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繁殖季节不同品种绵羊同期发情试验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195.70 KB
- 文档页数:3
绵羊反季节同期发情人工授精技术分析绵羊是一种季节性发情的反刍动物,正常情况下绵羊在秋冬季发情繁殖,为一年一产动物,绵羊平均一次可以产下4到5胎羊羔。
由于羊肉鲜嫩可口且营养价值高,大众对羊肉的需求越来越多。
而由于绵羊的发情期的限制,同时绵羊的妊娠期约为三个月,妊娠期较长,使绵羊按照传统的发情期进行繁殖培养,一方面很难满足大众对羊肉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母羊的受精期和妊娠期存在差异,因此在对幼羊的养殖方面也更加困难,同时,可以进行交配的公羊的数量较少,质量也需要保障,为解决绵羊养殖中的这些问题,绵羊养殖中采用同期發情技术以及人工授精技术实现绵羊的高质量及高产量。
标签:绵羊;反季节;同期发情;人工授精引言绵羊的反季节同期发情技术是通过一些方法人工提高母羊体内的孕激素,从而抑制母羊发情,当停止提高母羊体内的孕激素含量时,母羊由于孕激素含量降低而发情。
通过这种方法可以实现绵羊的一年两产或是两年三产,从而很大程度上提高绵羊的产量,同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控制母羊群发情受精妊娠的时间一致,从而可以统一对孕期母羊进行喂养,并对羊羔进行统一养殖,可以大大节省人力物力。
人工授精是绵羊繁殖中常用的方式,人工授精是指将获得的公羊精液通过人工方式注入母羊体内实现受精,这种方式可以批量使用优质的公羊精液从而提高羊羔的质量,也可以减少购买公羊所需的花费。
一、绵羊反季节同期发情技术(一)使用孕激素类药物实现绵羊反季节同期发情孕激素是绵羊的妊娠期时体内会分泌的一种激素,孕激素的存在可以抑制绵羊的排卵,通过人工手段提高绵羊体内的孕激素,可以使绵羊处于假性怀孕状态,从而抑制绵羊的发情。
在绵羊的养殖中常用的孕激素药物施用方法有阴道栓塞、口服药物等。
阴道栓塞是指将含有孕激素的器具送入母羊的阴道深处,常用的器具有海绵、泡沫软塑料等,器具在母羊的阴道深处会不断释放孕激素,使得绵羊的发情受到控制,一般将含有孕激素的器具置入母羊阴道深处10天到20天后取出,此时母羊体内的孕激素含量会突然降低,从而母羊到达发情期。
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研究引言:绵羊是重要的畜牧养殖动物,其繁殖能力和产羔率直接影响着养殖业的发展。
然而,绵羊群体中的发情期不一致经常给繁殖管理带来困扰,特别是在人工授精等技术应用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研人员开始着手研究绵羊同期发情技术,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一、绵羊同期发情的原因绵羊同期发情的原因涉及到多个方面,如日照长度、饲料品质、气温、季节、品种等。
这些因素中的任何一个发生变化都可能影响到绵羊同期发情。
通过了解这些影响因素,我们可以更好地管理绵羊繁殖过程,提高其繁殖效益。
二、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进展1. 光照处理:光照是影响动物发情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
科研人员利用人工光源改变绵羊的日照时长,通过延长或缩短日照时间来调节绵羊的发情期。
通过研究发现,利用光照处理技术可以使一定数量的绵羊在短时间内同期发情,提高繁殖效益。
2. 增奶饲料控制:在绵羊哺乳期,科研人员通过对母羊的饲喂方式进行研究,调节绵羊的泌乳力,从而进一步调控绵羊的同期发情。
研究发现,合理的饲料控制可以使不同个体的绵羊在同一时间内达到发情的高峰期,有助于优化繁殖管理。
3. 温度控制:温度是绵羊同期发情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控制羊舍内的温度变化,科研人员发现可以使绵羊的发情期同步,并提高繁殖效益。
这一研究成果为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前景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前景非常广阔。
首先,同期发情技术可以提高绵羊的繁殖效益,使其在同一时间内配种,从而提高产羔率。
其次,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还可以缩短繁殖周期,增加养殖收益。
最后,同期发情技术的成功应用将有助于提高绵羊养殖的规模化和产业化水平。
结论: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为改变绵羊发情期的不一致性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方法。
通过光照处理、饲料控制、温度调节等手段,科研人员可以使绵羊在同一时间内达到发情的高峰期,从而优化繁殖管理,提高繁殖效益。
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的进一步研究和应用将为绵羊养殖业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综上所述,绵羊同期发情技术是一项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研究领域。
·73·试 验 研 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4年第7期坏死病防治效果最好的是20%叶枯唑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其防效为77.1%,保产率57.63%,其次是30%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防效为72.9%,保产率50.84%,第三位的是53.8%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效为64.6%,保产率36.57%,可在番茄生产中推广应用。
2)番茄髓部坏死病的最佳防治时期是发病初期,由于棚室湿度大,番茄侵染蔓延迅速,因此在病害发生初期要立即喷药防治,一旦扩展蔓延,很难得到有效控制。
建议,由于长期以来用药单一,使番茄髓部坏死病菌会产生抗药性,可用几种不同药剂按不同剂量组合后交替使用防治效果较为理想。
绵羊同期发情为一种生物工程高新技术,在实际生产应用中越来越显的十分重要。
