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展现语文教师魅力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4
语文教师要用魅力激活课堂【关键词】语文课审美激情在如火如茶的新课程改革中,一线的语文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索一个问题,那就是如何在娴熟和灵活地驾驭教材的基础上,将语文课上得有个性、有特色,让个性化的语文教学能给学生惊喜,给他们一个独特的世界,给他们开启智慧大门的钥匙。
以我的教学实践体会,我认为应当展示语文教师魅力,激活语文教学课堂,让学生真正喜欢上语文。
那么,如何展示语文教师的魅力呢?一、洋溢才情,让自己的语文课充满吸引力一位缺乏激情、丧失感悟、胸无点墨的语文教师,是一个不称职的语文教师,绝对不受学生欢迎。
因而,语文教师必须具备以下几项基本功:第一,能读,能读天下该读之书。
要知道,语文教师教学所需要的非凡的文学素养、丰富的天文地理、人文时事知识都是通过长期的阅读钻研积累的。
因此,语文教师要把读书培养成一种习惯,用脑去思考,用心去感悟。
第二,能写,能写天下该写之事。
要教会学生写作文,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做一个挥笔能写、下笔千言的写作高手,当语文教师的散文、诗歌、小说作品展示在学生面前时,他们敬佩、称奇、羞愧,这个时候,语文教师的良好榜样已经树立起来了。
第三、能感,能感天下可感之情。
语文教师要有一颗丰富充实、正直美丽的心,一颗细腻多情的心。
只有热爱自己的学生、热爱自己所从事的职业,语文教师才能用动情的语言打开学生的心扉,把真善美的种子播撒在学生的心田,用充满哲理的语言,让学生思维得到拓展。
第四,能说,能说天下可言之语。
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或练就一张能说会道、能言善辩的嘴。
上课时,时而风趣幽默,令学生兴趣倍增;时而慷慨陈词,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时而娓娓动听,好似溪流滋润学生的心田;时而语言充满诗情,陶冶他们的情操。
第五,能美,能美天下可美之容。
语文教师的服饰衣着应该庄重整洁,举手投足应该大方优雅,面部表情应该亲切热烈。
一个不懂时尚的教师,一个灰头垢面的教师,一副孔乙己穷酸相的教师,一个不懂得享受高质量生活的教师,一个没有高雅审美情趣的教师,是不可能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好教师的。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教师成长谈如何做有魅力的语文教师◆钱士艳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语文教学是否有魅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魅力。
语文教师的魅力来自于他的语言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情感魅力。
语文教学语文教师魅力“口头为语,书面为文。
”叶圣陶先生已对语文作了最好的诠释。
就是说语文是语言和文字的总称。
能说会道是语文的工具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统一。
由此可见,语文是充满魅力的。
那么,语文教学的魅力到底是什么?语文在现代,已成了每个人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可见语文之魅力,语文之精彩。
它最终表现为语文对于学生主体的一种挡不住的诱惑,一种深刻而持久的吸引力,一种回味无穷终身受用的持久力。
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是无教、无学、无法、有悟。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语文教学是否有魅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魅力。
语文教师的魅力来自于他的语言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情感魅力。
一、精彩的语言感染学生教师的语言魅力主要在于有激情,“言为心声”。
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专业的精通融入语言,他的声音必然充满热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具有号召力,必然能穿越时空、情感、文化等的阻隔,让学生享受课堂,享受语文。
教师的语言技巧是他的魅力所在。
教师的语言如果丰富多彩,风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就会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充分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尤其是语文教师,更要要求口才好,表达能力强。
上课时妙语连珠、妙喻取譬;掌声不断、笑语相连;或悲或喜、或嗔或怒,声调抑扬顿挫得当,轻重缓急适宜。
真挚的感情、和谐的语言美定能叩击学生的心灵,敲开他们的心扉。
有如欢跳的山泉,叮叮咚咚地流进青少年的心房,又像和煦的春风吹开他们张张笑脸,更似一首首悠扬悦耳的乐曲让学生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坐在这样的课堂上,想开小差都难。
