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美”群像特征解析孙犁审美追求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9
论孙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精品文档论孙犁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形象纵观孙犁小说里的众多女性,她们面目各异,各具丰姿。
但从人的本质方面来看,可以将其女性形象大致归为三种类型:正面人物、反面人物以及介于其间的中间人物。
孙犁小说的这种独具风格的女性形象,不管是属于哪种类型,都不乏有成功的范例。
一、正面人物形象剖析正面人物有:1.短篇小说《荷花淀》以及其续篇《嘱咐》里的水生嫂,《山地回忆》中的妞儿,《芦苇》里的“小姑”,《婚姻》中的如意等等。
2.中篇小说《村歌》里的香菊和双眉,《铁木前传》中的九儿。
3.长篇小说《风云初记》中的秋分、春儿、李佩钟。
这些众多的正面女性,有贤妻良母型的,如水生嫂、李佩钟、九儿等人。
在抗日战争年代,她们或关心救护战士,或走出家门参加革命实践,或挂念远方征战的亲人,或体贴、理解、支持自己的丈夫或者家人参军参战、打击日军的侵略,或积极为部队做好后勤生产,入识字班学知识。
这类人物形象塑造得最丰富、最生动,也最成功。
在作者的笔下,处于战争年代的正面女性个个都是那样坚贞美丽、活泼可爱。
她们对自己的亲人或战士温柔多情、细致体贴。
对待敌人却又英勇、顽强。
她们不怕艰难,不畏牺牲。
主动承担起生活和战斗的两重责任,显示出解放了的新型女性的本色。
短篇小说《荷花淀》及其续篇《嘱咐》中的水生嫂尤为典型。
她心灵手巧,勤劳能干,通情达理。
小说在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时,重在内心精神世界的描写,笔法细腻、委婉含蓄。
语言极具个性,有关的动作描写也很精妙独到。
因此,我们说水生嫂是真正意义上的典型形象。
二、反面人物形象分析反面人物形象主要有:短篇小说《瓜的故事》里的“馋懒斜”,《懒马的故事》中的“懒马”,《走出以后》中的“婆婆”。
《钟》里慧秀的师父――那位老尼姑,《光荣》里的小五,《女保管》中的陈春玉;中篇小说《村歌》里的县妇救会王同志、小黄犁,《铁木前传》里的黎大傻的老婆;长篇小说《风云初记》里的俗儿和田大瞎子的婆娘。
这些人物都是作者塑造的反面人物,虽然她们统统都属坏人,但其性格特点各有千秋,给人毫无雷同之感。
论孙犁中短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作者:刘秋月来源:《文学教育》2019年第12期内容摘要:孙犁是位富有个性的的作家,他的小说尤以塑造女性人物形象见长。
在孙犁中短篇小说塑造的众多女性中,既有形象比较单一的“扁平”人物,又有形象较为复杂的“圆形”人物。
孙犁以诗化的笔墨将这两类女性刻画得多姿多彩,具有高度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女性形象扁平圆形孙犁是当代文学史上的著名作家,他的小说里塑造了许许多多、形形色色的人物,尤以其中的女性形象塑造得最为出色。
孙犁曾说:“我喜欢写欢乐的东西,我以为女性比男性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我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
”他笔下的女性,或鲜活灵秀,或勤劳能干,或深明大义……她们共同筑成了孙犁小说中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纵观孙犁的中短篇小说,这些女性大体上可以分成两类:形象比较单一的“扁平”人物和形象较为复杂的“圆形”人物。
孙犁中短篇小说中塑造的多数女性都属于前者,后者则以中篇小说《铁木前传》中的小满儿为代表。
无论是“扁平”人物,还是“圆形”人物,孙犁都将她们塑造得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一.“扁平”女性形象孙犁中短篇小说中塑造的大多数女性都属于“扁平”人物,她们的形象相对比较单一,要么是“美”的化身,要么是“丑”的化身。
“先进”女性形象基本上是“美”的化身,而“落后”女性形象就成了“丑”的化身。
这两类“扁平”人物在孙犁短篇小说中呈现出“二元对立”的关系。
1.“先进”女性孙犁小说中着墨最多、刻画最精彩的就是这些“先进”女性形象。
对于这些女性,作者极力赞扬、热情歌颂:她们是外在美与内在美的统一体;她们身上体现了人性美、人情美;她们不仅具有中国传统农村女性勤劳、善良、贤惠等美德,还表现出“巾帼不让须眉”的英雄气概……这些众多的“先进”女性形象,孙犁并不是把她们塑造成千篇一律的模子,而是丰富多姿,各有各出彩的地方。
建国以前的小说以《荷花淀》《嘱咐》中的水生嫂最具代表性,这位女性是坚忍不拔、深明大义、无私奉献,对丈夫、民族和国家都怀有深深的爱的农村妇女的代表。
从女性情结角度浅析孙犁的小说【摘要】孙犁是我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显著的文学成就。
孙犁的一生著作颇为丰富,从世纪年代末期至年代中期,他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其中以小说的成就最为卓著。
孙犁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可谓独树一帜,他的作品总能给予读者独特的审美感受,赋予读者一种人文的温情。
孙犁作品中充分的彰显了女性之美,尤其是他的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可以说给我们很大的思考与探索。
