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统计年鉴社会经济发展指标数据:6-11 苏州港进出港口分货类吞吐量(2018年)
- 格式:xls
- 大小:20.50 KB
- 文档页数:4
公路水路交通运输企业一套表统计调查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运输部制定国家统计局批准2018年11月本调查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统计调查中获得的能够识别或者推断单个统计调查对象身份的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对外提供、泄露,不得用于统计以外的目的。
目录一、总说明 (1)二、报表目录 (3)三、调查表式 (5)(一)单位基本情况 (5)(二)法人企业财务状况 (7)(三)公路旅客运输生产情况 (9)(四)公共汽电车运营情况 (10)(五)轨道交通运营情况 (11)(六)出租汽车运营情况 (14)(七)城市客运轮渡运营情况 (15)(八)水路运输生产情况 (16)(九)能源消费情况 (18)(十)法人企业季度财务状况 (20)(十一)公路旅客运输月度生产情况 (21)(十二)道路货物运输生产情况 (22)(十三)公路客运站旅客运输情况 (24)(十四)物流平台月度运营情况 (25)(十五)城市公共交通月度运营情况 (26)(十六)水路运输月度生产情况 (27)(十七)港口分航线进出港旅客人数 (28)(十八)港口分货类吞吐量 (29)(十九)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31)(二十)港口集装箱铁水联运运量 (33)(二十一)港口分货类分运输方式集疏运情况 (34)(二十二)分装(卸)货港分货类吞吐量 (35)(二十三)能源消费季度情况 (37)(二十四)企业运行景气状况 (39)四、主要指标解释 (40)五、附录 (66)(一)各种能源折标准煤参考系数 (66)(二)港区间水运量纳入吞吐量统计范围的港口名单 (67)(三)重点港口企业名录 (68)(四)向国家统计局提供的具体统计资料清单 (69)(五)向统计信息共享数据库提供的具体统计资料清单 (69)一、总说明(一)为准确、及时、全面了解和反映全国公路、水路交通运输经营业户生产经营情况,满足交通运输行业管理需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有关规定,特制定本统计调查制度。
第1篇一、引言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居民消费水平和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
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居民生活水平越高,消费结构越合理。
苏州作为我国经济发达、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其恩格尔系数的变化对了解苏州居民消费结构、城市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通过对苏州恩格尔系数的分析,揭示其背后的消费结构变化与城市经济发展关系。
二、苏州恩格尔系数现状1. 数据来源本文所使用的恩格尔系数数据来源于苏州市统计局发布的《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 数据分析根据苏州市统计局发布的统计公报,2019年苏州市居民消费支出总额为12318.1亿元,其中食品烟酒、衣着、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交通通信、教育文化娱乐、医疗保健和其他用品及服务八大类消费支出分别为3186.1亿元、1031.2亿元、2461.4亿元、556.7亿元、1031.2亿元、1237.4亿元、737.9亿元和532.2亿元。
根据恩格尔系数的计算公式,恩格尔系数=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居民消费支出总额×100%,可以得出2019年苏州市恩格尔系数为25.93%。
三、苏州恩格尔系数变化趋势1. 近年恩格尔系数变化通过对苏州市近几年的恩格尔系数数据进行整理,发现苏州市恩格尔系数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
2015年苏州市恩格尔系数为31.6%,到2019年下降至25.93%,降幅明显。
2. 历年恩格尔系数对比从历年恩格尔系数对比来看,苏州市恩格尔系数在1990年代初期较高,之后逐渐下降。
这一趋势与我国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水平提高以及消费结构优化等因素密切相关。
四、苏州恩格尔系数下降的原因1. 经济发展随着苏州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高,消费能力增强。
收入水平的提高为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消费选择,促使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2. 城市化进程苏州市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水平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得到提升。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使得居民消费需求多样化,消费结构更加合理。
农业产值与增加值核算统计报表制度(2009年统计年报和2010年定期报表)江苏省统计局制定2009年12月本报表制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有关规定制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七条规定: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以及个体工商户和个人等统计调查对象,必须依照本法和国家有关规定,真实、准确、完整、及时地提供统计调查所需的资料,不得提供不真实或者不完整的统计资料,不得迟报、拒报统计资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九条规定:统计机构和统计人员对在统计工作中知悉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本制度由江苏省统计局负责解释。
