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葡萄产业历史概况
- 格式:doc
- 大小:21.50 KB
- 文档页数:1
葡萄圣城-----中国·吐鲁番
吐鲁番是中外驰名的葡萄产区,在中国葡萄产业发展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做出过巨大贡献。
2012年8月,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吐鲁番“中国葡萄圣城”荣誉称号。
发现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洋海古墓的古葡萄藤和苏贝希战国时期墓地中的葡萄籽,经考古鉴定证明至少有2300年的历史。
这证明了吐鲁番地区是我国最早的葡萄产区,也是中国栽培葡萄的发祥地之一。
北魏太延二年(公元436年)哈拉和卓91号墓出土文书以及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庄园生活图”和干枯葡萄果穗、高昌古城中发掘出的酿酒作坊遗址和酒坛残片,成为我国葡萄酒生产的最早记述,它反映了吐鲁番又是我国最早生产葡萄酒和葡萄干的产区。
建国初期(1949-1950年),吐鲁番葡萄栽培面积己达2.01万亩,占全国葡萄总面积的20.1%,己是全国第一大产区。
1955-1959年间,成立了鄯善和吐鲁番红柳河两个国内大型以葡萄为主的园艺场,使葡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到3.89万亩,产量达1.82万吨,走在全国的前列。
改革开放以后,吐鲁番被农业部授予全国24个农业生产基地中唯一一个葡萄生产基地,同时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吐鲁番葡萄商品生产基地”。
1985年农业部支持建设吐鲁番无核白葡萄制干基地。
1990年8月首届“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在吐鲁番市举行,这是全国至今唯一一个经国务院批准集经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葡萄节”并至今己举办了二十二届,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节日之一。
【写物】新疆吐鲁番的葡萄_750字新疆是中国著名的葡萄产区,而吐鲁番更是被誉为“中国葡萄之乡”。
吐鲁番的葡萄以其优质的口感和独特的风味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葡萄王国”。
在这里,葡萄不仅是一种美味的水果,更是承载了当地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热爱。
吐鲁番的葡萄栽培历史悠久,据史料记载,早在汉代时期,吐鲁番就已经开始栽培葡萄了。
经过千百年的发展,吐鲁番的葡萄已经形成了独特的品种和风味。
当你踏上吐鲁番这片土地,无论是在赛里木湖畔还是在吐尔尕特河谷,都能看到丰收的葡萄架林立,满目金黄的葡萄挂满枝头,散发着诱人的果香。
在吐鲁番,特别是在特克斯县和托克逊县,葡萄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民的重要经济来源。
这里的葡萄种植面积广阔,而且采用的是绿色有机种植方法,无农药、无化肥,绿色环保。
新疆自治区还成立了吐鲁番葡萄发展协会,对当地葡萄产业进行规范和引导,确保吐鲁番葡萄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在吐鲁番,最著名的葡萄品种要属“长把葡萄”了。
这种葡萄果实肥大、甜蜜多汁、皮薄肉嫩,被誉为吐鲁番葡萄的“王者”。
每年的9月底到10月初,正是长把葡萄最甜美的时候,这时的葡萄不仅口感好,而且香气四溢,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探秘。
吃葡萄不吐葡萄皮,在吐鲁番这个谚语得到了最好的诠释。
因为吐鲁番的葡萄皮虽然薄,但却包含了丰富的芳香物质和抗氧化剂,具有很高的营养和保健价值。
吐鲁番的葡萄还可以酿制葡萄酒,酒香浓郁,口感醇厚,享誉全国乃至全球。
吐鲁番的葡萄不仅口感好,而且品质优良。
这得益于吐鲁番良好的自然条件和气候环境。
