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区坡耕地坡位与施肥对春玉米产量的影响_赵京考
- 格式:pdf
- 大小:464.45 KB
- 文档页数:5
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施肥和玉米产量的变化特征高静;马常宝;徐明岗;徐志强;张淑香;孙楠【摘要】根据1988~2006年东北黑土地区12个土壤肥力监测点的结果,统计分析了黑土区耕地施肥量、施肥结构和玉米产量的变化,阐明了黑土区19年玉米产量的演变趋势及施肥效果,为黑土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常规施肥条件下耕作19年后,黑土区肥料总施用量(氮磷钾养分量)明显下降,从1988年的年均500 kg/hm~2下降到2006年的91 kg/hm~2.其中有机肥总养分量下降更明显,从1988年的269 kg/hm~2降至2006年的零投入;化肥总养分多年施用量变化不明显,年平均为247 kg/hm~2.不同监测点不施肥的玉米产量(基础地力)有较大的差异,基础地力高的土壤其相应的玉米施肥处理产量也较高,二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1988~1996年,黑土地区玉米增产率呈增加趋势,而基础地力贡献率由1988年的79%下降到1996年的42%;1997后变化不大,基础地力贡献率平均为63%.东北黑土地区较高的基础地力保证了玉米的高产和稳产,而施肥量的减少,特别是有机肥用量的减少降低了施肥的增产效果.【期刊名称】《中国土壤与肥料》【年(卷),期】2009(000)006【总页数】5页(P28-31,56)【关键词】长期监测;产量;施肥;黑土【作者】高静;马常宝;徐明岗;徐志强;张淑香;孙楠【作者单位】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北京,100026;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辽宁省农业厅土肥站,辽宁,沈阳,110034;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10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农业科学【文献来源】https:///academic-journal-cn_soil-fertilizer-sciences-china_thesis/0201257149705.html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9(6)我国东北黑土区耕地施肥和玉米产量的变化特征高静 1 ,马常宝 2,徐明岗 1,徐志强 3,张淑香 h,孙楠(1 .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北京 100081 ;2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北京 100020;3 .辽宁省农业厅土肥站,辽宁沈阳 110034 )摘要:根据 1988~2006年东北黑土地区 12 个土壤肥力监测点的结果,统计分析了黑土区耕地施肥量、施肥结构和玉米产量的变化,阐明了黑土区 19 年玉米产量的演变趋势及施肥效果,为黑土持续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东北黑土玉米季肥料氮的N2损失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农业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化肥在农作物种植中的地位愈发重要。
其中,氮肥作为农作物生长的关键元素之一,在玉米种植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在东北黑土玉米季中,肥料氮的N2损失问题逐渐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本文旨在研究东北黑土玉米季肥料氮的N2损失现象,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和改进建议。
二、研究背景与意义在东北黑土地区,玉米是主要的农作物之一。
由于土地的特殊性质和气候条件,该地区的玉米种植对肥料氮的需求量较大。
然而,在施肥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氮肥常常出现N2损失的现象,这不仅导致肥料的浪费,还可能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因此,对东北黑土玉米季肥料氮的N2损失进行研究,对于提高氮肥利用率、保护环境以及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实地观测与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东北黑土玉米季肥料氮的N2损失进行研究。
具体步骤如下:1.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东北黑土地区作为研究对象,设定对照组和实验组。
2. 对实验组进行不同施肥处理,包括施肥量、施肥时间等。
3. 定期观测玉米生长情况及土壤中氮肥的变化情况。
4. 收集土壤样品和玉米植株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测定氮含量及N2损失量。
5. 分析数据,总结规律。
四、研究结果通过实地观测和实验室分析,我们得出以下结论:1. 在东北黑土玉米季中,肥料氮的N2损失现象普遍存在。
2. 施肥量、施肥时间等因素对N2损失具有显著影响。
施肥量过大或施肥时间过早均会导致N2损失增加。
3. 不同种类的氮肥在土壤中的转化率和N2损失率存在差异。
4. 通过合理的施肥管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N2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
五、讨论与建议针对东北黑土玉米季肥料氮的N2损失问题,我们提出以下建议:1. 合理控制施肥量:根据土壤肥力和玉米生长需求,合理控制施肥量,避免过量施肥导致的N2损失。
2. 调整施肥时间:根据玉米生长周期和土壤肥力变化情况,适时调整施肥时间,以减少N2损失。
《东北黑土玉米季肥料氮的N2损失研究》篇一摘要:本文旨在探讨东北黑土地区玉米种植季节中肥料氮的N2损失现象。
