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国际投资的产生与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1.52 MB
- 文档页数:64
第二章国际投资理论第一节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一、西方主流投资理论(一)垄断优势论:市场不完全性是企业获得垄断优势的根源,垄断优势是企业开展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因。
市场不完全: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引起的偏离完全竞争的一种市场结构。
市场的不完全包括:1.产品市场不完全2..要素市场不完全3.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市场不完全4.政策引致的市场不完全。
跨国公司具有的垄断优势:1.信誉与商标优势2.资金优势3.技术优势4.规模经济优势(内部和外部)5.信息与管理优势。
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主要来源于其对知识资产的控制。
垄断优势认为不完全市场竞争是导致国际直接投资的根本原因。
(二)产品生命周期论:产品在市场销售中的兴与衰。
(三)内部化理论:把外部市场建立在公司内部的过程。
(纵向一体化,目的在于以内部市场取代原来的外部市场,从而降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并取得市场内部化的额外收益。
)(1)内部化理论的基本假设:1.经营的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2.企业可能以内部市场取代外部市场3.内部化跨越了国界就产生了国际直接投资。
(2)市场内部化的影响因素:1.产业因素(最重要)2.国家因素 3.地区因素4.企业因素(最重要)(3)市场内部化的收益:来源于消除外部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包括1.统一协调相互依赖的企业各项业务,消除“时滞”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2.制定有效的差别价格和转移价格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3.消除国际市场不完全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4.防止技术优势扩散和丧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
市场内部化的成本:1.资源成本(企业可能在低于最优化经济规模的水平上从事生产,造成资源浪费)2.通信联络成本3.国家风险成本4.管理成本当市场内部化的收益大于大于外部市场交易成本和为实现内部化而付出的成本时,跨国企业才会进行市场内部化,当企业的内部化行为超越国界时,就产生对外直接投资。
(四)国际生产折衷理论:决定跨国公司行为和对外直接投资的最基本因素有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即“三优势范式”。
第一章1.名词解释:国际投资:是指以资本增值和生产力提高为目标的国际资本流动,是投资者将其资本投入国外进行的一阴历为目的的经济活动。
国际公共(官方)投资: 是指一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为了社会公共利益而进行的投资,一般带有国际援助的性质。
国际私人投资:是指私人或私人企业以营利为目的而进行的投资。
短期投资:按国际收支统计分类,一年以内的债权被称为短期投资。
长期投资:一年以上的债权、股票以及实物资产被称为长期投资。
产业安全:可以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次。
宏观层次的产业安全,是指一国制度安排能够导致较合理的市场结构及市场行为,经济保持活力,在开放竞争中本国重要产业具有竞争力,多数产业能够沈村冰持续发展。
中观层次上的产业安全,是指本国国民所控制的企业达到生存规模,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及较大的产业影响力,在开放竞争中具有一定优势。
资本形成规模:是指一个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如何筹集足够的、实现经济起飞和现代化的初始资本。
2、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哪些新特点?(一)投资规模,国际投资这这一阶段蓬勃发展,成为世纪经济舞台最为活跃的角色。
国际直接投资成为了国际经济联系中更主要的载体。
(二)投资格局,1.“大三角”国家对外投资集聚化 2.发达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不断增加 3.发展中国家在吸引外资的同时,也走上了对外投资的舞台(三)投资方式,国际投资的发展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发展局面。
(四)投资行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直接投资的行业重点进一步转向第二产业。
3.如何看待麦克杜格尔模型的基本理念?麦克杜格尔模型是麦克杜格尔在1960年提出来,后经肯普发展,用于分析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理论模型,其分析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对资本输出国、资本输入国及整个世界生产和国民收入分配的影响。
