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课标版)复习 考前抢分策略ⅰ 考前知识要点回扣 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31.34 KB
- 文档页数:13
高考即将到来,在后期有限的时间里,怎样才能做到有效复习并在高考时发挥最佳水平呢?第一,考前应回归课本和错题笔记,对基础知识查缺补漏,尤其要对自己知识结构中的薄弱环节重点留意,如:熟记酸碱盐溶解性、元素周期表前四周期及每一主族元素、金属活动顺序表、电解时离子放电顺序、以及电解的四种基本类型等;第二,温习重要的基本规律及题型应用范例,巩固重要的解题技巧。
如有关氧化还原反应、物质结构理论、电离理论、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基本概念、基本题型、典型范例、近几年高考题型变化趋势,重要元素化合物的相互转化规律、重要的化学反应等,尤其对中学化学中的重点、热点物质,如氯气、次氯酸(盐)、氮氧化物、硫氧化物、钠、过氧化钠等的性质、制法、有关题型等,应重点复习;第三,在最后的冲刺中,不要再做难题、新题,把精力用在清理和回顾上,因为现在是巩固成果、提高自信的时候了。
高三我们已经做了足够多的题目,有些题目甚至已经做过几遍了,这时只要做好归纳总结的工作,温错而知新,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将过去重要模拟考试的试卷认真看一看,重点看当时教师评讲记录和自己对重要题目的错误反思,并由此及彼地纵横联系,提高复习的针对性。
读书先是由薄变厚,现在应该是由厚变薄,我们掌握的题目先是由少变多,现在该是由多变少的时候了。
我们只有将学到的知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经过整理、打包分成若干类,使知识、题型主线清晰起来,这才算是完美的收官,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大脑轻松起来,亮堂起来;第四,考前几天最重要的是休养生息、预防疾病、调整心态、做好考前各项准备工作。
在高考之前,考生都是身经百战,应该已经积累了不少考试经验,要将这些经验加以总结,在高考时派上用场。
考前要进一步熟悉考试规则(尤其注意与往年不同的变化),充分做好考试用品的准备工作,在教师和家长指导下,充分休息和合理饮食,但不宜打乱平常生活规律和饮食习惯,劳逸结合、张弛有度、忙而不乱、外松内紧。
考点一把握分类标准,理清物质类别1.物质常见的分类情况2.氧化物的常见分类方法氧化物⎩⎪⎪⎨⎪⎪⎧ 按组成元素⎩⎪⎨⎪⎧ 金属氧化物:如K 2O 、CaO 、Fe 2O 3非金属氧化物:如SO 2、CO 2、SO 3、P 2O 5按性质⎩⎪⎨⎪⎧ 成盐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如CO 2、SO 3碱性氧化物:如Na 2O 、CuO 两性氧化物:如Al 2O 3不成盐氧化物:如CO 、NO 特殊氧化物:如Fe 3O 4、Na 2O 2、H 2O 23.正误判断,辨析“一定”与“不一定”(1)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强碱一定是离子化合物,盐也一定是离子化合物(×)(3)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4)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5)能电离出H +的一定是酸,溶液呈碱性的一定是碱(×)(6)在酸中有几个H 原子就一定是几元酸(×)(7)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一定不含离子键(√)(8)盐中一定含金属元素(×)(9)能导电的一定是电解质,不导电的一定是非电解质(×)(10)强电解质的导电性一定大于弱电解质的导电性(×)4.识记常见混合物的成分与俗名(1)水煤气:CO 、H 2(2)天然气(沼气):主要成分是CH 4(3)液化石油气:以C 3H 8、C 4H 10为主(4)裂解气:以C 2H 4为主(5)水玻璃:Na 2SiO 3的水溶液(6)王水:浓盐酸与浓硝酸的混合物(体积比3∶1)(7)波尔多液:主要成分是CuSO 4和Ca(OH)2(8)肥皂:主要成分是C 17H 35COONa(9)碱石灰:NaOH 、CaO(10)铝热剂:铝粉和金属氧化物的混合物(11)漂白粉:Ca(ClO)2和CaCl 2的混合物考点一洞悉陷阱设置,突破阿伏加德罗常数应用一、抓“两看”,突破“状态、状况”陷阱一看“气体”是否处于“标准状况”。
