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棚早春番茄-豇豆-秋延后黄瓜高效种植模式
- 格式:pdf
- 大小:389.46 KB
- 文档页数:2
豇豆大棚秋延后栽培
利用大棚进行豇豆秋延后栽培,一般亩产豇豆3000公斤左右,每亩收益可达万元。
一、整地做垄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土壤30厘米,每亩施农家肥2500公斤、45%复合肥25公斤、碳酸氢铵40公斤,浅翻土使土肥混合。
平整后做垄,垄宽60厘米、高16~18厘米,沟宽60~70厘米。
二、适期播种选用抗病耐热的豇豆品种。
8月初播种,播前用55℃温水加高锰酸钾0.1%浸种15分钟,洗净后再用清水浸泡4~5小时,晾干播种。
每垄播两行,穴距28厘米,每穴播种3~4粒,播深3~4厘米。
播后浇足底水,确保一播全苗。
肥水管理齐苗后每穴留苗3株,10天后浇1次小水,促进幼苗生长。
及时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生长。
嫩荚长3~5厘米时,每隔7~10天浇1次水,保持土壤湿润。
结合第一次浇水每亩施尿素15公斤、氯化钾10公斤。
从结荚盛期开始,浇水施肥相间进行,一般施肥2次,第一次每亩施碳铵20公斤,第二次每亩施尿素10公斤。
三、温度调控9月初至10月上旬加盖遮阳网、防虫网。
夜间温度降至15℃时扣棚膜,一般在10月10日左右扣好棚膜。
扣棚后,白天棚内温度保持在25℃左右,夜间温度保持在20℃左右。
四、植株调整植株伸蔓时,插“人”字形架绑蔓。
主蔓第一花序以下的侧蔓应及时摘除,以促进主蔓增粗和上部侧枝提早结荚。
中部侧枝需要摘心。
主蔓有18~20节时打顶。
五、适时采收一般在播后60~65天采收,结荚初期隔2~3天采收1次,结荚盛期每天采收1次,采收期50天左右。
番茄—黄瓜—豇豆—黄瓜周年四熟高效栽培技术摘要介绍番茄—黄瓜—豇豆—黄瓜高效栽培模式的茬口安排,并分别介绍该栽培模式下番茄、春黄瓜、豇豆和秋黄瓜栽培要点,以期为该栽培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指导。
关键词番茄;春黄瓜;豇豆;秋黄瓜;栽培技术为了提高蔬菜生产效益,增加菜农收入,根据我县蔬菜生产实际,笔者探索出“番茄—黄瓜—豇豆—黄瓜”1年4茬高效栽培模式,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现将该模式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早春番茄每年10月上旬日光温室番茄浸种育苗,10月底分苗,11月底定植(苗龄50~60d),12月初开花现蕾,3月上中旬开始成熟上市,3月底采收结束。
一般产量75~90t/hm2,产值19.5~21.0万元/hm2。
1.1品种选择以选用耐低温、耐弱光、不易徒长、对肥水要求不高的早熟或中熟抗病品种为宜,如霜粉、佳粉、早丰等系列的品种。
1.2苗期温度管理播种至出苗前,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8~20℃;出苗后白天温度降至18~20℃,夜间10~12℃;2片真叶时分苗装钵,缓苗后白天保持23℃左右,夜间15℃左右。
1.3肥水管理定植前施腐熟有机肥90t/hm2,磷酸二铵1.2t/hm2,饼肥1.5t/hm2,充分搅和均匀撒入土中。
待精细整地后,盖地膜移栽定植。
当第1穗果开始膨大时,结合膜下浇水,施尿素150~225kg/hm2,以后再追肥2次。
