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金教育人物之周崇德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3
关于织金三中成立五十周年一千字作文篇一: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承载了无数学子的梦,成就了母校今日的辉煌,凝聚了无数人对母校的爱。
今天,我的梦想也在这无数风景中扬帆起航!五十年,有多少人在这里度过人生中最绚丽的青春年华,这里有无数份美好的情感,你的风景,曾成就多少人的梦想啊!你的笑容,仍然那么焕发生机,你的身影,还是那么活力四射,你的怀抱,依旧那么温暖体贴。
时光早已流逝,停驻的是梦想。
前年在那温暖的阳光的照耀下,在那秋季里,我走进了您那温暖的怀抱。
转眼间,我已经和您相处了两年的时间了,这两年间我渐渐地长大。
我们的校服已经诠释了一掺有浓浓的红色,象征燃烧的火焰,以最青春的样子去迎接未来的每一天,而大体的白色代表了知识,我们为自己,为梦想。
我们的学长,将再一次的投入母校的怀抱,他们明白母校是自己精神的寄托,是自己感情的依靠。
现在我将感受这份沉淀的美好情感,与这一道道美丽的风景。
在我的心中,也有对未来的无限憧憬。
为了那个遥远而近在咫尺,虚幻而现实,模糊而熟悉的目的地,我必须一刻不停地前进。
变成蝴蝶的过程不是完美的,也正因为不完美,有希望,才有未来的完美。
如今,您已经五十岁了,您承载着的优良的传统,开拓着焕新的明天,以超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继续成长。
”崇德博学创新求实”这八个字的校训表现了学校对学生的期望。
是信任与寄托,给了织金三中责任,每份责任伴着它等待下一个五十年,期待一百年校庆的到来。
不知不觉织金三中已走过很长的一段路,喧闹声被抛弃在望不见的彼岸,后牵扯着一串长长的脚印,系着脚下,牵着昨天,连着下一个五十年。
我骄傲,我奉献,我快乐,只因我是一名织金三中人。
五十年的风景在这里积累,五十年的梦想在这里扎根,每道风景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故事,是艰苦的,是快乐。
五十年,对于一个学校并不算长久,让我们携手共创下一个五十年,下一段故事,下一个风景,下一个梦。
篇二:五十年风雨飘摇,五十年薪火相传,五十年桃李芬芳,五十年春华秋实。
织金县鸡场苗族彝族乡中心学校校简介织金县鸡场苗族彝乡中心学校位于织金县西部,距离织金县城54公里,校址于织金县鸡场苗族彝乡鸡场村街一组。
鸡场乡教育始于明末清初,当时鸡场属于水城管辖,乡内没有正规学校,只有家庭比较富裕的人家合伙请人在家设私馆,教育自己的子弟。
民国时,鸡场划规织金县管辖,部分家长将子女送到织金、郎岱岩脚、贵阳等地读书。
民国三十一年(1942年),肖正国在鲊瓦寨办了一、二年级两个班。
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区长李银洪从织金聘谌怡恒任校长,创办了鸡场第一所公立小学,校址在现在的鸡场中心校所在地。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谢松明任校长。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李士华任校长。
学生由4个班发展到6个班,教师发展到8名。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第一届鸡场完小毕业生马士凤、李士敏到安顺参加师范升学考试,分别获得第一、二名。
1950年3月至1951年初,时值解放,学校停办。
1951年,群众推选李士华为校长,重新办起了3个班。
1953年学校发展到4个班学生200余人,教师5名。
1954年县文教科调龚闻达当校长,学校发展成为一所完小,教师增至8名,学生300余人。
1960年,张宗元任校长,拆周家祠堂修了一幢教学楼。
1962年李士华任校长,学校的32保毕业生中有27名录取了一、二中,其中马定喜等后来成了鸡场第一批大学毕业生。
1963年,学校公办教师分到各生产大队扶持民办学校。