本文的基本结构由绪论、论文主体部分和结语构成,其中分别着眼于研究的背景和目的,相关研究成果,女性情结的分析,以及孙犁对后辈作家的影响这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孙犁女性情结荷花淀ABSTRACT【Abstract】Sun Li is an important writer in Chinese contemporary literary history,has a unique artistic style and outstanding literary achievements. Sun Li's life work is quite rich,from the late 1960s to the mid-1990s,he created lots of literary works,the novels. Sun Li is the most outstanding achievement in the history of contemporary China literary works always give readers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his unique aesthetic feeling,giving readers a kind of human warmth. In the works of Sun Li fully reveal the beauty of female,especially the female images in his novels,we can say to the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of great. The basic structure of this paper consists of the introduction,the main part and conclusion background and purpose,which focuses on the related research results,analysis of women's complex,discusses the influence of Sun Li and younger writers in these areas.【Key Words】Sun Li femininity complex Lotus-covered lake目录中文摘要、关键词ABSTRACT (2)1绪论 (5)1.1研究的背景和目的 (5)1.2相关研究成果和研究现状 (5)1.3课题研究的途径及方法 (5)2情结概念与探究 (6)2.1情结概念的界定 (6)2.2对孙犁作品的女性情结根源探究 (6)3孙犁作品中女性情结的艺术呈现 (7)3.1战争中的女性 (7)3.2婚姻爱情中的女性 (8)4孙犁对后辈作家的深远影响 (9)结论 (10)参考文献 (11)1 绪论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孙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可被称作“文学大师”的人物,其创作生涯横亘半个多世纪。
从女性形象的塑造谈孙犁小说创作特色从女性形象的塑造谈孙犁小说创作特色谈到孙犁的小说,我们不自觉地会想到作品中很多是以女性形象作为主人公的,他在女性形象的选择和塑造方面也充分体现了自身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追求。
最初读孙犁的小说时,我就是被这点所吸引。
基于个人的研究喜好,在这里我主要从女性形象的塑造出发,谈一下孙犁小说的创作特色。
总的来说,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三类:第一类女性形象是“美的象征”, 比如《荷花淀》、《嘱咐》中的水生妻、《光荣》里面的秀梅、《浇园》里的香菊等。
孙犁赋予了她们纯洁的心灵、崇高的情操和丰富的情感。
她们识大体、顾大局,将儿女情与爱国情融为一体,显示了新一代劳动妇女的精神风貌。
第二类女性形象较为复杂,她们虽然有缺点,甚至是严重的缺点,但也有可爱、可取之处,如《村歌》中的双眉、《铁木前传》里的小满儿等。
第三类女性形象是堕落、反动的人物,如《风云初记》中的俗儿,《光荣》里的原生媳妇等。
接下来,我们以《荷花淀》为例,从“美的象征”这一方面去谈孙犁的创作特色。
第一个特色:从平凡的生活事件中挖掘主题几乎孙犁的所有小说都是通过平凡的人物、普通的小事展开的,大多数是以年轻的女性为主人公,通过这些来反映时代主题,反映时代精神。
比如《荷花淀》里说的就是白洋淀里人民的生活小事。
讲述了水生和村子里的年轻人参军去大部队,水生妻和其他妇女深明大义,不拖后腿,毅然送丈夫参军。
经过夫妻话别、结伴探夫、途中遇敌、水上伏击一系列经历使她们得到了战斗的锻炼和考验,并迅速地成长起来。
加上这个时期残酷的现实也激发了她们的自卫力量,妇女们在劳动中学会了射击,成为保家卫国的女战士,积极投身于民族解放的事业中去。
《荷花淀》就是通过这些劳动妇女的平常事的小侧面,表现出了白洋淀人民特别是妇女们的战斗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除了《荷花淀》外,其他的小说像《山地回忆》写的也是家常闲话、纺纺织织、帮助老乡搞运输等等,却体现了人民与战士们相依为命、同生共死的鱼水关系。