目录一、农业产值与增加值核算统计制度(一) 说明 (1)(二) 报表目录 (2)(三) 调查表式1.综合年报表式 (4)2.综合定期报表表式 (18)(四) 附录1.农林牧渔业产值核算方法 (20)2.农林牧渔业中间消耗核算方法 (24)3.农林牧渔业增加值核算方法 (26)4.农业发展速度计算方法 (28)二、农村生产总值核算统计制度(一) 说明 (29)(二) 报表目录 (29)(三) 调查表式综合年报表式 (30)(四) 附录农村生产总值核算方法 (33)三、农产品参考目录 (35)一、农业产值与增加值统计制度(一)说明一、为客观反映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最终成果和效益,满足计算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增加值和农业发展速度的需要,为各级政府和部门制定计划、进行经济管理与调控提供政策依据,向社会各界提供优质的信息咨询服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规定,制定本报表制度。
二、本统计报表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与中间消耗、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农林牧渔业商品产值、农村生产总值等。
三、本统计报表制度的统计范围:各市、县(区、市)所辖行政区域内的各种经济类型、各个系统的全部农林牧渔业生产及非农行业附属的农林牧渔业生产活动。
也包括军队系统的,但不包括农业科学试验机构进行的农林牧渔业生产。
部编版九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一课《踏上强国之路》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1.国内生产总值全国粮食总产量全国高铁运营里程1978年约0.37万亿元约6000亿斤0公里2022年约121万亿元约13700亿斤约4.2万公里以上数据说明()A.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存在B.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就,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C.改革开放不仅改变了中国,也影响了世界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地位日益凸显2.2023年是中国改革开放45周年。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越到深处,越要担当作为,蹄疾步稳,奋勇前进,不能有任何停一停、歇一歇的懈怠。
”这说明()①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①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①只要主动担当,改革即可获得成功①改革要有抵御重大风险和挑战的勇气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中共广东省委“中国这十年.广东”主题新闻发布会2022年8月31日在广州举行。
广东省始终把民生支出作为财政保障的重中之重,十年来,全省民生支出累计达933万亿元,在一般公共预算支出中占比由2012年的66%逐步提高到2021年的70.3%。
这表明()A.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B.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人类福祉C.党和政府坚持绿色、开放发展理念,致力于解决主要矛盾D.发展民生是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4.海南自由贸易港成立以来,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以调结构、增动能为重点,加快构建以旅游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
这一举措将()①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①巩固我国非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①优化海南的经济结构①发挥政府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5.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下列对改革开放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改革开放是强国富民之路①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①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①改革开放开启于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A.①①B.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6.甘肃省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马铃薯、黄芪、当归、苹果……以前用来寄托乡愁的“土疙瘩”,正在成为叫得响、卖得旺的“香饽饽”。
Enterprise Development专业品质权威Analysis Report企业发展分析报告苏州港航集团(常熟)港务有限公司免责声明:本报告通过对该企业公开数据进行分析生成,并不完全代表我方对该企业的意见,如有错误请及时联系;本报告出于对企业发展研究目的产生,仅供参考,在任何情况下,使用本报告所引起的一切后果,我方不承担任何责任:本报告不得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需引用或合作,请与我方联系:苏州港航集团(常熟)港务有限公司1企业发展分析结果1.1 企业发展指数得分企业发展指数得分苏州港航集团(常熟)港务有限公司综合得分说明:企业发展指数根据企业规模、企业创新、企业风险、企业活力四个维度对企业发展情况进行评价。
该企业的综合评价得分需要您得到该公司授权后,我们将协助您分析给出。