1967年,张芳秀任学校革委主任(主持工作),同年9月“贫宣队”进驻学校,掀起了批斗“走资派”的热潮,教学工作受到严重影响,招生工作也终止了。
1968年,姜方学任革委主任,贫管会进驻学校,学校处于半瘫痪状态。
直到1971年鸡场民校才开办起来,学校新修了一栋砂墙教学楼,1972年办起了戴帽初中班。
1973年王明贤任校长,修了鸡场小学第三幢木石结构的教学楼。
这时正遇“批林批孔”,学习“朝阳经验”,公社将全乡机动地调到木底河半坡,赶修了一幢楼房,调民办教师孔德芬、潘祖才任教,办起了鸡场农中(一个班),采取了“农闲多读,农忙少读”的办法,学生一边学习,一边参加建校劳动,同时还要完成十几亩地的耕种任务,自给自足。
织金县思源实验学校“青蓝工程”工作手册织金县思源实验学校(盖章)2019(春、秋)季学期指导教师:被指导教师:起讫日期:2019年9月至2019年12月目录一、指导教师简介 (1)二、被指导教师简介 (1)三、织金县思源实验学校2019年“青蓝工程”实施方案 (2)四、织金县思源实验学校“青蓝工程”师徒结对协议书 (8)五、公开课(示范课)教案(一) (10)六、公开课(示范课)教案(二) (17)七、公开课(示范课)教案(三) (26)八、公开课(示范课)教案(四) (31)九、公开课(示范课)教案(五) (39)十、公开课(示范课)教案(六) (49)十一、公开课(示范课)教案(七) (55)十二、公开课(示范课)教案(八) (61)十三、听课记录(一) (68)十四、听课记录(二) (70)十五、听课记录(三) (72)十六、听课记录(四) (74)十七、听课记录(五) (76)十八、听课记录(六) (78)十九、听课记录(七) (80)二十、听课记录(八) (82)二十一、听课记录(九) (84)二十二、听课记录(十) (86)二十三、传帮带活动记录表(一) (88)二十四、传帮带活动记录表(二) (89)二十五、传帮带活动(2019学年度)心得体会或总结 (90)指导教师简介被指导教师简介织金县思源实验学校2019年“青蓝工程”实施方案为有效开展教师帮扶工作,深入贯彻落实“青蓝工程”,充分发挥优秀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掌握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促进青年教师尽快成长,达到教师队伍“师徒结对、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提高”的目标,进一步提升我校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经研究,特制定我校“青蓝工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县教育局“青蓝工程”实施方案为指导,充分发挥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传、帮、带作用,促进年青教师快速、健康成长,建立一支思想稳定、结构合理、业务过硬的青年教师队伍,实现我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为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作出更大的贡献。
学校简报 织金县第四小学主办 · 2012——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期
织金县第四小学举行语文优质课竞赛活动
为了加深教师对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的理解,提高我校语文教师的综合素质,继续扎实推进学校的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全力打造一支业务精湛的教师队伍,学校决定举行语文优质课竞赛。
本次赛课是按同伴互助的方式进行的。
首先由学校选定六位参赛老师和六名指导老师,用抽签的方式结对。
结对后徒弟上课,师傅负责磨课。
竞赛结束,徒弟获奖,师傅连同获奖。
本次参加赛课的老师有雷娟、代丹、路仕文、胡克先、周仕 织 金 县 第 四 小 学
ZHIJINXIAN DISI XIAOXUE
