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员工培训与开发
- 格式:ppt
- 大小:409.00 KB
- 文档页数:23
第六章员工培训与开发第一节员工培训与开发概述一、什么是员工培训与开发:企业员工的培训与开发是指企业为了使员工获得或改进与工作有关的知识、技能、态度与行为,以利于提高员工的绩效以及员工对企业目标的贡献,企业所作的有计划的、有系统的各种努力。
培训的特点:1、员工培训为实现组织目标服务。
2、员工培训与开发活动是员工职业发展的推动器。
3、培训是一种管理工具。
4、员工培训与开发是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
企业参与培训与开发的角色主要有以下四种:最高领导层、人力资源部、职能部门和员工。
见书。
培训与开发的作用模型:员工的绩效由员工的行为引起,而员工的行为又是由员工的动机引起的,而员工的动机主要由知识、技能、态度决定,其中主要以建立正确的态度为突破口。
见书。
二、员工培训与开发的重要意义:20世纪90年代,美国摩托罗拉公司每年在员工培训上的耗费已经达到1.2亿美元,占公司销售总额的3.6%。
培训的意义:1、培训能培养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
2、提高企业的效益。
3、满足员工自身发展的需要。
4、培训是极其有效的促进观念转变的方法。
5、培训具有激励作用。
6、防止管理人员现有的知识老化过时。
影响员工培训的因素主要有两大类: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主要有:政府、政策法规、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工会、劳动力市场。
内部因素主要有:企业的前景与战略、企业的发展阶段、企业的行为特点、员工的素质水平、管理人员的发展水平。
三、培训对象:一般而言,组织内有三种人员需要培训:第一种人是可以改进目前工作的人。
培训的目的是使他们更熟悉自己的工作和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第二种人是有能力,组织要求他们掌握另一种技术,以便在培训后,安排他们到更重要、更复杂的工作岗位上;第三种人是有潜力的,组织期望他们掌握各种管理知识和技能,或更高级的技术,目的是使他们进入更重要或更高级的管理层次。
这些培训属于提高性培训。
还有一种普遍性培训,当组织面临一种新任务、一种新局面,需要有些员工普遍掌握某种新的业务、新的技能,这就需要涉及此项任务技能的员工都参加培训。
第六章员工培训与开发判断题1、任何培训都是为了员工在知识、技能这两方面的学习和进步。
(×)正:知识、技能和态度三方面。
2、解决员工素质差距的方法有很多,既可以是培训的方法,也可以是与培训无关的方法。
(√)3、在选择合适的培训需求调查方法时,工作任务安排非常紧凑的企业员工适宜对其采用面谈法,专业技术性较强的员工比较适用观察法。
(×)正:均不适用。
4、通过重点团队分析法收集员工培训需求信息时,容易让员工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从而反映出本部门的真实情况。
(×)正:由于一些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可能导致大家不会说出真实想法,不敢反映本部门真实情况。
5、工作轮换法鼓励“通才化”,适合于职能管理人员,不适用于一般直线管理人员的培训。
(×)正:工作轮换法适合于一般直线管理人员,不适用于职能管理人员。
6、案例分析法分为描述评价型和分析决策型两种类型。
(√)7、头脑风暴法是就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把参加者组织在一起无拘无束地提出建议或方案,学员与学员间相互交流、启发和借鉴,及时反馈。
(×)正:头脑风暴法只规定一个主题,保证讨论内容不泛滥;把参加者组织在一起无拘无束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或方案,组织者和参加者都不能评议他人的建议和方案;事后再收集各参加者的意见,交给全体参加者,然后排除重复的、明显不合理的方案,重新表达内容含糊的方案;最后组织全体参加者对各可行方案逐一评估,选出最优方案。
8、野外拓展训练较场地拓展而言,其借助了自然地域,使参与人员拥有了与以往不同的共同生活经历。
(√)9、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在确定成本上培训成本可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这两类。
(×)正:培训成本分为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和机会成本三类。
10、培训的目标是要实现培训成果的转化,使员工实现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正:培训的终极目标是增加部门自身的价值,使培训成果转化为员工的职业行为和组织绩效。
第六章培训与开发第一节培训概述1.1 培训的含义员工培训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关于培训的含义,美国学者L.S.克雷曼认为,培训是“教会工人们怎样去有效地完成其目前或未来工作的有计划的学习经历”,“培训的实践旨在通过提高雇员们的知识和技能去改进组织的绩效”。
有些学者则将培训和开发作为一个概念来理解,认为这两者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要通过改善员工的工作业绩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只是关注点有所不同,一个更关注现在,而另一个更关注将来。
这里我们将这两个作为不同的概念来理解,培训(Training)更多的是一种具有短期目标的行为,目的是使员工掌握当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例如教会一名新工人如何操作机器就是一种典型的培训;而开发(Development)则更多的是一种具有长期目标的行为,目的是使员工掌握将来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将来工作所提出的要求。
为了能够准确理解培训的含义,需要把握以下几个要点:(1)培训的对象是企业的全体员工,而不只是某部分员工,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每次培训的对象都必须是全体员工,而是说应当将全体员工都纳入到培训体系中来,不能将有些员工排斥在体系之外。
(2)培训的内容应当与员工的工作有关,与工作无关的内容不应当包括在培训的范围之内;此外,培训的内容还应当全面,与工作有关的各种内容都要包括进来,如知识、技能、态度、企业的战略规划以及企业的规章制度等。
过去,有些企业在进行培训时往往不注意这个问题,只重视“硬内容”的培训,比如业务知识、工作技术等,而忽视了“软内容”,比如工作态度、企业文化等。
这里所指的工作既包括员工现在从事职位的工作,也包括将来可能从事职位的工作。
需要强调的是,有些内容虽然不属于培训的范畴,却要利用培训这一手段。
例如,企业聘请外部人员给女性员工进行家政服务的培训,这是企业为员工提供的一项福利,是薪酬福利的范畴,内容本身并不属于培训开发,但是它却要借助培训这种形式来实现。
(3)培训的目的是要改善员工的工作业绩并提升企业的整体绩效,应当说这是企业进行培训的初衷和根本原因,也是衡量培训开发工作成败的根本性标准,如果不能实现这一目的,培训工作就是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