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企业有压力管理吗
- 格式:doc
- 大小:36.00 KB
- 文档页数:12
企业员工的压力管理来源在不发达的社会中,压力首先是与寻找食物和住所、寻求安全以及寻找配偶繁衍后代等生存需要联系在一起的。
而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竞争激烈,科技发展迅速,社会体制不断变化,使个人承受着来自家庭、社会和工作等各个方面不同程度的压力,经常处于焦虑和紧张的状态,这种状态的频繁发生和长期持续,严重地威胁到了人类的健康。
数据显示,大约50%-80%的疾病都是与心理躯体疾病或是与压力有关的疾病。
由此可见,工作压力对工作者的健康造成了很大的损害。
而且过多的工作压力对组织也有消极的影响,如引起工作者的不满和消极情绪,高离职率和缺勤等问题。
那么员工的压力来源有那些呢?员工的压力来源1,社会和环境的变化是引起压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国家宏观经济形势和政策造成经济的不确定性,比如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就要求人们转变经济观念,根据市场规律办事,如果还按照以前老的思维观念看现在的经济现象,便会产生压力。
政治上的动荡不安也是引发压力的因素。
我们可以想象生活在阿富汗或伊拉克这样的国家的人们的压力感,即使在稳定繁荣的国家,政治变革或政治威胁也总是会诱发压力感。
员工的压力来源2,组织和工作特点是引起工作压力的另一个方面.组织中角色冲突、角色模糊、时间压力,管理的责任感、工作变化、工作自由度小,低能力运用,低参与,低控制,组织气氛,群体矛盾,技术的快速变化以及工作绩效的评定等,还有工作的无趣、工作量大等都会引起企业员工的压力。
员工的压力来源3,个人因素则是引起压力的内部因素。
有一些研究者认为,外部压力因素并不普遍作用于所有的工作者.某个压力源对一个人来说可能是有压力的,而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构不成压力。
而且有研究发现,员工在工作开始前所呈现出的压力症状,与工作九个月后的压力症状差异不大,这就是说,工作时所呈现的压力症状可能源自员工的个性特点,如性别、年龄、对变化的容忍度低的人、低自尊的人、A型个性的人、力求完美的人、主观和偏激的人、过分自我的人,情绪化的人、神经过敏的人……这些个性特征都会影响到个体对工作压力的感知。
企业压力管理方案前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企业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如何应对企业面临的各种挑战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中,压力管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直接影响企业的业绩、员工的工作效率和生产力。
本文将从企业压力管理的必要性、企业压力的来源、企业压力管理的方法三个方面来探讨企业压力管理方案。
企业压力管理的必要性企业面临的压力来自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包括公司的竞争、生产的压力、市场的压力、员工的工作负担、管理的压力等。
如果企业不能有效地应对这些压力,将会面临以下问题:1. 员工压力过大员工工作过载、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身体疲劳、情绪紧张、易患疾病等问题。
如果这种情况持续不断,员工的工作效率将会降低,并可能导致员工更换工作,从而影响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
2. 公司形象受损如果企业无法有效应对压力,管理不善或者产生问题,将会导致企业形象受损、品牌信誉降低,进而影响产品销售。
3. 财务问题企业面临的压力可能会直接影响企业的业绩和财务状况,甚至可能导致企业倒闭。
企业压力的来源企业压力可以分为内部压力和外部压力两种,它们各有不同的来源。
下面我们分别来看一下这两种压力的来源。
1. 内部压力内部压力是企业内部问题导致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人员管理问题:涉及招聘、培训、管理、辞退等。
•组织结构问题:包括企业的制度、分工、协调、时间和空间等。
•信息资源问题:包括企业的信息系统和数据、信息共享、信息开放、信息管理等。
•资金问题:包括企业的投资、借贷和资金管理。
2. 外部压力外部压力是企业外部环境导致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竞争压力:包括同行业竞争、新进入市场的竞争对手。
•市场压力:包括销售、市场份额、价格等。
•政策压力:包括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等。
•社会压力:包括消费者需求、社会环境等。
•技术压力:包括新技术的发展、颠覆性技术的出现等。
