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涡轮Ⅱ级叶片断裂原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764.57 KB
- 文档页数:4
Civil Avi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毕业设计(论文)专业:发动机动力工程学号:XXXXXXXX学生姓名:XXX所属学院:中国民航大学指导教师:XXX二〇一一年十月中国民航大学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涡轮叶片断裂故障的分析与预防措施THE ANALYZING AND PREVENTIVE MEASURE OF TURBINE BLADE CRACKFAULT专业:发动机动力工程学生姓名:XXX学号:XXXXXXX学院:中国民航大学指导教师:XXXX2011年 10月创见性声明本人声明:所呈交的毕业论文是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果,论文中所引用的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均加以特别标注并在此表示致谢。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论文所做的任何贡献也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毕业论文作者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毕业设计(论文)作者完全了解中国民航大学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设计(论文)的规定。
特授权中国民航大学可以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并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以供查阅和借阅。
同意学校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毕业设计(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
(保密的毕业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说明)毕业论文作者签名:指导教师签名:签字日期:年月日签字日期:年月日涡轮叶片断裂故障的分析与预防措施XXX摘要:涡轮转子叶片是把高温燃气的能量转变为转子机械功的重要零件工作时,它不仅被经常变化着的高温燃气所包围并且还承受着高速旋转产生的巨大离心力气体和振动负荷等,此外还要经受高温燃气引起的腐蚀和侵蚀,因而涡轮转子叶片的工作条件是恶劣的,它是决定发动机寿命的主要零件之一,因此涡轮转子叶片的故障是不可忽视的。
涡轮叶片的断裂故障往往导致下面整个阶段的损失并且对涡轮机的可用性造成重大影响。
涡轮叶片断裂故障的研究分析对于涡轮机耐用性的有效管理是非常必要的。
汽轮机叶片断裂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伍爵技术协作信息技术推广与应用汽轮机叶片断裂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武有军李恒坤/蒙华泰热电厂摘要:由于汽轮机叶片工作务件恶劣,受力情况比较复杂,断裂事故较常发生,且后果又比较严重,所以对叶片断裂的原因进行分析, 同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就此进行分析.关键词:汽轮机;叶片断裂一,引言在汽轮机发生的事故中,由于汽轮机叶片损坏而发生的占主要部分,而这其中汽轮机叶片的断裂,对机组的运行来说是一种危害甚大且较多发生的故障.叶片断裂事故的防止,又因单机容量日益增大,叶片长度增加,叶片的工作应力上升而变得13趋复杂.因此,找出叶片断裂的原因并提出预防措施,这对汽轮机的安全运行是很有必要的.二,汽轮机叶片的组成1.叶型:叶片的主要工作部分,汽流通过由相邻叶片的型线部分构成的通道,完成能量转换.2.叶根:将叶片固定在转子叶轮上的装配部分.3.围带,拉筋等:属于连接件,把几只或整圈叶片连成叶片组,并可调整叶片的自振频率和减少叶片所受的动应力.三,叶片断裂的主要现象分析1.汽轮机内或凝汽器内产生突然的声响.2.机组振动突然增大或抖动,轴向位移显示增大或摆动.3.