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等级制度.doc
- 格式:doc
- 大小:78.00 KB
- 文档页数:4
英国学位等级划分摘要:一、英国学位等级概述1.英国学位制度的历史2.英国学位等级的划分二、英国学位等级详解1.荣誉学位a.学士学位b.硕士学位c.博士学位2.普通学位a.高级国家文凭(HND)b.基础学位(FD)三、英国学位等级在国际上的认可度1.英国学位的国际声誉2.英国学位等级与我国学历的对比四、结论1.英国学位等级的优势2.对我国教育的启示正文:英国学位等级划分一、英国学位制度概述英国学位制度有着悠久的历史,其学位等级划分严谨,为世界各地所认可。
英国学位主要分为荣誉学位和普通学位两大类。
荣誉学位分为学士、硕士和博士三个等级,普通学位则包括高级国家文凭(HND) 和基础学位(FD)。
二、英国学位等级详解1.荣誉学位(1) 学士学位学士学位是英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学位,通常需要三到四年的学习时间。
在我国,学士学位相当于本科毕业证书。
(2) 硕士学位硕士学位是英国高等教育的进阶学位,通常需要一年的学习时间。
在我国,硕士学位相当于研究生毕业证书。
(3) 博士学位博士学位是英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学位,通常需要三到四年的学习时间。
在我国,博士学位相当于博士研究生毕业证书。
2.普通学位(1) 高级国家文凭(HND)高级国家文凭是一种职业培训课程,通常需要两年时间。
在我国,高级国家文凭相当于大专毕业证书。
(2) 基础学位(FD)基础学位是一种基础职业培训课程,通常需要一年时间。
在我国,基础学位相当于中专毕业证书。
三、英国学位等级在国际上的认可度英国学位在国际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承认英国学位的效力。
在我国,英国学位也具有较高的认可度,尤其在科研领域。
四、结论英国学位等级制度严谨,国际认可度高,为我国教育提供了借鉴。
英国勋章体系
英国勋章体系是英国皇家授勋制度的一部分,通常授予在国内和海外做出杰出贡献的个人。
勋章分为五个等级:纪律勋章、大英帝国勋章、皇家维多利亚勋章、圣约翰勋章和维多利亚十字勋章。
其中,大英帝国勋章是最常见的勋章,授予有杰出贡献的人士。
皇家维多利亚勋章是最古老的勋章之一,由维多利亚女王于1856年创建,用以表彰在军事和民事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圣约翰勋章则是一个慈善组织授予的勋章,主要表彰在医疗和救援领域做出贡献的人士。
维多利亚十字勋章则是英国最高荣誉勋章,通常授予在军事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人士。
总的来说,英国勋章体系是英国文化和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表彰英国国内和国际上杰出人士的一种方式。
- 1 -。
英国王室的仆人规矩
1.严格的等级制度:英国王室的仆人有着严格的等级制度,从最低级的“五号男仆”开始,需要逐步晋升。
这些职位包括“接引侍从”、“外廷侍从”和“内廷侍从”等,只有达到最高职位,才能为女王服务。
这种等级制度旨在确保仆人之间的有序和高效的工作关系。
2.职责和工作内容:仆人的职责和工作内容根据其职位而有所不同。
例如,“五号男仆”主要负责擦鞋等杂务,而“接引侍从”则负责引领客人。
此外,仆人还需要完成一些其他任务,如替主人完成一些不太光彩的“荒唐”任务,如制造出看电视的假象或装出已经睡过的样子等。
3.培训和选拔:英国王室仆人的培训和选拔非常严格。
除了日常的工作外,仆人还需要接受礼仪、服饰、安全等方面的培训。
此外,王室还定期举办各种活动,如宴会、舞会等,以培养仆人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4.福利待遇:英国王室的仆人享有良好的福利待遇,包括但不限于工资、住房、医疗保险等。
此外,王室还会为仆人提供各种培训和晋升机会,帮助他们提高自身能力。
5.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英国王室的仆人需要遵守严格的职业道德和行为规范,包括忠诚、保密、礼貌等方面。
他们需要尊重主人的隐私,保守秘密,不得泄露任何与王室有关的信息。
同时,他们还需要保持良好的仪表和行为举止,以维护王室的形象和尊严。
总的来说,英国王室的仆人规矩操作非常严格和细致,旨在确保
王室工作的顺利进行和维护王室的形象和尊严。
英国文官制度等级英国文官制度是英国政府文职人员的分类系统和制度。
根据不同的职责和技能要求,英国文官制度分为四个等级:行政级、执行级、办事员级和工人级。
1.行政级行政级是英国文官制度中最高的级别,通常被认为相当于高级公务员。
行政级文官通常在政府部委和高级管理层担任重要职务,负责政策制定、战略规划和管理决策。
