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小升初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分类专项六【古文诗词阅读与理解性默写】精练卷
- 格式:docx
- 大小:25.87 KB
- 文档页数:5
六年级语文诗词歌赋默写试题答案及解析1.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4分)①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②守信是一项财宝,不应该随意虚掷。
③正直是道德之本。
④山下兰芽短浸溪⑤潇潇暮雨子规啼⑥江畔独步寻花⑦芙蓉楼送辛渐⑧甘瓜苦蒂,天下物无全美。
(1)——马尔克斯《百年孤独》(2),松间沙路净无泥。
——苏轼《浣溪沙》(3)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王昌龄《》(4)——《师说》【解析】略2.诗句补充完整,并用直线与诗人,诗题连起来。
待到山花烂漫时,_____________。
杜甫《示儿》死去元知万事空,_____________。
陆游《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白日放歌须纵酒,_____________。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解析】略3.常识填空3%《问官军收河南河北》是代诗人的作品,被称为,诗歌中的“妻子”的意思是,“青春”的意思是,表达了【答案】唐代杜甫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
诗歌中的“妻子”的意思是妻子和孩子,“青春”的意思是春天,表达了诗人迫不及待地要回到家乡,归心似箭的思想感情,体现了诗人很爱国。
【解析】这是杜甫很著名的一首诗,有两点需要注意:“妻子”“青春”两个词与今天的意思不一样;了解了这首诗的创作时代背景,思想感情也就知道了。
【考点】诗歌赏析4.填写诗句及作者。
春夜喜雨作者____________(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野径云俱黑,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花重锦官城。
【答案】杜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解析】春夜喜雨 (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规律总结:这道题出得比较灵活,要求同学们既回归课本,也要拓展课外知识这就需要迅速的搜寻所学。
小学里学过不少杜甫的诗,需要从中筛选。
(小升初)六年级语文《古诗词课内外默写》专项练习题-带答案1.根据课文内容、古诗文和名言警句填空。
(1)【雨中看人】烟衰雨笠,诗里常客:“黑云翻墨未遮山,”是苏轼的喜悦;“,草色遥看近却无”是韩愈的欣喜;“渭城朝雨邑轻尘,”是王维的离愁;“,润物细无声”是杜甫的赞叹。
(2)【月中寄情】月有圆缺,触景生情:“移舟泊烟渚,”是孟浩然的羁旅之愁;“,不知秋思落谁家”是王建的思乡之情;“明月别枝惊鹊,”是辛弃疾的愉悦之乐。
(3)【心向远方】心有光芒,奔赴远方:“捐躯赴国难,”是曹植一片赤诚的爱国之心;“,快走踏清秋”是李贺渴望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志。
(4)【书中悟理】阅读经典,寻找自我:“太阳他有脚啊,,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让我明白了要珍惜时光;“树欲静而风不止,。
”让我明白要孝敬父母;“,惟有他发扬起来,中国才有真进步。
”让我懂得民族精神的可贵;“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曰:非然也。
”让我明白了做事要一心一意。
2.在横线上填写课文内容或合适的名言和古诗文。
(1)去的尽管去了,,,又是怎样的匆匆呢?(2)“,明月何时照我还。
”是宋代诗人王安石的乡愁,“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
”是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乡愁。
(3)诗情即性情,诗品即人品。
“不要人夸好颜色,”是诗人王冕的人格写照,“,不拘一格降人才”是龚自珍的人生境界。
(4)遇事不必钻牛角尖,要灵活变通,古人告诉我们:“穷则变,,“3.根据你的积累,把下面诗句子补充完整。
(1)黄沙百战穿金甲,。
《从军行》(2),浪淘风簸自天涯。
《浪淘沙》(3)鞠躬尽瘁,。
——诸葛亮(4)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伯牙鼓琴》(5)我们在《长相思》“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里体会到思乡之苦;我们在《竹石》“,任尔东西南北风”体会到了坚贞不屈。
4.默写古诗《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
诗的作者是代诗人。
5.填空(1)“飞花令”是我国古人玩的一种文字游戏,选取一个字为主题,说出相应的诗句。
⋯⋯⋯⋯⋯⋯⋯⋯⋯⋯⋯⋯⋯⋯⋯⋯⋯⋯⋯⋯⋯⋯⋯最新料介绍⋯⋯⋯⋯⋯⋯⋯⋯⋯⋯⋯⋯⋯⋯⋯⋯⋯⋯⋯小升初专项复习—古诗词默写与应用附答案班级姓名学号一、补全以下常有的古诗文名句1、小荷才露尖尖角 , 。
——《》(朝代)(作者)2、少小离家老大回,。
——《》(朝代)(作者)3、众鸟高飞尽,。
——《》(朝代)(作者)4、, 死亦为鬼雄。
——《》(朝代)(作者)5、,听取蛙声一片。
——《》(朝代)(作者)6、,轻烟老树寒鸦,。
——《》(朝代)(作者)7、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朝代)(作者)8、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
