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铁皮
- 格式:docx
- 大小:40.40 KB
- 文档页数:1
《热轧带钢氧化铁皮控制技术的研究》1. 引言热轧带钢生产过程中,氧化铁皮的形成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氧化铁皮的存在会影响带钢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因此如何有效控制氧化铁皮的形成成为热轧带钢生产中的一项关键技术。
本文将围绕热轧带钢氧化铁皮控制技术展开深入探讨。
2. 概述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的形成原因在热轧带钢生产中,氧化铁皮主要是由于带钢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的。
而在热轧过程中,高温、高速和严苛的工艺条件下,带钢表面氧化的速度会进一步加快,导致氧化铁皮的形成。
3. 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的影响氧化铁皮的存在会导致带钢表面出现细小凹坑,降低带钢的表面质量。
氧化铁皮还会对带钢的成形加工和表面涂层造成不利影响,进而影响带钢的整体机械性能。
4. 热轧带钢氧化铁皮控制技术的研究为了控制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的形成,研究人员提出了多种技术方案。
其中,常用的技术包括表面处理技术、控制轧制工艺参数技术、控制炉后冷却技术等。
4.1 表面处理技术通过对带钢表面进行镀锌处理等防腐技术,可以有效避免氧化铁皮的形成。
还可以采用化学处理技术,对带钢表面进行脱油和除锈处理,从源头上控制氧化铁皮的生成。
4.2 控制轧制工艺参数技术调整热轧带钢的轧制工艺参数,如温度、速度、压下量等,可以控制带钢表面氧化的程度,进而控制氧化铁皮的生成。
4.3 控制炉后冷却技术在带钢热轧后的冷却过程中,控制冷却速度和冷却介质的温度等,可以有效控制氧化铁皮的生成,并提高带钢的表面质量。
5. 总结与展望在热轧带钢生产中,氧化铁皮的控制技术对带钢的表面质量、机械性能以及生产成本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当前,关于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的研究还处于不断深入的阶段,未来可以进一步探讨新的技术方案,提高热轧带钢的质量和竞争力。
个人观点:在热轧带钢生产中,氧化铁皮的控制技术是一个具有挑战性和研究价值的领域。
通过不断深入的研究与实践,相信未来一定会取得更多突破,为热轧带钢生产提供更多有效的控制技术,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1加热方面的原因⑴加热温度高加热时间长;⑵炉内气氛不好,供入风量过大;⑶炉内形成负压,吸入冷风;⑷炉内加热温度低于规程规定的最低温度过多。
2板坯化学成分的影响,如含硫、硅、铝过多钢中一些合金元素对于钢坯表面氧化铁皮生成速度也有一定影响,其中碳、硅、镍、铜、硫促进氧化铁皮生成,锰、铝、铬可以减缓氧化铁皮生成。
例如硫与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液态的硫化铁,不但促进氧化铁皮生成而且增加氧化铁皮与金属的接触粘度,增加氧化铁皮的消除难度。
对此应要求上工序在炼钢过程中降低有关化学元素含量,以保证带钢表面质量。
加热方面预防措施⑴正常生产时①加热温度的控制加热工应根据加热钢坯、钢种、规格和轧制成品规格、轧制速度,严格按工艺规程规定的温度控制各段加热温度,过高的温度将会造成氧化铁皮熔化,使得生成的氧化铁皮又厚又黏,在以后除鳞中难以清除,加热时间应在允许的时间范围内,尽可能减少预热段停留时间,温度控制应头部低于尾部20~50℃,上部高于下部20~50℃,在轧制SPHC等易产生氧化铁皮压入的钢种,板坯头部轧制温度应按中下限控制,也可采用快速加热方式以缩短在炉时间,特别是高温段在炉时间。
在加热时间上,冷轧材,经过长时间摸索,为150~160分钟为宜。
