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节能规范
- 格式:pdf
- 大小:79.96 KB
- 文档页数:19
江苏省住宅节能设计规范篇一: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解读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解读2011-12-31 08:47:47 保护色:默认白牵牛紫苹果绿沙漠黄玫瑰红字体:小字中字大字点击数:52摘要:一、编制目的...一、编制目的已经实施五年的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促进了公共建筑节能的发展,随着江苏省经济的高速增长,公共建筑规模不断扩大,为进一步提高该标准在江苏省贯彻执行的可操作性,适应节能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有必要结合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制定符合江苏省气候特点的江苏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32/J 96—2010。
以此补充、细化和提高国家标准《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贯彻国家和我省的建筑节能方针政策,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改善建筑热环境、提高采暖、空调和照明等能源利用效率。
二、编制方法1、以国家《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为蓝本,参考兄弟省市建筑节能标准,结合国家及江苏省近年来发布的有关规定,配合省政府建筑节能目标,突出江苏省地方特色。
2、进行65%节能设计标准分析计算:邀请江苏省建筑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上海分院采用美国能源部DOE-2软件提供典型的建筑模块(办公建筑、宾馆建筑、学校建筑、综合楼建筑等)对夏热冬冷地区—南京,寒冷地区—徐州,分别进行能耗计算。
3、对全省的建筑节能进行全面的调研,广泛征求或利用全国节能设计领域专家、学者的意见和科研成果。
三、主要创新点1、根据我省建筑节能工作的现状,结合省政府建筑节能目标,对公共建筑进行分类管理,编制满足公共建筑节能50%和65%的两种节能设计体系。
甲类建筑——单幢建筑面积大于等于20000m2,且全面设置中央空气调节系统的公共建筑;或单幢建筑面积小于20000m2,大于等于5000m2,且全面设置中央空气调节系统的重要公共建筑;甲类建筑必须达到65%节能设计目标。
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住宅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程Specification for energy efficient constructional quality acceptance ofresidential buildingsDGJ08-113-2005J10598-20052005 上海前言根据上海市建设和管理委员会沪建建[2005]第54号文下达的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和标准设计编制计划,由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节能办公室任主编单位会同其他单位组成编写组。
编写组经广泛调查研究,认真吸取国内外建筑围护结构先进的节能应用技术和本市的实践经验,并参照相关国内其它省市标准,在反复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本规程。
本规程分8章,内容有总则、术语、基本规定、外墙外保温、外墙内保温、外墙自保温、其他保温工程和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序与组织。
规程的编制为本市住宅建筑节能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和节能达标验收提供了技术依据和要求。
基于本市住宅建筑的节能实施起步不久,工程实践经验不足,本规程内容可能不尽完善,望各单位在执行本规程的过程中,注意总结经验,积累资料,并随时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上海市宛平南路75号,邮编:200032),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规程主编单位:上海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上海市建筑节能办公室本规程参编单位:上海市建设工程安全质量监督总站上海市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本规程主要起草人员:陆善后范宏武於崇根刘明明朱明德王吉霖颜宜彪张立新李德荣彭圣钦吴云芝苏宇峰邢大庆贺鸿珠陈志明上海市建设工程标准定额管理总站二OO五年六月目次目次 01 总则 (1)2 术语 (2)3 基本规定 (4)3.1设计 (4)3.2材料 (4)3.3施工 (4)3.4质量验收 (5)4 外墙外保温 (7)4.1一般规定 (7)4.2材料与现场检验 (8)4.3聚苯板(EPS、X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9)4.4钢丝网架聚苯板(EPS)整浇外墙外保温系统 (11)4.5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 (13)4.6硬泡聚氨酯喷涂外墙外保温系统 (14)4.7泡沫玻璃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15)4.8砂加气块外墙外保温系统 (17)5 外墙内保温 (19)5.1一般规定 (19)5.2材料与现场检验 (19)5.3龙骨干挂内填矿物棉制品内保温系统 (20)5.4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外墙内保温系统 (21)6 外墙自保温 (24)7 其他保温工程 (26)7.1屋面保温 (26)7.2分户墙保温 (26)7.3架空楼板保温 (27)7.4外窗 (28)7.5户门 (28)8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序与组织 (29)附录A建筑节能隐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30)附录B建筑节能检验批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31)附录C建筑节能分项项目施工质量验收记录 (32)附录D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报告 (33)附录E保温系统常用材料主要性能指标 (34)附录F试验方法 (38)附录G本规程用词说明 (40)1 总则 (44)3 基本规定 (46)3.1设计 (46)3.4质量验收 (46)4 外墙外保温 (47)4.3聚苯板(EPS、X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47)4.4钢丝网架聚苯板(EPS)整浇外墙外保温系统 (47)4.5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外墙外保温系统 (48)4.7泡沫玻璃板外墙外保温系统 (48)4.8砂加气块外墙外保温系统 (48)5 外墙内保温 (50)5.1一般规定 (50)5.3龙骨干挂内填矿物棉制品内保温系统 (50)5.4增强粉刷石膏聚苯板外墙内保温系统 (50)6 外墙自保温 (51)7 其他保温工程 (52)7.1屋面保温 (52)7.4外窗 (52)7.5户门 (52)8 建筑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程序与组织 (53)1 总则1.0.1为了加强住宅建筑节能工程质量管理,统一围护结构节能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要求,保证节能工程质量,制定本规程。
最新住宅规范标准随着建筑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需求的提高,住宅规范标准也在不断更新。
以下是最新的住宅规范标准,旨在确保住宅的安全性、舒适性和环保性。
一、住宅设计原则1. 住宅设计应以人为本,满足居住者的日常生活需求。
2. 应充分考虑居住者的安全、健康和隐私保护。
3. 应遵循节能、环保的原则,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二、住宅结构安全1. 住宅结构设计应符合国家建筑结构安全标准。
2. 应采用抗震、防火、防风等安全措施。
3. 住宅的承重墙、柱、梁等结构构件应满足承载力要求。
三、住宅室内环境1. 住宅室内应保持良好的通风和采光条件。
2. 室内装修材料应选用环保、无毒、无害的材料。
3. 室内空间布局应合理,避免过度拥挤。
四、住宅设施配备1. 住宅应配备完善的供水、排水、供电、供暖等基础设施。
2. 应设置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消防设施、防盗系统等。
3. 住宅应预留足够的空间以适应未来可能的设施升级。
五、住宅节能标准1. 住宅应采用节能型建筑材料和设备。
2. 应合理设计住宅的保温隔热系统,减少能耗。
3. 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
六、住宅智能化1. 住宅应逐步实现智能化管理,提高居住的便捷性。
2. 应配备智能家居系统,实现远程控制和自动化管理。
3. 智能化系统应保证信息安全,防止隐私泄露。
七、住宅绿化与景观1. 住宅区应合理规划绿化空间,提高居住环境的舒适度。
2. 应注重住宅区的景观设计,创造美观、和谐的居住环境。
3. 绿化植物的选择应考虑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
八、住宅无障碍设计1. 住宅区应考虑老年人、儿童和残疾人的特殊需求。
2. 应设置无障碍通道和设施,方便特殊群体的居住和出行。
3. 住宅内部设计应充分考虑无障碍通行和使用。
九、住宅施工与验收1. 住宅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进行。
2. 施工过程中应加强质量监督,确保施工质量。
3. 住宅完工后,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验收,确保住宅符合规范标准。
十、住宅后期维护1. 住宅交付使用后,业主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5《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GJ08-205-2015 是我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的一个标准文件,用于指导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
以下是关于该标准的一些基本信息:
1. 发布机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 发布时间:该标准于2015年发布。
3. 标准编号:DGJ08-205-2015。
4. 内容概要:标准主要包括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和规范,旨在提高居住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减少能源浪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5. 适用范围:主要适用于新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包括住宅小区、住宅楼、别墅等。
这个标准的详细内容和具体要求需要查阅标准文件本身,因为标准文件可能包含具体的设计参数、技术规范、能源性能要求等详细信息。
