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设计的基本原则
- 格式:ppt
- 大小:13.99 MB
- 文档页数:113
第六章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目录第一节概述一、压力钢管在水电工程设计中的作用与地位二、压力钢管的分类三、压力钢管的附件及其他设备第二节材料一、钢材的基本特性二、钢材的设计强度三、结构用材料四、质量监督要点第三节设计基本原则与观测设计一、管道设计特点二、布置形式三、压力钢管选型四、管道的线路五、水力计算六、设计作用(荷载)及作用效应组合七、允许应力法设计八、概率极限状态设计九、一般构造要求十、观测设计十一、水压试验十二、质量监督要点第四节明管一、布置特点二、结构计算三、构造特点四、质量监督要点第五节地下埋管一、布置特点二、结构计算三、构造特点四、质量监督要点第六节坝内埋管一、布置特点二、结构计算三、构造特点四、质量监督要点第七节坝后背管一、布置特点二、结构计算三、构造特点四、质量监督要点第八节岔管一、岔管的种类二、布置特点三、结构计算四、构造特点五、质量监督要点第九节防腐蚀一、水质二、环境三、高速水流的腐蚀或侵蚀四、影响防腐蚀质量的关键因素五、大型钢管除锈工艺六、质量监督要点第六章水电站压力钢管设计第一节概述一、压力钢管在水电工程中的作用与地位压力管道是水电站输水道最常用的形式,特别是在中高水头的水电站中,他将水从水库、前池、或调压室中在承受压力的条件下引入水轮机或其他设备,以满足发电、供水等要求。
管道可用钢材、钢筋混凝土或木材制造。
战前用木板条和钢箍制成的木输水管道,运行情况不坏,在许多电站上,一直到今天,还在运转。
在现代的水电站和水泵站中,已不再使用木管。
钢筋混凝土管,包括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管,常在水泵站和水电站上作为引水管道和中压(水头60~100m)水轮机管道使用;钢筋混凝土管加钢衬后组成钢衬钢筋混凝土管,承受内压可高达150m~200m,甚至更高。
钢筋混凝土管道和钢管相比耐久性好,运行费用低,造价省,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管可比钢管节约大量钢材,造价平均低30~40%,但是主要制作工作应在预制厂完成,所以总长度不小于1000m的管道,才划算。
设计的基本原则一、教材分析《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地质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一第二章第三节课的主题。
本框题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把握并运用设计的基本原则评价分析设计产品,该问题也是全书中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框题是对设计的基本原则整体展现与深化,是如何正确运用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和分析产品的整体体现。
教材通过分析设计的基本原则,说明我们在设计中要遵循这些原则,本节课在整个第二章都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学习了技术的六大属性、设计的概念及其特点等内容,基本具备了学习本框题的相关知识和经验。
但是本课的知识容量偏大,理论性强,学习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课前需要准备足够的材料做支撑。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能运用基本原则权衡、分析案例。
2. 理解设计的一般原则之间存在相互关联、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关系。
能力目标:1. 能够通过案例和学生举例并实践,初步应用这些原则去看待与评价一些现实问题与产品。
2. 能够学会用权衡的思想方法处理技术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 在学习设计的一般原则中,形成对原则的感觉和认识情感。
2. 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敢于创新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其关系。
难点:分析案例时权衡基本原则之间的辩证关系。
五、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例、经验出发,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合作探究。
通过多媒体展示,利用图片、视频等材料,直观形象地展开教学。
七、教学资源多媒体课件、导学案八、教学理念加强遵循设计原则理念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
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调整模块。
九、教学过程【导入新课】自编小诗导入复习提问:技术与设计的关系?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技术与设计的关系。
我们知道设计是技术发展的基础,技术发展为设计创新提供了条件。
【讲授新课】壱、展示教学目标,提问学生大声朗读。
弐、展示教学流程树参、科学性原则讲述探究活动一:科学性原则技术具有,双重属性。
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教案是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设计并记录下来的一份教学计划,它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坏。
因此,在进行教案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的原则,以确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本文将介绍教案设计的基本原则,并提供一些实用的指导建议。
一、教学目标明确教案设计的第一个基本原则是确保教学目标明确。
教学目标是指教师所希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达到的预期结果。
教师应该清楚地知道自己要教什么,学生应该学到什么。
教案中应明确列出教学目标,并确保目标具有可衡量性和可操作性,以便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二、课程内容合理选择教案设计的第二个基本原则是合理选择课程内容。
在设计教案时,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与目标相关的合适的教材和教学资源。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和学习风格,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组织,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系统性。
三、教学活动多样性教案设计的第三个基本原则是教学活动多样性。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参与和互动,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包括讲解、讨论、实践、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媒体技术和教学工具,提供丰富多样的资源和案例,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能力。
四、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教案设计的第四个基本原则是循序渐进的教学步骤。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合理安排教学步骤,使学生能够逐步、有序地进行学习。
教案中应明确列出教学过程中的每个环节和阶段,包括导入、引导、讲解、巩固、练习、总结等环节,以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