叶片损坏较多时,同样负荷下蒸汽流量增加,监视段压力上升.4.断裂的叶片可能进入抽汽管道,造成逆止门卡涩等.5.停机惰走或盘车状态能听到金属摩擦声.6.可能引起轴瓦温度和回油温度升高,这是因转子平衡遭到破坏而造成的,同时推力瓦温度上升.7.停机过程经过临界转速区时振动明显增加.四,汽轮机叶片断裂的原因分析众所周知,热电厂汽轮机叶片,特别是动叶片,所处的工况条件及环境极为恶劣.主要表现在应力状态,工作温度,环境介质等方面.汽轮机在工作时,动叶片承受着最大的静应力及交变应力.静应力主要是转子旋转时作用在叶片上的离心力所引起的拉应力,叶片愈长, 转子的直径及转速愈大,其拉应力愈大.所以处于次末级的这两失效叶片,受到了相当大的拉应力.此外,由于蒸汽流的压力作用还产生弯曲应力和扭力,叶片受激振力的作用会产生强迫振动;当强迫振动的频率与叶片自振频率相同时即会引起共振,振幅进一步加大,交变应力急剧增加,会导致叶片发生疲劳断裂.汽轮机的每一级叶片工作温度都不相同,第一级叶片所处的温度最高,大约535~C左右;随后由于蒸汽逐级做功,温度逐级降低,直到末级叶片将降低到IO0~E以下.这两片次末级失效叶片所处的温度是95℃,在这个部位会有游离水分子存在,游离水分子由于过冷凝结成水滴,冲击动叶片进汽侧背弧面,造成水冲蚀.叶片在水蒸汽介质中工作,其中多数是在过热蒸汽中工作,末级叶片是在潮湿蒸汽中工作;过热蒸汽中含有氧,会造成高温氧化腐蚀,生成腐蚀性盐而影响叶片的疲劳强度;湿蒸汽区,可溶性盐垢(如钠盐)吸收水珠成为电解液,造成电化学腐蚀.汽轮机叶片的点蚀是一个电化学的过程.金属与电解质相互作用,阳极发生溶解,铁原子失去电子成为Fe.叶片表面钝化膜的不均匀或破裂,微区化学成分的差异,残余应力较高均为产生点蚀的原因,当介质中含有活性阴离子(c1]时,它们被吸附在金属表面某些点上,形成微电池.膜破坏处成为阳极,而未破坏处为阴极.由于阳极面积比阴极小得多,阳极电流密度大,很快被腐蚀成小孔,溶液中的cl—随着电流向小孔里迁移,使小孔内金属氯化物浓度升高.由于氯化物的水解,小孔内溶液的酸度增加,加上小孑L内氧的供应困难,阻碍孔内金属的再钝化,使孑L内金属处于活化状态,不断受到腐蚀.在交变应力的作用下,在点蚀坑底部会有应力集中而促进裂纹的萌生,形成微裂纹,继而扩展成宏观裂纹,当裂纹扩展到一定的程度时,叶片发生最终的断裂,整个过程是一个腐蚀疲劳断裂过程.此外,由于叶片根部松动,叶根参加振动,使叶根之间或叶片与叶轮机接触面产生往复微量相对摩擦运动而造成机械损坏.同时摩擦表面材料晶体滑移和硬化,使硬化区内产生许多平行的显微裂纹,并不断扩展,从而引起疲劳断裂.五,防范措施探讨1.机组启动前必须对来汽管道充分疏水,启动中蒸汽须保持较高的过热度,当启动或运行中蒸汽温度突然直线下降50%或lOmin内下降50~C时,应立即打闸停机或者发现汽温突然下降,并且来汽管道,主汽门,调节汽门冒白汽时,也应立即果断打闸停机.2.机组启动前应将轴向位移保护投入,运行中不得将轴向位移保护退出,特别是启动中,进行主汽门,调节汽门严密性试验时,轴向位移保护动作后不得以怀疑其误动为理由退出保护强行挂闸.在轴向位置指示达到定值,如保护不动作时,应立即打闸停机.3.并列运行的机组要有串联截止门,保证减温水管路切断可靠,以防止停机状态或启动给水泵后水漏入热态的汽轮机.锅炉打压时,要采取严密的措施阻隔水进入母管.4.采取防止加热器满水返人汽缸的措施,尤其是抽汽逆止门不严密或者加热器铜管易破裂的机组,要经常监控水位变化.5.完善调节各抽汽门等可能有水进入汽缸的温度测点,以便于及时监视汽缸进水或进冷汽并定期试验,确保抽汽逆止门动作可靠,严密不漏.6.改进疏水系统使其管道,联箱,容器的断面或容积适应疏水量的需要,并按压力合理布置进入联箱,容器的位置顺序,确保各级疏水畅通,不发生疏水压力升高返入汽缸.在机组整体布局设计上,一定要注意疏水联箱的底部标高应高于凝汽器热水井最高点的标高,必要时可开大级间疏水孔或取消疏水环,抽汽机组要保证抽汽口间的联络疏水常通.7.确保门杆漏汽管道和汽机溢汽管道上的逆止门动作可靠,截止门严密不漏,防止除氧器满水返入汽缸.8.新机组验收时应检查确定叶片经探伤,测频合格.投产后大修中应对叶片进行损伤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9.经常保持系统频率在合格范围内运行,并尽可能减少机组在偏离正常频率下的运行时间.1O.机组运行中振动突然增加,听到甩脱叶片的撞击声,机组内部有摩擦声以及出现凝汽器铜管突然泄漏等情况,是掉叶片故障的征兆, 应按规程规定果断停运机组进行检查,切不可拖延时机,否则将造成设备严重损坏.l1.发生个别叶片断落故障后,可对断裂叶片采取对称切割叶片技术措施,还应对未断落的叶片全面进行探伤,测频检验,确认无问题后方可恢复机组运行.