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一.孙犁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特点孙犁是我国解放区土生土长的现当代作家,在他的小说中,孙犁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手法,他善于将抗日战争时期翼中平原的农村妇女的生活渗透进自己的抗日战争小说当中,因此,在孙犁的小说当中,我们可以看到《荷花淀》中水生嫂的识大体顾大局,看到《光荣》中为了革命,耽误了自己婚姻大事的秀梅,看到《山地回忆》中最快但心灵手快的妞儿等女性形象,每一位解放时期的农村妇女都具有人情美、体态美、心灵美。
孙犁作为一位具有强烈女性意识的男性作家,他笔下的女性,我们已看不到一种附属,而是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给我们展示出来,正如孙犁所说“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打动了我......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
”“我在写她们的时候,用的多是彩笔,热情的把她们推向阳光照身之下,春风吹拂之中。
”解放区的妇女在孙犁笔下的丰富多彩,具有时代特色和多样的人物形象特点。
(一)诗意化的人物形象孙犁在创作当中,有一种自己独特的创作观,喜欢用诗意化的笔触刻画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将翼中区人民革命过程中的柔情美和体态美与他们生活的环境联系起来,展示他们身上的人情美、心灵美、人性美;善于用诗意化的语言来反应自然,表达自己的情感,为了营造他所需要的意境,孙犁在小说当中,会通过人物的动作、环境的描写,来将人物诗意化,展示给我们一个诗意化的人物形象。
所以我们看到孙犁笔下的农村妇女是善解人意、深明大义、勤劳、美丽、贤惠,有朴素的爱国意识的“真人”,她们是那个时代中国女性美好形象的代表与化身,是生活在抗日战争时期富有典型的女性形象。
一系列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都源于孙犁用诗一般的笔触挖掘女性的形象,使女性在民族解放中表现出那种令人赞叹的纯美人性与人情,从而使普通妇女的情感,经常也会呈现出某种让人性的高贵,让人有无限的遐想,从而使民族革命的话语中,有了更多的柔情与魅力。
浅析孙犁笔下的女性形象内容提要: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孙梨以其独特的视角,清新的文笔展示着生活,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本文拟从孙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方面来挖掘其作品的艺术特色。
关键词:孙犁短篇小说女性形象在现当代文学史上,孙梨的小说作为“荷花淀派”的代表别具一格,为当代小说的创作开辟了一块崭新的园地。
在他的作品中,他把大部分的篇幅给了女性,描绘了多姿多彩的女性形象。
孙梨认为这“是因为在中国,几千年来,妇女的苦难更深重,而今天他们的新生解放,也就更值得欢喜、表扬和拥护;而一切斗争,一切生活里都有她们参加的缘故①。
孙梨选择了他最熟悉的生活,最了解的人物,并赋予全部的感情,以纤丽的笔触和真诚的情感构成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表现了真善美的极至。
孙梨小说中塑造的女性形象都具有了哪些个性品质呢?我们通过欣赏他的小说,大体可以归纳为一下方面: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和求生向上的坚韧意志、含蓄、真挚、细腻的情感世界;崇高无私的灵魂;女性形象的特征性、丰富性。
当然以上特点不是孤立的体现在一个人物身上,而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
孙梨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②,以巧妙的艺术构思,精确的反映了时代的风貌。
一、孙犁的作品深刻地挖掘了农村女性的传统美德和求生向上的坚韧意志。
孙犁笔下的女性大多具有中国劳动妇女勤劳、善良的传统美德,具有难以摧折的求生向上的意志,以及坚韧的生命力。
她们个个都是那样坚贞美丽,活泼可爱,她们对自己的亲人是那样的温柔多情、体贴入微,对待敌人横眉冷对,英勇顽强。
《采蒲台》中的小红母女勤劳坚韧,又爽朗乐观,表现出中国劳动妇女不屈不挠的性格;《光荣》里的秀梅爱憎分明,大胆泼辣;《蒿儿梁》中的妇救会主任坚定沉着,积极热情,象对待自己的亲人那样爱护子弟兵。
她们都表现了已解放了的劳动人民的优秀品格,一个个“象金子一样坚强,象水一样明澈”。
为了民族的解放甘愿忍受一切艰难困苦,勇敢地挑起了生活的重担。
我们的民族曾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民族,而妇女身受的灾难尤为深重,她们不光具有民族解放的要求,在党的领导下,她们还具有一种强烈的解放自己的要求。
孙犁小说的女性形象及其审美追求
孙丽玲
【期刊名称】《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22)5
【摘要】孙犁是解放区文学中最擅长描写女性的艺术家,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与同期作家塑造的女性相比,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以青年女性为主;具有丰富复杂的内涵;具有艺术形式的诗意美.这种特殊的女性形象的选择与塑造,与作者的家庭出身、个性气质、情感经历和审美追求有着密切的联系.