1.2 企业画像类别内容行业空资质空产品服务:港口理货;船舶港口服务;港口货物装卸搬运1.3 发展历程2工商2.1工商信息2.2工商变更2.3股东结构2.4主要人员2.5分支机构2.6对外投资2.7企业年报2.8股权出质2.9动产抵押2.10司法协助2.11清算2.12注销3投融资3.1融资历史3.2投资事件3.3核心团队3.4企业业务4企业信用4.1企业信用4.2行政许可-工商局4.3行政处罚-信用中国4.4行政处罚-工商局4.5税务评级4.6税务处罚4.7经营异常4.8经营异常-工商局4.9采购不良行为4.10产品抽查4.11产品抽查-工商局4.12欠税公告4.13环保处罚4.14被执行人5司法文书5.1法律诉讼(当事人)5.2法律诉讼(相关人)5.3开庭公告5.4被执行人5.5法院公告5.6破产暂无破产数据6企业资质6.1资质许可6.2人员资质6.3产品许可6.4特殊许可7知识产权7.1商标7.2专利7.3软件著作权7.4作品著作权7.5网站备案7.6应用APP7.7微信公众号8招标中标8.1政府招标8.2政府中标8.3央企招标8.4央企中标9标准9.1国家标准9.2行业标准9.3团体标准9.4地方标准10成果奖励10.1国家奖励10.2省部奖励10.3社会奖励10.4科技成果11土地11.1大块土地出让11.2出让公告11.3土地抵押11.4地块公示11.5大企业购地11.6土地出租11.7土地结果11.8土地转让12基金12.1国家自然基金12.2国家自然基金成果12.3国家社科基金13招聘13.1招聘信息感谢阅读:感谢您耐心地阅读这份企业调查分析报告。
苏州港发展现状及展望作者:严惠兴来源:《中国水运》2012年第01期苏州港地处长江入海口的咽喉地带,背靠苏、锡、常地区,东南紧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之一。
2002年苏州市按照“一城一港一政”的港口体制改革原则,将原张家港、常熟、太仓三港合一,组建苏州港。
港口整合后,加快了发展步伐,改变原先三港各自独立发展的状况,以“苏州港”的名称统一对外,大力推介,打造品牌,扩大影响力和吸引力。
各港区发挥各自优势,协调发展,取得了明显的集聚效应。
发展现状及问题苏州港是长江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依托,是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集装箱干线港,是长江三角洲的综合运输枢纽和现代物流服务的重要平台。
苏州港以能源、原材料、集装箱运输为主,在发展港口运输业的同时,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物流业,已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综合性的港口。
1、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苏州港地处长江入海口,与我国的经济中心上海市毗邻,同时也处于江苏省对外开放前沿苏南地区近海处,是长江入海口的天然良港,它紧邻上海港,与日本、韩国隔海相望,与台湾、东南亚距离适中,具有发展海运事业的优良环境。
同时苏州港背倚经济发达的苏、锡、常地区,靠近集装箱生成量富集区,箱源充足,而且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集装箱运输费用上具有一定优势。
苏州市对外交通十分发达。
水路距长江口125公里,沿长江上溯沟通长江中上游沿线地区,经京杭运河、苏申内外港线等航道与长江三角洲内河水网相连。
公路有苏嘉杭、沿江、绕城、苏沪、苏昆太高速公路,G318、G204、G312国道和S224、S227、S230、S338、S339省道交织成网,分别通往无锡、常州、镇江、南京、上海、杭州等方向。
铁路通过沪宁线与全国铁路网沟通。
良好的交通环境为苏州港提供了便捷的集疏运条件。
2、集装箱运输增速明显随着苏州市及长江沿线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苏州港吞吐量快速增长, 2007 年苏州港货物吞吐量达2.07 亿吨,同比增长12.8%,2008 年,苏州港完成集装箱运量达256.96 万标箱,同比增长35.58%,外贸货物吞吐量稳步增长,全年实现外贸吞吐量4649.92万吨。
资料分析刷题讲义2022 年江苏(A类)2020 年江苏省实现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三新”经济增加值 25177 亿元,比上年增长 5.6%。
比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速快 1.5 个百分点,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 24.5%。
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增长 11.0%,快于规模以上工业 5.5 个百分点。
其中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新能源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产值增速分别为21.0%、19.8%、15.6%和15.5%。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3%,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 23.5%,提高 1.7 个百分点。
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 14.1%,占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比重为 37.9%,提高 2.4 个百分点。
全省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新能源汽车、城市轨道车辆、集成电路、太阳能电池等新产品的产量分别增长 48.9%、42.0%、24.5%、22.3%和 16.5%。
全省现代设施农业占地面积 100.5 万公顷,其中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药材种植业种植面积 1.8 万公顷,实现产值 32 亿元,产值增长 138.1%。
全省网上零售额10602 亿元,增长 10.0%。
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长 13.9%,增速比上年快 5.2 个百分点,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7086 亿元的比重为 24.9%,提高 2.7 个百分点。