当代教育讲究以学生为主体,语文教师尤其要少讲、精讲,要以训练实践能力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语文能力,提高语文素质,陶冶语文情操为目的。
优秀语文教师的魅力1、永葆激情生命与激同在,岁月与春春同行。
这是生活姿态,不因年龄的增长、环境的变化、地位的升降而改变,并最终由表象内化为一种精神气质。
2、读书养气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我们有底气、大气、灵气,即要有精深的专业知识、开阔的人文视野、深厚的教育理论功底,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涵养浩然之气。
3、张扬个性特色就是卓越,卓越就是魅力。
人云亦云的不云,老生常谈的不谈。
静心观察,潜心思虑;锐意改革,开拓自省;创意教学,形成风格。
4、合作共进激烈的竞争环境,强调个人发展;和谐的现代社会,则要求真诚的团队合作。
沟通心灵,理解他人;倾听意见,分享经验;心有多宽,路有多远。
5、勇于璀璨教师是演员,但不能迷失于课堂。
课堂,既要有动感风格,又要有创新活力;既能引领学生成长,又能演绎教师魅力。
教师,就是学生心中的璀璨恒星。
6、内省致远内省言行、反思超越,是教师专业素养获得提升的内在保证。
教师的言行,最终将内化为学术的性格。
教师在言行和行动中思考,在反思和评判中成长。
7、宁静致远以澄澈之心求洒脱之态,于烦琐事外求自由宁静。
坦然面对众多进修培训,潜心阅读教育经典书籍。
读人家的“书”之外,更要读自己的“书”——自我,是一本神秘的大书,我们需要用一生去阅读,去书写。
8、慎独养身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
视批评为激励,视诋毁为鞭策,打击你的力量就是促你前进的力量。
个人独处,他人不知,没有其他杂念。
慎独就是最好的善待自己。
9、海纳百川谦逊好学,有容乃大。
学生闪烁的智慧,同行钻研的激情,前辈敬业的严谨,都是通向现在和未来美好教育境界的阶梯。
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谁走在前面,谁就是我的老师。
10、关注细节语文课就是一堆细节。
细节决定成败,关怀彰显力量。
迅捷果断、行云流水固然美丽,平静细心、春风化雨更富魅力。
写字的姿势,看书的距离……这些的养成需要的都是教师的平静和耐心,等待和细心。
11、笔耕不辍勤于阅读,既述也作。
让冲动趋于理智,让实践拥有理论根基——定格于教育情节,丰富于教育思想。
谈在语文教学中彰显教师的语言魅力语文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魅力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和引导者,其语言的魅力不仅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促进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文学素养的提升。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彰显教师的语言魅力是每一位语文教师应该认真思考和努力实践的课题。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文字的表达和运用。
语文学科教学的核心就是语言文字的学习和运用,教师要通过自己丰富的语言文字知识和娴熟的表达能力,向学生展示出语言的魅力。
教师要注重自身语言文字素养的提升,不断充实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用准确、丰富、生动的语言给学生传递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琢磨每一个知识点的表达方式,注重选取精准的词语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课堂上的语言传递更加生动优美,有力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情感的表达和沟通。
语文教学是一个涉及情感、思想和文学的学科,教师的语言魅力不仅仅是指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更包括情感的表达和沟通。
教师要给学生以亲切、温暖、鼓励和尊重的语言,使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怀和鼓励,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要通过语言和情感的表达,引导学生思考人生、感悟情感,体会文学的魅力,使得学生不仅仅学习语文知识,更从语文课堂上获取情感的滋养和人生的感悟。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的美感和生活的情趣。
语文是一门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学科,教师在语文教学中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欣赏语言文字的美感和生活的情趣。
教师可以运用鲜活的语言,生动有趣的故事,优美的诗歌,感人的散文,向学生展示语言的魅力和生活的情趣,使得学生在语文课堂上能够有所感悟,有所陶醉,甚至有所感动。
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美术等其他艺术形式,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促进学生心灵的陶冶和情感的升华,使得学生成为有情趣和有文学情怀的人。
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语言的引导和激励。
