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骄傲——温州鼓词
- 格式:docx
- 大小:9.08 KB
- 文档页数:2
温州鼓词艺惊巴黎作者:庄颖昶来源:《文化交流》2018年第02期在法国演出荣获巴黎中国曲艺节卢浮奖,鼓词音视频产品远播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法国、加拿大等国,深受华侨们的喜爱。
2017年10月24日,在巴黎中国曲艺节十周年纪念展演首场演出,来自浙江省瑞安市曲艺家协会的陈春兰一身旗袍,用瑞安方言惟妙惟肖地表演了温州鼓词《杀庙》,获得了观众热烈的掌声,法国人都竖起大拇指“OK”,她的表演节目获巴黎中国曲艺节卢浮铜奖。
温州鼓词《杀庙》,讲述的是负心汉陈世美派人刺杀妻子秦香莲的故事,是专门以陈春兰擅长抒情、内敛稳重的表演特点进行改编的,之前曾获中国曲艺最高奖——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表演奖。
陈春兰告诉记者,这次的法国活动共10天,她在法国多个城市作了表演,温州鼓词和中国其他曲艺一道用传统的方式演绎在中国家喻户晓的人文故事,在当地深受欢迎。
温州鼓词登上国际舞台早在2010年5月30日,陈春兰已经参加过法国巴黎的中国曲艺节活动,当时,她现场演绎的温州鼓词《锦绣中华美如春》,以独特的动听旋律和优美的琴鼓之声响彻会场,赢得巴黎市民和华侨2000多位观众的阵阵掌声,也获卢浮节目奖。
同样,在2010年9月28日的下午,上海世博会法国馆里,中外游客欣赏温州鼓词后,都竖起了大拇指,他们佩服一个演员能够演这么多角色,这正是温州鼓词青年艺人孙建丹、陈怡丹带来的表演。
牛筋琴、扁鼓、三粒板、小抱月组成的悠扬动听温州鼓词,散发出诱人的魅力……。
能使全球温州人都能听到温州鼓词的,有赖于现代音像产品的产生和网络的普及。
瑞安人张瑞星是温州鼓词艺人出身,1983年就开始创办音像公司,专业把温州鼓词录制成磁带、VCD、DVD、MP3等音频和视频音像产品,推动了温州鼓词的传播,目前已录制4000小时、200多本温州鼓词曲目,以满足全球温州人对温州鼓词的需求。
他说,温州鼓词音像产品远销荷兰、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法国、加拿大等,深受温州华侨们的喜爱。
第一篇温州鼓词续丝带《2016社会实践论文范文》第1大学生社会实践论文大学是一个小社会,步入大学就等于步入半个社会。
我们不再是象牙塔里不能受风吹雨打的花朵,通过社会实践的磨练,我们深深地认识到社会实践是一笔财富。
社会是一所更能锻炼人的综合性大学,只有正确的引导我们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服务于社会,投身到社会实践中去,才能使我们发现自身的不足,为今后走出校门,踏进社会创造良好的条件;才能使我们学有所用,在实践中成才,在服务中成长,并有效的为社会服务,体现大学生的自身价值。
今后的工作中,是在过去社会实践活动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拓展社会实践活动范围,挖掘实践活动培养人才的潜力,坚持社会实践与了解国情,服务社会相结合,为国家与社会的全面发展出谋划策。
坚持社会实践与专业特点相结合,为地方经济的发展贡献力量为社会创造了新的财富。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了解社会,深入基层,深刻地学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学习三个代表,实践三个代表,为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
此次实践之行,是系科给了我学习实践的机会,是系科给了我们极大的支持和信任,我们作为国家的后继力量,只有懂得全面的发展自己,把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才能更好地投入到祖国的建设中去,才能对得起养育我们教育我们影响我们的祖国。
社会实践活动给生活在都市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们提供了广泛接触基层、了解基层的机会。
深入基层,同基层领导谈心交流,思想碰撞出了新的火花。
从中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东西,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理解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真正涵义,认识到只有到实践中去、到基层中去,把个人的命运同社会、同国家的命运联系起来,才是青年成长成才的正确之路。
“艰辛知人生,实践长才干”。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使我逐步了解了社会,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认清了自己的位置,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对自身价值能够进行客观评价。
这在无形中使我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定位,增强了我努力学习的信心和毅力。
温州鼓词十三花全部温州鼓词,是温州地区的一种非常受欢迎的民间文艺形式。
