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区改造案例分析
- 格式:ppt
- 大小:12.42 MB
- 文档页数:38
德国鲁尔工业区——资源型城市的转型经典08城市规划0841502014 杨青青为了应对生产结构单一、煤炭的能源地位下降、世界性钢铁过剩、新技术革命的冲击导致的“煤炭危机”和“钢铁危机”,北威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措施进行鲁尔区的经济转型和产业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调整改造传统工业,加大开放力度,吸引新兴产业投资,充实区域产业结构。
○1对传统的老矿区进行清理整顿:关、停、并、转那些生产成本高、机械化水平低、生产效率差的煤矿企业,集中到盈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型企业中去,更新设备和技术改造,调整产品结构和提高产品技术含量。
对其他大型企业采取了稳定改造的政策,以避免社会动荡。
○2改善鲁尔区的投资环境,鼓励新兴工业迁入鲁尔区,优化发展这些新兴工业加入的有利条件:劳力充足,交通便利,及巨大的消费市场。
鲁尔区在产业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十分重视扶持那些有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不断加大对中小企业科研和开发的支持力度。
政府制定了鼓励向中小科技企业进行风险投资的计划以及联合研究和创新网络计划,促进和加强中小企业与科研机构的合作。
中小企业凭借自身较强的应变能力,在发展壮大的同时,也为安置鲁尔区转型过程中出现的大量失业人员做出了巨大贡献。
目前,80%的劳动力在中小企业就业,中小企业被称为德国经济的“脊梁”。
2、完善交通运输网,推动区域综合开发鲁尔区煤管协会在1968-1973年进行了交通规划中提出,有计划地对现有的线路进行技术改造,发展区内快车线。
依照规划修建了鲁尔区波恩-科隆-杜塞尔多夫-多特蒙德、科隆-伍佩尔塔尔-多特蒙德两条高速公路。
区内架起了高架铁道,为解决了铁路公路交叉引起的矛盾,发挥了很高的效能。
鲁尔区在水运优势的基础上搞好水陆联运,加速南北向交通线路的建设,组成统一的运输系统,把全区彼此分隔的工业区和城市紧密地衔接起来,对全区的综合开发起了极其重要的先行作用。
3、科研与实践相结合,将科技优势转化为生产力○1加强科研界与经济界的合作。
国外工业遗产改造艺术设计手法案例一、案例概述工业遗产改造是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备受关注的话题。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探索如何将废弃的工业遗址转化为具有文化、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公共空间。
本文将介绍国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改造案例,分析其艺术设计手法,并探讨其成功经验。
二、案例分析1.德国杜伊斯堡风景公园杜伊斯堡风景公园位于德国鲁尔工业区,前身是一个钢铁厂。
经过改造,公园如今已成为一个集生态、景观、文化于一体的公共空间。
设计者利用原有的工业设施,如高炉、铁轨等,创造出一个富有历史感的景观。
同时,通过植被绿化和自然水体的引入,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
2.美国纽约高线公园纽约高线公园前身是一条废弃的高架铁路。
设计师保留了原有铁路的特色元素,如铁轨、枕木等,将其融入公园的景观设计中。
高线公园如今已成为纽约市的文化地标,吸引了大量市民和游客前来游览。
3.英国利物浦港湾改造利物浦港湾是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重工业区。
经过改造,港湾地区变身为一个集商业、文化、娱乐于一体的城市中心。
设计者保留了原有的工业建筑和设施,如船坞、码头等,并将其与现代建筑和景观设计相结合。
同时,通过引入艺术装置和文化活动,提升了区域的文化价值。
三、艺术设计手法分析1.保留和再利用原有工业元素在工业遗产改造中,保留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元素是关键的艺术设计手法之一。
这些元素不仅具有历史价值,还能为新的空间增添独特的魅力。
设计者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这些元素,创造出富有创意的景观和空间。
2.引入自然元素和生态设计将自然元素和生态设计引入工业遗产改造中,可以改善区域环境,提升空间品质。
植被、水体等自然元素的加入,能够软化硬质空间,提供宜人的休闲环境。
同时,生态设计还能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3.结合文化和艺术装置文化和艺术装置是提升工业遗产改造空间品质的重要手段。
通过引入文化活动、艺术展览等,能够丰富空间内涵,吸引更多人流。
同时,艺术装置的运用还可以为空间增添视觉冲击力,提升空间的艺术美感。
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论文报告题目:德国鲁尔区的改造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摘要:本文通过对德国鲁尔区改造的分析,探讨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启示。
