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全国高考广东理综卷第35题的"玄机"
- 格式:pdf
- 大小:59.93 KB
- 文档页数:1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综试题本试卷分第I 卷(选择题)和第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3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生物体中化合物的正确叙述是A .各种无机盐离子对维持细胞渗透压、pH 等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B .自由水在进行分化的细胞中含量较多C .蛋白质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而淀粉、脂肪是贮能物质D .C 、H 、O 、N 、P 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可能具有催化作用2.下列关于配子基因型异常发生时期的判断,正确的是3、人体免疫系统是覆盖全身的防卫网络。
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 、浆细胞能增殖分化成具有分裂能力的记忆细胞B 、感染人体的流感病毒可被人体的免疫系统直接识别C 、HIV 病毒主要攻击造血干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D 、如果神经中枢受损,机体的特异性免疫功能完全丧失4.科研人员研究了甘氨酸对癌细胞代谢和分裂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
以下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甘氨酸进出两种癌细胞都需要载体蛋白协助B.慢速分裂的癌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不需要甘氨酸C.缺乏甘氨酸可延长快速分裂癌细胞的细胞周期D.癌细胞的细胞膜与正常细胞相比粘连蛋白减少5.下图为某同学利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变形虫细胞核功能的实验,据此推断不正确的是( )A.RNA首先在细胞核中合成,然后释放到细胞质当中B.细胞核可能通过控制RNA的合成间接控制细胞的代谢C.若核质分离较长时间后进行移植,则B组实验细胞质中无15N的RNAD.A组培养液换用15N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进行实验,可得到相同的实验结果6.右图表示某东亚飞蝗种群的数量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在a~b段的增长速率逐渐下降B.在b时对作物多次喷洒同种杀虫剂可防止c点出现C.控制种群数量在d~e水平,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蝗灾导致农田荒芜属于群落的次生演替7.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0.1 mol的2H35Cl分子中的中子数是2N AB.标准状况下,一定量的铜与硝酸反应后生成22.4 L NO、NO2、N2O4的混合气体,则被还原的硝酸的分子数大于N AC.铁做电极电解食盐水,若阴极得到N A个电子,则阳极产生11.2L气体(标准状况下)D.将2.24L(标准状况下)CO2通入1L 0.15 mol·L-1的NaOH溶液中,所得CO2-3和HCO-3物质的量均为0.05N A8..有机化合物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苯的硝化、油脂的皂化均可看作取代反应B .蛋白质水解生成葡萄糖放出热量,提供生命活动的能量C .石油裂解的目的是为了提高轻质液体燃料的产量和质量D .棉花和合成纤维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9. 相对分子质量为128的有机物A 完全燃烧只生成CO 2和H 2O ,若A 含一个六碳环且可与NaHCO 3溶液反应,则环上一氯代物的数目为A .5B .4C .3D .210.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NaHSO 4溶液与Ba(OH)2溶液混合后溶液呈中性H + + SO 42- + Ba 2+ + OH -=BaSO 4↓+ H 2OB .标准状况下将112 mL 氯气通入10 mL 1mol·L-1的溴化亚铁溶液中 2Fe 2+ + 4Br -+ 3Cl 2=2Fe 3+ + 6Cl - + 2Br 2C .用硫化亚铁与稀硝酸反应制H 2S 气体FeS + 2H +=Fe 2+ + H 2S↑D .向澄清石灰水中加入过量的碳酸氢钠溶液Ca 2+ + 2OH - + 2HCO 3- = CaCO 3↓ + 2H 2O + CO 32-11. 一种光化学电池的结构如右图,当光照在表面涂有氯化银的银片上时,AgCl(s)光Ag(s)+Cl(AgCl), [Cl(AgCl)表示生成的氯原子吸附在氯化银表面],接着Cl(AgCl)+e -→Cl -(aq),若将光源移除,电池会立即回复至初始状态。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成的是()A、液泡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2、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图1),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5、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2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6、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
