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双语试验学校0809学年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卷
- 格式:doc
- 大小:8.22 KB
- 文档页数:4
2024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扫描版含答案)准考证号姓名(在此卷上答题无效)福建省漳州市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语文试题本试题卷共10页,23题,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着眼于考察集体性文学观念。
若说研究个体文学理论是求异,研究集体认同则是求同。
集体认同不是代表个人,而是大多人,包括社会各阶层的观念,是一个时代甚至一种文化的集体特质。
“认同"是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命题的一个关键词。
中国古代有相当一部分文学批评并不以系统理论形态出现,一些不同时代、不同人物在不同场合重复的话题、习语,所反映的不是个人或某一时段的观点,而是一种历代积淀的集体意识。
认同形态是与理论形态相对而言的,两者虽无法截然分开,但又有明显差屏。
如果说理论是理性的,那么认同则是感性的。
认同往往是一种话题,表达或清晰或含混的感觉或观念。
集体认同不是从事实中推导出来的,而是对众多事实所作的有倾向性的选择。
选择的可能是事实,不过是选择者所喜欢的部分事实。
有些集体认同甚至可以改写历史与事实。
简言之,中国文学的集体认同要表达的并非事实,不是逻辑推理,也可能没有体系性、理论性,:它表达的是中国人所宗奉和追求的文学信仰,是中国古人大致相同的认识与评价,是集体的文化记忆。
认同不是事实判断,而是价值判断。
所以,对于中国古代的集体认同,更重要的是把它们放到当时的文化语境里去理解,而非简单判断其真假对错。
举例而言,“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在中国古代是同时存在、各有事实依据的诗学论题,都具有真实性与合理性,但在长期的诗学接受史上。
多数人还是选择“诗能穷人”“"穷而后工"之说,而相对文的表述则被渐渐遗忘或遮藏。
对于“诗能穷人”与“诗能达人",“穷而后工”与“达而后工"的选择与接受,是一种基于传统诗学观念与价值判断之上的集体认同。
2. 以下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勾销褪色按部就班良辰美景B. 沉缅诙谐一如既往举棋不定C. 狭隘灰尽怨天尤人真知卓见D. 喧嚣掂念苟延残喘色彩斑斓3. 以下各句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他们俩一个是无人理会的孤独者,一个是人见人厌的捣蛋鬼,现在同病相怜....,玩到一起了。
B. 班主任事无巨细,每件事都要过问,真是锱铢必较....。
C. 你家庭并不富裕,花钱却大手大脚,你还是身临其境....替父母想想吧。
D. 他一向逆来顺受....,自己无所事事,还总是惹父亲生气。
4.以下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A.投资环境的好坏,效劳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上下,都是地区经济安康开展的重要保证。
B.知识分子一般眼界比拟开阔,富有正义感,民族的荣辱、国家的盛衰,往往更能激起他们的一腔报国之情。
C.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要靠政府的力量,同时也不能不发挥民间力量在舆论发动、监视检查等方面起到无可替代的作用。
D.国产轿车的价格较低,适于百姓承受,像“都市贝贝〞市场统一价格才6.08万元,“英格尔〞是6.88万元,新款“桑塔纳〞也不过十几万元左右。
5.以下句子标点符号运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 每天,我望着掩盖着我的种子的那片土地,想像着它将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如一个孕育着生命的母亲,期待着自己将要出生的婴儿。
B. 浪荡乾坤的结果,多数是少年子弟江湖老,黄金、美人、虚名、实惠,都成了竹篮打水一场空。
C. 其实,在“两代的矛盾〞中,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使是自以为是的爱。
D. 每一种活着的东西〔大概还有很多死了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
6.以下说法错误的一项为哪一项〔〕A.戴望舒〔1905--1950〕原名戴朝寀,笔名戴梦舒、江思等。
他一生共创作诗歌103首,数量虽少,影响却很大。
1927年,?雨巷?的发表为他赢得“雨巷诗人〞的桂冠。
B.?大堰河----我的保姆?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我国现代著名诗。