116 、 2020 年江苏数字创意产业产值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增速快:A.5.5 个百分点B.10.1 个百分点C.14.3 个百分点D.15.5 个百分点=19.8%-(11.0-5.5)%=19.8%-5.5%117 、 2020 年江苏中药材种植业平均每公顷产值为:A.14.4 万元B.15.4 万元C.16.3 万元D.17.8 万元=32/1.8=17.X118 、 2019 年江苏“三新”经济增加值占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是:A.20.5%B.24.2%C.27.1%D.30.0%=[A/(1+5.6%)]/[(A/24.5%)/(1+4.1%)]=24.5%*(1.041/1.056)<24.5%或=24.5%*(1+4.1%)/(1+5.6%)≈24.5%[1+(4.1%-5.6%)]=24.5%*(1-1.5%)≈24.5%-0.4%=24.1%119 、下列可以作为计算 2019 年江苏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的算式是:A.B.C.D.=2019年全网-2019年实物=10602/1.1-(37080*24.9%)/1.139120、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20年江苏省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元(2.5177/24.5%>10)B.2020年江苏非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增速高于13.9%(13.%于X%混合为10%)C.2020年江苏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速度慢于规模以上服务业(比重上升→快于)D.2020 年江苏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和太阳能电池产量的平均增长速度是 26.9%(无法计算)121 、“十三五”时期,我国航天发射次数占全球的比重为:A.15%B.20%C.25%D.30%=(22+18+39+34+39)/(85+91+114+102+114)=152/506=0.3X122 、下列国家或地区中,2017—2020 年发射数量年均增速为负的是:A. 中国B. 美国C.俄罗斯(23-116)D.欧洲123 、 2016—2020 年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单次发射航天器的最大数量:(求某年某国平均)A.大于 24 枚B.大于 16 枚且不大于 24 枚C.小于 11 枚D.不小于 11 枚,且不大于 16 枚2020年美国:1099/44>24124 、下列饼图中,能正确反映对应年份中国、美国、俄罗斯及其他国家和地区航天器发射数量占比关系的是:A. B.C. D.125、不能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17—2020 年全球航天器发射数量增速最慢的是 2018 年B.2017—2020 年俄罗斯与美国发射航天器的数量差距逐年增大(2019<2018)C.2016—2020 年中国单次发射航天器的平均数量大于 2 枚D.2019 年全球主要国家或地区中发射航天器数量增速最快的是俄罗斯126 、“十三五”时期,我国住房公积金实缴余额年均增量为:A.0.39 万亿元B.0.43 万亿元C.0.54 万亿元D.0.65 万亿元=(2020年-2015年)/5=(7.3-4.07)/5=3.23/5=0.6X127 、 2020 年我国实缴职工的人均实缴住房公积金为:A.1.50 万元B.1.61 万元C.1.71 万元D.1.87 万元=2.62/1.53=1.7X128 、设2020 年我国住房公积金实缴额、实缴余额、实缴职工人数、实缴单位数的增速分别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A.B.C.D.V3=4/149<V1=25/237<V2=76/654<V4=43/332129 、 2016—2020年我国住房公积金实缴职工人数年增长超过 4%的年份个数是:A.2B.3C.4D.52016、2017、2018130 、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A.2020 年我国住房公积金实缴余额小于 2019 年(大于)B.2019 年我国住房公积金实缴单位数增速大于 2018 年(2018:30/262>2019:30/292)C.2020 年我国住房公积金实缴单位的平均人数不足 40 人(15300/35>40)D.2016—2020 年我国住房公积金实缴额年增量均超过 2000 亿元2021 年1-7 月,我国原油产量11561 万吨,同比增长2.4%,比2019 年同期增长 3.9%。
考察报告关于长江流域苏州太仓马鞍山武汉陆港建设和发展的考察报告陆港是践行“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承接东西部产业转移、链接国家物流大通道的平台;XX国际陆港是自贸区建设的一部分,有利于大幅促进物流与经济发展。
各地陆港的建设和发展的起步点不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
为了充分了解各地陆港和口岸发展现状及中欧班列运营情况,调研各地多式联运工程建设进程,同时了解长江经济带区域通关一体化实施状况,从而分析借鉴我国陆港及口岸发展面临的问题,推动融入国家物流大通道建设。
我有幸受调研地单位邀请,参加了赴苏州、太仓、马鞍山和武汉的调研。
此次调研为期四天,达到了开阔视野、取优补短和借“他山之石”助力追赶超越提升发展的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现将这次调研的情况报告如下。
一、苏州、太仓、马鞍山、武汉四市发展陆港的概况苏州。
苏州位于江苏省东南部,长江三角洲中部,是江苏省长江经济带重要组成部分。
苏州高新无水港坐落在苏州市高新区通安镇方正苏太高新港区内,项目运营主体为苏州苏太高新港物流有限公司,是由太仓港港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苏钢集团有限公司和苏汽国际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三方共同出资组建而成。
苏州发展陆港情况:苏州苏太高新港物流有限公司占地2万平方米,拥有后续发展场地6万平方米、仓库3.5万平方米,周边300米范围内有集装箱专用仓库超10万平方米,10公里范围内有进出口企业120多家,年集装箱生成量约100万标箱。
苏州高新港具有在场地、区位、设施、市场、运力、资金等方面的优势。
公司创立“苏州高新无水港”平台,旨在服务于全市乃至全苏南地区的各方客户。
苏州工业园区航港物流有限公司(SIPPL)位于中国—新加坡合作苏州工业园区东部,是向园区及苏州周边企业提供口岸物流、保税物流、保税加工、国际贸易以及仓储等多重服务的物流载体,是功能全面、辐射面广、以进出口通关为主的大型综合性物流平台。
公司属于国有大型企业性质,原为苏州物流中心有限公司业务部,因配合公司发展需要,特于2009年底注册成立,注册资金为7000万元人民币。
苏州市产业结构分析及建议摘要:本文主要苏州市改革开放以来三大产业的结构变化,分析其中的权重构成情况,得出其各自内部不合理的情况并对不合理的内容进行评析。
而后在这样的基础上,对苏州市以后产业布局结构的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
