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革清洁生产的现状与生态制革的技术预见
- 格式:pdf
- 大小:316.53 KB
- 文档页数:4
制革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的方向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制革行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方向。
第一,对制革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产业规模、市场需求和环境影响等方面。
第二,通过对近五年的相关参考文献进行研究,总结出制革行业的发展趋势,包括技术创新、绿色生产、资源循环利用等。
本文章将,结合实际案例,提出未来制革行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如绿色供应链管理、环境治理和社会责任等。
本文旨在为制革行业的相关从业者和决策者提供参考,促进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制革行业、发展趋势、可持续发展、技术创新、绿色生产一、引言:制革行业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重要行业,为全球提供了大量的皮革产品。
然而,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和消费者对可持续性的关注增加,制革行业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制革行业一直致力于改善环境影响和推动可持续发展,但仍面临许多困境和难题。
所以、我们将强调技术创新、环境治理、社会责任等方面的重要性,并呼吁制革行业的相关从业者和决策者共同努力,推动该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二、制革行业的现状分析2.1. 产业规模和市场需求制革行业作为一个重要的制造业部门,在全球范围内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市场需求。
产业规模主要通过产量和销售额来衡量。
根据统计数据,全球制革行业的产量和销售额在近年来呈现稳定增长的趋势。
产量增长:全球范围内的制革行业产量持续增长,这主要归因于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和新兴市场的崛起。
许多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中国、印度、巴西等,是全球制革行业的主要生产和加工基地。
市场需求:全球消费者对皮革产品的需求仍然强劲。
皮革产品的广泛应用于时尚、家具、汽车、鞋类等领域,使得制革行业的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此外,可持续和环保意识的提升也推动了对可持续制革产品的需求增长。
2.2. 环境影响和可持续性挑战制革行业的生产过程对环境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包括以下方面:水资源消耗和水污染:制革行业是一个水资源密集型行业,制革过程中大量的水用于浸泡、脱毛、染色等工艺。
生态合成革与合成革清洁生产技术*(1范浩军,1陈意,2汪峰,2杜鹏)(1四川大学合成革研究中心,成都,610065)(2浙江德美博士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浙江丽水,323000)一、生态合成革理念:生态合成革的理念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给环境带来污染,二是将其加工成革制品过程中无害;三是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无害,对环境不产生污染;四是可生物降解,且降解产物不会对环境造成新的污染。
国家根据欧盟的要求,制定了生态皮革/合成革标准,近年,又对汽车坐垫革的雾化值和挥发性有机物含量(VOC)做出了严格要求。
雾化值:是汽车坐垫革的一个重要技术指标,目前欧盟的进口限令是≤1mg/Kg(革) VOC含量:几乎适合所有革类品种,目前欧盟的进口限令是VOC≤1mg/Kg(革)。
欧盟对进口鞋类、服装等要求越来越严格,要求保证打开货柜中不得含有任何刺激性味道,受限物质包括溴甲烷、磷化氢、甲醛、氯化苦农药、三氯甲烷、二氯甲烷、二氟二氧化硫等,如果货柜被查到不符合要求,必须实施脱气处理,脱气费用1500欧元/柜。
此外,一些国家还相继提高技术标准,欧盟从2009年5月1日规定所有输欧产品中富马酸二甲酯必须≤0.1mg/Kg,而该产品广泛应用于鞋类轻纺产品的杀菌剂防霉剂。
目前,合成革企业大多采用溶剂型浆料,材料非环境友好,制造过程非绿色化,因此,从严格意义上讲,我国很少有企业能够生产出符合欧盟标准的生态合成革。
欧盟是我国合成革出口的主要基地,根据欧盟环保法规的变化,国家发改委调整新的产业结构政策,在08年度国家发改委公布了新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将“水性和生态型合成革研发、生产及人造革、合成革后整饰材料技术”列为鼓励类发展项目。