漳州双语实验学校08/09学年上学期高三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考试范围:必修Ⅰ专题一至专题七)2008.8.24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25题,共50分)1.右图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创立50周年的纪念封。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一个在外交实践中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外交原则,下列属于后来有所修改的措辞是①“互相尊重领土主权”②“互不侵犯”③“互不干涉内政”④“平等互惠”A.①③ B.②④C.①④ D.②③2.孔子曾提出过“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意思是“和谐而又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互相冲突”,运用这种思想处理不同社会制度国家间关系取得成功的范例有A.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B.欧洲共同体成立C.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D.北约成立3.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吟道:“乡愁是一弯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为早日结束两岸分离局面,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下列哪份文件阐述了这一构想A.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B.1979年《告台湾同胞书》C.1981年《关于台湾回归祖国,实现和平统一的方针政策》D.1984年《政府工作报告》4.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
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段是①英国侵略者强迫清政府在南京江面的英舰上签订不平等条约②洪秀全在南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③孙中山在南京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国民政府“总统府”A.①② B.②④C.③④D.①④5.以下图片资料所反映的历史信息最能说明“太平天国是中国民主化进程中的插曲”这一观点的是A B C D6.罗家伦在《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
漫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
”诗人描绘的狂喜情形之所以出现是因为抗日战争①使中国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②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③是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的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③④7.1895年对中国来说是屈辱与动荡的一年,假设你这一年生活在台湾,你的爱国行动可能是参加哪支队伍与日本侵略者作战A.邓世昌的部队 B.义和团C.刘永福或徐骧的部队 D.李宗仁的部队8.如果你到故宫参观,你可以在“军机处”景点的文字说明上发现这样的文字:“军机处一日日程:……接折(阅读奏折)……见面(请皇帝旨)……述旨(拟皇帝旨意)……过朱(皇帝过目确定)……交发(下发旨意)。
福建省漳州双语实验学校高三语文10月月考试卷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6分,每小题3分)。
学术界长期流行一种见解,认为老子、庄子为道家。
这是一种误解。
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老庄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老子与庄子都从未自称为“道家”,只有儒家自称为儒,墨家自称为墨。
儒墨两家各有自己一派的传承关系。
孔子、子思、曾子、子夏、孟子、荀子均有传承关系,墨家有巨子相袭制度。
儒墨两家,系统清楚,号称显学。
汉代司马谈《论大家要旨》第一次提出“道家”名称,这是在汉朝政治统一,思想界趋向统一的思潮下,吸收儒、墨、阴阳、名、法各家思想而创立的新体系。
老子是哲学家,不是宗教家。
老子的著作是学术性的,不是宗教性的。
老子的思想讲无为、清静、抱一,与道教的宗教修养有关。
但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那是很晚的事了。
东汉末年,汉中张鲁信奉五斗米道,令信徒们念《老子》五千文。
念《老子》的也仅限于汉中地区巴蜀的五斗米道。
中原广大地区的道教徒信奉《太平经》,这是一百多卷的大书,内容庞杂,没有多少老子的思想。
1.以下不属于作者否定老子庄子为道家时所用依据的一项是A.春秋战国时期只有老子学派、庄子学派,老庄没有直接的传承关系。
B.儒家自称为儒,墨家自称为墨,老子与庄子都从未自称为“道家”。
C.儒墨两家各有自己一派的传承关系,系统清楚,号称显学。
D.“道家”名称是司马谈在《论大家要旨》中第一次提出的。
2.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道家的出现,是汉朝政治统一后,思想界趋向统一的思潮发展的结果。
B.老子被奉为道教教主是因为其思想为道教的宗教修养提供了理论基础。
C.《老子》不是宗教性的著作,东汉末年,汉中张鲁开始把它奉为道教典籍。
D.东汉末年,老子的思想对道教的影响,仅限于汉中地区巴蜀的五斗米道。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每小题3分)。