语文老师的魅力我们从一般的认知角度,都是讲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自己的学科感兴趣。
我想就教师自身的角度来谈谈教师的行为对“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的影响。
用语文老师的魅力去感染学生,以卓有成效地“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
一、有魅力的语文老师是一个仁者。
魏书生说“人活在世上,能不能幸福,最主要的是能不能有一颗好心。
心肠好了,那么生活穷点富点,工作轻点重点,寿命长点短点,他都能坦然无愧、豁达大度地对待,从而活得心安,活得幸福。
人活着对他人,对世界有没有益处,有没有贡献,最主要的也在于他有没有一颗好心。
心肠好了,那么体力强点弱点,才能大点小点,他都能尽心竭力地为别人为世界做好事。
反过来,心肠坏了,就不好办。
他自己活得太累,太麻烦,别人也会由于他的存在而累。
而教师显然是最有利于培养真诚、善良、美好心灵的职业。
” 魏书生的这段话深刻揭示了教师应具备的思想道德素养。
一个教师,只有热爱自身的工作,才会有责任心,才会想方设法地去“争取学生热爱你的学科”,才会主动地“去争取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
无论是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还是在实践中有探索、在理论上有建树的教育家,哪一个不是热爱教育,献身教育的?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们要热爱我们的工作。
在教育教学中,更要热爱我们的学生,诲人不倦。
培养学生,用知识来训练才能。
让爱如阳光一样播撒在每一个孩子的心田。
记得14级(2)班的赵小军,成绩差不说,爱讲话,上课老捣乱,怎么看怎么不舒服。
可当我逮着机会准备处罚他全组6人时,他很惊讶的望着我道:“只是我们3人的过错,不关他人的事啊!”一丝愧疚从他眼底闪过。
懂得愧疚的孩子是好孩子!这样的孩子不值得我们用爱去温暖吗?于是我用三年的时间与其交心、互动、感化,让他逐渐变成了一个阳光开朗并懂得关心人的好孩子了,至今返家仍会回来问候一二。
严在当严处,爱在细微中。
视自己的事业胜过生命,视学生胜过自己的孩子。
没有爱就没有一切。
仁爱是做一个有魅力的教师前提。
做一个魅力型的语文老师语文学科以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和恢弘的知识空间区别于其它任何一门学科。
其深远的影响延伸到学生精神世界的各个领域,影响到他们终身的生活质量。
语文教学是否有魅力,关键在于教师是否有魅力。
语文老师的魅力来自于他的语言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情感魅力。
一、语言魅力教师是吃“开口饭”的,其语言魅力主要在于有激情。
“言为心声”,教师在课堂上将自己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对学生的热爱、对专业的精通,用他丰富多彩、风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的语言表达出来,他的声音必然充满热情,必然富有感染力,必然具有吸引力,必然具有号召力,必然能穿越時空、情感、文化等阻隔,牢牢地把学生吸引住,让学生享受课堂、享受语文。
二、人格魅力学生首先是喜欢上了他们的老师,然后才喜欢上了他们所教的课程。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该成为学生心目中的精神领袖,勾起学生对他们的崇拜心理,在师生之间架起一道心灵沟通、情感融汇的桥梁,语文老师应该既是良师又是益友,不仅在课堂上,同时在课下,在生活中对学生产生“有益的影响”,能否营造出平等对话所必须具备的轻松、活跃、和谐的课堂气氛,是衡量一个语文教师有没有人格魅力的具体体现。
可见,语文老师的人格魅力表现在课堂、课下,课内、课外,教学中、生活中。
三、学识魅力我不是说语文老师必须博如杂家、深如学问家,我只是认为:语文老师应该努力使自己成为学者型的老师,开卷能读,提笔能写,语必动情,文必动心,旁征博引,驰骋古今。
这样,你在课堂上就会因胸有成竹而表现得从容自如、左右逢源;不至于因知识匮乏而显得压抑拘谨、举步维艰。
讲得清楚,学生明白,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种收获。
而你的良好的学识功底,则会使你处处显示出智慧与灵气,让学生陶醉,获得享受,感受到心灵的冲击,这才能让语文课产生迷人的魅力。
四、情感魅力作为语文教师,无学识则不立,有情感则充盈,学识是经,情感是纬。
他应该是一个热情洋溢、感情充沛的人。
他要善于捕捉感动,让自己经常生活在激情中;也要善于创造感动,永远给人积极向上的感染;要健全自己的人格,提高自己的品位,也要培养学生的情商,发展学生的感悟和鉴赏力。
语文教师的魅力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教师应该是魅力无限、光芒四射的。
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努力创建一个磁场,让学生感到你可亲、可敬、有吸引力,进而使他们爱屋及乌,把语文学习当作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那么,语文教师如何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向往的科目?怎么造就语文教师的魅力呢?一、教师要平视学生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不能居高临下。
一个闷热的下午,学生昏昏欲睡,我想让他们读课文提提神,就说:“大家注意,开始读课文了,是你们读还是我读?”想不到同学们齐声说:“您读”。