企业压力管理的方法针对上述问题,企业需要适时地采取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方法,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发展。
如何在企业中实行压力管理在我们生活中、工作中,无处不存在着压力。
压力使得我们的心理上紧张不安、情绪上亢奋或者低落、身体上出现疾病与亚健康状态。
如果把压力比喻成高压锅的话,这压力超过临界值时,高压锅就会发生爆炸。
人感受到的压力也一样。
这压力有大有小,有微弱的,有强烈的。
没有压力的人是不存在的,是不可能的。
既然我们生活中与工作中都存在着压力,这就需要对压力进行管理。
压力管理于是适时而生。
压力对于人们来说,有利又有弊。
利在于压力可以转化为动力,有压力就有动力。
无动于衷是没有动力的,必须要靠压力这种心理驱动力来帮助人们转化为对实现目标的行动力与执行力。
弊在于压力会使得人们情绪失控,有些压力还导致一些人精神失常。
压力更是导致人际冲突的导火索。
为了员工们的心理健康,企业必须对他们进行压力管理。
这项管理工作最重要的核心就是增压与减压中寻找平衡点。
该增压的要增压,该减压的要减压。
如何增压?一是为员工建立个人目标,使员工的个人目标与企业的总目标相一致、相匹配。
二是帮助员工搞职业生涯设计。
帮助员工规划未来的职业生涯,规划未来的进步、成长、发展。
三是建立绩效考核与评估系统,考核与评估员工们的工作,对绩效优异的给予奖励,对绩效差劣给予惩罚。
奖惩要科学,要公平公正,要客观不要主观。
四是引进鲶鱼型员工,在企业中发挥鲶鱼效应,实现竞争与汰淘机制的有效运行。
五是建设激励机制,运用有效的激励工具,来充分调动员工们的积极性。
这些方法都会让员工的心理压力增加,这种是良性心理压力,对员工们完成好工作有用处。
如何减压?一是安排心理治疗师,对员工们进行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
既可以定期组织员工们到外部心理治疗医院找心理医生治病。
还可以招聘心理咨询医生,在企业内设心理咨询室,随时随地为员工们解决心理问题,疏导他们的心理压力。
二是设立减压室,例如健身室、娱乐室、宣泄室、图书室、影视室、聊天室等等都可以起到减压的作用。
三是建设舒适、干净、美化与绿化的工作环境与办公环境,让员工们能愉悦地工作。
公司员工工作压力管理制度一、背景介绍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工作压力成为了许多公司员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
由于工作压力过大,员工的健康和工作质量都可能受到严重的影响。
为了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及提升工作效率,本公司特制定了公司员工工作压力管理制度,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措施来减轻员工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整体企业绩效。
二、目标与原则1.目标:减轻员工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同时关注员工身心健康,提升整体企业绩效。
2.原则:公平公正、科学合理、人性化。
三、具体措施1.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根据员工的能力和经验,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避免出现某个员工承担过多工作,而其他员工相对轻松的情况。
同时,注重根据员工优势进行任务分配,充分发挥每个员工的潜力。
2.设置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为每个员工设定明确的工作目标和要求,并与员工进行有效的沟通。
员工了解自己的工作职责,明确工作重点,避免工作过程中的盲目性和迷茫感。
3.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公司将提供必要的培训和学习机会,帮助员工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技能。
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提升,员工能够更好地应对工作压力,并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4.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公司将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鼓励员工及时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困难。
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及时解决员工在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减轻压力,并提供相应的帮助和支持。
5.提供员工关怀和支持公司将注重员工的身心健康,提供相关的关怀和支持。