2019届福建省漳州市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当今时代,相对于通过语言文字阅读的方式来获取信息,人们更愿意通过图像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来认知自我和世界,这种趋势对人类的生产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了解视觉文化及其特点。
,在视觉文化日益彰显的当下,视觉在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中的地位再一次得到了彰显。
工具创造出来的生动、形象的技术图像,( ),也就不能很好地探究隐藏在现象背后的事物本质。
心理学教授爱因汉姆认为,对概念的思考比对视觉感知的思考更有优势、更深刻。
视觉文化或者图像文化的兴起已是不争的事实,这就使培养良好的视觉素养成为当务之急。
良好视觉素养的培养须提高人们辨别视觉信息的能力。
视觉文化时代是图像狂潮喧嚣的的时代,在漫天飞舞的图像世界中,。
其中不乏以生动形象的方式传递的正能量,但也充斥着低俗负面的伪信息。
在复杂的视觉文化时代,“眼见为实”不再是的正确观点。
人们如果看不看视频仅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本能决定,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降低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刻不容缓无可非议鱼龙混杂滴水不漏B.千钧一发无可非议泥沙俱下滴水不漏C.千钧一发毋庸置疑鱼龙混杂颠扑不破D.刻不容缓毋庸置疑泥沙俱下颠扑不破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人们很难静下心来阅读经典文献B.使得人们很难静心阅读经典文献C.使得人们可以静心地阅读经典文献D.经典文献很容易被人们静心阅读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果人们看不看视频仅是出于自身的兴趣和本能决定,那么,这种接受方式会因为其中的负能量而影响人们对世界的认知。
福建省漳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语文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l50分钟)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1)故不积跬步,。
(苟子《劝学》)(2)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3) ,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4) ,非天下也。
(杜牧《阿房宫赋》)(5)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6)录毕,走送之,。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谕纪泽纪鸿曾国藩字谕纪泽、纪鸿①儿:目下值局势万紧之际,四面梗塞,接济已断,加此一挫,军心尤大震动。
所盼望者,左军能破.景德镇、乐平之贼,鲍军能从湖口迅速来援,事或略有转机,否则不堪设想矣。
余自从军以来,即怀见危授命之志。
丁、戊年在家抱病,常恐溘逝牖下,渝我初志,失信于世。
起复④再出,意尤坚定,此次若遂不测,毫无牵恋。
自念贫窭无知,官至一品,寿逾五十,薄有浮名,兼秉.兵权,忝窃万分,夫复何憾!惟古文与诗,二者用力颇深,探索颇苦,而未能介然用之,独辟康庄。
古文尤确有依据,若遽先朝露,则寸心所得,遂成广陵之散@。
作字用功最浅,而近年亦略有入处。
三者一无所成,不无耿耿。
至行军本非余所长,兵贵奇而余太平,兵贵诈而金太直。
岂能办此滔天之贼?即前此屡有克捷,已为侥幸,出于非望矣。
尔等长大之后,切不可涉历兵间,此事难于见功,易于遣孽,尤易于贻万世口实。
余久处行.间,日日如坐针毡,所差不负吾心,不负所学者,未尝须臾忘爱民之意耳。
近来阅历愈多,深谙督师之苦。
尔曹惟当一意读书,不可从军,亦不必作官。
吾教子弟不离八本、三致.祥。
八者曰:读古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养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治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三者曰: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
吾父竹亭公之教人,则专重孝字。
其少壮敬亲,暮年爱亲,出于至诚。
福建省漳州市双语实验学校高三10月月考语文试题(150分钟)一、古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任选3个小题)(6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李密《陈情表》)(2)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
(韩愈《师说》)(3)纵一苇之所如,。
(苏轼《赤壁赋》)元嘉草草,封狼居胥,。
(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4)同是天涯沦落人,!(白居易《琵琶行》),謇朝谇而夕替。
(屈原《离骚》)(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2—5题花云,怀远人。
貌伟而黑,骁勇绝伦。
至正十三年杖剑谒太祖于临濠。
奇其才,俾将兵略地,所至辄克。
太祖将取滁州,率数骑前行,云从。
猝遇贼数千,云翼太祖,拔剑跃马冲阵而进。
贼惊曰:“此黑将军勇甚,不可当其锋。
”兵至,遂克滁州。
太祖渡江,云先济。
既克太平,以忠勇宿卫左右。
擢总管,徇镇江、丹阳、丹徒、金坛,皆克之。
过马驮沙,剧盗数百遮道索战。