关键词:产业结构苏州市意见1.苏州市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改革开放以来,苏州的产业结构总体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主要表现是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和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据2010年苏州统计年鉴,自1978- 2010年三大产业占苏州GDP比重数据进行分析,苏州第一产业呈接近零增长趋势;第二产业处于高水平的稳定发展的状态;第三产业远低于第二产业的上升趋势。
2010 年苏州市地区生产总值超过9000 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可比上年增长13%,三次产业增加值的比例为1.7:57.8:40.5其中完成工业总产值2.8万亿元,增长20.2%, 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产值2.5万亿元,增长22.3%, 新兴产业实现产值7101亿元,增长29%,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650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40.5%。
实现地方一般预算收入900.6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2740.8亿美元,其中出口1531.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5.33亿美元。
三大产业比重不合理从表1.1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苏州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240多倍,经济实力取得了飞跃式的进展。
三大产业比重很明显的从“二一三”发展到“二三一”。
第一产业2004年以来,比重趋于稳定,由于农业的基础地位,我们必须把农业保持在一定的比例上,否则整个经济体系会处于瘫痪。
第二产业近些年有所下降,但依然持续高位,第三产业比重,根据最新的数据,2010年将突破40%,但依然低于64%的世界平均水平,也低于发展中国家4_5%的平均水平,与苏州经济大市的地位极不相称。
第二产业的比重太大,第三产业处于相对的弱势,函待转型。
第二产业内部比重不合理从表1.2中可以得出,第二产业内部,主要分析工业内部的构成状况,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纺织的比重达到了将近60 070。
2007年昆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发布日期:2008-05-162007年,全市人民在中共昆山市委、市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十一届二、三次全体(扩大)会议精神,大力弘扬“开放、融合、创新、卓越”的城市精神,努力克服宏观环境偏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各种矛盾和困难,在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全市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呈现出又好又快发展的良好态势。
一、经济发展经济总量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全市经济总量突破1000亿元大关,地区生产总值达1151.80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0.5%。
产业结构在调整中不断优化,二、三产业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格局进一步巩固。
全年完成第一产业增加值11.25亿元,比上年增长6.8%;第二产业增加值762.15亿元,增长18.0%;第三产业增加值378.40亿元,增长26.9%。
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10.1万元(按现行汇率折13424美元)。
财政收入突破200亿元,全市全口径财政收入201.85亿元,比上年增长33.3%,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6.56亿元,增长32.4%。
全口径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5%,比上年提高1.3个百分点。
地方一般预算收入总量、人均GDP和人均地方一般预算收入继续高居全国各县(市)之首。
农林牧渔业农业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农业生产稳步发展。
全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23.47亿元,比上年增长6.7%。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水稻亩产 516.7公斤,三麦亩产271.4公斤,油菜籽亩产151公斤,粮食总产达11.52万吨。
全市共引进内外资农业项目34个,其中:外资项目24个,总投资2.06亿美元;内资项目12个,总投资1.68亿元。
市政府审议通过了《海峡两岸(昆山)农业合作实验区总体规划》并顺利通过了专家论证;成功举办了“2007海峡两岸(昆山)农产品展示展览会”,共设120个展位,150多家农业企业参展;成功举办“海峡两岸(昆山)农业论坛”;台湾食品工业园通过规划论证。
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营运操作标准 (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推荐标准)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中港协集装箱分会信息委员会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八日前 言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营运操作标准是指在本行业中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一种规范性文件,它包括标准、技术规范、规程和法规等规范性文件,它是以中国港口各集装箱码头所拥有的科学、技术和经验的综合成果为基础提炼而成。
一、标准制定的指导思想1、制定标准是协会工作的重要内容2007年6月6日,国务院办公厅以国办发[2007]36号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意见》。