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分别介绍鲁尔区的历史背景、改造计划、产业发展、城市更新以及环境保护,剖析其改造经验对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启示。
此外,本文还列举五个案例,对鲁尔区改造的相关问题进行更为深入的阐述和分析。
第一部分:历史背景鲁尔区是德国最具代表性的工业区之一,也是德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区域之一。
20世纪初,该地区的钢铁、煤炭、化工等重工业占据了德国经济的主导地位,但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的枯竭,工业部门逐渐衰落,鲁尔区也由此陷入困境。
为了摆脱困境,德国政府在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和城市更新。
第二部分:改造计划德国政府在改造鲁尔区时,采用了多项措施。
首先是重工业转型,即将传统的钢铁、煤炭、化工等产业转变为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
其次是城市更新项目,包括住宅和商业区的改造以及公共设施的升级。
第三是环境保护,即开展环保工作,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
第三部分:产业发展鲁尔区在重工业转型中十分成功,今天成为了德国最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之一。
其中包括信息技术、生命科学、能源技术等领域,为整个地区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此外,该地区依托自身优势,还建设了多个研究中心和科技园区,吸引了大量的国际知名企业落户。
第四部分:城市更新鲁尔区的城市更新非常成功,十分注重民生、环保和文化建设,城市形象焕然一新。
为了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政府对市容市貌进行了全面改善,公共设施得到了升级,街区和住宅区的规划和建设更加合理,文化设施和公共活动场所建设齐头并进。
第五部分:环境保护鲁尔区环境污染十分严重,政府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与企业合作,共同努力,实现了环境和经济的良性互动。
在环保工作中,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包括清理土壤、整治污水、限制工业排放、推广绿色能源等等,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东北旧工业建筑改造为酒店的案例摘要:一、引言二、东北旧工业建筑的背景及特点三、旧工业建筑改造为酒店的意义四、成功案例分析1.案例一:长春市某旧工厂改造为酒店2.案例二:沈阳市某旧厂房改造为酒店3.案例三:哈尔滨市某旧仓库改造为酒店五、改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与挑战六、对我国旧建筑改造的启示七、总结正文: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许多城市开始面临旧建筑如何合理利用的问题。
特别是东北地区,拥有丰富的旧工业建筑资源,如何将这些旧建筑焕发新生,成为当下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围绕东北旧工业建筑改造为酒店的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背后的意义及启示。
二、东北旧工业建筑的背景及特点东北地区作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曾经拥有众多的工厂、厂房和仓库等旧工业建筑。
这些建筑见证了我国工业发展的历程,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这些旧工业建筑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建筑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2.结构坚固,适用于改造;3.占地面积较大,具有较大的开发潜力。
三、旧工业建筑改造为酒店的意义将旧工业建筑改造为酒店,不仅能够实现建筑的再利用,提高土地使用效率,还能为城市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同时,这种改造方式有助于保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提升城市形象。
此外,旧工业建筑改造酒店还能为游客提供独特的住宿体验,丰富旅游产品。
四、成功案例分析以下是三个东北旧工业建筑成功改造为酒店的案例:1.案例一:长春市某旧工厂改造为酒店该酒店将原工厂的厂房和办公楼进行改造,保留了原有的工业风格,同时融入现代设计元素。
酒店内设有餐厅、咖啡厅、会议室、客房等设施,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商务人士。