麦克杜格尔和肯普认为,国际间不存在限制资本流动的因素,资本可以自由地从资本要素丰富的国家流向资本要素短缺的国家。
资本流动的原因在于前者的资本价格低于后者。
綦建虹国际投资学教程第五版第一章:国际投资的基本概念1.1国际投资的定义国际投资是指投资者在境外进行的投资活动。
投资者可以是个人、企业或国家。
国际投资包括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两种形式。
在国际投资中,投资者通常会面临不同国家的政策、法规、文化、语言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1.2国际投资的好处和风险国际投资有其独特的好处,包括多元化投资风险、开拓市场、获取技术和人才等。
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政治风险、汇率风险、市场风险等。
投资者需要根据自身情况和市场情况进行综合评估,谨慎进行国际投资活动。
1.3国际投资的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深,国际投资活动也日益频繁。
跨国公司和金融机构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大规模的国际投资活动,国际投资的规模和影响力不断扩大。
同时,跨国投资合作和国际投资协定成为国际投资的重要趋势。
第二章:国际投资的基本理论2.1跨国公司理论跨国公司理论是研究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中的行为和动机的学科。
跨国公司的产生和发展是国际投资活动的重要推动力量,跨国公司理论研究了跨国公司的运作模式、组织结构、战略选择等方面的问题。
2.2国际资本流动理论国际资本流动理论研究了国际资本在不同国家之间流动的原因和方式。
它包括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规模、方向、影响等内容。
国际资本流动理论是国际投资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对于分析和预测国际资本流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2.3国际投资组合理论国际投资组合理论是研究国际投资组合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进行投资的原理和方法的学科。
国际投资组合理论研究了国际投资的风险和收益、资产配置、投资策略等问题,对于指导投资者进行国际投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意义。
第三章:国际投资的实践操作3.1国际投资的决策过程国际投资决策是指投资者在进行国际投资前,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和选择的过程。
国际投资的决策过程包括对投资项目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风险进行评估,确定投资项目的规模、方向和方式等内容。
3.2国际投资的实施和管理国际投资的实施和管理是指投资者实际进行投资活动的过程。
第一章国际投资概述1.国际投资:国际投资指国际投资主体通过对国际投资客体的跨国界营运以达到增值目的的经济行为。
具体讲就是指国际投资主体,将其拥有的货币资本或产业资本,经跨国界流动形成实物资产、无形资产或金融资产,并通过跨国界营运以实现价值增值的经济行为。
2.国际直接投资:又称对外直接投资,是指投资者直接参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拥有实际的管理、控制权的投资方式,其投资收益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决定,浮动性较强。
3.国际间接投资:也就是指国际证券投资, 指投资者通过购买外国的股票、公司债券、政府债券、衍生证券等金融资产,依靠股息、利息及买卖差价来实现资本增值的投资方式。
4.国际投资的性质(1)国际投资是生产领域社会分工国际化的表现形式(2)国际投资是生产关系国际间运动的客观载体(3)国际投资是一把影响世界经济的“双刃剑”(4)国际投资是生产要素国际间配置的优化(5)国际投资具有更为深刻的政治经济内涵5.简述国际投资的发展阶段(1)初始形成阶段(1914年以前):这一阶段以国际借贷资本流动为主(2)低迷徘徊阶段(1914~1945年):由于两次世界大战,这一期间的国际投资受到了较为严重的影响,发展历程曲折缓慢,仍以国际间接投资为主(3)恢复增长阶段(1945年~1979年):这一阶段国际直接投资的主导地位形成(4)迅猛发展阶段(1980~1999年):这一阶段出现了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齐头并进的大发展局面,成为经济全球化至为关键的推动力(5)创新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这一阶段世界经济多元化格局日趋明显,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为国际投资新热点6.简述国际投资学与国际金融学的联系与区别(1)联系:○1两者的研究领域都包括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转移。
○2国际投资和国际金融相互联系,因此在学科研究中必然涉及到对方因素。
(2)区别:○1国际金融学仅仅研究货币领域,国际投资学不仅涉及货币要素还要涉及生产要素。
○2即使在相互交叉的共同领域,两者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