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园林应用研究_郝杨
- 格式:pdf
- 大小:357.72 KB
- 文档页数:5
目录第一章基本情况 (2)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 (2)第二节社会经济概况 (3)第三节历史沿革 (4)第四节公园建设与旅游现状 (5)第二章森林旅游资源与开发建和条件评价 (5)第一节森林旅游资源评价 (5)第二节开发建设条件评价 (6)第三章总体设计依据和原则 (7)第一节总体设计依据 (7)第二节总体设计原则 (7)第四章总体布局 (8)第一节森林公园性质 (8)第二节森林公园范围 (9)第三节总体布局 (9)第五章环境容量与游客规模 (10)第一节环境容量 (10)第二节游客规模 (10)第六章景点与游览线路设计 (11)第一节景点设计 (11)第二节游览线路设计 (12)第七章植物景观设计 (13)第一节设计原则 (13)第二节植物景观设计 (13)第八章保护工程设计 (14)第一节设计原则 (14)第二节生物资源保护 (14)第三节景观资源保护 (16)第四节生态环境保护 (16)第五节安全、卫生工程 (17)第九章旅游服务设施设计 (18)第一节餐饮 (19)第二节住宿 (19)第三节娱乐 (20)第四节购物 (20)第五节医疗 (20)第六节导游标志 (21)第十章基础设施工程设计 (21)第一节道路交通设计 (21)第二节给排水工程设计 (22)第十一章组织管理 (22)第一节管理体制 (22)第二节组织机构 (23)第三节人员编制 (23)第一章基本情况第一节自然地理概况(一)地理位置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州市闽侯南屿镇,其地理位置独特,地理座标为东经119°、北纬25°~26°之间,东西宽9km,南北长5 4km,面积3587公顷,地处戴云山脉向东延伸的丘陵地带,特别是雨后天晴云雾缭绕之时,山峰象凯旋归来的旌旗迎风飘扬,因而得名旗山。
另外,旗山公园交通便捷,它距福州市中心仅23公里,且紧靠福州大学城、316国道、京福高速公路,是福州市近郊理想的森林生态旅游、休闲避暑、度假旅游、探险、科普教育的好去处。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研究进展作者:肖楠等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5年第08期摘要野生观赏植物是植物种质资源重要部分,随着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野生观赏植物在园林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相关研究文献也在逐步增加。
研究主要总结了我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调查现状、调查方法及进一步评价野生观赏植物的方式,从重点省份、重点区域和重点科属几个方面调查,运用层次分析法、心理物理学法等对其观赏价值进行分析评价。
根据野生观赏植物具体的调查和园林应用结合研究的现状,分析了园林应用的前景,并提出了我国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研究中有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野生;观赏植物;园林应用;评价;方式中图分类号:S68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5)08-195-05野生观赏植物又称野生花卉,是指现在仍在原产地处于天然自生状态的观赏植物[1],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复杂多变的地理类型和多样的气候特征孕育了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
据有关数据,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达60 000种以上[2]。
据记载早在西周时期[3],我国就已经开始培育花木,而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大量文人墨客更加关注野生观赏植物的形态,从而带动了早期切花和盆栽等园林应用形式的发展。
我国很早就开始研究野生观赏植物,近年来我国各地学者也开展了野生观赏植物的种类、分布、生境及观赏特性的调查研究[4],随后陆续开展了大量的野生观赏植物的引种与驯化工作。
在现代的城市绿化中,具体应用的植物种类并不多。
1 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的现状中国具有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广泛被世界熟知的有杜鹃花、牡丹、报春花和山茶花等花卉。
我国自19世纪后野生观赏植物大量流失海外,据统计,美国栽培的观赏植物品种57% 来源于中国植物基因。
仅以杜鹃花为例,英国、美国等欧美国家从我国引种黄花杜鹃、云锦杜鹃等250 种杜鹃花,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花卉有大概七成来自我国[5]。
而我国近代野生观赏植物的研究却一直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并且大量向国外引进植物资源。
福建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福建野生观赏植物保育与开发应用探讨第一部分鉴定大纲...................................................................... . (2)第二部分课题工作报告 ..................................................................... . (4)第三部分课题研究报告 ..................................................................... ................................................... 8 1 研究的框架和进展...................................................................... (15)1.1 研究框架...................................................................... .. (15)1.2 研究进展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15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2.1 福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及评价 ..................................................................... . (15)2.2福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分析...................................................................... .................. 