“解剖、主治、取穴、手术、应用、注意”等亦就原文照录,再分项说明,“解剖”部分与实际之神经解剖颇有出入,原书之意义系指该穴作用之部位及脏腑而言。
本文不做删补,读者可就该穴所在位置之解剖自行参考。
其它“手术、主治、取穴、应用”等有必要特别补充者,均详加叙述心绞痛治疗,无特殊作用或应用机会较少者,则暂且从简。
董氏针法与一般所传之针法相较,计有下列多项优点:一、在四肢、耳朵及头面部位取穴用针,足可治疗全身诸病变异性心绞痛,如必需刺胸腹及腰背部时,亦仅以三棱针浅刺即可心绞痛的症状,危险性少。
二、施针手术简便心绞痛治疗,仪用“正刺”、“斜刺”、“浅刺”.“深刺”、“皮下刺”与“上转”、“下转”、“留针”各种手法即可达到所斯望之治效。
不采“弹”、“摇”、“捻”、“摆”等手法,可减轻患者之痛苦,减少“晕针”的情况,亦不必拘泥于“补”、“泻”等理论。
三、董氏针术乃循“正经”之“奇穴”刺之,如诊断正确心绞痛的原因,认穴准确,手法精确,则奏效神速,立除沉疴心绞痛的原因,其治效之宏,非一般所传之针术可比拟。
左常波谈大叉穴我想把自己的粗浅想法和盘托出,请我的师叔王全民先生批评指正。
因为,在去年五一中山的学习班上,师叔提到了董公晚年尤喜玩手,在手上下了很大功夫,这对我启发很大!也印证了我多年来的一个想法:完全可以从董氏奇穴的一一部位入手,破解隐藏在董氏针灸里的某些秘密。
我在这个方向上思考了很多年。
感谢师叔讲的话,坚定了我的信心。
在刚刚结束的年会上,我提到了个人独立发现的“大叉穴”,有这样一个背景:我并没有特别提到这是一个重大发现,事实上也没有多么重大。
我只是在引申“应象”思想的同时,举了这么个例子,并把我整个的构思过程跟大家分享。
主要目的在这里。
当然,我的思想很粗糙,很浮浅,只是交流一个思考的过程,提出来是给大家批评的。
但是,因为我独立发现并命名的大叉穴,经过临床验证,实在是妙处多多,常波不敢藏私,故不揣浅陋,贡献出来,如此而已。
人在胎儿时期,身体是蜷曲的,身体从躯干中间处呈折叠状态(大体如此),头颅埋下去,与小腹部重叠,这是一种先天的状态。
与此同时,两只小手是握固的:大拇指蜷下去,折叠在手心里了。
此时,我们再看看,在手呈握固状态下,大拇指、第一掌骨、第二掌骨、食指这一部分,所呈现出来的“象”,到底“象”个什么?其外形神态粗略望过去(风水学上也有“喝形望象”、“寻龙探穴”之说,《地理五诀》云:喝形取象,名类万殊,总不外乎此。
所以说,此处之“望”、之“喝”,不宜深究,只求神似),也象个母胎中的婴儿:拇指远端指关节是“头”,近端指关节是“颈椎”,第一掌骨是胸椎,这个婴儿在十二胸椎和第一腰椎处折叠了,折叠处是“灵骨穴”所在,此处相当于人体的“命门”,用手触摸此处,恰恰可触及一条小动脉(桡动脉掌浅弓分支)在搏动,在此先天的微象上,恰与“肾间动气”暗合,在实际的身体上,神阙穴深层可触及腹主动脉的搏动,是不是颇有趣味?在大叉穴进针的体表投影点处,其外形象不象人的“肚脐”?呵呵。
接下来,再看第二掌骨,从近心端到远心端依次看去,应该是腰椎和骶椎。
手背部穴位董氏奇穴详解(定位与适应症)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寒,从痛经引起来的,你的痛经史有直接的手掌部董氏奇穴示意图是风雨同舟根据网上董氏奇穴的相关视频逐一整理绘制的,不准确的地方再所难免,敬请各位专家指正.凡引用此图的朋友,请注明出处。
手背部董氏奇穴董氏奇穴,曾是董门祖传数十代之针灸绝学,疗效极佳,其效果较“十四经穴”有过之而无不及。
董门历来口授心传,不着文字,不传外姓。
为造福百姓,后经其传人传出。
“董氏针灸正经奇穴学”计740穴,分布于手、臂、足、腿、耳及头面等处,区分为十个部位。
为便于应用,我把“一一部位(手指部位)”、“二二部位(手掌部位)”的穴位综合在一起,并分别绘制成手掌部及手背部董氏奇穴实图,手背部的董氏奇穴共为40个穴位(或穴组)。
董氏手部穴位是看得见、摸得着、易自疗,且疗效显着,是董氏奇穴重要的组成部分。
单用董氏奇穴的手穴或与14经的穴位结合应用,既可用于日常保健又可有效的防治多种疾病。
董氏手部穴位的资料多来源于录象资料及杨维杰先生的“董氏奇穴针灸学”。
其手图是我经长时间的反复核对相关资料绘制的,但难免有不准确的地方,敬请专家指正。
