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古典哲学代表柏拉图》同步习题
- 格式:doc
- 大小:44.50 KB
- 文档页数:5
训练2 思想家柏拉图一、选择题1.“除非哲学家变成了我们的国王,或者,我们称为国王或统治者的那些人能够用严肃认真的态度研究哲学……否则,我们的国家就永远不会安宁,全人类也不会免于灾难。
”说这话的人应是( ) A.苏格拉底B.孔子C.亚里士多德D.柏拉图2.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主要是因为“哲学王”()①最富有智慧②最富有财富③最具正义感④最富有理性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3.柏拉图的哲学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唯心论,主要是由于他认为( ) A.理念先于物质存在B.物质先于理念存在C.世界由两部分构成D.实质与现象无区别4.柏拉图强调进入阿卡德米学园的人必须学好几何学,因为他强调( ) A.几何学是学习其他所有学科的工具B.几何学是最深奥的实用科学C.所有问题都可以用几何学的方法来解决D.进入哲学殿堂必须以几何学为基础5.柏拉图时代的阿卡德米学园成为当时求学青年向往的地方,主要是由于该学园 ( ) A.由著名哲学家柏拉图主持B.学员多来自希腊的上层社会C.开设的课程较多而且新颖D.教学方式灵活,学术气氛浓厚二、非选择题6.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苏格拉底说:“我屡次在梦里听到一个督促我的声音,叫我做诗,和文艺女神结交。
我生怕疏忽了自己的责任,想知道个究竟。
我且说说我的梦吧。
我过去常做同一个梦。
梦是各式各样的,可是说的总是同一句话。
它说:‘苏格拉底啊,创作音乐,培育音乐!’我以前呢,以为这是督促我、鼓励我钻研哲学。
我生平追随的就是哲学,而哲学是最高尚、最优美的音乐。
”——《柏拉图对话集》材料二《苏格拉底之死》请回答:(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柏拉图的作品有何特点?(2)苏格拉底之死对柏拉图的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3)除上述因素外,柏拉图成为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还有哪些有利条件?7.阅读下面材料:他们虽然一起出生,彼此都是兄弟,但是老天铸造他们的时候,在有些人的身上加入了黄金,因而这些人是最宝贵的,是统治者。
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史学家汤因比说:“雅典合法地处死苏格拉底所带来的道德失败,激起一位同时代的雅典天才对雅典及其所有事业的全盘否定。
”这位“天才”曾提出()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理念先于物质存在D.三段论的演绎逻辑2、波普(当代思想家)说:“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无法估量的。
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是非柏拉图的。
”这主要是说()A.柏拉图的思想有正反两方面相等的影响B.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构成了西方哲学的核心内容C.柏拉图著作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D.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影响巨大3、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阐述了政治哲学,其突出特征就是整体主义或集体主义。
他把社会整体视为唯一的目的,强调个人是为整体服务的工具。
由此可见柏拉图()A.强调对道德知识的追求 B.反对直接民主制度C.基于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D.试图挽救城邦危机4、大前提: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是东西方的先哲。
小前提:亚里士多德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结论:孔子也是“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上述推断()A.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正确 B.大前提、小前提正确,结论错误C.大前提、小前提、结论都错误 D.大前提正确,小前提、结论错误5、论文的关键词对内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
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A.孔子 B.墨子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6、从公元前399年开始,柏拉图的国外游历生活长达12年之久。
