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TiO2 再生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 格式:doc
- 大小:563.00 KB
- 文档页数:5
《纳米TiO2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环保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其中,纳米TiO2以其独特的光学、电学和化学性质在光催化领域表现出优异的光催化活性。
近年来,科研人员通过对纳米TiO2进行复合改性,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本文将探讨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光催化性能的研究进展。
二、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1. 溶胶-凝胶法溶胶-凝胶法是一种常用的制备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钛醇盐溶于有机溶剂中,经过水解、缩聚等过程形成溶胶,再经过干燥、热处理等过程得到纳米TiO2复合材料。
该方法具有制备过程简单、产物纯度高、粒径分布均匀等优点。
2. 水热法水热法是利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作为反应介质,通过控制反应条件制备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具有反应温度低、产物结晶度高、形貌可控等优点。
3. 微乳液法微乳液法是一种利用微乳液体系制备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方法。
该方法通过将反应物分散在微乳液体系中,形成稳定的反应体系,从而得到粒径小、分布均匀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
三、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1. 光催化反应原理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主要源于其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和转移。
当纳米TiO2受到光激发时,会产生光生电子和空穴,这些电子和空穴可以与吸附在TiO2表面的物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光催化作用。
2. 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研究通过将不同种类的物质与TiO2进行复合,可以改善其光催化性能。
例如,将金属离子掺杂到TiO2中可以提高其光吸收范围和光催化活性;将非金属元素引入TiO2的晶格中可以改善其可见光响应性能;将其他半导体材料与TiO2进行复合可以形成异质结结构,从而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
这些改性方法均能显著提高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以某次实验为例,我们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浓度的金属离子掺杂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纳米TiO2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逐渐意识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环境问题已严重影响现代文明的发展,有机污染物具有持久性的特点而长期威胁人类健康,开发和设计仅利用太阳能即可完成对有机污染物降解的新材料将会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
纳米TiO2作为一种光催化材料,具有优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因而被广泛应用和重点研究。
本文就纳米TiO2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展开探讨。
标签:纳米TiO2;光催化;制备方法;光催化效能引言半导体光催化技术是解决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等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以二氧化钛为代表的光催化剂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光伏器件以及光催化领域表现出明显的使用优势.但是TiO2本身的弱可见光吸收、低电导率、高载流子复合速率限制了其在工业生产中的进一步使用。
科技工作者一般通过掺杂、半导体复合、燃料敏化、表界面性质改性等方法提高TiO2的光电化学性能,使其能在生产实践中广泛应用。
1、TiO2材料简介TiO2在自然界中的主要存在形态为金红石、锐钛矿和板钛矿三种晶型,其中金红石是TiO2的高温相,锐钛矿和板钛矿两种形态是TiO2的低温相。
在三种晶型中光催化活性最好的为锐钛矿型TiO2。
锐钛矿型TiO2的禁带宽度为3.2eV 与之对应的激发波长为387nm。
所以,TiO2作为光催化剂在紫外光条件下具有催化活性,在可见光下一般没有活性。
只有对它的结构进行改性,使它的禁带宽度得以缩小,才可以实现材料在可见光条件下的催化降解反应。
改性的方式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通过改变晶体内部结构来改变催化剂禁带宽度的离子掺杂方法,通过形成异质结改变能带结构的半导体复合法,提高催化剂对光的吸收能力的表面光敏化法,增大催化剂比表面积使晶粒细化的负载载体法等。
光催化材料中电子e一和空穴h十的浓度会影响有机物的降解速度。
粒径的减小能够使表面原子增加,使光催化剂吸收光的效率显著提高,使其表面e一和h十的浓度增大,从而提高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
《纳米TiO2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类对环保问题的日益关注,光催化技术作为新兴的绿色技术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纳米TiO2复合材料作为一种高效的光催化剂,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旨在研究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光催化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二、文献综述纳米TiO2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光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制备方法、性能及应用已成为研究热点。