我一愣,学生们则笑起来。
但我没有板起脸孔,而是平静地说:“我读就我读吧。
”于是我抑扬顿挫得读了一阵,大家看我读累了,便说:“老师,还是我们读吧。
”他们一口气读完了,读罢,士气大增。
二、教师要尊重学生无论是课堂评价用语、作文讲评还是布置课后作业,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乐趣。
三、教师要学会倾听课堂教学师生进行情感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可能不会很快领会教材和教师的用意,常常要东拉西扯地绕弯子,这时,教师要有耐心,不要轻易打断学生要尽可能地点播引导;讨论时,学生的想法和老师不一致时,教师要敢于放弃自己的想法,只要学生的说法能自圆其说就行。
比如学《小橘灯》时,就文章是什么体裁学生发表了不同的看法:有的说是小说,因为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样样倶全;有的说是散文,因为本文重在抒发作者的某种感受,一股强烈的感情贯穿作品的始终,动人心魄,并不以人物的栩栩如生,情节的跌宕起伏为特点;有的则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坚持说是记叙文,作者真实地记叙了一个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意在告诉读者一些什么,并不以文艺手法和笔调为目的。
对这些看法,我都表示肯定,因为我想,学生对课文能有自己的理解,至于到底是什么体裁,已无足轻重。
四、教师要学会赏识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扬其所长,促使其其他素质获得健康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思想火花也要抱欣赏的态度,不能轻易扼杀。
浅谈小学语文教师应具备的魅力语文教师是学生学习语言文字知识的引路人,他们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语文知识和教学技巧,还要具备一定的魅力,才能吸引学生对语文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那么,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魅力呢?本文将从老师的人格魅力、教学魅力和情感魅力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人格魅力人格魅力是吸引学生的第一步,一个有魅力的人,首先要有端庄的仪表和良好的素养。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每天面对的是一群纯真可爱的孩子,他们会受到老师的外在气质所感染,语文教师不仅应该注重自己的仪表形象,还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楷模。
一个具有魅力的语文教师,一定要热爱自己的教育事业,对学生有一颗赤诚的心。
只有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以爱心去感染学生,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教师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放在第一位,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为他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语文教师的通情达理、严谨认真也是其人格魅力的体现。
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师的教育。
要严谨认真,对待每一节课都要精心设计,时刻保持教学的高标准,这样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魅力。
二、教学魅力语文教师的教学魅力是吸引学生的第二步,一个有魅力的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扎实的语文知识和出色的教学技巧。
他们要熟知语文教学大纲和教材,深入浅出地向学生讲解语文知识,使学生能够轻松理解和掌握。
教师还要有创新精神,善于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尝试各种方法来解决,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教师还要注重师生互动,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教师还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一个有魅力的教师还要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独特的教学风格,能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语文知识,轻装上阵,披荆斩棘,让学生在学习中享受到了无比的快乐,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语文教师的魅力想想从前自己上学时候的语文老师,能至今印象深刻的不多,但是都有点特别。
再想想自己教过的学生,能至今对我这老师热情不减的也有,而且都说我特别。
这特别其实不是别的就是我们语文教师身上应该有的一种类似于魅力的东西。
这魅力是作为语文教师透露给学生的一种特殊气息,它能在无意中吸引学生,能让学生有意无意的模仿,能让学生不自觉的向往和亲近,具有潜移默化的感染力。