艳、谢芳等六位老师。
本次赛课,老师们一改过去满堂灌的教学模式,而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环境。
在指导朗读方面,每位老师都认真地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样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经过紧张的角逐,代丹老师执教的《生命生命》获得第一名,雷娟老师执教的《永生的眼睛》获得第二名。
同时,她们的互助师傅李亚和王婷老师也跟着获奖。
同伴赛课的活动我校是初次举行,却能看出,这样的活动是有实际意义的。
通过师傅的帮扶,打磨,参加赛课的年轻老师在磨课的过程中有了收获,有了改变,有了进步,这不正是我们大家想要的结果吗?。
春雨润物细无声,晓风拂来暖人心
——记织金县第二中学2017-2018春季学期创促会资助见面会
2018年4月12日下午14:20,贵州省企业创新促进会一行九人和资助项目引荐人织金县县委副书记谭春明书记走进我校,在学校德泽楼五楼小会议室和我校20位受助学生进行面对面座谈,县教育局营养办刘光熙主任代表教育局出席会议,我校周智海、利洪忠副校长代表学校出席会议。
创促会秘书长魏雯丽主持见面会。
首先,周校长代表学校对谭书记及创促会一行莅临我校表示热烈的欢迎,并代表受助学生对爱心人士的关爱表示由衷的感谢,随后勉励学生要努力学习,要知恩、会感恩。
接着“创促会”吴康毓会长发言,吴会长对学生的成长感到很欣慰,并勉励学生面对生活学习要不畏艰难,不惧失败,要敢于面对。
并承诺资助不会停止,让学生安心学业。
吴会长发言后,县委谭书记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作了如下要求,一要努力学习,二要知难而进,三要学会感恩将来学业有成回报社会,回报国家。
创促会一行随后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受助学生纷纷表示今后将刻苦学习,积极进取,以感恩之心回报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见面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圆满结束。
PS:“创促会”绿芽计划资助项目是由县委谭春明书记于2016年11月推荐到织金二中的一个爱心助学项目,该项目目前在省内各贫困县抽一个学校资助二十名同学。
我校本期受助20名学生全部来自2016级,实行一对一帮扶资助,高中阶段每年资助资金3000元\生,按月发放。
该资助项目将持续到学生大学毕业。
2014年贵州省织⾦县第30个教师节优秀⽼师、优秀班主任、优秀教育⼯作者受表彰⼈员名单受表彰⼈员名单序号⼀、先进教育⼯作者(共20名)1晏良厚(织⾦县教育局)2邓凯(织⾦⼆中)3刘升(织⾦五中)4李骞(织⾦三⼩)5沙晓付(织⾦五⼩)6刘平(实验中⼼幼⼉园)7陈绍华(⾦凤街道教育管理中⼼)8鄢⾈(三甲街道教育管理中⼼)9王海(⽜场镇教育管理中⼼)10肖克勇(以那镇教育管理中⼼)11孔德君(三塘镇教育管理中⼼)12李成瑞(阿⼸镇教育管理中⼼)13孟宪蘧(茶店乡教育管理中⼼)14李星位(上坪寨乡教育管理中⼼)15李龙军(少普乡教育管理中⼼)16王荣海(板桥乡教育管理中⼼)17陆政霖(熊家场乡新麦⼩学)18郭江(⿊⼟乡教育管理中⼼)19陈思学(马场中学)20李晓宇(桂果镇新华⼩学)⼆、优秀班主任(共80名)21⽑忠仁(织⾦⼀中)22朱枝涛(织⾦⼆中)23戴维军(织⾦三中)24卢勇(织⾦四中)25邓德波(织⾦五中)26段明琰(织⾦六中)27何跃(织⾦七中)28肖克侠(织⾦⼋中)29杨淑芳(县中等职业学校)30郑翔丹(织⾦⼀⼩)31张玲(织⾦⼆⼩)32李从美(织⾦三⼩)33彭丹(织⾦四⼩)34李倩(织⾦五⼩)35周慧(织⾦七⼩)36李启娣(实验中⼼幼⼉园)37李晓群(⾦凤街道平寨⼩学)38孙永菊(双堰街道红旗⼩学)39关涛(双堰街道荷花⼩学)40吉庆涛(绮陌中学)41余琴(三甲中学)42谢开艳(三甲中学)43郑春萍(三甲街道普翁中学)44李忆(⼋步⼩学)45何会(⼋步街道⼭脚⼩学)46邵才兰(桂果⼩学)47张娟(桂果中学)48许明珍(⽜场⼩学)49简明