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江苏好品种”水稻展示方案
- 格式:doc
- 大小:158.50 KB
- 文档页数:7
2019年江苏省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今年,江苏省农业厅组织了一场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旨在推广和应用新的水稻品种,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江苏省的农业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这次试验结合了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水稻的种植提供了更加科学、高效的解决方案。
试验地点选择在江苏省的一些主要水稻种植区,包括南京、扬州、盐城等地。
在这些地方,农业专家们与当地农民合作,共同进行试验,收集数据,分析结果,为水稻种植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这次试验选取了多个新品种进行展示,包括早稻、中稻和晚稻,旨在覆盖不同地区和季节的水稻种植需求。
新品种展示试验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品种选择。
根据江苏省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农业专家们选择了一些适合江苏省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进行试验。
这些品种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病虫害能力,还具有较高的产量和优质的米质,适合江苏省的种植需求。
第二,种植技术。
在试验中,农业专家们对新品种进行了合理的种植布局和管理,包括土壤肥力的调查和施肥技术的应用,水稻的灌溉技术和病虫害的防治方法等。
他们采用了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和设备,为水稻的种植创造了更好的生长环境。
管理方法。
在试验中,农业专家们对水稻的生长过程进行了严格的管理,包括生长期的田间管理、病虫害的监测和防治,以及收割期的收获管理等。
他们通过科学的管理方法,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更好的环境和保障。
试验结果显示,新品种展示试验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在试验地区,新品种的产量明显提高,米质也得到了改善,受到了当地农民的一致好评。
它们的抗病虫害能力也很强,对于江苏省的水稻种植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将会为江苏省的粮食生产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新品种展示试验的基础上,江苏省农业厅将进一步加大新品种的推广力度,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宣传推介活动,向当地农民介绍这些新品种的优势和种植技术,引导他们积极应用这些新品种,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为江苏省的农业生产注入新的活力。
shi yan yan jiu摘要:通过对20个优质米品种的丰产性和抗逆性及其米质综合比较,北稻6、小粒香、龙锋稻1号、绥粳4号、稻花香1号丰产性较好,抗逆性较强,综合性状表现良好,建议在该区搭配种植。
关键词:水稻;优质品种;试验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DOI 编号:10.14025/ki.jlny.2018.16.033王军,纪方青,王萌,杨勇,周雪全,俞军,赵春(黑龙江省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兴凯湖分公司,黑龙江密山158325)2017年水稻优质米品种比较试验总结试验目的是对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水稻优质品种进行筛选,确定出更适合本地区自然条件下栽培的优良品种,为水稻生产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1材料和方法1.1参试品种五优稻7号、牡响、稻花香1号、苗稻2号、北稻6、绥粳4号、沃普2号、小粒香、牡响1号、龙锋稻1号、龙垦201、粳花香、水粳香、龙垦269、绥粳18、龙垦208、龙庆稻5、龙垦246、龙庆稻20、龙稻18。
1.2试验地基本情况与试验设计试验小区设在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兴凯湖分公司科技园区,土壤为沼泽草甸土,地势平坦,供试土壤肥力状况为:有机质含量5.71毫克/公斤,速效氮240毫克/公斤,速效钾235毫克/公斤,速效磷62.7毫克/公斤,pH 值6.27。