怎样拥有这种魅力呢?我想如此这般——一、字要棒。
语文课离不了写字,能写一手漂亮字是很多人都向往的,对他们来说,能遇到一位字很棒的语文老师是一件很幸运的事。
横竖撇捺点折钩,笔笔有力,人口手足耳目心,字字刚劲,谁看着都眼馋,眼馋就上进,一旦上进就好了,不用苦口婆心,效果还更好。
有时老师再有意无意的点拨两句,那心里就似乎有点成就感了,当然会更努力。
二、读得好。
语文课当然也离不了读,一口清晰流利的普通话,温柔时让人如沐春风,激动时让人热血沸腾,愤怒时让人义愤填膺,情不自禁啊,你不想学都难。
老师读课文,学生在享受中接受熏陶,他爱听,你说他爱学不爱学?三、能说能引。
需要你表达的时候你能信口拈来,现场口头作文,天文地理、古今中外,旁征博引、妙语连珠,不难想象学生的表现就差五体投地,在如此的氛围里,这些学生受益的何止是语言文字,恨不能真的去读万卷书。
说得似乎很轻巧,可如何能做到这些却又非一日之功,也非人人面面都能俱到的,就算能拥有其中之一也需要我们不断的学习、进取,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总会有一个学生被你吸引以你为荣,并因此而成就其一生,这也便足够了。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应该具有这样的教育魅力!满园桃李是我们为师者的美好理想,不过这真的不太现实,那么终我一生哪怕只有一个学生永远说好,我们也该心满意足!。
浅谈我心目中有魅力的语文教师永州市宁远县第八中学谭利勇“魅力语文”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做学生喜爱的有魅力的语文教师”是实现“魅力语文”的前提。
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位有魅力的语文教师呢?本人将从以下几点加以阐述。
一、有渊博的学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必须拥有文学家的才华,具有史学家的渊博,还应当具有科学家的视野。
语文这门学科涵盖面广,包罗万象。
要想在语文课堂上魅力四射,真正提高学生的素养,必须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刻苦学习。
优秀教师的成才之路是用书堆砌起来的。
语文教师要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成长,在不断学习中充实底蕴。
如特级教师于漪在讲《木兰诗》时,有个学生认为“同行十二年,不知小兰是女郎”是不可能的。
古代妇都缠小脚,一洗脚不就看见了吗?于老师说:“南北朝时期的妇女,还未包小脚呢”。
学生接着问:“中国妇女裹小脚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这个问题已远远超过课文内容的范畴。
于老师说:“弓足”源于五代。
学生的问题得到了解答。
非常高兴,对老师又多了几分敬意,无形中产生了很大的教学魅力。
作为语文老师,学生最敬佩他的应该是学识。
一个学识渊博,能够谈古论今,引经据典的老师,他也一定有着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其他边缘学科知识。
二、有精彩的语言高尔基曾引用过一个谜语:“不是蜜,却能粘住一切。
”很形象地说明了语言这一特征。
教师的语言技巧是他的魅力所在。
教师的语言如果丰富多彩,风趣幽默,言之有物,言之有度,就会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 让学生把学习当成是一种享受,充分感受到学习带来的快乐。
尤其是语文教师, 更加要求口才好,表达能力强。
上课时妙语连珠、妙喻取譬;掌声不断、笑语相连;或悲或喜、或嗔或怒,声调抑扬顿挫得当, 轻重缓急适宜。
真挚的感情、和谐的语言美定能叩击学生的心灵, 敲开他们的心扉。
有如欢跳的山泉,叮叮咚咚地流进青少年的心房,又像和煦的春风吹开他们张张笑脸, 更似一首首悠扬悦耳的乐曲让学生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坐在这样的课堂上,想开小差都难。
怎样成为一个有魅力地语文教师中学语文论文怎样成为一个有魅力地语文教师成为一个有魅力地语文教师,这是每一个语文教师地梦想.那么,怎样才能成为一个有魅力地语文教师呢?一.端庄地外表语文教师可以没有漂亮地脸蛋,但必须要有吸引人地气质.因此,作为语文教师,展现在学生面前地应是得体地打扮,干净整洁地外表,不落后于时代地衣着,充满自信地气度,出口成章地雄辩口才,给学生以端庄而大方地感觉,使学生产生愉快感,在审美视觉上感到舒服.如站、坐、行地姿势要合乎教师规范.教态要从容、典雅.出口不凡,妙趣横生,旁征博引.二.生动地语言语文教师地语言应是诗情画意地,应讲求语言规范,说标准地普通话,吐字正确,出言有遣词造句之功,或引章摘句,或自成妙语,富于感染力.因为语文教师要引领学生去感受语言文字背后地情感,去感受文章背后地美好,去感受人与人之间地真诚,去领悟大自然地美妙.因此,语文教师要具备格调不同地语言.如讲寓言,要用富有儿童化地生动活泼地语言;讲鲁迅地课文,要用愤怒不满地语言;讲李清照地词,要用低沉而富有同情心地语言;讲朱自清地散文,要用优美而富有诗意地语言……有了这样地语言,授课艺术才有生命力,才能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常听学生说,最喜欢听某教师地课,这与教师地语言魅力不无关系.因此,语文教师地语言要富有表现力,才能让学生在教师地言语中感受到生活地美好,引发深沉地思考并激发生活地热情.三.丰富地情感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要充满情感和有文采飞扬地讲述,句句扣住学生地心弦,激起学生相应地情绪体验,从而使学生进入教材所展现地情境中去.