【总页数】5页(P64-68)
【作者】孙丽玲
【作者单位】曲靖师范学院,中文系,云南,曲靖,6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4
【相关文献】
1.论孙犁小说中的另类女性形象 [J], 王正杰
2.孙犁"抗日小说"中乡村女性形象解读 [J], 申景梅
3."抗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与孙犁的女性观 [J], 李少恒
4.从女性形象看孙犁小说的道家审美趋向 [J], 娄成
5.谈孙犁小说的审美追求 [J], 施江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荷花淀》中的女性美作者:赵瑞光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5年第07期内容摘要:孙犁的代表作《荷花淀》,虽写战争,却通篇诗情画意,富有和谐柔媚含蓄之美,如同一首优美的散文诗,让人陶醉其中。
尤其是女性形象的刻画,使得《荷花淀》具有一种独特的审美价值。
关键词:《荷花淀》女性美《荷花淀》中的女子,就像白洋淀盛开的荷花一样,美丽灿烂。
一、相映生辉的人物美(一)融于纯美环境中的人物肖像《荷花淀》一开始就把读者带入了一种特定的氛围,使人在领略荷花淀幽美的“荷叶荷花香”的同时,感受到了融于其中的人物形象的神韵与魅力:“月亮升起来……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
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这是一幅充满着美感与动感的场景:月色皎洁,月亮底下,女人编席,苇席洁白,远处的白洋淀里飘来阵阵荷香……如此仙境般的画面,我们很容易把画面中女子的容貌想象得很美:她必定与周围纯美的景象和谐的融于一体,相映生辉。
(二)由于模糊而产生的特殊美感作品中没有直接细致的肖像描写,这恰恰留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我们总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自己的审美把主人公想象成自己心目中的一个勤劳、质朴的美丽女子。
特别是,对人物的内在美认可之后,我们更愿意以“美”来定义她们的外貌。
当然,这种肖像的模糊同样体现在对其他妇女的描写上身上,作者无意使个性鲜明,而是有意造成混淆,意在提醒读者,他所塑造的是妇女群像,她们和水生嫂一样,同样朴实健美,充满活力,同样让人耳目一新。
二、细腻含蓄的人情美(一)爱与嗔作品的第一部分,当女人得知丈夫明天要去大部队时,“手指震动了一下”——这其实是内心的震动!“把一个手指放在嘴里吮了一下。
”——又克制住了此时的复杂感情,这样一个简单的动作,掩盖了多少话、多少情啊。
当丈夫说“我第一个举手报了名”时,女人低着头说:“你总是很积极的。
”“你总是……”——分明是不满,用不满的口气表达出了对丈夫依恋;“很积极的”,——又是在称赞,流露出的是一种自豪感。
作者: 张文
作者机构: 山西大学文学院
出版物刊名: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页码: 172-173页
主题词: 孙犁;妇女形象;战斗;劳动;青春;情感
摘要:孙犁是善于刻画人物的,尤其善于刻画农村妇女的形象,青年妇女和少女的形象更是被他描绘得绘声绘色,生动活泼,她们个个有血有肉,个个都是生活的再现。
在她们身上无不体现出中国妇女所特有的聪明、美丽、多情和勇敢。
由于挣脱了旧社会所强加的重荷,她们可以向着广阔的天空自由地飞翔。
作者对这群新时代的女性抱以深沉而热烈的爱,并用艺术的笔调为我们真实地再现了她们身上所特有的战斗的美、劳动的美以及诗意的美。
从“女性美”的群像特征解析孙犁的审美追求摘要作为现代文学中的大家、名家,孙犁最可贵的艺术品质就是对美的崇尚与追求。