17 3结果与分析 ..................................................................... . (17)3.1研究区域概况...................................................................... . (17)3.1.1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 (18)3.1.2戴云山自然保护区 ..................................................................... . (19)3.1.3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 . (21)3.2福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22)3.2.1观花植物 ..................................................................... .. (24)3.2.2观叶植物 ..................................................................... .. (25)3.2.3观果植物 ..................................................................... .. (25)3.2.4观姿植物 ..................................................................... .. (26)3.2.5藤蔓观赏植物 ..................................................................... (26)3.2.6竹类观赏植物 ..................................................................... (27)3.2.7蕨类观赏植物 ..................................................................... (27)3.2.8水生观赏植物 ..................................................................... (27)3.2.9地被观赏植物 ..................................................................... (28)3.3野生观赏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 (28)3.3.1观花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 .. (29)3.3.2观叶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 .. (31)3.3.3观果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 .. (32)3.3.4观姿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 .. (34)Exbucklandiatonkinensis ............................................................ . (34)3.3.5地被植物观赏特性评价 ..................................................................... .. (35)3.4润楠属新种—汀州润楠(Machilusxtingzhourensis) (36)3.5 福建野生观赏植物多样性分析...................................................................... .. (37)3.5.1福建野生观赏植物物种丰富度 ..................................................................... .. (37)3.5.2福建野生观赏植物生活型 ..................................................................... . (38)3.5.3福建野生观赏植物垂直多样性 ..................................................................... .. (39)3.5.4福建野生观赏蕨类植物多样性 ..................................................................... .. (50)3.5.5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多样性 (53)4福建野生观赏植物保育与开发应用探讨 ..................................................................... .. (58)4.1福建野生观赏植物保护与开发应用现状.......................................................................584.1.1 福建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和花卉生产的历史考察与现状 (58)4.1.2 福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保护现状 ..................................................................... (62)4.2福建重要野生观赏植物致濒因素分析...................................................................... .. (62)4.2.1 福建野生木本观赏植物濒危因素分析 (62)4.2.2兰科植物濒危因素分析 ..................................................................... .. (64)4.2.3苏铁属植物濒危因素分析 ..................................................................... . (65)4.3福建野生观赏植物保育与开发应用探讨.......................................................................664.3.1 福建野生观赏植物保育措施探讨 ..................................................................... (66)4.3.2 福建野生观赏植物开发应用措施 ......................................................................67总结 ..................................................................... ...................................................................LXXI1福建野生观赏植物保育与开发应用探讨第一部分鉴定大纲“福建省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和开发应用研究”鉴定大纲随着社会经济的加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已不再满足于温饱,而对生活质量的各个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观赏植物越来越成为环境美化、室内装饰的重心所在,这也为我国花卉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性树木调查与分析【摘要】本研究通过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观赏性树木进行调查与分析,探讨了该公园内主要观赏性树木的种类、分布情况以及保护与管理措施。
研究发现,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拥有丰富多样的观赏性树木资源,为游客提供了优美的风景和休闲场所。
本文指出了观赏性树木的重要性,并展望了未来在该领域的研究方向。
通过本研究的深入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和保护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内的观赏性树木,促进生态旅游的发展和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关键词】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性树木、调查、分析、保护、管理、重要性、展望。
1. 引言1.1 研究背景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是中国目前最大的人工林之一,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之一。
森林覆盖率高达96%,更是中国森林资源丰富的象征之一。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以其独特的森林生态景观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观赏性树木是森林公园内的一大亮点,每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体验。
观赏性树木的保护和管理对于森林公园的发展至关重要,但目前对于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内观赏性树木的调查和分析工作还比较欠缺。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内观赏性树木的调查与分析,探讨其种类、数量、分布等情况,为该森林公园的保护与管理提供具体的数据支持。
通过本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内的观赏性树木资源,为其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了解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内观赏性树木的种类、分布情况以及生长状况,为公园管理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和建议。
通过调查和分析观赏性树木的情况,可以帮助评估公园内各种树木资源的丰富程度,了解植被结构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为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数据支持。
通过研究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观赏性树木,可以促进公众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保护意识,提高人们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和参与度。
本研究旨在全面了解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内观赏性树木的现状和问题,为未来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建水县职称论文发表-地被植物|城市公园|绿化应用论文选题题目建水县职称论文发表-以下是地被植物|城市公园|绿化应用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均采用云论文发表选题题目软件,经过大数据搜索对比精心整理而成,各职称论文发表题目均为近年来所发表论文题目,可供地被植物|城市公园|绿化应用职称论文发表选题参考题目,也可以作为地被植物|城市公园|绿化应用毕业论文撰写选题参考。
