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清HCY水平与其CysC、CREA的关系
- 格式:pdf
- 大小:214.61 KB
- 文档页数:2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水平与血脂代谢的关系杨瑛【期刊名称】《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年(卷),期】2015(000)022【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肾脏疾病患者肾功能与血脂代谢的关系。
方法慢性肾脏衰竭(CRF)组29例,慢性肾炎(CN)组21例,糖尿病肾脏疾病(D N )组14例,肾脏疾病综合征(N S )组,12例。
以健康体检者65例纳入对照组,检测肾功能、血脂、超敏C反应蛋白(hs-CRP)、24 h尿蛋白排泄量各指标的关系。
结果 CN组尿素氮(Urea)、血清胱抑素C(CysC)、肌肝(Cr)、尿酸(UA)、β2-微球蛋白(β2-MG)、hs-CRP、低密度脂蛋白(LDL-C)、脂蛋白a[LP(a)]、24 h尿蛋白有明显升高;DN组Urea、肌酐(Cr)、β2-MG、CysC、hs-CRP、载脂蛋白A1(ApoA1)、LP(a)、24 h尿蛋白有明显升高;NS组Urea、hs-CRP、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C)、LDL-C、载脂蛋白B(ApoB)、LP(a)、24 h尿蛋白有升高;CRF组Urea、Cr、UA、β2-MG、CysC、hs-CRP、TG、LDL-C、ApoB、LP(a)、24 h尿蛋白均有明显升高。
结论肾脏疾病患者在肾功能指标发生改变的同时,伴随有血脂及hs-CRP的改变。
【总页数】2页(P3279-3280)【作者】杨瑛【作者单位】溧阳市中医医院,江苏溧阳213300【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代谢关系的临床探讨 [J], 黄泽智;刘艳;刘运安;肖育萍;胡阳青;陈小华2.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与血脂代谢、炎症反应关系的临床研究[J], 周飞;钟晓琴;李春国;郭晓丽3.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与血脂代谢紊乱的关系 [J],成世立;杨杰凤4.长寿群体血清β-珠蛋白基因表达水平与血糖、血脂及肾功能代谢指标的关系[J], 李琪琪;邱兰兰;黄玲;陈宁园;韦力嘉;吴华裕;彭均华;潘尚领5.黄葵胶囊治疗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代谢水平及肾功能影响 [J], 何自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Cys-c、HCY水平在糖尿病肾病患者治疗前后的变化及意义谢小妤【期刊名称】《《江西医药》》【年(卷),期】2019(054)011【总页数】4页(P1469-1471,1478)【关键词】厄贝沙坦; 糖尿病肾病; Cys-c; Hcy【作者】谢小妤【作者单位】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惠州 5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9糖尿病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代谢性慢性疾病,该病早期特异性较低,且随着病情的进展患者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具有极高的致残率和死亡率[1]。
近些年糖尿病患者数量呈增长趋势,糖尿病肾病(DN)的患病人数也不断增加。
DN是糖尿病恶化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其发病原因是患者血糖长时间处于较高水平,引起了全身微血管病变,不仅致使患者发生明显的尿蛋白,而且也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肾功能衰竭[2,3]。
有研究显示,部分DN患者对药物治疗不敏感,且DN早期发病特征不明显,难以被患者重视,且易出现临床误诊或漏诊情况,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4]。
因此,如何准确评估患者病情及治疗疗效,并找到有效的治疗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通过采用厄贝沙坦治疗早期DN患者,检测其血清Cys-c、Hcy水平,分析两者与疗效的相关性,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分析1.1 临床资料以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UAER分为治疗组(早期糖尿病肾病)和对照组(糖尿病无肾病),治疗组给予厄贝沙坦治疗。
纳入标准:经病史、临床症状、影像学等确诊为DN患者[5];所有患者尿蛋白排泄率均小于300mg/24h;无精神病史;患者及家属均了解本研究并签署之请同学书。
排除标准:心、肝、肾等重要器官严重疾病者;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妊娠期、哺乳期妇女;对研究相关药物过敏者;参与研究前使用过对肾脏排泄功能有影响的药物。
治疗组男42例,女30例,年龄52-80 岁,平均年龄(63.51±6.28)岁,病程 2-14 年,平均病程(10.52±1.63)年,体重指数 19.62-29.68kg/m2,平均(26.31±2.38)kg/m2。
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的相关性分析发布时间:2021-01-18T06:44:08.168Z 来源:《医药前沿》2020年28期作者:白云霞王瑞刘容刘炜严丽飞[导读] 着重分析了慢性肾功能不全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之间的关系,期望为临床进一步合理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红河州滇南中心医院<个旧市人民医院> 云南个旧 661000)【摘要】目的:分析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20年3月接收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20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20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常规组。
测定两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结果:研究组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常规组,且早期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P<0.05);研究组男性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高于女性患者(P<0.05)。
结论:相较于健康正常者而言,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明显更高,且随着病情加重而不断提高。
因此,临床要加强监测,并将其作为判断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主要指标。
【关键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慢性肾功能不全;相关【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20)28-0049-02慢性肾功能不全属于临床常见病,发病率极高,多数患者为老年人。