云且行且斗三日夜,皆擒杀之。
太祖立行枢密院于太平,擢云院判。
命趋宁国,兵陷山泽中八日,群盗相结梗道。
云操矛鼓噪出入,斩首千百计,身不中一矢。
还驻太平,陈友谅以舟师来寇。
云与元帅朱文逊结阵迎战,文逊战死。
贼攻三日不得入,以巨舟乘涨,缘舟尾攀堞而上。
城陷,贼缚云,云奋身大呼,缚尽裂,起夺守者刀,杀五六人,骂曰:“贼非吾主敌,盍趣降!”贼怒,碎其首,缚诸樯丛射之,骂贼不少变,至死声犹壮,年三十有九。
太祖即吴王位,追封云东丘郡侯,立忠臣祠祀之。
方战急,云妻郜祭家庙,挈三岁儿,泣语家人曰:“城破,吾夫必死,吾义不独存,然不可使花氏无后,若等善抚之。
”云被执,郜赴水死。
侍儿孙瘗毕,抱儿行,被掠至九江。
孙夜投渔家,脱簪珥属养之。
及汉兵败,孙复窃儿走渡江,遇偾军【注】夺舟弃江中,浮断木入苇洲,采莲实哺儿,七日不死。
逾年达太祖所。
孙抱儿拜泣,太祖亦泣,置儿膝上,曰:“将种也。
”赐儿名炜。
其五世孙请于世宗,赠郜贞烈夫人,孙安人,立祠致祭。
福建漳州双语学校0809双语学校高三第二次月考试卷生物试卷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
考试用时为9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每题1分,共24分。
1.下列生物中不属于...真核生物的是①噬菌体②颤藻③酵母菌④水绵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2.连接沟通细胞膜、高尔基体膜、核膜,使三者相互联系、构成有机整体的结构是A.中心体 B.内质网 C.线粒体D.核糖体3.蘑菇必须生活在有机质丰富的环境中,根据这一特点可以推知,蘑菇细胞中不可能...有A.叶绿体 B.线粒体 C.核糖体 D.高尔基体4.止痛药(如“杜冷丁”)并不损伤神经元的结构,在阻断神经冲动传导过程中,检测到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量不变。
推测止痛药的作用机制是A.与突触前膜释放的递质结合 B.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C.抑制突触前膜递质的释放 D.抑制突触小体中递质的合成5.生物学基础研究成果已应用到医药、农药等领域。
下列叙述中,符合这种情况的是①根据DNA分子的特异性,进行亲子鉴定②基于细胞呼吸的原理,采用套种、合理密植、大棚种植等措施增加作物产量③在细胞膜的功能研究基础上,开发人工“肾”治疗尿毒症④根据染色体变异原理,培育出三倍体无籽西瓜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6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
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B.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C.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接近1:1D.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型个体比接近1:2:1 7.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作用及其应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成熟细胞比幼嫩细胞对生长素更为敏感B.顶端优势能够说明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C.适宜茎生长的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往往抑制根的生长D.可利用生长素类似物防止落花落果8.下列育种方法不需使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是A.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 B.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多倍体植株C.基因工程培育抗虫棉 D.细胞工程培育“番茄—马铃薯”杂种植株9.下列有关科学家与其科学成就的连线,不吻合的是A.孟德尔(G. Mendel)——发现了遗传三大定律B.艾弗里(O.Avery)——首次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C.达尔文(C. Darwin)——《物种起源》D.沃森(J.Watson)和克里克(F.Crick)——建立了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10.人的卵细胞和精子中所含的染色体都是非同源染色体,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A.染色体进行复制 B.姐妹染色单体分开C.同源染色体分离 D.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11.一个DNA分子可以转录成的信使RNA的种类数和个数是A.一种、一个 B.多种、多个 C.一种、多个 D.无数种、无数个12.正常人体内的造血干细胞能分裂产生各种血细胞,在体外,在某些因素的诱导下,却可以分化为神经细胞和肝细胞。
漳州双语试验学校08/09学年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卷本试卷分六大题,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古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三小题)(6分)(1)制芰荷以为衣兮,。
