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统合训练设备及使用
- 格式:doc
- 大小:32.00 KB
- 文档页数:4
器材教具明细序号教具名称实物图片功能介绍1 羊角跳跳球跳跳球具有坐、骑、跳、拍等功能,使用安全可靠,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和掌握平衡的能力。
2 按摩触觉球(感官训练球)1:注意力不集中,好动不安,没有自制力,经常剧烈的跑跳,寻求强烈刺激。
2:阅读事实漏字、添字、串行、计算错误、写倒字、分不清p或q、b或d。
3:情绪不稳定,粘人、怕黑、胆小、爱哭、易冲动、动作笨拙、常磕磕碰碰、易摔跤、握笔姿势不佳、穿衣、系鞋带等自制能力不佳。
3 海洋球池点缀球波波球刺猬球触觉球感统球1:促进大脑功能的发展和成熟2:帮助孩子有效的适应环境3:提高孩子的学习技能和体能4:让孩子享受成就感和信任感4 手柄球跳跳球具有坐、骑、跳、拍等功能,使用安全可靠,有助于锻炼孩子的腿部力量,和掌握平衡的能力。
5 儿童塑料摇摇马1、幼儿手的抓握才能和手臂肌肉的锤炼;2、增强幼儿的自我平安维护认识;3、锤炼幼儿的前庭均衡才能,本体感。
6 双人平衡摇摇马1、幼儿手的抓握才能和手臂肌肉的锤炼;2、增强幼儿的自我平安维护认识;3、锤炼幼儿的前庭均衡才能,本体感。
7 滑梯可攀爬、可钻、可溜滑梯、可捉迷藏,备有活动桌面、模拟望远镜、模拟方向盘、摸拟电话等,功能多样,娱乐性强,安全性高,可供多个孩子一起嬉戏,适用于幼儿园、亲子园等公共场所。
8 球池训练触觉功能的发展,提高身体的协调能力。
适用于触觉敏感或迟钝、身体协调不良和多动的孩子。
孩子在球池里翻滚或跳跃时,身体与海洋球的摩擦接触可以获得丰富的触觉刺激。
9 隧道毛毛虫锻炼宝宝四肢协调能力,开发右脑(宝宝智力),适合1.5岁以上。
宝宝能爬才更聪明。
10 独轮车手推车活动玩具独轮翻斗车可以锻炼儿童平衡感,促进儿童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尤其对儿童腰腹、四肢力量很有锻炼作用,同时,促进全身血液循环,增强儿童体质,提高儿童免疫力。
11 11、小房车/助力学步车儿童可借由脚力前进,协助宝宝锻炼身体肌肉,方向感和全身动作的发展,有遮阳作用的圆弧造型,并具有驾驶盘、虚拟钥匙,车门、后行李箱设备,增添宝宝使用的趣味性。
感统器械介绍及方法使用器材名称:滑板器材介绍:刺激孩子的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增进触觉、视觉平衡的发展。
主要功能:调节前庭感觉、触觉和本体感觉,引发平衡反应。
训练要点:抬头、挺胸、腹部支撑紧贴滑板、保持平衡导∕馈:首先由教师讲解操作示,强调动作要点,再指导幼儿练习项目;通过练习能有效调节学生情绪,增强自我控制能力和运动企划能力安∕卫:在操作过程人在一旁保护,避免幼儿滑行过程中摔倒变式一:静态飞机式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头颈部抬高,挺胸,双手双脚伸展提高,如同飞机起飞状。
6岁左右的儿童可保持这种姿势20—30秒钟。
变式二:乌龟爬行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并拢抬起,以双手伸展慢慢往前爬行移动。
爬行时双手要同时着地,手指开,手掌和手指都紧贴地板,收缩手臂,对抗手掌和手指与地面的摩擦力,带动滑板和滑板上整个身体的重量移动。
变式三:乌龟仰躺让儿童仰卧,抬起头,四肢屈曲抬起,身体呈弓形,仅以腰部着地,并努力保持这种姿势。
6岁左右的儿童,一般可以维持这种姿势20—30秒。
变式四:青蛙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以腹部为中心,身躯紧贴滑板,抬头、挺胸,头颈部抬高,双脚如青蛙游泳般屈曲,顶在墙壁上,用力一蹬,使身体贴着滑板往前滑行,同时,双手伸展,像游泳似的从两侧往后划,保持滑板继续向前滑行,滑到接近对面墙壁时,用手控制方向做180度回转,同时双脚屈曲,再蹬、再滑,每次蹬墙后双腿应并拢抬起,脚尖绷直。