芳(⽜场镇李井⼩学)50钱敏(猫场⼩学)51张娴(猫场中学)52印明菊(猫场镇新果⼩学)53张涛(猫场镇营合中学)54王华龙(化起⼩学)55彭鹏(化起镇太平⼩学)56吴芳(化起镇太平⼩学)57张梅(龙场镇熊寨⼩学)58张习政(以那中学)59胡龙举(以那镇⼤⽥冲⼩学)60黄⽂艳(以那镇⼤⽥冲⼩学)61李萍(三塘⼩学)62杨萍(三塘中学)63王松(三塘中学)64刘煕莉(三塘镇松树坪⼩学)65李⽟萍(三塘镇⼩岩⼩学)66谢代兰(阿⼸⼩学)67⾼慧(阿⼸中学)68杨丹(珠藏⼩学)69黄康(珠藏中学)70李欣(珠藏镇联合⼩学)71刘军(⾃强中学)72朱会江(⼤平⼩学)73吴娟(官寨乡下红岩⼩学)74王虹(茶店⼩学)75王庆宇(茶店中学)76伍刚秀(⾦龙⼩学)77吴庭敏(⾦龙中学)78杨志芬(⾦龙乡细⽊⼩学)79王瑛(后寨中学)80温再艳(后寨乡⿇窝⼩学)81邓光先(鸡场中学)82罗辉(鸡场乡务⼘⼩学)83李⾦(鸡场乡务⼘⼩学)84王勇(鸡场乡⽩泥塘⼩学)85杨仕贵(中寨乡普作⼩学)86周霞(实兴乡⼲河⼩学)87王德智(马场乡布底⼩学)88路敏(上坪寨乡克⽼坝⼩学)89王敏(纳雍乡新普⼩学)90刘梅(板桥⼩学)91尚显勇(⽩泥⼩学)92⾼儒政(⽩泥中学)93陈⾼荣(⽩泥乡喻家坝⼩学)94杨平(少普中学)95陈娅(少普中学)96李春艳(少普⼩学)97包兴琴(少普乡永模学校)98何兴艳(少普乡永模学校)99陈守平(熊家场乡中学)100张慧(⿊⼟⼩学)三、优秀教师(共100名)101徐扬(织⾦⼀中)102赵洪海(织⾦⼀中)103周龙(织⾦⼆中)104张⽟恒(织⾦⼆中)105包建平(织⾦三中)106胡家贵(织⾦三中)107王琪(织⾦四中)108李丹(织⾦四中)109郭彬(织⾦五中)110彭兴胜(织⾦五中)111彭良菊(织⾦六中)112李⽟贵(织⾦七中)113曾妍(织⾦⼋中)114王佳兴(县中等职业学校)115张飞(织⾦⼀⼩)116曾喜芳(织⾦⼆⼩)117钱璐(织⾦三⼩)118李艳(织⾦四⼩)119安⾦灵(织⾦五⼩)120彭红(织⾦七⼩)121王友红(特殊教育学校)122陈梅(实验中⼼幼⼉园)123⽯河艳(城南幼⼉园)124徐开杰(⾦凤街道鱼塘⼩学)125曾国才(⽂腾街道教育管理中⼼)126肖蔚(双堰街道城关⼩学)127卢冬梅(双堰街道教育管理中⼼)128罗成贤(绮陌街道平桥希望⼩学)129周盈盈(三甲⼩学)130薛申萍(三甲街道普翁⼩学)131尹红霞(三甲街道⽩泥坡⼩学)132邓光颖(三甲街道⽩岩脚⼩学)133张益江(⼋步⼩学)134李发秀(⼋步街道利民⼩学)135郭正华(⼋步街道新星⼩学)136马玲(桂果中学)137李玲(桂果镇新华⼩学)138张倩(⽜场镇岩寨⼩学)139⾦开友(⽜场镇⼤坝⼩学)140王滇黔(猫场⼩学)141卢云(猫场中学)142谢涛(猫场镇川硐希望⼩学)143李⽟虎(猫场镇光明⼩学)144黄宇(猫场镇龙潭⼩学)145王艳(猫场镇营合中学)146张纪(化起⼩学)147王⼒(化起中学)148李杰(化起镇鱼塘⼩学)149杨轩(化起镇⽼鹰⼩学)150杨杰(龙场⼩学)151⾦晓(龙场中学)152张龙菊(以那⼩学)153彭林(以那中学)154吴晓兰(以那中学)155廖瑾(以那镇三洞桥⼩学)156杨静(三塘镇⼩岩⼩学)157⾦娟(三塘⼩学)158包青(三塘中学)159彭珑(三塘中学)160⾼莉(三塘中学)161⾼江(三塘镇松树坪⼩学)162吴彩霞(阿⼸⼩学)163李腾(阿⼸中学)164王荣鹰(阿⼸镇化董⼩学)165左佳(阿⼸镇依聋⼩学)166林敏(珠藏⼩学)167罗丽(珠藏中学)168詹鸿(珠藏镇⾼⼭⼩学)169吴传会(珠藏镇凤凰⼩学)170吴学鹏(⾃强乡⽀东⼩学)171赵念(⼤平乡箐脚⼩学)172沙浪(官寨中学)173余登芹(官寨乡平安希望⼩学)174杨会(茶店⼩学)175陈美(茶店中学)176杨春勇(茶店乡以补⼩学)177杨达祥(⾦龙乡⽶洛⼩学)178王登敏(⾦龙⼩学)179李长云(⾦龙中学)180李芳(⾦龙中学)181胡青(后寨乡⿇窝⼩学)182肖垚(后寨中学)183黄训(鸡场中学)184张青儒(鸡场乡鸡坡⼩学)185杨光灿(鸡场乡务⼘⼩学)186⾼儒全(鸡场乡务⼘⼩学)187杨萍(中寨⼩学)188孔维琴(实兴中学)189徐发娥(马场⼩学)190谢克芹(上坪寨乡上⽔⼩学)191宋娅(纳雍乡杨柳⼩学)192陈代⽂(板桥乡魁书⼩学)193郭洁(⽩泥⼩学)194⾼涛(⽩泥中学)195蔡启群(少普⼩学)196杨飞(少普⼩学)197刘⾼良(少普中学)198陈学超(少普秀普戛⼩学)199张丹(熊家场⼩学)200焦慧(⿊⼟⼩学)四、优秀特岗教师(共10名)201张敏(⽜场镇⽃⼭希望⼩学)201穆先会(猫场镇窑上⼩学)201李涛(三塘镇川硐⼩学)201朱江华(阿⼸镇尚寨⼩学)201陈维(珠藏镇银⼭⼩学)201张勇(中寨乡⼤院⼩学)201焦德祥(少普乡化董⼩学)201樊娜(鸡场乡鸡坡⼩学)201陈⼤敏(实兴乡补鲊⼩学)201徐刚琴(熊家场乡鱼塘⼩学)。
