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配种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 格式:docx
- 大小:14.00 KB
- 文档页数:3
母猪配种前生产管理技术(一)、母猪配种前的选择与种类:1、母猪的选择:母猪应该食欲旺盛,能够正常发情,体质结实健康,四肢端正,活动良好,背腰平直或略弓,腹线开张良好。
乳头7~8对,并且排列整齐,无瞎乳头、内凹乳头、外翻乳头等畸形。
外阴大小适中无上翘。
2、母猪配种前种类母猪分为纯种和杂种,进行纯种繁殖的猪场,应选择相同品种但无亲缘关系的公母猪相互交配;生产杂种母猪的猪场,应选择经过配合力测定或经过多年生产实践证明,杂交效果较好的品种与公猪进行配套杂交生产;生产商品肉猪的猪场,根据生产需要,选择二元或三元杂种母猪进行生产,目前一般多选择长大杂种母猪。
按照母猪所处的生产时期分为两种,一种是仔猪断乳后至配种的经产母猪,也称空怀母猪;另一种是初情期至初次配种的后备母猪。
(二)、母猪配种前饲养管理技术1、总体要求:母猪在配种前应具有一个良好的繁殖体况。
繁殖体况是指母猪不肥不瘦,七、八成膘。
具体地讲就是母猪外观看不到骨骼轮廓(髋骨、坐骨结节、脊柱、肩胛骨、肋骨等),但也不能因肥胖出现"夹裆肉",以用手用力触摸背部可以触到脊柱为宜。
而所谓的"夹档肉"是由于母猪过于肥胖,在两后大腿的内侧、阴门的下方形成两条隆起的皮下脂肪。
至于外观能够看到脊柱及髋骨或肩胛骨甚至肋骨的母猪属于偏瘦。
对于那些体长与胸围几乎相等,出现"夹裆肉",手触不到脊柱的母猪应该说是偏肥了。
另外一种判断方法是在早晨空腹时,根据母猪腰角下方、膝褶斜前方凸凹状况来判定,一般七、八成膘的母猪,此部位应该是扁平或略凸起。
如果凸起太高,说明母猪过于肥胖;如果此部位凹陷,说明母猪过于消瘦。
使用超声波测定母猪背膘厚,根据背膘厚来判定母猪饲养效果,判定母猪的膘情是否适宜配种。
目前常用的杜、长、大等后备母猪适宜配种的背膘厚P2一般为16~18 mm ;经产母猪适宜配种的背膘厚P2一般为18~22 mm ( P2值是指最后一根肋骨的前端距离背中线6.5 cm 处测定值)。
猪配种工作总结概述猪配种是一项关键的繁殖管理工作,对于提高产能和猪群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将总结猪配种工作的主要内容、方法和注意事项,以期为养猪业者提供参考。
1. 配种前准备在进行猪配种之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1.1 确定适宜的配种时间通常将母猪的发情期确定为配种的最佳时间。
发情期会表现出一系列的行为变化,如头部发麻、兴奋、叫唤等。
与养殖经验结合,养猪业者可以根据这些行为变化来判断适宜的配种时间。
1.2 确定适宜的配种方法常见的猪配种方法有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两种。
自然交配适用于健康、活泼的种猪,而人工授精适用于特定品种或有优良基因的种猪。
1.3 选定合适的种猪在猪配种之前,需要根据需求和目标选定合适的种猪。
种猪应具备良好的遗传品质、免疫力强和健康状态良好等特点。
2. 配种操作步骤2.1 清洁卫生在进行猪配种之前,需要确保配种场地的清洁卫生。
清洁场地可以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保证母猪和种猪的健康。
2.2 配种留心事项在进行配种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 母猪必须完全发情才能进行配种。
- 配种时需要将母猪和种猪分别带入配种栏,以避免发生意外伤害。
- 配种过程中需要保证适当的环境温度和湿度。
2.3 配种后的关注配种后,需要对母猪进行关注和喂养管理,以确保怀孕和胚胎的顺利发展。
关注的主要内容包括: - 注意观察母猪是否有怀孕的迹象,如体重增加、食欲增加等。
- 给予适当的饲养和管理,保证母猪的营养供给和生活环境的健康。