施术方法:1、手掌部针刺一般可1—3分,留针15分钟以上(一般是左病右取)。
2、可用三棱针扎出血。
3、可用五根木牙签捆绑在一起,剪平尖端,每穴点刺2-3分钟以上。
5、挠侧是大指一侧,尺侧是小指一侧,这里的所有的手指宽度均按一寸计。
手背部董氏穴位详解:40个穴组。
一、手指部位:28个穴组(包括手指叉口)1、止涎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中央偏桡侧五分,从掌指横纹起,每上2分1穴共五穴上一寸。
剂量:由内往外斜刺二~三分。
主治:中风患者流涎、小孩流口水、胃寒胃痛、虚泄、结摸炎、角膜炎、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白内障、迎风流泪、牙痛、肠疝。
2、制污穴:手背大拇指第一节正中央及上下二分半处、三穴。
剂量:使用三棱针点出血或斜刺由下往上刺一~二分。
主治:恶性肿瘤、久年恶疮、痈疽、或恶瘤开刀后刀口流污不止,不收口不结痂者。
左常波教授应用月窟针法治疗虚寒性疾病经验黄银英;于涛【摘要】虚寒性疾病是一种以五脏虚寒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易因气候变化、调护不当诱发.左常波教授治病注重调气、治神,擅长应用“气化针法”治疗各类疾病.左教授临床治疗变应性鼻炎(AR)、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等虚寒性疾病多以月窟针法为主,通过激发丹田元气,温补命门,散寒祛邪,效果显著.我们通过分析虚寒性疾病的病因病机,浅析月窟针法治疗虚寒性疾病的作用机制,将左教授应用该针法治疗虚寒性疾病的经验进行总结.【期刊名称】《河北中医》【年(卷),期】2019(041)003【总页数】4页(P333-336)【关键词】虚寒;鼻炎,变应性,常年性;咳嗽;并发症;哮喘;针剌疗法;左常波;名医经验【作者】黄银英;于涛【作者单位】广州中医药大学,广东广州510120;广东省中医院针灸科,广东广州51012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5.31;R249虚寒证是一种临床上多见的中医证候类型,常见于肾阳虚证、肺阳虚证、脾阳虚证等证型。
由于各个脏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有所不同,病证表现也呈现多样化。
因此,虚寒性疾病是一种以畏寒、肢体冰凉为共有症状,并结合脏腑气血亏虚、阳虚体质表现为不同症状的疾病。
目前,虚寒性疾病的现代医学发病机制尚无深入研究,认为其主要由内分泌或免疫系统功能低下,机体产热不足或耗热过多的能量代谢障碍所致[1]。
中医流行病学调查发现,虚寒性疾病的发生多因房劳多产、素体阳虚、久处寒凉、过食生冷等[2],脏腑功能减退,阳气温煦功能不足,而出现畏寒肢冷、喜温喜按、面色淡白、经血过少等临床特征性表现,病程较长,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
现代医学治疗以药物对症处理为主,而中医药及针灸等治疗虚寒性疾病有较好疗效[3-6]。
左常波,广东省中医院主任中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针灸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医针灸临床近30年,学术经验丰富。
左教授认为,虚寒性疾病病机本质为阳虚,阳虚则寒,阳气温煦、推动能力减退,不能顾护卫气及制约阴气。
左常波漫谈小周天针法=============================发布时间:2009-09-07 15:20taishanqihuang兄发了一张帖子《济南归来,体会小周天针法之神奇》,颇有人关注,一众同仁电话咨询,又蒙lukes 先生垂询:请问左先生的针法一定要加意念引导吗,云云。
我的回答是:无需意念引导,一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时至花开。
在上次的疑难病专修班上,我曾经讲过“小周天针法”,在此,有必要就这一问题进行一些补充。