该意见在积极拓展行业协会的职能要求中指出:“行业协会要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改进工作方式,深入开展行业调查研究,积极向政府及其部门反映行业、会员诉求,提出行业发展和立法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参与相关法律法规、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的研究、制定,参与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和行业发展规划、行业准入条件,完善行业管理,促进行业发展。
”目前,我国港口一些大的集装箱码头也仅有企业标准和地方标准,且尚不完善,特别是集装箱码头行业标准仍是空白,国家标准没有几个,且没有普及使用。
根据会员单位的反映,行业标准在生产实践和市场秩序中迫切需要,而企业又无能为力,着手制定修订行业标准和行业准入条件正逢其时。
2、集装箱码头标准制定的目的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运营已经进入成熟阶段,为了规范化经营,港口集装箱分会信息委员会根据广大会员单位建议,汇集大家的智慧,陆续制定、修订我国集装箱码头系列流程的操作规范,使我国港口集装箱码头有一套统一的、经济的、规范的、科学的、权威的安全操作标准规范,推荐给集装箱码头参考执行。
3、集装箱码头行业标准的地位根据标准适用范围和审批权限的不同,《标准化法》将我国标准划分为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四级。
中国港口协会集装箱分会制定的中国港口集装箱码头操作安全标准属于行业标准级别。
标准分为强制性和推荐性两种,强制性标准是指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强制标准还分全文强制和部分条款强制;推荐性标准是指国家鼓励自愿采用的具有指导作用而又不宜强制执行的标准,即标准所规定的技术内容和要求具有普遍指导作用,允许使用单位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加以使用。
苏州内河水运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作者:吴素敏来源:《中国水运》2020年第10期摘要:本文从苏州内河水运经济现状进行阐述,分析当前制约苏州内河水运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深化“公转水”、大力发展多式联运、加强内河集装箱港口规划建设等对策建议。
关键词:内河水运;发展现状;对策研究中图分类号:[U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20)10-0025-031 苏州内河水运经济现状苏州素有“水乡泽国”之称。
境内河流纵横,湖荡密布,水域面积3607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42.52%。
苏州位于江南水网的东部,以苏南运河为纽带沟通南北。
受沪宁铁路跨运河桥梁的影响,航道网分为南北两片,北部以申张线为脊柱沟通望虞河、苏虞线、常浒线、白茆塘等干线航道,南片以苏南运河为大动脉连接苏申内港线、苏申外港线、长湖申线等干线航道。
目前,苏州全市境内共有航道287条,通航里程2786.44公里,占全省航道里程的11.61%,其中等级航道843.17公里,占全市通航里程的30.26%,其中四级以上航道267.72公里,初步形成了以京杭运河、苏申内港线、苏申外港线、申张线、杨林塘等主要航道为支撑,连接上海和浙江、通达长江和钱塘江的内河水运网络。
苏州全市共有27家水路运输经营业户,其中,拥有国内沿海运输资质的企业2家,内河运输资质的业户25家。
船舶运输公司呈现零星分布的特点,苏州市区4家、吴中区5家、相城区1家、吴江2家、张家港5家、常熟3家、昆山2家、太仓5家。
主要水路运输企业有太仓统运物流、昆山豪顺物流、常熟海隆航运有限公司、江苏虞泰航运有限公司等,以上运输企业中无专门的集装箱运输单位。
据统计,苏州籍货运船舶目前有127艘,从业人员约450人。
根据《苏州内河港总体规划》,苏州内河规划港口岸线93.16公里,其中,已利用岸线14.88公里。
规划公用港口岸线28.88公里,临港工业港口岸线31.94公里,旅游客运港口岸线4.1公里,预留港口岸线28.24公里。
2018年苏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18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六个高质量”发展目标,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自觉践行新发展理念,扎实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实施十二项“三年行动计划”,全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创新驱动、改革开放、城乡建设、生态保护、民生事业等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
一、综合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全市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85万亿元左右,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7%左右。
全年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1%。
其中税收收入1929.5亿元,增长15.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比重达91%。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952.8亿元,比上年增长10.2%。
其中城乡公共服务支出1483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75.9%。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50.8%。
实现制造业新兴产业产值1.73万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52.4%,比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先导产业加快发展。
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四大先导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15.7%。
成为首批国家服务型制造示范城市。
改革开放纵深迈进。
