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地热区温泉资源评价及利用对策
- 格式:pdf
- 大小:154.10 KB
- 文档页数:2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天水市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应用范围较窄,开发技术仍有待提升。
了解浅层地温能在天水市的应用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为天水市能源转型提供科学依据和有效策略。
【研究背景】1.2 研究意义浅层地温能具有环保性优势。
相比传统化石能源,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无需燃烧燃料,不会产生二氧化碳等污染物,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改善环境质量具有显著效果。
浅层地温能资源丰富。
天水市地处地温能资源较为丰富的地区,地热梯度适中,地温适宜,适合进行地源热泵系统的建设。
通过充分利用地下热量,可以为城市供暖、制冷等提供稳定可靠的能源支持。
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引入浅层地温能项目,除了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还能够提升当地能源供应安全性,提高城市热电综合利用效率,为天水市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研究浅层地温能在天水市的应用意义重大,既可以满足能源需求,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讨其可持续发展路径和潜力。
【研究意义】的探讨对于引导相关研究的方向和政策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的应用前景,分析其在当地能源发展中的作用和潜力,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通过对浅层地温能的概述,了解其产生机制及特点,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
分析浅层地温能在天水市的应用现状,掌握目前的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制定发展策略提供参考。
通过潜力分析,揭示浅层地温能在天水市未来发展中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为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
对浅层地温能在天水市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探讨其在城市能源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为政府提供决策建议。
分析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的影响因素,找出制约因素和推动因素,为未来发展提供对策建议,促进浅层地温能在天水市的应用和推广。
2. 正文2.1 浅层地温能概述浅层地温能是指利用地下浅层地温蕴含的热能资源进行供热、供冷和发电等利用方式的一种清洁能源。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浅层地温能是指地球表层浅层土壤或岩石中储存的热能。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长,人们对新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浅层地温能是一种相对于化石能源和核能源等传统能源来说更加环保、可再生的一种新能源。
甘肃省天水市地处黄土高原,水资源相对匮乏,因此浅层地温能成为天水市的一个潜在的能源开发领域。
本文就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做一个探讨。
一、天水市浅层地温能的资源概况天水市是典型的黄土高原行政区,地处108°29′~111°35′E,34°20′~36°30′N之间,总面积1.39万平方千米,是农业大省陕西、甘肃之间的交通、商贸物资集散地。
天水市属于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夏季湿热而冬季干燥,全年平均气温约12.3℃。
天水市地处黄土高原丘陵山地,地质构造较为复杂,其中浅表地温能储量丰富,资源分布较广泛,构成了浅层地温能利用的基础设施。
据相关调查,天水市浅层地温能的资源分布广泛,分布面积约为150万平方千米,储能量约为20,000亿立方米。
其中,地温场总数约为500个,选址条件优越的地热区多达数十个。
另外,地下浅层热水也是天水市浅层地温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这部分能源采集技术较为简单,但相对资源储量较小,约在10亿吨左右。
总的来说,天水市浅层地温能资源丰富,可开发利用的前景广阔。
1、供暖领域:由于黄土高原地区冬季相对较冷,人们在冬天需要进行供暖,而采用浅层地温能进行采暖是一种较为环保的方式。
通过采暖管道将地下的温水引入室内供暖,这种方式适用范围广泛,而且使用成本相对较低,适合天水市的气候条件。
2、电力领域:浅层地温能可以用于发电,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境内外殊途同归。
但是,浅层地温能发电技术相对较为成熟,需要大量的初期投资和设施建设,天水市在发展浅层地温能发电领域时需要综合考虑投资成本和市场需求。
3、农业领域:农业是天水市的支柱产业,浅层地温能可以通过露天温室、冬季蔬菜种植等方式为农业领域提供能源支持。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摘要:通过对浅层地温能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天水市现有浅层地温能特征的分析,结合浅层地温能应用技术系统的总结,对整个天水市浅层地温应用前景进行探讨,结合天水市地质地貌特征、水文地质特征等方面的特征综合分析,在天水市开展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