变式五:俯卧旋转让儿童俯卧在滑板上,双手交叉控制方向带动滑板和身体进行原地旋转,左右交替。
旋转的次数由少而多,至少100次以上。
变式六:单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用手拉着绳子或呼拉圈,指导者牵动绳子或呼拉圈,带动趴在滑板上的儿童做前进、转弯及旋转等任何动作。
变式七:双人牵引滑行让儿童俯卧或仰躺在滑板上,由两位指导者拉动一条绳子,让儿童手握绳子的中间,以绳索的力量带动儿童的滑行。
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导语:感统教育是指通过感觉系统的刺激和训练,促进儿童感官统合能力的发展,以提高其学习、行为和情绪调节能力。
在幼儿园,感统教育器械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感统教育器械的有效使用方法,让儿童从中获益。
一、介绍感统教育器械的种类和作用1. 跳跃垫:跳跃垫是感统教育中常见的器械之一,它可以锻炼儿童的平衡感和身体协调能力,促进儿童大脑的后脑勺发育,提高空间感知能力。
2. 延伸梯子:延伸梯子可以锻炼儿童的爬行和攀爬能力,增强他们的上下肢力量,并促进大脑左右半球的协调发展。
3. 摇摆秋千:摇摆秋千不仅可以为儿童带来欢乐,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平衡感和身体控制能力,促进大脑前脑勺的发育,提高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
4. 跳绳:跳绳可以锻炼儿童的眼手协调能力和节奏感,提高他们的动作反应能力和注意力集中力。
5. 平衡球:平衡球可以让儿童进行平衡训练,帮助他们提升身体的核心稳定性,增强身体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二、基于深度和广度评估器械的有效性在使用感统教育器械之前,我们需要对其进行深度和广度评估。
深度评估是指对器械的单项功能进行详细的评估,确保其能够有针对性地满足儿童的需求。
广度评估是指对器械的多项功能进行综合评估,确保其能够覆盖儿童的多种感觉系统,以实现全面的感统训练效果。
1. 深度评估通过深度评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儿童的发展水平:不同芳龄段的儿童对感统教育器械的需求和能力不同,需要选择适合儿童发展水平的器械。
- 儿童的个体差异:每个儿童在感统教育方面存在个体差异,需要根据儿童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器械。
- 儿童的需求和目标:根据儿童的需求和目标,选择适合的器械进行训练,以达到预期效果。
2. 广度评估通过广度评估,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感觉系统的全面性:感统教育旨在全面发展儿童的感觉系统,因此选择器械时要覆盖听觉、视觉、触觉等多个感觉系统。
- 器械的多样性:通过选择不同类型的器械,使儿童的感觉训练更加丰富多样,避免单一刺激带来的疲劳。
感觉统合训练室的设备及使用常用设备及性能弹跳床(1)功能:可强化前庭刺激,并锻炼儿童弹跳力和下肢肌力。
(2)操作:睁眼或闭眼状态下完成跳下/跃上蹦床、双腿分合或前后交替跳、跳跃转体、跪跳等。
另有床上跳绳、跳跃接球等。
(3)安全要求:定期稳固螺丝,排除周边障碍物,跳跃时儿童双臂屈曲置于胸前。
羊角球(1)功能:用于驱赶、头颈姿势保持与下肢运动间协调训练,前庭觉训练,运动计划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并对改善儿童注意力,增加下肢、腰腹部肌肉力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还可以用于触觉训练。
(2)操作:儿童坐球上,双腿至于球前,稍分离。
双手紧握把手,身体屈曲,赤脚/穿鞋,睁眼/闭眼等不同方向跳动或转体或跨障碍物(表面钝角无尖角)等。