导致柏拉图于公元前399年外出游历的主要原因是()A.出于好奇B.宣传其政治理想C.对民主政治感到失望 D.苏格拉底的派遣7、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他的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下列属于柏拉图思想对后世影响的是()①推动了后世唯心主义哲学的发展②其政治理想通过学园影响城邦统治者③部分思想被后世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所广泛接受④利于后世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8、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先后诞生了许多伟大的思想家,其中中国的孔子和古希腊的柏拉图就是公元前700~前300年出现的令后人景仰和学习的东西方先哲。
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时间:25分钟满分:50分)基础达标(36分)1.柏拉图心中理想的国家,由三个等级的公民构成:统治者、武士、劳动者。
他认为统治者应该具有( )。
A.自制之德B.勇敢之德C.智慧之德D.服从之德解析本题考查知识再认与再现能力。
A项与劳动者有关;B项属于武士;C项是对统治者的要求;D项不属于任何一个等级。
答案 C2.尽管已经过去了两千多年,但人们还在热烈地讨论柏拉图这个人物,并且存在很大的意见分歧。
这种讨论( )。
A.在现代社会已经毫无实际意义B.说明人们仍对柏位图有浓厚的兴趣C.将历史人物引入各学科的研究之中D.证明了柏拉图在历史上的影响巨大解析柏拉图关于理想国家和教育的思想至今对人们仍有启发,故A项错误;不管是对柏拉图肯定还是否定,都说明他的影响巨大。
答案 D3.柏拉图的理想国家思想( )。
①并非纯粹的空想,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②对世界政治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③人们可从中得到一些启示④认为哲学家只要具备充足的哲学知识就可以了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④解析在柏拉图的思想里,一个哲学家应具有各方面的知识。
谁想成为政治家、立法者,最好先去学习哲学。
④说法太绝对,不选。
答案 A4.被黑格尔誉为“欧洲人的精神家园”的是( )。
A.古罗马 B.古希腊 C.古埃及 D.古巴比伦解析从题干中可知“欧洲人的精神家园”一定是在欧洲范围,因而排除C、D两项,而古罗马帝国的强盛是在公元1世纪前后,而古希腊则是在公元前6~前5世纪强大起来。
答案 B5.下图为柏拉图的一部名著,在里面讨论的中心议题是( )。
A.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B.法治与人治的关系C.理想国中的居民分为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D.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柏拉图著作《理想国》的再认再现能力。
B项与其内容不符,C、D两项是柏拉图为实现正义、建立理想国家而设计出来的蓝图,故选A。
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计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苏格拉底死后,柏拉图开始长达12年之久的游历生活,主要原因在于()A.出于好奇 B.受苏格拉底的派遣C.对当时民主政治不满 D.建立柏拉图学园2、正如K.R.波普所言:“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歹)是无法估计的。
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在任何时候都不是非柏拉图的。
”这说明()A.柏拉图的理想国被后世的启蒙思想家广泛接受B.柏拉图的理想国为空想社会主义者广泛接受C.柏拉图的著作大多保留下来,成为学术经典D.柏拉图的思想影响深远,是珍贵的思想遗产3、下列有关柏拉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曾师从亚里士多德,学习哲学B.曾三次到北非文化中心居勒尼,希望把那里的统治者变成哲学家C.他创办的阿卡德米学园,成为培养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的重要基地D.他的《国家篇》是叙事体著作,给后人以智慧的启发4、柏拉图曾说:“奴隶不会成为主人的朋友,小人也不会成为君子的朋友,即使他们拥有了平等的地位也不会如此;因为如果对不平等的东西给以平等,其结果正是不平等。
”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古代希腊不平等的现象比较普遍B.雅典民主共和国的实质是奴隶主阶级专政C.古代雅典没有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每一个人都可以追求平等的政治地位5、关于柏拉图,英裔美国哲学家怀特海曾经感叹道:“两千五百年的西方哲学只不过是柏拉图哲学的一系列注脚而已。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说明人们对柏拉图有浓厚的兴趣B.西方哲学没有发展C.将历史人物引入各学科的研究中D.证明了柏拉图在历史上的影响巨大6、苏格拉底因为不能见容于雅典的民主政体而被处死,这一事件改变了柏拉图对民主政治的态度,他四处游历,设计心目中的理想国,他认为最好的国家是( )A.实行开明君主治理的国家B.由政治家统治的民主国家C.信仰宗教的政教合一国家D.哲学家担任国家的统治者7、黑格尔曾说:“柏拉图的著作,无疑是命运从古代给我们保存下来的最美的礼物之一。