——《》(朝代)(作者)9、昔我往矣 , 。
今我来思 , 。
——《》(出处)10、一径深,树头花落。
——《》(朝代)(作者)11、,春风吹又生。
——《》(朝代)(作者)12、, 人来鸟不惊。
——《》(朝代)(作者)13、, 门泊东吴万里船。
——《》(朝代)(作者)14、洛阳城里见秋风,。
——《》(朝代)(作者)二、增补诗句,并将诗句中隐蔽的成语写在横线上。
1、欲把西湖比西子,。
()2、我劝天公重振作,。
()3、草长莺飞二月天,4、,要留。
在人间。
(())5、九州生气,。
()三、依据描述写诗句1写出了小孩捕蝉前的专注:2写出了垂钓时怕鱼儿吓走时的担忧:3写出了小孩放风筝时的天真:4写出了小孩剥莲蓬时的稚态:⋯⋯⋯⋯⋯⋯⋯⋯⋯⋯⋯⋯⋯⋯⋯⋯⋯⋯⋯⋯⋯⋯⋯最新料介绍⋯⋯⋯⋯⋯⋯⋯⋯⋯⋯⋯⋯⋯⋯⋯⋯⋯⋯⋯5写出了小孩模拟大人种瓜时的讨人喜爱的样子:6、出了小孩放牧回来吃完饭后不脱衣服就睡觉的情况:7、写出了小孩借风使船的状态:7、告诉我们要不断念书,不断吸取新的知识:8、告诉我们死念书是没实用的,要做到知行统一:9、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10、告诉我们时间如流水,不会倒流,我们要珍惜时间:11、告诉我们人要心灵澄明,就得仔细念书,不时增补新知识:四、古诗应用题:1、在期末写考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
小升初语文复习专题《诗文默写》一、默写根据提示默写并填空。
1.“,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春景使人陶醉;“绿树村边合,”的田园风光让人欣喜;“黑云翻墨未遮山,”的雨景令人称奇。
2.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由于伯牙、锺子期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人们用“”这个成语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积累填空。
3.《山居秋暝》的作者是朝的。
诗中动静结合的诗句是:“,”。
4.?为有源头活水来。
5.魏征劝告人们:“居安思危,。
”6.司马光教导人们:“由俭入奢易,。
”7.一粥一饭,,半丝半缕,。
8.日积月累填空。
(1)可怜九月初三夜,。
(白居易《暮江吟》)(2),只缘身在此山中。
(苏轼《题西林壁》)(3),死亦为鬼雄。
(李清照《夏日绝句》)(4)醉卧沙场君莫笑,。
(王翰《凉州词》)(5)看道旁李树,诸儿竞走取之,。
(《王戎不取道旁李》)积累背诵9.,孤帆一片日边来。
10.灯不拨不亮,。
11.有理走遍天下,。
12.一个篱笆三个桩,。
13.默写古诗。
望天门山(唐·李白),。
,。
14.运用古诗名句填空。
(1)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苏轼《题西林壁》中的诗句“,”就说明了这个道理。
(2)《出塞》中“,不教胡马度阴山”一句表达出对战争胜利的渴望和对良将的期盼;《凉州词》中“,”一句表现了战争的惨烈;《夏日绝句》中“,”一句传达出诗入的凛然风骨。
(3)高适在送别董大时用:“,”激励朋友抖擞精神去奋斗、去拼搏。
我也可以用“桃花潭水深千尺,”这句诗来表达对好友的惜别之情。
15.默写《暮江吟》,争取默写得正确、匀称、整洁。
1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水性情多变。
它时而豪迈,在《观潮》中,浪潮越来越近,犹如,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它时而恬淡,在《走月亮》中,细细的,流着的香味,流着月光。
(2)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比如说“立了秋,。
2020年小升初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分类精练卷专练六:古文诗词阅读与理解性默写一、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1)天街小雨润如酥,。
(2)问渠哪得清如许,。
(3)春色满园关不住,。
(4)无可奈何花落去,。
(5)身无彩凤双飞翼,。
(6)欲把西湖比西子,。
(7)沉舟侧畔千帆过,。
(8)草长莺飞二月天,。
(9)篱落疏疏一径深,。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11)等闲识得东风面,。
(12)不识庐山真面目,(13),化作春泥更护花。
(14),早有蜻蜓立上头(15),明月何时照我还?(16),西出阳关无故人。
(17),报得三春晖。
(18),轻舟已过万重山。
(19),霜叶红于二月花。
(20),江枫渔火对愁眠。
二、根据提示写诗句1、人们常用杜甫的“,”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2、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用“,”来表白自己坚贞的操守,光明磊落的品格和对谤议的蔑视。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写诗人送别友人时长久怅望、依恋不舍的句子是:“,。
”4、人生旅途中,难免回关山重重,挺一挺,走过去,前面定然会是一片明媚的天地,这种情形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
”两句话来概括。
5、《观书有感》这首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6、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