2014年全国15套高考物理试题(含答案)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部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选择题题号 13 14 15 16 17 18 19 2021 答案 B A C B AC AD BD BD AC 非选择题 34、(18分)(1)①1.30②A ③B ④短路(2)①50 ②相等③滑块的动能④正比压缩量 35、(18分)解:(1)P1、P2碰撞过程,动量守恒mv1=2mv ① 解得v= v12=3m/s ② 碰撞损失的动能ΔE=12mv21-12(2m)v2 ③ 解得ΔE =9J ④ (2) 由于P与挡板的碰撞为弹性碰撞.故P在AC间等效为匀减速运动,设P在AC段加速度大小为a,由运动学规律,得μ(2m)g =2ma⑤ 3L=vt-12at2⑥ v2=v-at⑦ 由①⑤⑥⑦解得v1=t2+24tv2=24-t22t ⑧ 由于2s≤t≤4s 所以解得v1的取值范围10m/s≤v1≤14m/s ⑨ v2的取值范围1m/s≤v2≤7m/s 所以当v2=7m/s时,P向左经过A 点时有最大动能 E=12(2m)v22=49J ⑩ 36、(18分)解:(1)粒子在电场中,由动能定理有 qEd=12mv2 -0 ① 粒子在Ⅰ区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qvB0=mv2r ② 当k=1时,由几何关系得r=L ③ 由①②③解得E=qB02L22md ④ (2)由于2<k<3时,由题意可知粒子在Ⅱ区只能发生一次偏转,由几何关系可知(r-L)2+(kL)2=r2 ⑤ 解得r=(k2+1)2L ⑥ 由②⑥解得v=(k2+1)qB0L2m ⑦ 粒子在Ⅱ区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 qvB=mv2r1 ⑧ 由对称性及几何关系可知 k(3-k)=rr1 ⑨ 解得r1=(3-k) (k2+1)2kL ⑩ 由⑧⑩解得 B=k(3-k) B0 2014高考物理海南卷 1.如图,在一水平、固定的闭合导体圆环上方。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生物部分京翰高考网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有关糖的叙述,正确的是()A.葡萄糖在线粒体中合成B.葡萄糖遇碘变为蓝色C.纤维素由葡萄糖组成D.胰岛素促进糖原分解2.1953年Watson和Crick构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①证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②确定DNA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③发现DNA如何存储遗传信息④为DNA复制机构的阐明奠定基础A. ①③B. ②③C. ②④D. ③④3.从某海洋动物中获得一基因,其表达产物为一种抗菌体和溶血性均较强的多肽P1。
目前在P1的基础上研发抗菌性强但溶血性弱的多肽药物,首先要做的是A.合成编码目的肽的DNA片段B.构建含目的肽DNA片段的表达载体C.依据P1氨基酸序列设计多条模拟肽D.筛选出具有优良活性的模拟肽作为目的肽4.图1为去顶芽对拟南芥主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分析正确的是()A.去顶芽能促进主根生长B.去顶芽植株不能合成生长素C.生长素由顶芽向下非极性运输D.外源生长素能替代顶芽促进主根生长5.图2所示某湖泊的食物网,其中鱼a、鱼b为两种小型土著鱼,若引入一种以中小型鱼类为食的鲈鱼,将出现的情况是A.鲈鱼的产量不能弥补土著鱼的减少量B.土著鱼在与鲈鱼的竞争中处于劣势C.浮游动物总量锐减后再急升D.浮游植物总量急升后再锐减6.以下为某兴趣小组获得的实验结果及其分析,正确的是A B C D25.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
果蝇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2条则致死。
一对都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F1中A.白眼雄果蝇占1/4 B.红眼雌果蝇占1/4C.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1/4 D.缺失1条Ⅳ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1/4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共182分。
绝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本试卷共10页,36小题,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讲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 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题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成的是()A、液泡B、核糖体C、高尔基体D、溶酶体2、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图1),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4、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糖汁产生酒精C、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5、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2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6、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
