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结构(下册)14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汇总
- 格式:ppt
- 大小:522.50 KB
- 文档页数:50
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2、课程设计计算书《砌体结构》课程设计任务书 一、 设计题目:多层混合结构房屋设计某多层办公楼,建筑条件图见附图,对其进行结构设计。
二、 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主梁、圈梁、构造柱及板的布置2、墙体的承载力的计算3、墙体局部受压承载力的计算4、挑梁、雨蓬的计算5、墙下条形基础的设计6、绘制各层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7、完成计算书 三、 设计资料1、题号及楼面荷载取值第n 题(见表一,表中有42道题目,每班学生根据学号选择相应的题号。
) 2、其它荷载取值(全部为标准荷载值)(1)、屋面活荷载取2.02/m kN ,恒荷载取5.02/m kN (2)、卫生间活荷载取2.52/m kN ,恒荷载取7.02/m kN (3)、钢筋混凝土容重3/25m kN =γ (4)、平顶粉刷:0.402/m kN(5)、基本风压:0.40kN/m 2 (6)、铝合金门窗:0.252/m kN(7)、墙:240mm 厚:5.242/m kN ;180mm 厚:4.102/m kN3、地质条件本工程建设场地地质条件较好,持力层为粘土层,持力层厚度4.0米,上部杂填土厚度1.2米,持力层下无软弱下卧层。
粘土层地耐力特征值为220kpa 。
4、材料 (1)、混凝土:C20或C25 (2)、砖采用页岩砖,砂浆采用混合砂浆或水泥砂浆,强度等级根据计算选定。
表一2.0 2.12.22.3 2.42.5 2.63.0 1 2 3 4 5 6 7 3.1 8 9 10 11 12 13 14 3.2 15 16 17 18 19 20 21 3.3 22 23 24 25 26 27 28 3.4 29 30 31 32 33 34 35 3.536373839404142本人学号为14号,做第14题,楼面恒、活荷载分别为3.12/KN m ,2.62/KN m 。
摘要:多层混合结构房屋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
框架结构中的砌体填充墙的承载力计算摘要:框架结构中砌体填充墙承载力计算目前没有程序可以利用,而砌体规范也没有具体的计算规定,只是在《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第6.3节做了一些原则的规定。
这也导致许多结构工程师对砌体填充墙的受力原理不熟悉,对施工现场所遇到的与填充墙相关问题不能正确的解决,甚至在设计图纸中对填充墙处理不当而留下结构隐患。
本文通过具体工程手算砌体填充墙的承载力,并提供相关的表格以供结构工程师在设计中参考。
关键词:砌体填充墙;稳定;抗风;抗震。
引言:《砌体结构设计规范》6.3.1 条:框架填充墙墙体除应满足稳定要求外,尚应考虑水平风荷载及地震作用的影响。
这话就表示填充墙须进行稳定、抗风、抗震三方面的计算。
1.砌体填充墙的稳定计算对于保证墙体稳定的措施,规范是通过高厚比来控制的。
框架填充墙虽然不是主体结构,但是仍然是受力的,如风荷载和地震作用,当然还必须承受自己本身的重量。
通过控制高厚比来满足稳定性的要求,此时,不必进行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验算。
墙体的稳定性计算可参考砌体结构设计手册计算。
2.砌体填充墙的抗风计算作用于填充墙上的风荷载可仅考虑垂直于墙体平面方向的作用。
风荷载标准值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第 8.1.1 条围护结构时的风荷载标准值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风荷载具体计算不在此讨论,可参考相关的设计手册。
砌体填充墙出平面外的受力计算,应根据墙体尺寸和端部的实际连接状态,分别采用端部刚接、铰接的单向板或双向板简化模型,采用的近似假定和简化计算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必要时可包络设计。
下面结合实际工程给出外围护墙在风荷载作用下(平面外)的承载力计算。
某多层框架结构顶层局部平面布置图如图 1所示,层高为 3.6米,外围护墙采用 MU5 级单排孔凝土型空心砌块对孔砌筑、Mb5级砂浆砌筑,墙顶部采用实心小砌块斜砌挤紧。
外围护墙厚度为190mm ,内隔墙厚度为 90mm ,砌体的容12kN (包含墙面粉刷)。