关键词:浅层地温能;热泵系统;开发前景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短缺问题的日益严重,寻找一种储备大、无污染的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重要战略计划,而浅层地温能作为一种新能源加以有效的利用,可以高效的代替很多高耗能、高污染能源,对环境污染的改善及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有极大的作用。
天水地区浅层地温能资源丰富,如果加大勘查投资力度,将会发现一批可供开发地地热田,对提升天水市旅游经济将会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主要为一些陆相断陷盆地沉积建造,由新近系、白垩系及侏罗系等地层组成,侏罗系的碎屑岩系和中酸性火山岩都是良好的地温储层,且渭河穿城而过,地下水及地表水流量大,利用和开发浅层地温能条件极其充分。
1 浅层地温能研究现状1.1 国内外研究现状浅层地温能最早是由瑞士科学家提出来的(H.Zoelly,1912),但由于当时对新能源需求低,未能得到重视,没有进行专门的研究。
直到20世纪70年代,环境恶化,能源紧缺问题越发严重,对新能源的需求十分迫切,各国都重视了对浅层地温能的研究和利用,浅层地温能技术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目前,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对浅层地温能的应用已经成熟,并向新的方向研究,转向土壤源热泵系统与整个空调系统的结合运行研究(丁宏伟等,2016)。
我国对浅层地温能研究起步晚,但发展速度快,近20年来取得了很多成果,应用的工程数量及供热制冷面积已居世界第二位,浅层地温能应用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对不同回填介质、不同连接方式、不同传导模型和不同地下水流速等关键技术方面都取得了突破。
1.2 天水市浅层地温研究现状2010年以来,中国地质调查局开展很多对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区域性勘查评价项目,2014年中国地质调查局组织实施“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由甘肃省水勘院承担完成的“甘肃省主要城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区1∶5万水文地质调查”项目涉及甘肃省13个城市,其中就包括天水市,通过运用野外调查、钻探、水文测井、抽水及回灌试验等手段,对该地区浅层地温能展开调查。
天水浅层地热能资源总量评价孙文礼【摘要】为了评价天水浅层地热能资源总量及其可开采总量,通过分析温度场及小于200 m的浅部地层结构,结合岩土工程力学实验数据等,基于热储法,估算得出天水主要城区部分所蕴藏的浅层地热能资源总量为4551.90 GW·h,其中秦州区城区部分的浅层地热能资源总量为2217.15 GW·h,麦积区城区部分的浅层地热能资源总量为2334.75 GW·h.根据DZ 40—1985地热资源评价方法中关于回收率的有关规定,可以确定天水主要城区部分的浅层地热能资源可开采总量为1137.98 GW·h.【期刊名称】《科技创新与生产力》【年(卷),期】2019(000)008【总页数】3页(P48-50)【关键词】地热;浅层地热能;资源总量估算;天水【作者】孙文礼【作者单位】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 7410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K52;P961 天水浅层地热能资源总量评价的研究背景固体地球圈层构造从内往外分别是地核(2 900~6 375 km)、地幔(33~2 900 km)和地壳(0~33 km)。
固体地球圈层99%的部分温度高于100 ℃,只有1%的部分温度低于100 ℃。
其中最高温度位于地核(5 800 ℃),地核和地幔的分界层温度大约为3 000 ℃,而地球表面平均温度为14 ℃(见图1)[1]。
图1 固体地球圈层构造截面及热结构地热资源是指在当前技术经济和地质环境条件下,能够从地壳内科学合理地开发出来的岩石中的热能量及有益伴生组分[2],一般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活动(40%)和放射性物质衰变(60%)[3]。
地热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新能源[4]。
由于地热资源赋存在地表以下,它在具有其他清洁能源优点的同时具有不受季节变化和气候变化影响的优势,因此,2006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将其列为国家优先开发利用的重要资源,并且随后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07〕15 号文件)等一系列支持政策。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甘肃省天水市地处中国西北部,是典型的内陆干旱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风能丰富,地热资源丰富,具有浅层地温能的应用优势。
本文将探讨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的应用前景,分析其现状和发展趋势,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一、浅层地温能的概念及特点浅层地温能是指通过利用地球浅层地温来进行能源开发和利用的一种清洁能源。
通常是从地下几十米至几百米的浅层地热储层中开采地热能,利用地热能进行供热、供暖和发电。
浅层地温能具有三个主要特点:第一,稳定性强,地热储量大,热储不损失,热稳定性好,适合长期稳定供热;第二,清洁环保,地热开采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环境无害;可再生性强,地热储量巨大,属于可再生能源。