自古以来,温州人民就喜欢用鼓词来庆祝节日、祈求丰收,这种传统至今仍然延续着。
在温州鼓词中,有十三种不同的花鼓词,每种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形式和意义。
以下将逐一介绍这些花鼓词:一、拱猪花鼓词:拱猪花鼓词主要表达的是乡村生活的欢乐和幸福。
其中,“拱猪”是一种温州地区的传统民俗活动,持家的女人会在节日期间给家里养的猪拱背。
二、送饽饽花鼓词:送饽饽花鼓词是温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鼓词之一。
其主题是关于小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和快乐。
三、抱收花鼓词:抱收花鼓词中表现了农民们的收获喜悦,传达出他们对于粮食的珍视和感激。
四、晒秧花鼓词:晒秧花鼓词表现了农民晒谷收成后的欢乐和纷乱。
这个节日也让大家感受到农村生活的精彩。
五、马仁傀儡花鼓词:马仁傀儡花鼓词表现了人与傀儡之间的亲密关系。
这个节日也是温州地区最为火爆的传统活动之一。
六、赶水花鼓词:赶水花鼓词主题是关于农民们在水旱灾害年份里赶水和抗旱的事情。
通过鼓词,民间文化传承了这种具有深刻社会意义的民俗活动。
七、小龙花鼓词:小龙花鼓词表现了人们对于龙的崇敬和热爱。
小龙花鼓词为我们展示了温州人民的淳朴和热情。
八、抬文花鼓词:抬文花鼓词是针对生肖年来的活动。
这项活动由多个雕刻师和舞者组成,为温州地区民众带来了生动的传统节日氛围。
九、抬灯花鼓词:抬灯花鼓词主要是为了庆祝小孩子们的生日。
在这个活动中,在历经千辛万苦后,孩子们总是非常感动和高兴。
十、双岩花鼓词:双岩花鼓词中表现出的是对人民的关爱和护佑。
鼓词中也带有一些沉重的话题,如残疾人和自然灾害的问题,让人们感受到生命的珍贵。
十一、献良花鼓词:献良花鼓词主要表现了温州人民对于生产、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展示了他们在自然环境中的勇气和智慧。
十二、狮子花鼓词:狮子花鼓词是温州地区最具代表性的鼓词之一。
在节日期间,人们精心装扮的狮子们在街头穿行,表演出各种高难度动作和技巧,引得观众们尖叫连连。
温州鼓词大全全集
首先,温州鼓词的历史可以追溯至唐代,经过宋、元、明、清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温州鼓词以其精湛的表演技艺和优美的旋律,被誉为“东南鼓词之祖”,在中国曲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其次,温州鼓词的表演形式丰富多样,包括单弦鼓词、双弦鼓词、三弦鼓词等多种形式。
演员们常常以婉转动听的歌声搭配鼓点,将故事情节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人仿佛置身于故事之中,感受其中的情感和魅力。
再者,温州鼓词的剧目内容丰富多彩,涵盖了历史、传奇、民间故事等各个方面。
这些剧目不仅在表达方式上具有多样性,而且在题材内容上也是博大精深,既有历史典故的传承,又有现实生活的反映,深受人们的喜爱。
最后,温州鼓词的传承和发展也是人们关注的焦点。
随着时代的变迁,温州鼓词在传承中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但是通过各种形式的保护和传承,温州鼓词仍然焕发着勃勃生机,为人们带来了无尽的艺术享受。
总之,温州鼓词作为中国传统曲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和艺术魅力。
通过对温州鼓词大全全集的呈现,我们希望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这一优秀的艺术形式,为温州鼓词的传承和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一起珍爱和传承温州鼓词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其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芒。
温州话最经典十首歌曲1. 温州话歌曲那可是别有风味,就像温州小吃,独特又迷人。
《叮叮当》肯定得算一首经典,这歌在温州就像过年的鞭炮声,家喻户晓。
我小时候,奶奶就经常哼着《叮叮当》哄我睡觉,那温州话的调调就像摇篮曲一样轻柔。
2. 提起温州话歌曲,《对鸟》那也是相当出彩的。
它就像一个讲述温州民间故事的老伯伯,用温州话把各种鸟的特点娓娓道来。
我有次在公园里听到一个老爷爷用温州话唱《对鸟》,那周围围了一群人,大家都听得津津有味,仿佛被带到了温州的山林间,听鸟儿对话呢。
3. 《温州是个好地方》这首温州话歌曲啊,真的是唱出了温州人的自豪。
它就像一面旗帜,代表着温州人对家乡深深的热爱。
我朋友阿强,每次外地朋友来温州,他都会唱这首歌给他们听,一边唱还一边拍着胸脯说:“看,咱温州就是这么好!”4. 有一首温州话歌曲叫《囡儿出嫁》,这歌特别能触动人心。
就像看到自家闺女出嫁时的那种复杂心情,既高兴又不舍。
我参加表妹婚礼的时候,有个长辈用温州话唱起了这首歌,当时在场的好多人眼睛都湿润了,那种情感就通过温州话的歌声传递开来。
5. 《吃馄饨》也是经典的温州话歌曲,它就像温州街头的馄饨摊一样实在又有烟火气。
我和小伙伴们小时候,经常一边吃着馄饨一边学着唱《吃馄饨》,那感觉就像馄饨的热气一样温暖。
你能想象那种画面吗?温州话的歌词里满是馄饨的美味,听得人直流口水。