吐鲁番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光照充足,干燥少雨,空气清新,土壤矿物质丰富,这些都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吐鲁番的葡萄还得益于当地农民的精心栽培和管理。
农民们会根据葡萄的生长特点,合理施肥、浇水和修剪,以确保葡萄的健康生长和丰收。
他们还会利用大棚技术和滴灌技术,避免干旱和土壤盐碱对葡萄的影响,保障了葡萄的品质和产量。
吐鲁番的葡萄是当之无愧的“东方葡萄之王”。
改革与探讨浅谈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发展白哈提古力·买明1曼尼古丽·吐尔逊2(1、新疆师范大学法经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2、吐鲁番地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农学科,新疆吐鲁番838000)吐鲁番是新疆重要的葡萄产区,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适合葡萄的生长,以其优异的品质而享誉世界。
葡萄产业是吐鲁番独具特色的优势产业,把吐鲁番的葡萄产业转化的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更好地调整吐鲁番产业结构,是发展吐鲁番特色经济的重要选择。
1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概况及现状葡萄是吐鲁番地区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优势经济作物,葡萄产业产值占种植业的48.8%,占地区当年农民收入的60%左右,是吐鲁番地区农业经济的主导产业。
吐鲁番有着丰富的葡萄品种资源,现有品种600多个,以无核白葡萄为代表的欧亚种品种为主,吐鲁番葡萄的最大特点是薄皮、脆肉,风味和品质上乘,特别是无核白葡萄,是吐鲁番地区葡萄的主栽品种,占总面积的90%以上,该品种兼用性好,可鲜食、制干和酿酒。
其他马奶子、吐鲁番红、木纳格、淑女红等300个品种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
独有的药用琐琐葡萄也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
吐鲁番葡萄的含糖量可以达到27%以上,是世界上品质最好、最甜的葡萄。
目前,吐鲁番地区加快了葡萄标准化生产及绿色通道建设。
为了应对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吐鲁番地区已将葡萄产业未来发展目标定位为发展绿色及有机农产品。
吐鲁番葡萄产业链已经形成并呈现多样化趋势,为了增强吐鲁番地区葡萄的商品率,提高市场占有率,增加农民收入,吐鲁番地区加大了鲜食葡萄贮藏保鲜及葡萄干精深加工力度,在葡萄干深加工方面,已建成集过筛、脱梗、清洗、上油、定量包装等一条龙生产线。
不断提高葡萄干的质量标准和卫生标准,花色品种不断增加,已进入市场的葡萄干品种已达10多个。
在葡萄集中产区已建成葡萄干交易市场,是新疆乃至全国最大的葡萄干交易市场。
2吐鲁番地区葡萄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2.1葡萄品种结构不合理,不适应市场的需求。
新疆吐鲁番火焰山葡萄之乡新疆吐鲁番火焰山是一座壮丽而神秘的地方,其炽烈的地表温度和特殊的地质构造为生长葡萄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吐鲁番火焰山被誉为“葡萄之乡”。
本文将为您详细介绍吐鲁番火焰山作为葡萄之乡的独特魅力。
一、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吐鲁番火焰山位于新疆吐鲁番市,地处干旱的吐鲁番盆地中部。
该地区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酷热而干燥,冬季寒冷且干燥,日照充足,蒸发量大。
除了气候因素,火焰山独特的地质构造也对葡萄种植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二、葡萄种植历史与发展葡萄在吐鲁番火焰山地区的种植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公元前2世纪的西汉时期。
当时,丝绸之路的繁荣使得吐鲁番成为了重要的商业交流中心,葡萄的种植和传播也随之兴起。