一、考前备考1、回顾错题,想想如何在考试中避免类似错误。
把考试不该犯的错误写下来,如“名称”写成化学式,结构式写成电子式,离子方程式写成水解方程式等,在高考前多看几遍,提醒自己考场上不应犯同样的错误。
2、归纳整理,归纳高考的常考题型,以及常考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和答题规范。
3、每天坚持做适量的套题,限时训练,保持做题的感觉和节奏。
二、考点预测1.选择题选择题部分主要考查常规知识点,知识覆盖面大。
以容易题和中档题为主。
选择题的得分整份是试卷得分高低的关键,要想高考得高分,必须提高选择题的准确率。
选择题的答题时间一般控制在35分钟至45分钟时间内,和平时答题保持一致。
解答选择题时,应注意以下问题:(1)每个答案要有足够的理由说明其正确与否;(2)对有疑问的答案可先避开,先找出正确或不正确的答案;(3)反证法;(4)将文字语言转化成化学用语、基本规律、解题所涉及的基本公式、计算画流程等(一定要在草稿纸上列出,不可凭空想象);(5)注意答案的相关性与排斥性;(6)注意答案的要求(正确与不正确、最大与最小、离子总数与分子总数等)。
选择题主要考查考生应掌握的基础知识点,考点典型。
如物质微观(常见微粒、化学键等)结构的表示及其含义,化学反应原理(基本反应类型、反应快慢与限度),反应过程的表示(化学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电极反应式等)及其能量变化,常见分散系等化学基本概念与理论; Na、Al、Fe、Cu,Si等单质及其化合物,铵盐、钙盐、硫的化合物等最常见无机物及有机物类别的元素化合物知识;萃取、过滤等基本实验操作,实验方案设计、实验条件控制等化学实验基础内容。
选择题常考知识点如下,建议一定要突破。
(1)化学与生活:糖类、油脂、蛋白质的性质、应用;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
一般来讲,此类问题以人们生产生活中熟悉的材料为载体(如贴近教材、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等)综合考查考生所学的化学知识,此类型题难度不大。
注意古文表达与化学实际相结合。
Ⅰ.考前知识要点回扣一、常见物质的俗名及成分1.硫酸盐类(1)重晶石(钡餐):BaSO4(2)明矾:KAl(SO4)2·12H2O(3)蓝矾(胆矾):CuSO4·5H2O(4)绿矾:FeSO4·7H2O(5)芒硝:Na2SO4·10H2O2.矿石类(1)石英:SiO2(2)赤铁矿石:Fe2O3(3)磁铁矿石:Fe3O4(4)刚玉(蓝宝石、红宝石):Al2O 33.气体类(1)水煤气:CO、H2(2)天然气(沼气):CH4(3)高炉煤气:CO、CO2、N2等气体的混合物(4)焦炉气:H2、CH4等气体的混合物4.其他类(1)苏打(纯碱):Na2CO3(2)小苏打:NaHCO3(3)泡花碱:Na2SiO3;水玻璃:Na2SiO3水溶液(4)铝热剂:Al和金属氧化物(5)漂白液:主要成分为NaClO和NaCl(6)漂白粉:主要成分为Ca(ClO)2和CaCl2(7)碱石灰:主要成分为CaO、NaOH二、物质的状态和颜色1.固体物质(1)淡黄色:S、Na2O2、AgBr(2)黑色:CuO、MnO2、Fe3O4、FeO、FeS(3)蓝色:Cu(OH)2、CuSO4·5H2O(4)红褐色:Fe(OH)32.液体物质(1)蓝色:Cu2+、遇I2的淀粉溶液(2)黄色:Fe3+、碘的水溶液(3)浅绿色:Fe2+(4)紫红色:Mn、碘的CCl4溶液(5)红色:Fe(SCN)3(6)深红棕色:液溴(7)橙红色:溴的CCl4溶液3.气体物质(1)黄绿色:Cl2(2)红棕色:NO2、溴蒸气(3)无色:NH3、NO、SO2、H2S、CH4等三、二十五个实验现象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粉末生成。
2.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大量白雾生成。
备战高考高考化学大题高分技巧奉上!一定是你现在最需要的!化学学科大题的命题特点化学大题不但能较好地考查考生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更重要的是区分考生成绩优秀程度、便于高考选拔人才。
根据对近年高考理综第Ⅱ卷化学命题情况分析,其存在如下特点:1一般有4道大题其中包括1道化学反应原理题、1道实验题、1道元素或物质推断题、1道有机推断题。
2试题的综合程度较大一般都涉及多个知识点的考查。
如元素化合物性质题中常涉及元素推断、性质比较实验、离子检验、反应原理等问题。