他们的职责涉及广泛的政策领域,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卓越的管理能力。
2.执行级执行级文官通常在政府部门和机构中担任管理职务,负责实施政策、计划和项目。
他们通常需要具备扎实的管理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领导团队、制定计划并监督执行。
执行级文官的职责还包括协调与其他部门和机构的合作关系,确保政策的有效实施。
3.办事员级办事员级文官通常在政府部门和机构中担任行政和支持职务,负责处理文件、记录和管理档案等日常工作。
他们需要具备高效的组织能力和细致的工作态度,能够处理大量的文件和信息,确保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
办事员级文官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协调能力,能够与不同部门和机构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4.工人级工人级文官通常在政府部门和机构中担任技术工人的职务,负责执行特定的技术和手工任务。
他们需要具备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能够从事各种技术工作,如打字、印刷、电工等。
工人级文官的职责还包括维护设备和设施,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总之,英国文官制度的四个等级根据职责和技能要求不同而有所区分。
行政级文官负责高层管理和政策制定;执行级文官负责实施政策和项目管理;办事员级文官负责行政和支持工作;工人级文官负责技术工作和设施维护。
这些不同级别的文官在政府部门和机构中共同协作,确保政府工作的顺利进行和有效实施。
英国的警衔制度分为多个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
警察总监(Commissioner)。
助理警察总监(Assistant Commissioner)。
副助理警察总监(Deputy Assistant Commissioner)。
总警司(Commander)。
高级警司(Chief Superintendent)。
警司(Superintendent)。
高级督察(Chief inspector)。
督察(Inspector)。
警长(Sergeant)。
警员(Constable)。
其中,警员是最低一级,但是所有的警员都是经过宣誓就职,拥有警察的基本权力。
每名警察宣誓就职后,要从警员警衔开始干起,经过两年的试用期。
评估合格后警员可以保持现有警衔,专攻刑事调查或其他专业,或申请晋升为警长。
警长尽管比警员警衔要高,但是也是拥有监督管理权限的最低级别的警察,也是一线执勤的主力。
此外,英国的警察中还有督察这一监督管理级别,它是第二高的监督管理级别,在日常警务中监督由警员和警长的工作,也有的督察担负具体专业工作,比如监督道路交通治安。
督察的肩章一般不会显示分区代码或个人编号,警衔标志是2颗星,星星的造型是巴斯勋章的星章,俗称“pips”,与英国陆军中尉的徽章相同。
英国等级制度英国等级制度(The British Class System)是指在英国社会中的人们按照社会地位和社会经济背景被分为不同的等级群体。
这种等级划分主要反映了英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社会阶层和封建制度的影响。
英国等级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的封建社会。
当时,英国社会主要分为三个等级:贵族、教士和农民。
贵族(Nobility)是最高等级的群体,他们出生在有特权和权力的家庭,享有大量财富和土地。
教士(Clergy)是指属于天主教或英国国教会的神职人员,他们在社会中拥有一定的地位。
农民(Peasantry)则是社会等级最低的人群,他们大部分时间用于给予贵族和教士服务。
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英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
中产阶级(Middle Class)逐渐崛起,形成了英国社会中的新的等级群体。
中产阶级是指没有财富和权力,但受过良好教育和具有专业技能的人。
他们通常从事商业、工匠、医生、律师等职业,因此也被称为白领阶层。
在20世纪,英国社会又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
社会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工人阶级(Working Class)逐渐崛起,并成为了英国社会中的一个重要群体。
工人阶级主要由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组成,他们的收入相对较低,生活条件相对较差。
此外,还有一部分人属于贫困阶层,他们收入极低,生活困难。
