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和解释自然界的变化规律的。但不能用以解释人类
社会和思维发展的规律。
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则是关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 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所以,阴阳学说有其一定的局限
性。
二节
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的概念
五行与五材相区分 五行——指木、火、土、金、水及其所构成的 五大行类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运动变化。是一个 抽象的哲学概念。 五材——木、火、土、金、水称为“五材”, 是人们日常生产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五种物质,是 就事论事地谈“五物”,而并非是一个抽象的哲学 概念。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中医药膳学
主讲:XX XX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
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 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 - 孙思邈
PPT内容可自行编辑
开始上课!
第一节 阴阳学说
宇宙间事物的阴阳属性
“阴阳”是对宇宙自然界万事万 物最基本也是最高度的区别和概括。
事物阴阳属性的相对性和无限可分性
“阴阳偏盛” 的概念(第一层含义)
是阴或阳的某一方超过正常水平,表现为相应的寒或热的病理 变化。即所谓“阴胜则寒”“阳胜则热”。同时,阴阳中的某一方 偏盛,由于阴阳对立制约的存在,必然抑制或损伤另一方而使之偏 衰。即“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但仍以阴阳偏盛为主要矛盾 。属于阴阳偏盛的范畴。
阴阳偏盛导致的疾病性质属于实证
阴阳偏衰导致的疾病性质属于虚症
阴阳偏衰是阴或阳虚损不足,所导致的疾病性质属于 虚症 ,临床上分别称为“虚热”“虚寒”。
治疗上遵循“补其不足”,“虚则补之”的原则。
“阴阳偏衰” 图解
★ 阴阳转化
指事物阴阳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其双方可以各
自向其相反方面转化,阴可以转为阳,阳可以 转为阴,事物的阴阳属性也就发生了根本的变 化,称之为“阴阳转化”。 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 那仫“阴阳转化”则是一个质变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