目前,制备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因其操作简便、制备条件温和等优点备受关注。
而光催化性能的研究主要关注其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抗菌性能及自清洁等方面的应用。
三、实验方法(一)实验材料实验中所需材料主要包括TiO2纳米粉体、表面活性剂、溶剂等。
所有材料均需符合实验要求,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二)制备方法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TiO2复合材料。
具体步骤包括:将TiO2纳米粉体与表面活性剂混合,加入溶剂进行搅拌,形成溶胶;然后进行凝胶化处理,得到凝胶;最后进行热处理,得到纳米TiO2复合材料。
(三)性能测试本实验通过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手段对制备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进行表征。
同时,通过光催化实验测试其光催化性能,以降解有机污染物为评价指标。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一)表征结果通过XRD、SEM和TEM等手段对制备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进行表征。
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结晶度和良好的分散性。
(二)光催化性能测试结果以降解有机污染物为评价指标,对制备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
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能够有效降解有机污染物。
此外,我们还研究了不同制备条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为优化制备工艺提供依据。
五、讨论本实验研究了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光催化性能。
《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技术,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纳米TiO2光催化剂作为光催化技术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具有高效、稳定、无毒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废水处理、空气净化、太阳能电池等领域。
本文将重点介绍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研究。
二、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1. 物理法物理法主要包括气相法和真空蒸发法等。
气相法是通过将TiO2原料加热至高温,使其在气体状态下凝聚成纳米粒子。
真空蒸发法则是将TiO2原料在真空环境下加热蒸发,然后在冷却过程中形成纳米粒子。
这两种方法虽然可以制备出纯度高、粒径分布窄的纳米TiO2,但设备成本较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2. 化学法化学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微乳液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制备纳米TiO2最常用的方法之一。
该方法通过将Ti的前驱体溶解在溶剂中,经过水解、缩合等反应形成溶胶,再通过干燥、煅烧等过程得到纳米TiO2。
该方法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合大规模生产。
三、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改性为了提高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光催化性能,人们对其进行了各种改性研究。
常见的改性方法包括贵金属沉积、非金属元素掺杂、半导体复合等。
1. 贵金属沉积贵金属如Pt、Ag等可以沉积在纳米TiO2表面,形成肖特基势垒,能够有效地捕获光生电子,抑制电子-空穴对的复合,从而提高光催化性能。
2. 非金属元素掺杂非金属元素如N、C、S等可以掺杂到纳米TiO2晶格中,使其吸收可见光的能力增强,拓宽了光谱响应范围。
同时,掺杂还能够影响晶格缺陷,提高载流子的迁移率,从而提高光催化性能。
3. 半导体复合通过将纳米TiO2与其他半导体材料进行复合,可以形成异质结,提高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分离效率。
常见的复合材料包括CdS、ZnO等。
此外,还可以通过形成核壳结构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光催化剂的稳定性。
四、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应用研究纳米TiO2光催化剂在环保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TiO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第一部分:选题背景和意义TiO2作为一种典型的光催化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催化效率,在环境治理、光催化降解污染物以及光催化合成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TiO2材料本身的一些缺点,如光吸收能力和电子传递效率的不足,限制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因此,利用复合材料提高TiO2的光催化性能成为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
纳米纤维是一种具有极高比表面积和孔隙率的材料,可以为TiO2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拓展其光响应范围和提高电子传递效率。
TiO2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具有高效的光催化降解污染物能力,在环境治理和光催化合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因此,本文拟通过TiO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深入探究其制备工艺及光催化机理,为实现TiO2复合纳米纤维的高效应用提供基础研究支持。
第二部分:研究内容和方法2.1 研究内容本研究以聚合物材料为模板,通过静电纺丝和热处理技术制备TiO2复合纳米纤维材料。