6. 《天顶星》在温州话歌曲里也是很有特色的。
它就像夜空中最亮的星星,独特而闪耀。
我记得有次学校的文艺表演,有个同学唱了《天顶星》,那独特的温州话发音和悠扬的曲调,让全校师生都为之惊叹,感觉像是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温州文化的大门。
7. 《打硬鼓儿》这首歌,就像是一场热闹的温州传统庆典。
用温州话唱出来,特别有节奏感,就像打鼓的鼓点一样有力。
我在温州的老街巷子里听到有人唱《打硬鼓儿》,周围的人都不自觉地跟着节奏晃动身体,那氛围就像过年过节一样欢快。
8. 《温州童谣》可是汇聚了很多温州话的精华,它像一个装满宝贝的盒子。
温州鼓词扫雪求师概述温州鼓词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之一,源自浙江温州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鼓词是一种通过鼓点和词曲相结合的表演形式,通常用于祭祀、庆典和娱乐活动。
温州鼓词扫雪求师指的是温州鼓词中表达对雪的祈福和祈求雪的降临的一种特殊形式。
温州鼓词的起源和发展温州鼓词起源于宋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和演变,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表现形式。
它结合了鼓点、词曲和舞蹈,以及丰富多样的表演道具,如鼓、锣、铙、钹等。
温州鼓词的表演形式多样,既有单独表演的,也有与其他艺术形式结合的。
温州鼓词的特点温州鼓词有以下几个显著的特点: 1. 鼓点独特:温州鼓词的鼓点节奏明快、有力,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鼓点的变化和组合使得表演更加生动有趣。
2. 词意深刻:温州鼓词的词曲内容丰富多样,既有叙事性的,也有抒情性的。
词曲中融入了对生活、爱情、家庭等主题的思考和表达。
3. 舞蹈独特:温州鼓词的表演中常常伴随着独特的舞蹈动作,舞蹈动作优美、协调,与鼓点和词曲相得益彰。
温州鼓词扫雪求师的意义温州鼓词扫雪求师是温州鼓词中的一种特殊表演形式,它表达了人们对雪的祈福和祈求雪的降临的愿望。
这种表演形式通常在冬季举行,以期望能有一场丰盛的雪,给人们带来欢乐和喜庆。
雪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它象征着纯洁、美好和希望。
温州鼓词扫雪求师通过鼓点、词曲和舞蹈的表演,以及特殊的祈福仪式,传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愿。
温州鼓词扫雪求师的表演形式温州鼓词扫雪求师的表演形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1. 预备阶段:演员们身着传统的戏曲服装,整齐排列在舞台上。
他们手持鼓、锣等乐器,准备开始表演。
2. 开场表演:演员们根据鼓点的节奏,进行精彩的舞蹈表演,配合着词曲的演唱。
3. 扫雪求师:在舞台的中央,设有一个装饰精美的雪神祭坛。
演员们围绕雪神祭坛进行特殊的祈福仪式,表达对雪的祈愿。
4. 高潮表演:演员们在雪神祭坛前奏乐器,高歌词曲,舞动身体,展现出激情四溢的表演。
温州鼓词的发展历程
温州鼓词是中国古老的民间曲艺形式之一,起源于浙江温州地区。
它以其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而闻名于世。
温州鼓词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唐朝,当时温州已经有了一些形式相似的曲艺表演。
宋朝时期,温州鼓词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形式,并得到了广泛的推崇和传承。
明清时期,温州鼓词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和发展,成为百姓喜爱的娱乐方式之一。
在温州鼓词的发展过程中,温州的艺人们不断进行创新和改良。
他们根据观众的喜好和需求,不断改编和创作新的内容和梗概,使得温州鼓词的艺术形式更加多样化和丰富化。
同时,他们还致力于提高表演的技巧和水平,加强与鼓乐的配合,使温州鼓词的表现力更加突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温州鼓词也在不断演变和创新。
传统的表演形式逐渐与新的艺术元素相结合,使温州鼓词焕发出新的活力。
同时,温州鼓词还通过各种媒体平台和演出形式进行推广,使更多的人了解和喜爱它。
总的来说,温州鼓词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凭借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艺术风格,深受观众的喜爱和追捧。
随着时代的变迁,温州鼓词在不断创新和改进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展现出其不可替代的魅力。