2.案例二:沈阳市某旧厂房改造为酒店该酒店将原厂房的空间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打造了一个宽敞明亮的大堂和各类独具特色的客房。
同时,酒店还保留了部分原有设备,营造出独特的工业氛围。
3.案例三:哈尔滨市某旧仓库改造为酒店该酒店在改造过程中,巧妙地将仓库的红砖墙、钢梁等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
德国鲁尔工业区改造的案例分析————————————————————————————————作者:————————————————————————————————日期:本科学生课程作业课程名称: 环境规划学院系:旅游学院专业: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年级: 13级规划姓名: 王妍学号: 1306040117成绩:评阅教师:刘晓霞时间: 2016年12月28日德国鲁尔工业区经济振兴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域,也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鲁尔区因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蜿蜒穿过而得名。
德语中对“鲁尔区”一词有许多用法,最简单的一个用法就是“饭锅”。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个地区经济发展对德国的重要性。
一、情况简介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号称“德国的心脏”。
它属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行政区划内,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积为4593平方公里,占德国面积的1.3%。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
区内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
以鲁尔区为中心,方圆100公里内集中了5个50~100万人和24个10~50万人的城市,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
二、发展优势2.1、优越的区位条件鲁尔区自古处于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是欧洲的交通路口。
在近代资本主义发展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发达的“金三角”内:西边与法、荷、比、卢的工业区呼应;北边与丹麦以及瑞典南部工业区相距不远;东北、南面又邻近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济重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业区、莱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
这样优越的区位便于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本国工业区间联系合作。
工业园区景观提升案例研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工业区作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景观环境的改善与提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以某工业园区为例,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升工业园区的景观品质。
一、项目背景该工业园区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之一。
然而,由于长期缺乏有效的景观规划和管理,园区内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如噪音污染、空气污染等,严重影响了工人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
因此,对工业园区进行景观提升,改善其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务之急。
二、规划设计1. 绿化规划:在园区内部及周边增加绿地面积,种植耐污性强的植物,如夹竹桃、紫薇等,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吸收有害气体,净化空气。
同时,设立绿化带,隔离噪声源,减少噪音污染。
2. 水体规划:引入人工湖,既可调节园区微气候,提供良好的视觉效果,又可通过水生植物吸收污染物,提高水质。
3. 道路规划:优化道路布局,避免交通拥堵,减少尾气排放。
同时,设置步行道和自行车道,鼓励员工绿色出行。
4. 公共设施规划:增设休闲座椅、健身器材等公共设施,满足员工的休息和娱乐需求,提高生活品质。
三、实施过程1. 调研分析:首先,对园区内的环境现状进行全面调查,了解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为后续的设计提供依据。