与此同时,贵族和中产阶级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
贵族的影响力逐渐减弱,尤其在政治和经济领域,但他们仍保留了一定的特权和社交地位。
中产阶级的增强,使得他们成为社会中的主流群体,他们通过教育和职业取得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独立。
英国等级制度在现代社会仍然存在,但不再像封建社会时那样强调血统和出生地位。
现在,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成为决定一个人所属等级的重要因素。
此外,教育程度和职业也被广泛用于划分不同的社会等级。
虽然英国等级制度存在一定的争议和批评,但它仍然是英国社会中的一部分,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实际状况。
尽管社会变革和社会流动性的提高使得人们有更多的机会去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但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
英国品位分类制度
英国品位分类制度是一种对酒店和餐饮场所进行品质评定的制度。
根据该制度,每个酒店或餐馆都会被指定一个特定的星级等级,以表示其服务和设施的质量水平。
英国品位分类制度包括了五个等级,从低到高依次是:
1. 一星级:提供基本的住宿和用餐设施,通常价格较低,服务较简单。
2. 两星级:提供中等水平的住宿和用餐设施,服务较为热情,设施较为齐全。
3. 三星级:提供舒适的住宿和用餐设施,服务质量较高,设施较为豪华。
4. 四星级:提供豪华的住宿和用餐设施,服务一流,设施高端。
5. 五星级:提供奢华的住宿和用餐设施,服务至臻完美,设施极为豪华,是最高级别的品质评定。
英国品位分类制度由英国旅游局(VisitBritain)负责管理和评定。
酒店和餐馆可以自愿参加该制度并接受评定,以获得相应的星级等级标识。
消费者可以根据这些星级等级来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酒店和餐馆,并有一个相对准确的评估标准。
英国的封建体系与爵士制度有其久远的历史背景,以往在古代只针对政治、军事上的功勋,近代则扩及到科学、文学、艺术等其他领域。
英国的封号授予分成七级,分为贵族(peerage)与平民两大部分。
而除了英国王室以外,贵族分为五等;因为中国周朝的诸侯亦分为五等,所以中文就直接对应翻译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与男爵;另外还有两种封号:准男爵(Baronet)与骑士(Knight),他们属于平民,而非贵族;但在中国周朝的大夫与士,仍属于贵族。
周朝与英国的爵位比较表:中国(周朝)英国****************************************皇帝/天子King;Queen王,皇族王室----------------------------------------------------------------贵族公爵公爵Duke侯爵伯爵Marquess伯爵侯爵Earl子爵子爵Viscount男爵男爵Baron大夫准男爵Baronet(平民)士骑士Knight(平民)英国爵位的授予与继承...属于平民阶级的准男爵与骑士爵位并无额外的封号,只有贵族爵位才有类似中国诸侯的封号,例如:诸葛亮的封号是武乡侯。
英王可以授予任何封号,但有下列规则:通常是以议员的选区、贵族封地或是与受封者有某种关联,或是具有某种重要性的地名,做为封号的一部分,亦可以要求以姓(surname)做为封号的一部分,封号的授予会征询当事人的意见,如:英国科学家、小说家及政治家史诺(C .P. Snow)于1957年受封为骑士,1964年受封为终生男爵,封号为Baron Snow of the City of Leicester,很明显,Snow是他的姓,Leicester是他的出生地,同时他也是毕业自University of Leicester,C. P. Snow可能因此而选择以Leicester做为他封号的一部分。
爵位是否可以世袭?答案是不一定的。
英国文官制度1、考选制度1870年枢密院命令规定,凡未经考试、未持有合格证书者一律不得担任任何行政职务。
此后,常务次官以下官员都由考试录用。
2、考试制度主要是考勤和考绩,以考绩为主,进行年度的定期考评。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考核与晋升权完全掌握在各部部长手中,文官无从表示意见。
文官委员会对此也无权干涉。
1920年,政府正式在各部设置晋升委员会,专管公务员的定期考绩及决定废黜等事宜,以做到各部考绩晋升方面的公正无私。
晋升委员会包括各部的人事管理分处主任、有关部门负责人和其他有经验有资历的官员。
3、晋升制度(1)晋升程序。
文官制度建立初,文官的晋升主要是凭资历。
后经改革,主要根据工作成就晋升。
1968年富尔顿委员会建议打破过去的等级界限,从任何等级或任何部门最有能力的人中提拔。