加热时间过长,生成的氧化铁皮太厚,不好清除;加热时间太短,氧化铁皮中FeO 含量多,与钢基体结合紧密,反而难以去除。
②空燃比及炉内气氛要求煤气、空气配比:正常生产中,供入炉内的空气应根据煤气热值的变化而变化。
当煤气质量一般时,供入炉内的煤气和空气量比率约为1:2,生产上要根据热值的变化,不断调整空燃比。
保持炉内形成氧化性气氛:炉气中的SO2在还原性气氛中会形成硫化物使板坯表面的氧化铁皮难于去除。
某厂(经验)空气过剩系数预热段:1.20,一加:1.1,二加:1.05,均热段:1.05控制。
③炉压控制正常时,炉压为微正压,在数值上约为5~6Pa。
⑵在轧机停轧时①降低各段供风量,均热段供风量降低的幅度应比加热段稍大一些,降低的标准以烟温不超过800℃,风温不超过500℃为准;②降低各段炉温,炉温的降低幅度应根据停轧时间的长短确定,最低保温以800℃为宜。
本文摘自再生资源回收-变宝网()氧化铁皮的应用及分类变宝网8月31日讯氧化铁皮的结构是分层的,也是由氧和铁组成的,氧由表面向铁的内部扩散,而铁则向外部扩散,外层氧浓度大的形成高价氧化物,反之形成低价氧化物。
一、氧化铁皮的特征热轧钢板红色氧化铁皮(红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其特征是红色氧化铁皮沿板宽分布比较均匀,一般靠边部100mm内稍重些,卷内部比外部轻一些,这种红色氧化铁皮比较薄,一般不易擦下色,钢板越厚红色越重。
二、氧化铁皮的应用1、化工行业氧化铁皮提供给化工厂可用来生产氧化铁红、氧化铁黄、三氯化铁、硫酸亚铁等。
其中,采用氧化铁皮为主要原料的液相沉淀法,可以生产从黄相红到紫相红各个色相的铁红。
2、制造硅铁合金冶炼硅铁合金的主要原料是钢屑,全国每年冶炼硅铁合金消耗的钢屑在200万t左右,用氧化铁皮替代钢屑冶炼硅铁合金的工艺已经成熟并得以应用。
以硅石、冶金焦炭粒、氧化铁皮为原料,在还原气氛下生成硅铁。
全国每年的氧化铁皮约1000万t左右。
可以提供充足的原料。
3、烧结原料氧化铁皮是烧结较好的辅料,一方面,氧化铁皮相对粒度较为粗大,可改善烧结料层的透气性,另一方面,氧化铁皮中FeO在燃烧氧化成Fe2O3的过程中会大量放热,可以降低固体燃料消耗,同时提高烧结生产率,经验表明,8%的氧化铁皮可增产约2%左右。
此外,氧化铁皮还可以用来制造海绵铁。
生产的海绵铁的w(Fe)高,含杂质量低且成分稳定,较矿石生产的海绵铁,不含脉石杂质,可作优质的废钢原料。
同时还可以粗还原法或者精还原法制造还原铁粉。
目前在国内,氧化铁皮做为烧结原料,已形成大规模工业生产。
用氧化铁皮生产硅铁合金,工艺简单也有规模化生产的趋势。
三、氧化铁皮的分类氧化铁皮可分为一次氧化铁皮、二次氧化铁皮、三次氧化铁皮和红色氧化铁皮。
一次氧化铁皮:钢在热轧前,往往要在1100~1300℃加热和保温。
在此温度下,钢表面于高温炉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生成1~3mm厚的一次鳞以及由粗轧侧压不充分、除鳞不彻底所致。
氧化铁皮的成因及消除方法氧化铁皮氧化铁皮的形成过程也是氧和铁两种元素的扩散过程,氧由表面向铁的内部扩散,而铁则向外部扩散。
外层氧的浓度大,铁的浓度小,生成铁的高价氧化物;内层铁的浓度大,而氧的浓度小,生成氧的低价氧化物。
所以氧化铁皮的结构是分层的。
一般氧化铁皮的层次有三层:最外一层为Fe2O3 ,约占整个氧化铁皮厚度的10%,其性质是:细腻有光泽、松脆、易脱落;并且有阻止内部继续剧烈氧化的作用;第二层是Fe2O3和FeO的混合体,通常写成Fe3O4,约占全部厚度的50%;与金属本体相连的第三层是FeO,约占氧化铁皮厚度的40% ,FeO的性质发粘,粘到钢料上不易除掉。
氧化铁皮的厚度可利用一下关系式计算:(3-6)式中:a—钢的表面烧损量,kg/m2;氧化铁皮可分为一次氧化铁皮、二次氧化铁皮、三次氧化铁皮和红色氧化铁皮。
3.2.1一次氧化铁皮钢在热轧前,往往要在1100~1300℃加热和保温。
在此温度下,钢表面于高温炉气接触发生氧化反应,生成1~3mm厚的一次鳞以及由粗轧侧压不充分、除鳞不彻底所致。
该一次鳞也称为一次氧化铁皮。
一次鳞的内部存在有较大的空穴,一次氧化铁皮为灰黑色鳞层,呈片状覆盖在钢板表面。
鳞层主要成分由磁铁矿(Fe3O4)组成。
3.2.2二次氧化铁皮热轧钢坯从加热炉出来后,经高压水除去一次鳞后,即表面氧化铁皮脱落,进行粗轧。