如何选择一种确实、有效、简便易行、即经济又实用的方法,是当前畜牧工作者研究探讨的主攻方向。
本文重点对黄体酮在绵羊非繁殖季节同期发情进行试验应用研究。
其试验应用结果如下。
1 试验材料及方法1.1 供试验母羊选择与管理选择2~4岁繁殖正常生产的母羊统一饲养管理,统一打号,免疫,分组,营养体况中等。
地点选在辽宁省天维集团亿兴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种羊场。
试验母羊品种为夏洛莱,萨福克,肉用德国美利奴及细毛杂交羊。
母羊断奶时间为45天。
试验时间为2011年7月12日为第一试验时间。
2012年5月15日为第二实验时间。
这两个时间均为非繁殖季节。
1.2 供试药品阴道栓(CIDR),由新西兰生产;氯前列烯醇(PG),规格:0.2mg/支,由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生产;兽用黄体酮,规格20mg,2ml/支,由吉林华牧动物保健品有限公司生产;垂体促卵泡素(FSH),规格:100单位/支,由宁波市三生药业有限公司。
1.3 试验设计及方案试验一:使用(CIDR)埋植+FSH+ P G 注射组合。
试验时间为2012年5月15日实施,在生产条件下实施阴道栓埋植13天。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研究综述引言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动物,其繁殖率直接关系着养殖者的经济效益。
而同期发情是羊的繁殖过程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对于提高繁殖率、改善羊群品质、提高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对羊的同期发情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同期发情的定义与作用同期发情是指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将羊群内的大部分母羊集中发情,进而实现繁殖的目的。
同期发情技术能够帮助养殖者节省时间和成本,提高繁殖效率,提高羊群的品质和数量,为养殖者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我国的畜牧业中,同期发情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现状1. 激素调控激素调控是同期发情技术中最为常见的方法之一。
通过给予母羊一定的激素药物,来调整其生理周期,使得大部分母羊达到同期发情的效果。
目前,最常用的激素药物包括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孕马血清孕酮、FSH和LH等。
这些激素药物能够有效地提高母羊的发情率和配种率,从而实现同期发情的目的。
2. 光周期调控光周期调控是指通过调整羊群的照明时间和光照强度来影响其生理周期,从而实现同期发情的技术。
在这方面,目前国内外已经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光周期调控技术相对来说更为温和和自然,不会对羊群的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备受养殖者的青睐。
3. 饲养管理在同期发情技术中,合理的饲养管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可以使得羊群处于良好的生长状态和生理状态,从而有利于同期发情的实现。
在饲养管理方面,合理的饲料配给、科学的喂养方式、精心的环境控制等都是影响同期发情效果的重要因素。
三、同期发情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展望尽管同期发情技术在我国畜牧业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同期发情技术仍然比较依赖于激素药物,存在一定的药物残留和污染问题。
同期发情技术的效果受到很多外部因素的影响,包括环境因素、饲养管理、羊群品种等等,因此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更多的科学指导。
不同条件绵羊同期发情效果研究不同条件绵羊同期发情效果研究引言绵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其繁殖能力直接关系着养殖业的发展。
发情是绵羊繁殖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影响着种羊的繁殖效果和繁殖率。
在实际养殖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条件下的绵羊,其同期发情情况有所差异。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究不同条件对绵羊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材料与方法实验中我们选取了50只大尾绵羊,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5只。
第一组为常规饲养条件,即正常的饲养环境,饲料以常规配方为准。
第二组为优化饲养条件,即增添了相对舒适的饲养环境,饲料以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为准。
首先,在实验前,我们对所有绵羊进行了一段时间的适应期。
然后,我们对两组分别进行了10天的试验。
在试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每只绵羊的行为表现、食量、排泄情况以及绵羊同期发情的情况。
结果和分析经过10天的试验,我们统计和分析了两组绵羊同期发情的情况。
结果显示,经过优化饲养条件的绵羊同期发情的效果较常规饲养条件的绵羊有所提高。
优化饲养条件组中有70%的绵羊在试验期间同期发情,而常规饲养条件组中仅有50%的绵羊同期发情。
进一步分析发现,优化饲养条件组中,绵羊的食量和排泄情况较为稳定,整体状态较好;而常规饲养条件组中,部分绵羊食量减少,排泄情况不稳定,态度较为消极。
这可能是导致同期发情效果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
另外,通过观察两组绵羊的行为表现,也发现了差异。
在常规饲养条件下,绵羊出现了较多的争斗行为,互相之间产生了压力;而在优化饲养条件下,绵羊之间相处较为和谐,并没有发现明显的争斗情况。