一、受弯构件(梁、板)承载力计算 建筑结构计算题类型汇总(一) 正截面承载力计算 (二)斜截面承载力计算1.截面设计2. 截面复核(验算) 1.截面设计已知:b 、h 、f c 、f y 、M 已知:b 、h 、f c 、f y 、M 、A S 1、求剪力设计值V V=21ql n 4、计算箍筋 求:A S 求:M u解题步骤: 解题方法(一):基本公式法 方法(二):查表法 2、复核截面尺寸SA v s =012507h f bh f V yv t -1、求αs αs =201bh f Mc α≤αsmax 1、求χ χ=bf A f c sy 1α≤ζb h 0 1、求ξ ξ=1bh f Af c Y α≤ξbbh 0≤4.0 5、验算配箍率 2、查表得γs 或ζ 2、求M u M u =α1f c bx (h 0-2x) 2、查表得αs V ≤025βc f c bh 0 ρsv =SbnA sv 1×100%≥ 3、求A S A S =h f M s y γ 或A S =ξbh 0ycf f M u ≥M (安全) 3、求 M u M u =αs α1f c bh 02 3、确定是否按计算配筋 ρsvmin =024yvtf f ×100% 4、ρ=bhA s×100%≥ρmin 3、验算配筋率ρ≥ρmin 4、验算配筋率ρ≥ρmin 即当V >07f t bh 0时按计算配筋 满足要求 说明:板的计算与梁相同。
只是板宽b 取1m 为计算单元 2.截面复核(验算) 即 b=1000mm二受压构件承载力计算(柱) 即1.求V u V u =07f t bh 0+1.25f yvSA svh 0+08f y A sb sin α (一)截面设计 (二)截面复核(验算)V u ≥V (安全) 已知:b h f y f c N φ 求:A s 解:(1)求φ 由l 0/b 查表得 φ 2. 复核截面尺寸解:A s =yC f A f N`09-φ (2)验算 05% <ρ=%100`⨯bh A s<3% 3. 验算配箍率 验算 05% <ρ=%100`⨯bhAs<3% (3)N u =09φ(f c A+f y As ) N u >N (安全)砌体结构承载力的计算(一)轴心受压 (二)偏心受压计算步骤: 计算步骤:(1) 确定抗压强度设计值f ; (1) 确定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 验算f 是否需修正,即A ≥03m 2则不需修正;A <03m 2时, (2) 验算f 是否需修正,即A ≥03m 2则不需修正;A <03m 2时,则需修正,即f 乘γa =07+A 则需修正,即f 乘γa =07+A(3) 计算构件承载力影响系数φ (3) 偏心方向承载力计算由β=γβhH 0 轴心受压e=0 查表得φ (γβ=10) (γβ=10) e <06y (满足)(4) 计算承载力值 φfA (γa )≥N (满足要求) ⎪⎪⎪⎭⎪⎪⎪⎬⎫=h H h e 0βγβ砂浆强度查表得φ(4) 计算承载力值 φfA (γa )≥N (满足要求)(5) 短边按轴心受压验算承载力即由e=0 β=γβhH 0 查表得φ φfA (γa )≥N (满足要求)高厚比验算一般墙、柱高厚比验算公式β=hH 0≤μ1μ2[β] H 0——墙、柱的计算高度 h ——墙厚或矩形柱短边尺寸μ1——非承重墙修正系数(承重墙μ1=1)h=240时,μ1=12 μ2——门、窗洞口修正系数(无洞口时μ2=1) μ2=1-04sb sb s —门、窗洞口宽度。
《建筑结构》期末复习指导一、考试题型:1、单项选择题(约30分);2、判断题(约20分);3、简答题(约25分);4、计算题(约25分)。
提醒:考试时携带有函数的计算器。
二、模拟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对无明显流幅的钢筋,在构件承载力设计时,取极限抗拉强度的( )作为条件屈服点。
CA.75%B.80%C.85%D.70%2. 下列关于混凝土徐变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CA. 周围环境越潮湿,混凝土徐变越大B. 水泥用量越多,混凝土徐变越小C. 水灰比越大,混凝土徐变越大D. 初始压应力越大,混凝土徐变越小3. 下列哪种状态应按正常使用极限状态设计? ( ) CA. 结构作为刚体失去平衡B. 因过度的塑性变形而不适于继续承载C. 影响耐久性能的局部损坏D. 构件丧失稳定4. ( )是结构按极限状态设计时采用的荷载基本代表值,是现行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中对各类荷载规定的设计取值。
AA. 荷载标准值B. 荷载组合值C.荷载频遇值D. 荷载准永久值5. 受弯构件抗裂度计算的依据是适筋梁正截面( )的截面受力状态。
AA. 第I阶段末B. 第Ⅱ阶段末C. 第Ⅲ阶段末D. 第Ⅱ阶段6. 受弯构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公式是以( )为依据的。
DA. 斜拉破坏B. 斜弯破坏C.斜压破坏D. 剪压破坏7. 螺旋箍筋柱较普通箍筋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 )。