- 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并处理异常情况。
3. 猪配种注意事项在进行猪配种工作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3.1 配种检查在配种前后,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包括种猪的健康状况、疫苗接种情况等。
确保种猪处于良好的健康状态,以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3.2 环境控制在配种场地,需要注意环境控制,包括温度、湿度、通风等。
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可以提高配种的成功率。
3.3 疾病预防在配种前,需要对种猪进行疫苗接种和驱虫等预防措施。
母猪配种须知母猪是养殖户常见的经济猪种之一,配种是繁殖母猪的重要环节。
为了保证母猪的健康和繁殖效益,养殖户在进行母猪配种时需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母猪的发情期一般为21天,最佳配种时间是发情期的第2-3天。
因此,养殖户需要仔细观察母猪的发情表现,如有发情迹象(如发情叫唤、腰背发红等),则应及时安排配种。
二、选择合适的公猪选择优良的公猪是确保繁殖效益的关键。
养殖户应选择生长发育良好、身体结构健壮的公猪,并确保公猪没有任何疾病。
同时,公猪应具有良好的配种能力和繁殖潜力。
三、保证配种环境卫生在进行母猪配种时,养殖户应确保配种环境的卫生。
配种场地应干净整洁,没有异味和污染物。
配种器具和母猪外生殖器也需要进行消毒处理,以防止传染疾病。
四、正确的配种姿势母猪配种时,应采用正确的姿势。
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侧卧配种或站立配种的方式。
在配种过程中,养殖户应观察母猪的反应,确保配种的顺利进行。
五、注意配种次数和间隔母猪的配种次数和间隔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
一般情况下,可以进行1-2次配种,每次配种间隔为12-24小时。
过多或过少的配种次数都会影响母猪的繁殖效益,因此需要合理安排。
六、注意配种后的护理配种后,养殖户需要给予母猪适当的护理。
首先,需要观察母猪是否受孕,一般在配种后30天左右可以进行初步的孕检。
其次,需要给予母猪适当的饮食和保暖,以提高胎儿的发育质量。
七、定期检查孕情母猪配种后,养殖户需要定期检查母猪的孕情。
一般情况下,可以在配种后30天、60天和90天左右进行孕检,以确定母猪是否怀孕和孕情的良好程度。
根据孕情的情况,可以进行相应的饲养管理。
总结起来,母猪配种是繁殖母猪的重要环节,养殖户需要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和公猪,保证配种环境的卫生,采用正确的配种姿势,注意配种次数和间隔,以及配种后的护理和定期孕检。
只有做到这些,才能确保母猪的健康和繁殖效益,为养殖户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
母猪的配种技术及相关注意事项一、适龄配种:我国地方猪种初情期肉用一般为3月龄、体重20公斤左右,性成熟期4-5月龄;外来猪种末期情期为6月龄,性成熟期7-8月龄;杂种猪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在生产中,达到成体幼体的母猪并不马上配种,这是为了使其生殖器官和机能得到更充分的发育,获得数量多、质量好的后代。
一般而言性成熟后经过2-3次规律性发情、体重达到成年体重的40-50%予以配种。
母猪的排卵数:青年母猪小于成年母猪,其排卵数随初生秒数的次数而增多。
我国地方性成熟早,可在7-8月龄、体重50-60公斤配种;国内培育品种国际上及杂交可在8-9月龄、体重90-100公斤配种;外来猪种于8-9月龄、体重100-120公斤。
注意:月龄比体重、发情周期(性成熟)比月龄相对重要不多。