二、生态合成革与清洁生产技术生态合成革的开发必须采用清洁生产技术。
低碳、低能耗、零排放或少排放、循环利用是清洁生产技术的核心内容。
合成革、人造革生产的各个环节均有可能产生污染,但污染的源头在主要在于有机溶剂。
皮革清洁生产的可行性分析皮革清洁生产的可行性分析是对皮革清洗方式和方法的研究和评估,以确定其在实践中的可行性和效益。
以下是针对皮革清洁生产可行性的分析:一、市场需求分析:1. 市场规模:皮革制品一直是时尚和高端消费品,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2. 竞争情况:市场上已经存在许多皮革清洗服务提供商,但是优质和专业的服务供应商仍有市场机会。
3. 消费者需求:消费者对皮革制品的保养和清洁越来越注重,他们希望通过清洗以保持皮革制品的品质和寿命。
二、技术可行性分析:1. 清洗方法:现有的皮革清洗方法主要分为干洗和湿洗两种,技术成熟,运作简单。
2. 清洗设备:皮革清洗设备相对先进且高效,可以满足清洗需求。
3. 人力需求:对于皮革清洗工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
三、环境可行性分析:1. 水资源消耗:皮革清洗过程中会使用大量的水,所以在选址时要考虑到当地的水资源状况,以确保可持续性发展。
2. 水污染风险:皮革清洗过程中会产生废水,含有皮革处理药剂和油脂等有害物质,需要采取相应的处理设备和措施,以防止对环境造成污染。
四、经济可行性分析:1. 资金投入:皮革清洁生产需要投入一定的设备、场地和人力资源,资金投入相对较大。
2. 收入模式:主要收入来源是清洁服务费用,可以根据不同的清洁项目制定不同的收费标准。
3. 成本支出:成本包括设备维护、用水成本、人员薪酬等,需要合理控制成本。
五、社会可行性分析:1. 就业机会:皮革清洁生产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可以为当地提供就业机会。
2. 品质和服务:通过提供专业的皮革清洁服务,可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提高企业声誉。
六、风险评估:1. 市场竞争:市场上已经存在众多的皮革清洗服务提供商,需要针对市场需求进行细分和定位,找到自己的竞争优势。
2. 环保要求:随着环保要求的加强,对于皮革清洗行业的排放标准和控制有更高要求。
3. 损坏风险:在清洗皮革制品时,可能会对其造成损坏,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质量控制。
制革和毛皮加工清洁生产方案一、实施背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制革和毛皮加工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然而,由于传统的生产方式和对资源的大量消耗,该行业在生产过程中产生了严重的污染问题,如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等,这不仅对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也制约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因此,实施清洁生产方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成为了制革和毛皮加工行业的必然选择。
二、工作原理清洁生产是一种全面、预防性的环保战略,旨在从生产过程、产品设计、设备维护、废弃物处理等各个环节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消耗。
在制革和毛皮加工行业中,清洁生产的工作原理主要包括:1.采用高效、环保的制革技术和设备,如高效洗涤设备、环保鞣制设备等,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和废气排放。
2.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对生产过程中的废弃物进行资源化利用,如将皮革废弃物加工成肥料或再生皮革制品等。
3.加强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同时降低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三、实施计划步骤1.调研:对制革和毛皮加工企业的生产过程、设备、产品等进行详细调研,了解企业的环保现状和需求。
2.设计:根据调研结果,制定清洁生产方案,包括环保设备的选型和安装、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的选择和实施等。
3.实施:按照设计方案,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改造和优化,同时对员工进行清洁生产知识的培训。
4.监测与评估:对清洁生产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方案,确保达到预期的环保效果。
四、适用范围本清洁生产方案适用于制革和毛皮加工企业,包括各种规模的企业。