二、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热资源现状天水市地处中国西北部,在气候条件下,适合发展浅层地温能。
根据地质勘查数据,天水市地下深度50米至300米之间的形成了较为丰富的热储水层,水温通常在15℃至20℃之间,潜在的地热能储备巨大。
天水市地处甘肃省中部,区域经济较为发达,有较好的能源需求,地热资源与需求潜力较大。
目前,天水市在浅层地热资源的勘查和开发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完全形成工业化生产规模。
1.供暖和生活热水领域由于天水市冬季气温较低,民众对取暖和生活热水的需求量大,且天水市地处干旱季风气候区,光照充足,但冬季太阳辐射不足,太阳能供暖具有局限性,因此浅层地温能在供暖和生活热水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地热供暖具有稳定性好,节能环保的特点,可以满足民众的取暖需求,减少传统燃煤取暖对空气质量的污染。
2.温室种植和农业生产领域3.地热发电领域根据地质勘查数据显示,天水市具有一定的地热资源开发潜力,虽然目前尚未建成地热发电厂,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未来天水市地热发电的市场需求将逐渐增加。
地热发电具有稳定的发电能力,不受气候和季节的影响,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四、发展浅层地温能的政策支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快推进清洁取暖技术和能源转型,倡导清洁能源的使用,地热供暖和生活热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符合国家政策方向。
天水市地下水资源现状与开发保护对策
天水市地下水资源现状与开发保护对策
在分析天水市地下水资源主要特点及地下水环境状况的基础上,对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了评价,提出了地下水开发利用与保护的具体措施,为天水市地下水资源保护和管理提供依据.
作者:谢三成作者单位:天水市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甘肃天水,741000 刊名:农业科技与信息英文刊名: INFORMATION OF AGRICULTUR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 ""(20) 分类号: P64 关键词: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天水市。
天水市城区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刘建平【摘要】@@ 一、城区地下水资源概况rn甘肃省天水市城区河谷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渭河河谷含水层厚度较大,为13.40~35.17 m,藉河河谷含水层厚度较小,仅为2.0~23.65m.总的趋势是自西向东逐渐增厚,同一河谷河漫滩及一级阶地较厚,到二级阶地逐渐变薄.同时受地质地貌条件的控制,一般河谷南岸比北岸厚.【期刊名称】《中国水利》【年(卷),期】2010(000)007【总页数】2页(P36-37)【关键词】地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对策探讨【作者】刘建平【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水利局,741000,天水【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V213.4一、城区地下水资源概况甘肃省天水市城区河谷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
渭河河谷含水层厚度较大,为13.40~35.17 m,藉河河谷含水层厚度较小,仅为2.0~23.65m。
总的趋势是自西向东逐渐增厚,同一河谷河漫滩及一级阶地较厚,到二级阶地逐渐变薄。
同时受地质地貌条件的控制,一般河谷南岸比北岸厚。
城区浅层孔隙地下水允许开采量9754.50万m3/a。
其中,藉河河谷地下水允许开采量3 349.80万m3/a(西十里水源地1 284.80万m3/a),渭河河谷6 404.70万m3/a(慕滩—潘集寨和社棠水源地分别是3 285万m3/a、1460万m3/a),地下水资源分布表现出“西贫东丰”的特点。
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概况天水市城区供水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开采对象为藉河及渭河河谷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供水工程由城市公共自来水系统和部分企事业单位自备水源系统两部分组成,另外还有分散式农田灌溉机井的季节性开采,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据调查,2008年地下水开采总量为5245万m3,其中市政供水井开采地下水1 501.3万m3,企事业单位自备井开采地下水1 163.7万m3,农田灌溉季节性开采地下水2580万m3。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1. 引言1.1 研究背景近年来,我国对于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越来越重视,浅层地温能因其技术成熟、资源广泛等特点备受关注。
而天水市地处黄土高原东部,浅层地温资源丰富,具有良好的利用潜力。
对于天水市浅层地温能的应用前景进行深入探讨,对于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满足当地能源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天水市浅层地温能的研究,可以有效探索当地清洁能源的利用途径,为当地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提供重要参考,有利于推动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
