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62 例临床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324.87 KB
- 文档页数:2
利培酮联合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摘要】目的探讨利培酮结合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安全性。
方法本文所选62例研究对象均为本院接收的精神分裂症患者,选取时间为2019年1月-2020年5月,随机分为对照组(31例,利培酮治疗)与观察组(31例,利培酮结合阿立哌唑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结果PANSS评分方面,两组治疗前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更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9.68%)更低,与对照组(32.26%)存在显著差异(P<0.05)。
结论利培酮结合阿立哌唑在精神分裂症治疗中,有助于患者临床症状及早减轻,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利培酮;阿立哌唑[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and safety of risperidone combined with aripi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Methods the 62 subjects selected in this paper were all schizophrenic patients received in our hospital. The selected time was from January 2019 to may 2020. They were randomly pided into control group (31 cases, risperidone treatment) and observation group (31 cases, risperidone combined with aripiprazole treatment).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PANS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treatment (P > 0.05); After treatment,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In terms of the tota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the observation group (9.68%) was lower,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e control group(32.26%) (P < 0.05). Conclusion risperidone combined with aripiprazole in the treatment of schizophrenia is helpful to reduce the clinical symptoms as soon as possible, and has high safety, which is worthy of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Key words] schizophrenia; Risperidone; Aripiprazole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多发的一种精神障碍疾病,具有意志障碍、自知力障碍、行为障碍、智力障碍等,疾病的出现,对患者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影响严重【1】。
中西医结合治疗焦虑症58例效果观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用于焦虑症临床效果。
方法选择我院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焦虑症患者11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
对照组为单纯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使用栀子龙牡汤加减疗法。
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第4周和第6周HAM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前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的方法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是治疗焦虑症的理想方法。
标签: 中西医结合焦虑症临床疗效近年来,由于人们的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剧增,导致焦虑症的发病率持续上升。
为了让患者尽快摆脱焦虑症的折磨,我院自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治疗焦虑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7年6月至2009年3月前来我院就诊焦虑症患者116例,其中男性45例,女性71例,年龄33~60岁,平均年龄(41±12)岁,病程0.2~9年,平均病程13.5个月。
入选患者的诊断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要求,经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症的诊断标准评分均≥14分,且14d内未服用其它抗焦虑药物及精神药物。
所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8例,2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1.2.1对照组每天分2次服用氯硝西泮片1~2mg以及心得安片20mg。
1.2.2治疗组给予氯硝安定2mg/d,睡前服用,7d为1个疗程。
如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加谷维素1~2mg;如有窦性心动过速加心得安片10~20mg。
中药使用栀子龙牡汤加减疗法,方药组成:栀子、龙骨、牡蛎、枳壳、柴胡、木通、知母、白芍各10g、生地15g和甘草6g。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疗效观察
王吉祥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9(025)006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疗效.方法:A组56例在原抗精神病药物的基础上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B组52例单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采用PANSS和CGI评估临床症状及疗效, TESS评估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1、2、4、8周末各评定1次.结果:A组愈显率62.5%,B组愈显率
38.4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有肯定疗效.