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3分)庐山瀑布:大草原:长江:三、根据情境填古诗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小升初六年级语文古诗文复习(附答案)一、补充下列有关“惜时与勤奋”的诗句。
(7分1、____________________,老大徒伤悲。
2.三更灯火五更鸡,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白首方悔读书迟。
3、_____________,一日难再晨。
及时当勉励,________________。
4、莫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列诗句表述的节日依次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4分)①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②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街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③细雨成阴近夕阳,湖边飞阁照寒塘。
黄花应笑关山客,每岁登高在异乡。
④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A.①春节②中秋节③端阳节④除夕B.①元宵节②中秋节③清明节④元日C.①元宵节②七夕③重阳节④春节D.①元旦②七夕③重阳节④元宵节三、李明同学说话喜欢引经据典,在下面几种情境讲话时,他引用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 )。
(4分)A.同学张华要到外地上中专,李明给他送行时说:“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张华,你一人远走他乡要多珍重啊!”B同学刘欣写作文时想找一句表达读书乐趣的名句,李明不假思素地说道:“这还不容易,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嘛!”C.李明和同学一起去春游,面对满园盛开的梨花,他情不自禁地说道:“真可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太美了!D.李明的同学张强学习上得过且过,不求甚解,李明意味深长地对他说:“学而不思则罔’,你可不能总是浅尝辄止啊!”四、用线把诗的作者、题目和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恰当地连接起来。
(8分)王安石《示儿》以“悲”为主线表达了爱国之情。
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以“喜”来贯穿表达了爱国之情。
陆游《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抒发了作者怀念家乡的情感。
李白《泊船瓜洲》表达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之情。
2.刘禹锡湖光山色想象比喻
3.秋夜,月光下洞庭湖水清澈见底,与月色相交,湖水平静,像面没打磨过的镜子,
远远望去,像一只小巧的青螺。
二、1.词牌名贵州省遵义市北,是从四川入贵州的要道
2.写出了山的颜色,展现了壮阔的山景。
(参考)
3.作者通过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作者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
(参考)
三、1.萧条
2.(1)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2)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3.首联,诗人先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的遭遇,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颔联,
诗的第二层,通过对受害战友的悼念,以及自己回到故乡竟然恍如隔世的情景,使愤激之情进一步深化。
颈联,诗的第三层,推开一步,对比了自己的沉沦与新贵的得势,诗人的愤激之情达到了顶点。
尾联,诗的第四层,急转直下,表示并不消极气馁,要抖擞振奋,积极进取,重新投入生活,以自勉自励结束。
层层深入,言简意深,表达了诗人虽身经危难,但仍然百折不回的坚强毅力,给后人以莫大的启迪和鼓舞。
四、1.凋谢
2.(1)相见时难别亦难(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3)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五、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小升初语文总复习——古诗词和文言文(含答案)古诗词和文言文在中华历史文化长河中,是最耀眼,最夺目的一朵浪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粹。
"读史书使人明智,读诗书使人灵秀。
"学习古诗词和文言文不仅能使人灵秀,更重要的是使人脱离庸俗和低级趣味,让人变得高雅文明,“腹有诗书气自华”就最能体现出学习古诗文给人带来的巨大变化。
学习古诗词能造就和改变一个人的性格,能陶冶一个人的情操,能使人的志向、情操得到陶冶和升华。
熟读古诗词不仅能提高人们的文学素养,对提高写作能力也是大有帮助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