2014年广东省高考理科综合(生物)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 以下细胞结构中,RNA是其结构组分的是A. 液泡B. 核糖体C. 高尔基体D.溶酶体2. 以下过程一定存在反馈调节的是①胰岛素分泌量对血糖浓度的影响②运动强度对汗腺分泌的影响③降雨量对土壤动物存活率的影响④害虫数量对其天敌鸟类数量的影响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①④3. 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图1),花矩顶段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B. 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C. 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D. 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4.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醋酸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乙醇产生醋酸B. 酵母菌在无氧条件下利用葡萄汁产生酒精C. 泡菜腌制利用了乳酸菌的乳酸发酵D. 腐乳制作利用了毛霉等微生物的蛋白酶和脂肪酶5.油菜种子成熟过程中部分有机物的变化如图2所示,将不同成熟阶段的种子匀浆后检测,结果正确的是选项取样时间检测试剂检测结果A 第10天菲林试剂不显色B 第20天双缩脲试剂不显色C 第30天苏丹III试剂橘黄色D 第40天碘液蓝色6. 在一稳定生态系统中,灰线小卷蛾幼虫以落叶松松针为食,幼虫摄食对松树的代谢活动有一定的影响,进而影响下一年幼虫食物的质和量,幼虫密度与最大松针长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
以下叙述错误的是A. 幼虫密度是周期性波动B. 幼虫摄食改变了落叶松的丰富度C. 可利用样方法调查幼虫的密度D. 幼虫摄食对松针长度的影响具有滞后性二、双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6分,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24. 以下选项正确的是A B C D 25. 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 )制剂的流程如图14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过程①需使用逆转录酶B. 过程②需使用解旋酶和PCR 获取目的基因C. 过程③使用的感受态细胞可用NaCl 溶液制备D. 过程④可利用DNA 分子杂交鉴定目的基因是否已导入受体细胞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自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图6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A.第1 s内和第3 s内的运动方向相反B. 第3 s内和第4 s内的加速度相同C. 第1 s内和第4s内的位移大小不等D.0~2s内和0~4s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2.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在支撑点M、N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M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 N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 M处受到的摩擦力沿MN方向D.N处受到的摩擦力沿水平方向3.如图8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和塑料管Q竖直放置,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A.在P和Q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B. 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C. 在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D.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长4.图9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①和②为楔块,③和④为垫块,楔块与弹簧盒、垫块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时弹簧压缩过程中A.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B. 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C. 垫块的动能全部转化成内能D.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二、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理科综合化学局部7.生活处处有化学。
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制饭勺、饭盒、高压锅等的不锈钢是合金B.做衣服的棉和麻均与淀粉互为同分异构体C.煎炸食物的花生油和牛油都是可皂化的饱和酯类D.磨豆浆的大豆富含蛋白质,豆浆煮沸后蛋白质变成了氨基酸【答案】A【解析】A项、不锈钢是铁、钴、镍的合金,所以不锈钢属于合金;B项、棉和麻主要成分是纤维素与淀粉不属于同分异构〔二者分子式不一样〕;C项、花生油是植物是不饱和酯类;D项、蛋白质要在催化剂作用下才能水解为氨基酸。
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Na+、Ca2+、Cl—、SO42— B.Fe2+、H+、SO32—、ClO—C.Mg2+、NH4+、Cl—、SO42— D.K+、Fe3+、NO3—、SCN—【答案】C【解析】A项、Ca2+和SO42—结合生成CaSO4,CaSO4微溶不可大量共存;B项:酸性条件下〔H+〕,ClO—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SO32-—具有复原性的微粒氧化,B不能大量共存;D项:Fe3+和SCN—不可共存〔结合生成Fe(SCN)3〕。