在短时间的粗轧过程中钢坯表面与水和空气接触,钢坯表面产生了二次鳞,也称为一次氧化铁皮。
二次鳞受水平轧制的影响厚度较薄,钢坯与鳞的界面应力小,所以剥离性差。
如果喷射高压水不能完全除去二次鳞,鳞残留在钢板表面的情况下进行精轧,产品表面就会出现缺陷。
二次氧化铁皮为红色鳞层,呈明显的长条、压入状,沿轧制方向带状分布,鳞层主要成分由方铁矿(FeO)、赤铁矿(Fe2O3)等微粒组成。
3.2.3三次氧化铁皮热轧精轧过程中,带钢进入每架轧机时都将产生表面氧化铁皮层。
轧制后通过最终的除鳞或在每架轧机之间时还将再次产生氧化铁皮。
热轧带钢氧化铁皮控制技术要点摘要:氧化铁皮是钢坯在加工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物质,会对钢坯质量产生直接影响,所以必须明确氧化铁皮产生的具体原因,才能够制定科学的控制技术方案,将氧化铁皮产生的质量影响进行控制,是提高热轧带钢加工生产质量的有效方式。
因此,本文详细介绍了热轧带钢氧化铁皮的具体分类、形成机理以及组成,对氧化铁皮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并阐明了氧化铁皮的控制技术要点,旨在进一步提高炼钢技术水平。
关键词:热轧带钢;氧化铁皮;控制技术;关键要点;发展我国钢铁行业发展受到很大阻碍,在国家政策的要求下,钢铁材料加工能耗不断提升,使得钢铁行业经济效益受到很大影响。
当前钢铁加工需要使用“减酸洗”甚至“免酸洗”的原材料产品,为了满足该需求,我国钢铁厂开始研发热轧免酸洗钢生产技术,其研究重点为发展氧化铁皮控制技术,在热轧过程中,氧化铁皮的压入是热轧带钢表面出现斑点等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所以必须采用科学的控制技术,才能够降低氧化铁皮对钢材的质量影响,从而提高生产经济效益。
1热轧带钢氧化铁皮分类根据热轧带钢氧化铁皮产生的过程可以分为钢坯在加热炉内产生的一次氧化铁皮、进入精轧机组前生成的二次氧化铁皮以及精轧机组和冷却过程中产生的三次氧化铁皮。
在加热炉内产生的一次氧化铁皮厚度一般在1mm足有,随着加热时间的提高以及加热温度的提升,钢坯氧化铁皮的厚度也会不断增加,从而形成一层氧化铁皮覆盖在钢坯表面,通常会在除鳞箱内采用高压水将氧化铁皮去处;二次氧化铁皮通常在进入粗轧机前在除鳞箱和精轧机前采用高压水去除;三次氧化铁皮一般在轧制期间采用铁磷抑制剂、精轧温度控制以及卷取温度等方式对氧化铁皮的厚度进行控制,最后采用喷丸工艺将其去除[1]。
2热轧带钢氧化铁皮产生机理分析通常情况下,纯铁的氧化过程为铁→氧化亚铁(含氧量23.25%)→四氧化三铁(含氧量为27.64%)→氧化铁(含氧量30.04%)。
在对铁氧系热力学的分析中表明,铁在氧化过程中会形成许多独立物质,比如富氏体、铁内氧化物固溶体以及氧化固溶体等[2]。
化学成分对氧化铁皮形成的影响3.11钢化学成分对氧化铁皮形成的影响钢的化学成分是加热过程中影响氧化的内因,合金元素对氧化铁皮的结构有一定的影响。
促进氧化铁皮生成元素:碳、硅、镍、铜、硫促进氧化铁皮生成,例如硫与钢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液态的硫化铁,不但促进氧化铁皮生成而且增加氧化铁皮与金属的接触粘度,增加氧化铁皮的消除难度。
减缓氧化铁皮生成元素:锰、铝、铬可以减缓氧化铁皮生成,一些元素如Cr,Al,Si 等元素都能显著提高钢的抗氧化性,这些元素能在钢的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造成除鳞困难。
一、含Si 量对氧化铁皮形成的影响:含硅量高的钢氧化铁皮剥离性差,氧化铁皮容易残留下来。
其机理如下:(1) 决定氧化铁皮剥离性的主要因素是空冷时的氧化铁皮裂纹的形态,而这在很大程度上又受氧化铁皮中气孔状态的影响。
含硅量高的钢由于铁皮中气孔直径大[1 ] ,空冷时的裂纹容易在氧化铁皮厚度中间停止,除鳞时裂纹与基底金属相平行传播,导致基底金属侧的氧化铁皮容易残留下来,所以氧化铁皮剥离性不好。
(2) 含硅量高于0.2 %的钢在加热(1 250 ℃以上) 时,在氧化铁皮与基底金属界面产生层状的Fe2SiO4[2 ] ,除鳞时界面温度使Fe2SiO4 成液相还是成固相,对氧化铁皮剥离性有很大影响。