在他看来,最能体现人类“极致”之美的方式,莫过于塑造女性形象。
他笔下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不仅有着姣好的外在形式的美,还有着勤劳、勇敢、隐忍、善良等传统美德以及护家爱国的美好心灵。
作家对这些女性形象赋予了深情的赞美,并在客观形象中倾注着自己的主观情感,体现着独具特色的女性观。
本文拟通过孙犁笔下女性美的群像特征,解析孙犁的审美追求。
关键词:孙犁女性形象群像特征审美追求中图分类号:i207.4文献标识码:a作为现代文学中的大家、名家,孙犁以自己独特的文学风格占据着重要的席位,其最可贵的艺术品质就是对美的崇尚与追求。
欣赏孙犁的作品,常常带给我们艺术的喜悦和快感,这不仅表现在描述上的诗情画意,构思上的精巧别致,更表现在作家独具匠心的审美追求。
他作品中浓郁的诗意给文坛吹来了清新自然的淳朴之风;他笔下的一系列活泼、乐观、坚毅、勇敢、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女性形象,又为中国现代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异彩。
有人曾说孙犁是“以写妇女起家的”,孙犁自己也曾说:“在农村工作时,我确实以很大的注意力,观察了她们,并不惜低声下气地接近她们,结交她们。
认为在女孩子们心中,埋藏着人类原始的多种美德。
”正是基于这种对女性“美德”的崇拜心理,作家才描绘出千姿百态、各具特色的女性形象。
一对解放的新女性深情讴歌体现着作家的审美趣味在孙犁的系列抗日小说中,他曾塑造了众多热情爽快、质朴善良的美少女形象。
代表人物有吴召儿(《吴召儿》)、秀梅(《光荣》)、妞儿(《山地回忆》)、二梅(《麦收》)、马金霞(《瓜的故事》)等。
她们每个人身上都有着少女的天真烂漫、活泼乐观和青春活力,以及在战争中表现出的大胆、泼辣的旷达之气,同时她们身上难以掩饰的青春激情在战争中也被充分地突显出来。
吴召儿在兵荒马乱的反扫荡中被村长派来为“我们”当向导,爬山途中,尽管山“黑得怕人,高得怕人,危险得怕人”,但她却“爬得很快”;当大批敌人包围了大山,为保护转移人员,她毫不犹豫地迎上前去,勇敢地冲到前锋线上阻击敌人。
《山地回忆》中的妞儿和“我”相遇在河边,一出场便寻隙挑衅、咄咄逼人,显示出独特的个性。
原来对“我”的一系列“攻势”,全是为了寻找机会与这萍水相逢的八路军战士找话交往,心疼“我”冬天里没袜子穿受冻,拿出家里仅有的一点“白粗布”,花费了五天时间为“我”做了一双结结实实比鞋底还厚的袜子。
一个穿着“阜平蓝”破袄裤,风吹红了脸、手冻得像红萝卜似的伶牙俐齿而内心火热、纯真鲜亮的山地女孩儿,便活脱脱地站在读者面前,成为“山地女孩子的化身”中的“这一个”,不能不说在客观形象中倾注着作家的主观情感。
另外,在作家笔下还有一系列性格鲜明、拥有诸多传统美德的少女形象:像大胆泼辣、爱憎分明的秀梅,对丈夫一等就是整整十年,并坦诚地说:“我不是等着他,我是等着胜利”;二梅带领妇女破路保护麦收,配合八路军抗击日寇;马金霞慷慨地将自己瓜园里最大的西瓜送给百团大战中负伤的战士吃等等。
这些美丽可爱的人物形象,无一不寄寓着作家的憧憬和理想,他把纷涌的战争风云映衬在白洋淀的月光苇影,以及冀西山地的红袄明眸之中,从而发现那些在日常伦理生活中真正值得珍视的人性之善、人情之美。
孙犁是一个女性意识极强的作家,他笔下丰富多彩的女性形象,已不再是一种装饰和附属品,而是作为真正独立的“人”呈现,这与中国新文学的精神旨趣密不可分。
孙犁曾这样说:“有人曾经发问:为什么对妇女这么有兴趣?我想,新文学之所以多表现妇女,是因为在中国,几千年来,妇女的苦难更深重;在今天,她们的新生解放,也更值得欢喜表扬和拥护。
”因此,孙犁对具有解放精神的新女性给予了高度赞扬。
二政治意识的觉醒是孙犁关注女性的立脚点青年媳妇是孙犁着重刻画的另一类人物形象,包括水生嫂(《荷花淀》《嘱咐》)、秋分(《风云初记》)、李小翠(《女人们·子弟兵之家》)等。
