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农大:斑马鱼养殖综述
- 格式:doc
- 大小:170.50 KB
- 文档页数:5
斑马鱼的养殖方法是什么有哪些形体特征斑马鱼身体延长而略呈纺锤形,头小而稍尖,吻较短,全身布满多条深蓝色纵纹似斑马。
很多人好奇斑马应该如何养。
以下是由店铺整理斑马鱼的饲养方法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斑马鱼的饲养技术一、缸和水的准备饲养方法的研究缸的准备主要是清洁和消毒。
消毒我是采用沸水消毒法,消毒既彻底,还没有化学药物消毒后遗留的的问题,同时还是最环保的方法。
要注意的是消毒时先把缸放平稳,一定要平稳,否则容易裂的。
然后要先加少量沸水,让玻璃适应温度,以防止玻璃突然高度受热而炸裂。
最后再加适量沸水进行消毒。
养水是将自来水静置3到5天,将水中氯气挥发干净。
然后将水加入消毒后的缸中,再加入硝化菌,用水妖精连续充氧24小时,即可初步建立起硝化系统,这样的水就可以放鱼了。
二、接鱼接到鱼后,不要急于打开包装箱,回家后暗光处开箱。
途中防止动作过大导致的震动或翻滚。
因为鱼停食、无光的环境下,再经长途、长时间运输后,体质虚弱、精神紧张,因此要特别小心,防止鱼受惊而导致撞袋或撞缸受伤,或导致因惊恐引发的夹尾等情况。
因此一切工作都要温柔小心的操作。
斑马鱼的形态特征斑马鱼体长4~6厘米。
体呈纺锤形。
背部橄榄色,体侧从鳃盖后直伸到尾未有数条银蓝色纵纹,臀鳍部也有与体色相似的纵纹,尾鳍长而呈叉形。
雄鱼柠檬色纵纹;雌鱼的蓝色纵纹加银灰色纵纹。
斑马鱼的科学启发为盲人带来福音在放大2.1万倍的照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耳蜗内的“毛细胞”斑马鱼因为它具有自我修复破损视网膜的独特能力。
英国科学家1日说,他们首次发现,人类视网膜中细胞与斑马鱼相似,并计划在5年内将研究结果用于失明患者治疗,让他们重见光明。
这项研究仅在英国就能为成百上千名患者带来希望。
英国皇家盲人学会的安尼塔·莱特斯通说:学会对这一研究结果感到非常高兴,这可能有助于治疗因视网膜受损引起的失明。
帮助大量疾病患者困扰。
尽管手术治疗已指日可待,但研究人员仍担心,患者手术后会因移植他人细胞而产生排斥反应。
斑马鱼(Danio rerio)养殖综述Christian Lawrence布莱根妇女医院卡帕研究实验室马萨诸塞州美国收稿日期:2007年7月16日;改修日期:2007年8月24日;接受日期:2007年8月25日。
摘要:斑马鱼(Danio rerio)是脊椎动物研究的模式生物。
斑马鱼的优良性状有利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较强的繁殖力、短小的体型、繁殖周期短、胚胎早期光学透明性强等特性使得斑马鱼成为许多研究者研究其他项目青睐的对象,包括研究动物行为、鱼类生理机能和水产养殖毒性试验。
尽管如此,科学严谨的斑马鱼养殖技术还是很不发达。
尽管斑马鱼有很大的需求量,包括直接或者间接养殖。
斑马鱼的养殖缺乏应用养殖标准。
本文试图将已有的关于斑马鱼生物学和养殖的科学信息进行综述,可以用来提高这一重要的模型动物使用检索的效率。
本研究还强调了该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斑马鱼;Danio rerio;饲养;水产养殖;管理目录:1、引言 (2)2、斑马鱼自然生活史 (3)2.1、分布和栖息地 (3)2.2、生殖和行为 (3)2.3、寿命 (5)2.4、食物 (5)3、斑马鱼养殖 (5)3.1、水化学参数 (5)3.1.1、温度 (6)3.1.1、pH (6)3.1.3、硬度 (7)3.1.4、盐度 (7)3.1.5、溶解氧 (8)3.1.6、含氮废弃物 (8)4、营养、食物、投喂方式 (8)4.1、营养需求 (8)4.2、食物 (9)4.3、投喂 (11)5、繁殖和育种技术 (11)5.1、繁殖 (11)5.2、育种技术 (12)5.3、产卵效率 (13)6、幼鱼饲养 (13)6.1、幼鱼生物学 (13)6.2、食物和营养 (13)6.3、水质 (14)6.4、生长率和存活率 (15)7、成鱼培育 (15)7.1、放养密度 (15)7.2、遗传育种 (16)8、结语 (16)鸣谢 (16)参考文献 (16)1、引言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斑马鱼(Danio rerio)广泛作为遗传学和发育学研究的优良模式生物(Fishman,2001),最近斑马鱼还应用于的人类疾病和治疗药物筛选的研究当中(Penberthy et al.,2002;Sumanasa and Lin, 2004)。
斑马鱼养殖斑马鱼吃什么好
斑马鱼是热带鱼里面最好养的一种观赏鱼,而且也是热带鱼里最耐冷的鱼种,生命力极其顽强,斑马鱼很好养,从斑马鱼吃什么就可以看得出来,对水温要求也不是很严格,不要低于20度便可正常生长,但是斑马鱼抢食很厉害,如果只养斑马鱼喂食量可以考虑多一点,和其他鱼混养可能就会出现一方吃不到食物的现象。
斑马鱼养殖,斑马鱼比较喜欢红线虫和冻红虫这类食物,但是对于热带鱼饲料有的斑马鱼可能不会接受,购买饲料的时候要选那种所有鱼都比较喜欢吃的饲料,斑马鱼饲料最好漂浮性饲料,沉底饲料斑马鱼可能不会喜欢吃也吃不到;饲料也会有颗粒状和粉末状的,斑马鱼体型较小,漂浮性粉末饲料就不错,如果要防止过多扩散可以购买喂食器,会方便很多,斑马鱼吃什么有时候也会出现挑食的情况。
除却以上食物,斑马鱼养殖还可以选择水蚤、蚊子、蚂蚁、火腿屑、虾肉等等这类杂食,但是这种食物并不建议经常喂食,还是以饲料为主食,这些为辅食就好,斑马鱼吃什么的食物很多,没有严格要求,但是需要保持干净,不破坏水质。
斑马鱼品种比较多,但是吃什么是不变的,记得养过的红斑马鱼就是很能吃。
1/ 1。
斑马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
斑马鱼是一种小型观赏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如下:
养殖方法:
1. 准备鱼缸:选择适合斑马鱼生活的鱼缸,建议使用10升以上的玻璃鱼缸。
2. 布置鱼缸:在鱼缸中放置适宜的底砂和装饰物,如水草、岩石等,营造适宜斑马鱼生活的环境。
3. 净化水质:使用过滤器过滤水质,保持水质清洁。
同时可以定期更换部分水质。
4. 保持水温:斑马鱼适宜的水温范围为24-28摄氏度,使用加热器来维持水温稳定。
5. 喂养饲料:选择适合斑马鱼的鱼食,如颗粒状或片状的精细鱼食。
每天喂3次,每次喂食量不要过多。
注意事项:
1. 配对饲养:斑马鱼是群居鱼类,最好一次养殖一对(1雄1雌)。
2. 观察行为:观察斑马鱼的行为,如是否有异常、打架等,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3. 避免过度喂养:不要过量喂食,以防水质恶化。
4. 定期换水:定期更换部分水质,保持水质清洁。