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把作者创作地激情全部释放出来,把作品人物形象惟妙惟肖地再现出来,使学生与作品中地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如对课文中生动曲折地小说,意境深邃地诗歌,言近旨远地散文,扣人心弦地戏剧,不管是范读、讲解,还是提问,语文教师必须饱含着情感.有时如滔滔激流,直陈感受;有时似春雨霏霏,感人肺腑;有时慷慨激昂,催人猛省;有时轻言细语,沁人心脾.只有这样,才能触发学生思想情感,使之能与作者地思想感情合拍,感同身受,连类而及,产生共鸣.四.广博地知识语文教师应有系统地教育教学基础理论知识,如掌握心理学知识,会运用心理学知识去解决教学过程中出现地问题;应有完整、扎实、精深地语文专业学科知识,如学好语言学;懂得语音学;懂得汉语语法;能鉴赏文章并带领学生去鉴赏;能写文章,熟练地掌握并运用各种修辞手法,为学生作下水文章;会修改文章,会指导学生进行作文训练;有一定地文艺学、美学知识.对文学名著、名篇、名章、名句了如指掌,讲课能做到旁征博引,手到擒来.能将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进行整合,形成文理渗透、交叉地知识网络;能使语文学习地外延与社会生活外延相等,广泛涉猎并充分挖掘社会生活资源,引领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文.这些知识,语文教师不一定要精,但一定要掌握.这样,语文教师地课才会讲得生动,折服学生.五.高尚地师德语文教师应爱岗敬业.应兢兢业业、勤于奉献、淡泊名利、默默耕耘、充当人梯,于细微处显精神,于小事中下功夫.应严格要求自己,自觉遵守学校地规章制度和有关规定,以身作则,洁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为学生树立起楷模地形象.应有高度地工作责任感,有对家长、对学生、对自己高度负责地精神,努力做好教书育人过程中每个环节地工作.应对学生地错误,予以正确地引导和指导.因此,语文教师要全优自身形象,从树立“严于律己、无私奉献”地形象入手,把外树形象与内强素质结合起来,拥有高尚地人格和对真、善、美地追求.六.现代化地教学手段新形势下,语文教师应将现代教育技术纳入教学实践中,进行教学设计、专业学习网站地建立,并精心创设学习环境,引发和促进学生建构性地学习活动,从而使教育教学水平不断上新台阶.因此,语文教师应恰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制作一些直观地课件,变语言为动画,增强视觉和听觉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不仅学到知识,也获得美地享受.总之,成为一个有魅力地语文老教师,必须塑造好自己地最佳形象,具备好上述各方面地素养.那样,至少你地人格魅力和学识功底,就会使你处处显示出智慧与灵气,让你地学生陶醉,获得享受,感受到心灵地冲击,让你成为魅力四射地语文教师.项正文,教师,现居云南麻栗坡.。
小学语文教师的课堂魅力塑造嘿,小学语文教师若能塑造出独特的课堂魅力,那可真是能让教学效果大大提升呢!首先,语言魅力是关键。
教师的语言要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在讲解课文时,可以运用恰当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让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可感。
比如描述春天的美景时,可以说:“春天就像一位神奇的画家,用五彩斑斓的颜料把大地装扮得格外美丽。
”同时,教师还要善于运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调节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例如,当学生回答问题出现小错误时,可以幽默地说:“哎呀,你这小迷糊,差点就答对啦!我们再来仔细想想。
”其次,教学方法要多样。
不能总是采用单一的讲授式教学,而要结合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法。
比如在学习童话故事时,可以让学生分角色表演,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视频等,也能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再者,教师要展现出丰富的情感。
对课文中的人物和事件要有真情实感,通过自己的情感表达感染学生。
在朗读课文时,要投入感情,让学生感受到文字中的喜怒哀乐。
比如朗读《狼牙山五壮士》时,要以激昂的情绪表现出壮士们的英勇无畏,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还有,教师的人格魅力也不可或缺。
要关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个性和想法。
在课堂上要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给予他们充分的鼓励和肯定。
当学生遇到困难时,要耐心地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温暖和关怀。
嘿,小学语文教师通过塑造语言魅力、采用多样教学方法、展现丰富情感和发挥人格魅力等方面,可以打造出充满魅力的课堂,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共同在语文的世界里茁壮成长。
语文教师的魅力一个热爱语文教学的教师,一定深知如何使语文教学成为学生向往的科目。
在学生心目中,语文教师应该是魅力无限、光芒四射的。