同时,该方案也可为其他轻工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五、创新要点1.引入循环经济的理念,创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实现制革和毛皮加工行业的废弃物零排放。
2.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开发智能化环保设备和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环保水平。
3.针对制革和毛皮加工行业的特殊性,开发新型环保鞣制剂和染料,降低生产过程中的废水和废气排放。
清洁生产在制革行业中的应用摘要:传统的铬鞣法铬的有效利用率通常只有70%左右,剩下的30%的铬则残留在废液中,不仅容易造成二次污染,还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铬鞣废液资源化利用可以降低总铬的产生量和排放量,同时减少盐的用量,降低废水的盐浓度,符合清洁化生产的要求,促进了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制革铬鞣废液高效循环利用技术主要包括铬鞣废液预处理和铬盐的富集技术、铬盐的纯化和铬鞣剂回收等技术。
关键词:清洁生产;制革工业;高吸收铬鞣;制革铬鞣废液高效循环利用中图分类号:ts54 文献标识码:a引言制革工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
在浙江嘉兴地区,制革产业比较发达。
制革工业废水的特点是:色度深,耗氧量高,悬浮物多,并含有有毒的重金属铬和硫化物。
为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在进行末端治理的同时,结合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
防治方法大致分为:源头控制、综合利用、末端治理,及时把污染物消减在生产过程中,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
1清洁生产在制革行业中的技术制革工艺主要包括腌制、浸灰(回软、脱脂、脱毛)、鞣制,以及后整理工序。
大多数的废物和污染物是在湿加工过程(浸灰、鞣制)产生。
嘉兴的大多数制革厂采用石灰脱毛和铬鞣技术,少数制革厂采用酶脱毛和铬鞣技术。
铬鞣清洁生产技术包括:高吸收铬鞣及其铬鞣废液资源化利用技术。
1.1高吸收铬鞣技术通过在铬鞣初期添加新型高吸收铬鞣助剂材料,在不影响皮革品质的前提下实现高吸收铬鞣。
高吸收铬鞣技术能有效地促进铬的吸收,减少废液中铬的含量,符合清洁化生产的要求,促进了皮革工业的可持续发展[1]。
1.2铬鞣废液资源化利用技术低含铬量的铬鞣废液经沉淀,沉淀物无需板框压滤可直接将其转化为甲酸铬和乙酸铬,实现高值资源化利用。
另外废铬液沉淀成铬污泥,铬污泥经处理重新转化为铬鞣剂,也可实现再利用。
2机理及其工艺技术传统的铬鞣法铬的有效利用率通常只有70%~80%,剩下的20%~30%的铬则残留在废液中[2],不仅易造成二次污染,还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
我国制革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
简介
本文将探讨我国制革工业的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
制革工业是我国重要的传统产业之一,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就业起着重要作用。
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制革工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
制革企业的数量不断增加,技术水平也得到提升。
制革产品的品质和质量得到了广泛认可,国内外市场需求稳定增长。
同时,我国制革工业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原材料价格上涨、环保标准提高等。
趋势分析
1.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制革工业将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先进生产设备的引进,以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2. 环保要求:在环保意识不断增强的背景下,制革工业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环保标准和要求。
企业需要采取有效的环保措施,减少排放,开展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3. 市场拓展:随着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加剧,我国制革工业需要
进一步拓展市场,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
加大品牌建设和市场推
广力度,开拓新兴市场,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与交流。