比如举办健康讲座、组织体育活动、定期体检等,帮助员工缓解压力,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
6.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地点根据员工的实际情况,公司可以提供一定的灵活性,如弹性工作时间和远程办公等。
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地点可以让员工更好地平衡工作和生活,减轻工作压力。
四、执行与评估1.执行公司将成立相应的工作压力管理小组,负责执行和监督压力管理制度的落实,并及时跟踪员工的工作情况。
同时,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和完善工作压力管理措施。
有效管理工作压力企业负责人的压力管理技巧一、引言在现代社会中,企业负责人面临着巨大的工作压力。
如何有效地管理工作压力,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成为了企业负责人们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有效的压力管理技巧。
二、设立清晰的目标与优先级设立清晰的目标和优先级,是企业负责人有效管理工作压力的基础。
首先,根据工作需要和个人能力,制定明确的目标,明确自己在工作中应该做什么,以及应该在什么时间完成。
同时,将重要任务和次要任务区分开来,合理安排时间和资源,确保重要任务得到优先处理。
三、合理规划时间合理规划时间是有效管理工作压力的关键。
企业负责人应该学会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将时间分配给不同的任务和活动。
在规划时间时要充分考虑到例外情况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留出一定的缓冲时间。
同时,要善于利用时间管理工具,如日程表、提醒事项等,将时间利用得更加高效。
四、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有助于企业负责人有效管理工作压力。
首先,要学会分解任务,将庞大的工作分解成小步骤,并逐步完成。
其次,要学会拒绝不必要的任务和干扰,合理安排自己的工作和生活,避免超负荷工作。
再次,要注重适度休息和放松,保持身心的平衡和健康。
五、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与沟通是有效管理工作压力的重要环节。
企业负责人应该注重与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并学会有效地分配工作和任务。
另外,建立积极、健康的工作氛围,鼓励团队成员互相支持和帮助,共同应对工作压力,共同实现目标。
六、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健康的生活习惯对于企业负责人来说至关重要。
规律的作息时间、均衡的饮食和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改善睡眠质量,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培养一种良好的生活态度,积极应对困难和挑战,保持心理的平衡和稳定,有助于缓解工作压力。
七、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对于企业负责人来说,寻求专业帮助和支持也是有效管理工作压力的一种方式。
可以通过参加培训课程、请教专业人士或寻找导师等方式,获取有关压力管理的知识和经验。
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使广大教师有一种法定的形式和正常的渠道参与学校的管理工作。
同时,还可以建立民主协商对话制度、民主评议和竞争上岗制度、班主任联席会、家长联席会、学生代表会等,让广大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学校的主人,在学校教学改革和教学管理中发挥主人翁地位;三是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特色学校建设为切入点,启动校本课程开发工程,使校长和教师体验到自己所享有的课程权力,以及它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2 建立校本教研制度,营造研究氛围将教学研究工作的重点下移到学校,形成与新课程相适用的校本教研制度,这是当前学校发展和教师成长的现实要求与紧迫任务,也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和重点。
新课程的推进,对教师提出转型要求,要求教师角色要由“教书匠”转变为“研究者”,教师必须学会反思、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
学校进行教学研究必须以校为本,即要从学校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出发,通过全体教师共同研究,达到解决问题、提高质量的目的,也即“在学校中、通过学校、为了学校”。