高中历史第2课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专项测试同步训练2020.031,儒家的"内圣外王"与柏拉图的"哲学家王"两者都A.试图实现国家的安宁与社会的有序B.主张有智慧的人治理国家C.强调君主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D.有利于建立民主政治2,对古代西方三位著名学者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B.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柏拉图C.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D.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柏拉图3,柏拉图在《国家篇》设想的理想国家是一个A.高度集权的专制国家 B.高度民主的国家C.典型的法治国家 D.哲学家王统治的和谐社会4,柏拉图和孔子所倡导的社会具有的共同特征是A道德约束 B.理性制约 C.等级秩序,互不越位 D.反对财产私有5,据说冉雍的父亲是个“贱而恶”的人,但孔子仍收冉雍为其弟子,这体现了A.因材施教的原则B.有教无类的思想C.没有贵贱之分的思想D.循循善诱的说教6,下图为柏拉图的一部名著,在里面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什么是正义B.法治优与人治C.理想国中的居民分为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D.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克己复(合)礼(规范)为仁。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材料二:正义就是占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情。
国家的正义在于三种人(统治者、军人和平民)各做各的事情。
---柏拉图材料三:“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材料四:法律一方面依靠说服,一方面依靠强制。
如果所有人都遵守法律,国家就会昌盛。
---柏拉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⑴、材料一、二中孔子和柏拉图都描绘了一种社会,各有其特点,其共性是什么?⑵、材料三、四中孔子和柏拉图在国家治理上提出了怎样的主张?⑶、孔子和柏拉图的政治思想有什么共同命运?为什么?8,实现社会和谐,是人类的美好愿望和追求的目标。
“社会稳定”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民主法制.公平正义.安定有序等是“和谐社会”的主要特征。
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基础巩固1.古希腊文明在哲学上的贡献,体现在“探索人的理性”上。
柏拉图认为,构成理性世界的是()A.道B.理C.理念D.物质答案 C『解析』道家学派认为“道是世界的本源”,故A项错误;程朱理学认为“理是世界的本源”,故B项错误;柏拉图认为“构成理性世界的是理念”,故C 项正确;马克思主义认为“构成世界的是物质”,故D项错误。
2.古希腊先哲柏拉图在谈到他生活时代的雅典时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会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这主要表明()A.柏拉图时代的雅典公民充满了自由的精神B.当时雅典尚没有法律来约束公民C.柏拉图因为恩师苏格拉底被判有罪而诋毁雅典民主政治D.雅典的直接民主制使其面临体制性的危机答案 D『解析』材料引文主要阐述了雅典直接民主忽视公民的政治素养,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因此D项符合题意3.柏拉图的理想国理念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永保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说明()A.在阶级社会中,理想具有阶级性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D.理想是虚无缥缈的东西答案 A『解析』奴隶主、资产阶级、无产阶级都有自己的理想和奋斗目标,说明了理想的阶级性,故选A项。
4.公元前387年,柏拉图受邀到达西西里岛的叙拉古,这是他第一次到达该地。
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最有可能是()A.传播其学术思想B.实现造就“哲学王”的理想C.进行僭主政治实践D.建立哲学研究的稳固基地答案 B『解析』柏拉图心目中的理想国家就是理想国。
据所学可知,柏拉图第一次游历叙拉古时结识了其统治者阿启泰,并在他身上找到了“哲学王”的雏形。
故本题选B项。