试验区前茬为水稻,秋翻,春整地。
取小兴凯湖水自流灌溉,排水至松阿察河。
试验采取大区对比法。
1.3主要技术措施播种量芽籽100克/盘,移栽密度30×13厘米,每穴3~5苗,5月20日人工手插。
亩施汉枫复合肥17.5公斤、尿素10公斤、神归生物硅肥10公斤。
其他管理措施按“三化”栽培和“叶龄诊断技术”进行栽培管理。
2气象因子对试验总体影响的简要分析2017年该地区≥10℃活动积温为2857℃,无霜期165天,初霜日10月5日,终霜日4月23日。
本年度育秧阶段气温正常偏高,光照充足,降水量偏少,4月上旬日平均气温5.9℃,较历年高3.8℃,中旬6.8℃,较历年高2.3℃。
江苏省主要高产粳稻品种品质性状分析徐大勇;金军;杜永;潘启民;朱庆森【期刊名称】《江苏农业学报》【年(卷),期】2002(018)004【摘要】对江苏省近几年育成的20个高产粳稻品种的12个品质性状进行了遗传力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广义遗传力较高的水稻品质性状有粒长、长宽比、垩白率、糙米率、精米率;糙米率、粒长、垩白度、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可作为鉴定稻米品质的主要性状; 品质性状之间、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之间存在较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着粒密度、千粒重对品质性状影响较大.选择着粒密度适中、二次枝梗少和粒形偏长、粒重适中的品种是提高江苏省稻米品质的重要途径.【总页数】5页(P203-207)【作者】徐大勇;金军;杜永;潘启民;朱庆森【作者单位】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225009;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225009;连云港市农业局,江苏,连云港,222001;连云港市农业局,江苏,连云港,222001;扬州大学农学院农学系,江苏,扬州,22500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11.2+20.33【相关文献】1.江苏省花生地方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J], 王晓军;孙东雷;张祖明;王宗标;王幸;徐泽俊;齐玉军2.江苏省中熟中粳稻新品种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及聚类分析 [J], 朱国永;孙明法;严国红;何冲霄;万林生3.1979~2007年江苏省油菜区域试验参试品种品质性状分析 [J], 陈新军;戚存扣;张洁夫;浦惠明;胡茂龙;高建芹;傅寿仲4.江苏省常规晚粳品种主要农艺和经济性状分析及高产育种对策探讨 [J], 宋小禄;吉健安5.江苏省直立穗型粳稻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和品质性状分析 [J], 徐大勇;方兆伟;胡曙鋆;王学红;徐敏权;潘启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布2017年超级稻确认品种的通知
正文:
----------------------------------------------------------------------------------------------------------------------------------------------------
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发布2017年超级稻确认品种的通知
农办科〔2017〕11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农牧、农村经济)厅(委、局),有关单位:
为规范超级稻品种认定,加强超级稻示范推广,根据《超级稻品种确认办法》(农办科〔2008〕38号),经各地推荐和专家评审,现确认南粳0212、Y两优900等10个品种(组合)为2017年超级稻品种(见附件)。
同时,取消推广面积未达要求的国稻3号、一丰八号、金优458、宁粳3号、南粳49的超级稻冠名。
至此,由我部确认的超级稻品种共130个。
请各地按照有关要求,认真做好2017年超级稻示范推广工作。
附件:2017年新确认的超级稻品种
农业部办公厅
2017年3月6日
——结束——。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8,24(13)2017年海安县水稻品种品比试验管怀锦1周海幸1何一煜2吴海鹏2(1海安县种子管理站,江苏海安226600;海安县种子公司,江苏海安226600)摘要:为筛选出适宜海安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对16个水稻品种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武4326、淮稻119、淮稻5号、扬粳805表现最佳,武育粳80和丰粳3227表现较好,南粳9108可作优质大米种植品种,这7个品种建议继续进行试验。