(3)安全要求:①训练场地地面平坦,场地开阔,无其他物品。
②多名儿童同时训练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互相撞击。
③训练时必须有感统老师在场监护,确保安全。
触觉球(大滚球)(1)功能:进行触压觉功能训练,并在平衡觉、本体感觉以及认知训练中有重要功能,是感觉统合训练中重要辅助器械之一。
(2)操作:用于儿童接受主动/被动的触压觉刺激,如持球搓揉肌肤、手抓握训练、脚踩/踢训练、儿童间互动抛接训练等。
(3)安全要求:幼儿踩踏触觉球易导致躯体失去平衡,倒地时应避开眼区、防止刺伤眼球,防止后仰跌倒,头颈受伤(颈椎畸形儿童慎用)大陀螺(1)功能:前庭功能训练器械,对儿童大脑刺激较强,可促进其动作协调能力。
(2)操作:儿童盘坐于陀螺内,身体晃动以带动大陀螺旋转。
另可依据儿童体态和大陀螺直径改为双人同坐训练。
(3)安全要求:年龄较小的儿童训练时,需要人员在旁协助。
袋鼠跳布袋(1)功能:增强儿童腿部和腰腹部力量,强化前庭刺激,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2)操作:立于袋中,双手提袋边,沿既定路线进退或原地前后、左右、转身跳跃。
(3)安全要求:场地平坦、开阔、松软。
平衡木(1)功能:用于前庭功能、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
资源教室感统器材的使用培训感统器材是现代教育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辅助工具,它能够帮助学生发展感觉统合的能力,提升学习效果。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如何正确使用资源教室感统器材进行培训。
一、了解感统器材的种类和功能1. 摇摆器:摇摆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前后、左右的平衡感,同时锻炼他们的协调性和平衡感。
2. 压缩器:压缩器可以提供给学生一种安全、稳定的感觉,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缓解焦虑和压力。
3. 悬挂器:悬挂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身体的悬挂感,锻炼他们的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
4. 跳跃器:跳跃器可以让学生体验到跳跃的快乐,并锻炼他们的肌肉力量和平衡感。
二、合理安排感统器材的使用1. 根据学生的需求,合理选择使用感统器材的种类和数量。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需求,要根据他们的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器材。
2. 合理安排感统器材的使用时间和频率。
感统器材是一种辅助工具,不能过分依赖,要在适当的时间和频率下使用,以免对学生的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三、正确使用感统器材的技巧1. 在使用感统器材前,要先给学生做好准备活动,例如拉伸运动、放松训练等,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灵活性和适应能力。
2. 在使用感统器材时,要注意学生的安全。
确保器材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3. 引导学生正确地使用感统器材。
教师要向学生示范正确的使用方法,并进行适当的指导和辅助。
四、感统器材的效果评估1. 在使用感统器材后,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效果评估。
可以观察学生的改变,比如平衡能力的提高、注意力的集中等。