此外,应加强机组运行中的监视,尤其是在机组启,停,加减负荷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汽压,汽温,出力,真空,胀差,串轴,振动等的监视,精心调整,不允许这些参数剧烈变化,严格执行规程规定.启,停机过程应按照操作票和启,停机睦线逐步进行操作;同时还要加强汽,水品质的监督,防止叶片结垢,腐蚀;另外,若停机时间较长,应做好保养工作,现经常用的方法是真空干燥法,有效地防止了通流部分锈蚀.充分利用机组大修,小修机会对叶片进行重点检查和探伤,及时发现问题,从而把事故消灭在萌芽之中.参考文献【1】谢永慧,孟庆集:汽轮机叶片疲劳寿命预测方法的研究Uj,西安:西安交通大学,2002;【2】王江洪,齐琰,苏辉等:电站汽轮机叶片疲劳断裂失效综述01,汽轮机技术,2004;【3】程绍兵,刁伟辽:300MW汽轮机叶片点蚀损伤机理分析及预防措施UJ,热力发电,2003;【4】韩彦波:汽轮机叶片裂断事故剖析[1],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l35?。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损伤分析与优化航空发动机是飞机最基本的动力设备,而涡轮叶片则是发动机的关键部件之一。
它们负责将高温高压的气体转化为动力,为飞机提供推力。
但由于受到高温高压的磨损、疲劳等因素的影响,涡轮叶片容易出现损伤和磨损,降低了发动机的性能和寿命,甚至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
因此,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的损伤分析与优化是极为重要的。
一、涡轮叶片损伤形式涡轮叶片主要有以下几种损伤形式:1. 疲劳裂纹:叶片由于在高温高压环境中不断的膨胀和收缩,会导致疲劳裂纹的产生,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形成大面积的疲劳损伤,严重影响发动机的性能和安全。
2. 磨损:叶轮进行高速旋转时,空气颗粒与叶片的碰撞和磨擦会导致叶片表面的磨损,造成叶片表面清平不良,影响涡轮叶片的气动性能。
磨损导致的叶片几何变形还会影响整个涡轮机的性能。
3. 烧蚀:热腐蚀主要是由于冷却不良引起的。
由于设计和加工因素影响,涡轮叶片冷却过程不良会导致结构内部高温区域产生严重的氧化和腐蚀现象,使叶片的热稳定性和寿命受到影响。
4. 叶片断裂:涡轮叶片由于在高速旋转过程中受到高温高压气流的冲击、振动和疲劳,易发生断裂,出现这种情况,需要及时更换叶片,否则可能导致严重的事故发生。
二、损伤分析针对涡轮叶片存在的各种损伤形式,需要对其进行详尽的分析和评估,以便找出问题的瓶颈并做出相应的建议,为涡轮叶片的使用和保养提供参考。
1. 损伤分析方法涡轮叶片的损伤分析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①直接观察:利用肉眼和显微镜对涡轮叶片进行观察,得到表面和内部的损伤情况。
②无损检测:采用无损检测技术对涡轮叶片进行检测,如超声波、X射线、光学等方法,可检测出叶片内部的裂纹、缺陷等问题。
③仿真分析:利用计算机辅助工程软件对涡轮叶片进行流场仿真,可以模拟出各种工况下的应力分布和变形情况,得到叶片的结构强度和性能等参数。
2. 损伤评估标准对于涡轮叶片的损伤评估,一般需要参考以下标准:①疲劳裂纹的长度和分布情况。
汽轮机叶片的损坏形式主要是疲劳断裂。
由于叶片工作条件恶劣,受力情况复杂,断裂事故较常发生,且后果又较严重,所以对叶片断裂事故的分析研究一直受到特别重视。
按照叶片断裂的性质,可以分为短期超载疲劳损坏、长期疲劳损坏、高温疲劳损坏、应力疲劳损坏、腐蚀疲劳损坏、接触疲劳损坏等六钟。
1、期超载疲劳损坏这种损坏是指叶片受到外加较大应力或受到较大激振力,而振动次数低于107次就发生断裂的机械疲劳损坏。
如叶片受到水击而承受较大的应力,或因转子不平引起振动及安装不良存在周期力等较大的低频激振力,当这些力引起叶片共振时,叶片会很快断裂。
叶片短期超载疲劳损坏的宏观特征为:断面粗糙,疲劳前沿线(即贝壳纹)不明显,断面上疲劳区面积小于最终静撕断区面积;经受水击而损坏的叶片的断面呈“人”字形纹络特征。
防止短期超载疲劳损坏的主要方法是:防止水击,作好消除低频共振的调频及在正常周波下运行。
2、长期疲劳损坏长期疲劳损坏是指叶片运行中承受低于疲劳强度极限而应力循环次数又远高于107次发生的一种机械疲劳损坏。
造成长期疲劳损坏的原因有:叶片或叶片组在高频激振力作用下引起的共振损坏;叶片表面缺陷处出现局部应力集中而发生的疲劳损坏;低频率运行、超负荷运行使某些级的叶片应力升高导致提早损坏等等。