随着时间的推移,吐鲁番火焰山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葡萄种植区域,其种植技术和品种选择上也日益成熟。
三、葡萄种类与特点吐鲁番火焰山葡萄之乡以其丰富的葡萄品种而闻名。
这里栽培的葡萄种类繁多,包括巨峰、红提、维多利亚和玫瑰香等。
其中,以巨峰葡萄最为常见和受追捧。
吐鲁番火焰山的葡萄以果大、色艳、味甜、汁多而深受人们的喜爱。
四、葡萄种植技术与特色种植葡萄的独特技术和特色使得吐鲁番火焰山的葡萄品质独具一格。
首先,在土壤选择上,火焰山区域栽植的葡萄主要是在沙漠黄土中生长,黄土含矿物质较多,提供了良好的营养基础。
其次,在灌溉方面,火焰山地区利用地下蓄水和渠道灌溉系统,保证了葡萄植株的水分供应。
此外,当地还结合葡萄的生长习性和气候特点,采取了适宜的疏花、修剪和摘叶等措施,使葡萄生长更加茁壮,果实更加丰满。
五、葡萄文化与旅游产业吐鲁番火焰山葡萄之乡不仅以优质的葡萄闻名,还以丰富的葡萄文化和旅游资源吸引着游客。
当地的葡萄节、葡萄采摘等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的参与。
此外,当地还开发了一系列的葡萄产品,如葡萄干、葡萄酒、果酱等,形成了独特的旅游产业链。
六、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吐鲁番火焰山葡萄之乡的发展对当地经济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吐鲁番的葡萄课文
摘要:
一、吐鲁番地区的地理环境
二、吐鲁番葡萄种植的历史和现状
三、葡萄种植的过程和技术
四、吐鲁番葡萄的经济价值
五、吐鲁番葡萄对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正文:
【一、吐鲁番地区的地理环境】
吐鲁番地区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区。
这里的地势低洼,气候炎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吐鲁番葡萄种植的历史和现状】
吐鲁番地区种植葡萄的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公元前。
现如今,吐鲁番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葡萄产区之一,葡萄种植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三、葡萄种植的过程和技术】
吐鲁番葡萄种植过程中,农民们严格遵循一定的技术规范。
从选择合适的葡萄品种,到修剪枝叶、疏花疏果、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等,每一个环节都决定了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四、吐鲁番葡萄的经济价值】
吐鲁番葡萄的经济价值体现在葡萄本身的市场价值,以及葡萄产业带来的经济效益。
葡萄产业的发展不仅提高了当地农民的收入,还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地区经济做出了贡献。
【五、吐鲁番葡萄对当地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对于吐鲁番地区的农民来说,葡萄是他们的主要收入来源,葡萄产业的发展直接关系到他们的生活水平。
此外,葡萄种植还促进了当地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为当地人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
吐鲁番市葡萄种植及管理模式分析吐鲁番市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葡萄产区之一。
吐鲁番市的气候条件独特,夏季炎热干燥,气温高,昼夜温差大,年降水量低,日照时间长,这些条件使得吐鲁番市成为了葡萄种植的理想地区。
葡萄种植在吐鲁番市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唐代就有吐鲁番市出产的葡萄。
如今,吐鲁番市的葡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种植品种也日益丰富,包括巨峰、红提、蜜提等。
在葡萄种植的管理上,吐鲁番市采用了现代化的种植和管理技术。
吐鲁番市进行了科学规划,选择适宜的土地和土地利用方式,确保葡萄种植的基础条件优越。
