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奈川复合起居空间设计
- 格式:pdf
- 大小:578.61 KB
- 文档页数:6
8款日式榻榻米卧室设计8款日式榻榻米卧室设计Part One:空间收纳充分利用1 装饰Tips主人对日式风格的家居设计非常的喜欢。
因此,在翻新卧室的时候,采用了这种现代日式风格的榻榻米。
阳光照射进卧室,银色丝绸感的榻榻米别有一番时尚的韵味,衬托着壁橱和工艺装饰品。
2 装饰Tips这是山本先生位于东京都江户川的家,为了改善住宅的抗震效果,他对房屋进行了小小的翻修。
山本先生为了给高龄的父亲营造出一个舒适惬意的家居环境,特意选用了西川木材。
房间内新安装的支柱,将榻榻米所处的空间围成了一个小房间,从视觉上对空间进行了分隔。
而榻榻米下方的空间也被设计成了储物格,没有浪费。
3 装饰Tips千叶先生的旧房已经买了有8年的时间,这次他决定予以翻新。
这是卧室内的一角,设置了传统的榻榻米,但是形状却是靠墙的扇形,视觉感挺特别的。
房屋的空间有限,因此,为了达到最小空间最大收纳的效果,榻榻米的下方改造成了四个储物格。
墙壁的内侧也打造出一个内置的储物柜。
薄纱围帘在温馨灯光的衬托下,朴素却不乏浪漫。
4 装饰Tips东京都西多摩郡的青山夫妇,一直为二人的卧室与母亲的卧室相连而烦恼。
为了不给彼此带来麻烦,更好的保护隐私,青山先生将一楼重新改造,成了母亲的房间。
这里采用的是传统的装饰风格,比较简约,色调朴素,非常地适合老人家居住。
精致的插花工艺为空间添加了一抹色彩,使整个房间不再显得冷清。
圆实木的矮桌,也方便母亲平日的生活。
大大的窗户,方便暖暖的.阳光照射进房间,让母亲能够在房间就享受到阳光的温暖,无比惬意。
Part Two:休息休闲合二为一1 装饰Tips因为这套公寓不是新房,而是藤田先生二手购入的,所以一家人都觉得有必要按自己喜欢的设计重装一番。
整体空间秉承的是简单化的理念,卧室选用了传统的榻榻米。
特别改造出的一个壁龛,不仅代表了对日本传统文化的追崇,同时也可以采纳自然的光线。
字画和盆景的搭配,营造出了一种书香气息浓厚的环境氛围。
被动式与主动式节能建筑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所是一个研究基金会的中心实验室。
建筑依山而建,向西可以眺望富士山和相模湾。
建筑呈弧线形,环绕着景观展开,并将实验室全部集中在顶层。
建筑立面突出的特点是大型的天窗和由再生木材制成的轻质框架。
它们与窗户共同作用产生空气流动,显著降低了西面朝向的吸热量。
另外,间接采光可以满足70%的室内照明要求。
中庭位于建筑的东部,既是建筑的入口,也是进行交流的场所。
作为一种被动式节能系统,它也是一个巨大的通风管道,产生吸力和烟囱效应,巧妙运用了吹向山坡的主导风向。
结合这些被动式系统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又加入了一些主动式机械装置。
建筑采用交互式网络设计,以提高使用者对于建筑节能的认知,从而使整座建筑使用的能源减少了一半。
此外,使用周期长、环境友好型的建筑材料,可使生命周期CO2排放量(LCCO2)降低40%。
□(王小玲 译)A Passive and an Active Environmental BuildingThe 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is the central laboratory for a research foundation,situated on a hillside that overlooks Mount Fuji andSagami Bay to the west. The building forms an arcthat embraces these views, and the laboratories areconcentrated on the top floor. The elevations aredistinguished by large louvers and light shelves madeof recycled wood which, when used together with thewindows for air flow, dramatically reduce the heatgained from its western orientation. Additionally, theindirect light can supply up to 70% of the requiredlighting for the interior.The atrium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building isan entrance as well as a place for social interaction.As a passive energy system, it is also a massiveventilation duct that applies suction forces and地球环境战略研究所,神奈川,日本INSTITUTE FOR GLOBAL ENVIRONMENTAL STRATEGIES, KANAGAWA, JAPAN, 