开展对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的应用前景,为地方政府和企业提供决策支持。
具体目的包括:分析天水市浅层地温能资源分布特点,了解资源分布情况,为后续的利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持;调研浅层地温能利用技术现状,掌握最新的技术趋势和应用案例,为天水市的地温能开发提供参考;探讨浅层地温能在天水市的应用现状,了解目前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未来的发展规划提供依据;分析浅层地温能在天水市的发展前景和所面临的挑战,制定合理的发展策略和对策,促进浅层地温能在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本研究,旨在为推动天水市浅层地温能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增长,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效益。
1.3 研究意义浅层地温能的应用还可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地方经济的增长和城市化进程。
通过开发利用浅层地温能资源,可以为天水市注入新的动力,促进环保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升当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研究浅层地温能在天水市的应用意义重大,不仅可以满足居民的日常生活需求,也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深入探讨浅层地温能在天水市的应用前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发展价值。
2. 正文2.1 天水市浅层地温能资源分布特点天水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地处中国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根据地质调查和研究数据显示,天水市地下浅层地温能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该市的平原和盆地地区。
地热(温泉)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案
地热资源,也就是温泉资源,是一种具有潜在经济价值的矿产
资源,其开发利用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环境、经济等多方面因素。
首先,对于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进行地质勘探和评估,
以确定资源的储量、温度、地下水流动情况等信息。
这些信息将有
助于确定最佳的开发方式和利用方案。
其次,在制定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时,需要充分考虑环境保
护因素。
温泉资源常常位于自然保护区或生态脆弱区域,因此在开
发利用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避免对周边生态
系统和地下水资源造成负面影响。
另外,经济效益也是制定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时需要考虑的
重要因素。
需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评估开发投资和运营成本,并
与预期收益进行比较,以确保开发项目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
此外,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方案中,还需要考虑技术方面的问题。
包括地热资源的开采技术、温泉水的利用方式(比如温泉疗养、温室种植、发电等),以及相关设施建设等方面。
最后,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还需要考虑政策和管理因素。
包括相关法律法规的遵守、政府支持政策的获取、以及项目管理和
监督等方面的考虑。
综上所述,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方案需要综合考虑地质、环境、经济、技术、政策等多方面因素,以制定出科学合理、可行性强的
方案,实现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效益。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甘肃省天水市地处黄土高原腹地,地势平坦,气候条件适宜,是一个适合开发地温能资源的地区。
地温能是指地下浅层地温热能资源,是一种清洁、可再生的能源,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资源的分布情况、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应用前景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
一、天水市浅层地温资源分布情况天水市地处黄土高原北部,大部分地区为黄土地貌,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浅层地温能资源。
据初步调查,天水市地表至500米深度范围内的地温分布较为均匀,地温在10℃以上的地质层较为广泛,资源潜力巨大。
主要分布在秦巴山地区、武山丘陵地带以及部分盆地地区。
这些地区的地下地温资源丰富,为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二、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开发利用现状目前,天水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还处于起步阶段,规模较小,主要用于提供生活热水和温室大棚采暖。