5. 防止疾病传播:如果发现斑马鱼患病,及时隔离和治疗,以防疾病传播给其他鱼类。
6. 避免剧烈光线:斑马鱼对强光敏感,应避免暴露在剧烈光线下,以免引起惊
恐或异常行为。
以上是关于斑马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的简单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斑马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斑马鱼是一种漂亮的小鱼,养殖它们可以让你的家里显得更加美观,但是斑马鱼的养殖技术较为复杂,如果没有正确的养殖方法和技术,那么斑马鱼将无法在生活环境中正常发育。
因此,对于想养殖斑马鱼的主人来说,关于斑马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非常重要。
首先,斑马鱼是一种纯净水鱼,所以主人们应当给它们提供一个洁净、安静的环境,以便斑马鱼能够舒适地生活。
给斑马鱼提供一个深度在30厘米以上的自然小湖,并在小湖里放入一些壤土、藻类、珊瑚等生活必需品,以增加它们的生活营养。
同时,斑马鱼的水温应保持在24-28摄氏度之间,湖水的pH值应保持在6.5-7.5之间,这样斑马鱼才能够得到理想的繁殖环境。
其次,斑马鱼有几种不同的品种,每种品种都有其特有的养殖要求,如红鳍斑马鱼需要温暖的湖水,而蓝鳍斑马鱼则需要更凉爽的水温。
斑马鱼的饲料也讲究,在养殖期间,斑马鱼应当有定期的饲食,可以适当添加生冷鱼仔、虾米和水果等,以提供斑马鱼营养丰富的饲料,以帮助它们健康成长。
在饲料的选择上,也要注意鱼类的毒素含量,避免使用有毒的饵料,以保护斑马鱼的健康。
此外,当养殖斑马鱼时,也要注意相互之间的关系。
斑马鱼是群居性鱼类,所以,主人必须在同一池中放入多条斑马鱼,以有利于斑马鱼的繁衍,并减少它们精神上的压力;同时应注意,多条斑马鱼之间须有充分的空间,以免它们相互之间互相攻击,对斑马鱼的健康不利。
最后,斑马鱼养殖方法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它们的身体状况和行为健康正常。
定期清洁池塘,以防止水质变糟,并注意它们的大小,颜色和活动情况,以便及早发现斑马鱼的异常表现,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斑马鱼的健康生活。
总之,斑马鱼养殖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如果想让斑马鱼在家里健康地生活,就必须做好以上所有工作,以确保它们得到更多的营养和充分的护理。
以上便是斑马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给想养殖斑马鱼的朋友们带去帮助。
斑马鱼作为一种观赏性的模式生物,广泛存在于家庭、酒店和科研实验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一种鱼类,相信很多人也有冲动养殖斑马鱼。
但和其他生物的养殖一样,在养殖斑马鱼的过程中需要注意到很多问题。
一、养殖设备的要求。
日常室内和科研实验室养殖时需要选择合适且质量合格的水族箱,这样能够保证斑马鱼的正常生长,不会影响日常观赏和科研活动。
首先,因为斑马鱼的体型比较娇小,一般是3-4厘米,一般选择比较小的水族箱。
但是也是要注意到养殖量,当养殖量很大时,需要选择较大点的水族箱。
目前市面上在售的水族箱规格齐全,能够满足不同科研和酒店、家庭养殖斑马鱼的需要。
二、养殖水质的要求。
斑马鱼养殖起来很简单,对水温水质的要求要并不高。
一般而言,它的养殖水温要保持在27度左右即可,但若水温低于这一范围,斑马鱼也能够调整自身积极适应,不会影响斑马鱼的正常生存。
在水质方面,斑马鱼养殖的水质维持在中性或偏软性水都是可以的,均是斑马鱼能够接受的水质区间。
当然,在斑马鱼亲鱼繁殖期间,其生存水质需要用软水,因为这样的水质能够提升卵子受精率和孵化率。
不少水族箱和养殖缸具有完整且独立的循环系统,及时进行水体流动和循环,以保持良好的水质,达到淡海水养殖均可使用的标准,配有恒温设备,可以根据不同研究和养殖需要调节水温,不会影响其生存环境。
三、养殖饲料的要求。
斑马鱼食性相当单一,喂养起来也是十分便捷,天然饵料和人工配合饲料都可以满足它的生长需要。
对于饵料,市面上不少生产厂家能够特别针对斑马鱼配置了相应的饵料,能够满足不同数量及成长阶段的斑马鱼饲养要求。
上海海圣生物实验设备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是一家从事水生物养殖设备制造的专业生产型企业,专为各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度身设计、制造水生物实验养殖系统,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生院东海水产研究所、黄海水产研究所、北京大学等。
近年来,海圣在斑马鱼养殖设备研发上取得新进展,开发出二代新品,既提升了性能又降低了运行成本。
斑马鱼的繁殖和饲养技术1 斑马鱼斑马鱼(Zebra fish,Danio rerio),又名蓝条鱼,花条鱼,斑马担尼。
斑马鱼,是淡水水族箱观赏鱼,原产于亚洲,体长约4公分,具暗蓝与银色纵条纹。
斑马鱼体型纤细,成体长3-4cm,对水质要求不高。
斑马鱼的雌雄不难区分:雄斑马鱼鱼体修长,鳍大,体色偏黄,臀鳍呈棕黄色,鱼纹显著。
雌鱼鱼体教肥大,体色较淡,偏蓝,臀鳍呈淡黄色,胚卵期鱼腹膨大明显。
斑马鱼属卵生鱼类,4月龄进入成熟期,一般用5月龄繁殖较好。
2 斑马鱼饵料及其营养成分斑马鱼对饵料的要求不高,人工配合饵料及各种鲜活饵料均可。
但为保证斑马鱼较好的繁殖和生长,最好多种饵料结合投喂,人工饵料可以用软颗粒饲料或者全价硬颗粒饵料。
所用配合饵料的蛋白质含量要高于40%,粗脂肪高于3.5%,水分低于4%,钙、磷含量分别为0.9%-1.6%和0.8%-1.4%。
如果培育亲鱼,配合饵料中应添加一些促进性腺发育的元素,如Va、Vd、Ve以及微量元素锌、铁等。
在不同的发育时期选用鲜活饵料的种类不同。
在斑马鱼仔鱼阶段,可以投喂草履虫、轮虫、酵母等作为其开口饲料;在幼体阶段,可以投喂卤虫的无节幼体;随着斑马鱼的长大,饵料也变得丰富起来,可以投喂大型的浮游动物类以及桡(rao)足类,或者是蝇幼虫、摇蚊幼虫、水蚯蚓等,也可以投喂捣碎的小鱼小虾。
活体饵料对斑马鱼的性腺发育可以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因此在亲鱼培育时,适量增加活体饵料会缩短其性腺发育周期。
3 斑马鱼的繁殖斑马鱼亲卵亲鱼的培育:斑马鱼在繁殖时通过光周期作用,在日出后产卵,为促进斑马鱼的成熟,我们在水族箱内按照雌雄1:2-1:3的比例放入斑马鱼,控制光周期为14:10(光照14h,黑暗10h),如有必要可以用黑布水族箱罩住,增加水体温度至28.5摄氏度,增加投喂次数,可以由原来的每天投喂2-3次增加为4次,并且增加鲜活饵料的投喂。
