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PM150RSE120内部结构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87.50 KB
- 文档页数:10
热交换机内部结构热交换机是一种用于网络通信的设备,其内部结构是实现网络数据传输和处理的关键部分。
本文将从硬件组成和工作原理两个方面介绍热交换机的内部结构。
一、硬件组成1. 电源模块:热交换机的电源模块负责为整个设备提供电力供应,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电源模块通常采用冗余设计,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2. 控制板:控制板是热交换机的核心部件,负责整个设备的控制和管理。
它通常包括主控芯片、存储器、时钟模块等。
主控芯片负责处理和转发网络数据,存储器用于存储配置信息和运行状态,时钟模块用于同步设备的各个部件。
3. 接口模块:接口模块是热交换机与外部设备连接的接口,用于接收和发送网络数据。
接口模块通常包括以太网口、光纤口等。
以太网口用于连接局域网设备,光纤口用于连接远程设备。
4. 转发模块:转发模块是热交换机的关键部件,负责实现数据的转发和交换。
它通常包括转发芯片、缓存和交换矩阵等。
转发芯片负责处理和转发网络数据,缓存用于暂存数据,交换矩阵用于实现数据的交换和路由。
5. 风扇模块:由于热交换机在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风扇模块用于散热,保持设备的正常温度。
风扇模块通常包括多个风扇,可以根据设备的温度自动调节转速。
二、工作原理热交换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转发模块实现的。
当网络数据到达热交换机时,转发芯片首先会对数据进行解析,提取出目标地址和源地址等信息。
然后,转发芯片会根据转发表进行判断,确定数据的转发路径。
转发表是热交换机内部存储的一个路由表,记录了不同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
当转发芯片确定了数据的转发路径后,它会将数据发送到相应的接口模块,由接口模块负责将数据发送到目标设备。
转发模块还会更新转发表,以保持网络的正常运行。
当新的设备加入网络或者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发生变化时,转发模块会更新转发表,以确保数据能够正确地转发和交换。
总结:热交换机的内部结构包括电源模块、控制板、接口模块、转发模块和风扇模块等。
其中,转发模块是热交换机的核心部件,负责实现数据的转发和交换。
INSULATED PACKAGEINSULATED PACKAGE2.32.43.52.50.81.03.01.2110Min.Typ.Max.Collector-Emitter Saturation Voltage Collector-Emitter Cutoff Current–I C = 150A, V D = 15V, V CIN = 15V (Fig. 2)T j = 25°C T j = 125°C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S (Tj = 25°C, unless otherwise noted)INVERTER PARTParameterSymbol ConditionV CE(sat)I CESV EC t on t rr t c(on)t off t c(off)Limits ———0.5——————1.81.92.51.00.50.42.00.7——T j = 25°C T j = 125°CFWDi Forward VoltageSwitching TimeV D = 15V, V CIN = 0V ↔15V V CC = 600V, I C = 150A T j = 125°C Inductive Load (Fig. 3, 4)V CE = V CES , V CIN = 15V(Fig. 5)V D = 15V, I C = 150A V CIN = 0V (Fig. 1)V mAVµsUnit Bottom viewYX* If you use this value, R th(f-a) should be measured just under the chips.(Note-1) T C (under the chip) measurement point is below.UPIGBT 23.056.3VPWPUNVNWNFWDi 23.043.1IGBT 57.556.3FWDi 56.543.1IGBT 87.556.3FWDi 86.543.1IGBT 37.029.1FWDi 38.042.4IGBT 70.529.1FWDi 71.542.4IGBT 100.529.1FWDi 101.542.4armaxisX Y(Unit : mm)0.12*0.20*0.023°C/WR th(j-c)Q R th(j-c)F R th(c-f)Inverter IGBT (per 1 element) (Note-1)Inverter FWDi (per 1 element) (Note-1)Case to fin, (per 1 module)Thermal grease applied(Note-1)Symbol ConditionUnitMin.