不吾知其亦已兮,。
(屈原《离骚》)(2)越陌度阡,。
,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3)使天下之人,。
,日益骄固。
(杜牧《阿房宫赋》)(4),旌旗蔽空,,横槊赋诗。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题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
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
魏国初建,为尚书郎。
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於沈醉。
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
”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
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竟坐得免刑。
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
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於谷阳,御叔罚於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
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
”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
”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
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脩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馀,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
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
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
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
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
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
福建省漳州市高三普通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查试题语文(本试卷分五大题,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古代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面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6分)⑴亦余心之所善兮,。
(屈原《离骚》)⑵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饮酒》)⑶,官盛则近谀。
(韩愈《师说》)⑷几处早莺争暖树,。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⑸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⑹,到黄昏、点点滴滴。
(李清照《声声慢》)(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5题。
花隐道人传[清]张潮道人姓高氏,名昽,字公旦。
其先晋人也,商于扬,家焉。
至道人,贫矣,徙.商而读。
顾读异书,不喜沾沾行墨①,能以己意断古今事。
见世窃儒冠目瞆瞆然者,弃去羞与伍。
慕朱家、郭解②为人,尚侠轻财,急人困。
然砥行,慎交游。
里中少年有不逞者③,始畏道人知,既事蹶张,则又求道人。
道人予其自新,亦时援手,故扬人倾心。
四方贤豪来者,闻道人名,多结欢焉。
甲申,知乱将作,移家避南徐。
时阃帅④鳞集江上,争罗致道人幕下。
道人知事不可为,蠖伏自污,卒得以全。
乙酉,扬中兵祸惨,民鸟兽散。
道人独先众入城访亲知,吊.死扶伤,阴行善多。
然道人是时感念深矣。
自以遭时变乱,年壮志摧,流离困折,无复风尘驰骤之思。
乃筑室黄子湖中,弃其鲜肥素习,衣.大布衣,箨冠草履,曳杖篱落间。
挽渔父牧儿与饮,饮辄醉,放歌湖滨,湖水为沸扬,似鸣不平者。
未几,岁大涝,居沉于水。
道人曰:“未闻巢父买山而隐,独支遁⑤见讥耶?古之大隐,有隐市者,吾何为不然?”爰走扬城东南隅,卜.地宅之,躬荷锸⑥拨瓦砾,结庐数楹。
一几一榻,张琴列古书画。
携一妻二子婆娑偃息其中,陶陶然乐也。
宅旁筑匡墙,围地数亩,值⑦菊五百本。
一仆长须赤脚,善橐驼之术,道人率之艺植灌溉。
始自蓓蕾以及烂熳,其列也如屏,散也如星,叠也如锦;其色如玉,如金,如霞,如雪;其味如元酒;其香如檐卜。
道人洞开其门,门如市,堂如肆。
漳州双语试验学校08/09学年高三语文质量检测卷本试卷分六大题,共12页。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1.考生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及所有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