(1)自然产卵:斑马鱼一般10-12周可达到性成熟,但最好用17-18周的亲鱼进行大规模繁殖,斑马鱼为异体体外受精,繁殖周期短(一般7d左右),温度适合时一年四季都可产卵,卵量300-1000粒,为非粘性沉型卵。
斑马鱼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摘要:斑马鱼是一种受欢迎的淡水观赏鱼,其漂亮的色彩和活泼的个性使其成为许多养鱼爱好者的首选。
本文将介绍斑马鱼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选购、水族箱设置、喂养和疾病防治等方面的内容。
正文:斑马鱼(Zebra Danio)是一种来自印度的淡水观赏鱼,以其醒目的黑白条纹而得名。
斑马鱼是一种对环境适应能力强且繁殖能力极强的鱼类,适合作为淡水水族箱中的仙人掌平台沉底配合鱼种。
下面,我们将介绍斑马鱼的养殖方法和需要注意的事项。
一、选购选购健康的斑马鱼非常重要。
在选择时,应该选择活泼、身体完整无异常病变的个体。
同时,应该留意其鳞片,避免有剥落或变色现象的鱼类。
最好到正规的宠物店购买,以确保鱼类的品质和服务。
二、水族箱设置斑马鱼活动范围较广,所以需要一个相对宽敞的水族箱。
建议至少选择一个容量为十加仑的水族箱作为斑马鱼的家。
水族箱应该设置表层过滤装置来保持水质清洁,并使用充足的照明设备来提供适当的光线。
此外,水族箱内的温度应尽量保持在摄氏23至28度之间,并需要定期监测和维护水质。
三、喂养斑马鱼是杂食性鱼类,可以接受各种食物,包括鱼粮、鱼片、冷冻食品和活食如蚯蚓、浮游生物等。
建议供应高质量的鱼食,并根据鱼的需求进行适量喂养。
适量的喂养可以避免水体污染和过度肥胖。
定时喂食并记录喂食量有助于确保斑马鱼的健康和适当发育。
四、疾病防治斑马鱼一般较为健康和抵抗力强,但仍然需要注意疾病的防治。
水族箱的水质与温度应保持稳定,避免短时间内的大幅度变化,这有助于减少鱼类发生疾病的可能性。
如果鱼类出现行为异常、食欲不振、颜色变暗等情况,可能存在病变。
此时应及时检查水质、调整饲养环境,并在必要的情况下寻求兽医的帮助。
总结:通过选择健康的斑马鱼、合理设置水族箱、适量喂食和注意疾病防治,我们可以成功养殖斑马鱼。
斑马鱼作为淡水观赏鱼的一种,不仅仅具有漂亮的外观,也能提供人们的放松和娱乐。
希望本文提供的养殖方法和注意事项能够帮助到有兴趣养殖斑马鱼的养鱼爱好者们。
2023年斑马鱼养殖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市场调研报告一、背景概述斑马鱼是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是目前市场上的一种高品质水产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水产品的需求也越来越高,水产养殖业也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趋势。
本文主要对斑马鱼养殖行业进行市场调研,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思考。
二、市场概况1. 市场规模目前斑马鱼养殖市场规模较小,但随着消费者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不断上升,市场规模有望逐步扩大。
据统计,目前国内斑马鱼养殖市场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南沿海地区,尤其是广东、福建、台湾等地区,市场规模较小,但仍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2. 市场需求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提高,消费者对斑马鱼等高品质水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加,市场需求逐渐增长。
目前,斑马鱼的主要消费人群为城市白领、中高收入人群等,其消费需求相对较高。
3. 竞争状况目前,斑马鱼养殖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行业竞争状况相对较弱。
但随着市场规模逐步扩大,未来必将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三、市场分析1. 行业发展趋势目前,斑马鱼养殖业仍处于初级阶段,并且市场规模相对较小,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市场规模有望逐步扩大。
未来,斑马鱼养殖行业将呈现出以下几个趋势:(1)市场规模进一步扩大:随着人们对高品质水产品需求的不断提高,斑马鱼养殖市场规模有望逐步扩大。
(2)技术革新:养殖技术的不断革新将会提高斑马鱼养殖效率,并减少养殖成本。
(3)品牌建设:随着市场的竞争加剧,品牌建设成为关键。
有实力的企业要加大品牌推广力度,尽快树立知名度。
2. 市场风险虽然斑马鱼养殖行业前景广阔,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斑马鱼价格可能出现波动。
(2)环境污染风险:斑马鱼是一种对水质要求比较高的鱼类,如果水质出现问题,可能会导致大量死亡,从而影响养殖效益。
(3)经营风险:斑马鱼养殖企业要面对各种经营风险,包括管理不善、技术不熟练、市场风险等。
饲养斑马鱼的方法有什么很多人都在问斑马鱼怎么养?其实养殖斑马鱼,对于环境的要求很高,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饲养斑马鱼的方法,一起来看看。
饲养斑马鱼的方法首先需要准备一个合适的水族箱,斑马鱼体型在4-6厘米之间,水族箱大小40*40*30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新缸,在放鱼之前需要先进行消毒,对于小缸可以用热水进行消毒,消毒干净而且没有任何有害物质残留,用热水消毒的时候不要一下子全倒进去,可以先到一部分沸水进去,然后再慢慢加热水进去,消毒之后就是养水了;水需要是暴晒或者晾了2-3天的水,而后将过滤开了,运行2-3天,进行一个养水的过程,天气冷了需要放加热棒,等红斑马鱼买回来之后需要先过水,将鱼和袋子放在缸里15-30分钟左右,然后让鱼进缸。
接下来需要考虑的就是红斑马鱼怎么养了,红斑马鱼对温度的承受范围在不低于16℃,但是建议温度维持在24-25℃范围内,这样更有利于红斑马鱼的生长,换水的话可以一周换一次,不必换水太勤,水中最好放置一些易活的水草,让红斑马鱼有一定的躲藏之处。
红斑马鱼怎么养主要的就是喂食,红斑马鱼是杂食性,几乎什么都吃,建议主要喂食热带鱼饲料和红线虫,这两样食物比较容易获得,不易败坏水质、携带病菌,红斑马鱼喂食建议一天一喂,不可喂撑,每次喂食7分饱即可,这样即可保持活力也不会因喂食而导致肠炎之类的疾病。