如果你需要详细了解该标准的内容,建议直接获取标准文件或联系相关的标准发布机构或专业机构。
楼房节能环保标准
楼房节能环保标准包括以下方面:
1. 建筑节能的标准具有一些具体的指标要求,例如室内温度在冬季要达到全天为18摄氏度,夏季达到26摄氏度;使用空调时,换气次数要达到1.0次/小时。
2. 居住空间开窗具有良好的视野,且避免户间居住空间的视线干扰。
当1套住宅设有2个及2个以上卫生间时,至少有1个卫生间设有外窗。
3. 屋面、地面、外墙和外窗的内表面在室内温、湿度设计条件下无结露现象。
4. 在自然通风条件下,房间的屋顶和东、西外墙内表面的最高温度满足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要求。
5. 设采暖或空调系统(设备)的住宅,运行时用户可根据需要对室温进行调控。
6. 采用可调节外遮阳装置,防止夏季太阳辐射透过窗户玻璃直接进入室内。
7. 设置通风换气装置或室内空气质量监测装置。
8. 制定并实施节能、节水、节材与绿化管理制度。
9. 居住建筑屋面天窗面积不应大于该房间屋面面积的10%。
10. 居住建筑应选用节能电梯。
当两台及以上电梯集中设置时,应具备群控功能,优化减少轿厢行程。
当电梯无外部召唤时,且电梯轿厢内一段时间无预设指令时,应自动关闭轿厢照明及风扇,降低轿厢待机能耗。
11. 东、西向主要房间外窗的透光部分应设置展开或关闭后,可以全部遮蔽窗户的活动外遮阳或中置遮阳。
12. 凸窗虽然可以增加采光,看起来也更加美观,但比平窗增加了玻璃面积和外围护结构面积,增加了冬夏季的传热负荷,对节能不利,尤其是北向更不利。
总之,建筑节能的标准是严格的,如果达到了这些标准,就能更好地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住宅节能规范住宅节能规范是为了实现住宅能源的高效利用和减少能源消耗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住宅节能规范的目的是减少环境对于能源的需求,降低能源消耗带来的环境压力,并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
以下是住宅节能规范的一些主要内容:1. 建筑结构设计方面: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地理位置,选择适当的建筑材料和技术,保证建筑的耐久性和隔热性。
建筑外墙、屋顶和地板应具备良好的隔热性能,减少能量损失。
建筑物要合理利用自然采光和通风,减少对人工照明和通风的需求。
2. 窗户和门的设计:选择符合节能标准的窗户和门,使其具备良好的隔热性和密封性能。
特别是南向窗户应采用高效隔热材料和双层玻璃,以减少能量损失和室内外温差。
3. 供暖和制冷系统:选择高效的供暖和制冷设备,如地源热泵、太阳能热水系统等,使其能够满足住宅的舒适需要,并减少能量消耗。
同时,建议住宅设置适当的隔热材料、温控设备和节能调度系统,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
4. 用水系统:住宅应采用节水设备,包括低流量卫生洁具、淋浴器、水龙头等,减少用水量,并采用回收和再利用的方式处理废水和雨水。
5. 电器设备和照明:住宅应选择能效标准高的电器设备和照明设备,减少能源消耗。
建议使用LED灯具、高效电动设备等,同时配置智能控制系统,根据居住者的需求和光线条件,合理控制照明设备的开关和亮度。
6. 建筑能源评估和管理:住宅应进行能源评估,了解能源消耗的情况,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同时,建议住宅使用能源管理系统,进行能源消耗的监控和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总之,住宅节能规范是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压力,提高居住者的生活质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通过合理的建筑设计、设备选型和能源管理,可以实现住宅能源的高效利用和节约。
住宅节能规范有助于推动建筑行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保护环境、降低能源消耗,并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可持续的居住环境。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
《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是我国现行的一项重要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工作,提高建筑节能水平,降低建筑能耗,推进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
本标准自2012年颁布实施以来,对于推动我国住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该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总则:明确了本标准的主要适用范围,即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居住建筑节能设计。
同时,强调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包括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可再生能源、保障室内环境质量等。
二、术语和符号:对标准中涉及的专业术语和符号进行了定义和解释,以便于各方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标准。
三、节能设计要求:从建筑选址、建筑布局、建筑形式、建筑材料、建筑设备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节能设计要求,为设计人员提供了详细的指导。