有云:出家人不打诳语。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我是玩针(真)的,不说假话~接下来我谈到的话题,实际上均为我多年来参验有得的方法,只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行文之间天马行空、信马由缰、不加润饰,可能会有疏漏之处,敬请大方之家不吝赐教,,1、针道与修真之道合。
整个一部丹道修行的真髓,尽在盗天地虚无之气,窃阴阳造化之权。
先天气分两种:一为身内元气(内药);一为虚空元气(外药)。
先天真阳从虚无中来,故谓外药,先天既来,归根复命,即属于我,故谓内药。
体内虚空一点元阳真种子,招摄吸引,与体外虚空之先天真阳同气相求,召之即来,安于我家,内外虚空打成一片。
入手了手,尽落虚空,皆从虚空中涵养真消息。
2、道家讲天人合一,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云云,在修行和针灸过程中,切忌执著于一己之肉体,把人体当成一个煤气罐,看成一个封闭系统,单单在腔子里面摸索,所谓腔子里面弄乾坤,肉身之内玩造化,大谬也~3、所谓的针法通小周天,可以针法模拟丹道修练的程序,即“以针演道”,照此行去,历历有验,丹道修练程序中次第出现的气化内景,皆可在针法演练过程中一一呈现。
我在刚刚结束的课程中提到了这四个程序的关键要着之所在,有心者细细品味之。
需要强调的是,针法之发挥作用,最关键是要求医生要把自己放在最卑微的位置上,不要主观去决策臆造什么,也并非是以针行气去驾驭生命,而是懂得顺从,顺生命之势而为。
所谓妙盗天机,巧夺造化,是从天地大法象透出的时空规律入手,即会产生“天地悉皆归,人神共通应”之妙验,“寂然不动,感而遂通”云云,讲的就是感应,此感彼应、内感外应、人感天应,如此而已~何须医生费神,玩弄出各式花招百种花样千般技巧~我从董氏针灸体系中发现了隐藏的秘诀,其中透出了乾坤真消息,我由此悟入,研创出“左氏七十二候针法”(哈哈~暂时这么命名吧。
左长波老师——针灸秘学笔记针灸秘学笔记之四:针道修习次第,一曰见地,二曰功夫,三曰证量;修习之前行三要,一要信二要愿三要行。
可怜如我,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了,越陷越深了…… 针灸秘学笔记之五:董门针灸自成一派,别开法脉,内隐之秘,恰如金线穿珠,将满地珍珠一起收拾。
不识此秘中之秘,每怅一纸千山之隔。
某入于此,出于此,开启自生法门,以针为媒,在身内虚空中,讨得个真消息。
针灸秘学笔记之六:普天之下,没有神医,只有妙药。
金石草木,只可治标,若需治本,宜用自身妙药,方可坚固。
某以针为媒,讨得即是这个真消息。
针灸秘学笔记之七:万物之宗在于一空,百事之根在于一门。
百草若有灵,一针能通神。
针灸秘学笔记之八:1、极乎神而尽其微,资于假而迫于真。
针者何为,真也?幻也?2、术不及法,法不及道,道不及势。
上工无他,时也,势也。
针灸秘学笔记之九:少阳为枢,阳枢,主枢转升降;少阴为枢,阴枢,主枢转开合。
枢机有大妙用!为针者可不识乎?此乃红昌兄妙言,特记之。
针灸秘学笔记之十:吾尝言:针法调气要细腻。
问曰:何以致之?吾谓:“杳冥精信,神机活泼”。
寥寥八字,道尽机密。
尤以“信”、“机”二字,露出针法入微达玄之端倪!调气针法由此悟入,窃以为别有手眼,独具妙心。
同道诸君以为然否?某日读丹经,见“气聚精凝,神乃通灵”句,豁然有悟,数年疑团,至此一棒打碎!整个一部《内经》所言,精气神而已。
丹道如是,针道亦如是,理致一也。
“以针演道”背后的潜台词是“针道契合丹道”。
这是我探研针灸20余年来,最终极的追求目标。
水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境界:非尽百家之美,不能成一人之奇;非取法至高之境,不能开独造之域。
人生:有一种深刻,隐在简单背后,有一种美丽,藏在本质底层。
果如是哉?涵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月印万川。
此四句道尽针灸治疗核心秘密。
针灸能激发自身正气--提高机体免疫力。
让机体自身调节,维持内环境稳定。
这是金石草木所不及之处。
关于如何刺中阴络1、定性诊断:从整体和局部症状来看,是否符合瘀血指征。