记奋进中的织金二小作者:张章来源:《当代教育》2015年第04期引言古城织金,有着百泉古镇的称号。
在织金城南那碧透的四方泉井边,坐落着一所拥有75年悠久历史的学校——织金县第二小学。
走进校园,这里没有华丽的教学楼,也没有宽阔的操场,然而校园里那棵苍劲挺拔的松树却告诉了我们:这是一所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学校。
在朱美哉校长的带领之下,这所古朴的县城小学在不断地发展、进步着。
在许下“教育是崇高的事业,教师是我无悔的选择,肩负生命的重托,求实、求真、求精、求新是我信守的准则;每时每刻都在传承文明的星火,事无巨细,一言一行都应成为学生的楷模,细节决定成败,六年影响一生,让每个学生都乐学、勤学、善学、博学是我最大的心愿;恪守师德底线,用智慧培育智慧,用爱心唤醒爱心,公平地对待每位学生;始终具备与职业相称的能力,全心、全面、全体、全程为学生服务,终身学习完善和超越自我,为织金二小荣誉添砖加瓦是我庄严的承诺!”这一铮铮誓言之后,全校师生们正用他们全部的激情迎接着每一天初升的太阳。
学校简介织金县第二小学建于1937年,历经了一次搬迁和两次大发展之后,历经沧桑的她谱写出了织金国民基础教育的辉煌篇章,为织金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现在学校占地4422平方米,建筑面积为3349平方米、运动场面积为2424平方米;现有3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180人,教职工80人,专任教师78人;学校建有多功能教室一个,计算机教室一个(安装计算机70台),拥有图书阅览室、舞蹈室、实验动室、书法、绘画、音乐活动室,建成了校园广播系统,并为10个教室每配备了先进多媒体教学设施。
1998年,学校实施了教育部·李嘉诚远程教育项目,基本实现了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整合。
学校的图书室收藏各类图书达35494册。
学校教学设施齐全,是全县规模较大的县直学校。
为了达成“办有特色的学校,培有智慧的教师,育有个性的学生。
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命名表彰毕节市首届名校长优秀校长名师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毕节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3.09.10•【字号】毕府发〔2013〕19号•【施行日期】2013.09.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命名表彰毕节市首届名校长优秀校长名师的决定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教育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涌现出一批辛勤工作在教育教学一线,兢兢业业,默默耕耘,不计名利,以身立教,教书育人的教育工作者,为我市的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为树立榜样,表彰先进,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校长、教师队伍,根据《毕节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毕府发〔2013〕5号)精神,经组织申报,专家认真评审并报市人民政府研究,决定对毕节市首届名校长4名、优秀校长14名、名师60名进行表彰(具体名单见附件1、附件2)。