天水市部分农村地区已开始利用地温能进行地源热泵供暖,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地温能开发利用技术尚不成熟,市场应用较为有限,发展水平较低。
1. 多领域应用地温能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可用于城乡居民采暖、工业生产工艺热能、温室大棚种植等方面。
未来,天水市可通过技术创新,拓展地温能在供热、供暖、制冷等领域的应用,并积极推广应用,提高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
2. 生态环保地温能属于清洁能源,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污染物和温室气体,对环境影响较小,对于改善空气质量,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天水市可着力发展地温能,以减轻对煤炭等传统能源的消耗,促进生态环境改善。
3. 经济社会效益提升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可以带动当地产业发展,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居民收入,促进区域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地温能的使用成本较低,对于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开支,将对当地居民的生活和生产都产生积极的影响。
1. 投入资金,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政府应加大对地温能的资金投入,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研发,提高地温能的开发利用效率。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甘肃省天水市位于中国西北地区,是一个多山丘陵的地区,地质条件适宜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
浅层地温能是指地壳表面至地下数十米的深度范围内蕴藏的地热能源,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以为天水市的城市供暖、温室农业、暖水泳池等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
天水市的地质条件适宜开发浅层地温能。
天水市地处于祁连山与秦岭之间,地壳构造复杂,地热资源丰富。
根据天水市的地下温度剖面,地温能潜力较大,温度逐渐上升的深度范围适合浅层地温能的开发。
而且,天水市居民集中,城市建设发达,热能需求量大,适宜开展浅层地温能的供暖和供热业务。
浅层地温能在城市供暖上具有广阔前景。
目前,天水市的供暖主要依赖于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不仅存在能源消耗大、污染环境、价格不稳定等问题,而且供暖效果不理想。
而浅层地温能可以通过地热泵等技术,将地下的热能转换为供热能源,具有节能、环保、稳定的优点。
通过开展浅层地温能供暖,可以大大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供暖效果,改善居民生活品质。
浅层地温能在温室农业上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天水市的农业以种植业为主,尤其是蔬菜种植量大。
而温室农业需要提供稳定的温度环境以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传统的温室农业主要依赖于燃煤、燃气等传统能源供暖,存在能源消耗大、污染环境、价格波动等问题。
而浅层地温能可以通过地热泵等技术为温室提供稳定的供暖能源,不仅能够提高温室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能够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甘肃省天水市的浅层地温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通过开展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可以为城市供暖、温室农业、暖水泳池等提供清洁、可再生的能源,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改善环境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要解决技术和经济等问题,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和标准,推动浅层地温能的大规模应用。
天水谷温泉整改工程施工方案一、项目概述天水谷温泉是一个位于山区的温泉度假区,由于长期使用以及自然环境的影响,温泉设施和景区环境已经出现了一些问题。
本次整改工程的目标是对天水谷温泉进行全面改造,提升温泉设施和景区环境,使其符合当代人们的需求。
二、施工内容和范围1.温泉设施改造a)温泉池的整修:检查并修复温泉池内部结构,确保温泉池的安全和使用寿命。
同时,增加池壁上的喷泉设备,提供更多的水流和水压,增加水中负氧离子含量。
b)温泉管道的更换:对旧有的温泉管道进行更换,使用新的材料和更好的绝缘装置,提高温泉水的供应稳定性和温度控制精度。
c)温泉设备的升级:更换新的温泉设备,提高温泉水的过滤、加热和循环处理效果,确保水质的清洁和安全。
d)设备监控系统的安装:安装温泉设备的监控系统,实时监测温度、压力和水质等指标,并能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
2.景区环境改善a)清理和修整温泉周边的植被:对温泉周边的植被进行清理和修整,保证景区内干净整洁,增加游客的舒适度。
b)新建步道和观景台:根据景区的地形和风景特色,新建步道和观景台,提供更好的观景角度和游览体验。
c)修复和改善景区道路:对景区内的道路进行修复和改善,确保游客的安全和交通便利。
三、施工方案1.人员组织a)工程经理:负责整个工程的统筹和协调,安排施工人员和设备的调度。