2. 方案设计:根据调研结果,提出具体的景观提升方案,并进行多轮修改和完善。
3. 实施施工:设计方案确定后,开始进行施工,包括绿化种植、水体建设、道路改造等工作。
4. 运营维护:施工完成后,进行持续的运营和维护,确保景观效果的持久性。
四、成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园区的环境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空气质量显著提升,噪音污染得到有效控制,员工的工作环境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此外,通过景观提升,还提高了园区的形象,吸引了更多的投资,促进了经济发展。
五、结论通过对工业园区进行科学合理的景观提升,不仅可以改善环境,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还可以提升园区形象,促进经济发展。
因此,我们应加大对工业园区景观提升的投入,推动其向着更加绿色、生态、和谐的方向发展。
工业改造案例【篇一:工业改造案例】随着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和城市经济结构的转型,曾经代表城市工业文明、象征城市经济发展的工厂及工厂群逐渐退出历史舞台,而这些旧工厂的价值及其所蕴含的历史痕迹并未随之消失,相反,随着全新的创意产业、新兴产业等新鲜血液的注入,旧厂房的生命也通过承载功能的变化重新焕发出生机,再一次推动着城市的变迁。
本文将通过国内外旧工厂改造的发展历程及典型案例来探究成功的种种成因。
一、国外旧改成功案例分析美国纽约soho区:旧工厂变身时尚街区类别:改造街区位置:美国纽约特色:通过功能布局的整合,打成综合性的时尚街区soho是英语单词south ofhouston的缩写,指的是处于纽约下城houston街。
1850年的soho地区建起了大批铁铸的厂房,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加工厂和艺术展览区。
60年代,一些主要由画家和雕塑家组成的艺术家陆续搬进soho区,把这些空置的工厂变成工作室。
到70年代,政府将这个地区划分成居住区并加以保护,一些商家和有经济实力的画廊也相继进入,使soho发展成集居住、商业和艺术为一身的一个完善的社区,被誉为艺术家的天堂。
今天的soho它是商业和艺术充分融合的区域,是富有个性的、有着深刻文化内涵的商业区,是时尚的代名词。
1967年美国旧金山吉拉德里广场类别:工厂改造位置:美国加州旧金山渔人码头特色:全美第一座工厂改造的露天购物中心1864年,这里叫做毛线磨坊(woolen mill);1893年,意大利移民吉拉德里(domingoghirardeli)以细火慢熬生产的意大利巧克力,推出后大受欢迎,便买下这栋大楼作为工厂;1964年,已经废弃的巧克力厂、毛纺厂等旧建筑被改建为商店及餐饮设施,成为全美第一座工厂转型的露天购物中心,并改名为吉拉德里广场。
而到了上世纪70年代,旧工厂改造风潮进入了延展期。
随着工业文明的衰落,越来越多的旧工厂改造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功能上的再生;同时,日本也紧跟欧美部分加入了经济转型和旧厂房改造之列,其代表项目是1974的仓敷阿依比广场项目(图示案例2)。
创意园区改造优秀案例一、引言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越来越多的老旧厂区、仓库等工业遗产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
创意园区作为工业遗产改造的一种重要方式,既保留了原有建筑的历史与文化价值,又赋予了新的功能与生命力。
本文选取了三个我国创意园区改造的优秀案例,旨在分析其改造策略与成果,为我国创意园区的改造与发展提供借鉴。
二、创意园区改造案例分析1.案例一: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位于黄浦江边,原为一座废弃的厂房。
改造项目在保留原有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融入了现代设计元素,创造了一个富有创意与活力的空间。
美术馆的开放不仅带动了周边文化产业的发展,还为市民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与休闲的好去处。
2.案例二:北京798艺术区北京798艺术区原为电子工业部的旧厂房,改造后形成了集艺术、设计、餐饮、娱乐于一体的多元化创意园区。
这里的建筑风格独特,吸引了众多艺术家、设计师和文艺青年前来创作、交流。
798艺术区已成为北京城市文化的新地标。
3.案例三:深圳OCT-LOFT深圳OCT-LOFT原为一座闲置的厂房区,经过改造后,成为了一个充满活力的创意产业基地。
项目充分挖掘了原有建筑的特色,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打造了一个富有创意和创新氛围的空间。
OCT-LOFT现已成为深圳最具影响力的创意园区之一。
三、创意园区改造经验与启示1.充分发挥原有建筑特色与历史价值:在改造过程中,尊重历史、挖掘文化内涵是关键。
通过对原有建筑特色的保留与再现,赋予新的功能与形式,使建筑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2.融入现代设计元素,提升空间品质:在改造中,将现代设计理念与传统建筑风格相结合,可以提升园区的整体品质,营造出独特的氛围。