更多论文选题,论文发表题目可登陆“云发表”网站自主选择!关键词:现代建筑论文,城市规划相关论文,建筑类工程师论文1……基于城市景观视觉的山地公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研究2……北碚山地城市公园边缘形态研究3……海绵城市理论在绿色设计中的贡献——以宿迁桥头公园项目为例4……基于AHP的海口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景观评价与结构分析5……基于空间句法理论的城市公园空间组织分析与设计管理应用——凸边形地图分析方法初探6……滨海城市公园植物物种多样性比较——以海口市为例7……不同构架高架下地面道路绿化空间光照强度分布特点与植物应用8……供需平衡视角下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公平性分析——以深圳市福田区为例9……浙中城市森林主要群落分析及优化10……城市公园防灾减灾功能改造研究--以东山岛虎山公园为例11……淮北国家城市湿地公园野生植物区系及栽培植物营建12……湖南省株洲城市绿化树种调查与应用13……成都市城市公园滨水植物景观评价14……城市公园对夏季热环境的影响--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15……南暖温带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结构研究——以青岛、徐州为例16……顾及等级的城市公园绿地空间布局合理性分析17……北京常见绿化树种叶表面形态与PM_(2.5)吸滞能力关系18……绿化植物废弃物对城市林地土壤微生物量和养分特性的影响19……城市公园鸟类群落多样性与复杂性初探——以北京地坛公园为例20……河南省铁线莲属植物资源研究21……城市森林公园空气负离子浓度与气象因子的相关性2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城市湿地生态工程效益评价——以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例23……城市景观河道浮游植物与水质评价24……地被菊CVB病毒基因的RT-PCR检测25……基于SWMM情境模拟的外源雨水型公园绿地雨洪调控效果研究26……合肥滨湖湿地森林公园林下植物多样性评价27……丝路沿线地质公园与中心城市协调度评价——以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28……广州城市公园地被植物的应用分析29……北京城市公园中鸟类对植物生境及种类的偏好研究30……三门峡天鹅湖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质量评价31……湖南新宁野生地被植物资源的调查与分析32……常见地被植物叶片特征及滞尘效应研究33……重庆主城区地面苔藓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的关系34……城市公园生境类型对鸟类群落的影响35……北京城市公园绿地热舒适度空间格局特征研究36……北京城市绿道植物多样性特征研究37……哈尔滨城市滨水公园植物景观的营造建议38……西安市公园植物群落景观评价研究39……北京城市公园绿地负氧离子效益空间格局特征研究40……基于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背景下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以云南嵩明丹凤湿地公园为例41……长治城市湿地公园滨岸区植物群落特征及其与土壤环境的关系42……诸暨市不同绿地系统群落学特征与土壤养分的比较43……城市污染对园林景观植物的影响及其对环境的检测44……菏泽市城市绿地植物多样性保护规划研究45……工厂旧址开发绿化用地的水土污染评价和处理对策研究46……城市公园水景的植物设计方法研究47……西宁地区城市园林绿化中地被植物的研究与应用48……南京市植物的耐旱生长指标调查49……广州市公园园林灌木资源及其景观特色调查与分析50……紫金山森林公园降温效应影响因素51……城市湿地公园观赏草植物选择及优化配置52……广州城市公园中绿篱种类调查和配置分析53……乡土环境教育公园——20世纪早期荷兰风景园林中环境教育的启示54……典型城市绿地群落与森林公园植物群落物种组成及其结构的差异分析55……广州公园落叶植物及其景观特色探讨56……厦门市多肉植物种类及城市绿地应用研究57……地被植物在屋顶绿化中的应用58……北京地区6种点缀型彩叶地被植物应用效果评价59……基于SD法的城市带状公园植物景观评价研究60……草本地被植物引种筛选和应用评价61……深圳市野生观赏地被植物资源调查与评价62……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园林应用研究63……城市绿化中植物配置方法研究64……植物修复技术在城市工业废弃地中的应用研究65……南京石头城遗址公园植物造景特色66……广州地区夏季观赏植物资源及园林应用调查研究67……温州公园体育休闲空间的设计营造68……上海人工林林下木本植物更新格局69……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乡土草本地被植物调查及分析70……2000-2010年北京城市公园空间格局变化71……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的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美感评价72……泗阳故黄河湿地公园绿化植物配置探讨73……10种地被植物的耐阴性与园林适应性比较74……城市绿化公园综合环境特性对居民游憩活动的影响75……攀援植物在广州公园的应用76……哈尔滨市区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特征及植物富集77……城市公园植物群落空间特征与私密度关系研究——以杭州为例78……南宁市金花茶公园观赏植物资源调查79……城市绿化植物减噪研究进展80……杭州江洋畈生态公园植物造景调查分析81……南京城市绿地彩叶地被植物种类及园林应用82……地被植物在城市河岸带绿化中的应用83……杭州城市公园绿地植物多样性研究84……扬州市公园绿地木本地被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85……邯郸市城市公园植物物种多样性研究86……滨海盐碱地绿化植物筛选及耐盐性评价研究进展87……城市生态公园的创建核心理念及技术对策88……不同湿地植物对污水中氮磷去除的贡献89……天津滨海地区野生植物调查评价与绿化应用90……山茶属植物在园林绿化中的应用91……城市公园的生态重塑——以玄武湖公园为例92……模拟·延续·融合——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设计手法探讨93……野生地被植物地菍的园林应用前景探讨94……赤楠在城市不同生境的种植适应性试验95……京杭大运河通州段地被植物应用调查及分析96……城市公园林缘景观美学质量评价97……城市公园绿地植物群落配置模式的抑菌功能98……厦门城市公园景观格局与植物群落结构的相关性99……基于植物多样性特征的武汉市城市湖泊湿地植被分类保护和恢复100……北京市人定湖公园植物群落结构探析。
福建省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桫椤群落植物多样性及胸径分布特征黄以平【摘要】通过对福建省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分布的桫椤群落调查,结果表明桫椤群落内共有维管束植物54科66属83种,属于10个分布型,该区域植物区系以热带分布型为主,具有向温带过渡性质.群落内桫椤胸径11 ~ 14 cm的出现频率最高,随着胸径增加,出现频率逐渐减小,表明桫椤在幼苗期受到的干扰较强.从种内竞争转向与周边植物的竞争这个过程中,桫椤植株的死亡率迅速升高,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期刊名称】《林业勘察设计》【年(卷),期】2017(037)004【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桫椤胸径;植被特征;植物区系【作者】黄以平【作者单位】福州植物园,福建福州35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48桫椤科(Cyatheaceae)主要分布于热带及亚热带潮湿的森林里,是目前已知唯一的树蕨,至今已有一亿多年的历史,被科学界誉为“植物活化石”,在古地质气候和环境的演化及探究生物进化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1]。