二、适时配种:适时配种是提高受胎率和产仔数的另行关键,其基本依据是母猪的发情基本规律排卵规律。
初情期3-6月龄;哺乳期发情时间27-32天;发情周期21(16-24)天;发情持续时间5(2-7)天;发情至排卵时间24-36小时;母猪的排卵整个过程是陆续的,排卵持续时间5(4-7)小时;卵子继续保持受精能力时间8-10小时;排卵数15-25个;精子到达子宫颈时间2(1-3)小时;精子在输卵管中存活时间10-20小时。
1、发情症状:开始时,兴奋不安,有时叫鸣,阴部微充血肿胀,食欲稍减退,这是发情开始的则表示。
之后阴门肿胀较励害,微湿润,跳栏,喜爬跨其它猪,同时,鸭子亦开始愿意接受别的火鸡爬跨,尤其是公猪,这是交配欲的开始前半期。
此后,母猪的性欲渐次趋向旺盛,阴门充血肿胀,渐渐趋向高峰,阴道湿润,慕雄性渐强,见它母猪则频频爬跨其上时,或静站处,若有所思,此时若用母羊试情,则可见其很爱玩接近公猪,当母牛爬上其背时,则安定不动,如有人在旁,其臀部一般来说趋近人的身边,推之不去,这正值发情盛期。
过后,性欲渐降,阴门充血肿胀逐渐消退,慕雄性亦渐弱,阴门变淡红、微皱,间或有变成紫红的,阴门较干,常粘有垫草,表情迟滞,喜欢静伏,这便是配种适期。
母猪配种的操作流程
母猪科学配种,能提高种母猪的繁殖,养猪户们在配种时,一定要掌握规律,尤其是母猪的发情时间,这是母猪配种的关键。
母猪配种操作流程主要有以下四点:
1.配种时间
根据母猪排卵的规律、母猪的发情及其生殖道及外阴的变化,确定最佳配种时间,给发情母猪及时配种,适宜的交配或输精时间是在母猪发情后20-30小时。
2.配种情况
①区别经产母猪和后备母猪而配种。
后备母猪、断奶后7天以上发情的经产母猪和反情母猪发情出现站立反应,就进行配种。
②根据断奶后发情时间不同而配种。
断奶4~6天发情的经产母猪发情出现站立反应后6~12小时进行第1次配种。
3.配种方法
母猪发情后选择大小合适的公猪,关在一个圈中,一旦公猪出现爬跨行为,立即给予帮助,用脚顶住交配的公母猪,以免地面太滑而停止交配,带上消毒手套,人工的帮助进行交配,每次交配射精2次即可,配种后母猪赶回原圈,填写公猪配种卡以及母猪记录卡。
4.注意事项
①配种的时候,最好有公猪在旁边,如果没有这个条件,可以用手摸母猪的后背、腹部和水门,这都是母猪的敏感部位,可以让母猪发情更充分。
②清洗母猪的后驱,尤其是水门周围,一定要洗干净,然后再用湿巾擦干净,避免感染炎症。
配种员在母猪配种完成后做好配种时间记录。
母猪繁殖管理是养猪业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猪场的生产效益和猪群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关于母猪繁殖管理的基本步骤和要点:
1. 选种:选择健康、生产性能好的母猪作为繁殖种猪。
母猪应具有良好的体型、良好的生殖系统和较高的繁殖能力。
2. 饲养管理:
营养管理:确保母猪获得均衡的营养,特别是在配种前后和妊娠期,需要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环境管理:提供清洁、干燥、通风良好的猪舍环境,避免过度拥挤,减少疾病传播的风险。
3. 发情监测:定期观察母猪的发情迹象,如外阴部肿胀、粘液分泌、行为变化等,以便及时进行配种。
4. 配种:在母猪发情期间进行人工授精或自然交配。
配种时间应在母猪发情的中期,以提高受精率。
5. 妊娠检查:配种后约21天,可以通过观察母猪的行为变化、测量体温、超声波检查等方法确认妊娠。
6. 妊娠期管理:妊娠期母猪需要特殊的照顾,包括适当的运动、营养补充和疾病预防。
7. 分娩准备:在预计分娩前一周,为母猪准备清洁、舒适的分娩环境,并准备好必要的接生工具和药品。
8. 分娩监控:分娩过程中要密切监控母猪和仔猪的状况,如有异常应立即采取措施。
9. 产后护理:分娩后要确保母猪和仔猪的健康,提供足够的营养,帮助母猪恢复体力,促进乳汁分泌。
10. 疾病预防:定期给母猪接种疫苗,预防繁殖障碍性疾病,如猪蓝耳病、猪瘟等。