【总页数】1页(P383-383)
【作者】王吉祥
【作者单位】四川省达州市民康医院大竹分院,四川,大竹6351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3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观察 [J], 李银娥;郭训礼;孙建萍
2.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J], 李贤佐;陈松波;王少春;李秀琴;董汉振;贾素凤
3.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的临床研究 [J], 邹义
4.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效果观察 [J], 李银娥;郭训礼;孙建萍
5.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精神分裂症100例临床观察 [J], 黄青松;王秋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观察
李禄斌;林立富
【期刊名称】《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年(卷),期】1994(0)S1
【摘要】近几年来,我们应用自拟中药方合并抗抑郁药,与抗抑郁药加服碳酸锂治疗难治性抑郁症32例患者效果甚佳。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文32例患者均符合DSM-Ⅲ-R 重性抑郁或双相障碍、抑郁阶段的诊断标准。
而选择原先分别接受过丙咪嗪或其等效剂(三环类抗抑郁药 TCA)200mg/d、ECT 或 MAOI 类等效剂
90mg/d。
每一种药物连续治疗6周以上无效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用中药合并抗抑郁药物治疗组(简称中西药组)16例,男8例。
【总页数】2页(P167-168)
【关键词】难治性抑郁症;抗抑郁药;重性抑郁;双相障碍;临床观察;碳酸锂;自拟中药方;丙咪嗪;中西医结合;阿米替林
【作者】李禄斌;林立富
【作者单位】四川省成都市四二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4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68例临床观察 [J], 牛雁
2.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疗效观察 [J], 王积祥
3.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64例临床分析 [J], 张金钊
4.认知行为治疗合并艾司西酞普兰治疗难治性抑郁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J], 赵淑芝;李聪慧;马沛沛
5.中西医结合治疗难治性抑郁症临床对照研究 [J], 刘金鹏;孟莉;张新平;庄建军;刘军;范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19第23卷 第5期 2021 年 5 月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JOURNAL OF LIAONING UNIVERSITY OF TCMVol. 23 No. 5 May,2021中西医结合治疗46例老年抑郁症门诊病人临床观察孙淑荣1,刘泳丽2,陈志芬2,李刘贞2,钱海凌1,雷龙鸣1(1.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2.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001)摘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老年抑郁症门诊病人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100例诊断为老年抑郁症门诊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口服西药盐酸帕罗西丁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口服逍遥丸及艾灸印堂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治疗。
两组均治疗4周。
观察治疗前及治疗2周与4周后两组的汉密顿抑郁量表-24项版本的得分即HAMD-24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即PSQI 量表评分,统计治疗4周后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 治疗2周及4周后,观察组患者HAMD-24与PSQI 量表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 <0.05),对照组治疗4周后较治疗前亦降低(P <0.05),但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明显,治疗2周及4周后两组患者HAMD-24与PSQI 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治疗4周后,观察组治愈10例,显效2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对照组48例中治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7例,两组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 <0.05)。
结论 在常规口服西医抗焦虑抑郁药物基础上结合口服逍遥丸及艾灸印堂穴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对老年抑郁症门诊患者较单纯常规西医治疗疗效要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门诊病人;盐酸帕罗西丁;逍遥丸;艾灸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2X (2021) 05- 0119- 05Clinical Observation on 46 Elderly Depression Outpatients Treatedwith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SUN Shurong 1,LIU Yongli 2,CHEN Zhifen 2,LI Liuzhen 2,QIAN Hailing 1,LEI Longming 1(1.The First Affiliated Hospital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023,Guangxi,China;2.