2.答题要求,见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一、古诗文阅读(27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6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只选三小题)(6分)(1)制芰荷以为衣兮,。
不吾知其亦已兮,。
(屈原《离骚》)(2)越陌度阡,。
,心念旧恩。
(曹操《短歌行》)(3)使天下之人,。
,日益骄固。
(杜牧《阿房宫赋》)(4),旌旗蔽空,,横槊赋诗。
(苏轼《赤壁赋》)(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2----4题徐邈字景山,燕国蓟人也。
太祖平河朔,召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令,入为东曹议令史。
魏国初建,为尚书郎。
时科禁酒,而邈私饮至於沈醉。
校事赵达问以曹事,邈曰:“中圣人。
”达白之太祖,太祖甚怒。
度辽将军鲜于辅进曰:“平日醉客谓酒清者为圣人,浊者为贤人,邈性修慎,偶醉言耳。
”竟坐得免刑。
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
文帝践阼,历谯相,平阳、安平太守,颍川典农中郎将,所在著称,赐爵关内侯。
车驾幸许昌,问邈曰:“颇复中圣人不?”邈对曰:“昔子反毙於谷阳,御叔罚於饮酒,臣嗜同二子,不能自惩,时复中之。
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
”帝大笑,顾左右曰:“名不虚立。
”迁抚军大将军军师。
明帝以凉州绝远,南接蜀寇,以邈为凉州刺史,使持节领护羌校尉。
至,值诸葛亮出祁山,陇右三郡反,邈辄遣参军及金城太守等击南安贼,破之。
河右少雨,常苦乏谷,邈上脩武威、酒泉盐池以收虏谷,又广开水田,募贫民佃之,家家丰足,仓库盈溢。
乃支度州界军用之馀,以市金帛犬马,通供中国之费。
以渐收敛民间私仗,藏之府库。
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
西域流通,荒戎入贡,皆邈勋也。
讨叛羌柯吾有功,封都亭侯,邑三百户,加建威将军。
邈与羌、胡从事,不问小过;若犯大罪,先告部帅,使知,应死者乃斩以徇,是以信服畏威。
赏赐皆散与将士,无入家者,妻子衣食不充;天子闻而嘉之,随时供给其家。
弹邪绳枉,州界肃清。
正始元年,还为大司农。
迁为司隶校尉,百寮敬惮之。
公事去官。
后为光禄大夫,数岁即拜司空,邈叹曰:“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遂固辞不受。
嘉平元年,年七十八,以大夫薨于家,用公礼葬,谥曰穆侯。
子武嗣。
(节选自《三国志》卷二七)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达白之太祖白:告诉,陈述B.时科禁酒科:法律条文C.文帝践祚践:登上D.竟坐得免刑坐:因犯……罪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邈,早年被曹操征辟为丞相军谋掾,试守奉高县令,入朝为东曹议令史。
魏国初建时,任尚书郎。
后领陇西太守,转为南安太守。
B、曹操曾发布禁酒令,一次徐邈喝得烂醉,校事赵达前来询问事情,徐邈回答说:“中圣人。
”曹操闻后大怒,要严肃处理他。
度辽将军鲜于辅替他向曹操求情,曹操这才没有处分他。
C、曹丕受禅称帝,徐邈历任多职,所任皆有政绩,赐爵为关内侯。
徐邈为陇西刺史时,因为征讨羌人柯吾有功,被封为都亭侯,食邑三百户,加官为建威将军。
D、徐邈任职期间,广修盐池,开水田,募贫民耕种,家家丰足,仓库充溢;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
赏赐皆散给将士,从不入家,致使妻子儿女衣食常困乏。
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共9分)。
(1)然宿瘤以丑见传,而臣以醉见识。
译文:(2)然后率以仁义,立学明训,禁厚葬,断淫祀,进善黜恶,风化大行,百姓归心焉。
译文:(3)三公论道之官,无其人则缺,岂可以老病忝之哉?译文:(三)古代诗歌阅读(6分)5、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共6分)。
宫词武衍梨花风动玉阑香,春色沉沉锁建章。
唯有落红官不禁,尽教飞舞出宫墙。
[注]建章:宫殿名。
(1)你认为这首诗第二句中“诗眼”是哪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3分)答:(2)这首诗三、四两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作用?(3分)答: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一)文学名著阅读(10分)6、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故事情节叙述有误的两项是()()A、“并不是我们爱闹事,我们本来在学堂里头好好地读书,我们这回的运动也不过是自卫的运动。
我们无缘无故地挨了打,当然不肯随便了结……”觉慧忍住气和平地分辩道。
觉慧背着祖父参加学生联合会的活动,上街游行,散发传单。
克安向高老太爷告知此事,于是他被叫来训话,遭到高老太爷严厉训斥,声称不许他再出去参加学生运动。
觉慧没有屈服于祖父的不合理要求,据理力争。
(《家》)B、马达声音响了,一八八九号汽车开路,已经动了,忽然吴老太爷又锐声叫了起来:“《太上感应篇》!”1930年一天,吴荪甫和杜竹斋等人迎接由乡下来的父亲吴老太爷。
到了吴公馆后不久,吴老太爷两手紧紧抱着《太上感应篇》,眼前出现了各种幻觉,客厅里各色的灯在旋转,古怪的家具,时髦的女人不停地跳着……最终突发脑溢血气绝身亡。
(《子夜》)C、葛朗台因为欧也妮赠予情人全部私蓄而狂怒,折磨死妻子,剥夺独生女对母亲遗产的继承权。