通过改变制备条件,探究不同制备条件对TiO2复合纳米纤维结构和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通过考察TiO2复合纳米纤维材料对甲基橙等有机污染物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探究其光催化机理。
2.2 研究方法a) 材料制备:采用静电纺丝和热处理技术制备TiO2复合纳米纤维材料,通过改变制备条件探究其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关系。
b) 材料表征:利用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X射线衍射(XRD)等技术对制备的材料进行形态学和结构表征,探究其微观结构和物理化学性质。
c) 光催化实验:采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荧光光谱等技术对材料的光催化性能进行表征,探究其降解有机污染物(如甲基橙)的能力及其光催化机理。
第三部分:预期成果和创新点3.1 预期成果本研究拟通过TiO2复合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制备新型的TiO2复合纳米纤维材料,探究其光催化性能及其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机理,达到提高TiO2光催化降解污染物效率的目的。
《纳米TiO2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篇一摘要:本文旨在研究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及其光催化性能。
通过不同的制备方法,成功合成了一系列纳米TiO2复合材料,并对其结构、形貌及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
实验结果表明,所制备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为进一步推动其在环境治理、污水处理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验支持。
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光催化技术因其高效、环保的特性受到了广泛关注。
纳米TiO2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催化材料,因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无毒性及高催化活性而备受青睐。
然而,纯TiO2的光催化效率仍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光生电子与空穴的复合率高、光谱响应范围窄等。
为了提高其光催化性能,研究人员开始致力于开发纳米TiO2复合材料。
二、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1. 材料选择与准备本实验选用钛源、表面活性剂及其他添加剂等原材料,经过提纯和干燥处理后备用。
2. 制备方法采用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或化学气相沉积法等方法,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时间及添加剂的种类和用量等参数,成功制备了不同形貌和结构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
三、材料结构与形貌分析1. X射线衍射(XRD)分析通过XRD分析,确定了所制备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晶体结构,证实了TiO2的成功合成及其与复合材料的结合。
2.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利用SEM和TEM观察了所制备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形貌、尺寸及分布情况,为进一步分析其光催化性能提供了基础。
四、光催化性能研究1. 光催化实验装置与方法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设备,设置适当的光源和反应条件,对所制备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进行光催化性能测试。
2. 结果与讨论通过对比不同条件下样品的催化性能,发现所制备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同时,探讨了复合材料中各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对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纳米TiO_2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艾智慧;杨鹏;陆晓华
【期刊名称】《环境科学与技术》
【年(卷),期】2004(27)B08
【摘要】采用溶胶凝胶法(Sol Gel)制备了负载型纳米TiO2膜,分别考察了原料配比、pH值、煅烧温度对薄膜性质的影响,并利用XRD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同时,用负载型TiO2膜对活性艳红X 3B(X 3B)模拟染料废水进行了微波辅助光催化脱色的研究。
结果表明,改变原料配比及pH值可以制备出不同粒径的纳米TiO2膜,在450℃煅烧时TiO2呈锐态矿结构,在650℃以上出现锐态矿与金红石混晶结构,750℃时完全转变为金红石结构。
所制得的纳米TiO2薄膜对X 3B具有较好的光催化活性。
【总页数】3页(P4-6)
【关键词】TiO2薄膜;活性艳红X-3B;微波辅助光催化
【作者】艾智慧;杨鹏;陆晓华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703.01
【相关文献】
1.纳米TiO_2/丝素复合膜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 [J], 夏友谊
2.TiO_2/GO/PAN纳米纤维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J], 王成;蒋叶群;姚理荣
3.玻璃负载纳米TiO_2/SiO_2膜的制备和光催化性能 [J], 李建生;刘炳光;王少杰;董学通
4.超声辅助介孔纳米TiO_2光催化剂制备与光催化性能 [J], 杨在志;傅小明;许新宇;朱良怀;周炎;张臻
5.载体SiO_2上纳米TiO_2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 [J], 颜秀茹;郭伟巍;宋宽秀;霍明亮;王建萍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TiO2 纳米纤维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研究摘要TiO2是一种重要的无机化工产品,TiO2纤维被广泛应用于抗菌保洁、净化空气、污染物降解等领域,由于其光催化效率高,化学性质稳定,使用过程不会产生毒害物质和二次污染,因此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TiO2 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进行分析,并通过实验对TiO2 纤维的光催化性能进行研究。