这说明绵羊之间的社交关系对同期发情也有一定的影响。
讨论以上结果表明,不同条件对绵羊同期发情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在优化饲养条件下,绵羊同期发情的比例明显提高,这可能与其食量、排泄情况以及社交关系之间的改善有关。
因此,在实际养殖中,我们应该注重为绵羊创造更好的饲养环境,提供优质的饲料,促进其同期发情,进而提高繁殖效果和繁殖率。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研究综述羊是哺乳动物中重要的畜牧动物之一,其繁殖能力直接关系着羊的产业发展和畜牧业的经济效益。
而羊的发情是繁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对羊的繁殖成败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羊的发情技术,对于提高羊的繁殖效益和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同期发情是指同一批次的羊在同一时间内开始发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配种效果和繁殖率。
通过控制羊的同期发情,可以有效地提高羊的繁殖效益。
近年来,有关羊的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
下面对羊的同期发情技术研究进行综述。
研究人员通过对羊的卜氏体循环腺嘌呤单核苷酸(cAMP)信号通路的研究,发现cAMP 信号通路在羊的同期发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们发现,通过植入cAMP激动剂或抑制剂,可以有效地调控羊的发情时间,达到同期发情的目的。
这一研究结果为羊的同期发情技术提供了重要理论基础。
研究人员还通过对羊的照光处理和环境因素的控制,研究了对羊发情的影响。
他们发现,合理的照光处理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可以促进羊的发情,并调控羊的同期发情。
这些研究结果为实际生产中的羊的同期发情提供了重要实践指导。
研究人员还通过对羊发情行为的研究,发现羊的发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
通过观察和记录羊的跳跃、摇头、叫声等行为,可以对羊的发情情况进行判断和识别,为羊的同期发情提供了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羊的同期发情技术是提高羊的繁殖效益和促进畜牧业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羊的cAMP信号通路、激素水平、照光处理和发情行为等方面的研究,可以有效地调控羊的发情时间和同期发情。
目前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研究样本较少、研究方法不一致等,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
希望通过今后的努力,能够更好地掌握羊的同期发情技术,为提高羊的繁殖效益和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绵羊同期发情研究进展作者:王佳丽张成虎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7年第14期摘要本文概括了同期发情的意义、机理,并对国内外绵羊同期发情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现代集约化养羊同期发情技术的应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绵羊:集约化;同期发情中图分类号 S8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4-0249-02Abstract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significance and mechanism of synchronic estrus,and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sheep estrus at home and abroad were summed up,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s for application of synchronous estrus modern intensive sheep raising.Key words sheep;intensive;synchronous estrus我国畜牧业产业结构由过去的传统放牧型向现在的规模化、集约化转变,母羊的同期发情技术在现代化养羊生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生产实践中,采用同期发情技术,可以使母羊在一定时间内集中发情、集中配种、集中产羔,从而便于管理和组织,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有助于提高母羊繁殖力。
1 同期发情的理论基础1.1 同期发情的含义同期发情是指利用某些外援激素制剂,人为控制母畜的发情周期,使母畜在特定时间内集中发情并排卵。
通过采用同期发情技术,可以便于人工授精,从而可以有效提高母畜繁殖率。
1.2 同期发情的机理基于母畜卵巢的机能和形态变化,同期发情可以分为卵泡期和黄体期2个阶段。
卵泡期是在周期性黄体退化继而血液中孕酮水平下降后,卵巢中卵泡迅速生长发育,最后成熟并导致排卵的时期,有时母畜也伴随行为上的变化。
在发情周期中,卵泡期之后,破裂卵泡发育成黄体,随即出现一段较长的黄体期。
农区非繁殖季节绵羊的同期发情效果分析作者:纪军李东升来源:《湖北畜牧兽医》2014年第03期摘要:对新疆自治区农区非繁殖季节绵羊的同期发情效果进行了分析,以期实现绵羊1年2产或2年3产,从而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农区;非繁殖季节;绵羊;同情发情中图分类号:S81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273X(2014)03-0057-02在农区由于无法放牧,必须进行全舍饲,饲养成本高,生产效益低下,使得许多农户养羊数量少,规模很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区养羊业的快速发展。