2002建筑设计:日建设计ARCHITECTS: Nikken Sekkeichimney effects to make good use of the auspiciousprevailing winds against the hill. In combinationwith these passive features, several complimentaryactive mechanisms have been incorporated duringthe design process. Combined with an intranetnetwork designed to raise occupant awareness ofthe building's energy consumption it is estimatedthat the overall building energy usage has beencut by half. Furthermore, the usage of long-life,eco-friendly building materials has resulted in areduction of LCCO2 emissions by 40%.□用地面积/Site Area: 20 974.49m2总建筑面积/Total Floor Area: 7 408.11m2层数/Floor: +2, -1主体结构/Structure: RC/S建筑类型/Building Type: 科研建筑/Research facility132外景/Exterior view(摄影/Photo: Kokyu Miwa Architectural Photography)入口东侧立面。
Construction & Decoration56 建筑与装饰2023年7月下 关于妹岛和世集合住宅作品中的邻里空间研究朱华身份证号码:3713251985****1963 山东 济南 250000摘 要 人性化的需求是妹岛和世设计中着重关注的方面,通过对人们的交往行为活动的可能性组织建筑空间,建筑不再是最重要的因素,而使用建筑的对象、人之间的活动则成为主导因素。
本文综合分析妹岛和世对于集合式住宅的设计处理手法不难发现,妹岛和世对于邻里空间的思考,并营造出极具吸引力的邻里交往空间。
关键词 邻里空间;集合住宅;妹岛和世Research on Neighborhood Space in Collective Residential Works of Kazuyo SejimaZhu HuaID Card No.: 3713251985****1963, Jinan 250000, Shandong Province, ChinaAbstract Human-oriented needs is Kazuyo Sejima’s design focus, through the possibility of people’s communication behaviors and activities, architectural space is organized. Building is no longer the most important factor, while the building use objects and people’s activities have become the dominant factor. Through a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Kazuyo Sejima’s approach for the collective residential design, it is obvious to find Kazuyo Sejima’s thinking of the neighborhood space, which creates a very attractive neighborhood communication space.Key words neighborhood space; collective residential; Kazuyo Sejima引言城市住宅的高速发展,有效地解决了城市居民基本的住房需求,多数居民从简陋的平房搬进了楼房,居住质量相对获得了交大的提升。
一、日本式公寓的历史1923年,关东大地震袭击了日本。
在关东地区,包括东京和其他外围城市在内的大量建筑和住宅都在地震中倒塌。
木结构住宅遭到了破坏性的损害。
1924年,“同润会”成立,其目标是建造抗震效果更好的钢筋混凝土建筑。
1926年,“同润会”建成了他们的第一栋钢筋混凝土公寓,而他们的最后一个作品完成于1934年。
图1是位于代官山的一个同润会公寓。
它的建筑面积约为30m2,包括两个榻榻米房间。
榻榻米是铺在地板上的草垫子,是传统日本式住宅中的模块。
在1941年日本政府成立住宅署之后,“同润会”就解散了。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日本的生活方式向西方转变。
改变的第一步,就是将睡房和其他房间分开。
图2是1951年的51c类户型。
这是第一个有独立的餐厅和厨房的公寓,但在这个单元里还没有浴室,它是当时最具日本式公寓——丰富而小的空间JAPANESE APARTMENTS: RICH AND SMALL SPACE樱井泰行/Yasuyuki Sakurai影响力的户型之一。