11. 记录管理:详细记录母猪的繁殖历史,包括发情、配种、妊娠、分娩和仔猪生长等信息,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改进管理。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减少繁殖障碍,确保猪场的稳定生产和经济效益。
母猪配种须知以母猪配种须知为题,我们将介绍一些关于母猪配种的重要事项和注意事项。
母猪的配种是繁殖健康种猪的基础,正确的配种操作能够提高种猪的繁殖效益和生产水平。
一、选择合适的配种时间母猪的生理周期是21天,所以选择适宜的配种时间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最佳配种时间是在母猪发情期的第二天和第三天。
在配种前应仔细观察母猪的行为和外阴充血程度,确保母猪真正处于发情期。
二、选择优质的公猪公猪的遗传质量对猪群的繁殖效益有着直接的影响。
所以在配种前要选择优质的公猪,包括外观特征、生长发育、繁殖性能等方面。
同时还要进行疫病检测,确保公猪没有传染病和繁殖障碍。
三、保持配种环境的卫生配种环境的卫生状况对母猪的配种效果有着重要影响。
在配种前要保持母猪圈舍的清洁,消除异味和病原微生物。
同时,为了避免交叉感染,每次配种都要更换配种架上的人工授精器具,并进行消毒处理。
四、正确的配种操作在配种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母猪和公猪的相互熟悉:在配种前,要将母猪和公猪放到同一个舍内,让它们相互熟悉,减少压力和恐惧感。
2. 接近性行为:母猪发情期的第二天和第三天是最佳的配种时间,此时母猪会表现出明显的接近性行为。
在配种时,要保证母猪和公猪的姿势正确,避免受伤。
3. 控制配种时间:配种时间一般控制在5-10分钟内,过长或过短都会影响受胎率。
在配种后,要及时将母猪放回舍内,避免过度疲劳和受伤。
4. 观察配种效果:配种后,要及时观察母猪的反应,如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五、合理的饲养管理母猪在配种前后需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提高受胎率和生产效益。
饲养管理包括饲料营养、疫病防控、环境卫生等方面。
在配种前后要给予母猪充足的饲料,保证营养供给,提高母猪的体质和受胎率。
六、记录和分析数据配种后要及时记录配种日期、公猪信息、母猪情况等数据,以便后期分析和优化繁殖管理措施。
通过对配种数据的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提高繁殖效益。
母猪的配种是繁殖健康种猪的基础,正确的配种操作能够提高种猪的繁殖效益和生产水平。
猪配种的注意事项猪的配种是繁殖过程中关键的一环,合理的配种管理可以提高繁殖效果和猪群质量。
下面是猪配种的一些注意事项:1.选择合适的种猪:种猪应具备良好的体态和外观,对外形、体重、品种特征等要有较好的了解;种猪要具有较高的繁殖性能,如繁殖力强、稳定,易发情,生产活力好等。
2.合理的繁殖系统设计:设备的合理设计对于配种效果至关重要,需要注意的方面包括:舒适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确保良好的通风条件,合理的照明和触荐控制,适宜的环境空气质量等。
3.确保母猪的生理状态:母猪的身体状态对配种的成败至关重要,应进行科学的饲养管理,确保母猪具有良好的生理状态。
合理的饲料搭配和定期检查是确保母猪身体健康的关键。
4.确定最佳配种时间:母猪的配种时间是繁殖成功的关键。
一般母猪在发情期的最后24小时配种最理想。
可以通过观察母猪的行为、外貌和声音等综合判断母猪是否发情。
5.特殊情况下的配种: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猪只出现多次冷排卵现象、猪只发情不明显、多次配种失败等,可以采用一些技术手段,如人工授精或超声波检测等。
6.充分的休息和康复:在母猪受孕后需要给予足够的休息和康复时间,通常需要1-2天的休息期间,以利于胚胎着床和胚胎的发育。
7.注重配种记录:对每次配种的时间、母猪的发情情况、配种的次数等进行详细记录,以便于进行配种效果的评估和调整。