吐鲁番市采用了温室大棚种植技术,延长了葡萄生长周期,提高了产量和品质。
吐鲁番市还注重了葡萄的水分管理,采用滴灌等现代灌溉技术,以确保葡萄的生长和发育需求。
针对葡萄的保护,吐鲁番市也选择了现代化的农药施用和病虫害防治技术,保持葡萄的健康生长。
吐鲁番市还加强了科学人工授粉和果实采摘等技术,以提高葡萄的品质和加工价值。
葡萄种植在吐鲁番市所采用的管理模式主要有两种,分别是大棚种植和露地种植。
大棚种植模式是指通过修建大棚,将葡萄栽培在有一定温度、湿度和光照控制的环境中。
这种种植模式通常适用于种植早熟品种和高质量的葡萄,可以延长葡萄的生长周期,提高产量和品质。
大棚种植模式还可以减少对外界环境的依赖性,更好地防治病虫害,保证葡萄的健康生长。
露地种植模式是指将葡萄栽植在露天的土地上,依靠自然的气候条件和土壤环境来进行种植。
这种种植模式适用于种植耐寒品种和大面积的葡萄种植。
露地种植模式相对于大棚种植模式来说,成本较低,但是对气候和环境要求较高。
需要更多的人工投入进行管理和保护。
吐鲁番市的葡萄种植及管理模式相对较为先进和科学,通过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提高了葡萄的生长周期、产量和品质。
未来,吐鲁番市的葡萄产业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技术升级和创新的推动下,吐鲁番市的葡萄产量和品质将进一步提升。
【写物】新疆吐鲁番的葡萄_750字新疆吐鲁番是我国最大的葡萄产区之一,以其丰富的阳光资源和独特的气候条件,培育出了独具特色的吐鲁番葡萄。
吐鲁番葡萄以其香甜多汁、肉厚籽少的特点而闻名于世,吸引了无数游客前来品尝和欣赏。
吐鲁番位于我国西北部,地处新疆盆地南缘,属于大陆性高原气候。
这里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高温,日照充足,降水稀少。
这种气候特点使得吐鲁番成为了一个适宜葡萄生长的地方。
吐鲁番还拥有丰富的土壤资源和地下水资源,为葡萄的种植和生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吐鲁番葡萄种植历史悠久,据传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据文献记载,早在唐朝时期,吐鲁番就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葡萄产区之一。
当时,吐鲁番的葡萄被赞誉为“天下第一果”。
自此以后,吐鲁番葡萄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成为吐鲁番的品牌特产之一。
吐鲁番葡萄的品种繁多,其中以巴尔伯特葡萄最为著名。
巴尔伯特葡萄长得红红的,外皮薄而鲜嫩,果实饱满多汁,甜而不腻。
每年七月至八月是巴尔伯特葡萄的采摘季节,吐鲁番的葡萄园里一片繁忙的景象。
此时,人们可以品尝到最新鲜、最香甜的葡萄,仿佛置身于葡萄的海洋中。
吐鲁番葡萄的种植和生产过程非常讲究,人们采用最先进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保证了葡萄的质量和产量。
在葡萄园里,人们定时给葡萄浇水施肥,修剪枝条,除草杂。
人们还利用温室和棚架技术,延长葡萄的生长期,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口感。
吐鲁番的葡萄种植业不仅为当地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益,也为当地农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当地政府也积极鼓励和支持葡萄种植业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和规范,保证了吐鲁番葡萄的质量和安全。
吐鲁番的葡萄不仅在国内市场上畅销,也逐渐走向国际市场。
吐鲁番的葡萄通过满洲里口岸、霍尔果斯口岸等陆路出口,远销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家。
它们的鲜美口感和高品质赢得了海内外消费者的青睐和认可。
吐鲁番的葡萄以其特有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培育出了香甜多汁、肉厚籽少的特色品种,成为了我国最重要的葡萄产区之一。