通过分析不同肥料类型、施肥方法及环境因素对N2损失的影响,以期为农业生产提供有效的氮肥管理策略,减少氮肥损失,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与可持续性。
一、引言东北黑土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玉米种植广泛。
在玉米生长过程中,氮肥的施用对提高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氮肥的施用也带来了N2损失的问题,这不仅影响了作物的氮素吸收,还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东北黑土玉米季肥料氮的N2损失,对于指导农业生产、保护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1. 研究区域本研究选取东北黑土区作为研究区域,该地区具有典型的黑土特征,玉米种植广泛。
2. 研究方法(1)文献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关于氮肥损失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2)实地调查:对东北黑土区进行实地调查,了解当地玉米种植、肥料施用及N2损失情况。
(3)实验研究:设计实验,通过控制变量法,分析不同肥料类型、施肥方法及环境因素对N2损失的影响。
(4)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三、实验设计与实施1. 实验设计实验设置不同肥料类型(如尿素、复合肥等)、施肥方法(如基肥、追肥等)以及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等)作为变量,探究各因素对N2损失的影响。
2. 实验实施在实验田中设置不同处理组,按照预定的施肥方法进行施肥。
在施肥前后及作物生长过程中,定期采集土壤样品和气体样品,分析N2损失情况。
四、结果与分析1. 结果概述通过实验数据发现,不同肥料类型、施肥方法及环境因素对N2损失具有显著影响。
其中,某些类型的氮肥在特定条件下N2损失较为严重。
2. 详细分析(1)肥料类型对N2损失的影响:通过对不同肥料类型的比较发现,某些氮肥在施用后易发生N2损失。
这可能与肥料的化学性质、溶解度及微生物活动等因素有关。
(2)施肥方法对N2损失的影响:基肥与追肥的施用方法对N2损失也有影响。
模拟侵蚀与施肥对东北黑土土壤质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 (2)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5)二、材料与方法 (6)2.1 供试土壤与玉米品种介绍 (7)2.2 侵蚀与施肥处理设计 (8)2.3 土壤质量与玉米产量测定方法 (8)2.4 数据收集与统计分析方法 (9)三、模拟侵蚀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0)3.1 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变化 (11)3.2 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12)3.3 不同侵蚀程度下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13)四、模拟施肥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14)4.1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 (16)4.2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酸碱性变化 (16)4.3 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17)五、侵蚀与施肥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18)5.1 不同侵蚀程度下玉米产量的变化 (19)5.2 不同施肥处理下玉米产量的变化 (21)5.3 侵蚀与施肥互作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22)六、结论与讨论 (23)七、建议与展望 (24)7.1 改进侵蚀防治措施的建议 (25)7.2 合理施肥的建议 (26)7.3 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27)一、内容综述本研究旨在探讨模拟侵蚀与施肥对东北黑土土壤质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东北黑土是中国重要的农业土地资源,具有丰富的养分和良好的肥力,但长期以来受到人为因素的侵蚀和施肥不当的影响,导致土壤质量下降,玉米产量降低。
研究如何模拟侵蚀与施肥对东北黑土土壤质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对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重要农业土地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本研究首先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室分析,系统地评价了模拟侵蚀与施肥对东北黑土土壤质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
基于这些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以减轻模拟侵蚀对土壤质量的负面影响,提高施肥效果,从而促进玉米产量的提高。
通过对实际农田的试验验证,验证了所提出的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彰武县黑土区坡耕地治理措施效益分析宋怡馨【摘要】根据多年水土保持观测和田间观测的结果,分析计算彰武县黑土区坡耕地采取水平梯田、等高垄作和地埂植被3种水土保持措施后所获得的保水、保土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3种措施均具有较好的水土保持效果,其中以水平梯田效果最好,等高垄作和地埂植被带次之.【期刊名称】《农业科技与装备》【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3页(P8-9,12)【关键词】水土保持;黑土区;坡耕地;治理措施;效益分析【作者】宋怡馨【作者单位】彰武县水土保持局,辽宁阜新123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黑土是人类拥有的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它具有供肥能力强、肥力高、质地疏松等诸多优点。