红斑马鱼怎么养很容易,只要水质不要有剧烈波动,正常喂食,基本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斑马鱼是低温低氧鱼,可以在10度的水中生活,比孔雀鱼都好养,是新手入门最好养的一个品种,换水要看饲养密度,养的鱼越多,喂的多,水脏的越快,如果养的少,半个月换一次没问题,一般大家都是一星期左右换一次,换水也不能整缸都换,会死鱼,看水的浑浊度,可以换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二,不管哪个阶段都可以喂红线虫,水蚤,丰年虾,人工饲料等,没有具体要求,都可以长的很好的,养鱼主要是水,水才是鱼生存的根本,因为水是鱼生存的必要条件和环境,即使5天不喂也未必会死可是水脏了,鱼就容易生病,除非是有些饲料是可以增加体色和抗病的,也不知道含不含化学药品。
请问斑马鱼要怎么养?原产地:南亚印度及孟加拉国的沿海各地的淡水水域。
饲养水质适应力强,从弱酸性水到中性水都可甘之若饴。
对硬度也没有讲究。
如果一定要说一个适合的水质状况的话,那么就请使用中性水质吧。
斑马鱼有几个变种鱼比方说豹纹斑马等等。
它们的习性基本一样养殖以及繁殖方法也基本相同。
斑马鱼的雌雄分别比较明显,雄鱼体形修长,各鳍肢相对也较长,色彩也显得艳丽一些。
雌鱼腹部膨胀,鳍肢相对也较短。
这一点尤其可以在那些人工改良的长鳍品种中非常明显的看出来。
繁殖斑马鱼是一件非常简单的事情,陶陶以前养长鳍豹纹斑马的时候,十来对种鱼每年都有大约一两千尾的幼鱼被繁殖出来。
卖吧,JS只肯出价2角一尾,实在不甘心。
所以只好用来当地图鱼的饲料。
当时陶陶称之为斑马灾难。
其繁殖的简单由此可见一斑。
斑马鱼的繁殖水质并不讲究,只需中性水质25-26摄氏度的水温即可。
雌雄比例为一比一,即一尾雌鱼和一尾雄鱼配对的比例。
这里陶陶将当年的繁殖经验告诉大家希望对大家有用。
繁殖箱的准备:斑马鱼的繁殖箱可以使用较小型的水族箱。
由于斑马的卵为无粘性的沉性卵,并且斑马鱼和其它鲤科鱼一样会吃掉自己的卵。
所以大家应该在水族箱底铺设一些可以将卵隐蔽起来的物品。
这些可以使用水草等物,陶陶以前是将玻璃弹球(也就是小孩子玩的玻璃球)密密的在箱底铺上一层,这样卵会从玻璃球的空隙落到水族箱底部,玻璃球可以将亲鱼和卵分开以免亲鱼吃掉卵。
另外,还可以用玻璃作出一个一个格子,放到繁殖箱里,每一格约10×10厘米,这样就可以将多对亲鱼放到一起产卵。
然后同时孵化,幼鱼也可以同时喂养和管理了。
海绵过滤器虽非必须物品,但最好还是给它们设置一下。
斑马鱼的幼鱼很强健,对水质的适应力也极强,但为了养得更加出色,良好的过滤器也是有用处的。
完全成熟的亲鱼雄鱼会有艳丽的婚姻色,雌鱼的肚子会因为怀卵的原故,涨的鼓鼓的。
当亲鱼入缸不久,只要水温合适不久就会开始追尾产卵。
如果入缸的亲鱼过了几天还没有追尾的动作,不要着急,那是由于它们还没有完全准备好。
斑马鱼怎么养繁殖特性:4月龄性成熟,5月龄体成熟,繁殖周期短,一般7天左右,一年四季都可产卵,产卵可达300~1000粒,成活率高。
40日龄即可上市,市场价每条1元左右,成本低,养殖效益较显著,是一种短、平、快的淡水观赏经济鱼类。
斑马鱼除了具有经济、观赏价值外,由于体小、卵大、卵径1~1.5mm,繁殖周转快,目前已成为研究脊椎动物(包括灵长类)胚胎发育及对外界环境变化,如紫外线、重金属盐类、农药、工业污水、放射性物质等对人类影响的良好研究材料;是一种极好的实验模式鱼;是取代青蛙、果蝇、小白鼠等作为研究对象的优良试验材料;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人工繁殖方法介绍如下:1 亲鱼培育:饲喂亲鱼的目的是为了获得高质量的受精卵。
饲喂亲鱼用的饲料有活性饲料和配合饲料两种,所饲配合饲料蛋白质应大于40%,粗脂肪大于3.5%,水分低于4%,钙0.9%~1.6%,磷0.8%~1.4%,并添加适量对性腺发育有作用的物质,如ve、va、vd、微量元素锌等,每天饲喂1~2次。
繁殖季节,每周可增加投喂2~3次枝角类、桡足类,丰年虫或开水烫过并研碎的小鱼、小虾等鲜活饲料。
在饲喂时应注意:①自来水预先存放2~3天。
②水质ph调到6.5~7.5。
③水的ph7~8。
2 性别鉴定:首先看皮肤,偏银灰色的为雌性,偏柠檬色的为雄性。
其次性成熟的雌鱼体形丰满,腹部膨大、松软,仰腹可见有明显的卵巢轮廓,手摸富有弹性。
雄性斑马鱼腹部扁平,身材显得修长。
3 受精:将亲鱼公、母分开饲喂2~3天(相互之间能够看到,可在饲养箱中加一玻璃隔板,将公、母分开)繁殖时将公、母按1~2∶1比例放入产卵池中进行产卵受精。
斑马鱼一般凌晨产卵,为防止亲鱼吞噬鱼卵,可用网孔2~3mm的网将亲鱼限制在产卵池的上半部活动,以防止亲鱼吞吃鱼卵。
每条雌鱼可产卵300~1000粒。
4 人工孵化:受精结束后获得的受精卵要及时捞出,剔除异物,将眼观有白色小斑点、畸形异常卵去除。
然后将受精卵移入培养箱中进行孵化,温度为25~28℃,温差不能够超过0.5℃。
2023年斑马鱼养殖行业市场规模分析斑马鱼养殖作为一种新兴的养殖品种,其市场增长态势正逐渐加快。
斑马鱼养殖已经成为一种潜力非常大的养殖行业。
本文将从斑马鱼养殖行业市场规模的角度对该行业进行深入分析。
一、斑马鱼养殖行业市场概述斑马鱼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洲流域的鱼类,由于其色彩艳丽,体形美观,成为了众多爱好者的心头好。
在养殖方面,斑马鱼具有短生命周期、适应性较强、繁殖力强等优点,因此在国内外都有一定的市场。
目前,主要的斑马鱼养殖国家有中国、泰国、新加坡和美国等。
二、市场规模分析1、国内市场规模斑马鱼养殖在全国范围内都有一定的市场份额。
随着近年来观赏鱼市场的不断扩大,斑马鱼作为一种高端观赏鱼品种,也得到了不少人的青睐。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9年年底,我国斑马鱼养殖总面积已达到25万亩左右,产量达到了8000吨左右,为产业增加了约20亿元人民币的产值。
2、国际市场规模目前,新加坡、泰国和美国是斑马鱼出口的主要目的地国家。
其中,泰国的斑马鱼养殖业非常发达,该国的斑马鱼出口已经成为一种较为重要的海外收入来源。
同时,新加坡和美国的市场需求也非常高。
据统计,目前国际市场对斑马鱼的需求量每年约为10万吨,市场价值在400万美元左右。
三、发展趋势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斑马鱼养殖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广阔。
未来几年,斑马鱼养殖行业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1、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在饲料、水质和养殖管理等方面,技术将会不断完善,提高养殖效益。