2.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感统器材的使用方法和频率,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五、与学生家长的沟通1. 与学生家长进行及时的沟通和反馈,告知他们学生在使用感统器材后的进展和效果。
2. 向家长提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在家中继续辅助学生进行感统训练。
六、培训师的专业能力提升1. 培训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了解最新的感统理论和研究成果,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感统训练。
幼儿感统训练课程简介及其作用1、羊角球:让孩子坐在球上,双手紧握着手把,身体屈曲,向前跳动。
姿势和双侧的统合,并可促进高程度的运动企划。
2、平衡台:双脚或单脚站立在平衡台上,用双手做拍球等运动,并保持身体的平衡。
强化前庭刺激,加强身体平衡能力。
3、圆筒吊缆:孩子屈曲身体,用手紧抱圆筒并保持身体平衡,做询后左右大回转。
促进身体协调以及固有前庭感觉输入统合。
4、阳光隧道:让孩子俯卧着身体,从隧道中爬行通过。
可加强肌肤的各项接触刺激,并调节前庭感觉。
5、独脚椅: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敬的讯息。
6、滑梯:俯卧在滑板上,双手抓住滑梯两侧用力向下滑,滑下时双臂朝前伸展,双腿并拢头抬高。
强烈刺激前庭体系,头部、颈肌同时收缩,促进身体保护伸展行为的成熟。
7、滑板爬:调节前庭感觉和触觉,引发丰富的平衡反应,运动中大量的视觉情报,脊髓及四肢的本体感,使整体感觉统合运作功能积极发展。
8、插棍:俯卧在网缆中,头部抬高向前,指导者协助前后摆动,让孩子在摆动中用双手从左至右,从上往下按次序插棍。
强化前庭刺激及作全身肌肉的伸展和活性化。
感统训练•袋鼠跳9、袋鼠跳:孩子站在袋中,双手提起袋边,双脚同时向前跳。
在跳跃动作中,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敬的讯息。
10、脚步器:走动时自然放松,身体正直,全身协调,注意力集中。
促进和提高孩子的平衡力,帮助孩子建立前庭固有平衡,发展协调性,提高孩子注意力和观察力。
11、跳跳床:让孩子站在跳跳床上,双脚并拢蹦跳,跳起来时,膝盖弯曲,脚后跟踢至臀部。
强化前庭刺激,抑制过敬讯息,矫治重力不稳和运动企划不足。
12、S形平衡木:将平衡木呈高低走向或左右走向安置,孩子站在平衡木上,双手平伸抬头挺胸,双脚交替前走。
有助于孩子本体感觉的建立和平衡能力的加强。
1.滑板游戏:适应对象:孤独症,多动症,胆小退缩,动作不协调,学习困难,阅读书写困难等。
训练口标:调整前庭机能,本体感觉机能,触觉墩感或迟钝,提高学习能力。
感统器材教案一、前言感统器材是指一些特殊的器材,可以帮助儿童进行感统训练。
感统训练是一种针对儿童感官发展的训练,可以帮助儿童提高感官协调性、平衡性、空间感知能力等。
感统器材的使用可以让儿童在游戏中进行感统训练,提高训练的趣味性和效果。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感统器材及其使用方法,帮助教师和家长更好地进行感统训练。
二、感统器材介绍1. 平衡球平衡球是一种球形的器材,可以帮助儿童进行平衡训练。
使用平衡球时,儿童需要站在球上,保持平衡。
平衡球的大小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和年龄选择,一般来说,直径在45-75厘米之间的平衡球比较适合儿童使用。
使用平衡球时,可以让儿童进行以下训练:•站在平衡球上,保持平衡;•在平衡球上跳跃;•在平衡球上进行俯卧撑等基本运动。
2. 摇摆板摇摆板是一种长方形的器材,可以帮助儿童进行平衡训练。
使用摇摆板时,儿童需要站在板上,保持平衡。
摇摆板的大小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和年龄选择,一般来说,长度在50-100厘米之间的摇摆板比较适合儿童使用。