长期疲劳损坏在电厂叶片断裂事故中最为常见。
防止长期疲劳损坏的办法是:按规定避开高频激振力共振范围,提高叶片加工质量和改善运行条件。
如防止低周波、超负荷运行,防止腐蚀和水击等。
3、高温疲劳损坏高温疲劳损坏是指由蠕变和疲劳共同作用所形成的介于静应力产生的蠕变和动应力产生的疲劳之间的一种损坏形式。
裂纹源部位呈蠕变现象,断裂性质为持久断裂和疲劳断裂的组合,而且往往伴随着材料组织的变化。
高温疲劳损坏裂纹基本上是穿晶的,断口宏观貌有贝壳花纹,断口微观貌有较厚的氧化皮。
高温疲劳损坏发生在高压缸前几级叶片、中间再热式汽轮机中压缸前几级叶片以及中压汽轮机的调速级叶片。
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失效分析与评估航空发动机的涡轮叶片是关键的组成部分,其质量和可靠性直接影响飞机的性能和安全。
因此,对涡轮叶片失效进行分析与评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失效原因、失效分析方法以及评估措施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失效原因涡轮叶片失效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失效原因:1. 疲劳断裂:由于长期受到循环载荷的作用,涡轮叶片会发生疲劳断裂,导致叶片失效。
2. 热腐蚀:高温环境下,涡轮叶片会受到氧化和腐蚀的影响,逐渐失去材料的强度和形状稳定性。
3. 过热变形:在高温运行条件下,涡轮叶片可能会由于过渡区域温度过高,导致叶片变形或扭曲失效。
4. 引气失效:由于引气部件的故障或设计不当,空气流动异常,造成叶片受到不正常的载荷,导致失效。
5. 疲劳腐蚀裂纹:在高温、高腐蚀环境下,涡轮叶片可能同时受到疲劳和腐蚀的作用,导致裂纹的生成和扩展。
二、失效分析方法为了准确分析涡轮叶片失效的原因,通常采用以下方法进行研究:1. 金相分析:通过金相分析,可以观察到叶片内部的组织结构、晶界和缺陷,判断是否存在材料缺陷或应力集中等问题。
2. 热分析:利用热分析技术,如差热分析(DSC)和热重分析(TGA),可以研究涡轮叶片在高温环境下的热稳定性和热腐蚀性能。
3. 腐蚀分析:通过化学腐蚀试验和电化学测试,可以评估涡轮叶片在腐蚀环境下的耐蚀性和腐蚀速率。
4. 超声波检测:利用超声波检测技术,可以对叶片内部存在的裂纹、夹杂物和松动部分进行无损检测,确定可能存在的缺陷。
5. 仿真模拟:采用有限元分析和流体动力学模拟等数值模拟方法,对涡轮叶片在实际工作条件下的应力、温度分布进行模拟分析,预测叶片的寿命和失效形式。
三、评估措施针对涡轮叶片失效的原因和分析结果,可以采取以下评估措施:1. 材料选择与优化:针对不同工作条件和失效类型,选择合适的高温合金材料,并通过优化材料结构和热处理工艺等方式,提高叶片的抗疲劳和抗腐蚀能力。
2. 检测与监测:建立完善的涡轮叶片检测和监测系统,及时发现叶片的缺陷和异常情况,进行预防性维修和更换。
增压器涡轮动平衡超差叶片断裂增压器涡轮是一种常见的动力装置,通常用于提高发动机的输出功率。
然而,由于长时间的使用和高温高压环境的影响,增压器涡轮叶片可能会出现超差或断裂的情况。
本文将从涡轮动平衡和超差叶片断裂两个方面来探讨这一问题。
涡轮动平衡是增压器涡轮正常运行的基本要求之一。
涡轮动平衡是指涡轮旋转时叶片的质量分布均匀,叶片的振动不超过允许范围。
如果涡轮动平衡超差,会引起涡轮的振动和不稳定,进而导致叶片的断裂。
涡轮动平衡问题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制造工艺不合理、材料缺陷或长期磨损等。
因此,在涡轮的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涡轮动平衡的要求,确保涡轮叶片的质量分布均匀,避免超差造成的叶片断裂。
超差叶片断裂是增压器涡轮常见的故障之一。
当涡轮叶片超差时,叶片的受力情况将超过设计要求,导致叶片发生应力集中,最终导致叶片断裂。
涡轮叶片的超差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设计不合理、材料缺陷、过高的工作温度等。
设计不合理是超差叶片断裂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设计涡轮时,应根据工作条件和叶片的材料特性进行合理设计,避免叶片超差造成断裂。