”在小学阶段,必须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学生背诵学习运用指定的古诗文,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拓展延伸,熟读记忆各种古诗文,努力熏陶自我文化修养,积淀文化底蕴,不断增值和提升自我!第一节古诗词朗读和积累题型解析【例1】在诗句中填写上适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读一读,仔细地体会。
(1)()日依山尽,()河入海流。
(2)两个()鹂鸣()柳,一行()鹭上()天。
(3)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杏出墙来。
(4)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
解析:题目要求在四个句子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表示颜色的词。
题中的四个句子,出自不同的四首诗,题目主要考查对于这四首诗的积累情况。
同时提出了“读一读,仔细体会”的要求,意在通过“填、读”活动,体会出古诗用字精练、准确,画面精美,情景交融的特点。
回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对作品的牢固记忆和积累,可以由诗句想象全诗,进入诗句的情境中,在体会与感悟中完成填空,结合所填的词语,体会字的含义。
从此类题目的解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古诗文积累的重要性。
答案:(1)白黄(2)黄翠白青(3)红(4)红【例2】诵读下列诗句,找出停顿不正确的一组,在其后面的括号内打“×”。
(1)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2)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3)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小升初语文复习习题及答案(古诗句默写专题)小升初语文复题及答案(古诗句默写专题)补上名言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1.羌笛何须怨XXX,。
(XXX)2.浮云游子意,。
(XXX)3.细雨鱼儿出,。
(XXX)4.草枯鹰眼疾,。
(XXX)5.夜阑卧听风吹雨,。
(XXX)6.洛阳亲友如相问,。
(XXX)7.星垂平野阔,。
(XXX)8.山河破碎风飘絮,。
(XXX)9.清水出芙蓉,。
(XXX)10.奇文共欣赏,。
(XXX)11.露从今夜白,。
(XXX)12.余霞散成绮,。
(谢眺)13.尔曹身与名俱灭,。
(XXX)14.XXX会有时,。
(XXX)15.东边日出西边雨,。
(XXX)16.欲把西湖比西子,。
(XXX)17.纸上得来终觉浅,。
(XXX)18.,不耻下问。
(《论语》)19.三人行,。
(《论语》)20.予独爱莲之,,。
(XXX)121.两岸青山相对出,。
(XXX)22.僵卧弧村不自哀,。
(XXX)23.鸟宿池边树,。
(XXX)24.不以物喜,。
(XXX)25.一气呵成,,。
(《左传》)26,,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XXX)27.XXX登东山而XXX,。
(XXX)28.读书足以怡情,,足以长才。
(XXX)29.,考当今之得失。
(XXX)30.众口铄金,。
(《史记》)31.五岳归来不看山,。
(XXX)32.句有可削,;字不得减,。
(XXX)33.故,无以至千里,,无以成江海。
(《劝学》)34.言之无文,。
(《左传》)35.忍看朋辈成新鬼,。
(XXX)36.,只要香仍旧。
(XXX)37.,侈,恶之大也。
(《左传》)38.,不指北方不愿休。
(XXX)39.祸害常积于急微,。
(XXX)40.,固将重昏而终身。
(XXX)41.采菊东篱下,。
(XXX)42.千呼万唤始出来,。
(XXX)243.别有幽愁暗恨生,。
(XXX)44.今宵酒醒那边,。
(XXX)45.风萧萧兮易水寒,!(《战国策》)46.其文约,其辞徽,,。
《史记》47.言者无罪,。
六年级语文诗词歌赋默写试题1.古诗词积累(8分)①、《题西林壁》中蕴含哲理的句子是:“”②、古代与季节有关的诗词多悲秋喜春。
然而也有例外,例如在刘禹锡的《秋词》中,秋高气爽、鹤冲云天的景象是那样的富有诗情画意:“,。
”而于谦《石灰吟》抒发诗人高洁品质:“ ,。
”③《观书有感》中表现作者哲理性思考的句子是:“,。
”【解析】略2.积累与运用(20分)(1)我们在语文书上知道了许多英雄人物,有的雷锋;的老班长;的甘罗。
(3分)(2)老舍是国著名的。
代表作品有、。
2分(3)古诗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瑰宝,我们从小就在古诗中受到启迪。
家长们常用“________,________”教导我们要努力学习;面临分别,我们用“________,________”来互相勉励;当独自在外时,又会用“_______,_____”来表达我们的思乡之情。
(6分)(4)从桃花、菊花、桂花、梅花、荷花、梨花六种花中选择一种合适的花填进下面的诗句中:(4分)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开。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始盛开。
③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别样红。
④待到重阳日,还来就。
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
(3分)(5)用一句歇后语来赞美我们现在的生活。
(2分)【解析】略3.下列诗句中有咏莲的,也有咏菊的,其中咏莲的诗句是()(4分)①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②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③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⑤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