关键词TiO2 纳米纤维;光催化性能;制备方法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708 (2015)152-0109-01通常情况下TiO2 纤维晶粒粒径减小的同时,其光催化性能也相应的提高,且当TiO2 纤维的光催化性能最佳时,其粒径往往处于5nm 到50nm 之间。
以往,业界采用钛酸盐晶须脱碱、水热法、溶剂热法等方法制备TiO2 纤维,而采用这些方法难以制备出纳米级的TiO2 纤维。
目前,业界制备TiO2 纤维最普遍的方法是溶胶一一凝胶法和静电纺丝法。
随着TiO2 纳米纤维优秀的光催化性能逐渐被挖掘出来,其应用范围日趋扩大,市场前景十分广阔,积极研究TiO2 纳米纤维的制备技术,对于促进其应用领域的技术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1 TiO2 纳米纤维无纺布的制备目前,在TiO2 纤维的众多制备方法中,最常见的包括静电纺丝法和溶胶一一凝胶法,现将两者的原理与特点介绍如下。
1.1静电纺丝法制备TiO2纳米纤维历经十几年的发展,基于高压静电场下导电流体产生高速喷射的原理,静电纺丝作为一种能够简单、快捷地制备高质量的TiO2 纤维的技术已经得到普遍认可和广泛重视。
静电纺丝法制备TiO2 纤维的基本原理如下:高压静电场下,聚合物溶液的电荷之间产生静电斥力,静电斥力大于液体表面张力时,导电液体从喷口高速喷出形成稳定的细流,喷射过程中,纤维保持一定电荷量并逐渐干燥变细,最终落在接收板上形成微纳米级的TiO2 纤维。
通过静电纺丝法制备出来的TiO2纤维,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表面活性,在力学性能、导电性能、吸附性能等方面均明显优于传统方法制备出来的TiO2纤维,除此之外,静电纺丝法制备的TiO2 纤维还具有良好的过滤性、粘合性、保温性以及阻隔性等等,这使得静电纺丝法制备的TiO2 纳米纤维应用范围更广。
《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的制备与结构调控及其光催化特性》一、引言随着纳米科技的飞速发展,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在众多领域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
其中,TiO2基纳米材料因其优良的光学、电学及催化性能,被广泛研究并应用于光催化、锂电池、传感器等多个领域。
特别地,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因具有高的比表面积、优秀的载流子传输性能和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结构调控及其光催化特性。
二、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的制备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的制备主要采用溶胶-凝胶法与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溶胶-凝胶过程制备出TiO2前驱体溶液,然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将前驱体溶液转化为纳米纤维。
通过控制纺丝参数和后续的热处理过程,可以得到具有全介孔结构的TiO2基纳米纤维。
三、结构调控结构调控是提高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性能的关键。
通过调整纺丝参数、掺杂其他元素、引入缺陷等方式,可以有效地调控TiO2基纳米纤维的微观结构。
例如,改变纺丝电压和接收距离可以影响纤维的直径和孔隙率;掺杂其他金属元素可以改善TiO2的光吸收性能和载流子传输性能;引入氧空位等缺陷可以进一步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
四、光催化特性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光催化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的比表面积:全介孔结构使得TiO2基纳米纤维具有极高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光催化剂与反应物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光催化反应的效率。
2. 优秀的载流子传输性能:通过结构调控,可以改善TiO2的载流子传输性能,减少光生电子和空穴的复合,从而提高光催化反应的量子效率。
3. 良好的光吸收性能:通过掺杂其他元素或引入缺陷,可以改善TiO2的光吸收性能,使其能够响应更宽波段的光,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
4. 优异的光催化活性:在光照条件下,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能够有效地降解有机污染物、分解水制氢等,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研究纳米TiO2光催化剂的制备、改性及其应用研究摘要:纳米TiO2光催化剂因其优异的光催化性质在环境净化、水处理、能源转换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以纳米TiO2为研究对象,重点探讨了其制备、改性方法以及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研究内容和进展。
一、纳米TiO2的制备方法目前常用的纳米TiO2制备方法主要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相沉积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通过溶胶的制备和凝胶的成型过程来得到纳米TiO2颗粒,可以控制颗粒的尺寸和形貌;水热法则是通过在高温高压的水环境下合成纳米TiO2颗粒,可制备出高度结晶的颗粒;气相沉积法则通过在气相中加热激活气体产生纳米TiO2颗粒。
这些方法各有优劣,适用于不同的研究需求。
二、纳米TiO2的改性方法为了提升纳米TiO2的光催化性能和稳定性,研究者在其表面进行改性。
常用的改性方法包括复合杂化技术、离子掺杂、表面修饰等。
复合杂化技术将纳米TiO2与其他材料进行复合,例如薄膜包覆、共混等方式,可以增加纳米TiO2的吸光性能和光生载流子的分离效率;离子掺杂则通过将单质离子或化合物引入纳米TiO2晶格中,改变其能带结构和光吸收性能;表面修饰通过在纳米TiO2颗粒表面修饰有机物或无机物,改变其表面性质和光催化性能。
三、纳米TiO2的应用研究纳米TiO2光催化剂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在环境净化方面,纳米TiO2可用于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和空气净化,通过紫外光的激发产生活性氧自由基,降解有机污染物;在水处理领域,纳米TiO2可用于水的净化和废水处理,能够高效去除重金属离子和有机物,同时使用纳米TiO2光催化剂可以提高水的透明度和亮度;在能源转换方面,纳米TiO2可应用于太阳能电池、光电催化水分解等领域,用于转化光能为电能或储存能。