界面温度Fe2SiO4 的凝固温度1 170 ℃以下时,由于氧化铁皮对基底金属的附着力增强,导致剥离性不好。
基于上述理论,含硅量较高的钢由于高温时剥离性不好,加上连轧除鳞时界面温度很少能达到1 170 ℃以上,因此FeO 容易残留下来,致使除鳞不彻底。
在R1 (第一架粗轧机) 机架间及精轧前同样存在除鳞不好的问题。
此时除鳞后的氧化反应为:3FeO + 1/ 2O2 = Fe3O42Fe3O4 + 1/ 2O2 = 3Fe2O3282Fe + O2 = 2FeO由于Fe2O3 和Fe3O4 氧化膜结构致密,阻止氧的继续渗入,所以氧化速度较慢,致使铁皮中Fe2O3 的比例比较高。
A 为什么要去除氧化铁皮?冷轧钢板的原料是热轧钢带,经过热轧的钢带表面会有一层硬而脆的氧化铁皮,这层二次氧化铁皮是在高温轧制时生成的。
为了获得良好光洁的表面,热轧钢带作为原料在冷轧前必须将其清除干净,由于不同材质,普通钢带与各种型号的特殊钢带在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要求都不一样,而且在轧制温度、冷却速度及卷取温度等方面都不一样。
造成氧化皮的结构也不一样。
B那末如何去除氧化铁皮和去除方法有那些?目前,世界各国对去除钢铁表面的氧化铁皮采取了多种办法,总的可概括为三种类型,即:机械法、化学法、电化学法等。
B1机械法机械法去除氧化铁皮的做法有:抛光法、滚磨法、高压水冲洗、刷光法、喷(抛)丸法、喷沙法、破鳞法等。
B2 化学法化学法即采用酸、碱等化学物质与钢铁材料表面的铁鳞起化学反应而去掉氧化铁皮。
化学物质一般均使用强酸、强碱如硫酸、盐酸、硝酸、氢氟酸等;也有采用氢氧化钠的水溶液,如清洗硅钢表面的白膜;还有采用熔融的氢氧化钠和硝酸钠,在480度,左右的高温下,达到改变钢铁材料的性质,如改变不锈钢表面的氧化铁皮的性质,以达到有利于酸洗的要求。
B3电化学法电化学法酸洗就是将浸入酸溶液中的钢铁制品(包括热轧钢带)的两边通过电极通上直流电,以加速氧化铁皮的去除。
中性电解去鳞是采用无毒无害的中性盐作为电解液,如利用硫酸钠等方法。
例如上海某冷轧带钢厂就是用硫酸钠溶液进行电解去鳞的。
A 为什么要去除氧化铁皮?冷轧钢板的原料是热轧钢带,经过热轧的钢带表面会有一层硬而脆的氧化铁皮,这层二次氧化铁皮是在高温轧制时生成的。
为了获得良好光洁的表面,热轧钢带作为原料在冷轧前必须将其清除干净,由于不同材质,普通钢带与各种型号的特殊钢带在化学成分、力学性能要求都不一样,而且在轧制温度、冷却速度及卷取温度等方面都不一样。
造成氧化皮的结构也不一样。
B那末如何去除氧化铁皮和去除方法有那些?目前,世界各国对去除钢铁表面的氧化铁皮采取了多种办法,总的可概括为三种类型,即:机械法、化学法、电化学法等。
钢材如何形成氧化皮在金属表面层由于氧化的结果形成氧化薄膜一氧化铁皮。
加热时由于氧和铁的扩散,结果形成氧化铁皮。
铁往表面层扩散,而氧则相反,通过有氧化铁皮的薄层(膜)往金属里面扩散。
因而氧化铁皮层变得更厚。
在过程开始时,形成氧化业铁Fe0。
在温度900℃左右时,氧化皮由明显的三层组成。
氧化皮上层是氧化铁Fe 03。
这层占氧化皮厚度的2%。
中间层由磁性氧化物F3 04组成并占氧化皮厚度的18%左右。
粘附于金属的内层Fe0占氧化皮厚度的80%左右。
在较高温度时,氧化皮由两层组成。
形成氧化皮决定于以下基本因素.a度、加热时间、炉气介质及钢的化学成分。
为确定加热温度对形成氧化皮的影响,做了如下试验。
取直径+18mm及长60mm的碳钢(0.45%C)试样,在电马弗炉中加热烈700、750、800、850、900、950和1000℃保温0.5h。
同时往炉中放四块试样。
边缘的试样具有用金属刷子轻轻刷过的热轧金属表面。
右边策二个试样沿直径剥去0.5mm,左边第二个试样是酸洗过的。
为测量温度,在带孔的试样中间放置热电偶。
所有试样都彼此等距离放置在陶瓷垫的马弗炉炉底上,加热后在空气中冷却并轻轻地刷,以期除掉氧化铁皮。
烧损(形成氧化皮)以试验前后试样质量差来确定。
得到的数据表明,氧化铁皮随温度升高而增加。
在700 - 750℃时观察到产生氧化铁皮最少。
温度升高到800 - 850℃氧化铁皮增加不显著。
从850℃开始,氧化铁皮显著地增加,而从900℃开始时强烈增加。
900 - 1420℃范围内温度对形成氧化铁皮的影响,氧化铁皮从1200 - 1300℃开始急剧地增加。
