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精品课程

  • 格式:docx
  • 大小:23.86 KB
  •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5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课程教学大纲

(供中医专业五年制使用)

课程名称:中药学

学时:108(90/18)

学分:6

一、课程的性质与目的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临床应用的学科。本课程授课对象为中医学专业五年制学生。本课程是中医药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常用中药的性能、功效、应用等理论知识及技能,为学习方剂学及中医药各专业课奠定基础。

学习本课程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如下:

(1)掌握“中药”、“本草”、“中药学”的含义,性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炮制目的、配伍关系、用药禁忌等中药学基本理论知识。

熟悉本学科的发展概况、主要的炮制方法、用量、用法。

了解中药的起源、产地、采集及其它炮制方法。

(2)掌握133种常用中药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及某些特殊方法;了解其来源(指同一药味因品种来源不同而效用有异者);某些特殊的炮制意义、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

熟悉93种常用药物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了解97种常用药物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余药仅作参考,学生以课外自学为主。附药视具体情况由任课教师作具体要求。

(3)具备识别常用中药饮片的一般知识。

二、教学的内容与要求

总论

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2学时)

掌握中药学的概念;了解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概况,其中重点了解各个时期学术发展特点及主要本草著作。

重点:历代本草代表作的书名、作者、成书年代、载药数目、分类、主要内容及学术价值。

第二章中药的产地与采集(1学时)

了解中药的产地与药效的关系,以及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如何发展道地药材生产以适应临床用药的需要;了解植物药采集季节与药效的关系,以及不同药用部位的一般采收原则。

重点:形成道地药材的原因,如何正确理解道地药材的涵义。

第三章中药的炮制(1学时)

掌握中药炮制的目的;熟悉常用或特殊的炮制方法;了解其余的炮制方法。

重点:中药炮制的目的,现代常用炮制法分类。

第四章药性理论(5学时)

掌握中药药性理论的概念及中药治病的基本原理;掌握四气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掌握五味的概念,所表示药物的作用,气与味的综合效应;掌握升降浮沉的概念,升浮与沉降的不同作用,升降浮沉与药物性味的关系,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及其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归经的概念,归经理论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掌握为什么必须把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结合起来全面分析,才能准确地掌握药性;掌握毒性的概念,引起中毒的原因及解救方法,应用有毒药物的注意事项。

第五章中药的配伍(1学时)

掌握中药配伍的目的,药物“七情”及各种配伍关系的含义,配伍用药原则。

第六章用药禁忌(1学时)

掌握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了解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重点:配伍禁忌的内容,如何对待十八反、十九畏。妊娠禁忌的分类,妊娠禁忌的使用原则。

第七章用药剂量与用法(1学时)

熟悉用药剂量与药效的关系。掌握确定用药剂量大小的依据;熟悉中药的煎煮时间与方法(包括先煎、后下、包煎、烊化、另煎等不同要求)。了解服药时间与方法。

重点:影响确定中药剂量的因素。中药的特殊煎法。

附编:中药的命名与分类

(仅供学生自学,不作要求)

各论

第八章解表药(8学时)

掌握解表药的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发散风寒药与发散风热药的性能特点、配伍原则和使用注意。

发散风寒药中掌握麻黄、桂枝、紫苏叶(附紫苏梗)、防风、荆芥、羌活、白芷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指基本配伍规律和特殊意义者,下同)、用量、用法及使用注

意;熟悉香薷、细辛、苍耳子(附苍耳草)、生姜(附生姜皮、生姜汁)、藁本、辛夷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发散风热药中掌握薄荷、牛蒡子、桑叶、菊花、葛根(附葛花)、柴胡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升麻、蝉蜕、蔓荆子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淡豆鼓(附大豆黄卷)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九章清热药(10学时)

掌握清热药含义、功效、适应范围、配伍方法、使用注意及各节药物的性能特点。了解寒凉伤阳、苦寒败胃、苦燥伤津、甘寒助湿等药物副作用的含义。

清热泻火药中掌握石膏、知母、栀子、夏枯草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天花粉、芦根、淡竹叶、决明子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清热燥湿药中掌握黄芩、黄连、黄柏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龙胆草、苦参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秦皮、白鲜皮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清热解毒药中掌握金银花(附忍冬藤)、连翘、板蓝根、蒲公英、鱼腥草、射干、白头翁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大青叶、青黛、贯众、野菊花、白花蛇舌草、山豆根(附北豆根)、穿心莲、土茯苓、熊胆(附引流熊胆粉)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蚤休、紫花地丁、败酱草(附墓头回)、大血藤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清热凉血药中掌握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紫草、水牛角(附水牛角浓缩粉)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

清虚热药中掌握青蒿、地骨皮的分类、药性特点、功效、主治、配伍、用量、用法及使用注意;熟悉银柴胡、胡黄连的分类、功效和主要应用、某些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了解白薇的功效、特殊用法及使用注意事项。

重点:相似药物功效、主治病证的异同点。

第十章泻下药(3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