2、品种的多样化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未来会出现更多种类的斑马鱼,例如金斑马鱼、花斑马鱼等。
3、市场的进一步开拓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斑马鱼的健康功效将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市场前景也将会更加广阔。
总的来说,斑马鱼养殖行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和发展潜力,未来将迎来更好的发展机遇。
2024年斑马鱼养殖市场分析现状一、引言斑马鱼(Zebrafish)因其独特的外观、易于繁殖和养殖等特点,成为了近年来养殖业中备受关注的一种品种。
本文将对斑马鱼养殖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包括市场规模、主要养殖区域、市场竞争态势、发展趋势等方面。
二、市场规模斑马鱼养殖市场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据统计数据显示,全球斑马鱼养殖市场在过去五年内年均增长率超过20%,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高速增长。
目前,斑马鱼养殖市场的年产值已超过5000万美元。
三、主要养殖区域目前在全球范围内,斑马鱼养殖主要集中在亚洲地区,特别是中国、日本和新加坡等国家。
这些地区不仅具备较为完善的养殖技术和设施,还有丰富的市场需求。
同时,欧美地区也在逐渐兴起斑马鱼养殖业,但市场规模较亚洲地区还有一定差距。
四、市场竞争态势斑马鱼养殖市场竞争激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养殖技术:斑马鱼养殖技术是影响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技术先进的养殖场拥有更高的产量和质量优势。
因此,斑马鱼养殖企业间技术创新和不断提高成为了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
2. 市场推广:斑马鱼养殖企业通过市场推广策略提升品牌知名度,并通过营销手段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例如参加养殖展览、打造养殖相关的社交平台等,以扩大市场份额。
3. 产品质量: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需要对其品质有一定的要求。
养殖企业通过提高斑马鱼的饲养环境、饲料配方等方式来确保产品质量,以获得更多的市场竞争优势。
五、发展趋势斑马鱼养殖市场未来几年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技术创新: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研究的深入,斑马鱼养殖技术将不断提升,包括育种技术、疾病防控技术等方面,以满足市场对高质量斑马鱼的需求。
2. 市场多元化:未来斑马鱼养殖市场将逐渐向多个领域扩展,例如医药、科研等。
斑马鱼作为实验动物在药物研发和基础研究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3. 绿色养殖: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将促使斑马鱼养殖企业采取更加环保可持续的养殖方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斑马鱼养殖市场分析报告1.引言1.1 概述概述:斑马鱼是一种颇受欢迎的观赏鱼种,由于其独特的外观和活泼的性格,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将其养在家中或办公场所。
随着人们对休闲娱乐的需求增加,斑马鱼养殖市场逐渐兴起并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本报告将对斑马鱼养殖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行业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本报告将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部分。
在引言部分,将概述斑马鱼养殖市场的现状,介绍文章结构并说明报告的目的。
在正文部分,将针对斑马鱼养殖市场的现状、趋势分析以及竞争情况进行详细分析。
最后,在结论部分将对斑马鱼养殖市场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并提出相应的市场策略建议,最终对报告进行总结。
通过这样的文章结构,将全面深入地分析斑马鱼养殖市场的情况,为读者提供全面的市场分析报告。
1.3 目的目的:本报告旨在对斑马鱼养殖市场进行全面分析,包括现状、趋势、竞争情况、发展前景和策略建议,以帮助市场参与者更好地了解市场情况,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提高市场竞争力,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同时,通过本报告的撰写,也可以为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4 总结总结部分:通过对斑马鱼养殖市场现状、市场趋势分析和市场竞争情况的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斑马鱼养殖市场整体呈现出稳步增长的态势,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同时,市场竞争激烈,需要针对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制定有效的市场策略。
在未来,斑马鱼养殖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和挑战。
因此,合理制定市场策略和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是至关重要的。
希望本报告对斑马鱼养殖市场的相关行业从业者和投资者有所帮助。
2.正文2.1 斑马鱼养殖市场现状斑马鱼养殖市场近年来呈现出不断增长的趋势。
随着人们对斑马鱼的需求不断增加,养殖规模也在逐渐扩大。
目前,斑马鱼被广泛用于科研实验、教学展示及观赏等领域,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同时,由于斑马鱼生长周期短、繁殖力强,养殖成本低,因此养殖行业更加受到青睐。