1.4疏花疏果番茄开花时,用20~30mg/kg番茄灵药液点花或喷花。
第1穗果留2~3个果,第2、3穗果留3~4个果,其他花果需及时疏去。
1.5乙烯利催熟为使番茄果实提早上市,视实际情况,在番茄果实由绿熟期向白熟期转变时,用乙烯利800~1 000mg/kg,在收获前3~4d涂果催熟。
1.6防治病虫番茄在湿度大时易感早疫病、斑枯病等病害,可用1∶1∶250倍的波尔多液每隔7~10d喷1次,连喷2~3次。
同时,用25%吡蚜酮可湿性粉剂4 000~5 000倍液防治白粉虱、烟粉虱、蚜虫等虫害。
番茄、豇豆、花菜高效栽培模式
该模式一般亩产番茄4000公斤左右,豇豆1000公斤以上,花菜2500公斤以上,成本低,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一、茬口安排。
1月底至2月初番茄保护地(阳畦或大棚套小棚加盖草帘)育苗,4月初带地膜覆盖定植,6月采收。
豇豆于6月中旬在每株番茄旁播种,8月初采收结束。
7月底至8月初花菜遮阳网育苗,9月初定植。
二、栽培技术要点
⑴番茄。
选用中早熟品种和中杂九号等。
采用保护地营养基质培育壮苗,苗龄60-70天移栽,每亩施优质腐熟有机肥5000公斤以上、腐熟豆饼肥100公斤以上、高浓度复合肥20公斤作基肥。
做深沟窄畦,畦沟宽75厘米,畦宽25厘米、深25厘米,并铺好地膜。
一畦栽两行,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每亩基本苗4000-5000株。
株高30厘米时搭架和绑蔓。
进行单干整枝,主干有3-4穗果后摘心。
⑵豇豆。
选用耐热、抗病虫害的品种如宁豇三号等。
利用上一茬架子和地膜,在每株番茄旁播1穴豇豆,每穴播种3-4粒,抢阴天或雨后播种。
注意苗期和结果盛期适时追肥,及时采收下层豆角。
⑶花菜。
选用冬性较强的品种如超雪系列、农大系列等培育壮苗。
移栽大田每亩施腐熟有机肥3000公斤、高浓度复合肥15公斤作基肥。
秧苗达4-5片真叶时移栽,株行距为30厘米×40厘米,每亩基本苗5000-6000株。
缓苗后浇施稀薄人粪尿肥1次、松土1次,莲座期以中耕、
除草蹲苗为主,花球期注意肥水管理。
大棚秋延茬番茄栽培技术目前大棚秋延茬西红柿有三种情况:一种是早春甘蓝结束栽培的西红柿(6月初定植的),另一种是早春西红柿收获完毕留芽子换头再生的;第三种情况是早春茬黄瓜(结束)秋茬栽植的西红柿。
三种情况,它的栽培技术都有相似点和不同点,现在以早春茬黄瓜,秋延茬西红柿为例,谈谈它的栽培技术。
一、培育壮苗:1、育苗设施准备:夏秋番茄育苗时正处于夏高温季节,因此在育苗前7—10天育苗棚应采用“两网一膜”覆盖,即棚上加盖塑料膜防雨,盖遮阳网遮阳,通风口加防虫网,并清除棚内杂草及前茬作物残枝烂叶,用多菌灵土壤消毒。
2、品种选择:选用优质、耐热、高产、耐储运、商品性好的品种,适宜的品种有世纪粉冠王,世纪粉冠王2号,和平101,奥粉一号,仝棚8号等。
3、种子处理。
选择晴天晒种5-6小时。
(1)温汤浸种:用55—60℃的温水,反种子倒入朝一个方向不停搅拌15分钟,水温降到30℃,浸泡6小时。
(2)防治苗期病害,可用0.1%高锰酸钾浸泡10分钟或用10%磷酸三纳溶液浸种20分钟,捞出清水冲洗干净,风干后播种。
4、播种日期:夏秋育苗正处于高温季节,苗龄一般25天左右,确定定植后,向前推25天。
育苗在5月25日至6月20日。
5、播种:(1)选32孔或50孔的穴盘育苗。
可直接装配好基质,每孔1粒种子,盖1cm厚的基质;(2)营养铺育苗,1/3腐熟的有机肥,2/3的无病原物土,加过磷酸钙1公斤,草木灰5Kg,N、P2O5、K2O(15:15:15)三元复合肥2Kg,每50Kg土加金雷20g 或每m3土加50%多菌灵100g混匀,装入8×8或10×10的营养钵,先给营养钵浇透水,使水渗完后播种,每钵1粒盖1cm厚细土。