《荷花淀》中的水生嫂是一群送夫参军的妇女中的一个,水生把参军的意义和自己的举动向妻子“汇报”完后,女人低着头:“你总是很积极的……你走,我不拦你。
……你明白家里的难处就好了。
”丈夫第一个报名参军打仗,家庭的重担必然由这个女人柔弱的双肩去负荷,但新婚不久,她就毅然把丈夫送上了前线,义无反顾地挑起了照顾家庭和孩子的重担;水生一走八年,由于战争的需要,只能停留短暂的一个晚上。
水生嫂毫无怨言,第二天天不亮,就烧好烙饼,煮好鸡蛋,亲自撑上冰床子送丈夫回到了部队。
这里,没有山盟海誓,也没有豪言壮语,但一个中国女性对丈夫的痴情,对家庭的珍爱,对国家的热爱,便自然而然地统一在最朴素的语句里,正如孙犁所说,“她们在抗日战争年代,所表现的识大体、乐观主义以及献身精神,使我衷心敬佩到五体投地的程度”;《风云初记》中的秋分,自十七岁送走丈夫高庆山后,便在家里和妹妹春儿一起,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一等就是十年。
从心底爆发出的激昂的抗日自卫情绪,使她成为农民暴动时期的女战士,分担了十年的痛苦又分担到了斗争的光荣;双眉是一个活泼开朗、爽直倔强、能干好胜的青年妇女的形象。
虽有急躁、自满和脱离群众的缺点,但在党的教育下,这个不断努力要求进步的积极分子,最终战胜了保守落后势力的偏见,克服了自身的弱点,成为村里的妇女大队长。
为了表现女性解放,孙犁还着重了描写女性的政治意识的觉醒。
深受旧制度压迫与残害的女性,如今积极投身到革命的洪流中,她们有的直接到前线与敌人作战,而更多的则是作敌后革命工作。
她们深知国、家和个人的关系,因此能够放弃个人得失与幸福而把革命的事业放在第一位!正因为如此深明大义,水生嫂和那些妇女们才能那样支持丈夫的工作,并将整个家庭的苦难与劳作挑在自己肩上。
三美和善相统一的女性群像特征孙犁欣赏的女性,大都“纯洁”、“优美”、“俊俏”、“聪明”、“温柔”、“伶俐”。
在孙犁眼中美的女性一般都体格健美、面容清秀、周身焕发着女性特有的温柔的魅力,这是他衡量女性美的一个重要尺度。
如《老胡的事》里,“小梅的身体……匀称而粗壮”;铁匠的妻子“长得很高大丰满,红红的脸孔也很光润。
”;《正月》里的多儿“身子发育得匀称结实,眉眼里透着生气。
”作家笔下的这一个个健康的躯体里蕴含着一种象征生命延续力的力量,也寄托着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中华民族一定会不断发展壮大的希望。
更为重要的是,在美的外表下,她们个个还心灵手巧、泼辣能干,经得起生活的重压,能够克服战争带来的各种困难。
她们不仅有着姣好形象,有着外在形式的美,还有着勤劳、勇敢、善良和对爱情忠贞不渝的传统美德,有着护家爱国的美好心灵。
虽然她们所生活的环境和时代不同,她们的身份也不尽相同,但她们却有着共同的美好心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有着共同的人性美和人情美,她们内心世界都有着战胜苦难的信念和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她们不在乎个人得失,只要国家和人们需要,她们就将自己最珍贵的东西奉献出来。
送儿参军,送丈夫上战场,做军鞋,照看伤员,参加妇救会,毫无怨言地支持丈夫的工作,勇挑家庭劳作的重担而无怨无悔。
孙犁正是以青年女性面容的姣好、体格的健壮、动作的优雅以及突显出的青春活力来渲染热烈明快的氛围和蓬勃向上的气势,更隐喻冀中平原如火如荼的革命事业。
可以说,孙犁笔下的那些美丽可爱的人物形象里寄寓着作家的憧憬和理想。
四至善至美的审美追求1 阴柔之美的审美标准和情感态度每位作家都有着自己的审美追求,不同的审美追求形成作家不同的审美特色和个性,在文学创作中的孙犁向来不追赶浪头,不随波逐流,始终保持着自己一贯的风格和独立,保持着那份内省和敏感,通过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思考社会,从不随着社会风潮、政治风潮东突西奔,上下浮沉;相对于主流文化在描写女性时表现出的那种高高在上的男权话语特征而言,孙犁在小说创作中能以平等的态度去探究女性、感受女性,他的小说能更多地触及女性的内在特质,从而表现出女性那如云朵一样变幻莫测的情感波动。