五、差异化教学教案设计的第五个基本原则是差异化教学。
教师在设计教案时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手段,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学习方式,提供不同的教学材料和任务,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和个别辅导,以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展自己的潜能。
六、评估与反馈教案设计的第六个基本原则是评估与反馈。
环境设计概论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环境设计概论总学时数32 讲课学时32实践学时周学时4多媒体32市场调研、考察0学分 3实验习题 4作业小结0 开课单位艺术设计学院适用专业及年级环境设计/二年级先修课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设计概论》课程性质必修课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群——必修选用教材王烨:《环境设计概论》,中国电力出版社,2014年12月01月第一版主要教学参考书1、陈正俊:《设计概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4年03月第一版2、王受之:《世界现代设计史》,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09月第一版本课程地位(作用)和任务环境设计概论为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入门课程。
课程中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用形象的语言诠释抽象理论。
本课程包括:环境艺术设计概述、环境艺术设计的理论基础与原则、室内环境设计、景观设计、环境设施设计、环境艺术设计的程序与方法,从基本概念、设计领域、设计元素和设计方法等多方面对环境艺术设计进行了全面剖析。
本门课程的学习也会为培养学生今后从事环境设计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一)教学基本要求1、目的教学目的:通过对当今环境设计领域中的观念、理论、技术、等方面的教学,让学生了解环境设计的基本。
环境艺术设计概论是从环境设计角度,结合环境设计实例,从理论与实践的角度,全面论述建筑和建筑群所构成的空间环境,是环境设计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
本课程使学生了解:环境艺术的基本理论、发展历史、设计领域、设计方法等理论课题,并且结合设计实践教学环节,使学生全面了解环境设计专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
实践目的:通过对环境设计概论课程理论内容的掌握,能够将之运用在环境设计相关的实践项目之中。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在设计中有所理论升华,为今后的设计活动提供理论支持,丰富设计知识的储备。
2、要求教学要求:要求学生学习态度端正、工作严谨、保证构思时间和策划质量。
通过对环境艺术设计这个专业概念的系统阐述,让学生从专业角度对环境设计专业有所认识,通过对环境设计专业领域中的各个学科内容的专业介绍,使学生了解环境艺术综合设计所涉及的内容。
《第三节设计的基本原则》导学案班级:小组:姓名:【教学目标】1.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能利用基本原则权衡、分析案例2.能利用设计的基本原则对生活用品进行设计和改进【教学内容】一、科学性原则它们具体遵循了哪些科学规律呢?(连线)电动机、发电机汽化吸热、蒸发制冷舒适的座椅光学眼镜无线电通讯手机人机工程学电冰箱电磁感应二、实用性原则实用性是指产品所具有的基本功能三、创新性原则为了跟上社会的发展,满足人们的需要,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产品设计就要有所创新,就要遵循创新性原则,这是设计的核心。
设计的创新一般体现在外形、材料、结构、原理和工艺等方面。
四、安全性原则思考:小孩的玩具、日用品、食品、手机、药品和游乐场所的各类设施等在设计过程中应考虑哪些安全问题?小孩的玩具:日用品、食品:手机:药品:游乐设施:五、经济性原则设计的经济原则是指设计中,使产品以。
经济即。
六、美观性原则七、技术规范性原则思考:具有全球漫游功能的移动电话可以在全世界上百个国家自由地漫游通话,为什么?你能辨认这些标志吗?1、 2、 3、3、 4、 5、6、 7、 8、9、 10、11、 12、13、 14、八、可持续发展原则阅读材料:一个中秋节“吃掉”一片森林记者:过度包装会带来哪些危害?倪岳峰:以月饼为例,月饼包装物来源于木材、石油、钢铁等我国的紧缺资源。
据国家环保总局提供的数据,企业每生产10万个月饼盒,包装耗材就需要砍伐4-6棵直径在10厘米以上的树木。
全国每年大约要生产1亿多盒月饼,耗费大量包装,相当于一个中秋节就要“吃掉”一片面积很大的森林。
九、道德性原则阅读材料:中国人在食品中完成了化学扫盲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咸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木耳中认识了硫酸铜;三鹿又让同胞知道了三聚氰胺的化学作用。
【小结】道德原则是最重要的实用原则是最基本的创新原则是最核心的美观原则是最诱人的经济原则是最关心的有技术规范才有市场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才有未来〖巩固练习〗1、公共汽车上设有特殊人群座位,这主要体现了设计中的( )原则。
设计的评价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通用技术(必修1)文档内容:设计的评价章节:第三章设计过程、原则及评价第三节设计的评价课时:第2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设计的评价对设计结果要评价的具体内容。
(2)能根据设计要求对最终产品进行多方面评价,并写出设计总结报告。
(3)能在设计完成后,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并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对设计作品和现有产品设计交流与评价,使学生理解设计的评价评价目的、评价什么、如何评价等设计评价要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设计交流的意义,培养学生规范严谨地依照标准来对设计展开设计评价的科学精神,树立交流学习、合作学习意识。
二、教学重点理解设计评价要点和能够对设计结果(产品)进行多方面评价,写出设计总结报告,树立质量管理意识。
三、教学难点如何使学生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树立合作学习意识。
四、教学方法教授、任务驱动、小组合作五、设计思想1.最终产品是设计过程的结晶,是设计质量、设计水平的集中体现,过渡到本节课首先学习的内容“对最终产品的评价”。
2.讲解对最终产品的评价的两条基本依据。
引导学生完成马上行动,案例分析和探究。
理解设计的评价对设计结果要评价的具体内容。
3.讲解设计的评价与设计的交流,引导学生完成完成马上行动。
掌握如何使学生用恰当方式与他人交流设计想法和成果,能在交流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并在小组学习的过程中提高交流与表达能力,树立合作学习意识。
六、教学准备1. 教学资源的准备多媒体教学设备、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各类工具、普通A3纸张、胶水等。
2. 教学课件的准备教学课件比较简洁,抓住关键知识点,突出中心。
通过幻灯片呈现诸多学生设计作品和现实产品的图片、案例加深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掌握。
七、教学过程本节课分为三个环节,第一环节学习对最终产品的评价,第二环节学习设计的评价一设计的交流;第三环节为动手制作糖果盒,并对制作的糖果盒进行评价,设计出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