在1400℃及1350qC时形成氧化铁皮分别为1200℃时的5倍和2.75倍,并且为900℃时的28倍及16倍。
在900℃时形成氧化铁皮又比700℃时多i.6倍。
随着温度的提高,含Fe0的氧化铁皮内层增加。
水蒸气和C07从低温开始对形成氧化铁皮就有最显著的影响。
热轧钢卷浅表层氧化铁皮压入造成的氧化圆点1. 热轧钢卷浅表层氧化铁皮压入热轧钢卷是一种常见的金属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机械制造、船舶建造等领域。
在生产过程中,热轧钢卷的表面常常会形成氧化铁皮,这是由于钢材表面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氧化反应而生成的。
而在钢卷经过加工后,可能会出现表层氧化铁皮被压入的情况。
2. 氧化圆点的形成原因当热轧钢卷的浅表层氧化铁皮被加工或压入时,有可能会产生氧化圆点。
这主要是由于氧化铁皮的硬度较高,当受力时,容易在表面形成圆点状的压痕。
而且,在加工过程中,热轧钢卷可能会受到外部力的作用,造成氧化铁皮的脱落或压入,从而形成氧化圆点。
3. 影响热轧钢卷质量和表面光洁度氧化圆点的存在会严重影响热轧钢卷的表面质量和光洁度。
氧化圆点不仅会降低钢材的美观度,还可能导致表面粗糙度的增加,影响钢材的加工性能。
氧化圆点还容易使钢材在使用过程中产生应力集中,从而影响其力学性能和使用寿命。
对热轧钢卷表面氧化圆点的控制至关重要。
4. 解决方法和建议为了减少热轧钢卷浅表层氧化铁皮压入造成的氧化圆点,可以采取以下方法和建议:- 在生产过程中,加强对热轧钢卷表面氧化铁皮的控制,尽量减少其生成和脱落;- 优化热轧钢卷的加工工艺,避免产生过大的压力和应力,减少氧化铁皮的脱落和压入;- 加强对热轧钢卷表面质量的检测和控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氧化圆点,确保产品质量;- 在货物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避免热轧钢卷表面受到外界损害。
5. 个人观点和理解作为热轧钢卷表面氧化圆点的成因有着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在钢材生产和加工过程中,合理控制氧化铁皮的生成和压入,对保证产品质量和表面光洁度具有重要意义。
我相信通过持续的努力和改进,可以不断提高热轧钢卷的表面质量和光洁度,满足市场和客户的需求。
总结与回顾:经过全面评估,热轧钢卷浅表层氧化铁皮压入所造成的氧化圆点,给产品的表面质量和加工性能带来了不少问题。
然而,通过详细分析、优化工艺和加强质量控制,可以有效减少氧化圆点的产生,提高产品质量。
氧化铁皮的形成过程也是氧和铁两种元素的扩散过程,氧由表面向铁的内部扩散,而铁则向外部扩散。
外层氧的浓度大,铁的浓度小,生成铁的高价氧化物;内层铁的浓度大,而氧的浓度小,生成氧的低价氧化物。
所以氧化铁皮的结构是分层的。
物质组成钢材锻造和热轧热加工时,由于钢铁和空气中氧的反应,常会大量形成氧化铁皮,造成堆积,浪费资源。
如果对这些资源合理利用,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同时可以起到环保节能作用。
氧化铁皮的主要成分是Fe2O3、Fe3O4、FeO。
其中,氧化铁皮最外层为Fe2O3,约占氧化铁皮厚度10%,阻止氧化作用;中间为Fe3O4,约50%,最里面与铁相接触为FeO,约40%。
一般氧化铁皮的层次有三层:最外一层为Fe2O3 ,约占整个氧化铁皮厚度的10%,其性质是:细腻有光泽、松脆、易脱落;并且有阻止内部继续剧烈氧化的作用;第二层是Fe2O3和FeO的混合体,通常写成Fe3O4,约占全部厚度的50%;与金属本体相连的第三层是FeO,约占氧化铁皮厚度的40% ,FeO的性质发粘,粘到钢料上不易除掉。
特征热轧钢板红色氧化铁皮(红锈)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其特征是红色氧化铁皮沿板宽分布比较均匀,一般靠边部100mm内稍重些,卷内部比外部轻一些,这种红色氧化铁皮比较薄,一般不易擦下色,钢板越厚红色越重。
红色的成因钢的表面氧化铁皮主要由FeO、Fe3O4和Fe2O3所组成,Fe2O3呈红色,Fe3O4呈黑色,FeO呈蓝色,由于铁皮中各种氧化成份比例随其氧化过程不同而变化,因此表现颜色不同,当Fe2O3比例较多时,即表现为红色,当FeO较多时,表现为蓝灰色。