CA.螺旋筋使纵筋难以被压屈B. 螺旋筋的存在增加了总的配筋率C.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D. 螺旋筋的弹簧作用8. 钢筋混凝土柱发生大偏压破坏的条件是( )。
DA. 偏心距较大B. 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较多C. 偏心距较大,且受压钢筋配置不过多D. 偏心距较大,且受拉钢筋配置不过多9. 下列各项预应力损失类型中,不属于后张法预应力损失的是( )。
CA. 锚固回缩损失C. 温差损失B. 摩擦损失D. 应力松弛损失10. 屋盖结构分无檩屋盖和有檩屋盖两种,无檩屋盖由( )组成。
《建筑结构》(下)砌体结构部分试题库一、选择题1. 多层及高层房屋结构中,()结构多用于仅需小开间的住宅、公寓和旅馆等居住性建筑,在工业建筑中很少用。
A. 框架结构B.剪力墙结构C.框架-剪力墙结构D.筒体结构2. 钢筋混凝土过梁在砖墙上的支承长度为:()A. 180mmB. 240mmC. 370 mmD.500mm3. 钢筋砖过梁的跨度不应超过()。
A. 1.2mB. 1.5mC.1.8mD. 2m4. 影响砌体抗拉、抗剪、抗弯强度的主要因素是()。
A. 块材的抗压强度B.砂浆的抗压强度C.砂浆的粘结强度D.砂浆的流动性5. 板式楼梯斜向梯段板的分布钢筋要求每踏步下不少于()A. 1 6B. 2 6C. 6@250D. 6@3006. 跨度大于()的梁支撑在砖砌体上时,应在梁下设垫块。
A.3.9mB.4.2mC. 4.8mD.6m7. 对于砖砌体来说,当过梁上的墙体高度h w<1/3l n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过梁上的荷载不考虑梁板荷载,只考虑墙体荷载,且按实际墙高计算;B. 过梁上的荷载只考虑梁板荷载,不考虑墙体荷载;C. 过梁上的荷载要同时考虑梁板荷载和墙体荷载,且墙体荷载按实际墙高计算;D. 过梁上的荷载要同时考虑梁板荷载和墙体荷载,且墙体荷载按1/3 |n墙高计算。
8. 跨度大于等于()的梁支撑在240mm厚的砖墙上,其支撑处应加设壁柱。
A.3.9mB.4.2mC. 4.8mD.6m9. 对于五层及五层以上房屋的墙,以及受振动或层高大于6米的墙、柱所用材料的最低强度等级是()。
A. 砖MU10砂浆M5B. 砖MU7.5,砂浆M5C.砖MU10砂浆M10D. 砖MU7.5,砂浆M2.510. 对于折线形楼梯,受拉钢筋应在内折角处断开,并各自伸入受压区锚固,其锚固长度不少于()。
A.300mmB.500mmC. lD.1.2 la a11. 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当梁柱的线刚度比小于3时,其内力计算方法应采用()A.分层法B. 弯矩二次分配法C. 反弯点法D.D 值法12. 在计算框架梁截面惯性矩I时应考虑到楼板的影响,假定I。
配筋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
配筋砌体结构是一种常见的建筑结构形式,其主要是通过在砌体构件中加入钢筋以提高承载力和抗震性能。
在进行配筋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时,需要考虑砌体的强度、钢筋的强度以及构件的几何形状等因素。
下面将详细介绍配筋砌体结构构件承载力计算的相关内容。
首先,需要了解几个关键概念:
1.配筋率:指构件中钢筋的截面积与构件截面积之比。
2.强度增长系数:砌体受压构件由于受到钢筋的约束,其承载能力较无钢筋构件有较大的增长。
为了考虑这个增长的影响,会引入一个强度增长系数。
1.确定构件的几何形状和配筋形式。
2.根据设计要求和材料属性,选取砌体和钢筋的强度等级。
3.根据构件要求和受力情况,做出假设和约束条件。
4.计算构件的自重和附加荷载,包括垂直荷载和水平荷载。
5.根据荷载的大小和分布情况,计算构件的等效荷载。
6.计算构件的抗震强度,包括承载力和剪切强度等。
7.检查构件的外观尺寸和配筋率是否满足规范要求。
8.进行构件的强度校核,包括构件的受拉强度和受压强度等。
9.根据校核结果进行构件设计调整和优化。
在实际计算中,可以通过软件进行计算和分析,如有限元分析软件或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软件等,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的要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总之,配筋砌体结构构件的承载力计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考虑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
通过合理的假设和准确的计算,可以为砌体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从而确保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