播种后喷72.2%普力克800倍液封闭苗盘,防治苗期病害。
6、苗期管理。
因苗期温度较高,在出苗前育苗土应保持足够水分,并降低气温。
出苗后可喷阿克泰5000倍液防治蚜虫和白粉虱,阻断病毒发生。
汇报人:日期:•整地•做畦•播种目录•后期管理•大棚秋延迟黄瓜种植的注意事项整地适时调整根据大棚的保温性能和黄瓜品种的耐寒性,适时调整种植时间,确保黄瓜能够在冷凉季节正常生长。
种植时间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黄瓜品种特性,确定最适宜的种植时间。
通常在秋季晚些时候,当天气逐渐转凉时,黄瓜生长最为适宜。
确定种植时间0102前茬作物清除前茬作物,如豆类、瓜类、茄果类等蔬菜,以避免病害和虫害的传播。
残留处理将清除下来的前茬作物残留物进行集中处理,如深埋或焚烧,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清除前茬作物深翻土地至30-40厘米深,有助于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地的透气性和保水性。
采用旋耕机或人工翻耕,使土地松软,有利于黄瓜根系的生长。
深翻土地深度翻耕方法在深翻土地后,将土地进行晾晒,有助于杀死土壤中的病菌和虫卵。
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湿度,晾晒时间一般为7-10天。
晾晒期间要注意防止土地过干而影响黄瓜生长。
日晒晾晒时间土地晾晒做畦畦的大小根据大棚的面积和黄瓜的种植密度,确定畦的大小。
一般来说,每个畦的宽度在1-1.5米之间,长度根据大棚的长度和种植密度来决定。
畦的形状一般来说,畦的形状应该是长方形或者正方形,这样有利于灌溉和排水。
确定畦的大小和形状01整平地面在做畦之前,需要先将地面整平,去除杂草和石块。
02施肥在整平地面之后,需要在畦面上施加适量的有机肥或者化肥,以提供足够的营养给黄瓜生长。
03畦面坡度为了方便排水,需要在畦面上做出一定的坡度,坡度的大小应该根据大棚的高度和地面的排水情况来决定。
做好畦面确定灌水沟的位置灌水沟的位置01在做好畦面之后,需要根据灌溉的需要,确定灌水沟的位置。
一般来说,灌水沟应该位于畦的两侧,长度与畦的长度相同。
灌水沟的深度和宽度02灌水沟的深度和宽度应该根据灌溉的需要来决定。
一般来说,灌水沟的深度在15-20厘米之间,宽度在20-30厘米之间。
排水口的位置03为了方便排水,需要在灌水沟的末端设置排水口。
作者简介李文利(1975-),男,黑龙江青冈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
收稿日期2018-05-08合理安排茬口,可显著提高设施蔬菜生产的经济效益。
大棚早春番茄—秋延后黄瓜栽培模式可充分利用设施大棚条件,实现蔬菜栽培高产、高效的目的。
本文介绍了该模式下番茄和黄瓜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当地菜农利用大棚设施发展蔬菜生产、增产增收提供参考。
1早春番茄栽培技术1.1选种育苗1.1.1品种选择。
主选早熟、高产、坐果能力强、果实膨大快、口感适应当地消费习惯、抗低温弱光的番茄品种,如天禧、天赐565F1、黄罗曼等。
1.1.2育苗床搭建。
在加温温室内用竹片等辅助设施搭高50cm 左右小拱棚,拱棚内用保温板搭高40cm 、宽120cm 苗床,苗床内铺8~10cm 厚营养土,创造适宜的小区气温和地温,保证幼苗正常生长。