[编辑本段]影响因素经大量调查,热轧钢板铁皮呈红色的钢种Si含量较高,Si>0.2%时红锈相对重一些,呈蓝灰色的钢种Si含量较低。
以相同热轧工艺进行轧制试验,其结果与上述调查结论相符。
Si≤0.07%红色氧化色可基本消除,对于厚规格Si还要更低些(Si≤0.05%)。
浅析氧化铁皮在热轧板带钢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及控制方法[摘要]氧化铁皮是轧钢生产中最常见的一种加热缺陷,正确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其危害,采用合理的改进措施对轧材生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字】氧化铁皮;加热温度控制;除鳞方法前言氧化铁皮在热轧产品表面最为常见,不及时去除被压入产品的表面势必造成产品质量缺陷,也会对经济效益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正确分析其形成的原因,提出合理预防措施,能够为生产提供有利依据。
1、氧化铁皮的种类1.1氧化铁皮缺陷的分类氧化铁皮一般可分为两类:一次氧化铁皮和二次氧化铁皮。
一次氧化铁皮是钢在加热过程中,钢坯的表面与高温炉气发生氧化生成的氧化铁皮。
二次氧化铁皮是钢在轧制生产中一次氧化铁皮脱落,热的钢接触空气、水,在钢的表面生成的氧化铁皮。
1.2板带钢的表面压入氧化铁皮后的状态钢坯出炉后以及在轧制过程中钢坯表面的氧化铁皮不能及时从钢坯表面脱落粘在钢坯上,氧化铁皮冷却速度较快且冷却后的硬度比热坯硬度大,在轧制生产中,就会压入钢坯表面,由于氧化铁皮的压入在板带钢表面就会形成压入缺陷,呈现的状态是板带钢的表面形成麻点,其表面呈灰色,用小锤敲打掉氧化铁皮后,会在钢板上留有小的亮坑,二次氧化铁皮颗粒细小,轧制生产中是以颗粒状压入,呈现的状态是舟状,散沙状。
从而影响了表面质量。
1.3板带钢生产常见的压入氧化铁皮缺陷1.3.1直接压入板坯表面,形成结疤、麻面或麻点。
1.3.2在工作辊或卷取机、夹送辊上粘有氧化铁皮,在板带上形成凹坑。
1.3.3在轧制薄规格板带钢时,由于氧化铁皮的压入,影响板带钢的延伸,形成轧漏和孔洞。
2、产生氧化铁皮的原因2.1产生一次氧化铁皮的原因加热方面的原因⑴加热温度氧化铁皮的生成过程是一种扩散过程,温度越高,扩散就越快。
常温下氧化铁皮产生的速度比较缓慢,600℃以上时氧化铁皮生成的速度开始有显著变化,当温度达到900℃以上,氧化铁皮生成的速度急剧增加。
⑵加热时间在加热过程中,加热时间越长,生成的氧化铁皮的量就越多。
氧化铁皮构成一、氧化铁皮的构成1. 主要成分氧化铁皮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其化学式为Fe2O3,是一种无机化合物。
氧化铁可以分为红色和黑色两种,其中红色氧化铁主要由Fe2O3组成,黑色氧化铁主要由Fe3O4组成。
此外,氧化铁皮中还含有少量的其他金属元素和杂质。
2. 生产工艺氧化铁皮的生产一般采用矿石粉碎、焙烧、浸出、沉淀、煅烧等多道工序完成。
首先,将铁矿石进行粉碎,然后进行焙烧,使之转化为氧化铁。
接着进行浸出,将氧化铁溶解后再沉淀出固体氧化铁。
最后进行煅烧,使固体氧化铁得到进一步提纯和粉碎。
经过这些工艺,最终得到纯净的氧化铁作为颜料材料。
3. 物理性质氧化铁皮为红色或黑色颗粒状粉末,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辐射能力。
其晶型主要为六方晶系或四方晶系,晶体呈现出颗粒状的形态。
其比表面积较大,孔隙率较高,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
二、氧化铁皮的性能1. 耐候性氧化铁皮具有很高的耐候性能,不易受到紫外线、酸雨等外界环境的侵蚀。
在室内或室外使用中,能够保持颜色的稳定性和光泽度。
因此,氧化铁皮常用于建筑物的外墙、屋顶等部位,起到美化和保护的作用。
2. 耐热性氧化铁皮具有较高的耐热性能,可以在较高温度下保持稳定性。
因此,它常被加入到耐火材料、涂料、陶瓷等领域,在高温环境中保持颜色的鲜艳和稳定。