使用摇摆板时,可以让儿童进行以下训练:•站在摇摆板上,保持平衡;•在摇摆板上进行前后、左右摆动;•在摇摆板上进行单脚站立等训练。
3. 瑜伽球瑜伽球是一种球形的器材,可以帮助儿童进行平衡和协调训练。
使用瑜伽球时,儿童需要站在球上,保持平衡。
瑜伽球的大小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和年龄选择,一般来说,直径在45-75厘米之间的瑜伽球比较适合儿童使用。
使用瑜伽球时,可以让儿童进行以下训练:•站在瑜伽球上,保持平衡;•在瑜伽球上进行前后、左右摆动;•在瑜伽球上进行俯卧撑等基本运动。
4. 跳跃球跳跃球是一种球形的器材,可以帮助儿童进行跳跃训练。
使用跳跃球时,儿童需要站在球上,用双脚跳跃。
跳跃球的大小可以根据儿童的身高和年龄选择,一般来说,直径在45-75厘米之间的跳跃球比较适合儿童使用。
使用跳跃球时,可以让儿童进行以下训练:•用双脚跳跃;•用单脚跳跃;•用双脚交替跳跃等训练。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运用球池适用儿童:主要针对触觉敏感或不足指导重点:1 指导孩子用力跳入或轻轻跨入球池内。
2 将身体全部藏入球池中,接受球的挤压。
3 可以在球池中翻动或摆动身体,在浮力状态中;也可以坐或站在球池中,跃动身体或双脚踏步;以调整身体的重力感信息延伸活动:在球池中可以做飞机起飞,火车开动、航天员漫步等游戏;也可以在球池中央吊绳索,将自己吊往绳索的另一端;也可以在球池中掺入报纸团、海绵团等,给孩子不同的触觉刺激和重力感。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30分钟,每周2-3次大龙球压滚适用儿童:触觉异常指导重点:让孩子趴卧或仰卧在地上,指导者以大龙球放置在他的身上,慢慢在前后左右或中间做轻轻的压挤。
对敏感度较强的孩子,压背部(趴卧)比压腹部(俯卧)容易接受些。
也可以尝试压压孩子的足部,由于足部离大脑较远,有助于大脑与身体间的协调延伸活动:可以在大龙球上加毛巾,大龙球的气体只要装一半,会让孩子感到重力感的变化。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30分钟,每周2-4次俯卧大龙球调整触觉、颈部张力、前庭、调整重力感。
指导重点:让孩子俯卧在大龙球上,头部抬高,视线向前方,指导者由后方抓住他的双脚,注意不要太快,配合大龙球的运动,前后、左右、快慢的拉动孩子的双脚。
让孩子练习如何用双手、脚、头部的平衡来保护自己。
延伸活动:可以用较小的弹力球,置于孩子的腹部,让他自己操作前后、左右及快慢的滚动。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分钟,每周2-4次仰躺大龙球触觉、本体感、调整重力及身体协调指导重点:做此游戏前要让孩子做好前项趴卧大龙球的游戏,比较不会受到排斥。
让孩子仰躺在大龙球上,由指导者握住他的大腿或腰部,做前后、左右、快慢的滚动。
注意提醒孩子留意全身关节、肌肉的感觉。
协调他控制自己的身体平衡。
延伸活动:可以用小弹力球放置于孩子的背后,让他自己去滚动,也可以将气球放在他的屁股下,鼓励孩子设法去坐破气球。
此游戏每次可进行20分钟,每周3-4次坐上大龙球:指导重点: 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协调他自己控制重力感,并练习自我保护功能.对发展前庭功能和视觉稳定有帮助.指导重点: 协助孩子坐在大龙球上,老师可以放手,只要协助保持大龙求的稳定即可.这时孩子可以自己利用屁股力量作上下振动.孩子要做前后左右摇晃时,老师可以用手握住孩子的双手或腰部,以协助孩子进行不至倒下来.根据孩子自身能力和对游戏的熟悉程度,在球上摇晃的速度可以有变化。
按功能分类序号名称图片产品说明适用范围1 半圆平衡桥1、单个1/4就能让孩子进行小小的体能游戏,如果组合成半圆或全圆,更可进行摇椅、攀爬架、平衡木..等难度不一的变化活动。
2、摇滚圈的正面、背面、侧边皆可进行攀爬、行走的游戏、 3、加上防滑脚套可以增加攀爬游戏时的商品稳定性。
适用范围:笨手笨脚,容易受挫,缺乏自信容易跌倒,胆小不敢表现等行为。