5.柏拉图为说明“理念”曾这样描述过“美德”:“借人东西要还是种美德,可是如果借了朋友一把剑,如果你还给他,他正想用这把剑去杀人,那么这种情况下还借剑还是不是美德呢?”该材料表明柏拉图()A.认为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是最高知识B.鼓励人们要进行独立的理性思考C.以人的感觉而不是以神的意志为尺度D.认为“理念”存在于人类的感性世界里答案 B『解析』材料未论述道德知识在知识中的地位,故A项错误;材料主要说明借东西这种“美德”有时候也可能做坏事,所以人们要对此进行理性思考,不能盲从,故B项正确;材料未讨论认识的尺度问题,故C项错误;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柏拉图认为世界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和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组成,理念不存在于感性世界里,故D项错误。
高二历史同步练习第2单元第2课西方古典学的代表柏拉图(新人教版选修4)1.柏拉图主张让国家政权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手中,这实际上是() A.对雅典的民主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的必然结果C.坚定地支持雅典的民主制D.为自己进入仕途制造舆论解析:选A。
柏拉图所生活的雅典实行民主制,而他的主张更接近斯巴达的贵族制。
2.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家由三个阶级的人构成: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
他认为如果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国家必然处于和谐状态。
他认为护国者应具备()A.正义之德B.智慧之德C.勇敢之德D.节制之德解析:选B。
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柏拉图代表性著作《国家篇》的认识和掌握情况,柏拉图目睹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落和无能,政治上主张积极改造国家,要求护国者应具备智慧之德。
故正确答案为B项。
3.下图为柏拉图的一部名著,在里面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一个国家如何才能达到正义B.法治与人治的关系C.理想国中的居民分为三部分,各自恪守职责D.统治者成为哲学家才能治国解析:选A。
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柏拉图著作《理想国》的再认再现能力。
B与其内容不符,C、D是柏拉图为实现正义、建立理想国家而设计出来的蓝图,故选A。
4.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曾在阿卡德米建立学园,英语“科学院”或“研究院”(academy)一词就来自古希腊语阿卡德米,这突出地说明()A.英语中的许多词来自希腊语B.柏拉图学园对后世影响深远C.“科学院”和“研究院”的本意相同D.古希腊语的许多词语在逐渐消失解析:选B。
阿卡德米学园的建立是柏拉图生命中的转折点,也是欧洲科学史上值得纪念的事件。
后世西方各国的学术研究院一直沿袭它的名称,这充分说明柏拉图学园对后世影响的深远。
A项是说希腊语对英语的影响,C项忽视了题干材料中“在阿卡德米建立学园”等信息,D项与题干材料没有直接关系。
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苏格拉底说:“我屡次在梦里听到一个督促我的声音,叫我做诗,和文艺女神结交。
第 2 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基础稳固1 青年时代的柏拉图曾对雅典民主政治充满了偏见, 主假如因为 ()①雅典联盟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惨败裸露了雅典民主政治的缺点②希腊其余城邦的政治制度都比雅典先进③苏格拉底被雅典所谓的民主政治以渎神罪处以极刑④民主政治使雅典的奴隶制趋于衰败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分析伯罗奔尼撒战争的失败本质是斯巴达奴隶主贵族政治对雅典民主政治的成功; 但在当时的希腊城邦中, 雅典的民主制度应当是最初进的政治制度; 苏格拉底是因为雅典一些政治谋利家的操控而被判处极刑的; 伯罗奔尼撒战争致使了希腊城邦制度的衰败, 也致使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的衰败。
答案 C2 柏拉图以为 , 世界由理性世界和感性世界构成。
此中, 构成理性世界的是()A. 公理B. 良心C. 物质D. 理念分析在柏拉图看来, 理念先于物质存在。
这是一种舍本逐末的唯心论。
在他看来, 理性世界是由理念构成的。
答案 D3 柏拉图所假想的理想国家中, 三个阶级不包含()A. “哲学王”B. 护国者C. 卫国者D. 生产者分析在题中的四个选项中, “哲学王”是指个人, 即作为哲学家的最高统治者。
所以, “哲学王”其实不构成一个阶级。
答案 A4 以下对于阿卡德米学园的表达, 不正确的选项是 ()A.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B.由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创办C.学员一定拥有初级的数理知识D.主要采纳对话的方式进行讲课分析阿卡德米学园的创办者是柏拉图。