对有特殊才能者实行越级晋升制。
(2)晋升原则。
部长掌握绝对的人事管理权。
不受任何晋升机构的限制、侵犯;任何文官对有关晋升事宜均有发言权;晋升的目的是提高工作效率。
晋升须以“适宜”为条件。
以年终考核报告为依据:例行性职位晋升应注重年资,负责性职位应选贤任能:凡依仗关系取得提升资格的,应取消其资格。
(3)晋升方法。
遇有职位缺额必须增补时,应在机关内外向有关各方发出通知,以便提出候补人名单。
由个人填写本年内在本职工作中的表现和年后适宜提升的职位。
通过考试加以提升,以吸收新参加工作者为主。
4、培训制度主要有:(1)培训机构。
1939年以前仅邮务部和税务署有较健全的训练机构,1944年政府开始陆续设置文官培训机构。
(2)培训内容。
指导培训,使文官对其服务机关的历史、组织、规章、纪律、环境等有较深的了解,加强团体意识,提高其服务精神。
实际操作培训,多属技术工作。
专业培训,文官到专门职业团体接受某种专业训练。
(3)培训方式。
有职前培训和在职培训。
职前培训指文官录用后,正式工作以前,对其进行入门训练,为其正式任职做好准备。
在职培训指文官参加工作以后进行的经常的定期培训。
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封建君主制时间:449——1215内容:1、封臣对封君的义务:“效忠”、“帮助”、“劝告”;2、封君对封臣的义务:“保护”和维持“封臣”。
特征:“义务性”、“直属性”、“权力分散性”、“世袭性”。
二、等级君主制形成:1215年,《大宪章》的颁布,维护封君封臣的既定原则,维护教俗封建贵族的特权。
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 标志着英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时间:1215——1485内容:1、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2、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
特征:君主的权力相对受到约束。
作用: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专制君主制时间:1485——1649内容:统治者君主(皇帝或国王王)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程序的制约。
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作用:四、共和制时间:1649——1653内容:共和制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根据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
民主制是相对于集权制而言的,区别在于:权力的行使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而共和制是相对于君主制而言的,区别在于: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还是世袭五、君主立宪制时间:1689——至今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发展:1、责任内阁制:起源:16——18世纪,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化而来。
当时即有内阁之称,但性质是封建君主的咨询机构。
形成: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
完善:19世纪上半期,两党制度建立而完善。
内阁制原则:1、产生方式: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任命。
2、统治方式: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
3、去留方式: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全体辞职;或请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进行大选。
欧洲的爵位制度.txt婚姻是键盘,太多秩序和规则;爱情是鼠标,一点就通。
男人自比主机,内存最重要;女人好似显示器,一切都看得出来。
欧洲的爵位制度爵位是欧洲封建君主国内分封贵族的等级制度。
它最早出现于中世纪,在近代的一些国家中仍然继续沿用。
一般以占有土地的多少来确定分封爵衔之高低,主要可分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五等。
公爵:在贵族中,公爵是第一等级,地位最高。
这个爵名的由来有三:一是欧洲氏族社会解体时期,日耳曼部落的军事首长;二是古代罗马部落的军事首长;三是古罗马时代的边省将领,后指地方军政长官,其拉丁文原意为\"统帅\"。
