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中的尚贤思想

  • 格式:docx
  • 大小:23.33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中的尚贤思想

梁文丽

收稿日期:2014.09.01

作者简介:梁文丽( 1986— ) ,女,河南驻马店人,陕西理工学院文学院2012 级研究生。

摘要:《诗经》作为古代的优秀文化遗产,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反映了周代社会的各个方面,尤其是其中对“尚贤”思想的记载,从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兴衰、君王的昏庸与贤达、仁人志士的远大抱负和忧国忧民的崇高情怀及奸佞小人误国误民的可憎面目等等。这些记录,深刻而又令人深思,为后世统治者和骚人墨客所景仰,是古今治国的灵魂,尤其是对建设现代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非常宝贵的借鉴价值。

关键词:《诗经》;尚贤思想;借鉴价值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中,有贤君、贤臣令人称赞,因为他们在历史的发展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和影响,但同时也会有昏君和奸佞小人误国误民,令人担忧,使贤能之士内心自然而然地生出一种忧国忧民的忧患意识。“尚贤”,就是乐于与贤能之士为伴,尊重并重用有才能的有识之士,为国为民谋福利,从而实现人民的安居乐业、国家的稳定和繁荣富强。《诗经》中对这些怀有远大抱负及忧国忧民情怀的仁人志士的记载不仅让今人思考,而且在当今社会的建设中其崇高的精神境界更是具有永不磨灭的价值。

一、对贤者的界定

古往今来,贤者一直都是社会的主流。《说文解字》曰:“贤,多才也,从贝,臤声,胡田切;能,是才能。”[2]

《诗经·小雅·宾之初筵》“其湛曰乐,各奏尔能”中的“能”字便是才能的意思。墨子曰:“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者。”[3]这

是墨子对“贤能之士”的一个概括,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一个贤能之士需要符合三个条件:首先,要有德行;其次,要有能言善辩的口才;第三,还要精通道术。德行的要求是为了让人才能有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格修养,有正确的价值观和服务社会的意识,做有利于国家和人民的事;拥有能言善辩的口才和缜密的思维,才能向社会宣传德行教育,才能更好地推行国家的政治主张,同时还能周游列国,通过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其他王国大臣,实行仁政,从而减少国家的战争,趋利避害,有利于国家的安居乐业,苏秦就是这方面一个典型的例子;精通道术是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处事的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为国家效力。另外,贤者还应是合乎礼仪规范的人。这样,其更易成为百姓礼仪规范中的榜样,有利于提升一个国家的礼仪文明。所以,我们完全可以把贤者归结为是有高尚思想修养的人、有能言善辩的本领的人、有渊博知识的人、有远大理想和报国之志的人,更是乐于为人民服务的人。

二、《诗经》中尚贤思想观念的体现

纵使一位国君很贤明,若不善于任用贤能之士,那么他仍不能使一个国家富强。孟子曰:“不信人贤,则国空虚”,“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4]所以,一个国家的繁荣富强与善用贤能是密切相连的;一个国君也只有任人为贤,从而寻求治国良策,这才是明智之举。

《诗经·周南·卷耳》云:“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寘彼周行……”[5]此诗共四节八句,“崔嵬”、“高岗”、“马病”等写出了主人公奔波的劳苦。诗云:“嗟我怀人,寘彼周行”,全诗中诗人为了寻找自己思念的贤人而不辞劳苦。王先谦引鲁说曰:“思古君子官贤人,咏《卷耳》则忠臣喜,盖人君志在得人,是以贤才毕集,乐为效用,而国势昌隆也。”“盖文王当日以官人为急虑,岩棲谷隐伏而不出,不惮跋涉劳瘁,躬亲访求,故有崔嵬、高岗、马病之事,猎吕尚于磻,举颠夭于山林,皆其明证。”[6]《毛诗序》云:“《卷耳》,后妃之志也。又当辅佐君子求贤审官,知臣下之勤劳,内有进贤之志,而无险詖私谒之心,朝夕思念,至於忧勤也。”[7]这是君王思慕贤人的诗,君王欲得贤人而长途跋涉,不辞劳苦,且思念深长。

《小雅·鹿鸣》此诗三章,章八句,以鹿起兴,言鹿得萍草为美食,呦呦相乎,呼唤其友的到来,来喻人君用美食、美乐、美酒款待贤者的到来;“人只好

我,示我周行”,表达的意思是谁若以美好的德行来对待我,示我以忠信之道的人,我则把他放置在周的列位,整句是言人君唯贤是用的迫切愿望;“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熬”,言人君有美酒招待嘉宾,且嘉宾有孔昭之明德可则效也,可以示天下之民;“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是说人君愿意做出最大的努力来满足嘉宾的需要,期盼贤能之士能来协助自己,目的是希望嘉宾能竭尽全力地为其提供治国良策。《毛诗》序云:“燕群臣嘉宾也,既饮食之,又食币帛筐篚,以将其厚意,然后忠臣嘉宾得尽其心矣。”[7]《盐铁论·刺复篇》云:“无《鹿鸣》之乐贤”。[8]曹操的《短歌行》以“呦呦鹿鸣,食野之萍,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四句融入自己的诗中,以抒发自己求贤若渴的殷切情怀。从这些诗中人们可知:人君愿意付出美食、美乐和美酒来厚待嘉宾,希望有明德的贤者来投靠自己,显示出一种上下和厚的融洽的氛围。

《秦风·蒹葭》全诗三章,章八句,这是一首很优美的抒情诗,诗中叙述了主人公对伊人的追寻。从“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可知主人公越过了迂回险阻的山路,一路追寻到最远处的艰辛之苦;从“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可知主人公追寻“伊人”的时间之长;从“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写出了“伊人”的隐约缥缈和难以寻求之状。而对于这首诗需要指出的重要一点是“伊人”其实就是主人公内心渴盼的贤能之士。魏源云:“不知自强之道在于求贤,其时故都遗老隐居薮泽,文武之道,为坠在人,特时君尚诈力,则贤不至,故求治逆而难;尚德怀则贤人来辅,故求治顺而易,溯回不如溯游也。襄公急霸西戎,不遑礼教,流至春秋,诸侯终以夷狄摈秦,故诗人兴霜露也。”[6]《诗经原始》曰:“《蒹葭》惜招贤难致也。”[9]《诗经通论》:“此自是贤人隐居水滨,而人慕而思见之诗。”[10]整首诗虽然显示了追寻“伊人”的艰难及“伊人”位置的飘渺不定,但人君并未放弃对“伊人”的追寻,可见人君对贤者深切的思慕之情。

《鄘风·干旄》全诗三章,章六句,是一首咏唱求贤进善的诗。古代招纳贤士,多以弓旌车乘,此诗干旄、干旟、干旌都是历举招贤者之所建。诗中“素丝纰之”、“良马四之”、“素丝组之”、“良马五之”、“素丝祝之”、“良马六之”,暗示了卫大夫出车访贤的盛大场面,寄予了君主的厚望和国人的期待。《毛序》言:“美好善也。卫文公臣子多好善,贤者乐告以善道也。”[7]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