答案 B5“理念论”和“理想国”是柏拉图的重要理论成就, 依据有关知识回答:(1)柏拉图的“理念论”有哪些主要内容?其本质怎样 ?(2)柏拉图对于理想国家的假想怎样?(3) 柏拉图的“理念论”和“理想国”之间有何内在的联系?参照答案 (1) 内容 : 世界由两部分构成, 一个是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 另一个是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 理性世界真切、完满而永久, 感觉世界虚假、残破而变化; 理念先于物质而存在。
历史苏版ⅳ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练习[基础随堂巩固]1、柏拉图设想的理想国是后来一系列理想国中的第一个。
这种政治学中的理想国家与现实国家的对立,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集中柏拉图理想国家设想的著作是()A、《国家篇》B、《论语》C、《富国论》D、理念论解析:《国家篇》集中了柏拉图关于理想国家的设想。
答案:A2、右图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柏拉图。
以下培养目标他最有可能赞许的是()A、武士B、士农工商C、哲学家D、公民解析:柏拉图主张哲学家治理国家,他最赞许的培养目标是哲学家。
答案:C3、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主要是因为“哲学王”()①最富有智慧②最富有财富③最具正义感④最富有理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柏拉图认为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所谓的“哲学王”来担任,“哲学王”并不是最富有财富者。
答案:C4、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客观唯心主义观点C、形而上学观点D、唯物主义观点解析:柏拉图的理念论是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思想。
答案:A[知能综合提升]〔时间:25分钟,总分值:40分〕【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24分)1、柏拉图主张让国家政治掌握在少数明智、富有才干、具有道德的人手中,这实际上是()A、对雅典的民主制提出了不同的看法B、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失败的必然结果C、坚定地支持雅典的民主制D、为自己进入仕途制造舆论解析:柏拉图所生活的雅典实行民主制,而他的主张更接近斯巴达的贵族制。
答案:A2、“如果我们在出生以前获得这类知识,带着它一起出世,那么我们出生前及在出生之时就不仅知道相等、大小,而且也知道所有这样的理念。
因为我们现在的理论不仅仅涉及相等自身,而且也涉及美自身、善自身、正义、神圣,一句话,涉及所有在我们的辩证的问答进程中打上‘自身’标记的事物。
因而我们必定也是在出生前就获得了所有事物的知识。
2023~2024学年人教版选修4《第2课西方哲学的代表柏拉图》高频题集考试总分:93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卷I(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计 11 小题,每题 3 分,共计33分)1.如选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拉斐尔的名作《雅典学园》,图中左侧手指向天的老者为柏拉图,手掌向地的学者为亚里士多德。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师生二人应该是在下列哪一问题上持截然相反的观点()A.理念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B.学园应该培养城邦的上层人才C.国家的统治者应由哲学家担任D.出色的学者应涉及广阔的学科领域2. 柏拉图认为,很多戏剧为了迎合观众的趣味,把人性中的无理性部分当作重点的模仿对象,这些作品亵渎神灵、丑化英雄,同时摧残理性、滋养情欲。
他意在强调()A.人文精神易造成思想混乱B.戏剧应该取消以净化社会C.文艺衰微是由于民主泛滥D.文学艺术必须要富涵美德3. 为西方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的是()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孟德斯鸠D.柏拉图4. 柏拉图设想出的理想国由统治者、护卫者及工作的民众三个等级构成,“三个等级之间的界限不能被逾越,如果这种统治关系不被侵害的话,公正就得以产生”。
据此判断,柏拉图认为的公正的社会是( )A.人人平等B.人民主权C.各守其职D.礼制文明50405. 柏拉图认为组成城邦的公民理想人数应以人为上限,因为这个数字是个人能认识并充分交流的极限。
这一设想( )A.与我国道家思想如出一辙B.造就了古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特点C.有利于公民更好地参政议政D.是对雅典民主政治原则的全盘否定6. 柏拉图的《理想国》的主题之一是“论正义”,他认为城邦的正义在于根据每个人的先天身心素质和后天的教育训练安排其相应的工作或职责,而不是根据其出身。