探索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文化新疆吐鲁番位于中国西部,是中国重要的葡萄产区之一,也是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之一。
吐鲁番的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风沙少,是葡萄生长的理想地区。
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葡萄文化得以繁荣发展。
吐鲁番的葡萄种植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
在汉代,吐鲁番便是丝绸之路上重要的驿站之一,各种丝绸、宝石和香料通过吐鲁番进入中国内地。
随着商业贸易的发展,吐鲁番的葡萄文化也逐渐兴盛起来。
据史书记载,在唐代,吐鲁番的葡萄产量就相当丰富,且品质极佳,成为皇室贡品。
吐鲁番葡萄的种植方式独特,古代人们普遍采用棚架栽培法。
他们在地面挖掘一个深坑,将树干稍微埋在地下,再用架子将葡萄蔓拉起来,以防止风沙和高温对植株的伤害。
这种种植方式固然繁琐,但却有助于葡萄的生长和葡萄品质的提高。
吐鲁番的葡萄品种多样。
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吐鲁番葡萄王。
据说,这种葡萄是当年一个叫王茂德的老农民无意间培育出来的。
他的葡萄果实又大又甜,色泽鲜艳,口感细腻,深受人们喜爱。
如今,吐鲁番的葡萄种植基地已不仅仅是王茂德的后代,更多的农民都加入到葡萄种植中来,各种高产优质的葡萄品种陆续问世。
葡萄文化不仅仅体现在葡萄的种植和食用上,还体现在葡萄酒的制作和销售上。
吐鲁番的葡萄酒畅销全国各地,也出口到世界各地。
吐鲁番的葡萄酒以其浓郁的果香和独特的口感而闻名,备受消费者的喜爱。
吐鲁番还定期举办葡萄文化节,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
这个节日期间,人们可以品尝到吐鲁番特色的葡萄美食,欣赏到各种精彩的文艺表演,感受到吐鲁番葡萄文化的独特魅力。
吐鲁番的葡萄文化不仅仅是一种产业,更是一种精神和情感的传承。
通过葡萄的种植和葡萄文化的推广,人们对土地、对丝绸之路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
他们通过种植葡萄,传承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血脉。
同时,葡萄作为一种珍贵的粮食和农产品,也带动了吐鲁番的农业经济发展,为当地人民带来了丰厚的收入和就业机会。
总之,吐鲁番的葡萄文化是一片璀璨的瑰宝。
无核白葡萄防落粒技术研究摘要:无核白葡萄是吐鲁番栽培最早,分布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新疆吐鲁番市是我国重要的葡萄生产区,面积和产量均列全国首位,无核白是新疆吐鲁番的主要栽培品种。
关键词:无核白葡萄;防落粒技术;吐鲁番市1吐鲁番无核白葡萄栽培历史与现状1.1吐鲁番无核白葡萄栽培历史在吐鲁番、葡萄有2400多年的种植历史,1985年吐鲁番葡萄种植面积已达到14.25万亩,年总产量3.95万吨。
2019年以来,吐鲁番葡萄葡萄种植面积达到50余万亩,总产100万吨以上,面积和单产量均列全国首位,当地主栽品种无核白,也可以鲜食、也可以制干。
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葡萄产业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政府相关部门产业标准化,精细化发展做了大量的工作。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葡萄仍然是吐鲁番当地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012年8月,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吐鲁番“葡萄圣城”“葡萄干生产加工物流中心”的荣誉称号。
1.2无核白葡萄的发展现状吐鲁番葡萄产业自1986年起步以来,3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3次革命;一是从小规模种植向规模化发展;二是从地面匍匐生长向打架式栽培方向发展;三是从低矮架式改为高棚架栽培,实现半机械化生产。
吐鲁番葡萄栽植品种85%以上为无核白,因为无核白葡萄种植面积大、果实成熟期集中,浆果成熟后挂树时间短、易脱落给该品种销售带来较大的压力、影响了商品价值。