欧也妮在痴情的期待中损耗了青春,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而移情别恋的负心汉,她悲痛欲绝。
(《欧也妮?葛朗台》)D、华雄被关羽斩了之后,吕布亲自出马,无人能敌。
关羽冲出和他交锋50多回合不分胜负,张飞上来夹攻,30回合战不倒吕布。
刘备也上来助战,三英战吕布,打得非常激烈。
吕布虚刺刘备一戟便败退。
(《三国演义》)E.大路上赶来了两群羊。
堂吉诃德把公羊、母羊的叫唤,当成是“萧萧马嘶、悠悠角声、咚咚鼓响”,把羊群看成是出现在他面前的左右两支军队。
这是对堂吉诃德“大战羊群”情节的描写。
他用长枪向羊群乱刺,也被牧羊人乱石打倒。
等到牧羊人走后,桑丘才把他扶了起来。
堂吉诃德对他说,自己被魔法师作弄了。
魔法师由于妒忌他胜利,便把敌对的两军变成两群羊。
(《堂吉诃德》)7、简答题(任选一题,每题100个字左右)(5分)(1)、简述雨果说:“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
”请以《巴黎圣母院》中的主要人物或故事情节加以说明。
(2)、下列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正册”中的一段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暗指《红楼梦》中两个女子的命运。
请指出这两个女子是谁,并简述其中一个女子的身世与命运。
第()题(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8、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完成后面题目。
(6分)孟懿子(1)问孝,子曰:“无违。
(2)”樊迟(3)御(4),子告之曰:“孟孙(5)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
”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论语•为政》)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
曾是以为孝乎?”(1)下列对上面两个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孟懿子问孝”这章节里孔子谈到了如何尽孝的问题,即要做到“无违”B.孔子所说的“孝”,主要是指对父母要孝敬孝顺C.如果我们做到了孔子说的“无违”,就算真正做到了“孝”D.关于如何事亲,孔子比较重视精神上的事奉。
(2)如何做到“孝”?请结合上面的选文,谈谈你的理解。
(3分)答:三、必考现代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
新文学运动的四兄弟:新诗、小说、散文、戏剧,同气连枝,而各有炎凉际遇。
文苑春秋,也像世俗门庭,散文一支,似乎门楣偏低,矜贵不如新诗,显赫不如小说,风光不如戏剧,却也独树一帜,别有一番清华气象。
“五四”一代的前辈来自清,说“散文不能算作纯艺术品,与诗、小说、戏剧有高下之别。
”刘知几揭橥作史三长:才、学、识。
章学诚认定三者得一不易,兼三尤难,而更增一德字。
袁枚以为写诗也须三长,而识为最先。
王国维倡言文学二原质,曰景曰情。
当代董桥说,散文须学、识、情,合之乃得“深远如哲学之天地,高华如艺术之境界。
”综合诸家,神而化之,当可得散文三昧。
《中华散文名家名作》这部全景式的散文选集,给读者提供了多维的欣赏空间。
读者一可以乌瞰:通读全编,纵览全局,宏观散文世界的发展变化。
人文世态的冷暖浮沉,时代潮流的推荡磨洗,也可以由此略见端倪。
二可以平视;和素昧平生的作家一一相对,如倾肺腑。
文心不同,各如其面,有的渊博,有的深秀,有的严峻,有的真挚,有的隽爽,有的风趣,有的娴雅,有的自然。
三可以凝睇:心领神会,赏析美文之美,美在何处?大概离不开体貌、风神、襟怀、素质这些着眼点。
而所有这一切,全部体现于抽象的文字符号。
司空图品诗,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历来为人津津乐道。
但这句名言,只宜意会,不可黏滞,因为文学的建筑材料只能是文字。
要做到韵外有致,弦外有音,也只好通过文字的诱发暗示。
白话文运动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功高北斗,缺点在于没有把白话文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明确区分。
艺术性的白话文,不能以“明白如话”自给自足,应当有声有色有光有味,能静能动能歌能舞,善达意,善表情。
“五四”至今,白话文成熟到什么程度,大可在散文中测量深浅。
四可以远眺:看纸上烟云,字里风涛。
散文家的心声常和时代的声音互相呼应,从散文的兴衰中,可以隐然看到一代的政治史、思想史、风俗史、心灵史。
五可以浏览:工余无聊,假日休闲,枕边案头,窗前灯下,随兴所至,信手翻阅,是最有味有益的消遣。
(节选自柯灵《散文欣赏的多维空间》,略有删改)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作者认为现代散文具有自己的特点,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但与新诗、小说、戏剧存在高下的分别。
B.综合刘知几、章学诚、袁枚、王国维、董桥诸家的见解,领悟其精义并灵活运用于实践,可得散文三昧。
C.由于作家个性追求不同,入选的散文风格各异,阅读他们的作品,就是在与不同的人进行对话。
D.从“五四”至今的散文可以看出白话文日臻艺术化,艺术的白话文善达意,善表情,有声有色,有光有味。
E.选文条理清楚,层次分明,既可以帮助读者了解散文的地位和特点,又为读者介绍了散文欣赏的多维视角。
10.作者认为《中华散文名家名作》为读者提供了五维的欣赏空间,其中第一维指的是“了解时代世态变化”,请概括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