3. 耐腐蚀性氧化铁皮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不易受到酸碱等腐蚀物质的侵蚀。
因此,它常被用作金属防腐的底漆和面漆,保护金属结构。
4. 色泽氧化铁皮的颜色主要有红色和黑色两种,具有良好的遮盖力和着色力。
不仅可以单独使用,还可与其他颜料进行混合,调配出多种颜色。
因此,它广泛应用于涂料、油墨、塑料等领域。
5. 吸附性氧化铁皮具有较强的吸附性能,可以吸附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挥发性有机物。
因此,在室内装饰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三、氧化铁皮的应用1. 建筑领域氧化铁皮在建筑领域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建筑物的外墙、屋顶、地面、装饰等。
其优异的耐候性能和抗腐蚀性能,可以明显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美化建筑外观。
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成因与对策
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多见于冷却阶段,氧化铁皮缺陷不仅影响热轧带钢外观,也会破坏表面层次感和美观性,缺陷的出现对热轧带钢的整体质量也有不利的影响。
由于氧化铁皮缺陷的缺陷,既影响了带钢外观形象,也影响了材质的实用价值,因此,热轧厂家及其专业人士在生产过程中应关注并控制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的产生。
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的主要成因是在加热时成分表面过度活化,导致残留铁氧化物和金属原子相互作用,使表面形成粉末状的氧化物。
而且,在进行连续处理或停止冷却过程中,如果冷却的速度太快,则有可能增大氧化铁皮的生成,最终形成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
为了克服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采用科学合理的措施可以有效解决。
首先,采取原毛坯适当热处理,使原毛坯成分活化,增加表面活性,减少晶粒大小,改善表面质量,减少氧化物生成和吸附。
其次,在冷却过程中,要继续加强加热均匀性,控制钢板在冷却时的变形行为,使钢板冷却的稳定性、均匀性更新。
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的生成也可以通过改变表面热处理工艺或改善机械性能来加快表面的抗氧化能力,最大限度地减少氧化物的缺陷。
总之,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的形成及其原因多种多样,为了控制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必须对原毛坯进行热处理,因而改善带钢的成型状态,同时在进行冷却时也要加以控制,减少氧化物生成和吸附,最后,可以通过改变表面热处理工艺或改善机械性能,使热轧带钢表面氧化铁皮缺陷最大限度降至最低,从而获得良好的热轧带钢质量,为企业生产和提升专业、科学的水准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高碳钢氧化铁皮控制生产实践
高碳钢是一种重要的工业材料,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
然而,高碳钢的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氧化铁皮,影响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因此,控制氧化铁皮的生成是高碳钢生产中的重要问题。
氧化铁皮是高碳钢表面的一层氧化物,由于其颜色呈现为黑色或褐色,因此也被称为黑皮或褐皮。
氧化铁皮的生成与高碳钢的成分、温度、氧气含量等因素有关。