综上所述,纳米TiO2光催化剂具有制备简单、光催化效率高等优势,通过改性可以进一步提升其性能。
未来,随着对纳米材料研究的深入,纳米TiO2光催化剂将在环境净化、水处理和能源转化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纳米TiO2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光催化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受到了广泛关注。
纳米TiO2作为一种典型的光催化材料,具有高活性、低成本和环境友好的特点,其在废水处理、空气净化、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然而,纯TiO2的光催化性能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率高、对太阳光的利用率低等。
因此,研究和开发新型的纳米TiO2复合材料,提高其光催化性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1. 材料选择与制备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制备纳米TiO2复合材料所需原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选择适当的原材料和合适的制备方法,对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常用的制备方法包括溶胶-凝胶法、水热法、化学气相沉积法等。
2. 实验过程与参数设置详细描述了实验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和参数设置。
包括原料的预处理、反应温度、时间、pH值等参数的控制,以及后处理过程中对产品的洗涤、干燥、煅烧等步骤。
这些参数的设置对于控制产品的形貌、粒径、结晶度等具有重要影响。
三、光催化性能研究1. 实验设计与方法本部分主要介绍了光催化性能的实验设计和方法。
包括选择合适的光源、光强和光照时间,以及设计对比实验,以充分评估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此外,还介绍了对产物进行表征和分析的方法,如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等。
2.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得到了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数据。
首先,对实验结果进行了整理和归纳,然后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通过对比不同制备方法、不同参数设置以及不同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例如,发现某些复合材料具有更高的光吸收能力、更低的电子-空穴复合率以及更好的光催化活性等。
四、光催化机理研究本部分主要研究了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机理。
TiO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可见光催化性能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随着全球环境污染的加剧,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光催化降解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污染物处理技术,其中二氧化钛(TiO2)是一种常用的光催化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和化学稳定性。
但是,TiO2只能吸收紫外光,其光催化效率较低,限制了其在可见光区的应用。
因此,研究如何提高TiO2在可见光区的催化活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其中一个有效的方法是通过制备TiO2复合纳米材料,以增强其光催化性能。
近年来,许多研究已经证实了TiO2复合纳米材料在可见光区的催化性能,例如金属氧化物(如Fe2O3、CuO)和半导体材料(如ZnO、CdS)。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本研究旨在制备TiO2复合纳米材料,探究其在可见光条件下催化降解染料的性能以及催化机制。
具体的研究目的包括:1. 合成不同种类的TiO2复合纳米材料;2. 比较不同复合纳米材料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染料的性能;3. 探究TiO2复合纳米材料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染料的机制。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提高TiO2的催化活性和电子结构,促进其在环境污染治理中的应用;2. 为制备高效的可见光催化材料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3. 对于研究TiO2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和催化机制具有一定的理论参考价值。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1. 合成不同种类的TiO2复合纳米材料:通过共沉淀、沉淀、溶剂热、水热等不同的方法,制备TiO2复合纳米材料,包括TiO2/Fe2O3、TiO2/CuO、TiO2/ZnO、TiO2/CdS等。
2. 比较不同复合纳米材料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染料的性能:以亚甲基蓝(MB)为模型染料,研究不同TiO2复合纳米材料的催化降解性能,比较不同材料催化降解效果的差异。
3. 探究TiO2复合纳米材料在可见光下催化降解染料的机制:通过UV-Vis、XRD、TEM、EDX、XPS等表征手段,分析催化剂的物理信息和光催化的化学过程,研究其催化机制。
TiO2纳米结构、复合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共3篇TiO2纳米结构、复合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1TiO2纳米结构、复合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随着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光催化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治理手段。