该病的发生是因为人体肾单位破坏而减少所致,具体表现为水电解质酸碱水平失衡、代谢废物排泄紊乱,若治疗不及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疾病的不断发展而进入终末晚期,此阶段又被称之为尿毒症期[1]。
在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中,并发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风险更高,同时也是严重威胁着终末期患者生命安全的一种重要疾病[2]。
因此,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患者减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减轻其病情,延缓其病程,延长其生命周期,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以20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观察对象,着重分析了慢性肾功能不全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浓度之间的关系,期望为临床进一步合理有效治疗提供参考。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与肌酐的相关性分析翁泽兵;郝钦芳;王莉;程志英;刘芳莉【期刊名称】《中国临床医生》【年(卷),期】2014(000)011【摘要】目的:研究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 Hcy)水平与肾功能指标血清肌酐( Scr)的相关性。
方法选择65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为慢性肾功能不全组,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同时检查其血清Hcy 和 Scr。
结果慢性肾功能不全组血清 Hcy 和 Scr 与对照组血清 Hcy 和 Scr 差异有显著性(P<0.05);慢性肾功能不全组高Hcy(hHcy)发生率达78%以上;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Hcy与Scr相关性为r=0.467,r2=0.218(P<0.05)。
结论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普遍存在高Hcy血症;其血清Hcy与Scr相关性差异有显著性,但是肾功能损伤的加重只能解释小部分Hcy升高的原因。
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Hcy升高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总页数】3页(P65-67)【作者】翁泽兵;郝钦芳;王莉;程志英;刘芳莉【作者单位】武警总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9;武警总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9;武警总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9;武警总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9;武警总医院检验科,北京10003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92【相关文献】1.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的相关性分析 [J], 杨志娜;田卫东;崔征;宋明辉2.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尿渗透压及血清肌酐与肾功能关系的探讨 [J], 欧阳永红3.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6-酮前列环素内皮素、血栓素水平变化与血清肌酐尿素氮、肌酐清除率的关系 [J], 于黔;余黔灵4.慢性肾功能不全合并胃食管反流病患者血清尿素氮、血肌酐及食管24h pH值DeMeester评分与胃泌素的相关性 [J], 金鑫鑫;袁柏思;魏娟;万海军;李敏利;郭美霞;王彬;张晓华5.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羟苯磺酸钙稳态血药浓度与eGFR及肌酐干扰值相关性分析 [J], 余久如;卢锦莲;廖建红;蔡维望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血清Hcy,CysC和ACR在糖尿病肾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摘要:对研究对象的临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其与糖尿病肾病(DM)的相关性,探讨血清半胱氨酸、CysC、尿微量清蛋白/肌酐(ACR)在诊断糖尿病肾病中的应用价值与意义。
Hcy、CysC、ACR分别测定及联合测定对DM肾病的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并且联合其他临床指标更能够提高相关疾病诊断率,有助于临床肾病早期的及时治疗给药。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同型半胱氨酸;胱抑素;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一、背景随着生活习惯、生活环境的变化以及平均寿命的增加,糖尿病病人的病程将会越来越长,最后会导致长期的并发症。
从科学资料推论,在病程10年以上的病人中,约有30%的T1DM和25%的T2DM病人会出现早期的糖尿病肾病[1]。
2型糖尿病占绝大多数,不论是全球的其他国家还是我国,它都一直在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引起的蛋白尿、肾小球滤过率(GFR)呈递减趋势的相关临床疾病,在中国发病率持续上升,是继肾小球肾炎后,引起终末期肾病的第二大病因[2]。
尽管有很多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在我国,T2DM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依旧不尽人意。
高半胱氨酸(Hcy)是一种含硫氨基酸,目前关于Hcy的大部分研究是基于它与心血管疾病发展的关系,对早期肾脏病的诊断也有一定的好处[3]。
近来有研究表明,Hcy是与肾脏损害有关的糖尿病并发症发展的风险因素。
胱抑素C (CysC)从体内排出的唯一部位是肾脏,是一种较好的、可靠的内源性标记,它能准确地反应出肾小球滤过率(GFR)的早期改变,是一种非常灵敏、非常有效的诊断手段。
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比值(ACR)是较灵敏的早期肾损伤指标。
临床上,尿液中白蛋白水平升高,特别是在第三阶段之前的糖尿病肾病患者,表明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迹象,其影响可以通过治疗得到逆转。
二、实验方法与手段选取2021年7月-2022年2月实习医院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137例,将其分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组72例,单纯糖尿病组65例,并选取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的血清Hcy,CysC和ACR水平并对三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