随着封建关系的发展,王权的日益强化,公爵成了统治阶级中的上层人物。
在英国,公爵最初是由十四世纪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分封的,被封这公爵的全是王室成员。
十五世纪后才打破这惯例,少数非王室人员也被封为公爵。
侯爵:侯爵是贵族的第二等级。
查理大帝在位时它是指具有特别全权的边区长官,相当于藩侯,查理曼帝国分裂后,变成了独立的大封建领主。
封建王权加强后,侯爵成为公爵与伯爵之间的爵衔,其地位与其他伯爵相等,十到十四世纪后,才确认侯爵的地位在伯上之上。
伯爵:在罗马帝国时,伯爵是皇帝的侍从,掌管军、民、财政大权,有时也出任地方官吏,封建制度强化后,伯爵可割据一方,成为世袭的大封建领主。
后来,其地位渐次低落,介于侯爵与子爵之间,为贵族的第三等级。
在英国,伯爵之衔历史最久,在一二三七年黑王子爱德华被封为公爵之前,它是英国最高的爵位。
这一爵名,来源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丹麦。
子爵:子爵原系法兰克王国的国家官吏名,最早是由国王查理曼于八世纪时封的,后来传到欧洲其他大陆国家。
起初,子爵是伯爵的副手,后来独立存在,也可世袭。
子爵爵位到十五世纪才传入英国,博蒙德·约翰于一四四○年第一个被封为英国子爵,其地位在男爵之上。
男爵:男爵是贵族爵位中最低的一级。
在十一至十二世纪时,它是欧洲君主国国王或大封建主的直接附庸。
英国的爵位制度英国的封建体系与爵士制度有其久远的历史背景,以往在古代只针对政治、军事上的功勋,近代则扩及到科学、文学、艺术等其他领域。
英国的封号授予分成七级,分为贵族(peerage)与平民两大部分。
而除了英国王室以外,贵族分为五等;因为中国周朝的诸侯亦分为五等,所以中文就直接对应翻译为公爵、侯爵、伯爵、子爵与男爵;另外还有两种封号:准男爵(Baronet)与骑士(Knight),他们属於平民,而非贵族;但在中国周朝的大夫与士,仍属於贵族。
英国爵位的授予与继承英王行使荣典权原为英王的特权之一,但在现今的宪政体制下,英王行使荣典权只有名义上的意义,荣典的授予必须依据内阁阁员的建议,每一个人都可以向英国首相办公室推荐英国国民接受荣典的授予。
通常每年会公布两次名单,一次是新年(称为New Year Honours),一次是英王生日(称为Birthday Honours),在英王即位及佳节庆典时得举行特别授予。
属於平民阶级的准男爵与骑士爵位并无额外的封号,只有贵族爵位才有类似中国诸侯的封号,例如:诸葛亮的封号是武乡侯。
英王可以授予任何封号,但有下列规则:通常是以议员的选区、贵族封地或是与受封者有某种关联,或是具有某种重要性的地名,做为封号的一部分,亦可以要求以姓(surname)做为封号的一部分,封号的授予会徵询当事人的意见,如:英国科学家、小说家及政治家史诺(C .P. Snow)於1957年受封为骑士,1964年受封为终生男爵,封号为Baron Snow of the City of Leicester,很明显,Snow是他的姓,Leicester是他的出生地,同时他也是毕业自University of Leicester,C. P. Snow可能因此而选择以Leicester做为他封号的一部分。
爵位是否可以世袭?答案是不一定的。
一般贵族的爵位可以世袭,至於是长子或是其他亲属继承,再由英王授予的封授状(patent)或敕令(writ)上会有记载。
英国的制度
英国的政治制度
一、英国的政体类型
英国是一个君主立宪制国家,它是一个以王权政府为基础的政治制度,坐落在英国君主身上。
这种政治体制在英国有着悠久的传统,早在五世纪就已经形成。
二、行政体系
英国的行政体系由国王/女王、英国议会及其派系、英国最高法院(英格兰、威尔士及苏格兰)、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组成。
其中,国王/女王仅仅是头衔,实质上是议会主导了国家大事。
三、立法机构
英国的立法机构是议会,它在国家的立法政策中发挥重要作用。
英国议会分为两大院:上议院和下议院,他们一同工作,制定和修改政策法规。
四、司法机构
司法机构主要分为最高法院和地方法院。
最高法院由英格兰、威尔士及苏格兰三方法院组成,它们分别受英格兰、威尔士及苏格兰立法机构的管辖,负责司法鉴定。
下级法院则有英国国内的高级法院、诉讼法院,以及地方法院。
五、选举制度
英国将君主立宪制中的民主制度以选举制度体现出来,实行一人一票的等级制。
在英国,每个常住公民都有投票权,他们可以投票选择他们自己认为最合适的参加立法机构的公民。
六、宪法
英国并无统一的宪法文件,但它拥有一套古老的法律,即大约在12世纪产生的英国法体系,由律师和法官制定。
七、国际事务
英国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推动力,也是联合国和英联邦组织的成员国。
英国仍是有影响力的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中心。
英国国会两院制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国会,中文简称英国国会,是英国和英国海外领地(独自享有议会主权)的最高立法机关。
