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_消费者群体的消费心理--2015.4
- 格式:ppt
- 大小:17.58 MB
- 文档页数:92
第六章社会群体与消费心理一、教学目的:了解什么是社会群体,社会群体对消费心理的意义,了解家庭在消费行为中的重要影响作用,掌握各类消费者群体的消费心理。
二、教学重点:社会群体的概念、参考群体的作用、家庭类型和家庭生命周期、不同类型消费群体的消费心理三、教学难点:家庭生命周期与消费心理四、教学手段:课堂讲授五、教学课时:8课时在现实生活中,一个人单独表现的行为与在群体中表现的行为是不一样的。
群体心理的存在,对于个体有着重要的意义,因为社会是一个宏观环境,对个体而言,是一种抽象关系;而群体是微观环境,对个体而言,是一种具体关系。
社会对个体的影响,通过群体发生作用。
一、群体的分类根据群体的结构和人与群体的互动方式,群体有以下分类:(一)主导群体和辅助群体主导群体:是基础群体。
如家庭、邻里、工作单位等。
从孩提到暮年,每天都在进行的消费行为,都会受到主导群体的影响。
辅助群体:由于个体某种兴趣、某种信念、特殊需要而从属或参加的群体,成员之间也存在着直接交往。
(二)参与群体和期望群体参与群体:确实参加的群体,它可以较为直接地影响到每个成员的消费行为。
期望群体:尚未加入、但渴望加入的群体,它可以促使消费者通过比较和追求,改变原有的消费行为。
(三)自觉群体和回避群体自觉群体是消费者按自己的年龄、性别、民族、教育、职业等指标自动地将自己归属于某个群体,个体能有意识地用这一群体的特征约束自己的消费行为。
回避群体与自觉群体相反,它是个体消费者自认为与自己不相符的、极力避免归属的群体。
(四)长期群体和临时群体长期群体:较长时间内参加的群体,对个体的消费行为有较长且稳定的影响。
临时群体:暂处群体,如同一购买现场的其他消费者在选购过程中结成群体,一旦选购完成,便退出群体。
这种消费群体对消费行为产生一时的、不稳定的影响,但对消费者是否采取购买行动起着非同小可的作用。
二、角色对消费行为的影响社会活动对于个人行为的影响,以及个人行动在社会中的实现,不可能是孤立进行的,它们必然存在若干中介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