在高温下,高碳钢表面的铁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氧化铁皮。
氧化铁皮的存在会影响高碳钢的表面质量和机械性能,降低产品的使用寿命。
为了控制氧化铁皮的生成,高碳钢生产中采取了多种措施。
首先,调整高碳钢的成分,降低其含氧量。
其次,控制高碳钢的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避免过高的温度和过长的加热时间导致氧化铁皮的生成。
此外,还可以采用气体保护、表面处理等方法,减少氧气对高碳钢表面的影响,防止氧化铁皮的生成。
在实际生产中,控制氧化铁皮的生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
高碳钢生产企业应该加强技术研发,不断优化生产工艺,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同时,也需要加强质量管理,严格控制产品的表面质量,确保产品符合国家标准和客户要求。
控制氧化铁皮的生成是高碳钢生产中的重要问题,需要采取多种措
施进行控制。
高碳钢生产企业应该加强技术研发和质量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为推动工业发展做出贡献。
加热炉清理氧化铁皮安全措施
清理加热炉内的氧化铁皮是一项需要谨慎处理的任务,以下是一些安全措施:
1. 戴好防护用品:清理加热炉内的氧化铁皮时应戴上合适的防护用品,例如口罩、手套、护目镜等,以防止细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人体造成危害。
2. 遵循安全操作规程:在进行清理工作之前,应先熟悉加热炉的安全操作规程,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和流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确保通风良好:加热炉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有害气体和烟尘,因此清理时应保持通风良好,及时排出有害气体,防止对操作人员造成危害。
4. 停炉后进行清理:清理加热炉内的氧化铁皮应在停炉后进行,避免在运行过程中对操作人员和设备造成危害。
5. 使用专业工具:清理时应使用专业的工具和设备,避免使用不合适的工具或方法,以免造成意外事故。
6. 注意防火防爆:加热炉内的氧化铁皮在高温下可能存在火灾或爆炸的风险,因此清理时应特别注意防火防爆措施,如使用火源时应远离易燃物品,并配备灭火器等灭火设备。
7. 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对加热炉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遵循以上安全措施可以减少清理加热炉内的氧化铁皮时发生事故的风险,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氧化铁皮
Millscale
钢锭及钢坯在轧制过程中表面氧化层脱落而产生的铁屑。
俗称轧钢皮,常呈片状,故也称铁鳞。
钢铁厂氧化铁皮数量约为钢材产量的2%~3%,是不可忽视的钢铁厂循环含铁原料之一,主要作为烧结矿的辅助原料,在炉外脱磷脱硅中应用也较多。
氧化铁皮一般含铁70%~75%,从轧钢厂沉淀池中清理出来的细粉铁皮含铁也有60%左右;其SiO2、CaO、Al2O3及MgO含量约1%~2%,并残存有轧钢过程中混入的润滑油剂,其他有害杂质含量很少。
表列为氧化铁皮的一般化学成分。
氧化铁皮粒度较粗,0.3~2mm级别的占50%以上,小于0.076mm的一般为5%左右。
氧化铁皮密度大(4.5~5.0kg/cm3),由于氧化铁皮含铁高,生产烧结矿时适当配加氧化铁皮可提高或稳定烧结矿的品位。
此外,由于氧化铁皮中的铁主要是以二价铁存在,烧结过程中氧化放热,可降低燃料消耗。
当氧化铁皮的残油量较高,且配用量较大时,最好在烧结之前预先进行焙烧处理脱去残油,以防出现烧结主抽风机系统电除尘器粉尘燃爆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