4. 创新发展:创新是推动制革工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加强与
高校、研究机构的合作,促进技术研发和创新成果的转化应用。
结论
我国制革工业在近年来取得了显著的发展,但也面临一些挑战。
未来,制革工业需要加强技术创新,提高环保意识,拓展市场,加
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上是对我国制革工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对
相关行业和决策者有所启示和参考。
制革行业清洁生产1、中国制革行业的主要特征中国制革行业以猪皮为主,产量约占62%,居世界首位。
90%的制革厂都属中小企业。
70%的制革企业废水没有治理,废水排放量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0.3%。
目前制革行业对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以及环境无害化的技术需求和效益巨大。
据97年经济年鉴,制革行业的的96年工业总产值和产品销售收入均比上年下降6.5%和38.4%。
2、企业状况中国制革行业多为中小企业,大型制革企业仅占企业总数的10%。
为促进皮革工业的发展,我国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科研、人才培养、咨询服务、行业管理机构体系。
中国制革使用的原料皮以猪皮为主,其产量占总产量的62%,其次为牛皮、羊皮和其它细杂皮。
3、生产工艺评估制革工艺主要包括腌制、浸灰(回软、脱脂、脱毛)、鞣制、以及后整理工序。
大多数的废物和污染物是在湿加工过程(浸灰、鞣制)产生。
我国大多数制革厂采用石灰脱毛和铬鞣技术,少数制革厂采用酶脱毛和铬鞣技术。
4、环境状况制革行业每年排放废水7000万吨,约占全国工业废水总排放量的0.3%。
制革工业废水的特点是:色度深,耗氧量高,悬浮物多,并含有有毒的铬和硫化物。
据调查统计,目前只有30%的制革企业不同程度的简单处理了废水,其它企业的综合废水直接排入河流或水体。
制革工业产生的固体废物包括废皮屑和制革污泥。
制革污泥至今没有很好的解决办法,仍采用堆放或深埋。
所有制革企业都执行排污收费政策和污染处罚政策,分别由城建部门和环保局执行。
但执行程度的收费标准随着地区不同而千差万别。
根据国家颁布的综合废水排放标准(GB8978-88),中国制革工业的废水和污染物排放标准分为二级。
一级标准用于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制革企业,二级标准针对现有制革企业。
随着环境形势的日益严峻,为了适应我国工业新的经济发展模式,国家环保局和国家技术监督局于1996年颁布了新的污水综合排放国家标准GB8978-96,并于1998年起开始执行。
第9期皮革制造中的环境和生态问题及制革清洁生产技术(III)彭必雨,侯爱军(四川大学制革清洁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四川成都610065)(续上篇)3制革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来源3.1固体废料制革过程中固体废料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即机械加工过程产生的废料、废液中的固体物和污泥。
机械加工中产生的废料主要包括削匀、磨革屑(特别是含铬废屑)、去肉、修边产生的皮块和肉膜组织等,这部分固体物容易收集,并可能被利用,如废皮块和废革屑可用来制备胶原蛋白。
废液中的固体物的量较大,其总量很难被准确测定。
较大尺寸的固体物主要包括削匀和修边皮(革)块、渣、去肉渣、毛的降解残留物和一些生产过程中带来的塑料袋和纸袋等。
这些固体物需要通过在废水流入处理系统前的格栅来分离出,否则,这些较大尺寸的固体物将堵塞废水处理系统的管道和泵。
废液中的固体悬浮物大部分来源于准备工段,特别是浸灰工序中产生的蛋白残渣和石灰渣等。
另外,复鞣等工序中未被完全吸收的植物栲胶、合成鞣剂等胶体粒子也会悬浮在废液中。
如果废液中悬浮的固体物未被及时处理,随后将形成大量的污泥,污泥通常含有约97%的水分,这部分“轻”污泥占有很大的体积。
含水分约93%的粘性污泥会容易堵塞污泥泵和管道,因此,这些污泥必须要从水中除去,并进行脱水、干燥和后处理。
3.2废水制革厂中大部分废料是溶解、存在于废水中的。
大约81%的废液来自于准备工段。
这些废水如不进行处理,不能直接排入地表水,甚至不能直接排入市政污水处理厂。
制革污水一般要经过两级处理。
首先,制革废水进入沉淀池(之前用格栅除去大尺寸固体物),泥沙沉淀后,废水进入调节池。
通常含硫化物的废水经脱硫处理后,含铬废水经脱铬处理后再进入调节池。
各工序废水在调节池中混合平衡后,进行絮凝处理,然后在沉淀池中沉淀。
絮凝和沉淀过程能出去大部分悬浮的有机物,包括废液中的阴离子合成鞣剂、染料和油脂等。
通过初步处理,可以除去废水中50%~90%的总固体悬浮物,40%~70%的COD和大约60%的BOD。
皮革制造业的发展困境和建议一、引言皮革制造业是传统而重要的产业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市场需求。
然而,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和消费者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皮革制造业面临了一系列发展困境。