陈春兰鼓词全集温州鼓词陈春兰全集陈春兰白兔记01陈春兰白兔记02陈春兰白兔记03陈春兰白兔记04陈春兰白兔记05陈春兰白兔记06陈春兰白兔记07陈春兰白兔记08陈春兰白兔记09陈春兰白兔记10陈春兰雌雄玉蝴蝶01陈春兰雌雄玉蝴蝶02陈春兰雌雄玉蝴蝶03陈春兰雌雄玉蝴蝶04陈春兰雌雄玉蝴蝶05陈春兰雌雄玉蝴蝶06陈春兰雌雄玉蝴蝶07陈春兰雌雄玉蝴蝶08陈春兰雌雄玉蝴蝶09陈春兰雌雄玉蝴蝶10陈春兰雌雄玉蝴蝶11陈春兰雌雄玉蝴蝶12陈春兰雌雄玉蝴蝶13陈春兰雌雄玉蝴蝶14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01 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02 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03 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04 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05 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06 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07 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08 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09 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10 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11 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12 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13 陈春兰海瑞智斗张居正14 陈春兰胭脂01陈春兰胭脂02陈春兰胭脂03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01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02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04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05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06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07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08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09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10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11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12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13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14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15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16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17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18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19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20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21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22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23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24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26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27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28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29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对唱30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01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02