1.3无核白葡萄采后落粒机理的研究果柄是联系果实与穗柄的纽带,其生理代谢异常活跃,果实收获后因失水、失水导致果实快速衰老。
陈发河(2003等人对无核白、巨蜂和慕奈格三个葡萄品种的果实进行了果实重量和果柄截面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无核白葡萄果实中果实的果实最细小,而果实的果实末端则是果实的果实的果实末端。
果柄与果梗共同承担着果实的自重,尽管其本身果实很小,但是果梗的力学性能不强,对果实的支撑力也不强,在冲击与机械破坏等条件下,极易造成果实的脱落。
(2002年陈发河等)。
吐鲁番的葡萄课文
(原创版)
目录
1.吐鲁番的地理环境
2.吐鲁番葡萄的特点
3.吐鲁番葡萄的种植历史
4.吐鲁番葡萄的品种
5.吐鲁番葡萄的价值
正文
吐鲁番,位于我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一个充满神奇的地方。
这里干燥少雨,日照时间长,温差大,这些独特的地理环境为葡萄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因此,吐鲁番的葡萄在我国乃至世界上都享有盛名。
吐鲁番葡萄以其独特的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受到人们的喜爱。
这里的葡萄口感鲜美,甜度适中,而且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对人体健康有诸多益处。
吐鲁番葡萄的种植历史悠久,早在 2000 多年前,这里的人们就开始种植葡萄。
经过长时间的选育和改良,吐鲁番葡萄的品种越来越多,现在已有 500 多个品种。
其中,以玛尼斯、卡特等品种最为著名。
吐鲁番葡萄的品种繁多,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风味。
玛尼斯葡萄颗粒饱满,色泽艳丽,口感鲜美;卡特葡萄则是酸甜适中,口感独特。
这些品种的葡萄在市场上都备受欢迎。
总的来说,吐鲁番葡萄是我国葡萄种植的一颗璀璨明珠。
其丰富的品种、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使其在市场上独树一帜。
第1页共1页。
吐鲁番葡萄吐鲁番市林业局 供稿吐鲁番市年积温5956℃,大于10℃积温5372.5℃,无霜期270天,年平均气温14.4℃,极端最高气温可达48.2℃,平均年降水16.6毫米,平均年蒸发量2844.9毫米,全年日照时数为3200小时,从而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气候环境,是驰名中外的无核白葡萄的故乡。
吐鲁番的葡萄及葡萄产品的历史是源远流长的,有着丰富的葡萄文化底蕴。
经考古鉴定,一根发现于吐鲁番市鄯善县洋海古墓的古葡萄藤,佐证了吐鲁番葡萄栽培有2300年的历史。
经过两千余年沧海桑田的变迁,吐鲁番的葡萄产业久盛不衰是吐鲁番先人伟大的贡献,是我国灿烂历史文化中的一枝奇葩。
自1979年吐鲁番市被列为国家重点葡萄生产基地以来,吐鲁番市葡萄产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年平均新增葡萄面积1.4万亩。
截止2015年,全市葡萄种植面积已达50.46万亩,葡萄总产量达92万吨,葡萄产业使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3570元,对人均增收的贡献率达27.29%,成为农民持续快速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吐鲁番市现有葡萄品种550个,乡土品种有无核白、马奶子、吐鲁番红、索索葡萄(药用)和营养体变异大粒无核、长粒无核。
无核白葡萄是本地主栽品种,占种植面积的92.5%。
近几年不断调整葡萄品种结构,又新引进了淑女红、火焰无核、无核白鸡心、波尔莱特等优质色艳鲜食葡萄品种。
众多的葡萄优良品种云集吐鲁番,将吐鲁番打造成了驰名中外的“世界葡萄植物园”, 2012年吐鲁番市被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中国葡萄圣城”。
品牌为王BRAND IS KING封面品牌50中国果菜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1按照市委提出的打造“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的精品版”的战略部署和“三分之一酿酒、三分之一制干、三分之一鲜食”的葡萄产业结构调整思路和“精种、精管、精加工、精营销”的发展要求,通过大面积推广“三改(改园、改树、改架)、两控(控产量、控花果)、一优化(优化鲜食产品包装)”技术措施,进一步提高葡萄标准化水平。