教学研究要在学校取得“合法”地位,并真正成为学校教学改革发展的永恒动力。
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教学专业人员等各方面的作用。
教师要形成读书学习和反思的习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的开展和深化,要求校长是第一责任人,校长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和实践指导能力,建立教学研究的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学校人力和物力资源,在学校营造起一种崇尚学术、崇尚研究的氛围。
3 建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对教师工作的考查、考核、评价、评定是学校管理的日常性工作,它对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具有最为直接的导向、激励、控制作用。
我们必须基于对传统考评制度的深刻反思,重建一种能够真正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考评制度。
首先在考评内容和标准的制定上,要体现新课程的精神,反映教师创造性劳动的性质和角色转换的要求以及教学改革的方向。
要把教师的教学研究、教改实验、创造性教学和校本课程开发以及师生关系引入考评的内容。
解决工作中的压力管理技巧
哎呀,说起工作中的压力管理技巧,那可真是个老话题了。
咱们四川人嘛,都晓得“压力山大”这词儿,但是咱们得学会调整心态,别让压力给压垮了。
就说咱们贵州的朋友吧,你们那儿不是有句老话叫“天塌下来有高个子顶着”嘛,所以啊,遇到压力的时候,咱们也得学会放宽心,别啥事儿都往自己身上扛。
陕西的老乡们,我知道你们那边儿人性格豪爽,但是工作中遇到压力,也得悠着点儿。
别忘了你们那句“不急不躁,慢慢来”的口头禅,稳扎稳打,才能应对得了各种挑战。
北京的哥们儿姐们儿,你们那儿的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但是别忘了那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遇到问题,咱们得冷静应对,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别让压力把咱们逼得团团转。
总之啊,无论你是哪儿的人,工作中遇到压力都是难免的。
关键是要学会调整心态,找到适合自己的应对方法。
你可以像四川人一样乐观面对,也可以像贵州人一样放宽心,或者像陕西人一样稳重处理,或者像北京人一样冷静应对。
这样一来,压力也就没那么可怕了。
所以啊,大家别怕压力,也别让压力给吓倒了。
只要咱们心态好,方法对头,啥压力都能轻松应对!。
浅论企业压力管理摘要: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压力的负面影响也日趋明显,管理者及员工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感受,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甚至给企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本文从企业员工职业压力现状出发,通过分析企业员工职业压力,进而提出企业压力管理的对策。
关键字:压力、压力源、压力管理、沟通、自我意识、时间管理、人际关系、提高弹性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由于企业中的工作压力源增多和增强,致使管理者及员工都产生不同程度的压力感受,从而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少的负面影响。
因此本论文主要讨论压力的定义、来源和可能的解决方式,尝试为企业有效缓解员工提出若干有针对性的管理措施。
一、认识压力、压力源及压力管理1、压力通常压力(stress)一词有三种解释:(1)指那些使人感到紧张的事件或环境刺激;(2)指的是一种身心反应。
这种反应包括两个成分,一是心理成分,另一个是生理成分;(3)压力是一个过程。
这个过程包括引起压力的刺激、压力状态以及情境。
所谓情境是指人与环境相互影响的关系。
心理学研究上常用第三种解释,即把压力看作是个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过程,包括对威胁的感知和相应的身心反应。
2、压力源(1)时间性压力源:通常是由于要做的事太多而时间却很少。
这是公司的管理者面对的最寻常和最普遍的压力源;(2)遭遇性压力源:是那些由人际交往而产生的压力;(3)情境性压力源:产生于个体生活的环境。
最常见的一种情境性压力源是不适的工作条件。
另外,生活事件的变化是情境性压力源的主要部分。
(4)预期性压力源:指受到潜在的、令人不愉快的事件有可能发生的威胁——令人不愉快的事情还没有发生,但是可能发生。
