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第四版)李明志黎诣远第四篇-第十一章不完全竞争市场讲述
- 格式:ppt
- 大小:1.13 MB
- 文档页数:32
目 录第1章 导 论第一篇 产品市场第2章 消费者选择第3章 生产者选择第4章 企业与市场第5章 市场结构分析第6章 博弈论第二篇 要素市场第7章 要素的需求与供给第8章 劳动市场第9章 资本市场第10章 自然资源市场第11章 风险与资产选择第三篇 市场经济问题研究第12章 一般均衡与福利第13章 不完全信息第14章 外部经济第15章 公共产品第16章 政府与市场第1章 导 论1请解释下列概念稀缺性机会成本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均衡分析与边际分析需求与需求量供给与供给量需求的价格弹性均衡产量和价格答:(1)稀缺性“稀缺”是指相对于人们无限多样、不断上升的需要来说,用以满足这些需要的手段,即有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的。
同时,在既定的技术条件下,可利用的资源是相对不足、有限的。
有用的资源既包括土地、矿藏、森林、水这样的自然资源,也包括人力资源劳动力以及体现在劳动力身上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由原始生产要素生产出来的,再用于生产过程的资本物品,如机器、设备等。
在资源稀缺条件下,人们不可能随心所欲地生产,也不可能随心所欲地消费,稀缺性要求人们做出选择。
对社会来说,稀缺性体现在生产资源的相对不足。
社会在既定的资源条件下,不仅要在不同商品的生产中进行选择,还要在消费和投资中做出选择。
对个人来讲,稀缺性体现在消费资源(收入)的相对不足。
个人在一定的收入条件下不仅要在不同商品的消费中进行选择,还要在消费和储蓄间做出选择。
总之,资源的稀缺性是一切经济学分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
人们不可能拥有无穷无尽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物质资源,也不可能拥有无限的时间来享受和利用这些资源,稀缺性始终要求人们做出各种各样的选择,而选择即意味着“取舍”,这正是经济学产生的根源。
(2)机会成本机会成本是指将一种资源用于某种用途,而未用于其他用途时所放弃的最大预期收益。
机会成本的存在需要三个前提条件:①资源是稀缺的;②资源具有多种生产用途;③资源的投向不受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