3.注重产业定位与产业链搭建:明确园区的产业定位,吸引相关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链,有助于园区的持续发展。
4.激发社区活力,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新:通过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展览等,激发社区活力,促进文化交流与创新。
5.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在改造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案例解析背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工业结构的转型,许多老旧的工业建筑面临着闲置和废弃的命运。
然而,这些老旧工业建筑往往具有独特的历史价值和建筑风格,因此将其改造为博物馆成为了一种常见的选择。
通过将这些老旧工业建筑重新利用,不仅可以保护城市历史遗产,还能够提供一个展示文化、艺术和科技等方面内容的场所。
本文将通过分析具体案例,探讨旧工业建筑改造为博物馆的过程和结果。
案例一:波尔图酒窖博物馆(Porto Wine Cellars Museum)背景波尔图酒窖博物馆位于葡萄牙波尔图市(Porto)附近,是一个将旧酒窖改造而成的博物馆。
该地区以出产波尔图葡萄酒而闻名,在19世纪和20世纪初达到了巅峰。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酒窖被废弃或闲置,这些老旧的酒窖面临着被拆除的风险。
过程波尔图酒窖博物馆的改造过程经历了以下几个关键步骤:1.研究和评估:在确定将这些旧酒窖改造为博物馆之前,进行了对其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研究和评估。
这一步骤有助于确保改造后的博物馆能够充分展示当地的葡萄酒文化和历史。
2.设计规划:根据研究和评估结果,制定了具体的设计规划。
考虑到原有建筑的特点和限制,设计师们通过合理利用空间、改善通风和照明等措施,使得新博物馆能够满足展览、教育和游客接待等功能需求。
3.结构加固:由于老旧建筑可能存在结构问题,需要进行必要的加固工作。
这一步骤包括加固墙体、修复屋顶以及处理地基等工作,以确保新博物馆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内部装修:根据博物馆的定位和主题,进行了内部装修工作。
这包括展览设计、展品陈列、灯光布置等方面的工作,以营造出适合展示葡萄酒文化的氛围。
结果波尔图酒窖博物馆的改造取得了以下成果:1.保护历史遗产:通过将旧酒窖改造为博物馆,成功保护了这一地区丰富的葡萄酒历史遗产。
游客可以在博物馆中了解到葡萄酒生产的传统方法、历史变迁以及与当地文化相关的故事。
2.促进旅游业发展:波尔图酒窖博物馆成为了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之一,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本科学生课程作业课程名称:环境规划学院系:旅游学院专业: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年级:13级规划姓名:王妍学号:1306040117成绩:评阅教师:晓霞时间:2016年12月28日德国鲁尔工业区经济振兴对我国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启示鲁尔区是欧洲最大的经济区域,也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
鲁尔区因莱茵河的支流鲁尔河蜿蜒穿过而得名。
德语中对“鲁尔区〞一词有许多用法,最简单的一个用法就是“饭锅〞。
从这里不难看出,这个地区经济开展对德国的重要性。
一、情况简介鲁尔工业区是德国最重要的工业区,号称“德国的心脏〞。
它属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简称北威州〕行政区划,位于德国西部、莱茵河下游,鲁尔河与利珀河之间。
通常将鲁尔煤管区规划协会所管辖的地区,作为鲁尔区〔Ruhrg-ebiet〕的地域界限,其面积为4593平方公里,占德国面积的1.3%。
鲁尔区既是生产中心,又是消费中心。
区人口和城市密集,人口达570万,占全国人口的9%,核心地区人口密度超过每平方公里2700人。
以鲁尔区为中心,方圆100公里集中了5个50~100万人和24个10~50万人的城市,工厂、住宅和稠密的交通网交织在一起,形成连片的城市带,是德国最大的消费核心。
二、开展优势2.1、优越的区位条件鲁尔区自古处于东西欧往来的“圣路〞地带,也是北欧通向中欧、南欧的捷径,是欧洲的交通路口。
在近代资本主义开展中,又位于欧洲经济最兴旺的“金三角〞:西边与法、荷、比、卢的工业区照应;北边与丹麦以及瑞典南部工业区相距不远;东北、南面又邻近德国下萨克森州的济重心区汉诺威—沃尔夫斯堡—扎耳茨吉待三角工业区、莱茵河下游以科隆—杜塞尔多夫为中心的工业区。
这样优越的区位便于与欧洲共同体成员国间的贸易往来、本国工业区间联系合作。
2.2、煤炭资源丰富鲁尔区有着丰富的煤炭资源。
煤炭地质储量为2190亿吨,占德国总储量的3/4,其中经济可采储量约220亿吨,占德国90%。
鲁尔区的煤炭煤质好,煤种全,为优质硬煤田,可炼优质焦炭的肥煤占储量的3/5,煤炭所含的灰分〔为3~18%〕和硫分〔为0.5%~1.5%〕都低,发热量高,其中肥煤的发热量高达8600大卡/公斤。