3、压力管理所谓压力管理,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针对压力源造成的问题本身去处理,二是处理压力所造成的反应,即情绪、行为,以及生理等方面的缓解。
简言之是以管理为目的,并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的压力产生行为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干预。
在这里,压力管理的主体既可以是企业也可以是员工个人。
企业压力管理方案背景现代社会的竞争日趋激烈,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市场竞争力。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员工面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长期以往可能导致员工身心健康问题的出现,进而影响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生产效益。
因此,企业必须建立起一套科学的企业压力管理方案,合理分担员工的压力,保障员工的身心健康。
目标企业压力管理方案的目标是:合理分担和管理员工的压力,提高员工的身心健康和生产效能,优化企业的运营效益。
具体目标如下:1.减少员工身体和心理健康问题的出现;2.减少员工辞职率;3.提升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生产效率;4.提升企业形象和竞争力。
方案内容企业压力管理方案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建立科学的压力管理制度是企业压力管理的第一步。
通过制定压力检测、分析、排除和预防方案等细则,规范员工的工作流程,分工和工作强度,避免员工过度劳累,降低员工在工作中遭受的压力。
加强职业素质培训企业要通过职业素质培训加强员工专业技能的提升,提高员工的自我修养和创新思维,让员工能在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压力,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质,缓解员工因工作失误、工作不顺等而带来的压力。
创造友好的工作环境企业要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改善工作设施、增加休息时间、提供必要的员工福利等。
同时还可以新设员工活动室、俱乐部等,让员工在工作外有更多自由的休闲空间,卸下身上的压力。
建立压力疏导机制企业要建立和完善压力疏导机制,包括建立心理健康热线、提供心理咨询、设立员工健康档案等,及时发现员工身心健康问题、对员工进行疏导和指导,帮助员工及时化解压力问题。
企业要积极为员工搭建奖励机制,例如设立员工荣誉墙、评选表扬员工、发放奖金等方式,鼓励员工创新和高效工作,增强员工的自豪感和自信心,有助于员工更加积极地承担工作,提升企业的整体效益。
总结企业是员工的共同家园,建立企业压力管理方案是对员工身心健康的保障,也是对企业整体效益的提高。
通过建立科学的压力管理制度、加强职业素质培训、创造友好的工作环境、建立压力疏导机制、建立员工奖励机制等方式,企业可以对员工的身心健康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关注,缓解员工的压力,提高员工的幸福感和生产效率,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你的企业有压力管理吗?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完全没有心理疾病的人口比例只有9.5%,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存在心理障碍比率也高达20%左右。
2003年8月4日,韩国现代集团总裁郑梦宪跳楼自杀,举世为之震惊!尽管其死因至今仍是一个谜,但人们普遍怀疑这与其不堪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有关;1993年3月9日,大众汽车公司前总经理方宏从五楼总经理室的窗口纵身往外一跃,突然之间结束了自己堪称辉煌的一生;2001年10月,北京一家通信公司董事长突然从其办公楼的窗口跳了下去,经抢救总算保住了性命,但两条腿再也没有站起来;2002年7月23日,浙江一家印务公司的老板张良,在妻子3周年忌日这一天,到妻子坟前献上一束鲜花后,便在家中服下大量安眠药自杀身亡……但是,职业压力大并不仅仅体现在这些老板身上。
国内外调查显示,不适当的工作压力不仅损害个体,而且也破坏组织的健康。
员工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以及对企业造成的影响越来越多地受到关注。
压力与情绪的管理已成为21世纪企业管理最为迫切的课题之一。
本版撰文熊莺(注明文章出处除外)工作压力困扰中国经理人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市场化进程的一步步深入,中国人承受的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