9. 如下表示I和II均正确并有因果关系的是【答案】B【解析】A项、重结晶别离物质的条件是: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大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小的可溶性物质,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A错误;C项、NH3能使酚酞溶液变红说明氨气溶于水得到碱性溶液,而NH3可用于设计喷泉实验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C错误;D项、Ca(OH)2微溶于水,常温下溶解度为0.02克左右。
不可能配制出2.0 mol∙L-1的Ca(OH)2溶液。
10.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1mol甲苯含有6nA个C-H键B.18gH2O含有10nA个质子C.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含有nA个NH3分子D.56g铁片投入足量浓H2SO4中生成nA个SO2分子【答案】B—CH3【解析】A项、甲苯化学式为C7H8,结构简式为,所以1mol甲苯有8个C—H键,A 错误;B项、18gH2O的物质的量是1mol水,1molH2O有10mol质子,B正确;C项:22.4L氨水非气体,所以标准状况下,22.4L氨水物质的量不是1mol,不可计算,C错误;D项:铁片与浓H2SO4中钝化,只有外表反响,不可计算,D错误。
广东理科综合物理部分(2014年 广东卷)13、图6是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t 图象,由图可知,该物体B .第3s 内和第4s 内的加速度相同C .第1s 内和第4s 内的位移大小不相等D .0~2s 和0~4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13.【答案】:B【解析】:第1s 内速度和第3s 内速度都为正值,都与规定正方向相同,所以A 错误。
v-t 图像的斜率代表物体运动加速度,其中斜率的数值大小表物理加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代表加速度的方向,第3s 内和第4s 内图像的斜率相同,所以第3s 内加速度和第4s 内加速度相同,所以B 准确物体的位移大小等于v-t 图像的的图线与坐标轴围成的面积大小,所以C 错误物体的平均速度s v=t位移,位移是矢量,0-2s 和0-4s 的位移相同,时间不同,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不相同,所以D 错误。
(2014年 广东卷)14、如图7所示,水平地面上堆放着原木,关于原木P 的支撑点 M 、N 处受力的方向,下列说法准确的是A .M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B .N 处受到的支持力竖直向上C .M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MN 方向D .N 处受到的静摩擦力沿水平方向14.【答案】:A 【解析】:弹力的方向与接触面切线垂直,M 处支持力方向与地面垂直,即竖直向上,所以A 准确N 处的支持力方向与MN 垂直向上,所以B 错误 摩擦力方向与接触面切线平行,所以C 、D 错误(2014年 广东卷)15、如图8所示,上下开口、内壁光滑的铜管P 和塑料管Q 竖直 放置。
小磁块先后在两管中从相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并落至底部,则小磁块A .在P 和Q 中都做自由落体运动B.在两个下落过程中的机械能都守恒C.在P中的下落时间比在Q中的长D.落至底部时在P中的速度比在Q中的大15.【答案】:C【解析】:小磁铁在铜管P中下落会产生电磁感应现象,不但受重力作用,而且还会受到向上的磁场力,而在塑料管Q中则没有电磁感应现象,只受重力作用,所以C准确,BCD错误(2014年广东卷)16、图9是安装在列车车厢之间的摩擦缓冲器结构图,图中○1和○2为楔块,○3和○4为垫板,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均有摩擦,在车厢相互撞击使弹簧压缩的过程中图9A.缓冲器的机械能守恒B.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C.垫板的动能全部转化为内能D.弹簧的弹性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16.【答案】:B【解析】:因为楔块与弹簧盒、垫板间存有摩擦力作用,需要克服摩擦力做功,消耗机械能,所以A错误,B准确。
(完整版)2014高考全国卷1理综含答案解析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完整版)2014高考全国卷1理综含答案解析)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4高考全国卷1理综含答案解析的全部内容。
(完整版)2014高考全国卷1理综含答案解析编辑整理:张嬗雒老师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到文库,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我们任然希望(完整版)2014高考全国卷1理综含答案解析这篇文档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我们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到下面的留言区,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下载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完整版)2014高考全国卷1理综含答案解析> 这篇文档的全部内容。
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试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II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AL27 P31 S32Ca 40 Fe56 Cu64 Br 80 Ag108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