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技术第三章第三章设计的原则章节复习巩固试题共16页文档
- 格式:pptx
- 大小:594.63 KB
- 文档页数:16
通⽤技术第三章怎样进⾏设计复习知识要点及习题第三章怎样进⾏设计内容梳理:⼀、确定设计问题(⼀)发现与明确问题1、⼈们的需求和愿望是设计问题的来源。
①⼈类⽣活中遇到的问题例:鲁班对锯⼦的发明②由别⼈给出问题③基于⼀定的⽬的由设计者主动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例:贝尔对电话的发明2、明确设计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弄清问题所在,进⽽判断是否能够解决(指判断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有没有违反科学理论和违反客观规律)。
判断问题是否当前可以解决,解决这个问题是否越出了当前的能⼒和条件。
判断问题是否值得解决(解决这个问题是否有价值)(⼆)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能⼒、条件与要求1、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能⼒设计的能⼒指的是解决问题的技术能⼒;通常受到社会发展⽔平和科学技术⽔平的制约。
2、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条件时间条件经费条件设备条件其他条件3、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要求是弄清楚设计要达到的标准和所受到的限制。
(三)发现问题的途径(苏):1、观察⽇常⽣活2、收集和分析信息(⽂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3、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四)⽅案的构思及其⽅法(苏)⽅案的构思是指⼈们在⼀定的调查研究和设计分析基础上,通过思考将客观存在的各要素按照⼀定的规律架构起来,形成⼀个完整的抽象物,并采⽤图、模型、语⾔、⽂字等⽅式呈现的思维过程。
草图法运⽤画草图的⽅式来表现构思仿形:看到已有的台灯样式去构思新的模仿法构思⽅法仿原理:通过研究鹰眼的成像原理仿制的针孔摄像头联想法⽤联想的⽅法进⾏构思,如⼈们联想到爆⽵升空的反冲原理制造出了⽕箭奇特性构思法⼀般具有原创性,在历史上很少发⽣或从来没有发⽣过,如夜视镜。
⼆、制订设计⽅案(⼀)信息的收集与整理1、信息的收集收集信息是为了利⽤信息。
常见的⽅式有:实地调查,访问有关⼈员,借助媒体、因特⽹,查阅图书资料,向专家咨询,以及调查市场现状。
信息收集要求:全⾯(时间跨度⾜够长;对象⾜够⼴;覆盖⾯⾜够⼤),真实准确。
(⼆)怎样挑选材料1、材料及性质(参考化学必修I最后⼀章)标准件:指具有统⼀的形状、尺⼨、公差和技术要求等的零件(或部件)。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三、设计的评价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选自苏教版《技术与设计1》中的第三章第三节“设计的评价”。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本章“设计的一般过程”和“设计的一般原则”的基础上的一个总结。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能站在一个更高的起点上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学习以后各章节的知识。
本课仍以便携式小凳为案例展开教学活动。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学习主体是普通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水平。
通过前两节的学习,学生对设计的一般过程与设计的基本原则有一定的理解。
通过合作,在设计、制作“便携式小凳”的过程中,体会了设计的过程与设计的原则。
虽然个体的思维能力已经发展到了成熟的水平,对评价活动有感性认识,但不系统、不完整。
他们的思维发展具有假设一一演绎推理、命题推理、组合分析等特点,所以本节课将在学生感性评价的基础上,分析、学习如何评价,并在学习后进行二次评价。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能根据设计过程中每一阶段的要求进行初步评价,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②能根据设计要求对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③在交流的基础上尝试写出评价报告。
2.过程与方法①在评价便携式小凳的活动中,感悟设计的每一阶段的评价。
②经历技术产品评价的过程,学会评价技术产品的一般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体会评价过程、学习如何评价,指导学生今后的设计工作,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并形成质量管理意识。
用适当的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思想和成果,并能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树立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重、难点重点:根据设计要求对设计过程和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的评价。
难点:能够根据不同作品制定出客观、准确的评价标准。