b)施工队伍:包括工程技术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和普通劳动人员,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度和分配。
c)工程监理人员:负责对施工过程进行监督和检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2.施工步骤a)前期准备:完成工程的现场勘察和设计,准备施工所需的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b)温泉设施改造:按照工程设计方案进行温泉设施的整修和更换。
先对温泉池进行拆除和清理,再进行新的结构建设和设备安装。
c)景区环境改善:根据设计方案进行景区环境的改善工作,包括植被的清理和修整、步道和观景台的新建,以及道路的修复和改善。
d)建设监控系统:安装监控系统,并进行调试和测试,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准确性。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应用前景探讨甘肃省位于中国西北地区,属于干旱区,阳光充足,地热资源丰富。
天水市作为甘肃省的一个重要城市,自然条件适宜发展浅层地温能。
浅层地温能在天水市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浅层地温能可以广泛应用于建筑供暖领域。
天水市冬季气温较低,供暖需求量大。
浅层地温能可以通过地热泵的方式,将地下热能转化为热水或蒸汽,供给建筑物的供暖系统。
这种方式不仅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还能提高供暖效率,提升人们的居住舒适度。
浅层地温能可以用于地热电力发电。
天水市郊区地下水温度相对较高,适合发展地热发电项目。
地热发电是一种利用地热资源转化为电能的技术,可以提供可靠的电力供应。
在天水市推广浅层地温能发电项目,不仅可以增加电力供应,还可以减少对传统燃煤发电的依赖,促进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
浅层地温能还可以应用于农业温室大棚的供热。
天水市的农业发展较为发达,温室大棚种植是一个重要的农业产业。
浅层地温能可以作为农业大棚的供热能源,提供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环境,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浅层地温能还可以应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热能回收利用。
天水市的制造业相对发达,工业生产需要大量的热能。
通过利用浅层地温能,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回收和利用废热,既能降低能源消耗,又能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甘肃省天水市浅层地温能在建筑供暖、地热发电、农业温室大棚供热以及工业热能回收利用等领域都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政府和企业应该加大对浅层地温能的投入和研发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扶持,推动浅层地温能在天水市的应用和发展,从而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天水市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对策探讨摘要:天水市水资源短缺,地下水开发强度大,在分析地下水资源量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地下水利用与保护的对策措施,促进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天水市是地下水开采利用程度较高的城市,全市的生产及生活饮用水均取自地下水。
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市区人口的增长,地下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水质受到污染,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
通过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研究,寻找存在的问题与保护对策,从根本上破解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1地下水资源状况1.1地下水赋存条件及天然资源量按照地下水赋存的地形地貌特征和分布区域,天水市地下水可分为山区地下水、沟谷地下水和河谷地下水三大类。
山区地下水埋藏分布范围较大,含水层富水性主要受岩性、结构和含水层厚度的影响,而且受区域地质构造和沉积环境控制,含水层分布极不均匀,开采技术条件复杂,目前开发利用程度很低,地下水尚处于天然状态下。
沟谷孔隙潜水主要赋存于渭河两岸较大的一、二级支流大南河、散渡河、清水河、通关河及嘉陵江主要支流西汉水、白家河等两侧台地和高漫滩的砂碎石、圆砾孔隙之中,以潜水形式存在。
各沟谷之间,甚至同一沟谷内水文地质条件变化很大,无论是含水层厚度,还是水位埋深、渗透性能及富水性均存在较大差异。
河谷孔隙潜水呈条带状、片状分布于渭河干流盆地及榜沙河、葫芦河、藉河、牛头河等较大一级支流的河谷平原地区,具有地下水位埋藏浅、水量丰富、水交替作用强烈和水质较好的特点,是天水市中心城区及各县城区现状供水水源的主要开采对象。
根据《天水市地下水资源调查评价报告》,全市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66765.4万m3/a,其中山区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27575.6万m3/a,河(沟)谷地下水天然资源量为39189.8万m3/a,按照流域统计,渭河流域为54690.3万m3/a,嘉陵江流域为12075.1万m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