四、节能评估与审查:明确了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方案的评估和审查程序,确保节能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五、施工与验收:对施工过程中的节能措施进行了详细规定,并对验收标准进行了明确,确保施工质量。
六、运行管理:提出了居住建筑运行管理的措施和要求,以保证
建筑节能效果的长期稳定。
七、附录:包括各种计算公式、图表、示例等,为设计人员提供实用的参考资料。
总之,《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DBJ04-242-2012为我国居住建筑的节能设计提供了一套科学、完整的技术规范,对于推动我国住宅产业的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今后的工程建设中,各方人员应认真贯彻执行这一标准,共同为我国绿色建筑事业贡献力量。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20
《北京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20)(以下简称“本标准”)旨在通过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降低成本,促进居住建筑可持续发展,规范居住建筑新建、改造、翻改的节能设计要求。
一、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全市范围内新建、改造、翻改的住宅建筑(含公共居住性建筑)。
二、强制性标准
(一)建筑的外断面结构(包括建筑外壳、排水系统等)使用具有节能性能的材料;
(二)建筑的热统计性能和标准合规,常规型住宅热性能要求屋顶、墙体、地面等U 值分别不大于2.0 W/㎡·K;
(三)屋顶采用节能绝热材料覆盖,有效利用太阳能;补充建筑外披露处合理利用户内及室外阳光;
(四)新增及改造活动用房,要利用大量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合理设置门窗及日射控制装置;
(五)建筑整体节能设计要求中规定的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且要求采用节能控制,实行节能管理。
三、建议性标准
(一)采用可再生技术,可为建筑提供有效节能;
(二)建筑设计中采用新型装饰材料,对建筑的外观质量有较高的需求,对高热量材料也有补充需求;
(三)采用智能技术,实现建筑设备的智能装备和节能管理;
(四)在建筑的技术布局上,整合高效节能的照明、空调、暖通等设备,使其配合地址系统,实现节能管理;
(五)对居住建筑设施及设备实施可持续管理,加强日常运行和维修,保证居住建筑节能效果。
四、节能监测
应完善居住建筑节能状态监测体系,实现节能建筑的运行状态变化情况分析,不断改进居住建筑的节能状态。
具体监测包括但不限于:热项、可再生能源实现率、光照度、照明等效率、空气调节皿自动控制系统、水泵/ 风机控制系统等。
山东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山东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指山东省内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根据《山东省住宅和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技术规范
(GB50189-2015)》要求,居住建筑应采用类别一级节能标准,具体要求如下:
1、居住建筑的建筑外围结构节能计算要求:窗户总热流的抑
制率不低于65%,外墙平均面热传递系数不低于0.2(W/㎡·K); 简易闭墙耐久性能不低于7.5年; 屋顶选择要考虑使用
节能材料,包括保温材料、防水及隔热材料,其中,保温材料的热阻值不低于2.5(m2·K/W)。
2、山东居住建筑节能计算涉及的各项工程技术指标要求:冷
热源设计要着重采用冷暖源融合技术,采暖送风要采用集中供暖系统;室内通风系统,应安装回收式或复换式新风系统,室外换气无烟火灾;单位用电节能标准,应采用可控功率型照明设备,采用恒温恒湿控制技术,控制建筑照明、插座用电能耗;供水管道损失控制,应采用隔温热水循环供水系统、供水单元组合式供水系统等节能供水系统。
3、居住建筑节能设计监测要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实施过程
中应对该项目进行实施前和实施后的节能评估,开展分析、计算和监测的过程,以确保建筑的节能设计能达到节能要求。
以上是山东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住宅节能保温标准住宅节能保温标准是指国家或地方为提高住宅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量,而制定的一系列规定和标准。
这些标准通常包括对住宅的围护结构、保温材料、空调系统、照明设备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在冬季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减少冷风渗透,降低采暖能耗,同时也能够有效地隔绝夏季高温,降低空调能耗。
以下是住宅节能保温标准的详细内容:1.围护结构住宅的围护结构是节能保温的关键部分,主要包括外墙、屋顶和地面等。
标准要求围护结构应采用高效保温材料,如聚苯板、矿棉板、保温砂浆等,以提高保温性能。
同时,对于窗户、门等薄弱环节,也应采用保温隔热性能良好的材料和结构,以减少冷风渗透和热量传递。
2.保温材料保温材料的选择直接影响着住宅的保温性能。
标准要求所使用的保温材料应具有高保温性能、低导热系数、耐久性好等特性,如聚苯板、矿棉板、保温砂浆等。
同时,对于材料的厚度和安装方式也有明确的要求,以确保保温效果和安全性。
3.空调系统空调系统是住宅中主要的耗能设备之一,因此也是节能保温标准的重要部分。
标准要求空调系统应采用高效节能的空调设备,如变频空调、地源热泵等,同时对于管道、阀门等配件也要求具有高效的保温性能,以减少冷热损失和能量消耗。
4.照明设备照明设备是住宅中另一重要的耗能设备。
标准要求采用高效节能照明设备,如LED灯、节能灯等,同时对于照明控制也有一定的要求,如采用智能照明控制系统等,以实现照明设备的节能运行。