五、教学策略和手段1.教学方法:探究式2.教学策略:在本节的教学中,遵循由一般认识到特殊认识的思路,引导学生从一般性的评价入手考虑问题,然后将设计思路引到设计的评价上来。
采用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设计模式,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知识建构和能力拓展。
高三通用技术一轮复习学案(4)—《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高三通用技术一轮复习学案(4)—《第三章怎样进行设计》【学习目标】1. 了解设计的基础知识,熟悉设计的一般过程。
2.初步掌握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3.能确定设计问题和制定完整的设计方案。
4.培养合作精神,提高审美情趣,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加深对设计的理解,增强设计的自信心。
【使用说明】1、仔细阅读、分析学案内容,完成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2、整理学案、查缺补漏、巩固提高。
一、自主学习1、设计问题的来源是人们的需求和愿望,设计者的设计可以是原创性设计,也可以是通过增加功能、提高标准对产品进行的改进性设计2、明确解决设计问题的条件就是弄清楚时间条件、经费条件、设备条件。
3、设计的限制是指时间、环境、成本的限制。
4、材料的基本特性有。
5、技术试验的方法有。
技术试验的步骤、技术试验的分类,课本99页按试验目的分可分为。
6、设计方案是设计者与制造者的沟通语言。
方案设计由三部分组成。
课本108-111页。
补充:1、问题产生的三种途径:第一种,人类生存活动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第二种,由别人给出问题,设计者必须针对问题寻求解决方案。
第三种,基于一定的目的由设计者自己主动地发现问题,并试图解决它。
2、发现问题的途径与方法①观察日常生活②收集和分析信息: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询问法(直接询问法,间接询问法,集体询问法,家庭走访询问法,个别询问法)③ 技术研究与技术试验【题目1】、人们首先发现了什么问题而发明电冰箱()A. 冰箱可以制作冰淇淋B.低温可以保鲜C.冰箱可以制作冰水D.冰箱可以冰镇啤酒3、产品设计要考虑的因素很多,我们可以根据设计的具体要求进行开放性的思考。
归结起来,这些因素分别归属于产品本身、使用者、使用环境。
即—人__、—物__、环境__三个方面。
【题目2】任何产品设计都要综合考虑物、人、环境三个方面,以下属于环境的因素是()A.可持续利用B.色彩C.追求个性D.功能4、常见的方案构思方法:(1).草图法——草图法不仅能将一些想法较明确地表达出来,而且可以随时修改。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如此与评价》试题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每一小题2分,共60分〕1、小兵买了一个可充电的手电筒。
他每次使用完后都习惯性地接上电源长时间充电,不久发现电池供电时间明显变短。
小兵要求商家更换却遭到拒绝,因为他没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给手电筒充电。
这个案例说明了,用户应--------------------------------〔〕A.面对面与厂家沟通才能正确使用产品B.逐个承受厂家如何使用产品的培训C.认真阅读产品说明书才能确保正确使用产品D.凭经验和习惯来使用产品2、设计的一般过程: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作模型或原型③制定设计方案④产品的使用和维护⑤测试、评估与优化。
正确的顺序是 -------------------------------〔〕А.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⑤④ C.③①②④⑤ D.⑤④①③②3、技术的开展,尤其是能源技术的开展,应以什么为目标-------------------〔〕A.可持续开展 B.快速开展 C.稳步开展 D.缓慢开展4、目前世界上设计和生产的大多数飞机、轮船和飞船的舷窗的窗口都设计成圆形的,比如我们看到的“神州六号〞飞船返回舱的舷窗,这个技术应用案例说明了设计是具有〔〕A.美观原如此 B.经济原如此 C.实用原如此 D.技术规范性5、老何从日本带回了一个原装微波炉,通电后冒起了一团黑烟。
这一现象可以用设计的哪个原如此来解释-----------------------------------------------------------〔〕 A.美观原如此 B.经济原如此 C.实用原如此 D.技术规范性6、产品设计的三要素是-------------------------------------------------〔〕A.物、人、环境B.美观、实用、经济C.结构、功能、安全性D.高效、健康、舒适7、计算机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工具,使用时间长了会感到手腕酸痛,因此有人设计出了保护手腕的键盘,这运用了----------------------------------------------〔〕设计原如此A.科学性B.实用性C.创新性D.美观性8、据报导,西安市有一瓜子贩子自制毒瓜子,自己不吃没想到儿子不断偷吃。
第三章体验设计实践练习题第一节设计课题的确定1、确定设计课题:1)发现问题,提出设计课题2)明确要求,进行设计定位第二节设计方案的制定1、设计方案制定过程:1)收集和处理信息2)构思设计方案3)用草图表达构思4)评价与选择设计方案构思第三节设计的表达与交流1、用于进行设计交流的图通常有两种:1)透视图2)三视图【单选题-1】张瑞准备设计一个班级宣传灯,在对宣传灯进行设计分析时,下列不需考虑的是()A.灯泡的生产过程B.底座的大小C.灯罩的材料D.支撑架的强度【单选题-2】某公司一技术人员发现市场上存在“注水肉”,他经一年多的努力,他为本公司设计发明了一种测定仪器,只要把仪器放在肉里,马上就让“注水肉”现形。