2024年斑马鱼养殖市场规模分析引言斑马鱼养殖是当前养殖业中受到关注的领域之一。
斑马鱼是一种小型观赏鱼类,以其独特的斑纹而受到养殖者的青睐。
本文将对斑马鱼养殖市场规模进行分析,探讨其发展前景。
斑马鱼养殖市场概述斑马鱼养殖市场是观赏鱼养殖市场的一个重要分支。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观赏鱼的需求逐渐增加。
斑马鱼以其独特的外观和活泼的性格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从而推动了斑马鱼养殖市场的发展。
2024年斑马鱼养殖市场规模分析1. 斑马鱼养殖市场的发展趋势随着人们对观赏鱼的需求不断增加,斑马鱼养殖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近几年斑马鱼养殖市场每年的增长率稳定在10%左右。
这一增长趋势不仅受到了国内市场的推动,也得到了国际市场的认可和需求。
2. 斑马鱼养殖市场的消费群体分析斑马鱼养殖市场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鱼类爱好者、观赏鱼收藏家以及家庭和办公场所的观赏鱼爱好者。
其中,鱼类爱好者和观赏鱼收藏家占据了斑马鱼养殖市场的主要消费份额。
3. 斑马鱼养殖市场的销售渠道目前,斑马鱼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宠物店、养殖基地和电子商务平台。
其中,宠物店是消费者购买斑马鱼的主要途径。
养殖基地则是斑马鱼供应的主要来源,电子商务平台的兴起为斑马鱼的销售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渠道。
4. 斑马鱼养殖市场的发展前景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观赏鱼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
斑马鱼作为一种受欢迎的观赏鱼类,其养殖市场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养殖技术的提升,斑马鱼养殖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
结论斑马鱼养殖市场是观赏鱼养殖市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提高,斑马鱼养殖市场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斑马鱼养殖市场的消费群体主要包括鱼类爱好者和观赏鱼收藏家。
斑马鱼的销售渠道主要包括宠物店、养殖基地和电子商务平台。
未来,斑马鱼养殖市场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
(字数:1500)。
2实验方法2.1亲鱼培育及配对2.1.1亲鱼培育将亲鱼放在暂养箱中培育,雌雄鱼分开饲养。
水位为35cm,控制温度为26℃,每天投喂饵料二次,以鳗鱼料为主,时间为上午9点及下午4点,每日吸污一次,在上午7:30,每次换水5cm,换水要加入已经处理好的水,水质宜软些,这样有利于产卵及孵化。
2.1.2亲鱼培育将亲鱼放在暂养箱中培育,雌雄鱼分开饲养。
水位为35cm,控制温度为26℃,每天投喂饵料二次,以鳗鱼料为主,时间为上午9点及下午4点,每日吸污一次,在上午7:30,每次换水5cm,换水要加入已经处理好的水,水质宜软些,这样有利于产卵及孵化。
2.1.3产卵后将种鱼雌雄分缸饲养繁殖时可按雌雄鱼1:2 的比例放入繁殖缸内,每一天傍晚放鱼缸,第二天上午或中午就会开始产卵。
产卵后要将种鱼捞出且雌雄鱼分缸饲养。
一条雌鱼每次可产卵100~600粒,最多可达1000粒。
2.1.4水质管理等亲鱼培育及繁殖用水要求pH 值6.5~7.5 ,硬度6~8,水温25℃~26℃,宜较暗些,每天要吸污换水一次,每次换水5~10cm。
2.2孵化及育苗2.2.1 卵要用适当的药物处理,以防止水霉病等孵化时间约为60h,在前45h可以用较大的气量,并要适当换水,但45h之后就要减小气量,孵化时温度控制26℃左右。
2.2.2 鱼苗孵化后约50h可自由水平游动,在孵化后40h时就要投喂草履虫,每天2次,约7d后可逐步转为投喂丰年虫,约15d 后可逐步转为投喂鳗鱼饵料制成的软颗粒饵料(开始时可用丰年虫+水+鳗粉,5d后可转为水+鳗粉),25d后即可放鱼苗入水泥池中养殖。
2.3水泥池养殖2.3.1水泥池要用漂白粉化水后刷洗干净进水时过滤要严格,水位在50cm左右,进水后再用5mg/L漂白粉泼洒,五六日后毒性消失、水较熟后即可放鱼苗,水泥池上方要有遮阳网,以防强阳光直射而致使水温升高太快而造成日温差太大,水泥池中要放若干气石,气量可调到最大,沿池埂每2m设一个饵料台。
斑马鱼的养殖综述Christian Lawrence *摘要:斑马鱼成为著名的脊椎动物模式研究生物,它有很多与被作为人类疾病和发展研究模型一样深受欢迎的显著地特征:繁殖迅速,体型小,世代时间短,发育早期胚胎透明可见,同时,在其他学科上,包括动物行为学,鱼类生理学,水生生物毒理学,也深受研究者的喜爱。
尽管如此,但斑马鱼科学严谨的养殖技术却发展落后。
虽然有很多来自不同的资源的直接和间接关于斑马鱼养殖的文献信息,但几乎没有用于制定标准文案。
本篇回顾旨在使与斑马鱼的生物学特性和养殖相关的科学信息更加完整,以便提高这个重要的模式生物在科学研究中的效率,以及强调在本领域需要个更长远的研究。
关键词:斑马鱼;斑马鱼类;养殖;水产业;管理.目录1. 前言 (2)2. 斑马鱼的生活史 (3)2.1 分布与生境偏好 (3)2.2 繁殖行为 (3)2.3 生命周期 (5)2.4 食性 (5)3. 斑马鱼的养殖 (5)3.1 水的化学特性 (5)3.1.1 温度 (6)3.1.2 PH (6)3.1.3 硬度 (7)3.1.4 盐度 (7)3.1.5 DO (8)3.1.6 含氮废物 (8)4. 营养,饵料和投喂实践 (8)4.1 营养需求 (8)4.2 饵料 (9)4.3 投喂 (11)5. 繁殖及繁殖技术 (11)5.1 繁殖 (11)5.2 繁殖技术 (12)5.3 产卵率 (13)6. 幼鱼的培育 (13)6.1 幼鱼的生物学特性 (13)6.2 饵料和营养 (13)6.3 水质 (14)6.4 生长率和存活率 (15)7. 成鱼的管理 (15)7.1 饲养密度 (15)7.2 基因育种工程 (16)8.结论 (17)致谢 (17)参考文献 (17)1.前言在过去的20年来,斑马鱼在基因研究与发展(Fishman,2001),以及最近的人类疾病和治疗药物的筛选方面(Penberthy et al.,2002;Sumanasa and Lin,2004),成为著名的脊椎动物模式研究生物。