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ning 530001,Guangxi,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in the treatment of elderly depression outpatients. Methods 100 elderly outpatients with depres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and there are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paroxetine hydrochloride tablets,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Xiaoyao Pill(逍遥丸)and moxibustion on Yintang acupoint.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for 4 weeks. The hamd-24 score and PSQI score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before treatment,2 weeks and 4 weeks after treatment,and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 Results After 2 and 4 weeks of treatment,the scores of hamd-24 and PSQI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 <0.05),and the scores of hamd-24 and PSQI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also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treatment(P <0.05). Moreover,the decreas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more obvious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fter 2 and 4 weeks of treatment(P <0.05). After 4 weeks of treatment,10 cases were cured,21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13 cases were effective and 2 cases were ineffectiv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mong 48 cases in the control group,2 cases were cured,10 cases were markedly effective,19 cases were effective and 17 cases were ineffectiv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P <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combing with conventional oral Western medicine for anti anxiety and anti depression with oral Xiaoyao Pill and moxibustion on Yintang acupoint,has better curative effect on elderly depression outpatients than simple conventional Western medicine treatment,which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Keywords:elderly depression outpatient;paroxetine hydrochloride;Xiaoyao Pill(逍遥丸) ;moxibustion therapy;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基金项目: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GXNSFAA118256);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高校科研项目(YB2014194);“钱海凌全国名老中医药专 家传承工作室”项目作者简介:孙淑荣(1972-),女,吉林白山人,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医老年病。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观察【摘要】目的考察中西药联合治疗记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2例采用基础治疗,观察组63例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加川穹嗪注射液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80.65%,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前后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有所改善,但观察组较治疗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
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结果较为满意,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并能显著提高临床有效率。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川穹嗪注射液;急性脑梗死脑梗死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生命,在临床急性脑梗死已经成为急诊中最常见的病症之一。
急性脑梗死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脑动脉血管狭窄或闭塞后, 引起脑部血液供应障碍, 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 而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1]。