此外,材料缺陷也是超差叶片断裂的常见原因,因此在制造过程中应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确保叶片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针对增压器涡轮动平衡超差叶片断裂的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和解决:1. 加强涡轮制造过程中的质量控制,确保涡轮叶片的质量分布均匀,避免涡轮动平衡超差造成的叶片断裂。
2. 优化涡轮的设计,根据工作条件和叶片材料特性进行合理设计,避免设计不合理导致的超差叶片断裂。
3. 强化材料质量控制,确保涡轮叶片材料的质量稳定,避免材料缺陷引起的超差叶片断裂。
4. 定期对增压器涡轮进行检测和维护,及时发现并修复叶片超差或断裂的情况,确保涡轮的正常工作。
增压器涡轮动平衡超差叶片断裂是一种常见的故障现象。
为了确保涡轮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需要加强涡轮的制造质量控制、优化设计、材料质量控制以及定期检测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
《装备维修技术》2021年第6期—117—航空发动机自由涡轮叶片裂纹故障分析常 哲(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湖南 株洲 412002)1 引言航空发动机涡轮叶片长期处于高温、高压、高速的恶劣环境中工作。
在气动、机械和热力综合的作用下,涡轮喷嘴的结构强度和振动更为显著。
所以需要提高发动机性能,增加空气流量,薄板变薄变长,这很容易导致振动问题,导致叶片开裂甚至碎裂。
如果叶片出现裂缝需要格外重视,一半采用误差分析法,从设计、试生产、试验载荷等方面分析了裂纹的原因。
以自由涡轮轴破裂为例子,通过无损检测、刀频测量、金相分析和试验,对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错误的原因进行解决。
同时采用三维的模型模拟试验条件,对强度和振动特性进行数值模拟分析。
找出了涡轮发动机的裂纹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
2 故障概述在对某涡桨发动机进行首翻期寿命试车中发动机例行定检时,发现在自由涡 在对某涡轮发动机第一次试车期间的定期检查中,发现自由涡轮的转子叶片有裂纹的情况发生。
利用磁流和荧光对载具平台上的叶片进行了确认。
荧光分析证实45叶片的高拉深边缘有一条5-7mm 长的裂纹在孔探未发现其它部位异常,磁插件检查未发现异常金属碎片找到了油谱分析正常。
它给出了测试运行中的五个测试光谱。
各试验谱的完成情况,检测到故障时,发动机已经运转了800多个小时。
3 检查与分析结果3.1荧光检查 对发动机的拆除进行了核查,并对27个自由涡轮叶片进行了荧光检查。
X 光荧光检测显示,六个叶片(包括试验台上的叶片)有裂缝。
裂缝叶片分布在红色转子上,黑线长度为裂缝裂缝片具有均匀分布的网球面直径、异常接触迹象。
没有摩擦或撞击的痕迹形式可以看出,裂缝片安装位置的分布比较谨慎,没有规律外表“27号黎明”的较长裂缝为10毫米,其余五个最大裂缝之一约为4毫米。
拉先生叶片上的裂纹位置类似于叶片端部约8至10毫米,约为叶片高度的20%叶片高度约45毫米,且裂纹垂直于排气和类似形状的边缘。
汽轮机断裂叶片检测与失效原因分析汽轮机是一种重要的发电设备,而叶片是汽轮机中最重要的零部件之一。
叶片在高温、高压、高速等复杂工况下运行着,因此容易出现断裂和失效现象。
本文将从汽轮机叶片断裂检测和失效原因分析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是汽轮机叶片断裂检测。
汽轮机叶片断裂检测是通过非接触式的无损检测方法进行的。
常用的方法有振动检测、声发射检测、超声波检测等。
振动检测是通过监测叶片振动幅值和频率变化来进行检测的。
声发射检测是依靠叶片断裂时产生的声波信号进行检测。
超声波检测是通过将超声波传入叶片内部,来检测叶片内部是否存在裂纹、气孔或疏松等缺陷。
这些检测方法能够高效地检测出汽轮机叶片的裂纹和疲劳损伤等缺陷,从而及时进行叶片更换和维修,保证汽轮机的正常运行。
其次是失效原因分析。
汽轮机叶片失效的原因很多,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 疲劳失效:由于汽轮机叶片工作条件的严酷,会不断受到高温、高压和高速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导致叶片内部产生裂纹,最终发生疲劳断裂。