最近财富(中文版)完成的一项调查(《压力与健康———中国高级经理人压力状况调查》)显示,近70%的经理人觉得自己压力较大或者极大。
这项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压力调查”涉及5000名经理人,反馈率超过30%。
绝大多数的经理人认为压力已经对工作和生活带来众多负面影响,其中48%的人认为导致工作效率降低,30%认为导致对工作缺乏兴趣,42%认为导致出现失眠或其他睡眠问题,40%认为导致消极情绪产生。
李倩在一家德国贸易公司的上海办事处工作,28岁,女性,已婚,有一个小孩。
她的工作主要是与德国总部进行协调,因此经常要加班到很晚,同时工作的责任也很大,因为很大一部分是处理合同、订单之类的文件。
在工作半年之后,李倩便主动放弃这份工作。
“我根本不在乎报酬,也不在乎有没有找到下一份工作,因为我的压力实在太大了,而且公司给的资源也不够。
我的身体出现了很多疾病。
”由于辞职必须提前一个月提出申请,所以在递交辞职书后,李倩仍然在公司做了一个月。
奇怪的是,她觉得最后一个月工作很轻松,而工作量和工作压力其实丝毫没有减少。
事实上,在李倩之前,已经有3个在这个职位上的人主动辞职了。
于是,公司也开始反思职位的设置是不是有不合理之处。
为此,公司请教了专业的咨询机构。
上海德惠企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高级顾问朱晓平认为,导致职业压力过大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工作本身压力源太多,超过普通个体所能承受的限度;二是因为个体的差异,同一个工作,其他人可能能够应对自如,但正担任这份工作的这个人却不行。
北京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首席顾问张西超认为,经理人越成功,所受压力的影响越大,减压的渠道就越少,因为一方面压力源本身不便公开,另一方面是要维护自身的形象。
财富(中文版)接触的几位知名企业家对压力的极大危害体会颇深,但最终都没有同意接受采访。
愿意向我们吐露心声的要么是外企员工,要么是有海外教育和生活背景的人,而且他们也都要求不公开其真实身份。
有一位企业家曾经画了一幅自画像:蹲着马步,穿着一条破裤子,长着三头六臂,每个头上都顶着一摞盘子,几只手上分别拿着酒杯、令旗、匕首、盾牌等物品。
企业家解释说,头上顶着的盘子分别代表着现金、市场和人,自己稍有不慎这些环节就可能会出问题,而酒杯是说自己要喝很多的酒,令旗表示自己的命令就像军令一样有效等等。
这位企业家对破裤子的解释是,因为蹲马步时间太长,所以蹲破了。
易普斯的张西超说:“这表明这位企业家的压力源非常多,而且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之下。
”(资料来源:《财富》) 何为EAPEAP,企业的精神按摩器所谓EAP,即EmployeeAssis鄄tancePrograms的简写,直译为“员工帮助计划”。
它是组织为帮助员工及其家属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由组织出资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服务项目。
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属亲人提供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以及改善组织气氛和管理。
其不仅在于直接疏解员工工作压力,而且更在于提供预防性的咨询服务,以协助员工解决困难,提供职业场所的人文关怀,提高生产率并有效减少开支,提高员工在组织中的工作绩效。
员工辅助计划的核心是透过对员工深层的关怀来提升他们“心的力量”,促进他们“新的成长”。
EAP由美国人发明,最初用于解决员工酗酒、吸毒和不良药物影响带来的心理障碍。
新创企业在机构设置、薪酬方案等诸多方面都处于“试水”阶段,此时用EAP来调整所有人的心态、生态、形态和状态,堪称万全之策。
经济有效管压力据悉,早在10年前的1994年,在世界财富500强中,就已经有9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EAP项目。
而日本企业在应用EAP时还创造了一种被称为“爱抚管理”的模式。
一些企业设置了放松室、发泄室、茶室等,来缓解员工的紧张情绪;或者制订员工健康修改计划和增进健康的方案,帮助员工克服身心方面的疾病和提高健康程度。
还有的企业设置一系列课程进行例行健康检查,进行心理卫生的自律训练、性格分析和心理检查等。
国内早期与EAP相关的活动,有的是某些企业与医院合作开展的。
但是由于医院的心理、精神专科医生对企业的具体情况不是很了解,所以提供的帮助和服务不能全面有效地解决企业的问题。
也有一些企业寻找心理学专家进行合作。
1997年,韩国三星集团第一次开展心理培训,心理学专家在三星陆陆续续做了至少20余次的培训。
2001年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2002年北京国际交换系统有限公司也分别请专家做了针对裁员的心理培训和辅导。
企业裁员期间员工和管理者的心理帮助非常重要,通过一个专业的过程,其中包括裁员和裁员环境的心理调查、培训和辅导,可以减轻压力和恐慌,帮助企业顺利走过这个艰难的时期。