关键词:水稻;品种比较;试验中图分类号S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8)13-0022-02本试验以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在海安县雅周现代稻作园进行,以期筛选适宜海安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品种,为大面积生产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1参试品种本轮品比参试品种16个,分别是丰粳3227、长农稻1号、武育粳80、宁3908、武4326、扬粳805、淮稻5号、苏垦118、南粳5055、淮稻119、皖垦粳2号、皖垦粳1号、皖垦糯2号、武运粳23、武运粳33、南粳9108。
其中宁3908、南粳5055、武运粳23为早熟晚粳,长农稻1号、皖垦粳2号、皖垦粳1号、皖垦糯2号、武运粳33为中熟晚粳,其余品种为迟熟中粳。
2试验设计大区设计,顺序排列,大区长99.0m,宽9.0m,计产面积0.0891hm2。
毯苗机插秧,行距25cm,株距12cm。
3田间管理播种期5月23日,机栽期6月14—15日,秧龄22~33d。
基肥施用45%(15-15-15)复合肥450kg/hm2,分蘖肥施用尿素300kg/hm2,穗肥施用45%(33-0-12)专用穗肥300kg/hm2,折合纯氮304.5kg/hm2;及时除草防虫,其他措施均按照试验方案实施。
4试验结果4.1生育期迟熟中粳中,丰粳3227成熟最早,生育期为145d;武育粳80、苏垦118、南粳9108、淮稻5号生育期均小于150d;淮稻119成熟最晚,为155d。
2017年水稻品种综合性状比较试验为了解各个新品种在南京市高淳区的实际表现,防范和减少推广种植风险,组织了水稻品种比较试验[1-3]。
试验落实在高淳区桠溪镇安乐村,由高淳区桠溪镇农业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组织实施。
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材料参试品种共12个,分别为镇稻18号、宁粳7号、宁粳8号、武育粳35、镇糯19、镇糯20、盐粳13、扬粳103、武运粳31号、隆嘉粳85、Y 两优900、扬粳805。
1.2 试验设计试验共设12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
试验采用大区展示方式[4-6],不设重复,每个品种种植1 000 m2。
1.3 试验实施试验于5月13日浸种,采用恶线清和氰烯菌酯浸种。
5月15日播种,采用软盘硬地育秧方法,每盘播种量150 g。
6月6日移栽,秧龄23 d。
移栽规格12 cm×30 cm,栽插密度27.75万穴/hm2,平均每穴4.5株,基本苗124.5万株/hm2。
大田基肥施48%三元素复合肥499.5 kg/hm2、碳酸氢铵499.5 kg/hm2。
6月13日结合化除,施尿素75 kg/hm2。
7月7日施促花肥尿素150 kg/hm2、45%复合肥300 kg/hm2。
8月7日施保花肥75 kg/hm2。
大田施肥折合纯N 371.4 kg/hm2、P2O5 124.8 kg/hm2、K2O 124.8 kg/hm2。
大田病虫害防治按照统防统治要求进行,抽穗期根据天气情况特别加强了稻瘟病和稻曲病的预防。
1.4 试验期间天气情况水稻移栽后,总体情况较好,天气比较凉爽,秧苗返青活棵较快,但部分田块内落差较大,田内部分区域水位过深,特别是镇稻18号田块,造成部分秧苗返青慢。
返青后气温正常略低,雨水较少,有利于分蘖发生,但部分田块积水过深。
7月3日开始轻搁田。
7月11日开始脱水重搁(7月12日进入高温)。
7月30日至8月4日受台风影响气温回落。
8月31日开始降温,最低温度下降到21 ℃,对正处在扬花期的早熟晚粳类型影响较大。
农艺学现代农业科技2018年第6期农业是国之根本,粮食是农业之根本。
粮食生产是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粮食是不可代替的农产品。
目前,增加粮食生产总量的重要措施之一是推广应用新品种及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1]。
水稻新品种试验是农业推广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品种比较试验,可以客观评价新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稳定性及抗逆性等特性[2-4]。
为顺应农业供给结构性改革,加大水稻新品种宣传推广力度,筛选适合镇江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在镇江市种子管理站的安排下,笔者在镇江新区大路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开展了8个水稻新品种展示试验。
