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 格式:ppt
- 大小:289.00 KB
- 文档页数:15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第一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一、学习目标1、知识:识记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和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②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内容的归类2、能力:通过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和实践能力教学活动。
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通过教学活动,初步培养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课堂知识的学习,自己的动手、动脑,使自己认识到生活在法治社会里应懂得珍惜权利和认真履行义务。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识记和理解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内容2、教学难点:能在日常的生活中分辨基本权利和义务,珍惜权利和认真履行义务三、教学过程(一)自学指导(约5分钟)[一]、导入新课: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二]通过对上面这句话的认识。
请同学们自学探究、小组讨论下列问题:1、什么是公民权利?公民义务?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2、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3、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主要有哪些?(二)教学拓展,加深理解(约20分钟)小组讨论并分享小组讨论结果,教师适当分析拓展:1、什么是公民权利?公民义务?什么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基本义务?①公民的权利:权益,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某种权益。
②公民的义务:责任,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③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2、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主要有哪些?①平等权利②政治权利与自由③人身自由④社会生活权利⑤社会经济权利* 案件透视:1997年8月24日晚,河南省郑州市发生了一起令人发指的恶性交通肇事逃逸案件。
肇事人为郑州市二七区公安分局局长张金柱,他在酒后逆行驾驶的情况下,不但把一个11岁的少年苏磊撞倒轧过腰部导致死亡,而且将苏磊的父亲苏东海撞倒后,与自行车一起卷到汽车底部,在路人一片“停车”的呼喊声中,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拖出1600米,造成苏东海重伤。
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懂得如何才能依法享有权利,如何才能依法行使权利,懂得尊重他人的合法权利。
3.能够以具体的行动维护权利、担负责任、履行义务。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公民权利的重要性。
懂得珍惜、享受、捍卫自身权利,体会公民权利的神圣不可侵犯,对他人的权利有发自内心的尊重,在别人的权利遭受侵犯的时候有发自内心的同情和提供帮助的意愿。
2.增强履行法定义务的自觉性,增强公民权利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提高法律意识,有依法维权的强烈愿望和勇气,有履行义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持之以恒的耐性。
3.树立权利与义务统一意识,增强“做国家未来主人翁”的愿望和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公民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的内容。
公民如何做到维护权利和履行义务?教学难点: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导入:近段时间在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农民工在找职业的过程中要注意的有关事项:要清楚用工单位的具体情况,要与用工单位签订试用合同,要与用工单位议定工资待遇,等等。
为什么要提醒他们这些事项呢?(为了民工能更好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同时也是监督用工单位去履行义务,不出现侵犯工人的合法权益的现象。
)授课内容(呈现课题)公民的权利和义务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1.国家以宪法和法律的形式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注意:宪法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什么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公民的权利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公民享有的权益。
公民的义务通常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必须履行的责任。
)3.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学生阅读教材回答)4.公民享有哪些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学生阅读教材,将相关内容划出来。
)●判断并说明阅读教材P12—13,思考:上述画面表明公民享有哪些权利,要履行哪些义务?除此之外,你还能列举出我国公民享有的其他权利和需要履行的其他义务吗?(学生思考列举。
简述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是根据宪法和法律规定而确定的。
以下是对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的简述:
基本权力:
1. 人身权利:公民享有生命权、健康权、人身自由权等基本的人身权利。
2. 平等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享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不受种族、性别、宗教、国籍等歧视。
3. 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公民有言论自由、新闻出版自由、集会结社自由的权利,可以自由表达观点和参与公共事务。
4. 信仰宗教自由: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可以选择信仰或不信仰宗教,也可以自由参与宗教活动。
5. 私有财产权:公民享有私有财产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
基本义务:
1. 遵守宪法和法律:公民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违法犯罪。
2. 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公民应当积极参与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活动,不得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行为。
3. 尊重社会公德:公民应当遵守社会公德,尊重他人的权益,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4. 参与公共事务:公民有义务积极参与国家和社会的公共事
务,如选举、投票等。
5. 维护环境保护:公民有义务保护环境,不污染环境,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6. 公民教育和劳动:公民有义务接受教育,增强自身素质,同时有义务参加劳动,为社会做出贡献。
以上是对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力和基本义务的简述,公民应当认真履行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共同建设和谐稳定的社会。
编制人:曾老师审核:_ _ 使用时间:第二周班别组别姓名教师评价5.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含义,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理解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课时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课本P14—15(第1-7自然段)【课前预习】阅读课文完成思考题:(要求请在卷上写出相应答案,并在书上划出相应的答案。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1、国家以和的形式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2、公民的权利通常指。
公民的义务通常指。
3、规定的权利和义务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4、公民基本权利的内容(1)。
所有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如:政治权利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批评建议权;监督权;政治自由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3)(如公民的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不受侵犯)(4)(如宗教信仰自由权利;教育科学文化权利和自由(即受教育权);妇女儿童权利)(5)(如劳动权、劳动者休息权、退休人员生活保障权、财产继承权)5、公民基本义务的内容(1)(如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安全、荣誉和利益,依法服兵役、依法纳税)(2)(如遵守社会公共秩序,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物)(3)(如计划生育、父母抚养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赡养父母)权利与义务的区别?(二)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6、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
每个公民既是权利的,也是义务的。
(2)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
权利的实现需要的履行,义务的履行能确保的实现。
公民正确的行使权利,自觉的履行义务,作出更多的贡献,国家才能更加富强,才能提供更好的条件来保障公民权利。
(3)公民的某些权利与义务是。
如、P6—9全部选择题【我的疑惑】通过预习你不懂的地方有哪些?(学会提问题会让自己有更高的学习效率!)2、李明上学期间,刻苦学习,关心集体,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