A.①③⑤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④【解析】略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4.5分:4+4+1+2+3.5)(1)有有,有有,有有,有有,既须,又长,这就是养花的乐趣。
本段选自先生的作品,他获得“”的称号。
(2)范成大是我国古代著名的田园诗人,他抓住儿童特点把劳动当作游戏的诗句是“,。
”《送元二使》抒发作者对朋友的依依惜别的诗句是:,。
(3)《城市的标识》一文中,国槐是________的标识,椰树是的标识。
2020年小升初六年级语文总复习分类精练卷专练六:古文诗词阅读与理解性默写一、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1)天街小雨润如酥,。
(2)问渠哪得清如许,。
(3)春色满园关不住,。
(4)无可奈何花落去,。
(5)身无彩凤双飞翼,。
(6)欲把西湖比西子,。
(7)沉舟侧畔千帆过,。
(8)草长莺飞二月天,。
(9)篱落疏疏一径深,。
(10)天街小雨润如酥,。
(11)等闲识得东风面,。
(12)不识庐山真面目,(13),化作春泥更护花。
(14),早有蜻蜓立上头(15),明月何时照我还?(16),西出阳关无故人。
(17),报得三春晖。
(18),轻舟已过万重山。
(19),霜叶红于二月花。
(20),江枫渔火对愁眠。
二、根据提示写诗句1、人们常用杜甫的“,”一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2、唐朝大诗人王昌龄用“,”来表白自己坚贞的操守,光明磊落的品格和对谤议的蔑视。
3、《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中,写诗人送别友人时长久怅望、依恋不舍的句子是:“,。
”4、人生旅途中,难免回关山重重,挺一挺,走过去,前面定然会是一片明媚的天地,这种情形可用陆游《游山西村》中“,。
”两句话来概括。
5、《观书有感》这首诗中用来比喻不断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的两句诗是:“,。
”6、人们常用“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来赞美黄河的雄伟气势。
你能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赞美下面的景观吗?(3分)庐山瀑布:大草原:长江:三、根据情境填古诗1、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____________________”,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2、中秋佳节,皓月当空。
那一轮圆月被黄灿灿的月晕衬托着,月光如透明的薄纱,朦朦胧胧地罩在大地上,清风拂面,不由撩动我思乡的情怀:离别故土几载,家乡的亲人可好!酸楚的我不禁潸然泪下,“____________________”。
亲人啊,可知道海外游子的心!3、到了瀑布脚下,捧着清澈的泉水,舒服极了。
昂首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撞击在岩石的棱角上溅起朵朵美丽的玉花。
望着这美丽的瀑布,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来。
眼前这瀑布里没诗中那瀑布的壮景,却也有“飞落数来崖,碎玉叹飞花”的奇观。
4、梅,自古以来就倍受人们的称赞。
要说古人赞颂梅的诗句,就更是数不胜数了。
“____________________”便是一个例子。
梅独自傲立于风雪中的顽强精神,确实令人感慨万千。
5、昨天下午,张老师布置了一道数学思考题。
晚上,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了过来,助我一臂之力,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迅速地解开了这道难题。
6、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
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
“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7、春雨,古今中外多少人赞美你。
“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大诗人杜甫描述你来到人间的佳句。
你来了,如烟似粉,悄无声息,垂柳在你的抚慰下吐出新芽,竹子在你的滋润下拔节,禾苗在您的沐浴下盈盈闪光……8、战火连连,兵荒马乱,“望湖楼”酒家却依然是一片灯红酒绿,歌舞升平,歌女搔首弄姿,这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达官贵人竟过着纸醉金迷的生活,这被侵占之地何时才能收复,9、初春的早晨,小华散步到江边,看到红日碧水美景,不禁感慨地说:“真是,。
”10、开发大西北,我们实施了退耕还林、退耕还草的绿色生态战略。
可以料想,不久的将来,古人吟唱的“,,。
”的良好生态环境必将在大西北重现。
(用《敕勒歌》中的诗句填写)四、古诗阅读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句诗出自诗人,题目是《》,句中的“绿”字作者经过多次修改,作者可能用过字,最后用“绿”字是因为2、“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诗的题目是《》。
句子的意思是。
表达的思想感情是。
3、《示儿》是朝诗人的作品。
“示”的意思是。
这首诗是他时的作品。
诗中说出了他最牵挂的事是,并嘱咐他的儿子。
4、“百川东到海,________。
少壮不努力,________。