图3是前川国男在1958年设计的晴海高层公寓。
那时,土地价格和对住宅的需求缓慢上涨。
这个10层的公寓采用了钢外包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包括169个面积在36m2-45m2之间的住宅单元。
每个单元有两个榻榻米房间、一个餐厅厨房合一的房间、一个卫生间和一个浴室,它还没有特定的起居室。
榻榻米间在白天用作起居室,晚上就是卧室。
1955年,日本公共住宅集团成立。
该集团建造了大量的住宅项目,以应对1960年代日本经济高速增长阶段对住宅的需求。
为了在短时间内提升住宅密度,住宅集团不仅将住宅单元平面标准化,还将公寓建筑布局标准化。
由此,住宅开发延伸到了东京郊区,充斥着标准化住宅单元的新城镇出现了。
人们不可能去选择一个符合他们生活方式的住宅单元,而不得不根据住宅单元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这些正是快速经济增长和大量住宅供应政策的弊端。
在另一方面,私人住宅开发依借小尺度的优势在东京的心脏地带发展起来。
文章来自:专筑网 转贴请注明出处日本神奈川县44:63住宅设计
文章来自:专筑网 转贴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自:专筑网 转贴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自:专筑网 转贴请注明出处
文章来自:专筑网 转贴请注明出处
东京建筑事务所future-scape architects在日本横滨完成了一个独立住宅项目“44:63”。
这个方案的设计概念来自于当地的建筑规范,这一地区每座建筑的基底面积都不能超过44平方米。
为了在现有的基地中建造尽量大的空间,建筑师将三个户外庭院合并,占据了额外的13平方米空间并将之融入到整个平面布局中,这样占地面积也扩大到63平方米。
这三个垂直贯穿的户外庭院空间在视觉上拓宽了空间。
建筑位于一处拥挤的住宅区内,在相邻的建筑之间,一条呈对角线方向的小径直通住宅入口。
一旦进入住宅的首层,参观者立刻就发现最私密的卧室区域围绕着一个中心盥洗室布置。
三个垂直的天井与主要走廊和卧室部分相连,以促进室内的空气循环。
通往二层起居室和厨房的楼梯间与天空和周边城市景观有着很强的视觉联系。
具有镜面反光效果的室内墙面不断的反射着变化无常的光线效果和天气状况。
日系/和风别墅设计之美
日系别墅设计,其精髓在于简单地生活,不囤积物件,不购买多余配饰,简约的空间就是
让人生备感单纯。
日本极简主义(lessismore),即最简单的形式、最基本的处理方法、最理性的设计手段
求得最深入人心的艺术感受是简洁和明确。
日本别墅装修极简风格追求的是一种纯粹的、无杂质的艺术效果。
极简主义主要以白色为主,注入一些灵动的家居元素试图营造一种素净、淡雅的氛围。
极简主义起源于美国,日式极简就像是位僧人,以极简风为代表的深泽直人、佐藤可士和、原研哉等人一同将日本的带着宗教信仰的古朴极简风。
这个风格以“少即是多”的法则去呈现客厅的样子,削减不必要的元素来展示最原本的信息,极简的风格装修只因使用了最小限度的表现,反而扩宽了观者想象的空间,这样极简
的设计魅力会让你无从抗拒。
日系风格有哪些基本要素呢?
1.功能主义导向
强调功能为设计的和目的,轻硬装重软装,讲究设计的科学性,重视设计实施时的科学性与
方便性。
2.形式简单
形式上提倡非装饰的简单几何造型。
受到艺术上的立体主义影响,提倡标准化原则、中性
色彩计划与反装饰主义立场。
3.空间精炼
在具体设计上重视空间的考虑,强调整体设计,而主张以模型为的设计规划,反对在图板上、预想图上设计。
其实,室内设计就是一个容器,随着房子主人年龄、心境的不同和阅历的不断积累。
更新家中的陈设,一个家就可以与主人一起成长。
我们认为,在家的设计上,风格并不是重点,归属感才是。
武汉尚层别墅装饰专注别墅11余年,专业靠谱的装修公司,成就别墅设计从拨打400-
001-5820选择尚层装饰开始。
转自: 专筑网 日本神奈川复合起居空间设计
日本建筑事务所ON design partners (osamu nishida, takanori ineyama) 和我们分享了设计方案“house with empty lot”,这是一座位于日本神奈川县藤泽的私人住宅,业主夫妇是音乐家和冲浪运动员。
为了满足业主的特定爱好和生活需求,建筑师在夫妇两人各自的“住宅” 两侧设计了一个复合的起居空间。
建筑位于一个拥挤的基地上,基本没有什么开阔的立面。
这个设计以入口为轴心稍稍扭转了建筑体的方向。
建筑外立面上的窗洞缩减到最少,通过室内高窗和一扇天窗来获取大部分的自然管线。
为了与周边建筑物形成呼应,保持一定的一致性,住宅外立面看上去像是一座多层建筑。
除了受限制的外部条件,建筑师尽量挖掘室内空间的潜力,让大部分的空间朝向屋顶开放。
宽敞的屋顶空间创造了宽阔的空间感,同时也成为举办多种活动的大型功能区。
位于建筑两侧的小盒子一样的房间会针对业主的特定要求具有不同功能。
这种空间布局方式将各个功能细分,并为住宅留出巨大的公共活动区域。
实用性的平面布局,让这个设计探索了一条确定住宅边界的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