2. 温度失效:汽轮机叶片内部温度过高,容易形成热裂纹,在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热裂纹会不断扩大,最终导致叶片断裂。
3. 慢性损伤失效:汽轮机叶片使用年限较长,外部和内部环境的腐蚀、磨损、孔洞等因素的作用下,叶片表面和内部产生慢性的损伤,导致叶片失效。
4. 突发失效:突发失效是指汽轮机叶片在正常工作情况下突然出现断裂现象,这种现象往往是由于过程中叶片与外界因素的碰撞或其他异常原因造成的。
总之,汽轮机叶片的断裂检测和失效原因分析是汽轮机维护和保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才能保证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为了分析汽轮机叶片的断裂情况,我们可以列出相关数据。
列出的数据包括常见的汽轮机失效类型、失效原因、叶片平均使用寿命等,其具体数据如下:1. 汽轮机叶片失效类型:- 疲劳失效:占总失效数的70%- 突发失效:占总失效数的20%- 慢性损伤失效:占总失效数的10%2. 汽轮机叶片失效原因:- 疲劳失效:占总失效数的70%- 温度失效:占总失效数的10%- 慢性损伤失效:占总失效数的15%- 其他:占总失效数的5%3. 叶片平均使用寿命:- 疲劳失效:平均使用寿命为3-5年- 温度失效:平均使用寿命为5-8年- 慢性损伤失效:平均使用寿命为8-10年通过对以上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汽轮机叶片的主要失效类型是疲劳失效,占总失效数的70%,说明汽轮机叶片在高温、高压、高速等复杂工况下工作,易出现疲劳损伤。
某电厂#2机汽轮机末级叶片断裂分析摘要:汽轮机末级叶片是火力发电厂的重要零部件,末级叶片断裂是机组运行中比较常见的故障,对汽轮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有着直接影响。
为此,本文以某电厂#2机汽轮机2023年4月12日末级叶片断裂事故为例,采用断裂叶片进行宏观检查分析、化学成分分析、力学性能试验、金相组织分析等理化检验与断口分析方法,对#2机汽轮机末级断裂的低压转子叶片进行综合性失效分析,并结合相关事故处理经验,采取针对性的整改措施。
结果表明:#2机汽轮机末级叶片断裂是在交变应力反复作用下引起的。
叶片基体母材与司太立合金片镶焊L形直角应力集中位置萌生了疲劳裂纹,降低了叶片的耐冲蚀能力,最终导致叶片疲劳断裂。
关键词:2号机;汽轮机;末级叶片;断裂;分析;断裂原因;整改在电厂所有事故中,汽轮机叶片疲劳断裂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这是由于叶片的汽轮机运行中处于应力状态、工作温度、环境介质等恶劣环境。
叶片断裂的形式主要根部断裂和中部断裂两种。
在汽轮机运行中,叶片常常会受到转子旋转时的拉应力、弯曲应力和扭力等作用,最终会导致叶片疲劳断裂。
某电厂2号机为哈尔滨汽轮机厂引进美国西屋技术生产的N320—16.7/537/537型单轴反动凝汽式汽轮机,为亚临界、一次中间再热。
自机组投运以来,分别于2004年5月、2005年1月、2006年4月、2020年2月开展了四次检修。
从检修结果可以看出,在四次检修工作中发现#2机汽轮机末级叶片出现早期断裂的质量问题,由于未达更换叶片处理要求,只进行补焊处理,为叶片断裂留下隐患。
2023年4月12日23:45:25,#2、#3、#4瓦在23:45:25振动突然增大,故对本次#2机汽轮机末级叶片断裂进行如下分析:1 机组检修情况某电厂2号机自投运以来,开展了四次大修,具体检修情况如下:(1)2004年5月24日凌晨2点,#2机#4瓦振动大跳机,后直接转小修。
小修情况:开低压缸检查,发现末级叶片拱形围带有部分断裂飞脱,机侧9片,电侧4片,且有两处拉筋断裂造成相邻两叶片有错口现象。
收稿日期:2006201209 作者简介:孙为民(19662),男,河南郑州人,副教授,现从事汽轮机设备的教学和科研。
汽轮机调节级动叶片断裂事故分析及处理孙为民1,李留轩2(1郑州电力高等专科学校,郑州450004;2洛阳华润热电有限公司,洛阳471900)摘要:针对50MW 汽轮机调节级动叶片断裂的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根据当前机组情况选用了合理的处理方案。