【写物】新疆吐鲁番的葡萄_750字新疆吐鲁番,素有“火焰山”、“酒泉”、“葡萄之乡”的美誉。
其中,葡萄更是吐鲁番的标志性特产之一,以其较大的饱满甜美之味,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品尝,成为吐鲁番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
吐鲁番的葡萄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早在唐朝时期吐鲁番就已经开始种植葡萄。
至今,吐鲁番已有1300多年的葡萄种植历史,发展至今,已形成了7个品种,其中最为著名的有“吐鲁番葡萄”、“新疆香槟葡萄”、“玫瑰香葡萄”等。
吐鲁番的葡萄是在烈日酷暑的环境下生长的,因为充足的阳光和温度,使得葡萄的糖分和营养成分大大增加,口感更佳饱满甜美。
其中,“吐鲁番葡萄”是吐鲁番本地最具代表性的品种,果实比较大,色泽鲜艳,口感饱满,甜度高,营养丰富。
吐鲁番的葡萄也有着十分严格的种植管理和收获机制。
一般来说,葡萄的收获时间约在8月份至9月份之间,此时葡萄已经成熟,皮肉饱满,呈现出美妙的色泽和甜度,可以进行采摘。
采摘葡萄时,一定要注意不要损伤果实和枝叶,以免影响葡萄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也要小心蜜蜂等昆虫的攻击。
吐鲁番的葡萄在经过精心采摘和处理后,经常可以制成各种各样的葡萄制品,例如葡萄酒、葡萄干、葡萄汁等。
其中,“吐鲁番葡萄酒”更是名噪一时,被誉为中国葡萄酒的“明珠”。
它以葡萄为原材料,以现代化工艺酿制而成,酒体饱满、口感纯净、回味悠长,被誉为中国葡萄酒中的一等品。
综上所述,吐鲁番的葡萄不仅是吐鲁番的代表性特产,更是享誉全国的佳酿。
它所特有的甜美口感和严格的收获机制,让我们可以从中品尝到浓郁的故乡味道,同时也让吐鲁番的大好河山更加亮丽动人。
第一章葡萄之乡吐鲁番葡萄的历史在吐鲁番,葡萄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史记·大宛列传》记载,张骞出使西域时发现种植葡萄在这里已经非常普及普遍。
据《太平御览》记载,在南朝时期梁朝大同年代(535~546年)高昌王国往金陵(今日江苏南京市)派使送酒。
在高昌故城、阿斯塔那古墓群等地已发现酿造葡萄酒的房屋遗迹和酒缸、葡萄树、葡萄干等。
据明代《西域勇猛国民传》记载,柳城(今鄯善县鲁克沁镇)的无核葡萄、甜葡萄很有名。
在新疆,有“吐鲁番的葡萄、伊犁的苹果、和田的石榴、库尔勒的香梨闻名天下”的说法。
吐鲁番在国内外享有“葡萄之乡”的美誉。
吐鲁番是我国指定的在西部唯一一个盛产葡萄基地,主要葡萄产地之一,也是葡萄原产地。
吐鲁番的无,霜期长、光合作用强、昼夜温差大、气候干燥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最适宜种植葡萄的地方。
此外,吐鲁番因地处古丝路要冲,在东西方文化、贸易来往的影响下,利用波斯、埃及等国家先进的种植葡萄技术,优化了葡萄品种,改进了种植葡萄树的技术。
吐鲁番的葡萄品种很多。
至今发现的品种有500多种,最著名的有无核白葡萄、马奶子葡萄和以药用为主的琐琐葡萄、木纳格,此外还有红葡萄、喀什格尔以及从国外引进的阿碧纳瓦提、无核黑葡萄、无核紫、无核红、红美人、全球红、玫瑰香等葡萄,堪称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葡萄博物馆”。
吐鲁番无核白葡萄果穗大,粒大美味,色泽光亮,乳汁多,含糖量高,除鲜食外还特别适合晒干保存。
因夏季长、气温高、降水量少,吐鲁番非常适合晾制生产葡萄干。
所以在吐鲁番一般住户屋顶上都有四周通风的葡萄晾干专用房—荫房。
每年的八月底九月初正是葡萄成熟的时节,这时农民将一串串新鲜无核白葡萄运往荫房晾干。
在荫房晾干的葡萄干以色泽光亮、美味(含糖量可达78%),便于存放、运输、耐存等特点而作为吐鲁番的特产被人们赞誉为“绿珠”,并受到国内外葡萄商的一致好评。
吐鲁番目前的葡萄地总面积为30015 (45万亩),结果面积为23345 (35万亩),鲜葡萄年产量可达40.19万吨,每年运往全国各地的鲜葡萄可达20万吨、葡萄干10万吨。
吐鲁番葡萄园导游词
欢迎大家来到吐鲁番葡萄园!吐鲁番是中国最重要的葡萄产区之一,这里有着数百年的葡萄栽培历史。
现在,请跟我一起来探索这片美丽的葡萄园!