苏州工业园区、张家港市、昆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获评江苏改革开放40周年先进集体,6人获评先进个人。
商事制度改革、事中事后监管等举措获国务院通报表彰。
全年新增私营企业9.9万家,注册资本4302亿元;新增个体户17.6万家,注册资金219亿元。
国资国企改革稳步实施,新设混合所有制企业21家,完成企业公司制改革4家。
在全国率先启动推广“互联网+不动产抵押登记”模式。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实效。
关停淘汰落后低效企业1757家。
降低企业负担360亿元,“补短板”项目完成投资259.7亿元。
二、农业和农村建设农业生产调整优化。
一、根据下列文字材料回答116~120题。
2003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共计1.65万家,比1999年翻了一番。
各类企业在数量上保持了增长态势,其中国有企业数量比1999年增长11%,合资企业数量增长23%,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数量增长了1.5倍,集体企业数量增长了1.2倍,私营企业数量增长了30倍。
外商独资企业除了数量跃居首位,其产品出口额也以接近50%的速度增长,并成为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的主要提供者。
2003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出口金额达到683亿美元,是1996年出口额的16倍,年均增长49%,占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总额的62%;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2003年出口金额为236亿美元,年均增加28%,占总额21%;国有企业出口额从1996年的37亿美元增至2003年的115亿美元,年均增长率17%,但2003年仅占总份额的10%。
私营企业出口25亿美元,是1996年9万美元的近3万倍,年均增长率高达331%。
1996年,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与港澳台合资企业和国有企业在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中所占比重都在30%左右,目前,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在我国高技术产品出口方面已居主导地位。
116.根据上述资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外商与港澳台商独资企业逐渐主导了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B.私营企业已成为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一只不可忽视的新生力量C.1996至2003年间,国有企业出口额在逐年下降D.1999至2003年间,我国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迅猛增加117.1996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总额大约为()。
A.37亿美元 B.62亿美元 C.128亿美元 D.236亿美元118.1996至2003年间,从事高新技术产品出口的企业数量增长最快的是()。
A.国有企业 B.私营企业 C.合资企业 D.集体企业119.如果2003年相对于2002年的企业出口额增长率等于年均增长率,则2002年合资和独资企业的出口额是国有企业的倍数为()。
第33卷第S1期苏州科技大学学报(工程技术版)Vol.33No.S1 2020年12月Journal of Suz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Dec.2020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加快推进苏州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研究徐明1,郑丙华2,黄梁1,徐明华1,吕本国1,方洁华1,岳巧红3(1.苏州市综合交通运输学会,江苏苏州215007;2.苏州市交通运输局,江苏苏州215004;3.华设设计集团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0014)摘要:本课题结合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战略及深度融入上海发展要求,通过对苏州市多式联运发展现状分析,对高质量发展多式联运提出了“3+6+1”枢纽布局和“一环五通道”、“三向五线”联运通道的建设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长三角一体化;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中图分类号:F51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3270(2020)S1-0001-09苏州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也是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城市,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领域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有关“提高综合交通运输网络效率,调整运输结构,降低物流成本”的指示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要求,围绕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格局,更多地承接上海经济辐射,全面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加快推进运输结构调整,促进苏州现代物流业更好更快地高质量发展,我们结合本市运输经济发展实际,开展了长三角一体化背景下加快推进多式联运高质量发展的研究。
本次研究基础年为2019年,水平年为2025年,并对2035年的发展进行展望。
1苏州市多式联运发展现状1.1现代物流业集聚发展苏州市是全省四大综合性物流枢纽城市之一,2020年10月刚获批国家港口型物流枢纽城市。
2019年社会物流总额5.4万亿元,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3.5%,低于全省0.34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