2001年10月,终于在北京成立了一家专门的EAP服务机构———易普斯企业咨询服务中心,这表明中国的EAP 发展逐渐迈向了专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
EAP被证实是迄今为止管理者解决员工个人问题的最经济有效的方法。
企业为EAP投入每1美元,可节省5—16美元。
注重提供咨询服务出于历史传统,也由于发达社会中人们对心理问题的普遍关注,国外的EAP只是注重于具体问题的解决,所以服务的对象往往是出了问题的人,就如同保险,出了问题才有用处。
而中国的EAP首要任务是为公司的管理层提供咨询服务。
当经理发现员工的工作表现不能令人满意,而且怀疑这种不良表现与个人心理问题有关时,就会向EAP咨询。
EAP通过与经理的交谈了解所需情况后、初步判断该员工的业绩问题是否与心理状况有关,如果不是,则将问题退回人力资源部按人事管理制度处理;如是,EAP就要向经理提出建议,并制定方案说服该员工与EAP接触。
如果员工同意与EAP交谈,EAP 就可以进一步评估该员工存在哪方面的心理问题。
需要什么样的帮助,并向员工推荐心理治疗师。
EAP,谁真的需要你?员工援助项目是一项为工作场所中个人和组织提供咨询服务的服务项目,它帮助识别员工所关心的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到员工的工作表现,同时影响到整个组织机构的业绩目标的实现,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答。
员工所关注的问题通常包括以下内容:第一,个人生活———健康问题、人际关系、家庭关系、经济问题、情感困扰、法律问题、焦虑、酗酒、药物成瘾及其它相关问题。
第二,工作问题———工作要求、工作中的公平感、工作中的人际关系、欺负与威吓、人际关系、家庭与工作的平衡、工作压力及其它相关问题。
哪些行业需要EAP?EAP对所有公司都有作用,正如诺基亚中国有限公司为这个项目取的一个特殊名字———“LiveLifeAssist”一样,它是员工生活的助手,这种助手的作用不仅反映在对员工提供的帮助,同时也体现在对公司带来的益处。
而对某些特殊行业和企业特殊的部门,EAP尤其能显现其价值。
1.酒店等服务行业或企业客服部门对那些直接面对客户的工作来说,一个最重要的原则是怎样让客户满意。
但现实中时常会有做客服的员工抱怨:“工作要求我们时刻把微笑带给客人,客人永远是正确的等。
可有时候客人的要求很无理,甚至就是来找茬的,这种事情偶尔一次、二次也就算了,要是一天碰到两三次那要我不发火也难。
”这样的工作需要员工对自己的工作有一个非常好的理解或认识,有豁达的心胸,具有非常的耐心和控制力等,但同时也需要向他们提供一个很好的释放压力的途径和方法。
正是基于这些考虑,联想客户服务中心在几年前曾尝试用EAP项目来帮助客服部门的员工处理各种来自工作中的压力和困惑,帮助他们排解心中的怨气,同时通过培训来加速他们的自我成长和发展。
2.航空业、远洋业由于行业的特殊性,要求飞行员、船员有过硬的心理素质。
同样,同在高空飞行、远洋跋涉且直接为乘客服务的空姐、海嫂的心理素质也一样重要。
他们不仅要感受作为一个普通人在不着陆的密封空间中产生的不安全感,而且要承担作为服务人员在面对客人时可能遇到的各种怨气,更要处理在危急情况下的各种突发事件。
所以,这种类型的工作对个人的心理素质有着很高的要求。
一方面,他们必须对自身的工作有清晰的认识,有方法排解不安全感。
另一方面,他们在处理与客人关系的时候,也必须有着良好的心态,有着正确释放压力的方法。
最重要的是,在面对危机的时候,这些人的心理素质和能否处理好突发事件,更是关系到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
3.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对安全有特殊要求的行业,如核电站、化工行业等,其人力资源部成员在工作中会有如履薄冰的感觉。
员工的任何动态都需要密切关注,甚至会随着每个员工的感情变化而变化,因为他们工作中的任何差错将导致整个公司乃至带来周围环境的灾难。
对这些人员的心理健康的关注,包括帮助他们解决来自家庭的后顾之忧等,成了这类公司人力资源部头等大事。
他们对EAP会有更大的兴趣。
哪些情境下需要EAP?当企业处于某种特殊情况,EAP也能显现其作用和意义。
1,机构合并、裁员时遇到这种情况,有些员工会感叹:“机构重组使得我和我们这个小组的成员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抑。
”企业的全球化和多元化使机构的合并或裁员也变得普遍起来。
在这种危机与机会并存的时候,作为企业变革最主要的执行者———人,他们对企业现状的判断、对自己情况的分析以及与同事关系的评价,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变革的成败。
在这个时候,如果有力量能够帮助员工更好地认识自己、调整心态,处理和周围人的关系、判断企业的真实现状,那么无疑能使员工更快地、更积极地成长;减小影响变革的负面因素。
2,经历危机事件时“9·11”事件对任何一个身临其境的企业和员工都绝对是一件灾难性的事件,前一阵子的SARS疫情也同样会对企业及员工造成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