5.能耗监测与标识为确保住宅节能保温标准的实施效果,标准还要求对住宅的能耗进行监测和标识。
具体要求包括在住宅的明显位置设置能耗监测装置,定期进行能耗检测和评估,并将结果进行公示。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居民更好地了解自己住宅的能源消耗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节能措施。
6.施工与验收在施工和验收方面,标准也有严格的要求。
对于保温工程的施工,应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确保材料和设备的选择符合标准要求,安装质量达到规范标准。
住宅节能规范
住宅节能规范是指对住宅建筑的能源使用和节能措施进行规范和指导,从而实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能源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
下面将从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居住行为等方面介绍住宅节能规范。
首先,在建筑设计方面,住宅应尽量采光和通风良好的设计方案,减少人工照明和空调的使用;合理选择建筑朝向和窗户设计,充分利用太阳能,减少能源消耗;在建筑外墙和屋顶采用保温和隔热材料,减少室内外热量交换,达到保温节能的效果;采用节能玻璃窗,减少室内外热量传递,提高室内空气质量。
其次,在建筑材料方面,应选择具有良好保温隔热性能的材料,如保温砖、保温板等;采用具有较高反射率的屋面材料,减少太阳热辐射的吸收;选择具有节能环保认证的建材,如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涂料、地板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再次,在建筑设备方面,采用高效节能的采暖、通风和空调设备,减少能源消耗;选择合适的太阳能热水器和光伏发电设备,实现热水和电的供应,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安装智能化控制系统,根据不同的室内外环境条件,自动调节设备的运行,实现能源的最优化利用。
最后,在居住行为方面,提倡住户合理使用能源和水资源,减少浪费;对家电和照明设备进行耐用性能和能效等级的认证,选择低耗能的产品;提醒住户养成良好的用电习惯,如在外就寝或离开时关闭电源等。
总之,住宅节能规范是通过在建筑设计、建筑材料、建筑设备和居住行为等方面的规范,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提高住宅的利用效率和舒适性。
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住宅节能规范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也为人们创造了更加宜居、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居住环境。
国际住宅建筑节能法规(IECC 2021)是当前全球重要的建筑标准之一。
该法规对建筑的能源使用和节能措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以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改善居住环境,同时也为业主提供了更加经济实惠的住房。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际住宅建筑节能法规(IECC 2021)的相关内容,以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重要的法规。
1. IECC 2021的背景介绍IECC 2021是由国际能源保护委员会(IECC)发布的,其前身可以追溯至上个世纪70年代。
该法规的主要目的是规范建筑的能源使用,促进建筑行业朝着更加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IECC 2021综合考虑了建筑的材料、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对建筑的节能性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并倡导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和设备。
2. IECC 2021的主要内容IECC 2021对建筑的节能性能提出了全面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建筑外墙、屋顶、窗户、采光、采暖、通风、空调等。
对于建筑材料、设备和系统的选用、设计和施工都有详细的规定,要求建筑必须具备一定的保温性能、通风性能、采光性能等。
IECC 2021还对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能源管理和监测提出了严格要求,以确保建筑能够在使用中保持较高的能源利用效率。
3. IECC 2021的影响和意义IECC 2021的实施将对建筑行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它将促进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鼓励采用更加环保和节能的建筑材料和设备。
另它将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改善居住环境,为人们创造更加舒适和健康的居住条件。
IECC 2021的实施也将推动建筑行业朝着更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为未来的住房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个人观点:作为一项重要的建筑法规,IECC 2021的出台和实施无疑对整个建筑行业和社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它规范了建筑的能源使用和节能措施,推动了建筑行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环保、可持续和舒适的居住环境。