2023年斑马鱼养殖行业市场分析现状斑马鱼养殖行业是当前养殖业中较为热门的行业之一,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本文将从市场规模、市场竞争、市场趋势等方面对斑马鱼养殖行业的现状进行分析。
首先,斑马鱼养殖行业市场规模正在逐渐扩大。
斑马鱼作为一种红点斑马美洲鱼的品种,具有色彩鲜艳、生长快速、适应力强等特点,深受养殖户的喜爱。
随着人们对观赏鱼需求的增加,斑马鱼养殖行业的市场规模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次,斑马鱼养殖行业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斑马鱼养殖技术相对简单,投资成本较低,因此行业内存在很多小规模的养殖户。
这样就导致了市场上斑马鱼的供应量过剩,价格竞争激烈。
同时,斑马鱼的市场也存在一些不规范经营的现象,假冒伪劣产品层出不穷,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第三,斑马鱼养殖行业市场呈现出一些趋势。
一方面,随着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斑马鱼养殖的规模化、产业化趋势将会逐渐加强。
另一方面,随着人们对环保和健康生活的日益关注,养殖户在斑马鱼养殖过程中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饲料的健康安全问题,这将为市场带来一些新的机遇。
在市场分析的基础上,斑马鱼养殖行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和创新。
首先,加强市场的规范管理。
加大对市场的监管力度,打击假冒伪劣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保护消费者的利益。
其次,加强养殖技术的研发和推广。
提高养殖户的技术水平,推广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斑马鱼的品质和产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第三,加强行业的合作与交流。
养殖户之间可以加强合作,形成联盟,共同解决行业中的共性问题,推动行业的健康发展。
最后,重视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
通过打造自己的品牌形象,增强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
同时,通过各种方式进行市场推广,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和购买斑马鱼,拓展市场。
总之,斑马鱼养殖行业市场规模正在不断扩大,但同时也面临着市场竞争激烈的挑战。
养殖户应加强管理和创新,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挑战,实现可持续发展。
斑马鱼(Danio rerio)养殖综述Christian Lawrence布莱根妇女医院卡帕研究实验室马萨诸塞州美国收稿日期:2007年7月16日;改修日期:2007年8月24日;接受日期:2007年8月25日。
摘要:斑马鱼(Danio rerio)是脊椎动物研究的模式生物。
斑马鱼的优良性状有利于研究人类疾病的发生与传播。
较强的繁殖力、短小的体型、繁殖周期短、胚胎早期光学透明性强等特性使得斑马鱼成为许多研究者研究其他项目青睐的对象,包括研究动物行为、鱼类生理机能和水产养殖毒性试验。
尽管如此,科学严谨的斑马鱼养殖技术还是很不发达。
尽管斑马鱼有很大的需求量,包括直接或者间接养殖。
斑马鱼的养殖缺乏应用养殖标准。
本文试图将已有的关于斑马鱼生物学和养殖的科学信息进行综述,可以用来提高这一重要的模型动物使用检索的效率。
本研究还强调了该领域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关键词:斑马鱼;Danio rerio;饲养;水产养殖;管理目录:1、引言 (2)2、斑马鱼自然生活史 (3)2.1、分布和栖息地 (3)2.2、生殖和行为 (3)2.3、寿命 (5)2.4、食物 (5)3、斑马鱼养殖 (5)3.1、水化学参数 (5)3.1.1、温度 (6)3.1.1、pH (6)3.1.3、硬度 (7)3.1.4、盐度 (7)3.1.5、溶解氧 (8)3.1.6、含氮废弃物 (8)4、营养、食物、投喂方式 (8)4.1、营养需求 (8)4.2、食物 (9)4.3、投喂 (11)5、繁殖和育种技术 (11)5.1、繁殖 (11)5.2、育种技术 (12)5.3、产卵效率 (13)6、幼鱼饲养 (13)6.1、幼鱼生物学 (13)6.2、食物和营养 (13)6.3、水质 (14)6.4、生长率和存活率 (15)7、成鱼培育 (15)7.1、放养密度 (15)7.2、遗传育种 (16)8、结语 (16)鸣谢 (16)参考文献 (16)1、引言在过去的二十年间,斑马鱼(Danio rerio)广泛作为遗传学和发育学研究的优良模式生物(Fishman,2001),最近斑马鱼还应用于的人类疾病和治疗药物筛选的研究当中(Penberthy et al.,2002;Sumanasa and Lin, 2004)。
斑马鱼的很多属性包括小的体型、快速的生长和较短的繁殖周期、胚胎早期光学透明性强、容易驯养、基因组与人类相似等特性使得斑马鱼在生物药物研究中得到很大的应用。
斑马鱼在其他研究领域的应用也将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特别是斑马鱼基因组的研究为未来深入研究基因功能提供了有利的工具和方法(Dahm and Geisler, 2004; Jekosch, 2004)。
考虑到将斑马鱼作为重要的实验动物模型,随着大量斑马鱼的需求,大量经济需要花费到建立和维护斑马鱼养殖设施中。
但是令人们惊讶的是斑马鱼的养殖技术相对于其他普通养殖品种还很落后,比如罗非鱼(e.g. Lim and Webster, 2006)、斑点叉尾鮰(e.g. Tucker and Robinson, 1990)、鲤鱼(e.g. Billard, 1995)。
关于斑马鱼养殖的标准也很不完备、很不充分。
关于众多研究设备中的斑马鱼养殖技术的交流并不存在,一些较好的养殖技术常常被所有者保护孤立起来,也得不到前人研究成果的帮助。
导致这一不好现状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许多斑马鱼养殖设备都不是适合斑马鱼生长的最佳水平。
这种状况将越来越严重,研究者对这一动物模型越来越陌生,当他们设计实验标准时查阅不到科学的、严谨的资料已建立最新的养殖标准。
尽管斑马鱼养殖的条件标准缺乏,但是斑马鱼的研究却很系统全面。
在斑马鱼作为研究模式生物之前曾经就被用作研究鱼类的很多生物性状(Laale, 1977)。