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03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04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05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06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07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08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09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10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11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12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13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14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15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16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18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19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20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21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22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23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24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25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26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27 陈春兰潘云英南游大传28 陈春兰张朝仙玉蜻蜓01 陈春兰张朝仙玉蜻蜓02 陈春兰张朝仙玉蜻蜓03 陈春兰张朝仙玉蜻蜓04 陈春兰张朝仙玉蜻蜓05 陈春兰张朝仙玉蜻蜓06 陈春兰张朝仙玉蜻蜓07 陈春兰张朝仙玉蜻蜓08 陈春兰张朝仙玉蜻蜓09 陈春兰张朝仙玉蜻蜓10陈春兰张朝仙玉蜻蜓11 陈春兰章雪琴双珠凤01 陈春兰章雪琴双珠凤02 陈春兰章雪琴双珠凤03 陈春兰章雪琴双珠凤04 陈春兰章雪琴双珠凤05 陈春兰章雪琴双珠凤06 陈春兰章雪琴双珠凤07 陈春兰章雪琴双珠凤08 陈春兰章雪琴双珠凤09 陈春兰章雪琴双珠凤10 陈春兰下山救子陈春兰交通安全在我心中。
温州鼓词介绍温州鼓词啊,那可真是个地道的温州味儿,一开口就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烟雨朦胧的江南水乡,心里头暖洋洋的,跟喝了碗热腾腾的糯米粥似的。
这鼓词啊,就像咱们温州人的性格,直爽中带着几分细腻,讲起故事来,那叫一个绘声绘色,让人听了就不想停。
想当年,老一辈的温州人,茶余饭后,总爱聚在村头巷尾的大榕树下,手里摇着蒲扇,嘴里嚼着槟榔,就等着那位走街串巷的鼓词艺人开嗓。
那场面,热闹得跟过年似的,大人小孩,老的少的,都围得里三层外三层,生怕错过了啥精彩片段。
鼓词艺人一上台,嘿,那架势,不输戏台上的名角儿。
手里的小鼓一敲,“咚咚咚”,那节奏啊,就像是心跳,一下下敲进了听众的心里。
接着,二胡、琵琶这些个传统乐器也跟着响起,那声音,悠扬中带着几分哀愁,就像是在诉说着温州这座古城千年的故事。
唱词一起,更是不得了。
那词句啊,通俗易懂,却又蕴含着深刻的道理。
讲的是啥?有忠孝节义的历史典故,有才子佳人的浪漫传说,还有咱们温州人自己的家长里短,柴米油盐。
每一句唱词,都像是一幅画,缓缓展开在听众的眼前,让人身临其境,感受那份独特的温州风情。
而且啊,这鼓词的魅力,还在于它能根据听众的情绪变化而变化。
讲到高兴处,艺人会故意拉长了音调,配上欢快的节奏,逗得大伙儿哈哈大笑;讲到伤心处呢,那声音就低沉下来,带着几分哽咽,让人也跟着心里头不是滋味。
这种情感的共鸣啊,是任何现代娱乐方式都替代不了的。
更绝的是,温州鼓词里还藏着不少咱们温州人的智慧和幽默。
那些个俗语、俚语啊,被艺人们巧妙地融入到唱词里,既接地气又有趣味。
听鼓词啊,就像是跟一群老朋友聊天一样,亲切又自然。
现在啊,虽然时代变了,娱乐方式也多了起来,但温州鼓词在咱们温州人的心目中啊,还是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每当逢年过节或者家里有什么喜事的时候啊,总还是有人愿意请上一位鼓词艺人来唱上几段。