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
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是指为了满足民众居住需求,同时保障环境的可持续性发展,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其主要目标是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热舒适性,减少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提高建筑的环境适应性和生态适应性。
在中国,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主要是GB50189-2015《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和GB/T 51376-2019《住宅建筑热环境设计标准》。
其中,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了建筑节能设计的基本原则、节能措施的分类及应用、建筑节能计量和评价等内容。
而住宅建筑热环境设计标准则主要从热舒适性、室内空气质量、采光和日照等角度规定了住宅建筑热环境的设计标准。
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要求建筑在建设之前应进行能源审查,符合节能建筑的设计要求,同时要考虑建筑的实用性、舒适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在建筑施工、使用和维护过程中,应加强节能宣传和能源管理,建立有效的节能监测和控制机制。
住宅建筑热环境设计标准则对住宅建筑的热舒适性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包括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空气流速等参数;同时对采光和日照进行了具体的要求,以确保住宅室内充足的自然采光和通风,促进居住者的健康和舒适。
总体来说,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是建筑行业的重要规范,它的实施将有助于提高建筑的节能性和热舒适性,减少能源的消耗和二氧化碳的排放,保障
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促进可持续发展。
上海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上海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为了推动上海市住宅建筑的节能改造,统一上海市居住建筑节能改造的技术规范和节能改造的验收标准,促进上海市住宅建筑能源消耗降低,推动住宅建筑能源消耗水平持续提升。
上海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内容包括:
1. 建筑结构节能设计:应尽量采用适用的结构形式,提高结构的节能效果,减少外墙、屋面等热桥的影响,减少热差。
2. 建筑外立面节能设计:应采用反射率较高的材料,采用低吸收率的外墙材料,使外墙表面反射率提高,以减少太阳辐射的热量吸收。
3. 建筑空调节能设计:应选择合适的空调系统,采用节能空调设备,采用新型的空调控制设备,使用节能空调系统,以改善空调系统的节能性能。
4. 建筑暖通节能设计:应采用节能型的暖通系统,如低温型热泵系统,采用新型的暖通系统控制设备,以改善暖通设备的节能性能。
5. 建筑照明节能设计:应采用节能照明设备,如LED照明设备,采用新型的照明控制设备,以改善照明系统的节能性能。
上海市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是一份系统的文件,从建筑结构节
能、建筑外立面节能、建筑空调节能、建筑暖通节能、建筑照明节能等多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节能设计。
它不仅可以帮助建筑设计师和施工单位更好地把握住节能设计的关键点,而且可以提高整体的节能效果,为上海市住宅建筑的节能改造提供可靠的保障。
江苏省居住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标准2021
一、总则
(一)为进一步规范住宅建筑热环境和节能设计,推进江苏省温室气体排放节能环保,根据《江苏省可持续发展政策》等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标准。
(二)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新建住宅建筑热环境设计,及在各种地理、气候、空间结
构和外墙系统要求下进行住宅建筑热环境节能设计或节能改造的。
(三)本标准以便于使用、实施为宗旨,遵循科学、实用、合理、节能、高效的原则,对本标准中涉及的各种参数作了严格的规定,定义了住宅建筑热环境节能设计的基本要素
及其原则。
(四)本标准不适用于以下建筑:
1.工业建筑、交通建筑、娱乐建筑、商业建筑等其他非住宅建筑;
2.工厂、仓库、洼地或高层建筑;
3.小屋、茅草房、吊脚楼和非专业建筑;
4.具有唯一性和特殊性质的文物保护建筑等。
二、术语
住宅建筑:指以具有居住性质、容纳少量办公、商贸活动为主要功能的建筑。
住宅建筑热环境:指住宅建筑的室内空气、壁面、天穹的温度、温差、湿度、水分含
量及水蒸气流量等构成的热环境。
冷热负荷:即冷负荷、热负荷(暖负荷、冷负荷、热水负荷)的综合称谓,它描述了
与住宅建筑温度和热环境调节有关的各种负荷,常量表达为千瓦时/平方米(kWh/m2)。
气候带:按极端气候条件来分区,每个区域具有独特的温湿及照射特征,共5个气候
等级:Ⅰ气候带(极温、极湿),Ⅱ气候带(极温、极干),Ⅲ气候带(高温、极干),
Ⅳ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