其中,TiO2因其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在光催化领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近年来,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研究人员开始尝试制备TiO2纳米结构及其复合材料,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本文将就TiO2纳米结构、复合及其光催化性能进行探讨。
TiO2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的半导体材料。
其中,纳米级TiO2颗粒具有更高的比表面积和更好的光催化性能。
通过控制TiO2颗粒的形貌和尺寸,可以进一步提高其光催化性能。
目前,制备TiO2纳米颗粒的方法主要有溶胶-凝胶法、水热法、气-液界面法等。
其中,溶胶-凝胶法是最常用的制备方法之一。
通过将钛酸四丁酯、乙醇等原料混合后,进行溶胶-凝胶、干燥、煅烧等步骤,即可制备纳米级TiO2颗粒。
研究表明,通过控制煅烧温度和时间,可以控制TiO2颗粒的尺寸和形貌。
例如,较高温度和较长时间会导致颗粒尺寸增大,形貌由球形转变为椭球形或纺锤形等。
除了纳米颗粒外,掺杂和复合是另一种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的有效手段。
掺杂主要是通过将其他元素掺入TiO2晶格中,以改变其电子结构,提高光催化性能。
目前常用的掺杂元素包括银、氮、碳等。
复合则是将TiO2与其他材料复合,以提高其光催化稳定性和性能。
常用的复合材料包括金属氧化物、石墨烯、聚合物等。
对于掺杂TiO2,研究发现,掺杂银元素可以增加TiO2的光催化活性和稳定性。
由于银元素具有良好的表面等离子共振吸收效应,可促进TiO2的光吸收和电子传输。
同时,掺杂氮和碳元素可以缩小TiO2带隙,增强光吸收效果。
对于复合TiO2,研究发现,纳米级TiO2颗粒与金属氧化物复合,可以提高其光吸收和电子传输效果,从而提高光催化性能。
总体而言,制备TiO2纳米结构、掺杂和复合是提高TiO2光催化性能的有效手段。
《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的制备与结构调控及其光催化特性》篇一一、引言随着科技的发展,纳米材料因其独特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许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其中,TiO2基纳米纤维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良好的光催化性能和优秀的吸附性能等优势,已成为材料科学研究的热点。
本文主要研究了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结构调控及其光催化特性的相关内容。
二、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的制备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的制备主要采用溶胶-凝胶法与静电纺丝技术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合成出前驱体溶液,然后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将前驱体溶液转化为纳米纤维。
最后,经过热处理,得到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
三、结构调控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的结构调控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通过改变前驱体溶液的组成和浓度来调控纤维的形态和尺寸;二是通过热处理温度和时间来调控纤维的孔结构和晶体结构。
通过优化这些参数,可以得到具有理想结构和性能的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
四、光催化特性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具有高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可以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有利于光催化反应的进行。
2. 良好的晶体结构:通过热处理可以调控TiO2的晶体结构,使其具有更好的光吸收和电子传输性能。
3. 优异的光响应性能: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对紫外光和可见光都有较好的响应,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太阳能进行光催化反应。
五、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一系列实验,我们得到了不同结构参数的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制备工艺和结构调控,可以得到具有优异光催化性能的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
此外,我们还对影响光催化性能的因素进行了讨论,如纤维的形态、尺寸、孔结构和晶体结构等。
六、结论本文研究了全介孔TiO2基纳米纤维的制备方法、结构调控及其光催化特性的相关内容。
《纳米TiO2复合材料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光催化技术因其独特的优势和潜力,已成为当前科研领域的热点之一。
纳米TiO2作为一种重要的光催化材料,因其良好的化学稳定性、无毒性、高催化活性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光催化领域。
然而,单纯的纳米TiO2光催化性能仍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光生电子-空穴的快速复合、对太阳光利用率不高等问题。
因此,研究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性能,对于提高其光催化效率和拓宽应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二、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制备1. 原料与设备制备纳米TiO2复合材料所需的原料主要包括钛源、掺杂元素源等。
设备包括高温炉、搅拌器、离心机、干燥箱等。
2. 制备方法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煅烧法制备纳米TiO2复合材料。
具体步骤如下:(1)将钛源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加入掺杂元素源,搅拌均匀;(2)加入凝胶剂,继续搅拌至形成溶胶;(3)将溶胶放入干燥箱中干燥,得到干凝胶;(4)将干凝胶放入高温炉中,进行煅烧,得到纳米TiO2复合材料。