本文将探讨当前皮革制造业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二、发展困境1. 环境影响:传统皮革生产涉及大量化学品使用,会导致水体污染和土壤受损等环境问题,引起公众担忧。
2. 劳动条件:部分低成本生产地劳动力条件恶劣,存在违反人权、劳工权益受损等问题。
3. 市场需求变化:消费者对于采购更环保、可持续材料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影响了传统皮革行业市场份额。
4. 资金压力:原材料价格上涨以及研发新技术所需投资增加使得企业陷入经济压力。
三、解决方法针对以上述困境,我们提出以下建议以促进皮革制造业的可持续发展:1. 推行环保技术(1)加强治污措施:投资研发和应用更环保的生产工艺,减少化学物质使用,严格控制废水、废气和固体废弃物排放。
(2)创新材料:开发替代性皮革材料,如植物基材料或再生纤维素等,在不降低产品品质的前提下减少对动物资源的依赖。
2. 提高劳动条件(1)合理薪酬与福利:确保员工获得公平待遇,并改善劳动条件。
建立并执行适当的劳工法律法规来确保工人权益。
(2)培训与技能提升:加大对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力度,提高他们在制造过程中的专业知识和操作水平。
3. 适应市场需求变化(1)推广可持续性标志认证:积极参与认证计划,使产品符合消费者日益增长的绿色要求。
例如通过获取有关环境友好及社会责任等方面认证标签。
(2)与时俱进创新设计:注重尽可能使用皮革副产品以降低资源浪费,同时结合创意设计满足消费者对个性化、环保的需求。
4. 寻找发展机遇(1)拓宽销售渠道:积极开拓电子商务渠道,提升线上销售能力。
同时加强和外国企业的国际贸易往来,寻找更广阔市场。
(2)加强合作创新:促进行业内部企业间合作关系,共同研究开发多功能皮革制品,并通过共享知识和技术抵达绿色可持续发展目标。
皮革原材料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发展前景皮革原材料产业是指生产皮革产品所需的原料,包括动物皮革、植物纤维等。
在现代社会中,皮革制品广泛应用于服装、鞋帽、家具等领域,因此皮革原材料产业的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皮革原材料产业的现状及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前景。
首先,我们来看皮革原材料产业的现状。
目前,全球皮革原材料市场规模庞大,其中以动物皮革最为重要。
动物皮革种类繁多,包括牛皮、羊皮、猪皮等,它们具有天然美观、耐磨耐用等优点,因此备受消费者的青睐。
此外,植物纤维也逐渐在皮革制品中得到应用。
例如,竹纤维、蚕丝等植物纤维具有柔软舒适、透气性好等特点,成为时尚界的新宠。
然而,皮革原材料产业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动物皮革的生产对动物资源的需求量较大,容易造成动物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
这给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带来威胁,因此需要加强动物皮革的可持续发展。
其次,皮革制品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品和染料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这需要加强环保意识和技术创新,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然而,尽管面临挑战,皮革原材料产业在未来五至十年的发展前景依然可观。
首先,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可持续材料的需求将逐渐增加。
因此,植物纤维等可再生材料在皮革制品中的应用前景广阔。
其次,随着科技的进步,皮革原材料的生产和加工技术将得到改善,从而提高产业的竞争力。
例如,生物技术可以通过基因改造或培育出具有良好品质的动物皮革,以满足市场需求。
此外,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皮革制品的需求也将逐渐增加。
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市场潜力巨大,将成为皮革原材料产业的重要增长点。
因此,在未来五至十年,国际市场对皮革原材料的需求将保持稳定增长。
综上所述,皮革原材料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植物纤维等可持续材料将在皮革制品中得到广泛应用。
此外,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崛起也将为产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
然而,产业也需要关注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加强技术创新和资源管理,以确保产业的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