英国国会的首领为英国君主;它还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
上议院议员分为两种:上议院神职议员(即英国国教中的高级神职人员)和上议院世俗议员(即贵族成员)。
上议院议员大部分是以指派方式产生。
下议院则恰恰相反,是由民主选举产生。
上议院和下议院位于大伦敦威斯敏斯特市威斯敏斯特宫(即国会大厦)不同的房间内。
英格兰国会的起源可追寻到盎格鲁撒克逊时期。
盎格鲁撒克逊国王通常由一个被称为咨议院的议会辅佐,咨议院通常由国王的儿子和兄弟组成。
郡守,或各郡的行政司法长官,以及高级神职人员在咨议院同样拥有席位。
国王仍拥有最终权力,但法律却只能通过寻求咨议院的建议(以及后期的咨议院同意)而制定。
威廉将其祖国法国的封建制度带到英格兰。
随后他便将土地赐予其重要的军事支持者,这些人又将土地赠与他们的支持者,从而形成一套封建等级制度。
那些直接从国王手中得到土地的人被称为领主,而他们的领地被称为采邑。
威廉一世是一位专制君主,但理所当然的是,他在制定法律之前也要向由领主和神职人员组成的议会寻求咨询。
在1215年制定的大宪章中,确立了国王不能随意课征任何税赋。
但实际上遵守大宪章的英国国王并不多。
国会自中世纪谏议国王的会议衍生而来。
御前会议其后成为牧师、贵族、与各郡代表的组合(其后又加入各自治镇代表)。
首届国会通称“模范议会”(于1295年举行)。
包含大主教、主教、修道院院长、伯爵、男爵、以及各郡与各自治镇代表。
国会之权威增长缓慢,随着君权之升降而起伏。
例如说,爱德华二世在位期间(1307年-1327年),贵族拥有无上权威,皇权受制,而各郡与各自治镇代表则软弱无力。
1322年,国会首次非经一般惯例或王室特许认可其职权,而是以国会自行通过确立其权威地位的方式,认可自身职权。
爱德华二世之继任者爱德华三世在位期间,事态发展更进一步。
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封建君主制时间:449——1215内容:1、封臣对封君的义务:“效忠”、“帮助”、“劝告”;2、封君对封臣的义务:“保护”和维持“封臣”。
特征:“义务性”、“直属性”、“权力分散性”、“世袭性”。
二、等级君主制形成:1215年,《大宪章》的颁布,维护封君封臣的既定原则,维护教俗封建贵族的特权。
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 标志着英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时间:1215——1485内容:1、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2、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
特征:君主的权力相对受到约束。
作用: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专制君主制时间:1485——1649内容:统治者君主(皇帝或国王王)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程序的制约。
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作用:四、共和制时间:1649——1653内容:共和制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民主共和制根据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分为议会制共和制和总统制共和制。
民主制是相对于集权制而言的,区别在于:权力的行使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而共和制是相对于君主制而言的,区别在于: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还是世袭五、君主立宪制时间:1689——至今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发展:1、责任内阁制:起源:16——18世纪,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化而来。
当时即有内阁之称,但性质是封建君主的咨询机构。
形成: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内阁,沃波尔主持内阁会议。
完善:19世纪上半期,两党制度建立而完善。
内阁制原则:1、产生方式:下院多数党领袖为内阁首相;内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任命。
2、统治方式: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