三、光催化性能研究1. 实验方法采用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实验评价纳米TiO2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具体步骤如下:(1)将纳米TiO2复合材料与有机污染物溶液混合,进行搅拌;(2)在一定的光照条件下,观察并记录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情况;(3)通过分析降解前后的有机污染物浓度,计算光催化效率。
2. 结果与讨论通过实验,我们发现纳米TiO2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光催化性能。
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与单纯的纳米TiO2相比,纳米TiO2复合材料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效率更高。
这主要归因于复合材料中的掺杂元素能够有效地抑制光生电子-空穴的复合,提高光能的利用率。
此外,纳米TiO2复合材料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良好的孔隙结构,有利于提高催化剂与有机污染物的接触面积和反应速率。
四、结论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结合高温煅烧法制备了纳米TiO2复合材料,并对其光催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纳米TiO2 /再生纤维素复合薄膜的制备及光催化性能摘要在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室温离子液体中, 将纳米TiO2粉末与纤维素浆粕进行溶液共混, 所得纤维素用水再生后, 经过超临界CO2干燥处理, 制备了不同TiO2含量的纳米TiO2/再生纤维素复合膜。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X 射线衍射(XRD)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对所得薄膜的形貌、结构进行表征。
利用PCC-2 型光催化活性检测仪测试薄膜在紫外光下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能力, 评价薄膜的光催化活性。
讨论了纳米TiO2 含量、超临界CO2干燥和真空干燥对薄膜性能的影响。
结果表明: 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达到所用TiO2粉体的90 %; 经超临界CO2干燥处理所得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真空干燥所得复合膜的活性; 纳米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随TiO2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 含量为5 %时光催化活性最高。
关键词: 纳米TiO2 ; 再生纤维素; 复合膜; 室温离子液体; 光催化活性前言纤维素作为自然界中丰富的天然高分子材料,将它功能化或改性后可以用于纺织品、高吸水性材料、吸油剂、重金属吸附剂、催化剂载体和生物医用材料等领域, 其开发和利用受到广泛关注[1 ]。
利用大自然中存在的纤维素, 加入一定的化学药剂使其溶解得到纺丝浴, 所纺出的丝即为再生纤维素。
但纤维素的高聚合度以及分子间和分子内大量氢键的相互作用, 使其在常见的溶剂中很难溶解, 而可溶的溶剂或多或少存在着不稳定、有毒害、不易回收、价格昂贵等缺点, 这成为纤维素改性和功能化研究中的难题。
室温离子液体作为一种室温下熔融的盐, 是一类具有很好应用前景的“环境友好型”溶剂, 以其特有的良溶剂性、强极性、不挥发、不氧化、对水和空气稳定等优良性能而被广泛应用[2 ]。
最近, Swatloski 等[ 3 ] 发现1-丁基-3-甲基咪唑氯代( [BMIM]Cl) 离子液体可以溶解纤维素,为纤维素溶剂体系的开发研究开辟了一个新领域。
本实验室合成了一种可溶解纤维素的新型室温离子液体———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氯( [AMIM]Cl) , 该液体在溶解纤维素方面具有很多优点, 为纤维素的功能化和纺丝提供了优良的溶剂[4 ]。
超临界CO2流体因其价格低廉、无毒、不易燃烧、较低的临界温度和临界压力等优点而成为研究的主要超临界流体之一。
在其临界点附近CO2的溶剂性能随温度、压力的变化特别敏感, 这就使得超临界CO2的性质可以通过改变温度和压力得到“调节”, 因此, 超临界CO2被广泛用于聚合物结构功能材料合成和加工[5 ,6 ] 。
J in 等[7 ]分别利用冷冻干燥法和溶剂交换法制备了多孔网状结构的再生纤维素材料, 由于这种材料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孔结构, 可以用于物质分离和催化剂载体。
利用纳米TiO2的优异性能研发具有屏蔽紫外线、抗菌防臭和光催化自清洁等功能的纺织品是当前纺织领域的研究热点。
Meilert 等[ 8 ]对棉纤维进行改性处理, 制备了具有光催化自清洁性能的纳米TiO2/棉纤维复合材料。
Kemell等[9 ]利用原子层沉积技术, 以纤维素为基体制备了具有光催化活性的纳米TiO2/纤维素复合材料。
本文作者尝试直接使用商品纳米TiO2粉体, 在[AMIM]Cl 中利用溶液共混法对纤维素进行功能化改性, 以期得到具有光催化功能的多孔或网状结构纳米TiO2/再生纤维素复合膜。
这在功能纺织品开发和光催化材料等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1 复合薄膜断面形貌分析图1 (a) 和1 ( b) 分别为纳米TiO2质量含量为5 %的薄膜经过真空干燥和超临界CO2干燥后的断面扫描电镜照片。
从扫描电镜照片中可以看到真空干燥后的薄膜其断面为密实结构; 而经过超临界CO2干燥后薄膜的断面呈多孔网状结构, 网状纤维结构上分散着纳米TiO2 粒子, 虽然有部分团聚但还是能清楚地看到TiO2的纳米颗粒, 粒径大约为30 nm。
多孔网状结构是由于超临界CO2临界温度低, 与溶质易于分离, 分离后产物无残留而形成的。
而且超临界CO2没有气液界面, 界面张力为零, 不会造成孔结构的塌陷[5 ]。
图2 (a) ~2 (d) 为超临界CO2干燥处理后纳米TiO2含量分别为1 % ,3 % , 5 % , 7 %的薄膜的断面扫描电镜照片。
从电镜照片可以看出, 薄膜断面也均为多孔网状结构, 这种结构有利于催化反应。
当纳米TiO2含量为7 %时, 大量纳米粒子团聚, 分散效果差, 这将会影响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图1 2 种干燥方式制备的复合膜断面扫描电镜照片(纳米TiO2含量5 %)图2 不同纳米TiO2含量的复合薄膜断面扫描电镜照片2 干燥方法对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纳米TiO2粒子吸收特定波长的光后会产生电子空穴对, 电子空穴对会迅速迁移到复合薄膜表面, 与表面吸附的水或氧气等分子反应生成化学活性很强的氢氧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 这2 种自由基起到光催化和杀菌消毒作用。
图3为经过真空干燥和超临界CO2干燥处理后复合薄膜(纳米TiO2含量为5 %) 以及商业品P -25 型TiO2的光催化活性曲线。
图中纵坐标为光催化降解过程中亚甲基蓝吸光度的变化值, 横坐标为光照时间, 纵坐标值越负, 则表示样品的光催化活性越高[ 12 ] 。