受气候及人为活动的影响,桫椤科植物面临灭绝的威胁。
目前,对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的研究调查大多集中于生境、群落生态等领域,涉及种群动态、分布格局、种间生态及群落物种多样性等方面[2-6],但关于桫椤群落胸径特征的相关研究报道较少,因此,通过调查福建省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桫椤群落,探讨桫椤的胸径分布特征,可以为后续桫椤的研究保护提供理论参考资料和依据。
1 研究区域自然概况桫椤群落位于福建省旗山国家森林公园。
该公园海拔50~775 m,年平均气温16~25℃,年均降水量900~2 000 mm,无霜期约326 d,植被覆盖率高达92%,植被类型主要为常绿阔叶林和竹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代表性植物有: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毛竹(Phyllostachys heterocycla)、罗浮锥(Castanopsis faberi)、闽润楠(Machilus fukienensis)、黑壳楠(Lindera megaphylla)、禾串树(Bridelia insulana)、水东哥(Saurauia tristyla)、小叶石楠(Photinia parvifolia)、毛冬青(Ilex pubescens)、赤车(Pellionia radicans)、降龙草(Hemiboea subcapitata)、福州薯蓣(Dioscorea futschauensis)、南赤瓟(Thladiantha nudiflora)等。
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开发与保护
庄晨辉;李闽丽;吕家云
【期刊名称】《福建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2(029)004
【摘要】阐述了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的基本概况、景观特色、开发及保护等,旨在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旗山宝贵的景观资源,实现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总页数】6页(P63-67,78)
【作者】庄晨辉;李闽丽;吕家云
【作者单位】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福州,350003;福建省林业调查规划院,福建,福州,35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59.91
【相关文献】
1.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度假旅游开发SWOT分析 [J], 林小玲
2.森林旅游产品定位及其市场开发策略研究——以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J], 黄丽萍;兰思仁
3.城郊型森林公园游客风险感知研究——以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为例 [J], 陈恋;陈秋华;陈琳;张春友
4.基于RSEI的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环境质量变化研究 [J], 潘明慧; 袁轶男; 王亚蕾; 刘是亨; 朱里莹; 兰思仁; 吴沙沙
5.基于RMP分析的福州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康养旅游产品开发研究 [J], 祝徐丽泰;黄秀娟;庄莉彬;赖梅兰;叶菁;魏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观赏性树木调查与分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众多国家森林公园成为人们旅游、休闲的首选之地。
而作为国家4A级风景区的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则凭借着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植被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其中,观赏性树木无疑是公园内最为引人注目的景观之一。
因此,本文将就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的观赏性树木进行一次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希望对广大游客和植物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调查方法1.采用现场走查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2.就公园内涉及观赏性树木的区域进行详细的走查,了解各种树木的基本特征,如品种、高度、冠幅、年龄等。
3.针对游客和植物爱好者的需求,发放调查问卷,了解他们对观赏性树木的认识和需求。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1.主要观赏性树木品种调查结果显示,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内共有18种观赏性树木品种,其中以枫树、梧桐和松树为主要品种,分别占比27.8%、22.2%和16.7%。
其次是泡桐、柏树、榆树等品种。
从品种的分布情况来看,枫树主要分布在公园内山坡、草地等地,梧桐主要分布在公园道路两侧以及湖畔等地,松树主要分布在公园森林区域内。
2.主要特征与适应环境观赏性树木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极高的观赏价值,其高度、冠幅、枝叶的茂密程度、叶片的形状等特征,对植物的适应环境和生长条件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