他的根据是肉和水都是导电体,但电阻率不同。
他边试验边改进,最终他做出了这台测试仪器。
这说明设计问题的发现来源于()A.技术研究B.技术试验C.对日常生活的观察D.灵感【单选题-3】公共场所常有人忘记关水龙头,为避免出现这种现象,下列图中最适合于公共场所使用的是()【单选题-4】如图所示的幼儿浴盆,具有以下设计特点,其中体现了信息交互的是()A.水温超过36℃时,浴盆中黑色的安全纽扣就会变白B.充气式,可以折叠C.表面有防滑纹理D.压着鸭嘴会发出"嘎嘎"声【单选题-5】技术语言是一种在技术活动中进行信息交流的特有的语言形式,下列哪种技术语言是沟通设计和生产之间的桥梁,是工程施工和产品加工制作的直接依据。
()A、图表B、口头语言C、技术图样D、模型【单选题-6】下面不属于技术语言的是()A.车摸B.交通管理C.建筑施工图D.出入口符号【单选题-7】如图,一桶未启封的方便面摆放在桌面上,则它的俯视图是()【单选题-8】在下面给出的模具中,相应主视图的正确左视图是()【单选题-9】下面图样尺寸的标注准确的是()第四章展现设计成果第一节材料1、材料的分类:1)天然材料,如木材、黏土、石材等2)合成材料,如塑料、玻璃、钢铁等3)混合材料,如胶合板、纸、混纺料等。
“设计的过程、原则及评价”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②制作模型或原型;③制定设计方案;④产品的使用和维护;⑤测试、评估和优化。
正确的顺序是()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②⑤④C、③①②④⑤D、⑤④①③②2、设计过程中最富有挑战性的环节是()A、需求调查B、设计分析C、方案构思D、模型或原型制作3、设计定位的实质是()。
A、创新思维B、明确设计要求C、发现人们需求D、提出设计课题4、设计要求是在哪一步提出来的()A、发现和明确问题B、制定设计方案C、模型或原型的制作D、测试、评估和优化5、在制定设计方案阶段,收集和处理信息指的是()。
A人们的需求B类似产品的信息C限制条件的信息D具有创新思维的信息。
6、从模拟信号手机发展到数字信号手机的创新过程是一个()A、原理创新B、结构创新C、材料创新D、工艺创新7、李明针对晚上开门摸不到钥匙孔的情况,想对钥匙进行设计改进,在钥匙上增加照明功能。
这种改进属于()A、原理创新B、功能扩展C、新技术应用D、外观设计8、产品使用的安全性属于设计中的实用原则中的()功能A、物理B、生理C、心理D、社会9、新型快餐盒以谷物秸杆为材料做成,用过后可直接转化为牲畜饲料或肥料。
这符合了设计中的哪项基本原则()A、美观性原则B、经济性原则C、创新性D、可持续发展原则10、目前,正规厂家设计生产的家用燃气灶都具有熄灭自动关闭阀门的功能,以避免出现意外。
从设计的角度分析,主要考虑的是()A、安全性B、创新性C、科学性D、可持续发展11、设计的核心是()A、生产出产品B、制订出生产工艺流程C、革新D、创新12、2007年6月14日信息产业部颁布新款手机的充电器都要统一使用新标准。
目前,已经有14家企业生产的15种型号的统一接口手机充电器通过了国家验证。
这一标准的颁布主要体现()。
A、道德原则B、美观原则C、技术规范原则D、可持续发展原则13、小明到电器商场去购买电冰箱,导购员介绍某款冰箱时说:“这款电冰箱采用了无氟制冷技术,外壳和部件是采用可回收的新型工程塑料制成的。
第二节设计的一般原则学习目标设计应遵循的一般原则1.创新原则(1)设计是人类为了追求美好生活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
创新就是通过引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或对已有产品的革新来创造具有相当社会价值的事物或形式。
(2)设计过程中,一般可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考虑改进和突破,以实现创新的目标。
2.实用原则设计中的实用性是指设计的产品为实现其目的而具有的基本功能。
它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经济原则经济原则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美观原则(1)产品外观的美是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色彩搭配、装饰图案等的设计组合来表达的。
(2)产品设计中的美观原则是多元的,受到消费者、功能、技术、文化传统等多方面的影响。
5.道德原则(1)产品设计应始终坚持为人服务的宗旨,不能出于某种不道德的目的。
(2)产品的设计不能损害人类所居住的环境,不能设计制造低级趣味的产品,不能生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计要尊重他人________________、技术成果。
不能一味抄袭别人的设计成果。
6.技术规范原则技术规范是有关开发生产技术的知识、领域、方法和规定的总和,产品的设计必须符合一定的________________。
技术规范既有强制性的标准,也有推荐使用的技术规范。
7.可持续发展原则(1)设计时,应充分考虑产品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并且采取措施减少其负面影响。
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考试标准]考试内容考试要求考试属性已考点设计的一般过程①设计的一般过程②设计过程的设计要求和设计方案③方案设计中的创新cab必考+加试设计的一般原则①设计的一般原则②设计一般原则的相互关系cb必考+加试2016年10月选考(第3题)2017年11月选考(第4题)2018年4月选考(第4题) 设计的评价①设计过程中的评价②产品的评价③评价报告的撰写与分析bbc必考+加试2015年10月选考(第2题)2016年4月选考(第3题)2017年4月选考(第3、4题)2017年11月选考(第3题)一、设计的一般过程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不能将设计的过程简单化、模式化,而应根据设计的需求进行灵活安排。