关键词:汽轮机;叶片断裂;处理方案分类号:TK26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25884(2006)0620458202Processing and Fault Analysis ofMoving B lades Cripp ing of Steam Turbine Governing StageS UN W ei 2m in 1,L IL iu 2xuan2(1Zhengzhou Electric Power College,Zhengzhou 450004,China;2Luoyang China Res ourcus Ther moelectric Company L i m ited,Luoyang 471900,China )Abstract:The fault reas ons of moving blades cri pp ing of steam turbine governing stage were analyzed and studied,and based on the unit state,the paper choosed reas onable sche mee of treat m ent .Key words:steam turb i n e;bl ades cr i pp i n g;schem ee of trea t m en t0 前 言某发电厂有两台50MW 汽轮发电机组,机组型号为C50-8.83/1.3。
航空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失效原因分析航空发动机是现代航空工业的核心技术之一,其性能的提升和可靠性的保障对于飞行安全和航空运输运营的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
当前,随着航空工业和科技的不断发展,航空发动机的技术含量日益增加,其恶劣工作环境和高要求的性能指标也让其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挑战。
航空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作为发动机的核心组成部件,其失效原因的分析和研究一直是航空工程技术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从航空发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入手,探究航空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失效的原因,并查阅相关文献和实验数据,深入探讨其解决方案和工程实践的应用情况。
一、航空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航空发动机的涡轮转子是由多片叶片组成的,每片叶片的形状和尺寸都是高度精密设计和制造的。
叶片的主要功能是将高温高压气体能转化为高速旋转的机械能,驱动着气轮机、压气机和其他发动机组件的运转。
叶片的形状、材料和数量等参数都对其性能和失效风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在工作过程中,叶片不断受到气体的高温高压冲击和旋转惯性力的影响,其表面和内部的应力分布和温度场变化相当复杂,容易发生弹性、塑性、蠕变和损伤等失效模式。
降低叶片失效和延长使用寿命是航空发动机设计和维护的重要任务,需要对其失效机理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二、航空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失效原因分析在航空工程实践中,航空发动机涡轮转子叶片的失效模式主要包括疲劳断裂、高温蠕变、氧化和腐蚀等。
这些失效模式的共同点是对叶片材料和结构造成了不同形式的损伤和变形,导致了其性能和寿命的降低。
1. 疲劳断裂疲劳断裂是叶片失效的常见模式,主要由于叶片在高速旋转和高温高压的气流作用下,不断受到往复应力的影响,导致材料的微小裂纹和变形,最终致使叶片断裂。
疲劳断裂的特点是无法预测和发现裂纹的位置和大小,需要在实验室和现场进行非破坏性检测和监测。
航空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实践中,通过改进叶片材料、加强制造工艺和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疲劳断裂的风险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但仍需进一步加强研究和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