那么这种魅力是怎么造就的呢?这要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一、强烈的亲和力在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要努力创建一个磁场,让学生感到你可亲、可敬、有吸引力,进而使他们爱屋及乌,把语文学习当作是一种幸福和快乐。
首先,教师要平视学生。
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不能居高临下。
一个闷热的下午,学生昏昏欲睡,我想让他们读课文提提神,就说:“大家注意,开始读课文了,是你们读还是我读?”想不到同学齐声说:“您读”。
我一愣,学生们则笑起来。
但我没有板脸孔,而是平静地说:“我读就我读吧。
”于是我抑扬顿挫得读了一阵,大家看我读累了,便说:“老师,还是我们读吧。
”他们一口气读完了,读罢,士气大增。
其次,教师要尊重学生。
无论是课堂评价用语、作文讲评还是不置课后作业,教师一定要研究学生的心理,尊重学生的选择,因为这样可以引发学生主动探究的乐趣。
再次,教师要学会倾听。
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杨其所长,通过赏识其其中一方面的素质,促使其其他素质的发展;另一方面,对学生的思想火花也要抱欣赏的态度,不能轻易扼杀。
例如:鲁迅的小说《故乡》中有一句话:“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
”这里,“横”字妙在何处?比较好的理解是:横是平躺的形象,远远看去死气沉沉,没有一些向上的景象,与“萧索”、荒凉的意境十分和谐。
有一个学生说,那时的房子比较低矮,小说中的“我”又是在低于地面的河中,这样看远处的房子,所以给人“横”的感觉,说明鲁迅很客观,用词很准确。
语文教师的魅力[语文教师要充分挖掘语言文字的魅力]一、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入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尽可能多地发现和创设几个“美点”来陶冶学生。
各种体裁的诗文都有其美的因素,即使是应用文,那短短的电文也有它言简意丰的凝炼之美。
因此,我们可以从教材的内容、语言、结构等多方面挖掘,把富于典型意义的美作为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
根据教学目的及不同材料的特点,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的先后与主次、方法和步骤,估计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准备好启发点、点拨点,达到预期之效果。
总之,备课时要做到通盘考虑、胸有成竹,只有严谨地“运筹”于课前,才可能“决胜”于课堂之上。
二、借助读来感受美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其中强调反复朗读的重要性,我们提倡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文章的内容并由此进入作者的世界,与作者心灵相通,真正读懂文章。
当然,要让学生感受语文内容的美,这就要实施叶圣陶先生所说的“美读”,通过读,调动学生视觉、听觉等感觉经验,使学生在语言的流动中感受课文各种形式的美,进入作品美的意境。
读的形式多种多样,教师范读、引读、播放录音,学生默读、齐读、分角色读、指名读,要根据不同的文体,围绕审美目标,在各个教学环节上施以不同的阅读形式。
总之,对语句的理解要靠读,感情的共鸣要靠读,境界的领悟要靠读,读而生情,读而品味。
以各种各样生动活泼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兴趣,真正读懂课文,真正做到与作者心灵感应。
三、善于引导学生发现和感悟美法国雕塑家罗丹曾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在我们的周围,其实时时处处都有美的灵光在闪现。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引导学生去捕捉、去发现。
语文知识源于生活、反映生活,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受到思想熏陶的同时得到美的教育。
如:朱自清《背影》,通过学习,学生不仅感受到作者对父亲浓浓的爱,也能不由联系到自己与父亲发生的点点滴滴,这样学生不仅受到深刻教育,而且还培养了他们感悟美的能力。
努力展现语文教师的魅力
摘要:语文教师要当好杂家,刻苦修炼,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素养和能力,努力展现教师的魅力,在教学工作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关键词:教师修养魅力展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1)09-0096-01
教师要使自己的工作取得优异的成绩,首先必须在学生面前具有相当大的魅力,尤其是语文教师。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
古今中外的优秀教师无不是具有这种魅力的人。
当代语文教育家刘国正先生说过:“语文教师的修养、魅力,在教学中所起的作用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决定性的。
自身修养不够,魅力不足,教学方法再讲求,效果也有限;反之,教起来会左右逢源,事半功倍。
”由此可见,语文教师的魅力和他采用的教学方法并不是一回事,语文教师的魅力是比教学方法更重要、是在教学工作中起到根本作用的东西。
那么,语文教师的魅力体现在哪些方面呢?笔者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学识魅力
有人说,要当好语文教师,就要先当一个杂家。