设计的大体步骤如下: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设计方案→制作模型或原型→测试、评估及优化→编写产品说明书1.发现与明确问题从本质上说,设计是一个问题求解的过程。
它从问题出发,并围绕问题展开各项活动。
设计必须从调查需求、分析信息、发现与明确需要解决和值得解决的问题开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设计项目,明确设计要求。
2.制定设计方案制定设计方案的过程:收集信息→设计分析→方案构思→方案呈现→方案筛选(1)收集信息的渠道:用户调查、专家咨询、查阅图书资料、收听收看广播电视、浏览互联网等。
(2)设计分析:面对收集到的各种信息,要根据设计要求,找出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并分析其可能的解决办法。
(3)方案构思是设计者根据设计要求,大胆构思,努力挖掘创造潜力,提出解决问题的多个设想。
(4)方案呈现:用草图把模糊和零散的想法具体化,形象化。
(5)方法筛选:多个设计方案产生后,要依据一定的原则对这些方案进行筛选。
3.制作模型或原型模型制作包括两个阶段,一是绘制图样(手工绘制和计算机辅助绘制),二是制作模型或原型。
4.测试、评估及优化要明确设计方案是否可行、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必须进行各种测试、评估,以优化设计方案、完善产品原型。
第三章 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一、填空题1.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发现与明确问题、制定_______________、制作_______________、测试、________________、产品的________________。
23.下列设计各遵循了什么原则:(1)随着数码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采用USB 接口:___________________; (2)卷纸采用方形设计缩小包装缝隙,提高运输效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瑞士手表的外观、款式、颜色符合的审美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用照明公司推出一款具有革新意义的LED 节能灯。
与市面上普通的单方向光线LED 灯相比,它能发出全方位的光线,照亮各个角落:__________;这款功率仅为9W 的节能灯,亮度相当于一个普通40W 的白炽灯,可以节省大约77%的能源:__________________; (5)一些不法分子为了提高牛奶蛋白质检测含量,在牛奶中加入三聚氰胺(一种化工原料),导致了众多女儿患上肾结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是设计的核心,_______________是设计的最基本的原则。
5.根据价值优势原理,我们在设计某一产品时会考虑到投入和产出的比例关系,即功能_________比=_______ /_______,该比值越高,产品设计越好。
6.评价涉及到评价对象和评价者。
从评价对象来看,评价可以分为对设计_______的评价和对设计________的评价。
从评价者来看,评价可以分为_________和_________。
7.对最终产品的评价,有两个基本依据:一是参照设计的一般________进行评价,二是依据事先制定的设计要求进行评价。
常用________表和________图来表示评价结果。
2023年12月12日高中通用技术作业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盲人防溢水杯”的发明者,是在看到他的一个盲人朋友水在倒水时,用手指插进杯里试探水的高度,他认为这样既不方便也不卫生,从而萌生了发明“盲人防溢水杯”的动机。
这个事例说明()。
A.因为和盲人是朋友而产生发明动机B.观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他萌生发明动机C.受盲人之托而萌生发明动机D.只要看到盲人倒水就能产生发明动机2.大型家具构件一般采用螺栓螺母连接,到客户家中组装成型,方便运输和仓储,这主要是从设计一般原则的()考虑的。
A.实用原则B.经济原则C.创新原则D.技术规范原则3.如图所示工具与其给出的名称不匹配...的是()A.样冲B.木工刨C.台钻D.手锯4下列工具不是用于表面加工的工具是()A.锯子B.刨子C.锉刀D.砂纸5.人机关系中三要素,包括了人、物、环境。
其中的人指的是()A.设计者B.使用者C.开发者D.生产者6.要对菜刀刀柄进行改造性设计前,设计部门要收集一些的相关信息,下列信息不需要收集的是()A.刀柄不同形状B.使用者手掌大小C.菜板的尺寸D.材料的性能7.(如图所示为某品牌的空气开头。
是一种只要电路中电流超过额定电流就会自动断开的开关。
这体现了技术设计()A.安全性B.创新性C.可持续发展性D.标准性8.如图所示公交车拉手环,该拉手环可以根据乘客身高自动调节拉手环长度,在该产品设计之初,可不用..首先收集的信息是()A.拉手环的尺寸B.制作材料C.材料的颜色D.制作成本9.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①制定设计方案、①发现与明确问题、①制作模型或原型、①编写产品的使用说明书、①测试、评估和优化。