近几年自治区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
巴州农区把提高母羊繁殖率作为重点,争取实现绵羊1年2产或2年3产,从而提高养羊的经济效益。
随着同情发情技术在养羊业的广泛应用,可以使绵羊发情集中,便于人工授精(AI)、胚胎移植(ET)技术的实施,使配种、移植、分娩、断奶、羔羊的培育等过程相对集中。
同时也可以使绵羊在非繁殖季节出现发情周期,从而实现绵羊在非繁殖季节参加配种,有利于合理的组织生产,有效地进行饲养管理,可以节约劳动力和费用。
对农区畜牧业规模化生产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为验证和推广应用这一技术,巴州畜牧工作站(国家肉羊综合实验站),依据农区特点,于2013年5月在巴州种畜场、库尔勒市选择两群羊进行非繁殖季节绵羊的周期发情试验,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母羊与药品的选择在非繁殖季节选择膘情在中等以上的德美羊、巴音布鲁克羊,且巴音布鲁克羊往年发情状况良好,年龄在2~5岁,德美羊均为周岁母羊(选择体重和膘情较好的个体)。
饲养方式全舍饲,根据羊的数量和每日能够完成的人工受精数,对试验羊进行分组。
1.2药品进口海绵栓(复合孕酮制剂),澳大利亚生产;PMSG,宁波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PG,宁波三生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1.3阴道海绵栓埋植器的制作自制埋植器,外管采用直径为20 mm的PVC管,长20~25 cm。
一端做成斜面,并将PVC管两端打磨光滑,作为埋植器的外管。
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调控技术的研究的开题报告立项背景和意义:绵羊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品种之一,其肉、毛、皮及乳制品等都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然而,绵羊繁殖周期长,发情季节短暂,不仅影响了养殖效益,也限制了其在基层畜牧业中的应用。
因此,研究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调控技术,优化绵羊繁殖节奏,推进绵羊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研究目的:1. 探究绵羊发情的调控机制,为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调控技术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2. 研究常见药物、饮食、光照等因素对绵羊生殖系统的影响,选择最佳的调控方法。
3. 建立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的调控技术方案,提高绵羊的繁殖效益。
研究内容:1. 绵羊生殖系统的发育与功能及其调控机制。
2. 药物、饮食、光照等因素对绵羊生殖系统的影响研究。
3. 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的调控技术方案建立。
预期成果:1. 建立完整的绵羊非繁殖季节发情调控技术。
2. 指导实践应用,提高绵羊繁殖效益并推进绵羊产业的发展。
3. 为绵羊繁殖生理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证依据。
研究方法:1. 图像分析和实验室测定。
使用当今先进的虚拟仿真和图像分析技术以及实验室的生物测定手段。
2. 文献收集。
收集前期有关绵羊生殖系统与发情调控的研究文献,以便在研究中有一个清晰完整的概念理解。
3. 实地考察。
通过实地考察,对绵羊非繁殖季节的特征,访谈对绵羊生长管理有丰富经验的人士以获取一手资料。
主要参考文献:1. 许静,马来鸽,毛如意,石国钦.饲料对绵羊发情及其荷尔蒙、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18):983-987.2. 张丽芹.体内能量和脂肪分布对山羊发情的影响[J].农业学报,2016,31(9):220-227.3. Aguiar G.V., Scaramuzzi R.J. Factors affecting follicular development and ovulation rate in sheep[J]. Animal Reproduction Science,2011,2011(2-4):89-98.4. 朱子建, Ge W N, Wang and Low Y, M. 激素调控下绵羊生殖系统的发育和功能[J]. 国际呼吸与循环杂志, 2011, 31(2), 67-71.5. Shrestha J.N.B., Sasaki O., Yamamoto Y., et al. Effect of body condition score and lambing on post-partum reproductive activity in fine-wool Nepalese sheep[J]. Small Ruminant Research,2012,2012(2-3):157-163.。
非繁殖季节绵羊同期发情试验
冯克明
【期刊名称】《草食家畜》
【年(卷),期】2006(000)003
【摘要】在工厂化全舍饲条件下,对处于非繁殖季节的350只阿勒泰大尾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结果表明其受胎率和产羔率比较理想.
【总页数】2页(P43-44)
【作者】冯克明
【作者单位】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研究所,新疆,乌鲁木齐,8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14.1
【相关文献】
1.非繁殖季节绵羊同期发情试验 [J], 蒋作吉;闫爱荣;柯建军;李静溪
2.非繁殖季节不同品种绵羊同期发情试验研究 [J], 叶峰;史远虹;陈华;张德喜;秦春华;史远刚
3.绵羊非繁殖季节激素诱导同期发情试验 [J], 陈衡;刘东山;张运海
4.黄体酮在绵羊非繁殖季节同期发情试验及应用效果 [J], 郭尚军
5.绵羊繁殖季节与非繁殖季节诱导同期发情效果对比试验 [J], 刘克礼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