3、去留方式:内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全体辞职;或请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进行大选。
英国政治制度的演变一、封建君主制时间:449——1215容:1、封臣对封君的义务:“效忠”、“帮助”、“劝告”;2、封君对封臣的义务:“保护”和维持“封臣”。
特征:“义务性”、“直属性”、“权力分散性”、“世袭性”。
二、等级君主制形成:1215年,《大宪章》的颁布,维护封君封臣的既定原则,维护教俗封建贵族的特权。
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 标志着英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时间:1215——1485容:1、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2、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
特征:君主的权力相对受到约束。
作用: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三、专制君主制时间:1485——1649..容:统治者君主(皇帝或国王王)拥有统治国家和公民自由的所有权力而没有法律或法定程序的制约。
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作用:四、制时间:1649——1653容:制国家最高权掌握在由选举产生,并有一定任期的国家机关或公职人员手中的政权组织形式。
资本主义制根据立法机关与行政机关关系的不同,分为议会制制和总统制制。
制是相对于集权制而言的,区别在于:权力的行使必须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和利益。
而制是相对于君主制而言的,区别在于:国家的权力机关和国家元首是由选举产生还是世袭五、君主立宪制时间:1689——至今确立:1689年《权利法案》的颁布。
发展:1、责任阁制:起源:16——18世纪,枢密院外交委员会演化而来。
当时即有阁之称,但性质是封建君主的咨询机构。
形成:18世纪早期,英王退出阁,沃波尔主持阁会议。
..完善:19世纪上半期,两党制度建立而完善。
阁制原则:1、产生方式:下院多数党领袖为阁首相;阁成员由首相从下院多数党议员中挑选任命。
2、统治方式:全体一致,集体负责制。
3、去留方式:阁失去下院信任时,全体辞职;或请求国王解散议会,重新进行大选。
阁的地位:英国最高行政机构,最高立法动议机构。
英国等级制度
【管理制度】
早在1688年,乔治王朝就把英国社会分为26种等级。
后来,这种社会等级逐渐发展成上层(Upper Class)、中层(Middle Class)和下层(Lower Class)三种等级。
另一种说法,这三个阶层也可以为称为贵族绅士阶层(Gentry Class)、市民阶层(Burghers Class)和劳动人民阶层(Working Class)。
不同阶层的人去不同的学校,受不同的教育,从事不同的行业,他们之间的界限非常明晰。
King/Queen (国王、女王)
Crownprince(王储)再英国称Prince of Wales,即威尔士亲王
Prince(亲王或王子)通常只表示“君主之子”(或女君主之夫)之意,而非具体的爵位。
女性称Princess(公主)国王长女称PrinceRoyal,即“大公主”
Royal Duke(大公)
Duke(公爵)
Marquess(侯爵)
Earl(伯爵)
Viscount(子爵)
Baron(男爵)
Baronet(从男爵)
Knight(骑士)
-----------------unjs--华丽丽的分割线------------------
在说爵位之前呢,先嘚吧下大家都熟悉的皇室成员。
国王和女王分别称作King和Queen,这个大家都知道啦。
再往下就是王储,称为Crown-prince,在英国呢有专门的称谓是Prince of Wales,便是那位在1969便被册封为王储的查尔斯王子啦。
而其他的君主之子(如若王储登基也称作亲王)就只能叫做Prince,Prince也可以是女君主之夫(亲王)的称谓。
而君主的女性子嗣被称作Princess,长女称作PrinceRoyal即长公主。
爵位其实与是否是王室成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大致可分为世袭贵族和终身贵族两类。
【世袭贵族】
便是那种代代相传的爵位,一旦被授予,除非君主把它剥夺,不然就可以一直延续到朝代更迭或家里自己断子绝孙。
这便是我们常说的公、侯、伯、子、男五爵。
只是现在已经极少授予王室以外的成员世袭的爵位,最后一次是在1984年封前首相麦克米伦为子爵而已。
即使是王室成员,最近的一次册封也是在威廉王子大婚之时被封为剑桥公爵。
这五爵的英文分别是:Duke(公爵),Marquess(侯爵),Earl(伯爵),Viscount(子爵),Baron(男爵)。
而对应他们夫人被称为:Duchess,Marquise,Countess,Viscountess,Baroness.