那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方式啊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情感的寄托。
所以啊我想说啊温州鼓词啊它就像是一条流淌在温州人心中的河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它都始终在那里静静地讲述着温州的故事传递着温州人的情感与智慧。
温州鼓词的发展历程温州鼓词是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民间艺术,起源于中国浙江省温州市。
它具有浓厚的本土文化氛围,承载了温州人民丰富的生活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温州鼓词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经历了漫长的变革和繁荣的时期。
最早的温州鼓词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温州地区的农民在播种和收割的间隙,用鼓、板和大半截水瓢等简陋的乐器伴奏着歌谣,表达对丰收的祈愿和对生活的赞美。
这些歌谣逐渐演变为温州鼓词的骨干曲目。
到了明代,温州鼓词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当时,温州的商业繁荣,市井文化也跟着蓬勃发展。
温州鼓词在民间广为流传,成为街头巷尾的常见娱乐节目。
人们乐此不疲地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温州鼓词的表演形式也逐渐丰富多样,包括打鼓、击板、念词、扮演角色等。
这一时期的温州鼓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以其生活化、亲和力强、形式多样而受到了广大百姓的喜爱。
到了清代,温州鼓词的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新的高潮。
当地的艺人纷纷投身于温州鼓词的表演和创作,推动了鼓词文化的繁荣。
同时,由于社会变迁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温州鼓词的表演形式也发生了一些改变。
剧本逐渐被引入,使得鼓词的表演更加有序,内容更加丰富。
同时,市井文化和宫廷文化的融合,也使得温州鼓词更具艺术性。
温州鼓词表演者们开始穿戴华丽的戏服,引入了更加复杂的舞蹈和表演技巧,使得鼓词的艺术形式更加多元。
20世纪初,温州鼓词经历了一段低迷期。
受到西方文化的冲击和社会变革的影响,传统的温州鼓词表演逐渐失去了市场。
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温州人对本土文化的兴趣逐渐复苏,温州鼓词也得到了一定的重视和保护。
许多文化学者和艺术家开始收集和整理传统的温州鼓词曲目,将其纳入重要文化遗产的范畴。
同时,不少青年艺人也开始学习和表演温州鼓词,使得传统的艺术形式得以延续和发展。
如今的温州鼓词已经成为温州地区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能够反映出当地百姓的生活,也成为了传承温州地区文化的重要纽带。
温州鼓词通过不断融入现代文化元素,使得自身更加丰富多样,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观众。
我们的骄傲——温州鼓词
2017-10-20那年我才七岁,还太小,什么都不会做。
唯一的乐趣,便是爷爷用他那满是厚茧的温暖的大手,紧紧包裹这我稚嫩的小手,缓慢而又沉稳地迈出一个又一个脚步,走向那小小的戏院”。
一跨过门槛,我就东张西望,最先映入我眼底的,是那座锈迹斑斑的小型海盗船——我还记得我上的第一所幼儿园就是这儿。
时至今日,我仍记得我第一次上幼儿园时的情景。
爷爷对温州鼓词似乎情有独钟,无论是从田里干活回来,还是满头大汗地剥蚕豆,总会哼几句鼓词,布满皱纹的脸上绽放出笑容。
唱鼓词的艺人们花样层出不穷,但大抵是一身普通的衣着,左右手一刻不停地击打着民间乐器,诸如牛筋琴、小快板等等,都是必不可少的伴奏乐器。
唱鼓词的艺人出来了,她年约四五十岁,乌黑的长发用发绳绑着,隐约中可以看见几丝银白,她的左手持着一副象牙白的快板,右手优雅地握住一只木棒,在她身前,有一架牛筋琴。
她的唇微抿着,片刻后,木棒轻轻地敲在琴上,激起一个个轻快的音符。
她开始唱了,一开口,便使我的心湖泛起涟漪,这是多么熟悉的语言啊!温州话就如母亲对自己幼小的儿子的轻语一般,亲切极了!抑扬顿挫的语调,把我领进一个个故事,见到了不少人——活泼有正
义感的孙悟空,他正机敏地对付白骨精呢!美若天仙的白素贞,她正为了丈夫与法海斗智斗勇呢!铁面无私的包青天,正一脸凛然地开堂公审罪犯呢!博学睿智的诸葛亮,正手执一把羽扇舌战群儒呢……然后,爷爷推开了门,在比较靠后的座位上坐下,我也乖乖地坐在竹制的椅子上。
圆润的唱腔引起我无限的遐想,好半天才回过神来,这亲切自然的温州话,在加上这清晰动人的腔调,难怪爷爷这么喜欢!温州鼓词,是我们温州人的骄傲!温州鼓词,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虽然现如今,年轻人更迷流行音乐,但我始终相信,温州鼓词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能传承下去。
初一:卓依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