经一年考核合格后对名校长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10000元、优秀校长和名师每人一次性奖励人民币5000元。
希望受到表彰的各位校长、教师继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继续发扬勤奋认真,无私奉献,努力教书育人精神,珍惜荣誉,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再接再厉,为试验区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再创佳绩,再立新功。
全市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他们为榜样,学习他们甘于吃苦、甘为人梯的奉献精神;学习他们孜孜不倦、一丝不苟的进取精神;学习他们勤于钻研、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以强烈的职业使命感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立足岗位,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兢兢业业,勤奋工作,攻坚克难、创新实干,为推进我市教育事业跨越发展,办好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毕节市人民政府2013年9月10日附件1:毕节市首届名校长、优秀校长名单一、名校长(4人)屈小锋(毕节一中)吴浩亮(毕节市民族中学)江兴菊(毕节四小)杨士恒(纳雍县东关中学)二、优秀校长(14人)颜勇(毕节市卫生学校)袁爱华(毕节市第二实验学校)邱靖(七星关区层台中学)刘开忠(大方县猫场镇初级中学)张义嘉(黔西县第一中学)罗永龙(黔西县铁石中学)齐焱(黔西县特殊教育学校)罗成仲(金沙县清池镇中心完全小学)吴道美(织金县猫场中学)王志军(纳雍县居仁中学)罗静(纳雍县百兴镇中心学校)肖仕华(纳雍县新房乡新房小学)禄敏(威宁一小)王天恩(赫章县财神镇初级中学)附件2:毕节市首届名师名单(共60人)姓名学段学科单位名称黄世虎高中化学毕节一中李敏瑜高中数学毕节一中张姝高中英语毕节一中王济和高中英语毕节一中赵德龙高中地理毕节一中黄中健高中生物毕节市民族中学杨勋高中化学毕节市民族中学邹姝小学英语毕节市实验学校吴佳凤小学语文毕节市实验学校袁静小学语文毕节市实验学校陈思春小学语文毕节市实验学校林瑶小学英语毕节市第二实验学校谭学勤小学数学毕节四小杨怡小学语文毕节四小陈亚利小学语文毕节一小胡思芬小学语文七星关区流仓办教管中心顾尚贵小学语文七星关区鸭池镇教管中心杜宪利高中英语大方县第一中学邱忠会高中英语大方县第一中学金骏高中音乐大方县第二中学罗克勇高中语文大方县第三中学刘继能初中化学大方县第四中学罗值雪初中语文大方县马场中学周文芳初中物理大方县鸡场乡鸡场中学熊娇小学语文大方县大方镇第一小学杨立平小学语文大方县大方镇第一小学刘道怀小学语文大方县鸡场乡鸡场小学吴长艳学前教育大方县中心幼儿园何岭高中英语黔西县第一中学李学萍高中地理黔西县第一中学王刚初中化学金沙县沙土镇初级中学张巧初中英语金沙县官田乡初级中学陈世凯小学语文金沙县第二小学胡慧高中语文织金县第一中学罗敏高中英语织金县第一中学周勉宇初中数学织金县第五中学邓光宝高中数学织金县第五中学秦玉兰初中语文织金县第六中学林艳小学英语织金县第三小学张显萍小学数学织金县城关小学罗琴小学语文织金县以那小学李丽学前教育织金县实验中心幼儿园肖飒高中化学纳雍县第一中学何萍小学语文纳雍县第六小学赵玉祝小学语文威宁县小海镇第二小学林韬小学科学威宁县第二小学李艳小学数学赫章县第三小学戴宁小学语文百里杜鹃大水小学宋家鑫小学科学双山新区岔河镇双华小学陈忠英儿科学毕节市卫生学校张荣内科学毕节市卫生学校李大权内科学毕节市卫生学校田华化学毕节市卫生学校赵永解剖学毕节市卫生学校周天生政法毕节市职业技术学院孙全智理工毕节市工业学校杨昌林中文毕节市水电工程学校李永芸会计学毕节市信息工程学校文渊语文金沙县中职学校李德品信息技术威宁县中职学校。
织金教育人物之周崇德