在世袭爵位中,最高的并非公爵而是所谓的“大公”,称为Royal Duke,是指现在皇室成员中的公爵,而其他世袭的公爵就只能被称为Duke而已。
其中最特殊的公爵便是康沃尔公爵(Duke of Cornwall),是只有皇长子才能被授予的爵位。
所以我们不知猴年马月才能当上国王的查尔斯王子便是康沃尔公爵。
在正规场合公爵穿深红色的丝绒外套,帽子上镶四条貂皮。
其冠冕上有一个金环,上饰8枚红色金叶片。
侯爵一词在刚刚出现时,只是代表其领地位置靠近边界,并不比其他伯爵的地位高,1385年后,侯爵才正式成为在公爵与伯爵之间的爵位,直到十五世纪,这个爵号才被英国贵族们所看重,因此,与其他四个等级相比,侯爵的数量一向最少。
在重大场合,候爵穿红色丝绒外套,帽子上镶有三行半貂皮,冠冕上装一银环,带有四片金叶和四个银球。
而伯爵爵位在英国称为(Earl),是在五爵中唯一一个英文词,是在十一世纪由丹麦国王克努特引进英国。
最初时伯爵多是一人管辖数郡的诸侯,在诺曼大公侵入英国后,担心其权势过重而将伯爵的封地改为一郡。
这些伯爵在地方上负有对男爵、骑士的直接领导权。
有名的Godiva夫人便是考文垂Leofric伯爵的妻子,可见伯爵事实上对封郡人民的管辖是十分直接的。
子爵在上院贵族中资格最浅,介于伯爵和男爵之间,在英国出现于1387年,同侯爵一样也是出现较晚的爵位之一。
比较着名的子爵便是18世纪末19世纪初海军中将霍雷肖·纳尔逊(Horatio Nelson)子爵。
这位子爵在1805年的特拉法加战役中英勇地击退了由法国和西班牙组成的联合舰队,却自己不幸中弹身亡。
着名的特拉法加广场就是为了纪念这位着名子爵在1843年
建成的。
子爵帽子上有两行半貂皮,冠冕上加一银环,饰有6个银球。
男爵是贵族中最末一等,但是却并非都是世袭制的,大部分是终身制。
我们放到终身贵族里去讲。
【终身贵族】就是所谓的一代贵族,贵族称号不能被子女继承。
所有的终身贵族都是男爵爵位,又因为进入上议院的最低标准便是男爵,所以更多时候,一个人被封男爵并不是因为他的成就,而是通过册封使其进入上议院。
男爵虽然也有封地,但是事实上并不能对封得的土地征税。
历史上一共有三位华人被封为男爵,他们是香港殖民时地期的女政治家、后来任汇丰副主席的邓莲如女男爵,新加坡裔英籍华人医生和政治家曾秋坤,还有商业顾问保守党议员韦鸣恩(这个比较有名吧)。
在正式场合,男爵穿着与伯爵同样的外套,帽子上镶有两条貂皮,冠冕上有一浅色银圈,饰有6个银球。
最后的最后,大家一定在影视作品里看到过对不同贵族的各种称谓,现在也来教一下大家:国王和女王要称“Your Majesty”,亲王和公主要称“Your Highness”,公爵称“Your Grace”,而其他的爵位统称“Your Lord”。
上一篇:完善除权除息制度安排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