——————Junction to case Thermal ResistancesTHERMAL RESISTANCESContact Thermal ResistanceParameterLimits Typ.Max.ParameterSymbolSupply Voltage Protected bySCSupply Voltage (Surge)Storage Temperature Isolation Voltage ConditionV CC(surge)T stgV iso Ratings V CC(PROT)8001000–40 ~ +1252500Unit V °C V rmsV V D = 13.5 ~ 16.5V, Inverter Part,T j = +125°C StartApplied between : P-N, Surge value60Hz, Sinusoidal, Charged part to Base, AC 1 min.TOTAL SYSTEMINSULATED PACKAGEV D = 15VDetect T j of IGBT chip –20 ≤ T j ≤ 125°C V D = 15V, V FO = 15V (Note-2)V D = 15V(Note-2)–20 ≤ T j ≤ 125°C, V D = 15V (Fig. 3,6)V D = 15V(Fig. 3,6) 3.53.5————Main terminal screw : M5Mounting partscrew : M5—Symbol ParameterMounting torque Mounting torque WeightConditionUnit N • m N • m gLimits Min.Typ.Max.2.52.5—3.03.0800MECHANICAL RATINGS AND CHARACTERISTICSV D = 15V, V CIN = 15VApplied between :U P -V UPC , V P -V VPC , W P -V WPCU N • V N • W N -V NCI D µs °C V mA ms28121.82.3————12.5—0.0115—mA Circuit CurrentInput ON Threshold Voltage Input OFF Threshold Voltage Short Circuit Trip Level Short Circuit Current Delay TimeOver Temperature Protection Supply Circuit Under-Voltage ProtectionFault Output Current Minimum Fault Output Pulse WidthV th(ON)V th(OFF)SC t off(SC)OT OT r UV UV r I FO(H)I FO(L)t FOTrip level Reset level Trip level Reset levelCONTROL PART——1.21.7300—135—11.5———1.0ParameterSymbol ConditionMax.Min.Typ.Unit Limits 1861.52.0—0.214512512.012.5—101.8(Note-2)Fault output is given only when the internal SC, OT & UV protections schemes of either upper or lower arm device operate toprotect it.V V N1-V NC V *P1-V *PCA RECOMMENDED CONDITIONS FOR USERecommended valueUnit ConditionSymbol ParameterV Applied across P-N terminalsApplied between :V UP1-V UPC , V VP1-V VPCV WP1-V WPC , V N1-V NC (Note-3)Applied between :U P -V UPC , V P -V VPC , W P -V WPCU N • V N • W N -V NCUsing Application Circuit of Fig. 8For IPM ’s each input signals(Fig. 7)Supply Voltage Control Supply Voltage Input ON Voltage Input OFF Voltage PWM Input Frequency Arm Shoot-through Blocking Time≤ 80015±1.5≤ 0.8≥ 9.0≤ 20≥ 2.5V CC V CIN(ON)V CIN(OFF)f PWM t deadV D V kHz µsV (Note-3)With ripple satisfying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dv/dt swing ≤ ±5V/µs, Variation ≤ 2V peak to peakINSULATED PACKAGEINSULATED PACKAGEINSULATED PACKAGEINSULATED PACKAGE。
浅议能量反馈在电梯节能技术中的应用作者:张红坤来源:《商品与质量·学术观察》2013年第03期摘要:在提高能量回馈系统在电梯节能的直流电压的利用率,减少回馈电能对电网的污染,本文论述了一种电梯节能能量回馈控制系统,回馈能量的逆变采用SVPWM技术分析了电梯节能逆变系统的组成及工作原理,并对该逆变节能控制系统进行了仿真实验研究。
结果表明:该系统设计合理,在电梯节能能量回馈系统中采用SVPWM技术,既能提高能量回馈逆变电路对直流电压的利用率,又能减少逆变电能总谐波失真。
关键词:电梯节能计算机仿真能量逆变 SVPWM一、引言电梯节能能量回馈系统的作用就是将储存在变频器直流侧电容中的电能及时逆变为交流电,并回馈给电网,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对于直流电能到交流电能的逆变目前已经有一些成熟的技术在电梯节能控制系统的逆变技术应用中取得较好效果的还不多,本文分析了SVPWM 方法在电梯节能能量逆变器中的应用。
采用变频调速的电梯要求电机四象限运行,当电梯快速制动以及电梯上行时,电梯的驱动电机处于再生发电状态,产生的再生电能传输到变频器的直流侧滤波电容上,产生泵升电压,严重威胁系统的工作安全。