结果表明, 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均低于纯TiO2的活性。
干燥处理方式对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影响较大, 经超临界CO2干燥处理后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经真空干燥处理的薄膜的活性, 可以达到纯P-25 粉体所制备的薄膜光催化活性的90 %。
这可能是因为超临界处理后形成的多孔网状结构更有利于光催化反应。
真空干燥的薄膜为密实结构, 不利于光线的吸收、表面的吸附、传质和化学作用,所以光催化活性较低。
由此可见, 使用超临界CO2干燥处理所得纳米TiO2 /再生纤维素复合膜具有较高的光催化活性。
图3 两种干燥方法对复合薄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 TiO2含量为5 %)3纳米TiO2含量对复合膜光催化活性的影响图4为超临界CO2干燥下, 不同纳米TiO2含量的复合薄膜的光催化活性。
纳米TiO2光催化降解亚甲基蓝的能力与TiO2的晶型、表面态、分散状态和含量等都有密切关系[13 ]。
因而制备纳米TiO2/再生纤维素复合材料时, 当纳米TiO2选定时, 合适的TiO2含量和纳米TiO2在再生纤维素基体中的良好分散是很重要的。
从图4的光催化活性情况能够得出: 纳米TiO2含量为5 %时, 薄膜的光催化活性最高。
当纳米TiO2含量为1 %和3 %时,虽然纳米粒子分散效果好, 但光催化活性没有5 %的薄膜高。
继续提高纳米TiO2含量到7 %时, 颗粒分散效果不理想, 纳米粒子发生团聚, 反而降低了薄膜的光催化活性。
图4不同纳米TiO2含量的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4 结论(1) 以室温离子液体[AMIM]Cl 为纤维素的新型溶剂, 利用溶液共混法和超临界CO2干燥技术成功地制备了具有光催化活性的纳米TiO2/再生纤维素复合膜。
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达到所用TiO2 粉体的90 %。
(2) 复合膜经过超临界干燥处理后可以保持多孔结构, 而真空干燥处理后的薄膜为密实结构。
光催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 超临界CO2干燥处理后的薄膜光催化活性明显高于真空干燥处理的复合薄膜。
(3) 在考察的TiO2含量范围内, 纳米TiO2/再生纤维素复合膜的光催化活性随纳米TiO2含量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 纳米TiO2含量为5wt %时光催化活性最好。
5 参考文献[1 ] Phillips D M , Drummy L F , Conrady D G, et al . Dissolution and regeneration of bombyx mori silk fibroin using ionic liquids [J ] . J Am Chem Soc , 2004 , 126 (44) : 14350 -14351.[ 2 ] Welton T. Room2temperature ionic liquids solvent s for synthe-sis and catalysis [J ] . Chem Rev , 1999 , 99 (8) : 2071- 2084.[ 3 ] Swatloski R P , Spear S K, Holbrey J D , et al . Dissolution of cellose wit h ionic liquids [ J ] . J Am Chem Soc , 2002 , 124 (18) : 4974 -4975.[ 4 ] 任强, 武进, 张军, 等. 12烯丙基232甲基咪唑室温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其对纤维素溶解性能的初步研究[J ] . 高分子学报, 2003 (3) : 448- 451.[ 5 ] Kendall J L , Canelas D A , Y oung J L , et al . Polymerizationsin 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 [J ] . Chem Rev , 1999 , 99 (2) :543-564[ 6 ] 王进, 程兴国, 袁明君, 等. 超临界CO2在微孔聚合物制备中的应用[J ] . 高分子通报, 2001 , 12 (6) : 8 -17.[ 7 ] Jin H , Nishiyama Y, Wada M. Nanofibrillar cellulose aerogels [J ] .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 Physicochem Eng Aspects ,2004 , 240 : 63- 67.[ 8 ] Meilert K T , Laub D , Kiwi J . Photocatalytic self2cleaning of modified cot ton textiles by TiO2 clusters attached by chemical spacers [J ] . J Mol Catal A : Chem , 2005 , 237 : 101 108. [ 9 ] Kemell M , Pore V , Ritala M , et al .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in nanometer level replication of cellulosic substances and prep-aration of photocatalytic TiO2/ cellulose composites [J ] . J Am Chem Soc , 2005 , 127 (41) : 14178 -14179.[ 10 ] Zhang Hao , Wu Jin , Zhang J un , et al . 12Allyl232met hylimid-azolium chloride room temperature ionic liquid : A new and powerful nonderivatizing solvent for cellulose [J ] . Macromole-cules , 2005 , 38 (20) : 8272- 8277.[ 11 ] Fujishima A , Rao T N , Tryk D A. Titanium dioxide photocataly-sis [J ] . J Photobio and Photochem Rev , 2000 , 1 (1) : 1 -21.[ 12 ] 常怀秋, 杨青林, 郭林, 等. 在磷酸介质中水热合成纳米TiO2光催化剂[J ] . 稀有金属, 2005 , 29 (5) : 680 -684.[ 13 ] 童玉清, 田明, 徐瑞芬, 等. 新型的高杀菌纳米二氧化钛/聚丙烯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物理特性研究[J ] . 复合材料学报,2003 , 20 (5) : 88- 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