东北黑土区是世界上仅有的三大黑土区之一,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
坡耕地作为东北黑土区主要的耕地资源,占耕地总面积的60.0%,且多数分布在3~15°的坡面上,是产生水土流失的主要源地,占黑土区水土流失面积的80.3%。
东北黑土区目前存在着土壤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降低、水土流失严重、土壤质量下降等多种威胁,这些威胁将影响生态环境,并直接影响国家粮食安全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水平。
因此,加快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治理,不仅对于减少该区水土流失和提高土地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能达到保证粮食生产和生态安全的目的。
1 彰武县黑土区水土流失及防治概况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综合防治试点工程彰武项目区位于辽宁省彰武县的东北部,北与内蒙、东与康平交界。
项目区涉及后新秋、大四家子、苇子沟、四合城4个乡镇,共23条小流域。
项目区总面积为51 946 hm2,水土流失面积为 15 599hm2、占总面积的30%。
该项目区23条流域中有14条属于浅山丘陵侵蚀区、9条属于风沙区,丘陵区水土流失类型以水蚀为主、兼有风蚀,风沙区以风蚀为主。
根据辽宁省2000年水土流失遥感普查结果,该区域截止到2002年末,现有水土流失面积15 599 hm2,占区域总面积的30%,其中,轻度侵蚀为9 975 hm2、占水土流失面积的64%,中度侵蚀为4 489 hm2、占29%,强度侵蚀为1 135 hm2、占7%。
《东北黑土玉米季肥料氮的N2损失研究》篇一摘要:本文以东北黑土玉米季为背景,对肥料氮的N2损失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黑土区玉米种植过程中氮肥施用的实地考察、样品采集与实验室分析,探究了氮肥在土壤中的N2损失情况,以及其影响因素与减排潜力。
一、引言在农业领域,氮肥的合理施用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在东北黑土区玉米种植过程中,肥料氮的损失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N2损失。
这种损失不仅影响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能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研究东北黑土玉米季肥料氮的N2损失,对于提高氮肥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二、研究区域与方法(一)研究区域概况本研究选取东北黑土区作为研究对象,该区域是我国重要的玉米产区,具有独特的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
(二)研究方法1. 实地考察:对研究区域的玉米种植过程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氮肥施用情况。
2. 样品采集:在玉米生长的不同阶段,采集土壤样品和植物样品。
3. 实验室分析:对样品进行化学分析,测定氮含量和其他相关指标。
4. 数据处理与分析: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
三、氮肥的N2损失机制(一)N2损失的途径氮肥在土壤中的N2损失主要通过反硝化作用、挥发作用和淋溶作用等途径发生。
其中,反硝化作用是主要的N2损失途径。
(二)N2损失的影响因素影响氮肥N2损失的因素包括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氮肥种类与施用方式、作物类型与生长状况等。
四、东北黑土玉米季N2损失现状及分析(一)N2损失的现状通过实地考察和实验室分析,发现东北黑土区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明显的N2损失。
其中,反硝化作用是导致N2损失的主要原因。
(二)N2损失的分析对不同时期、不同处理下的土壤样品进行分析,发现N2损失量与氮肥施用量、土壤湿度、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玉米生长的中后期,N2损失尤为严重。
五、减排潜力与措施建议(一)减排潜力通过优化氮肥施用方式、改进土壤管理措施等手段,可以降低东北黑土区玉米种植过程中的N2损失,提高氮肥利用效率。
《东北黑土玉米季肥料氮的N2损失研究》篇一一、引言在全球粮食生产和生态环境日益严峻的背景下,玉米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农作物,其生长及产量的保障离不开有效的施肥技术。
而在这一过程中,肥料氮的利用效率问题一直是农业生产研究的重点。
特别地,东北黑土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农产区,其肥料氮的N2损失问题成为研究热点。
本研究通过实验探讨玉米季期间黑土中肥料氮的N2损失现象及其影响因子,为优化氮肥使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二、研究区域及背景本研究的实施区域为东北地区的某典型黑土区,该地区土壤肥沃,适宜玉米等作物的生长。
然而,随着化肥使用量的增加,肥料氮的损失问题逐渐凸显,尤其是N2损失现象对环境及作物生长的影响不容忽视。
三、研究方法(一)样品采集与处理为确保研究的准确性,本研究在玉米生长季前、中期和后期进行了土壤和植物样品的采集。
土壤样品采集于农田不同位置,混合均匀后用于分析。
植物样品则通过典型取样法进行收集。
(二)实验设计实验采用控制变量法,分别设置不同氮肥施用量和处理方式,观察其对N2损失的影响。