”这几句诗选自《》,作者借________来比喻光阴之匆匆易逝,劝勉世人要___________。
从中,你体会到_________________5、“萁在_______,豆在________。
本自______,_______何太急?”诗句选自曹植的《》,诗人以______作比喻,控诉做了皇帝的哥哥曹丕对自己和其他兄弟的________________。
6、《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表达了诗人的心情。
诗中这四句写出了诗人的这种心情。
2、请回忆一下《泊船瓜洲》这首古诗,用简炼的语言回答。
(1)作者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写这首诗?请说明理由。
(2)你本人认为这首诗中哪一句最精彩?请说明理由。
3、补充下面古诗,然后回答问题出塞王昌龄秦时明月,万里长征。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
(1)“塞”的意思是,“但使”的意思是;“教”的意思是;“龙城飞将”是指“胡马”是指。
(2)《出塞》是一首。
诗人从写景入手,“”这句诗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色;从“”这句诗使人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从中可以体会到诗人的情感。
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
(3)似《出塞》这样的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很多,将你读过的写一写,背一背。
五、古文阅读1、按要求写句子(6分)(1)《矛与盾》中,既卖矛又卖盾的人夸耀自己的矛和盾之后,有人问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郑人买履》中买履人到了卖鞋子的地方才发觉忘了带量了脚的尺码的句子是“__________。
”回到家拿尺码后没买到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郑人买履》中的郑人不用脚试鞋的原因是:(用文中原句回答)。
你认为郑人可笑之处是:(4)《学弈》一文中写跟弈秋学弈的二人的不同表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5)《两小儿辩日》中,主张“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回答)(3分)2、读一读,写出句子的意思(1)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2)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3)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4)至之市而忘操之。
(5)何不试之以足?(6)子知子之所以中者乎?(7)可矣,守而勿失也。
(8)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9)及其日中如探汤。
(10)孰为汝多知乎?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A弈秋,者也。
使弈秋,其一人,;一人,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1)把文章补充完整。
(2)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思援弓缴而射之。
为是其智弗若与?(3)你读了这篇文章的体会是什么?B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一儿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
“孰为汝多知乎?”(1)这篇短文的题目是《》。
(1分)(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去——及——(3)两个小孩争辩的问题是什么?(2分)(4)一个小孩认为太阳离人近,是因为;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离人近,是因为二、1、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2、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3、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4、山重水复凝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5、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6、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显牛羊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三、1、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2、每逢佳节倍思亲3、疑是银河落九天4、只留清气满乾坤5、山重水复凝无路柳岸花明又一村6、蜡烛成灰泪始干7、随风潜入夜8、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9、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10、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显牛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