目的:刺激儿童的本体发育,促进肌肉关节的灵活,并且有利于训练小朋友的挑战能力。
2 平衡踩踏车1、平衡踩踏车彷佛脚踏车一般﹐孩子可以用脚踩使车子随意前进或后退。
2、可以促进腿部肌肉的发展、身体的协调及增进孩子的平衡能力发展。
适用范围:平衡能力差、缺乏自信喜欢爬高、却不敢走平衡木关节反应不灵敏、四肢不协调目的:刺激儿童的双脑分化,与关节的灵活协调。
3 太极平衡板适于单人使用的平衡板,脚立于平衡板上,运转球于图形路径中可变换2组不同轨道的套盘,增加挑战性与趣味性。
套盘可单独拿于手上运球,训练手眼协调能力。
适用范围:手眼协调,及平衡能力视觉平缓度不灵活目的:刺激儿童的前庭平衡觉反应能力刺激,对儿童的手眼协调,脚眼协调重力的控制能力也有作用。
4 平衡秋千1、可悬吊于横杆、树上的秋千组,座板宽大,质材安全。
2、促进孩子前庭平衡发展,体会速度感。
适用范围:前庭平衡失调,好动不安、注意力不集中目的:刺激儿童的前庭平衡觉发展,摇摆速度的辨别能力。
5 摇滚跷跷板1、踏板采橡胶突点设计﹐防滑安全又兼触觉刺激。
简单的身体左右踏动到运用全身的动作协调﹐达到跷跷板的悬空平衡。
2、可以做到身体重力左右移动的训练。
适用范围:平衡能力,身体的协调大肌肉发展迟缓目的:刺激儿童的前庭平衡觉,重力的控制能力也有作用。
6 升降大滑板1、配合滑车训练刺激儿童的前庭觉接受器,促进儿童的双脑分化与大肌肉本体刺激。
适用范围:发音不佳、语言发展缓慢、大肌肉发育缓慢,协调能力差目的:刺激儿童的前庭觉接收器,促进儿童的双脑分化与大肌肉本体刺激。
感觉统合训练器材的作用与运用1、滑板掌握滑板的特点滑板由一块木板的一面均匀位置安装四个万向轮组成。
掌握滑板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孩子俯卧在滑板上上身身躯紧靠滑板以腹部为中心头颈抬高挺胸双手双脚抬高如同飞机起飞状保持静态。
作用原理颈部张力的提高可刺激儿童的前庭体系和本体感觉俯卧姿势的维持可促进身体的双侧协调。
熟悉滑板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滑梯掌握滑梯特点滑梯的坡度应小于30°一般为15°坡度角度过大容易使滑下的速度过快从而造成危险且如果角度过大而接近垂直则易使儿童在滑行的过程中脱离滑板而摔倒。
在坡度上端是高度大约为40cm 的平台滑梯一般与滑板一起使用。
掌握滑梯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活动设计先将滑板放在平台上儿童俯卧在上面由高处滑下来。
作用原理不断加快的速度、重力的变化及身体位置的移动会对儿童的前庭体系产生较强烈的刺激同时在活动中头部颈肌的收缩及身体保护性伸展反应也能对本体觉产生一定的刺激。
熟悉滑梯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3、平衡台掌握平衡台的特点平衡台是底部略呈弧形的方台其长宽约80×40cm 高度约20cm。
掌握平衡台最基本的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基本活动站在平衡台上保持平衡静态平衡可以让儿童手插腰保持平衡也可以双手伸展保持平衡。
作用原理由于平衡台的着地面积较小如果身体重心控制不好两边易着地易使身体失去平衡而且站在平衡台上提高了人体的重心所以维持平衡的难度较大。
站在平衡台上人容易两边摇晃使身体双侧不能协调这时为维持平衡所做的身体调整对前庭体系的刺激较大可唤醒个体较弱的前庭平衡感觉对前庭感觉过度敏感的儿童也有一定的调整作用提高身体双侧协调能力。
同时对身体本体感觉有一定的刺激对注意力的改善有所帮助。
熟悉平衡台其它活动设计及其作用原理至少2个活动设计24、海洋球池掌握海洋球池的特点海洋球池是一个大塑料筐内装有许多软硬适度、颜色各异直径10厘米的塑料空心球小球。
感觉统合训练室的设备及使用
常用设备及性能
弹跳床
(1)功能:可强化前庭刺激,并锻炼儿童弹跳力和下肢肌力。
(2)操作:睁眼或闭眼状态下完成跳下/跃上蹦床、双腿分合或前后交替跳、跳跃转体、跪跳等。
另有床上跳绳、跳跃接球等。
(3)安全要求:定期稳固螺丝,排除周边障碍物,跳跃时儿童双臂屈曲置于胸前。