从调查结果来看,不同品种的观赏性树木具有不同的适应环境和特征。
例如,枫树适应的生长环境为温暖而湿润的森林环境,其特点是高度较低,树冠广大而密集,枝条细长而柔软,是公园内最为受欢迎的品种之一。
梧桐则适宜生长在阳光充沛、土壤湿润的环境中,其特点是高大挺拔、冠幅较大、叶片外形美观,但其生长速度较慢,需要长时间的养护。
松树适合在营造自然景观时使用,其特点是枝叶繁茂、形态优美、树干粗壮,但对环境的要求较高,需要在生长的过程中进行精细管理。
3.受欢迎程度和需求针对游客和植物爱好者的需求,调查结果显示,枫树、梧桐、松树等品种是公园内最受欢迎的观赏性树木之一,其受欢迎程度主要与其美丽的树形、独特的叶形、优美的树干外观以及丰富的花果特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福建林学院学报2012,33(1):62-66第33卷第1期Journal of Fujian College of Forestry2013年1月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园林应用研究郝杨,周育真,陈进燎,武海晨,常晓静,彭东辉(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福州350002)摘要:在对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筛选出67科193属268种(含变种)观赏价值较高的野生观赏植物。
按照生活型分类,旗山国家森林公园有观赏乔木56种,观赏灌木99种,观赏草本108种,观赏藤本5种。
根据园林应用形式将筛选出的野生观赏植物分为盆花植物、花境花坛植物、地被植物、垂直绿化植物、园景树植物5类,采用心理物理学法对筛选出的野生观赏植物进行观赏特性评价,并针对旗山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现状提出合理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建议。
关键词:旗山;野生植物;观赏价值;园林应用中图分类号:S6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389X(2013)01-0062-05Resource investigation and landscap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wildornamental plants in Qishan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ParkHAO Yang,ZHOU Yu-zhen,CHEN Jin-liao,WU Hai-chen,CHANG Xiao-jing,PENG Dong-hui (College of Landscape,Fujian Agriculture and Forestry University,Fuzhou,Fujian350002,China)Abstract:Based on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wild ornamental plants in Qishan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Park,268species(include the mutations)belonging to193genera,67families were selected because of their ornamental value.According to the life forms of the plants,they were classified into4types,namely56arbor plants,99shrub plants,108herbal plants,and5liana plants.Applying the psychophysical methods,the ornament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elected plants were evaluated.The plants can also be classified into5types according to their application forms in landscape,which are potted flowers,flowerbed,ground cover,vertical greening and ornamental trees.In addition,suggestions on the conser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usage were proposed.Key words:Qishan Mountain;wild plants;ornamental value;landscape application一个地区的野生植物资源是当地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系统地展开野生植物资源调查,能够了解当地植物资源的基本概况,对于该地区的生态建设、农业生产和经济发展,以及该地区的资源优势向着经济优势和生态优势的转化,都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1],同时也能够为该地区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笔者在前期对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基础上,着重对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及其园林应用形式进行分析,旨在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和园林应用提供依据。
1研究区概况旗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南屿镇,地处戴云山脉向东延伸的丘陵地带,北纬25ʎ47'-26ʎ37',东经118ʎ51'-119ʎ25',海拔755m,面积3587hm2,属暖湿的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0ħ,无霜期326d,年平均日照时间1700-1980h,年平均降水量900-2100mm,年平均相对湿度约77%。
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动植物资源珍稀、生物群落结构复杂、地理地貌特征及天文气象景观独特,蕴藏着丰富的野生观赏植物资源,具有很高的园林开发利用价值[2-3]。
2研究方法2.1调查内容通过标本采集和拍照记录,并将部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植物引种到苗圃中,供后期的鉴定与观察。