同时,结合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环境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包括描述性统计、方差分析等。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N2损失量的测定通过对不同施氮水平下的土壤样品分析,发现黑土中肥料氮的N2损失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过度施氮的区域损失量更为明显。
(二)影响因素分析研究发现在东北黑土地区,土壤类型、气候条件、施氮方式和时间等因素均对N2损失产生影响。
其中,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微生物活动是影响N2损失的关键因素。
此外,过高的温度和湿度也会加速N2的损失。
(三)肥料氮利用效率评价在考虑N2损失的前提下,通过综合分析作物的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肥力等因素,发现优化施氮策略能够有效提高肥料氮的利用效率,降低N2损失。
五、讨论与建议(一)讨论本研究表明,在东北黑土地区玉米季期间,肥料氮的N2损失现象较为普遍。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和容重的影响葛翠萍;赵军;王秀峰;李勇;张兴义【期刊名称】《水土保持通报》【年(卷),期】2008(28)6【摘要】以东北黑土区典型坡耕地——海伦市光荣小流域为研究区域,通过田间采集土样,并结合GIS空间分析、常规统计学和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区域坡耕地地形因子对土壤水分和容重的影响。
结果表明,坡度对两者的影响最大;高程和坡位的相关性也达显著水平;坡向影响则不显著。
坡度表现为与两者均呈显著负相关,高程和坡位则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坡向对两者的影响均不显著。
地统计学分析结果认为,土壤水分、容重分别为中等程度自相关和强自相关。
坡度对土壤水分和容重的影响大于其它地形因子,同时对研究区域的水土流失具有较大的影响。
【总页数】4页(P16-19)【关键词】黑土区;坡耕地;地形因子;土壤水分;容重【作者】葛翠萍;赵军;王秀峰;李勇;张兴义【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81;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北海道大学大学院农学研究院,日本北海道060-858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9;TP75【相关文献】1.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地表径流的影响因素分析——兼谈水土流失对策 [J], 霍军力;王永成;董斌2.保护性耕作对黑土区坡耕地土壤水分的影响 [J], 武海霞;耿宝江3.雨型对东北黑土区坡耕地土壤侵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J], 温磊磊;郑粉莉;杨青森;沈海鸥4.东北漫岗黑土区地形因子对浅沟侵蚀的影响分析 [J], 张永光;伍永秋;刘洪鹄;刘宝元5.沟头秸秆覆盖对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沟蚀发育影响的试验研究 [J], 温磊磊;郑粉莉;沈海鸥;高燕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4月 灌溉排水学报 第43卷 第4期 Apr. 2024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No.4 Vol.4315文章编号:1672 - 3317(2024)04 - 0015 - 07黑土机械压实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刘天宇1,2,周 统1,2,杨 乐1,2,马守田1,刘战东1,高 阳1*(1.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河南 新乡 453002;2.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 100081)摘 要:【目的】阐明黑土机械压实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方法】设置压实程度和施氮量2个试验因素,其中压实程度设置轻度压实(C1)、中度压实(C2)、重度压实(C3)3个水平;施氮量设置施用氮肥(F )和不施用氮肥(F0)2个水平;共计6个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
【结果】压实程度对玉米叶面积指数(LAI )和株高均有显著影响,重度压实处理下的玉米LAI 和株高显著减小,施用氮肥显著影响株高,但对LAI 的影响不显著。
压实程度和施用氮肥对玉米产量均有极显著影响,重度压实和中度压实相比轻度压实减产24%和10%。
压实程度和施用氮肥对土壤硝态氮量有极显著影响。
重度压实抑制玉米生长,减少氮吸收,进而导致土壤硝态氮量增加。
压实程度对玉米地上部吸氮量和总氮素积累量有极显著影响,施用氮肥条件下,3个压实处理下的玉米氮吸收量明显增加,但氮利用效率均有所下降。
【结论】黑土机械重度压实严重抑制了玉米的生长,减少了作物对土壤氮素的吸收和利用,进而导致土壤硝态氮残留量增加。
关 键 词:机械压实;黑土;玉米;产量;氮利用效率中图分类号:S275.6 文献标志码:A doi :10.13522/ki.ggps.2023212 刘天宇, 周统, 杨乐, 等. 黑土机械压实对玉米生长、产量及氮利用效率的影响[J]. 灌溉排水学报, 2024, 43(4): 15-21. LIU Tianyu, ZHOU Tong, YANG Le, et al. The effect of soil compaction on growth, yield and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of maize in black soil[J]. Journal of Irrigation and Drainage, 2024, 43(4): 15-21.0 引 言【研究意义】黑土区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粮食产量约占全国的1/4,粮食出口量约占全国的1/3,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