8.合理的配种方式:目前常用的配种方式有天然交配、人工授精和人工授精+人工输精管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配种方式,确保配种成功率。
9.保证合理数量的种猪:合理数量的种猪可以确保足够的猪只供给,同时也可以减少相关的交配压力。
种猪数量的选择需根据养殖规模和需求量进行合理配置。
10.定期检查和健康管理:繁殖过程中,需要定期对母猪进行检查和健康管理,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疾病。
总之,猪配种是养殖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合理的配种管理可以提高繁殖效果和猪群质量。
养殖户在进行猪配种时应注意以上内容,定期总结和改进配种管理经验,以提高猪群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母猪大栏配种流程及要点
母猪大栏配种流程及要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配种顺序:首先应将断奶后的母猪进行配种或试情,其次是交配第二次配的母猪、棘手母猪,返情及后备猪。
在选择配种对象时,应优先考虑发情稳定的母猪,避免强迫交配。
2、管理要求:规范配种操作,提高种母猪的繁殖成绩是配种工作的主要目的。
这适用于所有猪场配种舍。
3、关键技术点:通过强化大栏输精的五大关键点,可以提升后备母猪大栏受胎率,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成绩和经济效益。
这些关键点包括技能提升和管理精进,采取线上+线下双培训通路。
4、操作规程:初期实施人工授精最好采用“1+2”配种方式,即第一次本交,第二、三次人工授精。
条件成熟时推广全人工授精配种方式,并应由专业人士操作。
5、健康管理:保持后备母猪的健康状况对提高受胎率至关重要。
6、清洗消毒:在母猪配种之前,为避免细菌感染母猪子宫,需要对母猪进行清洗消毒。
7、输精技术:大栏配种时,应注意合群后的打架应激问题,以及如何正确放置公猪以避免影响输精。
8、精液管理:将当次配种所需精液放置于17℃的恒温箱内,密封好,传递给配种人员,以备母猪输精。
每次使用前须严格确认每份精液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活力≥75%;配种用精液须在1.5-2小时之内用完,时间过长会降低输入母猪的效果。
9、配种时间与情况记录:养殖户在配种时一定要规范操作,包括配种时间、配种情况的记录,这对于保证养猪场的繁殖非常重要。
母猪配种技术母猪配种技术是提高猪场生产效益的重要环节,也是保证猪群优良基因传承的关键。
现今,随着科技的发展,母猪配种技术也在不断突破和创新,为猪场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母猪配种技术的重要性、方法和注意事项。
首先,母猪配种技术对于提高猪场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通过选择合适的种猪与母猪进行配种,可以有效提高繁殖率,增加仔猪的数量,从而提高猪场的产能。
同时,采用先进的配种技术,还能够降低死胎率和畸形仔猪的出生率,减少生产风险,确保猪群健康稳定发展。
其次,母猪配种技术是保证猪群优良基因传承的关键。
母猪作为繁育猪的主要角色,其配种决定了后代的遗传特性。
合理选择种猪与母猪的配对,有助于优良基因的传承和稳定。
同时,通过配种,还能够及时淘汰落后或存在疾病的个体,避免疾病的遗传和扩散,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抗病能力。
在母猪配种技术的方法上,有多种可选择的方式。
传统的自然配种是最常见的方法,母猪与种猪自主配对。
然而,自然配种可能受到环境、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受孕率较低。
因此,人工授精逐渐成为一种常用的替代方式。