城市更新规划在规划方案中的应用案例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更新规划成为了现代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更新规划旨在通过改善城市空间布局、提升城市功能和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通过几个城市更新规划的应用案例,探讨城市更新规划在规划方案中的具体应用。
案例一:某市老旧工业区的更新规划某市的老旧工业区曾经是该市的经济支柱,但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这些工业区逐渐失去了活力,成为了城市发展的瓶颈。
为了振兴这些老旧工业区,该市政府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更新规划。
首先,通过调研和分析,确定了老旧工业区的现状和问题。
然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拆除部分老旧厂房,改造为现代化的产业园区,吸引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修建绿化带和公园,提升区域环境质量;改善交通网络,提升区域交通便利性等。
通过这些规划和措施的实施,该市的老旧工业区焕发了新的活力。
新建的产业园区吸引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带动了就业增长和经济发展。
绿化带和公园的建设改善了居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城市形象。
交通网络的改善提高了区域的交通便利性,促进了区域的互联互通。
案例二:某市老城区的更新规划某市的老城区曾经是该市的历史文化遗产,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老城区的建筑物逐渐老化,环境逐渐恶化。
为了保护和传承老城区的历史文化,该市政府制定了一套全面的更新规划。
首先,通过历史文化调研和评估,确定了老城区的历史文化价值和保护重点。
然后,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包括修缮老城区的传统建筑,修建文化广场和博物馆,提升老城区的文化氛围;改善老城区的环境,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开展历史文化教育和旅游推广,促进老城区的发展等。
通过这些规划和措施的实施,该市的老城区焕发了新的活力。
修缮的传统建筑成为了城市的亮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和文化爱好者。
文化广场和博物馆的建设丰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提升了城市的文化品位。
环境的改善提升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增加了老城区的吸引力。
历史文化教育和旅游推广促进了老城区的发展,带动了相关产业的繁荣。
苏州工业园1.案例背景信息位置 苏州工业园区位于市区东部,苏州工业园区规划总面积288平方公里,其中中新合作区80平方公里。
定位 苏州东部新城,苏州市现代化新城区和苏州中央商务区。
功能 工业、商贸、居住等各项城市功能。
城市空间发展 与现有城市相结合, 成为高效率的城市实体,提供良好的居住、商业环境,平衡苏州市的线性发展。
苏州工业园功能组成、功能载体:产业:综合保税区、沙湖动漫城、服务外包产业园、创意产业园 创意泵站 科技:国际科技园、中新生态科技 生物纳米科技园 教育:独墅湖高教区 休闲:阳澄湖旅游度假区公共服务机构一站式行政服务中心、市政公用事业,公积金管理中心、苏州物1 分区商业中心2 邻里中心3 大学4 职业学院5 区域医院6 社区医院7 文化中心8 主题公园9 体育中心 10 体育场/游泳池 11 科研1 122222 2222 2 22 2 23 34 456 78910 11 11 11 11 11 11流中心.人力资源开发中心、独墅湖图书馆。
2.产业结构与布局:(1)一个核心区:中央商贸区两大行业:生产服务业、生活服务业三大亲水商圈:金鸡湖、独墅湖、阳澄湖四个生活服务功能点:高教区、国际科技园、现代物流园、国际博览中心五个特色商业街:李公堤商业水街、中央河步行街、葑谊商业街、斜塘商业街、浅水湾商业街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时序1995-2000:首期重大基础设施及水、电、气及供热等大型源厂建设。
2001至今:中新合作区基础设施及周边各镇主要路网与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建成科技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行政服务中心、教育卫生、商业休闲、社区服务等现代化配套设施。
(2)宏观——空间布局模式空间布局——圈层+轴线圈层居住区:紧邻金鸡湖工业区:无污染高科技工业(100-1000米隔离带);一般工业商业区:服务镇内居民和周围乡镇 轴线服务业走廊:商务区、行政服务区、休闲游憩区、生态绿化区纵向轴线式规划不仅保证了园区本身良好的空间发展形态,也使得新区与老城区有机连成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