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课课件——校园分类垃圾箱
- 格式:ppt
- 大小:21.68 MB
- 文档页数:48
活动二校园分类垃圾箱教案教学目标情感目标: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能力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让学生乐于参与,善于交流。
知识目标:知道如何进行废物利用,懂得垃圾分类后可以回收再利用。
学情分析三年级同学已经初步感知身边的事物,特别是哪些是好事物,哪些是不好的。
他们生活中已经接触了不少垃圾,对垃圾的认识到了一定程度,让他们对垃圾进行分类,是一件正好普及的事情。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垃圾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拿出实际行动,主动参与环保教学过程4.1 教学活动【导入】看图感悟欣赏我国美丽的图画和污染图片,通过对比展示,地球妈妈很伤心,大家思考:为什地球妈妈很伤心呢?该怎么办呢?引出本课课题【讲授】解惑新知1、认识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垃圾。
学生通过回答,教师进行归纳。
2、通过归纳之后,学生思考,如果有垃圾桶,我们应该怎么扔呢?3、通过思考以上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垃圾桶上的标志。
4、分别就垃圾几个分类进行讲解5、区分“可回收”和“不可回收”。
师:“可回收”垃圾是什么意思?指名生答。
师小结:可回收是可以回收再利用,可以多次循环利用的垃圾。
6、不可回收是什么意思?指名生答。
师小结:不可回收垃圾就是指不能再收回利用,在自然条件下易于分解的垃圾。
7、哪些是属于可回收垃圾、哪些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呢?出示卡片:废纸、果蔬皮、泡沫塑料、剩菜剩饭、破损书籍、废铁、口香糖残余物、树叶等,请生指出是属于可回收垃圾还是不可回收垃圾,并把纸片贴到相应位置。
指名生答并把卡片贴到相应位置。
8、还有哪些垃圾也是可回收垃圾呢?板书:废纸、塑料、玻璃制品、金属、布等9、(拿一张纸撸鼻涕,详装不知扔哪个垃圾筒)那这张用过的面纸是可回收垃圾吗?大家讨论一下。
指名生答。
师小结:其实像用过的面巾纸和卫生纸已经被污染了,没有办法再利用,而且这些纸很容易被水溶解,所以属于不可回收的垃圾。
10、还有哪些垃圾是不可回收垃圾呢?指名生答。
沪科黔科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4.2《校园分类垃圾箱》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校园分类垃圾箱》这一课是沪科教版和黔科教版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下册的一个主题活动。
活动的主题是环保,通过让学生设计和制作分类垃圾箱,提高学生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校园分类垃圾箱的作用、分类垃圾箱的设计原则、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方法和分类垃圾箱的使用和维护。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设计和制作,深入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环保问题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垃圾分类的具体方法和分类垃圾箱的制作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掌握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设计和制作,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通过参与活动,增强环保意识,培养爱护环境的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2.教学难点: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方法,垃圾分类的实践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和学生自主探究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我还将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分类垃圾箱制作材料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校园里的分类垃圾箱,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引出本课的主题。
2.讲解:讲解垃圾分类的重要性和方法,讲解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方法。
3.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分类垃圾箱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分类垃圾箱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体验和收获。
校园分类垃圾箱(教案)2023-2024学年综合实践活动三年级上册沪科黔科版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学生能够了解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认识到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垃圾分类的方法,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正确分类垃圾。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意识,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教学内容1. 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介绍垃圾的种类、分类的原则和方法。
2. 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分析学校垃圾分类的现状,找出存在的问题。
3. 垃圾分类的意义:讨论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4. 垃圾分类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及垃圾分类的重要性。
2. 难点:垃圾分类的实际操作,以及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垃圾分类图示、垃圾分类箱模型。
2. 学具:垃圾分类手册、垃圾分类游戏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校园垃圾问题,引发学生对垃圾分类的思考。
2. 知识讲解:介绍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垃圾分类图示进行直观教学。
3. 案例分析:分析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讨论存在的问题。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校园内进行垃圾分类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垃圾分类的操作。
5. 总结反思:通过垃圾分类游戏,巩固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行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1. 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图示展示垃圾的种类和分类方法。
2. 校园垃圾分类的现状:图表展示学校垃圾分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垃圾分类的意义:图示展示垃圾分类对环境保护、资源回收利用的重要性。
作业设计1. 家庭作业:学生回家后,观察家庭垃圾分类的情况,并尝试进行垃圾分类。
2. 课后反思:学生写下自己对垃圾分类的认识和体会,以及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
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教学活动,学生不仅掌握了垃圾分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还在实践活动中亲身体验了垃圾分类的操作。
活动二校园分类垃圾箱
教学目标:
1、增强关心身边小事的自觉性,主动发现问题。
2、学会运用已有知识解决垃圾回收利用问题。
3、培养改进与创新设计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2、3。
活动准备:教师和学生从网络上、图书中了解国内外各种垃圾箱的外形、功能。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都见到过什么样垃圾箱?我们学校的垃圾箱又是什么样子的,你有什么建议吗?
板书课题:活动二校园分类垃圾箱
二、了解各国分类垃圾箱的特点
1、交流通过图书、网络收集到的各国垃圾箱的资料。
2、总结各国垃圾箱的特点和优点。
三、调查校园垃圾
1、以小组为单位调查校园各处垃圾箱里都有哪些垃
圾?
2、观察校园现有垃圾箱的外形、功能有何不足之处?
四、教师引导学生设计分类垃圾箱
1、思考分类垃圾箱的设计方案
2、完成设计图
第二课时
一、学生交流设计的分类垃圾箱
二、进一步完善设计
从实用性、美观性方面对设计作进一步完善
三、拓展:和同学一起动手,让废旧物品变成人人喜爱的小
物件!比一比,看看谁的作品最有创意或最实用!
板书设计:可回收:废纸、饮料瓶、废电池
垃圾
不能回收:脏土废水砖头四、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