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四个单元知识点归纳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一单元内容复习小结

2009年3月一.整体结构

1.一条主线:消费(解决为什么生产的问题)

2.知识体系:消费什么?(商品)用什么消费?(货币)怎样消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3.三个关键词:商品、货币、消费

二.重点难点分析

1.商品的基本属性(二因素)其关系:对立性和统一性

注意: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对一个人来讲是不可能同时占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但是,无论生产经营者还是消费者都会关心使用价值和价值。

2.关于货币的整体理解:

从起源看,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从职能看,货币发挥着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的作用;从本质看,货币是一般等价物,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从发展看,它经历了金属货币、铸币、纸币、电子货币等形式。(以上说明货币并不神秘)3.通货紧缩和通货膨胀:两种重要经济现象

我国在2004年基本成功解决连续7年以来的通货紧缩状况,进入2004下半年以来由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引发原材料、粮食等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原因,使目前我国面临通货膨胀的压力和风险。

4.价格与供求、价值的关系

(1)价格由价值决定(唯一的决定因素):也可说价格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2)价格与供求是双向制约(相互影响、制约)的关系:供求影响价格,价格影响供求注意:供求影响价格会形成两种市场状态,即买方市场和卖方市场

5.等价交换的理解

(1)等价交换的含义:价格与价值相符(货币出现之前等价交换表现为双方商品价值量相等)(2)等价交换如何实现---在动态中实现:从单个交换过程看,价格与价值并不一致;但从长期交换过程来看,商品平均价格与本身的价值仍然是一致的,说明商品交换仍遵循等价交换原则。6.商品价值量、价值总量、使用价值量与两种劳动时间劳动生产率之间的关系

关系图示如下:

7.影响价格的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有哪些?

(1)间接因素:气候、时间、地域、生产等,甚至宗教信仰、习俗等文化因素。

(2)直接因素:各种因素的影响,是通过改变该商品的供求关系来实现的。

(3)决定性因素:价值

▲扩展: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除商品本身价值(根本性)、供求关系(直接原因)以及间接因素之外,货币(金银)本身价值的变化、市场垄断、国家宏观调控、纸币的发行量、消费者的购买心理、哄抬物价、地区差价、商品的新鲜程度等也会引起物价涨跌。

8.价格变动的影响:

两个角度(消费和生产),实质是价值规律在发挥作用。

9.影响消费的因素

(1)客观因素:①收入;②物价水平;③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等其他因素。

(2)主观因素:消费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

▲扩展----影响消费的因素还有经济发展水平、家庭人口数量、社会保障制度等

10.恩格尔系数及其变化

(1)含义: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同学们要注意有关论述题:如…..材料可知(某地市)的社会消费结构正向发展型和享受型升级)

(2)变化原因:①根本原因: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②直接原因:人民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3)变化表明: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会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少,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恩格尔系与消费水平、消费结构之间呈反比关系)

三.易混淆知识点

1.物物交换与商品流通

2.外汇与外币

3.本币汇率与外汇汇率(外币汇率)

4

5.互补品与替代品的需求量变动

四.热点问题

1.商家、企业为什么重视产品质量、实施名牌战略。(分析角度:商品的基本属性)

2.国家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分析角度:商品的基本属性)

3.人民币升值的利弊分析

4.CPI(居民物价指数)上涨问题(分析角度:价格变动的因素及其对经济生活的影响)5.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重大任务注意: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的意义何在?

6.首次提出“生态文明”: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分析角度:正确的消费观--课本21-22页)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第二单元内容复习小结

2009年3月

一.整体结构

1.一条主线:生产(解决“谁来生产”、“怎样生产”的问题)

2.知识体系:从基本经济制度、企业组织形式、企业资金筹集方式三个方面具体介绍生产活动的基本情况

3.三个关键词:生产、公司经营、劳动者

4.逻辑线索:消费离不开生产→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生产的制度背景→创造财富的主体与主要场所→如何筹集创造财富必需的资金

二.重难点分析

1.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原理

两层含义:(1)生产决定消费:四个表现(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四个表现(P29页倒数第二段理解)

2.公有制的主体与国有经济的主导

(1)区别:公有制的主体是指在所有制结构中的比例;国有经济的主导则强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对国民经济的性质和发展方向所起的作用(国有经济的控制力是对全局和战略而言的)

(2)联系:国有经济的主导是公有制的主体的一个重要表现,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必须充分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

3.公有制主体地位的体现及增强:课本32页最后一段

4.公司经营成功的主要因素

5.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途径

三.易混淆知识点

1.基本经济制度≠根本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我国的根本经济制度

2.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社会主义经济即为公有制经济。个体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市场活动的主体,公有制与非公有制地位是平等的,但作为我国基本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即在经济体系中或经济制度中),两者地位则完全不同。

3.股份制都具有公有制性质

注意:只有国有、集体控股,企业才具有明显的公有性

4.股份制与股份合作制关系比较

(1)集资方式不同:前者企业向社会募集股份,后者企业不向社会募集股份,向企业内部募股。(2)合资方式不同:前者一般仅是资本联合,后者是劳动合作基础上的资本联合。

(3)表决方式不同:前者一股一票,股份越多表决时越有发言权;后者一人一票制,企业实行民主管理,决策体现多数人意愿。

(4)股份操作不同:前者股份公司的个人股票经批准可上市交易;后者职工个人股不得上市交易,企业职工,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5)分配方式不同:前者实行按股分红;后者除了按股分红外,还可以按劳分红。

(6)适用范围不同:前者作为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可以用,社会主义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