营养土配制方法为将田园土、充分腐熟农家肥、炉灰渣按体积比6∶3∶1混合,再加入磷酸二铵1.5kg/m 3、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g/m 3和敌百虫60g/m 3,充分混匀后将其铺于苗床和装入分苗所需的10cm×10cm营养钵。
1.1.3播种。
2茬栽培时前茬要适当抢早定植,定植期一般在4月22日左右,采用加温温室内设小拱棚育苗,苗龄90d 左右,应在1月中旬播种育苗。
播前用温汤浸种后催芽[1],经4~5d 种子露白即可撒播在苗床上,覆1.0~1.5cm 厚细土。
1.1.4分苗。
幼苗2~3片真叶时进行分苗,将营养钵浇透水,然后将秧苗摆放在营养钵中,覆盖2~3cm 厚细土。
1.2适时早栽4月22日左右,棚室气温稳定在12℃以上、土壤温度稳定在15℃以上,即可定植,定植前棚室施三元复合肥600~750kg/hm 2、充分腐熟牛粪120~150m 3/hm 2作基肥,然后起垄。
定植规格为行距90cm 、株距27cm ,定植后铺滴灌带、覆盖地膜,棚室保苗4.05万株/hm 2。
1.3定植后管理1.3.1适时灌水。
早春大棚番茄―夏小白菜―秋延黄瓜高效栽培模式1茬口安排早春大棚番茄可于上年12月中、下旬用温床育苗,当年3月中旬定植于塑料大棚内,4月下旬至5月下旬采收,夏小白菜可于6月上旬直播,7月上旬即可开始采收,秋延黄瓜于7月下旬开始育苗,8月下旬移栽定植,9月下旬开始采收上市。
2品种选择春大棚番茄宜选用早熟性好、抗寒、丰产、商品性好的品种。
如上海合作906、合作908番茄。
夏小白菜宜选用出叶快、长势强、产量高、抗病、耐热的品种,如陕西省杂交油菜研究中心选育的青杂2号、青杂3号小白菜。
秋延黄瓜宜选用抗病、耐热、丰产品种如津优4号,津春4号等黄瓜品种。
3栽培技术要点3.1春大棚番茄栽培技术3.1.1育苗移栽种子发芽至两叶一心时即可分苗移栽,移栽后应掌握适宜的温度和水分,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16―18℃。
定植前一周开始炼苗,白天保持20―22℃,夜间8―10℃,当苗高25厘米,茎粗0.5―0.6厘米,具5―6片真叶,60%以上已显蕾时可定植。
3.1.2整地定植番茄为深根性作物,根系比较发达,在整地时深翻25―30厘米并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2500公斤,配合施用复合肥40公斤,耙细整平,做畦,并于定植前15―20天扣棚提温,提倡带药定植,定植前一天喷50%的多菌灵8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定植密度每亩栽4000―5000株,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定植结束后即浇透水。
3.1.3定植后管理苗子定植后要求较高温度,所以定植后3―4天不放风,棚内维持25―32℃,湿度可达80%,缓苗后要降低棚温,白天控制在20―25℃,夜间13―15℃,湿度可降至60%,缓苗后浇一次缓苗水,并随水施复合肥5―10公斤,第1穗果座住前基本不需要浇水施肥。
第1穗果座住后,结合浇水,进行追肥,以后每采摘2次,追一次肥,以每亩施腐熟的人粪尿1000公斤或15公斤复合肥。
植株调整上宜采用单干整枝,整枝时要注意待侧枝长到3寸长时再打掉,结合整枝打掉茎基部的老叶、病叶以增强通风透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