再如化学反应原理题中的几个小题之间基本上没有多大联系,纯粹就是拼盘组合,其目的就是增大知识的覆盖面,考查知识的熟练程度及思维转换的敏捷程度。
3重视实验探究与分析能力的考查第Ⅱ卷大题或多或少地融入了对实验设计、分析的考查,如基本操作、仪器与试剂选用、分离方法选择、对比实验设计等。
把对实验能力的考查体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实验设计上融入了实验数据的分析,题型新颖。
理综化学学科大题的答题策略1元素或物质推断类试题该类题主要以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表知识或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为命题点,采用提供周期表、文字描述元素性质或框图转化的形式来展现题干。
然后设计一系列书写化学用语、离子半径大小比较、金属性或非金属性强弱判断、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判断及相关简单计算等问题。
此类推断题的完整形式是:推断元素或物质、写用语、判性质。
答题策略元素推断题,一般可先在草稿纸上画出只含短周期元素的周期表,然后对照此表进行推断。
(1)对有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目暗示的突破口,联系其他条件,顺藤摸瓜,各个击破,推出结论;(2)对无明显突破口的元素推断题,可利用题示条件的限定,逐渐缩小推求范围,并充分考虑各元素的相互关系予以推断;(3)有时限定条件不足,则可进行讨论,得出合理结论,有时答案不止一组,只要能合理解释都可以。
若题目只要求一组结论,则选择自己最熟悉、最有把握的。
有时需要运用直觉,大胆尝试、假设,再根据题给条件进行验证也可。
轻松拿高分!2018年高考化学重点知识汇总轻松拿高分!2018年高考化学重点知识汇总离子共存问题小结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化学元素金属性强弱生成氧气的反应小结有关水的反应小结生成氢气反应小结高考化学应试技巧总结第一、充分利用考前五分钟按照大型的考试的要求,考前五分钟是发卷时间,考生填写准考证。
这五分钟是不准做题的,但是这五分钟可以看题。
我发现很多考生拿到试卷之后,就从第一个题开始看,我给大家的建议是,拿过这套卷子来,这五分钟是用来制定整个战略的关键时刻。
之前没看到题目,你只是空想,当你看到题目以后,你得利用这五分钟迅速制定出整个考试的战略来。
我是教数学的,我一般要求我的学生拿着数学卷子,不要看选择,不要看填空,先看后边的六个大题。
这六个大题的难度分布一般是从易到难。
我们为了应付这样的一次考试,提前做了大量的习题,试卷上有些题目可能已经做过了,或者你一目了然,感觉很轻松,我建议先把这样的大题拿下来。
大题一般10分左右,这10分如囊中取物,你就有底气了,心情也好了。
但不建议从后往前做题。
特别是要看看最后那个大题,一看那个题目压根儿就不是自己力所能及的,就把它砍掉,只想着后边只有五个题,这样在做题的时候,就能够控制速度和质量。
如果倒数第二题也没有什么感觉,你就想,可能今年这个题出得比较难,那么我现在最好的做法应该是把前边会做的题目踏踏实实做好,不要急于去做后边的题目,因为后边的题目不是正常人能做的题目。
第二、进入考试阶段先要审题审题一定要仔细,一定要慢。
我发现数学题经常在一个字、一个数据里边暗藏着解题的关键,这个字、这个数据没读懂,要么找不着解题的关键,要么你误读了这个题目。
你在误读的基础上来做的话,你可能感觉做得很轻松,但这个题一分不得。
所以审题一定要仔细,你一旦把题意弄明白了,这个题目也就会做了。
会做的题目是不耽误时间的,真正耽误时间的是在审题的过程中,在找思路的过程中,只要找到思路了,单纯地写那些步骤并不占用多少时间。
2018年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分策略拿到试卷后,首先要听清监考老师的说明,看清试卷对考生的要求,答题说明和相关规定及注意事项。
答卷之前要认真填好卷头,在指定位置把自己姓名、考号等认真填好,在做题时要注意高考化学一轮复习高分策略:1、审题(1)、考生拿到试卷后,先看该试卷是不是本堂考试的试卷,再清点试卷页码是否齐全,检查试卷有无破损或漏印、重印、字迹模糊不清等情况。
如果发现问题,要及时报告监考人员处理,然后根据监考人员指令,在试卷规定的地方写上本人姓名和考号,第Ⅱ卷还要在卷面右上角的“座位号”栏里填写自己的座位号。
在开考铃响之前如有时间,可浏览试卷,大致估计哪些题熟悉易做,哪些题生疏难做。
(2)、仔细阅读答题说明。
每份试卷前面都有关于本卷考试“答题须知”之类的要求,如哪类考生答哪部分题;哪些题是选择题,哪些题是必答题;哪些题可直接做在考卷上,哪些题要答在另一份考卷上;总共有几页,有几题等等,这些情况在作答前都必须搞清楚。