第一站:葡萄品种介绍
在吐鲁番葡萄园,我们有多种品种的葡萄供您品尝。
葡萄的品种繁多,有紫葡萄、白葡萄、红葡萄等等。
每种葡萄都有着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品尝不同的品种。
第二站:葡萄种植历史
吐鲁番地处干旱气候,非常适合葡萄的生长。
葡萄园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的古代丝绸之路时期。
当时,吐鲁番葡萄成为了重要的商品和文化交流载体,为这片土地增添了浓厚的历史韵味。
第三站:葡萄园采摘体验
在葡萄丰收的季节,我们会组织采摘体验活动。
您可以戴上草帽和手套,亲自动手采摘葡萄。
体验摘下新鲜葡萄时的喜悦与满足感,亲身感受吐鲁番葡萄的甘甜与鲜美。
第四站:葡萄酒品鉴
除了新鲜的葡萄,吐鲁番也以酿造出优质的葡萄酒而闻名。
您可以品尝到各种口感丰满、香气浓郁的葡萄酒。
我们的工作人员将为您详细介绍葡萄的酿造过程,并为您提供专业的品鉴指导。
第五站:葡萄园风光欣赏
最后,让我们一起欣赏吐鲁番葡萄园的美景吧!这里有绵延起伏的葡萄架、绿油油的葡萄叶和挂满葡萄的枝条。
您可以在这片宁静的环境中放松身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感谢大家参观吐鲁番葡萄园!希望您在这里度过愉快的时光,留下美好的记忆。
如果您有任何问题,请随时向我们的工作人员咨询。
祝您旅途愉快!。
葡萄圣城-----中国·吐鲁番
吐鲁番是中外驰名的葡萄产区,在中国葡萄产业发展中,无论过去还是现在,都做出过巨大贡献。
2012年8月,中国农学会葡萄分会授予吐鲁番“中国葡萄圣城”荣誉称号。
发现于吐鲁番地区鄯善县洋海古墓的古葡萄藤和苏贝希战国时期墓地中的葡萄籽,经考古鉴定证明至少有2300年的历史。
这证明了吐鲁番地区是我国最早的葡萄产区,也是中国栽培葡萄的发祥地之一。
北魏太延二年(公元436年)哈拉和卓91号墓出土文书以及阿斯塔那古墓出土的“庄园生活图”和干枯葡萄果穗、高昌古城中发掘出的酿酒作坊遗址和酒坛残片,成为我国葡萄酒生产的最早记述,它反映了吐鲁番又是我国最早生产葡萄酒和葡萄干的产区。
建国初期(1949-1950年),吐鲁番葡萄栽培面积己达2.01万亩,占全国葡萄总面积的20.1%,己是全国第一大产区。
1955-1959年间,成立了鄯善和吐鲁番红柳河两个国内大型以葡萄为主的园艺场,使葡萄生产规模进一步扩大到3.89万亩,产量达1.82万吨,走在全国的前列。
改革开放以后,吐鲁番被农业部授予全国24个农业生产基地中唯一一个葡萄生产基地,同时又被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吐鲁番葡萄商品生产基地”。
1985年农业部支持建设吐鲁番无核白葡萄制干基地。
1990年8月首届“中国丝绸之路吐鲁番葡萄节”在吐鲁番市举行,这是全国至今唯一一个经国务院批准集经贸、文化、旅游为一体的“葡萄节”并至今己举办了二十二届,成为国内有较大影响力的地方节日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