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最大程度的降低致死率,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笔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川穹嗪注射液,取得良好的效果,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1.1 临床资料急性脑梗死病人135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脑血管疾病分类诊断要点和临床疗效评定标准》[2],并经头颅ct或mri证实无脑出血或无颅内占位病变。
135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3例,男38例,女25例,年龄62-79岁。
对照组62例,男35例,女27例,年龄59-78岁。
两组在性别、年龄、病情轻重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
1.2 排除标准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栓塞、无症状性脑梗死者;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病患者;③病程超过72h者[3]。
1.3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脑梗死常规药物治疗。
20%甘露醇降低有意识障碍、头痛、呕吐患者颅内压,口服洛汀新控制高血压,口服西格列汀控制血糖,右旋糖酐降低血粘度等。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川穹嗪注射液,80mg川穹嗪注射液中加入到5%葡萄糖250ml中,每日静滴1次,2个疗程,每周为一个疗程。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62例
陈志兴;胡晓刚;岳萍;杨宗儒;孙朝晖;王晓红
【期刊名称】《实用中医药杂志》
【年(卷),期】2009(025)010
【摘要】@@ 精神分裂症临床主要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和精神活动与环境的不协调.虽然现代医学抗精神病药可有效控制精神病性症状,但此类药物毒副反应较大.我们用通神胶囊联合抗精神病西药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结果如下.
【总页数】1页(P673-673)
【作者】陈志兴;胡晓刚;岳萍;杨宗儒;孙朝晖;王晓红
【作者单位】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宝鸡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宝鸡,721001;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宝鸡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宝鸡,721001;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宝鸡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宝鸡,721001;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宝鸡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宝鸡,721001;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宝鸡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宝鸡,721001;陕西省宝鸡市康复医院、宝鸡市精神卫生中心,陕西,宝鸡,721001【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3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生活质量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J], 王宇
2.中西医结合治疗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疗效分析 [J], 苗力囡
3.精神分裂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 [J], 曹建锋; 倪帅; 邓兰
4.中西医结合治疗在精神分裂症伴睡眠障碍中的应用价值 [J], 刘爱红;钱玉莹
5.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观察 [J], 陆晓星;劳恩荣;刘绍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周期性精神病疗效观察
黄卫东
【期刊名称】《山西中医》
【年(卷),期】2002(018)001
【摘要】采用中药达营汤配合小量抗精神病药治疗周期性精神病19例,并设西药复方炔诺酮治疗18例为对照组。
结果治疗组痊愈13例,显效5例,好转1例,全部有效;对照组痊愈12例,显效4例,好转2例,全部有效。
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
但治疗组起效快,无明显药物副作用,复发率低。
【总页数】2页(P27-28)
【作者】黄卫东
【作者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百色 53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49.4
【相关文献】
1.中西医结合治疗周期性精神病53例观察 [J], 廉燕;王发兵
2.中西医结合治疗周期性精神病10例 [J], 陈兴;徐寒梅
3.中西医结合治疗周期性精神病40例 [J], 刘兴华
4.中西医结合治疗女性周期性精神病临床分析 [J], 崔中芹
5.中西医结合治疗周期性精神病体会 [J], 王志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西医结合治疗精神病62 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3-09-25T15:05:49.280Z 来源:《世界临床医学》2013年第7期供稿作者:栗小红霍明谦[导读] 中医中药一方一药,在条件差的地方工作,只能是善于体现他的药理作用。
栗小红霍明谦
山西省晋中地区荣复军人精神医院摘要:精神病的中医辨证论治,在临床实践中确有深刻体会,祖国医学有其独特的理论及治疗体系,根据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四诊八纲,结合精神病的原因,病机进行辩证论治,是我国古代治疗精神病的基本法则。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诊断中医辨证近年来笔者对62 例精神病人采用中西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为了进一步探讨病的机理实质,以及精神病的远期疗效,特将资料分析如下:临床资料