每年高考,都有考生在这方面出问题,或漏看了两题,或漏答了一页,也有多答题的情况,或将应答在另一份考卷上的答在这一份考卷上。
(3)、看清题目要求。
比如做选择题,就要看清是选正确的还是选不正确的,是选单项还是选多项。
(4)、看清题目本身。
数理化等学科要看清符号。
要确实弄清楚每道题的题意,搞清楚题目给予的条件和要求。
因为考试要求可能与自己的答题习惯有所不同。
要特别注意题目的隐含条件。
考生应从题目的文字叙述,或从给出的示意图中去挖掘隐含条件,才能准确地解决问题。
要记住课题,在头脑中保持课题清晰,完整的印象。
不能瞎子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5)、尽量减少失误,力争多得分数纵观历次考试,因失误而失去的分数平均在5--10分左右,有的甚至更多,若能克服失误,在有效的时间内把会做的题目都做对,这就是很大的进步,通常易失误的方面有如下几点:①要抓住关键字在题目的问题中,通常出现如下词:正确与错误、大与小、强与弱、能与否,由强到弱或由弱到强,名称与符号,分子式与结构简式,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等,即使题目会做,由于不注意上述词语,就有可能造成失分。
Ⅰ.考前知识要点回扣
一、常见物质的俗名及成分
1.硫酸盐类
(1)重晶石(钡餐):BaSO
4
(2)明矾:KAl(SO
4)
2
·12H
2
O
(3)蓝矾(胆矾):CuSO
4·5H
2
O
(4)绿矾:FeSO
4·7H
2
O
(5)芒硝:Na
2SO
4
·10H
2
O
2.矿石类(1)石英:SiO
2
(2)赤铁矿石:Fe
2O
3
(3)磁铁矿石:Fe
3O
4
(4)刚玉(蓝宝石、红宝石):Al
2O 3
3.气体类
(1)水煤气:CO、H
2
(2)天然气(沼气):CH
4
(3)高炉煤气:CO、CO
2、N
2
等气体的混合物
(4)焦炉气:H
2、CH
4
等气体的混合物
4.其他类
(1)苏打(纯碱):Na
2CO
3
(2)小苏打:NaHCO
3
(3)泡花碱:Na
2SiO
3
;水玻璃:Na
2
SiO
3
水溶液
(4)铝热剂:Al和金属氧化物
(5)漂白液:主要成分为NaClO和NaCl
(6)漂白粉:主要成分为Ca(ClO)
2和CaCl
2
(7)碱石灰:主要成分为CaO、NaOH
二、物质的状态和颜色
1.固体物质
(1)淡黄色:S、Na
2O
2
、AgBr
(2)黑色:CuO、MnO
2、Fe
3
O
4
、FeO、FeS
(3)蓝色:Cu(OH)
2、CuSO
4
·5H
2
O
(4)红褐色:Fe(OH)
3
2.液体物质
(1)蓝色:Cu2+、遇I
2
的淀粉溶液
(2)黄色:Fe3+、碘的水溶液
(3)浅绿色:Fe2+
(4)紫红色:Mn、碘的CCl
4
溶液
(5)红色:Fe(SCN)
3
(6)深红棕色:液溴
(7)橙红色:溴的CCl
4
溶液
3.气体物质
(1)黄绿色:Cl
2
(2)红棕色:NO
2
、溴蒸气
(3)无色:NH
3、NO、SO
2
、H
2
S、CH
4
等
三、二十五个实验现象
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有白色粉末生成。
2.硫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3.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4.氢气在氯气中燃烧: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瓶口有大量白雾生成。
5.H
2、CH
4
在空气中燃烧:淡蓝色火焰,点燃它们与空气的混合气体可能发生爆炸。
6.新制氯水中加石蕊溶液:先变红色后褪色。
7.湿润的KI淀粉试纸遇氯气:试纸变蓝。
8.氯气遇到润湿的有色布条:有色布条的颜色褪去。
9.溴(碘)水中加入四氯化碳:溶液分层,上层接近无色,下层为橙(紫)红色。
10.二氧化硫气体通入品红溶液:红色褪去,加热后又恢复原来的颜色。
11.钠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物质。
12.加热碳酸氢钠固体,并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13.氨气与氯化氢相遇:有大量白烟产生。
14.新制氯水光照:有气泡(O
2
)逸出。
15.加热NH
4
Cl:试管底部固体消失,管口内壁有白色晶体产生。
16.打开装有浓盐酸或浓硝酸的试剂瓶:瓶口有白雾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