人工授精可以精确控制受孕时间和精液用量,提高受孕率,同时还能避免种猪与母猪之间的伤害和传染病的传播。
此外,还有一种较为先进的技术叫做胚胎移植。
胚胎移植通过取出优质母猪的早期胚胎,然后将它们植入到其他母猪体内,实现优良基因的扩散。
这一技术虽然复杂,但可以大幅度提高种猪的遗传效益。
当进行母猪配种时,也需要注意一些问题。
首先,配种前需要对母猪进行健康检查,确保其没有患有传染病或其他健康问题。
其次,选择合适年龄的母猪进行配种,一般在8个月到2岁之间为最佳时机。
此外,配种环境也需要保持干净、卫生,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的发生。
最后,及时对配种结果进行监测和记录,做好配种后的管理工作,以确保母猪的健康和成功产仔。
综上所述,母猪配种技术在猪场的重要性不容忽视,通过合适的方法和注意事项,可以提高繁殖率,增加仔猪数量,也有助于促进优良基因的传承和稳定,提高猪群的免疫力和生产效益。
母猪配种流程操作方法
母猪配种是农业生产中的常见操作之一。
下面是母猪配种的流程操作方法:
1. 选择配种的母猪:根据母猪的健康状况、生产性能、遗传特征等指标,选取适合的母猪进行配种。
通常选择已经达到配种年龄的母猪。
2. 配种前准备:将选中的母猪放置到专门的配种舍内,并保持舍内的清洁和干燥。
为母猪准备好饮水和饲料,确保其营养充足。
3. 母猪发情检查:母猪会在发情期内表现出兴奋、坐卧不安、尾巴侧向一边等行为。
可以通过观察母猪的发情行为、亲睐种猪、暴露性器官等来判断母猪是否进入了发情期。
4. 配种操作:在母猪进入发情期后,将种猪带入配种舍。
适量给予母猪饲料,方便她站立。
然后,饲养人员将种猪引入配种舍内,并将其导向母猪。
种猪通过跳跃或后腿推动的方式,完成与母猪的配种。
配种时间一般为15-30分钟。
5. 配种后处理:完成配种后,将种猪从配种舍中带离。
观察母猪的表现,如果母猪继续表现出发情行为,可以考虑再次进行配种。
为了避免与其他种猪交配,可以给母猪佩戴避孕带或进行阻拦。
以上是母猪配种的流程操作方法,需要饲养人员熟悉和掌握相关的技术和操作规
范,并严格按照动物福利和卫生监管要求进行操作。
母猪配种技术母猪配种是提高生猪出产率和肉质品质的重要环节。
合理的母猪配种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母猪的繁殖率和出生仔猪的健康程度,还能够为生猪养殖企业提供更多的经济效益。
以下是母猪配种的相关技术和注意事项:1. 母猪选配母猪选配应该考虑母猪的品种和性状、卫生情况、遗传信息等因素。
母猪的品种和性状决定了其是否适合繁殖、出生仔猪的生长速度和肉质品质等;卫生情况则直接关系到母猪的疾病问题;遗传信息则是挑选母猪的重要指标之一。
2. 配种方式母猪配种方式有人工授精和天然交配两种方式。
人工授精方式较为常见,可控制种猪的遗传基因和提高仔猪的品质;天然交配则需要考虑种猪和母猪的性情和体型匹配度,更多是在放养 conditions 下使用。
3. 配种时间母猪的发情期大约为21天,一般在发情期的第2-3天进行配种。
在实际操作中,普遍采用预测精确性较高的母猪配种技术,这种技术能够通过母猪的体温、饲料摄入量、行为等多个指标来判断母猪的发情状态。
4. 配种场所母猪的配种场所应该清洁、干燥、通风良好且具备安全措施。
避免因为场所问题给猪只带来感染风险,同时也能够让母猪更加安心和舒适。
5. 配种次数母猪每次发情后可进行1-3次配种,但不建议频繁地配种。
过多、过频的配种可能导致母猪身体承受不了,对母猪的健康也会存在一定的影响。
6. 配种后护理母猪配种后需要进行精心护理,包括调整饲料、水量,注意发情情况,保持环境清洁卫生等。
同时还需要监测母猪的健康状况,做好母猪的防疫工作。
综上所述,母猪配种技术是生猪养殖中非常关键的一环,需要注意品种选配、配种方式、时间、场所、次数以及配种后的护理等多个细节。
只有做到了这些细节上的完善,才能够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益及生产效益,为生猪养殖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提高母猪配种效率的因素及注意事项母猪配种效率的提高可以从多个方面入手,以下将从饲养、健康、环境和配种技术等不同维度进行阐述。