一.病人来源:本组62 例系本院自2009 年——2012 年精神科采用中西医结合中医辨证论治的病例,临床病相中有精神病的特征性症状,知、情、意三者互不协调,以及精神活动和现实环境相脱离,均符合CCMD-3 的诊断标准。
1.一般资料
本组男:29 例(占46.77%)、女:33 例(占53.2%)本组年龄分布24—38 岁,其中24—32 岁者43 例(占69.3%),33—35 岁者16 例(占25.8%),36—38 岁者3 例(占4.83%)。
2.西医诊断分析:本组62 例中:
(1)情感性精神障碍29 例(占46.7%);(2)精神分裂症24 例(占38.88%);(3)脑外伤伴发精神障碍2 例(占3.2%);(4)癔病3 例(占4.8%);(5)癫痫2 例(占3.2%);(6)其他2 例(占3.2%) 3.阳性家族史,本组62 例中有遗传病例者8 例(占12.9%)。
二.病因:祖国医学对精神病的病因与其他疾病的看法是一样的,即把病人作为一种整体,人能否患精神病,是由机体与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进行斗争的结果。
如果外界的“邪气”压倒了机体内的“正气”就会出现阴阳、脏腑的失调,表现为各种不同的病症。
反之“正气”不足,邪不可干,则不会发病(精神病也如此)。
1.七情过伤,指喜、怒、忧、思、悲、恐、惊。
七情过伤常可致病,特别是精神病的发生有密切的关系,祖国医学认为人的情感与五脏有关,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有“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之说。
《金櫃要略》有“妇人脏躁”,及“奔豚病”,“皆惊恐得之”。
《证治要诀》有“癫狂”由七情所郁,《石室秘箓》有呆乃郁抑不舒,愤怒而成者有之等论述。
2.六淫:指风、寒、暑、湿、躁、火六类自然因素,六淫的致病作用,《内经》有“夫百病之生也,皆生于风寒暑湿躁火”的记载。
《诸病源侯论》有“狂病者,由风邪入并于阳所为也”。
《千金方》有“风入阳经则狂,入阴经则癫”。
《景岳全书》有“凡狂多因于火……” 等之说。
3.内外因及其他因素:头颅外伤、饥饿、劳倦、中毒,“遗传胎病”,躯体疾病等也能引起精神异常。
如葛洪的《肘后方》有“食茛菪令人狂”的论述。
三.病理病机: 1.痰迷心窃,有关痰与癫狂的关系,早在《内经》就有治疗狂症宜下其痰的记载。
明确提出:痰作为癫狂的病理病机,脾液不行,“痰迷心窃则成风”的论述。
《丹溪心法》有“癫属阴、狂属阳,癫多喜而狂多怒”……,的记载。
2.火热过亢《内经,至真要大论》“诸躁狂越皆属于火”的论理,强调癫狂是由火热而引起等道理。
主张医治癫狂,必须予以泻火。
在泻火方面又分为泻肝火,泻心火以及泻肾火等。
3.气血失调:气血失调于精神病的关系,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如“妇人伤寒发热,经水适来,昼夜明了,暮则谵语,如见鬼状,此为入血室,小柴胡汤主之”。
清代王清任提出气血凝滞,癫狂一症,乃气血凝滞,脑与脏腑气血不接,如同做梦一样。
治用癫狂梦醒汤。
活血化瘀,理气解郁立法,现在用于实践,临床用以精神分裂症和其他精神病取得一定疗效。
4.心血不足:气血的变化与七情内伤密切相关气血虚与精神病的关系早有论述,临床实践遇“心血不足”病人中医辨证为心血亏,心脾两虚者与精神病密切相关。
四.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清热泻火法:
此法最早见于《内经》,主要用于治疗狂症。
其辨证的依据是认为一切狂症皆由火热过亢所致,因此用大剂量寒凉药物清热泻火。
对精神运动性兴奋为主要症状的各种精神病,即古代“狂”症,特别是伴有脉弦红,苔黄、尿黄少、口干唇燥等有阳明实热征象者。
选方用药:龙胆泻肝汤加减。
四黄栀子汤加减。
注意:苦寒损伤脾胃,兴奋躁动日久,津液随亏,阴虚火旺之症者,用清热药物的同时可加用养阴滋阴药物。
2.祛痰开窍法:
治本则出现在宋代《太平圣惠方》至金元时代明清以后,已成为治疗精神病的大法,一直流传至今。
治本的依据是认为“癫狂” 是由“痰迷心窍”所致,因此用吐下药物或祛痰药物,以荡涤玩痰。
选方用药:1 十味温汤加减2 二陈汤加减等,分温和及峻猛两类药物 3 攻祛玩痰,如三圣散,龙虎丸之类,以上法则显效率45—80%。
注意:辨别寒热虚实,故在治疗期间,应周密观察,严格排除其他并发症,狂症病人经过大吐大泻,应注意失水,电解质紊乱,虚脱等。
3.活血化瘀法: “血瘀”与精神病的关系最早在《内经》有记载,至汉代张仲景更明确的提出用桃仁承气汤,抵当汤等活血化瘀治疗精神病,一般对,神经官能症,产后精神障碍,癔症等显效率44—85%,从症状分析,本质则用于情绪不稳,行为紊乱,兴奋躁动,妄想,幻觉的病例效果较好:1 桃仁承气汤加减2 柴胡汤加减3 调气破瘀加减。
4.壮阳兴奋法:
此法适用于慢性精神分裂症,情感淡漠、孤独退缩,思维贫乏,木僵,懒散嗜睡,面色苍白,舌质淡,脉数微细,阴性症状,选方用药:1 温阳兴奋汤加减2 地黄饮子加减3 补肾生智汤加减。
注意本法对热过亢的患者忌用。
5.养血安神法:
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记载,此法则认为虚症癫狂,心气不足,心脾两虚所致,阴虚内热,热病伤阴,头晕,眼花,五心烦热,口干盗汗,失眠,耳鸣,多见于更年期的精神病人等,根据 “虚则补之”原则,给予补齐养血药物。
选方用药:1 八珍汤加减2 十全大补丸等,注意极虚者少用不用。
6.单方验法:
在我国古代至今民间流传许多治疗精神病的单验方,有一定疗效,应重视收集。
7.针灸治精神病:
我国针灸治疗精神病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年前《灵枢》就有记载,用针灸治疗各种精神病,有许多穴位,另外还有头针,耳针,现在又有新的发展,穴位封闭,电针等。
8.心理学:
祖国医学早为重视,早有记载,在病情缓解后,进行心理疗法,收效显著,特别是创伤后应急障碍。
疗效分析:
本组62 例经中西医辨证论之后有57 例(占91.9%),病情迅速得到控制,其余5 例(占8.1%),种种原因不能合作,使病情延长,不够理想,这样结合减低用药量,改变多种药物联合,减少副作用的发生,提高疗效,病程缩短,,在临床实践中深有感受。
讨论:
中医的辨证论治具有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易懂难精,特别是精神病的辨证,各种侧重不同。
如有重脏腑辨证,有重病因(六淫七情)辨证。
因此,在同一疾病,不同的人和因其辨证可能不一,立法,处方,用药也各异。
中医中药一方一药,在条件差的地方工作,只能是善于体现他的药理作用,对传统的中医理论在继承的基础上如何发展,立法处方应求精炼他,大方为小方,治疗精神病的草药繁多,如欲一一加以效症筛迭出最有效药物,就必须善于总结。
中西药并用好处多:1 改变西医联合用药治疗的方案2 改革西医大剂量用药3 降低或杜绝药物副作用出现4 见一症插一药5 远期疗效明显。
总之,精神病的中医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独特的理论和治疗体系,阴阳五行、脏腑、经络。
四诊八纲结合病因病机进行辨证论治,是我国古代治疗精神病的基本法则。
辨证论治,是中西医结合事业的核心,这样做对精神病的防治大有作为,给精神病患者寻找新的治疗途径,实践证明对精神病的防治,有一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