羊角球
(1)功能:用于驱赶、头颈姿势保持与下肢运动间协调训练,前庭觉训练,运动计划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并对改善儿童注意力,增加下肢、腰腹部肌肉力量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还可以用于触觉训练。
(2)操作:儿童坐球上,双腿至于球前,稍分离。
双手紧握把手,身体屈曲,赤脚/穿鞋,睁眼/闭眼等不同方向跳动或转体或跨障碍物(表面钝角无尖角)等。
(3)安全要求:①训练场地地面平坦,场地开阔,无其他物品。
②多名儿童同时训练时,注意保持适当距离,防止互相撞击。
③训练时必须有感统老师在场监护,确保安全。
触觉球(大滚球)
(1)功能:进行触压觉功能训练,并在平衡觉、本体感觉以及认知训练中有重要功能,是感觉统合训练中重要辅助器械之一。
(2)操作:用于儿童接受主动/被动的触压觉刺激,如持球搓揉肌肤、手抓握训练、脚踩/踢训练、儿童间互动抛接训练等。
(3)安全要求:幼儿踩踏触觉球易导致躯体失去平衡,倒地时应避开眼区、防止刺伤眼球,防止后仰跌倒,头颈受伤(颈椎畸形儿童慎用)
大陀螺
(1)功能:前庭功能训练器械,对儿童大脑刺激较强,可促进其动作协调能力。
(2)操作:儿童盘坐于陀螺内,身体晃动以带动大陀螺旋转。
另可依据儿童体态和大陀螺直径改为双人同坐训练。
(3)安全要求:年龄较小的儿童训练时,需要人员在旁协助。
袋鼠跳布袋
(1)功能:增强儿童腿部和腰腹部力量,强化前庭刺激,提高身体的运动能力和协调性。
(2)操作:立于袋中,双手提袋边,沿既定路线进退或原地前后、左右、转身跳跃。
(3)安全要求:场地平坦、开阔、松软。
平衡木
(1)功能:用于前庭功能、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训练。
(2)操作:儿童在睁眼/闭眼状态下,完成前进、后退或侧行等动作,可以时儿童自主操作,也可以时在老师或同伴的协助下进行。
为提高训练水平,可要求儿童在行走中完成指令性动作、运输物品或互动训练等。
(3)安全要求:①周围无尖锐异物或障碍物。
②注意脚下打滑、跌落。
③上下平衡木时,注意平衡木边角,防止刮、击脚趾及脚踝等。
④多名儿童同时在多个在多个平衡木训练时,注意两两间隔,须保持1m以上的间距。
插板(可调式木钉板)
(1)功能:感知-动作协调训练,本体感觉及空间感知能力的训练。
可与平衡木、浪桥、花生球等设施结合使用,增强前庭觉、注意力等的训练强度。
(2)操作:儿童走过平衡木后把插棍插入(或拔出)相应的洞中。
也可采用儿童俯卧吊台或吊缆上,在感统老师的协助摆动下,操作预置前方的插板。
操作方式多变:(不)定序插入或拔出、依指令插入或拔出不同颜色、形状的插柱。
(3)安全要求:与浪桥组合使用时,需控制台面的摆动速度,防止挫伤儿童手指。
与球类组合使用时须防止儿童从球体滑落,头面部撞击到插板上。
浪桥
(1)功能:主要用于前庭觉功能训练。
如与其他设备结合使用,可训练儿童注意力、视感知-动作协调力。
(2)操作:儿童取卧、坐等体位在睁眼/闭眼状态下进行多向度荡摆、旋转。
训练形式可以主动训练,也可以是被动或助动训练。
在浪桥的不同组件上,儿童完成的动作部相同。
吊台、吊筒及吊缆除了完成摆荡外也可以完成旋转训练,吊马则以摆荡为主。
训练水平高的儿童可以在荡摆或旋转训练的同时完成躯体及其他动作或儿童间的互动活动,如:传接球、搭积木、插/取插件等。
(3)安全要求:①训练场地铺设软垫,清理周边的无关设备、物品。
设备远离墙面及玻璃窗。
②检查A字形铁架螺丝紧固情况,绳索与吊台等组件的连接是否牢固。
③训练初期,使用安全带固定儿童躯体。
谨防儿童旋转训练进行当中,儿童突然离开吊台等设备。
④儿童不得单独使用该设备,需有感统老师在场实施监视、指导,也不宜儿童间进行互相训练。
⑤训练人员及时调控荡摆幅度,防止儿童躯体特别是头部撞击铁架。
滚筒
(1)功能:可用于运动、平衡、认知等整合能力训练。
(2)操作:双手推/退滚,低重心平衡训练。
另可配和认知内容训练。
(3)安全要求:地面平坦无异物。
钻滚筒
(1)功能:进行平衡能力训练器械,并可增强运动能力,另可配以认知素材进行高位统合训练。