为掌握该8个品种的适应性、稳定性、抗逆性等特征,对这8个新品种的生育期、丰产性、生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观察,以进一步明确其生产应用价值和种植区域,对品种合理布局、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及促进镇江新区水稻生产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概况试验地点位于镇江新区中心城区的东南部大路镇现代农业产业园内。
试验田块地势平坦,土壤为砂壤土,基础地力较好,环境优良;水利设施齐全,灌排配套、水质纯净无污染。
展示水稻品种共8个,分别为武运粳31、镇稻18、宁粳8号、京粳1号、镇稻448、苏香粳100、镇糯20、镇糯19,均由镇江市种子管理站提供。
1.2试验设计试验共设8个处理,即每个品种为一个处理。
不设重复,每个处理面积1000m 2,8个水稻品种共种植0.8hm 2。
统一机械流水线播种,统一育秧,统一机插,统一肥水运筹,统一病虫害防治。
适龄壮秧机插,株行距为13cm×30cm ,栽插25.5万穴/hm 2。
1.3栽培管理1.3.1育秧移栽。
采取塑料软盘育秧机械移栽方式。
5月24日浸种,5月26日机械流水线播种,软盘露天湿润育秧、培育壮秧,6月20日适龄机插。
1.3.2整地施肥。
整地施复合肥450kg/hm 2作基肥,移栽后6月26日施尿素300kg/hm 2作返青肥,7月19日施尿素225kg/hm 2作分蘖肥,8月12日施尿素187.5kg/hm 2作穗肥。
2017年东海县水稻新品种试验示范总结作者:顾兴花陈芹李耀立等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8年第9期摘要:试验通过对徐稻9号、连粳15号、镇稻21等17个水稻新品种进行展示示范,通过对各品种生育期、抗性以及产量结构的分析,可以直观地了解每个水稻新品种的品种特征特性,筛选出了一批最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如连粳15号、徐稻9号、镇稻21、连粳11哈等品种,为农民选用良种提供了可靠依据,切实推进全县水稻科技创新,促进水稻生产提质增效、农民增收。
关键词:水稻新品种;试验;依据;提质增效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地点试验地点设在东海县稻麦科技综合展示基地,试验田块地力中上等,交通便利。
前茬作物小麦,品种为连麦7号,产量480kg/667m2。
土壤类型:砂姜黑土,试验前化验土壤理化性状:有机质19.4g/kg,全氮0.97g/kg,有效磷10.99mg/kg,速效钾121.3mg/kg,pH6.8。
1.2示范水稻品种皖垦粳ws36、徐稻9号、连糯1号、圣稻22、扬粳3012、连粳12号、连粳13号、华丰2728、徐稻8号、苏秀867、连粳11号、连粳7号、连粳15号、盐粳16号、镇稻21、泗稻15、京粳1号等17个。
1.3试验设计试验设2次重复,小区面积500m2(25m*20m),随机区组排列。
1.4试验过程5月19日播种,6月20日移栽,钵苗机插,行株距33cm×13cm,基本苗6.4万/667m2。
肥料运筹(纯N22.5kg/667m2、P2O57.5kg/667m2,K2O7.5kg/667m2):基肥施45%复合肥40kg/667m2,分蘖肥尿素20kg/667m2(分两次用),穗肥中促花肥尿素7.5kg/667m2及45%复合肥10kg/667m2、保花肥尿素5kg/667m2。
科学管水:薄水栽秧,前期浅露结合促活棵;活棵后,晾田3~5天;够苗后适时适度搁田;后期保持干干湿湿。
根据植保站预测预报及时防治病虫害。
江苏省优质水稻品种
潘光照
【期刊名称】《当代农业》
【年(卷),期】2001(000)004
【摘要】为加快我省优质水稻产业化进程,我厅举办了首届优质稻谷评比活动。
这次活动共收到27家单位选送的54份稻谷样品,其中粳稻45个,籼稻9个。
经专家综合评审,推选出11个适合在我省不同区域推广和可以加快产业化开发的优质水稻新品种(系)。
粳稻类适合推广的品种(系):适宜在沿淮及淮北稻区种植的早丰9号,在淮北稻区种植的97-1,在苏中及沿淮稻区种植的盐粳5号、泗稻10号,在太湖稻区种植的86优8号。
粳稻类可以加快产业化开发的品种(系):适宜在丰县、沛县、铜山稻区种植的96528,在苏中地区种植的香粳97-3017,在苏南稻区种植的常优99-1、香粳R109。
籼稻类适合推广的品种有南京16号,可以加快产业化开发的有25优6547。
现将11个优质水稻品种的特征特性及送样检测结果简介如下。
【总页数】4页(P13-16)
【作者】潘光照
【作者单位】江苏省农林厅农业局,21001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511
【相关文献】
1.江苏省水稻品种产量性状相关及聚类分析 [J], 张安存;王先如;邓世峰;陈次娥;吴明;周莉
2.江苏省优质水稻品种 [J], 潘光照
3.江苏省近17年水稻品种产量性状相关及聚类分析 [J], 张安存;王先如;邓世峰;陈次娥;吴明;周莉
4.水稻品种“盐粳16”在江苏省的种植表现及机插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J], 王先如;周义东;孙春生;张安存;李玉扬;邓世峰
5.江苏省优质水稻品种应用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J], 许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