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必须具有渊博的学识,不仅对语文学科本身的知识要有全面、系统、熟练的掌握,而且也要具有丰富的地理历史、文学艺术、科学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初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
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学科既然承载着如此重大的责任,涉及到如此广阔的领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如果没有丰厚的学识,又如何能承担得起语文教学的重任!只有学识丰富,才能自如地应对学生中随时碰到的问题;只有学识丰富,才能自如地引导学生走进更广阔的空间。
我们做学生的时候,对那些学识渊博的老师不是无比的佩服和尊重吗?这种佩服和尊重正是老师的学识魅力。
2 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师对事业的忠诚,对专业的挚爱,也就是高度的敬业精神。
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应该让学生体会到,老师对所从事的事业是无限热爱的,是自觉自愿的,而不是把自己的职业仅仅当作吃饭的工具;他们的老师对自己所从事的语文学科有着独特的神圣的感情,说起语文如数家珍,谈起语文激情澎湃,教起语文呕心沥血、忘乎所以,从而也激发学生对语文学科的热爱之情。
第二,具有高尚的情操和道德品质。
在教学活动中,在与人相处中,在面对社会种种现象时,不是随波逐流,不是哗众取宠,不是欺上瞒下,而是具有独到的见解、独立的高尚人格。
对于语文老师来说,尤其要固守中国知识分子的优良传统,有浓厚的家国观念,有高度的君子之风,充分展示“人性善”的一面。
第三,真心热爱学生。
对学生,无论是聪明些的还是愚笨些的,无论是对语文兴趣大的还是兴趣不大的,无论是对老师表现得亲近些
的还是疏远些的,都要给以真诚的关爱,一视同仁、平等相待,让学生感到温暖,从而对老师更加亲近。
第四,大方而简洁的服饰,庄重而潇洒的气度,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个人的外部修饰往往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态度,一个人的气度也往往体现了他处世的原则。
作为教师,这些表现对与之朝夕相处的学生都会在无形中产生巨大的影响,学生会就此对你的人格给以评价,这也是我们老师都曾经经历过的。
3 语言魅力
语言表达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主要途径,而且语言表达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因而,学生对语文教师语言表达的要求也一定会特别高,这样,语文教师就要分外讲究语言表达的魅力。
语言表达的魅力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第一,要有丰厚的语言素养。
比如在授课时要声音响亮,音色圆润,吐字清晰,普通话语音标准,用词简明、准确。
第二,不管是课文朗读还是讲述叙说,都要能把握语言的轻重缓急,做到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时时抓住学生的心灵,给学生以语言美的享受。
第三,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风趣幽默,善于引经据典,善于使用新词新语甚至网络语言,善于联系现实中的生活现象,信手拈来,点铁成金。
这样会使学生总是处于兴奋状态,在欢快愉悦之中获得知识,提高素养。
第四,语言表达中要时刻饱含教师的真情,这种真情既指教师对教材意境设身处地式的感受,也指对学生的高度关爱之情,使学生的感情能随着你的感情而流动,而荡漾,从而在潜移默化中得到素质的提高、思
想情感的升华。
4 艺术魅力
教师的教学活动离不开教材,但教材只是教学的凭借和依据,至于如何把这个凭借和依据处理好、使用好,则全靠教师个人的设计和施行。
这种巧妙而良好的设计和施行,就构成了教学艺术的魅力。
在课堂教学中,是采取以教师讲解为主,还是采取师生互动或学生互动的方式,需要根据课文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做出恰当的设计。
教师相信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的教学方式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教师居高临下、无视学生的积极性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只会使学生昏昏欲睡而收效极微。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启发、引导学生的思维,何时给以恰当的点拨,怎样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给以热情的鼓励,都是教师要时时注意把握并随机应对的问题,把握和应对得巧妙和恰当,不仅会使教学产生良好效果,而且会给学生的情感带来正面的、积极的影响,这就是教学艺术的魅力。
总之,教师的魅力是教师的根本素质问题,这种素质是综合性的,是在长期的修养和磨炼中形成的,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味模仿而成的。
我们每一位热爱教育事业、决心献身于教育事业的教师都必须经常修炼具备这样的魅力,特别是语文教师更应自觉地修炼,尽快形成并展示自己的教师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