下列选项中对设计的一般过程的顺序描述正确的是()A.①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①C.①①①①①D.①①①①①10.从人机关系的角度看,汽车仪表的设计主要考虑到()A.普通的人与特殊的人B.静态的人与动态的人C.人的生理需求和心理需求D.信息的交互11.在家用电器设计中,大量配件采用标准件,这样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这提现了技术设计的()A.创新原则B.经济性原则C.标准化原则D.科学性原则12.为了使瓜子更“漂亮”,某些厂家在煮制瓜子时,加入滑石粉或工业石腊给瓜子“抛光”。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必修2第三单元练习题(含答案)一、选择题1.石墨铅笔的铅笔芯以石墨与黏土按一定比例配制。
石墨比例越大则笔芯越黑,而硬度越小;黏土的比例较大则颜色浅而硬度大。
该事例主要体现了系统的()A. 相关性B. 环境适应性C. 动态性D. 目的性2.如图所示是农田智能灌溉系统示意图。
系统根据监测的气象、土壤、农作物等相关信息,控制灌溉设备工作,使土壤保持合适的湿度和肥力,达到降低人力成本、提高生产效率、节水节肥的目的。
下列关于该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实现了农田的智能化管理,体现了系统的目的性B. 数据库能存储监测到的各种数据信息,体现了系统的环境适应性C. 灌溉设备需要定期维护,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D. 数据库、信息采集等出现异常,会影响农田灌溉,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3.如图所示是某电缆生产系统示意图,导线经放线设备后穿过模具,牵引设备将导线拉直并牵引导线。
屏蔽层挤出机和绝缘层挤出机分别向模具中挤入屏蔽材料和熔化的绝缘材料,并使其包裹在导线上,经水槽冷却后收线。
请根据示意图和上述说明进行选择,下列关于该系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牵引设备故障,会影响绝缘电缆的生产,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B. 牵引设备的导线牵引速度应与挤出机挤出量相适应,体现系统的相关性C. 屏蔽层挤出机发生故障,系统停止工作,体现系统的环境适应性D. 牵引设备中滚轮磨损,体现系统的动态性4.汽车的悬挂系统是指车身与车轮之间的支撑系统,由弹簧、避震器等组成。
在如图所示的悬挂系统中,车轴分成两段,当遇到路面不平时,一侧车轮的跳动对车身的影响比较小,从而提高了汽车行驶的平稳性。
关于该悬挂系统,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A. 可以作为汽车系统的一个子系统B. 具有支撑功能,体现了系统的动态性C. 能使汽车更好地适应多种路况D. 有利于提高汽车的整体性能如图所示,一只机械表通常由上百个零件组成,要达到优异的性能,除了精雕细琢制作的零件外,优秀的制表匠人也不可或缺。
设计的评价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设计的评价章节: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三节设计的评价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设计的评价对设计结果要评价的具体内容。
(2)能根据设计要求对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3)能在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设计作品和现有产品设计交流与评价,使学生理解设计的评价评价目的、评价什么、如何评价等设计评价要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设计交流的意义,培养学生规范严谨地依照标准来对设计展开设计评价的科学精神,树立交流学习、合作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设计评价要点和能够对设计结果(产品)进行多方面评价,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三、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树立合作学习意识。
四、教学方法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五、设计思想1.最终产品是设计过程的结晶,是设计质量、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过渡到本节课首先学习的内容“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2.讲解对最终产品的评价的两条基本依据。
引导学生完成马上行动,案例分析和探究。
理解设计的评价对设计结果要评价的具体内容。
3.讲解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引导学生完成完成马上行动。
掌握如何使学生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树立合作学习意识。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的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各类工具、普通A3纸张、胶水等。
2. 教学课件的准备教学课件比较简洁,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通过幻灯片呈现诸多学生设计作品和现实产品的图片、案例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掌握。
七、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学习对最终产品的评价,第二环节学习设计的评价一设计的交流;第三环节为动手制作糖果盒,并对制作的糖果盒进行评价,设计出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