2、定位诊断:根据络病相应的原理,选择具体的阴络刺血部位。
3、准确选点:在选好的阴络刺血部位,按照课堂所讲的操作要点,用手触诊,找到特殊反应之处(痛、结、动),准确定点。
4、精准进针:选择型号合适的空针,一点点轻柔进针,血出即止。
是否可以考虑:1、刺血前先用灸法在中脘穴、神阙穴施灸(这是有经典依据的,想想为什么?);2、刺血前饮热水,或适当运动;3、在选好的刺血部位近心端扎紧。
“疼痛”只是一个现象,生理学家说:“疼痛是神经缺血的一种呼喊”,而我认为:“疼痛是某种内在本质的本能释放”。
在根本上,疼痛与众多的疾病有共同的本质,掌握了疼痛的本质,其他各种疾病的治疗方法就顺理成章、呼之欲出了。
我在针灸技术方面的探索,就是从疼痛入手的。
要彻底地、根本性地解决一个问题,首要前提是:通透地弄清这个问题。
疼痛的治疗也是如此。
关于这方面的某些观点,我在董氏奇穴针灸实战技术精品讲座系列之一:《疼痛治疗的终极之道》中有完整讲解,兹不赘述。
我仔细研究了您的治疗过程,疗效还是有的,只是到最后,剩下一点点尾巴没有彻底搞定。
这个时候很考验临床功底。
如何开好头、收好尾、善始善终?要达到这一点,最考验人的不全是手下功夫,而是心中的思路!这个思路既要有大格局,又要讲究小细节。
看您这个病例,整个的治疗过程我就不讲了(我的处理方法与您有所不同),但说现在这个尾声,如何收好尾?在疼痛治疗的“三大步骤九小环节”方案中,第一个步骤是:疏导促通法,其中有个环节是疏通法,用的是“解结针法”,解的什么“结”呢?有两种“结”值得关注:(一)是“筋结”,刺筋结调气。
依据麻木脚趾所在经络,在其所在的整个一条经筋上找到明显的筋结,譬如说,大脚趾麻木,我们可以在小腿胫骨内侧,脾经的经筋——腓肠肌上找到筋结,第二第三脚趾麻木,在大腿和小腿的足阳明胃经之经筋上,找到特定的筋结,四五脚趾麻木,在哪里找筋结呢?自己动脑筋想一想便知。
左常波老师总结-董氏奇穴核心特效穴董氏奇穴特效核心奇穴本篇精选董师公及杨老师最常用特效奇穴三十余个,条分缕析,深入阐释。
这是董氏奇穴最精华最核心的部分。
杨老师曾云:“真正悟透了董氏奇穴之精神,常用奇穴二、三十个足矣。
”讲义中提到的奇穴均按董公原文,以“部位”、“解剖”、“主治”、“取穴”、“手术”来论述,文字有欠精确处,以讲课内容为准,特别提出:此处之“解剖”,非现代医学意义上的解剖,与董门秘传掌诊真诀有关,讲课中会略有提及,点到即止。
临床发挥部分,乃本篇精彩内容,请做好笔记。
【木穴】部位:在掌面食指之内侧。
计有两穴点。
解剖:正中神经、指掌侧固有神经、肝神经。
主治:肝火旺、脾气躁。
取穴:当掌面食指之内侧,距中央线二分之直线上,上穴距第二节横纹三分三,下穴距第二节横纹六分六,共二穴。
手术:针深二分至三分。
【还巢穴】部位:在无名指中节外侧(靠近小指之侧)正中央。
解剖:肝副神经、肾副神经。
主治:子宫痛、子宫瘤、子宫炎、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输卵管不通、子宫不正、小便过多、阴门发肿、安胎。
取穴:当无名指外侧正中央点是穴。
手术:五分针,针二至三分。
【木火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部位:在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
解剖:正中神经、心脏及肝分支神经。
主治:半身不遂(此穴曾用于治疗高棉国总统朗诺元帅半身不遂,奇效。
)取穴:当中指背第三节横纹中央点是穴。
手术:皮下针向小指方向横刺。
注意:第一次限用5分钟,5日后限用3分钟,又5日后限用1分钟。
时间及次数均不可多用。
【妇科穴】(董氏七十二绝针之一)部位:在大指第一节之外侧。
解剖:桡神经、正中神经、子宫神经。
主治:子宫炎、子宫痛(急、慢性均可)、子宫肌瘤、小腹胀、妇人久年不孕、月经不调、痛经、月经过多或过少。
取穴:当大指背第一节之中央线外开三分,距前横纹三分之一处一穴,距该横纹三分之二处一穴,共二穴。
手术:贴于骨旁下针,针深二分至三分,一次两针齐下,谓之倒马针。
【制污穴】部位:在大指背第一节中央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