孙犁是一位力争使生活变得美好的作家,所以他创作作品时,尽力去发现和描写有关农村生活中体现真善美的事物,他对女性的关注与描绘,看重的不是她们与男性一致的“阳刚之美”,而是女性特有的“阴柔之美”,这些有别于男性的只属于女性的美,往往体现着人生的诗意与温情。
孙犁这种对女性形象美的欣赏趣味,正体现着他对女性的审美标准和情感态度。
2 “美”“善”统一的极致生命情态发掘人类身上“善良的”、“美好的”品性,一直是孙犁孜孜不倦的探求。
孙犁晚年曾对自己这种情感的偏执做了理论的总结:“善良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能达到一种极致。
在一定的时代,在一定的环境,可以达到顶点。
我经历了美好的极致,那就是抗日战争。
我看到农民,他们的爱国热情,参战的英勇,深深地感动了我。
我的文学创作,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
我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善良的东西和美好的东西。
”孙犁是热爱生活的,正因为热爱生活才能描绘出众多美丽风景和人物形象,尽管他出生在国家和民族灾难深重的时段,伟大的抗日战争,曾召唤无数革命青年投身其中,孙犁也不例外。
但残酷的烽火岁月,却使人民的精神品质和民族勤劳勇敢的优良传统得到了充分的发扬。
孙犁为之而感动,于是他着力描写和赞扬故乡的风光美和人情美,并塑造了一大批善良纯朴的农村妇女形象。
孙犁不仅描写她们的美丽容貌和特殊素养,而且深入她们丰富、复杂的情感世界,从她们命运的变化反映时代风云变幻,在文学的世界里构筑他理想的王国。
在孙犁看来,最能体现人类“极致”之美的方式,莫过于塑造女性形象。
在他系列“抗日小说”中,32部短篇小说中就有21篇是以描写女性主人公为主。
这些女性在战争的背景下展示了“极致的生命情态”,由于美和善的统一,作家在这些女性身上反映了时代风云之气,展示了全民族抗战的精神,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追求。
3 女性意识及崇拜思想在《老胡的故事》里,孙犁曾这样赞美女性:“在老胡的心里,那个热爱劳动的小梅和热爱战斗的妹妹的形象,她们的颜色,是浓艳的花也不能比,月也不能比;无比的壮大,山也不能比,水也不能比。
”孙犁自己曾直言女性的伟大,“我以为女人比男人更乐观,而人生的悲欢离合,总是与她们有关,所以常常以崇拜的心情写到她们”。
孙犁的这种女性崇拜思想,源于他一生所受的女性影响和丰富的情感经历。
正是这种女性崇拜思想,让孙犁在小说创作中更注重于对女性内在生命理想的表现。
孙犁曾说:“理想、愿望之于艺术家,如阳光雨露之于草木。
艺术家失去理想,本身即将枯死。
理想就是美,就是美化人生,充实人生,完善人生,是艺术的生机和结果。
”孙犁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在塑造农村青年女性形象时,孙犁表现出了一种根据自己主观的“理想和愿望”“美化人生”“完善人生”的创作心理倾向。
女性意识是孙犁文学创作的重要内涵,它使孙犁对女性解放及政治意识的觉醒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孙犁能如此尊重、崇仰女性,反映了他的女性意识的现代性,也决定了其作品特殊的品格、审美意趣和艺术气质,但由于传统文化过于深厚的积淀,也由于缺乏阳刚之气和现代思想意识的烛照,从而使孙犁文学创作少了一些批判精神和伟力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