收稿日期:2012-10-31修回日期:2012-12-10基金项目:林业行业公益性项目(201204604);福建省财政厅资助项目(2012)。
作者简介:郝杨(1988-),男,硕士研究生,从事园林植物应用研究。
E-mail:hahahohy@sina.com。
通讯作者彭东辉(1971-),男,副教授,博士,从事园林植物种质资源与应用研究。
E-mail:fjpdh@126.com。
对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进行整理,记录其名称、拉丁名、分布地域、生境,查明原产地,编写目录并进行统计,得到调查地区野生观赏植物的种类名录,分析其园林应用价值和园林应用形式,提出资源开发利用建议和保护管理方法。
2.2调查方法2.2.1植被调查采用线路调查与样地调查结合的方法。
以旗山国家森林公园现有道路系统为主要调查线路,将旗山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域,制定出相应调查路线。
调查时间为2007-2011年,每年均于春、夏、秋、冬4个季节进行调查。
选取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内坡度较小或植物种类丰富的3处样地作为研究对象,每块样地大小10m ˑ10m ,对每块样地进行每木检尺,记录种名、生境等指标。
2.2.2标本采集通过剪取或挖取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植物带花、果的枝条或全株,带回实验室进行标本压制和鉴定。
每种采集2-3份,同一编号。
2.2.3标本鉴定与整理查阅《中国植物志》[4-12]、《福建植物志》[13-18]等相关文献,将采集的植物标本与福建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和福建师范大学植物标本馆的标本进行比较鉴定,并请植物分类学专家对鉴定结果进行核对校正。
2.3观赏价值分析采用心理物理学法[19-21],对野外拍摄到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数码照片进行评分,以美景度作为衡量标准,评判分值为10分制,以10、8、6、4、2的等差分值依次代表很好看、好看、较好看、一般和不好看。
对所有照片进行随机编号和排列,每张照片以编号后的顺序给出,评判者按编号在评分栏中打出每种植物美感度的评判分值。
对不同评判者的评判结果进行标准化处理[公式(1)],使评判结果具有可比性。
Z ij =(R ij -R j )/S j (1)式中:Z ij 为第j 个评判者对第i 个观赏植物的标准化得分;R ij 为第j 个评判者对第i 个植物的评判分值;R j 为第j 个评判者对所有观赏植物评判分值的平均值;S j 为第j 个评判者对所有观赏植物评判分值的标准差。
通过标准化处理,计算出不同评判者对同一种观赏植物的标准化分值,并累加求平均值,最终得到某一样本的标准化分值,即该样本观赏价值的评分值。
3结果与分析3.1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科、属、种统计据调查统计,共筛选出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较高观赏价值的野生植物资源67科193属268种(含变种)。
其中蕨类植物12科14属14种,种子植物55科179属252种2变种。
3.1.1野生观赏蕨类植物资源由于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对蕨类植物的生长十分有利,因此野生蕨类植物种类较多。
据调查统计,筛选出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具有观赏价值的野生蕨类植物12科14属14种(表1),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2种即刺桫椤(Alsophila spinulosa )、金毛狗(Cibotium barometz )。
这些蕨类植物大多生长在石壁和林下湿润的土壤中,有些种丛生成片,在林下空间生长尤其繁茂,分布密度大。
表1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蕨类植物科、属、种的统计Table 1The statistics of families ,genera and species of wild ornamental fern in Qishan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Park3.1.2野生观赏种子植物资源旗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势复杂多变,峡谷纵横交错,岩壁林立。
由于地形地势的差异,植被垂直分布现象明显。
林木广泛分布于山坡、沟谷等处,植被覆盖率达到92%。
据调查统计,筛选出野生观赏种子植物55科179属252种2变种,其中裸子植物3科5属4种1变种,被子植物有52科174·36·第1期郝杨等: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植物资源调查与园林应用研究属248种1变种。
其中被列为濒危植物的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南方红豆杉(Taxus wallichiana var.mairei ),二级保护植物福建柏(Fokienia hodginsii ),还有列入国际濒危植物保护公约的兰科植物如金线莲(Anoectochilus roxburghii )、建兰(Cymbidium ensifolium )、芳香石豆兰(Bulbophyllum ambrosia )、大序隔距兰(Cleisostoma paniculatum )等10个种。
表2旗山国家森林公园野生观赏种子植物科、属、种的统计Table 2The statistics of families ,genera and species of wild ornamental seed plant in Qishan Mountain National Forest Park表2中列出属数和种数较多的科,还有部分科因属数和种数较少的科未列出,其中唇形科(Lamiaceae )、杉科(Taxodiaceae )、禾本科(Poaceae )、桃金娘科(Myrtaceae )、天南星科(Araceae )、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各有3个属;大戟科(Euphorbiaceae )、锦葵科(Malvaceae )、毛茛科(Ranunculaceae )、山茶科(Theaceae )、樟科(Lauraceae )、葡萄科(Vitaceae )、茜草科(Rubiaceae )、紫金牛科(Myrsinaceae )各有2个属;冬青科(Aquifoliaceae )、报春花科(Primulaceae )、杜英科(Elaeocarpaceae )等32个科均只有1个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