一、饲养1.合理营养。
母猪若营养不良,无法保证健康,就会影响其发情情况,甚至出现不孕不育等。
因此要合理安排饲料种类和比例,避免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需求出现缺乏或过剩情况。
2.保持适宜体态。
母猪体态较为肥胖或消瘦均会对配种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饲喂方面要做到精准,如受孕前2-3个月,可以适当降低饲料供应量,增加饲料质量,以控制母猪体重,提高母猪的配种成功率。
3. 喂养时间和量。
过多喂养会使母猪的调情周期延长,导致迟迟达不到发情状态。
因此,喂养量应以母猪自身情况为参考,分别设定饲料的时间和量。
二、健康1.疫苗注射。
母猪在配种之前进行疫苗接种算是重要的基础性保障,对于母猪在接种后的30天左右内达到免疫水平,这样可以避免母猪在发情和交配期间受到某种感染而导致的不孕、流产等情况。
2.疾病控制。
母猪发生一些疾病会影响到整个猪圈,因此,母猪进行疾病预防要做到及时治疗或减少疾病的传播, 如肠道疾病、瘟病等。
3.定期体检。
母猪进行定期体检,早期发现存在疾病、感染或身体异常状况,并及时进行诊断、治疗,能有效降低不孕的发生率,提高配种效率。
三、环境1.环境温度。
母猪喜欢在较为温暖的环境下配种,环境的温度不宜过高或过低。
适宜的温度范围要在18℃~24℃之间,若温度过高或过低,母猪可能会出现各种不适应情况。
2.卫生环境。
母猪整个产房的卫生环境要保持良好,在母猪间产生一些气体和异味,会使母猪不适应。
因此,要保持空气流通,进行消毒,保持整个产房的空气清新,以利于配种成功。
3.噪音干扰。
噪音环境不仅影响母猪精神状态和体质,还容易使母猪出现焦躁不安情况,导致配种不成功甚至丢卵情况的发生。
因此,要避免一些噪音环境的产生,保持相对安静的环境。
四、配种技术1.正确鉴别发情。
母猪发情情况不错过,精准掌握母猪发情的时间,是提高精液利用率和母猪配种效率的关键。
母猪配种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一、母猪配种技术母猪排卵时间:站立发情开始26-46小时,95%卵子在同一时间排出;卵子排出后存活时间:不超过6小时;公猪精子排出后存活时间:18-24小时;精子获能需要6-8小时;精子进入子宫后活力持续12小时。
一天检查二次母猪发情:上午9点,下午5点。
上午发情,下午配种,已过6-7小时,精子存活时间18小时,大约是25小时。
过12小时再配种一次。
母猪排卵配种**时间,一天检查一次,发情即配。
2次配种:后备母猪间隔12小时经产母猪间隔24小时关于返情1.如果母猪在配种后20天内返情(18—19天),就说明配种太迟。
2.如果母猪在配种后22天以后返情(23—24天),则说明配种过早。
3.如果配种后25—38天内返情,在正常范围之外。
母猪怀孕但不能怀胎,可能是由于应激、发霉的饲料、有怀孕能力的卵子太少或者是子宫感染等。
4.如果母猪在配种后45天以后返情,在正常范围之外。
母猪怀孕但不能怀胎,可能以为流产、发霉的饲料、疾病、应激或打架等。
配种方式猪的配种方式分为单次配种、重复配种、双重配种和多次配种等4种形式。
1.单次配种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只用1头公猪交配1次,即为单次配种。
此方式要求配种人员具有丰富的配种经验。
2.双重配种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用同一品种或不同品种的两头公猪,先后隔5~15分钟各配1次,称为双重配种。
3.多次配种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进行3次以上的交配,称为多次配种。
4、重复配种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用1头公猪先后配种2次。