几年后,研究者通过大量资本的投入获得很多实践经验,现在他们更偏向于利用斑马鱼来在生物医学实验室研究鱼类的繁殖(Hisoaka and Firlit,1962a,b; Eaton and Farley, 1974; Niimi and LaHam, 1974)、集群(McCann et al., 1971; Engeszer and Ryan, 2004)、水生动物毒物(Hill et al., 2005)、渗透压调节(Boisen et al., 2003)和嗅觉(Bloom and Perlmutter, 1974; van den Hurk and Resink,1992)。
最近还有研究小组发表了关于斑马鱼自然生活史(McClure et al., 200)、营养条件(Carvalho et al., 2006)和繁殖行为(Spence and Smith, 2005)的研究报道。
这些研究可能会为斑马鱼的生物学习性研究提供大量丰富的资料,甚至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利用于斑马鱼的饲养管理。
然而,尽管有这些研究报道,但是他们之间并不能相同。
发表在杂志上的这些信息并不能完全代表各斑马鱼研究机构的普遍观点。
2、斑马鱼的营养一个更加全面的关于斑马鱼自然生活环境的了解,斑马鱼生境偏好、繁殖行为、食物组成等对于完善斑马鱼养殖条件标准和优化他们广泛作为生物医学研究及遗传行为学研究的实验材料都是很有必要的。
然而,关于斑马鱼自然生活的研究资料很少,并且远远滞后于对该物种的那些非常有意义的基因和发育过程的数据。
在生产实践中,制定斑马鱼关饲养条件标准的行为和生态学信息很少。
但是,这种趋势必须加以改变,作为模式生物的斑马鱼需求越来越大,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比如行为遗传学的研究(Miklosi and Andrew, 2006)。
关于养殖条件标准的这些重要信息来源于少数研究的结果,这些研究数据先后被引用多次或者在本文中引用到。
下文是根据这些信息整理的简短总结,随着研究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将会应用到提高斑马鱼养殖设备,可以用于提高斑马鱼在研究设施。
Spence等人对斑马鱼的行为和生态学习性给出了更为详细的报道。
2.1、斑马鱼的分布和生境偏好斑马鱼原产于亚州南部,广泛分布于印度、孟加拉国、尼泊尔、缅甸以及巴基斯坦(Rahman, 1989; Barman, 1991; Talwar and Jhingran, 1991; Menon, 1999; Bhat, 2003)。
这些分布地区大多是季风气候,有明显的降雨和干旱季节,能有效影响斑马鱼栖息地的其后参数包括水化学和资源丰富。
有报道称斑马鱼能在这类生境中各种各样的环境生存,包括灌灌水渠、水稻农田、人工鱼池、河流上游甚至快速流动的溪流中都生活有斑马鱼(Menon, 1999; Daniels, 2002; Bhat, 2003)。
然而,在印度(McClure et al., 2006)和孟加拉国(Spence et al., 2006)开展的两次野外调查结果发现,迄今为止斑马鱼有着广泛的分布范围和生境。
McClure等人在印度孟加拉邦和北方邦恒河流域选取6个采样点,在3处发现有斑马鱼存在,其中包括稻田和山间安静溪流(McClure et al., 2006)。
Spence等人在孟加拉国恒河和雅鲁藏布江流域内抽样调查23处斑马鱼情况,其中9处调查地点发现有斑马鱼存在(Spence et al.,2006)。
在印度的调查结果中可以发现,斑马鱼仅存在于小的或者流速较小的水体中,包括浅水池塘,其中很大一部分与水稻种植区域有关。
有趣的是,在发现斑马鱼的大部分或者全部区域都与水生植物有关。
显然,在田间和实验室内进行野生和家养斑马鱼的行为研究,繁殖时倾向于有水生植物的地方进行产卵(Spence et al., accepted for publication)。
所有研究表明,在发现斑马鱼水体中其物理和化学特性也会影响到斑马鱼的分布,其中物理化学因素包括pH、温度、盐度、透明度(賽奇圆盘)、深度以及消光系数(见表1)。
总之,这些光观察研究表明斑马鱼一般喜欢生活在静止或者微流水的水体中,pH偏碱(pH~8),水体透明度较深(~>35cm)。
这些参数对实验室养殖斑马鱼的最佳养殖条件的水化学因素设计有利,当斑马鱼被饲养在它们已经适应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其生产量就会很高(Buttner et al., 1993)。
在未来夏季的田间调查将更加丰富研究条件、扩大栖息调查范围,研究斑马鱼在自然条件下栖息全范围,以便设计出实验室里饲养斑马鱼的最佳水化学条件。
2.2、繁殖和行为斑马鱼作为研究材料主要是因为其稳定而又大量的繁殖力,生产大量的胚胎。
斑马鱼在野外生殖生物学和行为信息与其养殖相关联。
然而,对该物种的认识还很少。
虽然大量可供利用的研究数据大部分来源于收集者对动物的调查过程(i.e. Barman, 1991),但也有越来越多的详细报道,特别是最近几年(McClure et al., 2006; Spence et al., 2006)。
目前收集到的证据表明斑马鱼常常以小群体(5-20个个体)出现在微流水水体或者泛滥平原的蓄水区(Pritchard et al., 2001)。
斑马鱼分批成熟产卵,在小群体内进行近亲繁殖,雌性亲本在卵产在水底,亲本没有护幼行为(Breder and Rosen, 1966)。
其他鱼类为了适应季风气候,通常在雨季到来之前进行产卵繁殖(Munro, 1990; Talwar and Jhingran, 1991)。
从对雌性斑马鱼的干燥季节成熟的卵观察发现斑马鱼繁殖力主要依赖于食物的量,当然肯定和降雨量也有关系(Spence et al., 2006)。
斑马鱼的卵属沉性卵,在水底(温度、水化学因素等)发育4-7天就孵化出仔稚鱼。
雄性斑马鱼具有保护生殖领地(Spence and Smith, 2005)和追逐雌鱼交配(Goolish et al., 1998)的行为。
雌鱼根据嗅觉反应选择交配(Spence and Smith, 2006a;Gerlach, 2006)。
实验室实验研究证明斑马鱼幼鱼依据嗅觉(Mann et al., 2003; Gerlach and Lysiak, 2006)和视觉(Engeszer and Ryan, 2004)因素近亲集群。
这项研究观察解释了斑马鱼幼鱼在野外浅滩内向近亲聚集的行为,虽然还没有被证实。
成年斑马鱼个体遗传关系我们任然不知道,但是实验结果表明当斑马鱼性成熟以后有近亲集群的习性,斑马鱼仔稚鱼和幼鱼从出生地点分散的习性(Gerlach and Lysiak, 2006)。
种群遗传学研究证实了这些假说,斑马鱼种群基因结构可变性。
通过微卫星标记实验发现从印度4处采集的斑马鱼基因结构不同(Gratton et al.,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