周崇德(1911~1990)原名周性贵,平远州向化里十甲观音洞(现织金县桂果镇新华村双山)。
其父一向以耕读为本,思想开明,对教育很重视。
家中不论男女都送入新式学堂读书,弟兄四人均先后受过中等或高等教育,均有所成就。
崇德于民国九年(1920年)入私塾,后在桂果小学、织金中学学习。
二十年(1931年)考取贵阳省立师范,毕业后奉派到清镇调查教育现状,继被委任为麻江两级小学校长。
二十五年(1936年)返回故里,应聘到织金城区女子小学任教。
二十六年(1937年)11月,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上海大夏大学历史系。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大夏迁到贵阳。
二十八年(1939年)10月在贵阳于该校毕业。
在大夏大学读书期间,其才能很得班主任马宗荣和副校长顾元怀的赏识,毕业后留校担任事务员,后又调到大夏附中任事务主任、教员。
三十年(1941年)与韩灵芝(平坝人,大夏大学毕业)结成伉俪。
三十一年(1942年)1月,调到贵州省教育厅,先任高等考试事务员,随后到省教育厅举办的中等学校教师学习班任事务主任。
同年10月,调到重庆国立中央民众教育馆筹备处任干事。
三十三年(1944年)春,其母病危,遂携家眷由重庆返回织金家中照料。
母亲逝死后,是年9月,织金中学教务主任王季芳受校长邓厚麟之托,邀请他到该校任教,崇德认为能为家乡的教育事业尽绵薄之力亦系好事,便欣然接受。
就和韩灵芝取消回重庆的打算,一起到织金中学当教师。
重庆和织金相比,差别不言而喻,他们夫妇放弃优越的工作、生活条件留在织金,是作出了巨大牺牲的。
主要执教语文、历史,韩主要执教博
物、语文、图画。
由于教学有方,所教课程深得学生、家长好评和社会的赞许。
三十四年(1945年)秋,被提拔为教务主任。
翌年春,被省教育厅委任为织金中学校长。
崇德一向工作严谨踏实,积极肯干,自担任织金中学校长后,排除一切人情干扰,启用干部任人唯贤。
学校的教务、训导、事务三处的主任,均为社会贤达之士。
对教师的聘任不分本地外地,也唯才是用,致使当时的织金中学,成了名教师、老教师的集结之所。
崇德非常重视教育教学质量,每学期结束,都要进行严格的考试,凡成绩不合格者,无论何人,一律留级。
在抓教学的同时,也重视体育活动。
学校组织了篮球队、乒乓球队、棒球队,每天坚持锻炼,经常开展竞赛。
学校的红轮队和前锋队,曾在织金名唤一时。
三十五年(1946年)夏,县长郭大树曾主持了一次全县运动会,织金中学获奖颇丰。
他还承袭原有制度,对成绩优异的学生,发给奖学金,鼓励他们再接再厉。
对家庭困难者,实行减免学费,使这些学生不致中途辍学。
由于历史的原因,织金的教育基础非常薄弱,师资十分匮乏。
在县政府的安排部署下,他利用织金中学师资、设备的有利条件,办起了一年制和三年制简师两个班,凡入该班学习者每人补助银元五角,以作购臵书籍文具之用。
这些学生完成学业后,大多到城乡各地从事教育工作,绝大部分成为教学骨干,有的还长期担任学校领导干部。
崇德管理学校非常严格,对违反校规者,坚决处理,对有些在校内横行无忌,仗势欺人而又屡教不改的权门子弟,毫不留情,直至驱逐出校。
教育学生,他很注重因材施教,态度真诚。
至今他的学生都发自内心地
对其流露出敬爱之意。
崇德是织金县第一届政协委员,在参加政协会时,许多当年的学生,都热情邀请他留影纪念。
崇德织金中学于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2月离任。
解放后,1956年3月,人民政府安排崇德到桂果小学任教,后调猫场小学、猫场中学、桂果新华小学、桂果小学初中班。
无论到哪里他都坚决服从安排,从未向组织提过任何个人要求。
直到69岁高龄时,才于1980年退休。
退休后,学校教师缺编,他又义务代课一年。
崇德在教育战线上呕心沥血,长达36年之久,所培养的学生数以千计,绝大多数都成了有用之才。
真正实现了他“扶杖重上黄洋界,培育桃李树雄心”的人生誓言。
当他1990年9月22日辞世时,新华乡人民政府、桂果区教育工会、老年办、教办室、中心完小、新华小学等单位联合举行了悼念活动。
(摘自《织金教育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