(2)操作:爬行、翻滚。
相同或不同材质滚筒组合进行训练。
(3)安全要求:为缓解紧张感和害怕情绪,可在滚筒中放入好在喜爱的物品让其取出,或者在滚筒另一侧鼓励儿童前进。
滑梯
(!)功能: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两维度刺激前庭,用于平衡能力、头颈及躯体运动动态控制和消除心理紧张等方面的训练,并对触觉功能、视觉功能等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2)操作:儿童在滑板上以特定的体位(趴、坐、蹲、跪等)完成自上而下的滑行。
滑行时,上肢、躯干、头颈完成规定动作、指令性动作。
(3)安全要求:①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大小合适的滑板。
A.采取卧趴式滑行时,面向前,两腿伸直、抬头,双手牵拉滑梯道壁起划或由感统老师于孩子臀部助推,滑行期间,双臂平举伸直。
B.坐滑:伸腿正向/背向坐滑:儿童坐于滑板上,面向或背向滑行方向,双腿并
拢伸直,双臂平举伸直、身体前倾起滑。
C.盘坐滑:包括盘坐正滑、盘坐倒滑、及盘坐侧滑。
(其他项目同伸腿正向/侧向坐滑)
D.跪滑:正跪滑/侧跪滑/倒跪滑:儿童取跪位,滑板至于儿童膝及小腿下方,面向前,双手牵拉滑梯道壁起滑。
起初,儿童屈体全跪(臀部及大腿紧贴小腿及脚踝),上肢前平举,两膝及小腿间的间距尽可能大。
随训练水平提高,逐步提高身体重心,躯干直立(立跪),上肢侧平举。
E.蹲滑:正蹲滑/倒蹲滑/侧跪蹲滑:儿童取蹲位,滑板至于儿童双脚下方,面向前。
②在滑道滑行前,儿童先在平面练习用双手滑行及从板上滑落的自我保护动作(如:抱头翻滚等),以备意外发生时应用。
滑板
(!)功能:用于视、听、触、本体感觉、前庭功能等的整合训练及身体动作协调性训练等。
(2)操作:与滑梯结合使用,完成多向度、多体位的训练(类化):卧趴板上,双手滑行;仰卧板上,双手抱头,双下肢推动滑板滑行;分腿坐倒滑;盘腿坐惯性滑;一脚踩于车上,另一脚滑行;或用滑板搬运货物。
(3)安全要求:①严格在感统老师监督指导下游戏。
②防止滑轮及板面碾压、夹挤手脚等。
③禁忌儿童独立站立、蹲在滑板上。
独角凳
(1)功能:该器械的优势功能是促进身体前庭平衡功能,强化身体形象概念。
(2)操作:一腿屈膝90°支撑,另一腿伸平,保持平衡,同时可以拍球或进行认知训练。
(3)安全要求:坐稳后再进行训练。
地面平坦,四周无障碍物
平衡触觉木
(1)功能:通过不同形式的训练,刺激儿童手部、脚部及全身触压觉神经末梢,改善触觉、平衡觉及空间感知能力。
(2)操作:儿童在睁眼/闭眼状态下正走、倒走、侧走、交叉走,双手及躯体其他部位主动或被动触摸。
(3)安全要求:①平衡木至于铺有地毯地板上,儿童身体失去平衡后侧向倒地,以免撞击膝部或头面部。
②训练前清洗脚(或穿薄棉袜)、手等部位,以防汗液打滑及污染训练器械。
儿童认知训练组件
(!)功能:上下肌力低下的患儿进行手指抓握训练。
(2)操作:儿童用手抓握积木放入相应图形的木盒中。
(3)安全要求:幼儿训练时需有感统老师在场,避免被组件的边角碰伤。
旋转盘
(1)功能:训练儿童前庭觉、触觉、本体感觉,提高身体各部位协调性。
(2)操作:儿童坐、站于转台上,睁眼/闭眼使转盘转动。
(3)安全要求:场地开阔,儿童有较好的抓握能力。
注意避免撞到周围的孩子。
圆形滑车
(1)功能:训练儿童前庭平衡,视觉阅读能力。
(2)操作:儿童坐于滑车上,由感统老师或较大的孩子牵引绳索使其滑行。
(3)安全要求:孩子相互游戏时,
圆平衡板
(1)功能:训练平衡能力和本体感觉,增强身体的控制能力。
(2)操作:正、侧立行走,仰卧前后摇晃。
(3)安全要求:地面平坦。
防止走滚翻到,砸伤儿童。
单人跷跷板
(1)功能:促进平衡能力,提高身体的控制力,同时可增强身体对所处空间位置的感受能力。
(2)操作:儿童站于板上,依指令完成蹲、站等动作,或与其他动作组合实施统和训练,如进行头颈部、上肢及躯干的各种动作或与同伴完成板上传球等活动。
站立面向下平放,可训练儿童站梅花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