第1次配种后间隔8~12小时,再用同一头公猪进行第二次配种,这种方式称重复配种。
二、母猪配种注意事项后备母猪的**配种时间如果选得不好,会影响到母猪的繁殖功能,会出现产仔数量少、仔猪瘦弱等情况,因此要让后备母猪**进行配种不仅要母猪性成熟,而且身体发育也要成熟:一般来说,像母猪适宜的配种日龄应该在8个月龄,那么它的体重应该在90公斤以上。
那么公猪应该是240天以后,就是8个月龄以上到9个月龄,那么它的体重应该在100公斤以上。
母猪配种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
一、母猪配种技术
母猪排卵时间:站立发情开始26-46小时,95%卵子在同一时间排出;卵子排出后存活时间:不超过6小时;公猪精子排出后存活时间:18-24小时;精子获能需要6-8小时;精子进入子宫后活力持续12小时。
一天检查二次母猪发情:上午9点,下午5点。
上午发情,下午配种,已过6-7小时,精子存活时间18小时,大约是25小时。
过12小时再配种一次。
母猪排卵配种**时间,一天检查一次,发情即配。
2次配种:
后备母猪间隔12小时
经产母猪间隔24小时
关于返情
1.如果母猪在配种后20天内返情(18—19天),就说明配种太迟。
2.如果母猪在配种后22天以后返情(23—24天),则说明配种过早。
3.如果配种后25—38天内返情,在正常范围之外。
母猪怀孕但不能怀胎,可能是由于应激、发霉的饲料、有怀孕能力的卵子太少或者是子宫感染等。
4.如果母猪在配种后45天以后返情,在正常范围之外。
母猪怀孕但不能怀胎,可能以为流产、发霉的饲料、疾病、应激或打架等。
配种方式
猪的配种方式分为单次配种、重复配种、双重配种和多次配种等4
种形式。
1.单次配种
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只用1头公猪交配1次,即为单次配种。
此
方式要求配种人员具有丰富的配种经验。
2.双重配种
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用同一品种或不同品种的两头公猪,先后隔5~15分钟各配1次,称为双重配种。
3.多次配种
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进行3次以上的交配,称为多次配种。
4、重复配种
在母猪一个发情期内,用1头公猪先后配种2次。
第1次配种后间隔8~12小时,再用同一头公猪进行第二次配种,这种方式称重复配种。
二、母猪配种注意事项
后备母猪的**配种时间如果选得不好,会影响到母猪的繁殖功能,会出现产仔数量少、仔猪瘦弱等情况,因此要让后备母猪**进行配种不仅要母猪性成熟,而且身体发育也要成熟:
一般来说,像母猪适宜的配种日龄应该在8个月龄,那么它的体重应该在90公斤以上。
那么公猪应该是240天以后,就是8个月龄以上到9个月龄,那么它的体重应该在100公斤以上。
像大型的良种猪应该在110公斤以上,这样的才比较合适。
膘情要好,太肥或者太瘦的猪都不适合受孕。
还有母猪的配种时机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注意不要发情就配种,如果过早配种会导致产仔数下降,还会影响母猪的使用年限。
要想进行适宜的配种,**重要看的是这个后备母猪它是第几次发情,一般我们要求应该是在第三个发情期以后进行配种。
那么也就是说**个发情期发情以后不能配种,第二个也不能配,到第三个发情期才配种。
这种才能保证它有足够的产仔数。
另外在配种前还要做好免疫接种,这项工作同样马虎不得。
一般来说,需要接种的疫苗有细小病毒疫苗、蓝耳病疫苗、伪狂犬病疫苗、猪瘟病疫苗、丹毒病疫苗、肺疫病疫苗、传染性胸膜肺炎疫苗等。
在接种疫苗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疫苗接种的时间不一样。
那么这些疫苗的接种不能在同一天进行,像繁殖障碍这类的疫苗、像伪狂犬、蓝耳病、细小病毒病疫苗、应该提前50天做。
在管理上,需要注意,尽量给母猪一个安静的环境,减少不必要的刺激,这样会增加受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