第2课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
一、选择题
1.他的政治学说开创了西方政治思想中乌托邦主义的传统。
这个人是
A.亚里士多德
B.柏拉图 C.莫尔D.圣西门
2. 柏拉图生活的时代中国历史正处于
A.西周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朝时期
3. 柏拉图认为世界的本源是
A.道 B.理 C.理念 D.物质
4. 柏拉图“理想国”是奴隶主的理想,资产阶级把永保资本主义制度作为他们的理想;无产阶级则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这说明A.在阶级社会,理想具有阶级性
B.他们的理想都是幻想
C.每一时代的人们都有美好的愿望
D.理想是虚无飘渺的东西
5. 柏拉图所谓的“哲学王”必须具备
①智慧②正义感③理性
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 D.②
6. 柏拉图认为进入深奥哲学殿堂的前提是学好
A.几何学 B.物理学 C.天文学 D.历史学
7. 欧洲历史上第一所综合性学校是
A.阿卡德米学园
B.吕克昂学园
C.毕达哥拉斯学院
D.巴黎大学
8. 对于柏拉图的思想主张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柏拉图的哲学建立在实在与现象的区别之上
B.柏拉图的理念论是完全正确的
C.把理性世界和感觉世界结合起来
D.护国者要有节制之德
9.下列哪些人物是阿卡德米学院培养出来的人才
①泰阿泰德②欧多克索③亚里士多德④苏格拉底⑤柏拉图
A.①②③B.①②③③④⑤
C.②④③⑤D.①②④⑤
10、关于柏拉图的述正确的是
A.出身名门,后师从苏格拉底
B.与苏格拉底不同的是他反对雅典的民主政治,提出了理想国的设想
C.曾在叙拉古实践自己的“哲学王”主张,结果失败
D.阿卡德米学园的建立是其一生的转折点
二、非选择题
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有许多美丽的事物以及善的事物存在者;……另一方面我们又说有一个美自身、善自身,相应于每一组我们认为是众多的事物都有一个单一的理念,它是一个统一体,我们把它称为真正的存在。
”──《国家篇》材料二“万物的本性是相近的,灵魂又已经知道了一切,也就没有理由认为我们我们不能通过回忆某一件事情──这个活动一般叫学习──发现其他的一切,只要我们有勇气,并不倦地研究。
由此可见,所有的学习不过只是回忆而已。
”
──《曼诺篇》
请回答:
(1)上述材料体现的是哪位思想家的什么哲学主张?
(2)概括材料二的主要观点。
(3)请评价这一哲学思想,并指出其现实意义。
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柏拉图
材料二
苏:但是也许你要说这与我们城邦的制度是不适合的。
因为我们的人既非兼才,亦非多才,每个人只能做一件事情。
阿:是不适合的。
苏: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城邦是唯一这种地方的理由:鞋匠总是鞋匠,并不在做鞋匠以外,还做舵工;农夫总是农夫,并不在做农夫以外,还做法官;兵士总是兵士,并不在做兵士以外,还做商人,如此类推。
不是吗?
阿:是的。
苏:那么,假定有人靠他一点聪明,能够模仿一切,扮什么,象什么,光临我们的城邦,朗诵诗篇,大显身手,以为我们会向他拜倒致敬,称他是神圣的,了不起的,大受欢迎的人物了。
与他愿望相反,我们会对他说,我们不能让这种人到我们城邦里来;法律不准许这样,这里没有他的地位。
我们将在他头上涂以香油,饰以羊毛冠带,送他到别的城邦去。
──《理想国》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柏拉图设计的“理想国”是怎样的?
(2)你如何看待柏拉图的“理想国”?
13、试从几个方面对柏拉图和孔子进行对比。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CCAA 6~10 AAAAB
二、非选择题
11、(1)柏拉图;理念论
(2)学习就是回忆
(3)评价:①唯心论:理念为先,知识先天;
②理念论触及现象及本质,感性与理性的矛盾,第一次阐述了人的理性对于事物有触动作用,强调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积极作用。
现实意义:随着科技进步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创新已经成为人类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和宝贵财富,柏拉图的理念论在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今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2、(1)主要内容:①理想国由护国者、卫国者、生产者三个阶级构成,三个阶级各具其德,各守其位,使国家处于和谐状态
②国家的统治者应该由哲学家来担任
(2)看法:①带有很大的空想性,过于理想化,是一种乌托邦设想
②柏拉图的理想国又并非纯粹的空想,而是针对当时希腊各种政体的弊端提出的,有一定的社会原型,给人以一定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