目前,控制泵升电压的普遍方法是:通过在直流母线上接一个能耗电阻,将能量释放。
这种方法由于电梯在工作中制动频繁并带位势负载运行,一方面造成能量严重浪费;另一方面电阻发热,使得环境温度升高,影响系统工作的可靠性。
二、能量回馈控制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一)、能量回馈系统组成电梯节能能量回馈的本质是将直流电能转换为交流电能的有源逆变,其目的是将电动机在发电状态下产生的直流电能回馈到交流电网,实现节能并尽量避免对电网的污染。
电梯直流电能逆变回馈过程中,系统要求在相位、电压、电流等方面应满足的控制条件。
逆变过程必须与电网相位保持同步关系;当直流母线电压超过设定值时,才启动逆变装置进行能量回馈;逆变电流必须满足回馈功率的要求,但不大于逆变电路所允许的最大电流;应尽量减少逆变过程对电网的污染。
目录一、概述 (1)二、UPS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方案(60kVA模块化UPS) (1)2.1 UPS配置概述 (1)2.2 UPS配置建议 (1)2.3 UPS工作原理 (2)2.4 UPS电池计算及配置 (2)2.5 APM模块化系统介绍 (3)2.6 系统组成及特点 (11)2.7 性能参数 (13)一、概述本次工程涉及到UPS不间断电源系统,精密空调系统。
二、UPS不间断电源系统设计方案(60kVA模块化UPS)2.1 UPS配置概述在线式智能冗余UPS及配电系统,60kVA模块化UPS,可实现N+1冗余备份,可扩至150KVA或以上,电池系统后备时间为30分钟,单机15分钟。
UPS及配电均采用模块化热插拔式结构设计。
本工程采购60kVA模块化UPS。
UPS冗余系统由多个UPS功率模块安装在一个机柜内组成,每个UPS功率模块为30KVA。
输入包含交流市电和电池组;输出交流380Vac三相四线,所有UPS功率模块输出在机柜内部直接并联;每个UPS模块均内置完整的整流、逆变及控制系统,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系统中任何其他组件故障不影响UPS模块的工作;为保证旁路抗冲击能力及扩容要求,采用统一的集中旁路模块,旁路模块可插拔维护,其故障不影响UPS系统输出;系统内置手动维修旁路,在自动旁路故障时,进行维护操作;后备电池采用免维护铅酸蓄电池,电池系统后备时间为30分钟,单机15分钟,冗余UPS系统可共用电池系统,电池组采用12V×32设计,便于旧系统改造时利用原有电池系统,也可在单节电池故障时及时撤除,消除对UPS系统运行的影响。
可加配智能配电系统与UPS系统在同一机柜内,采用模块化结构,可根据负载容量的需求变化增加或减少配置,而无需关闭UPS输出或配电总输入开关。
2.2 UPS配置建议根据客户需求,考虑到机房心设备运行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并且实现机房负载的动态成长。
建议采用1套Adapt PM 系列60 KVA UPS,单台机器实现1+1模块并机系统,每台UPS为单排服务器供电(电池系统后备时间为30分钟,单机15分钟。
通道信号处理参数参数名称和说明通道信号处理参数确定 振动/压力 信号处理过程。
通过这些参数选定输出数据单位道转速信号的关系。
此外,信号处理参数影响测量值的数据单位和频谱/波形数据的范围。
针对每个通道,各有一个信号处理参数类型。
系统在通道传感器参数通道传感器参数定义了XM-120模块使用的传感器特性。
通过这些参数设置传感器的个通道,各有一个通道传感器参数配置情况。
AD 的量程。
其假设满量程时在最Guidelines for Setting t 通道信号处理参数值/注释,非常重要,一测量参数通频测量参数针对每一个通道各有一个通频测量参数类型。
通过这些参数配置测量方式和每个通频测量的滤波。
速度测量参数要:如果你没有正在使用转速计通道,应该将每转脉冲数设置为0。
使转速测量不起作用,模块提示转速计故障报警参数参数控制报警操作(警戒、危险级)、提供报警状态。
XM-120提供16种报警。
这些报警不一个通道,最多能够分配8个报警给任何一种测量。
使用这些参数配置测量和报警行为,使与报警结合起来。
120模块可定义16种报警,可以通过相同。
相同。
相同。
相同。
选中则有效清除则失效速度范围下限机械转速的下门限。
此值必须小于速度范围上限。
当转速范围开关失效时,此参数不起作用。
速度范围下限机械转速的上门限。
此值必须大于速度范围下限。
当转速范围开关失效时,此参数不起作用。
RPM (转/分钟)RPM提示:当转速范围开关有效时,必须存在转速信号(每转脉冲数设置高),并且必须提供转速信号。
转速范围开关继电器参数继电器参数控制自带继电器和继电器拓展模块继电器的操作。
通过使用这些参数来配置报应的继电器以及继电器的动作。
4-20mA输出参数4-20mA 输出参数定义这两个4-20mA 输出信号的特性。
对于每个输出,参数都是一样的。
参数名称和解释Xm configuration utility选中择有效清除则无效测量设置测量方式和4-20mA输出信号通过的通道监测数据参数参数名称和解释值/注释传感器故障可能状态值:在相关联的通道上是否存在传感器故障。
模块PM150RSE120内部结构解析
150A/1200V IPM 数据手册PM150RSE120
1:V UPC(U组电源地)
2:U P(U组信号输入)
3:V UP1(U组电源输入)
4:V VPC(V组电源地)
5:V P(V组信号输入)
6:V VP1(V组电源输入)
7:V WPC(W组电源地)
8:W P(W组信号输入)
9:V WP1(W组电源输入)
10:V NC(下三桥电源地)11:V N1 (下三桥电源输入) 12:B R(制动单元信号输入)13:U N(U组下桥臂信号输入)14:V N (V 组下桥臂信号输入) 15:W N(W组下桥臂信号输入)16:F O(故障信号输出)
最大额定值:
机械和电气特性:
测试备注:
1.在控制电压未上电之前,应确保各个信号输入端已经通过上拉电阻到位,
并把各个输入信号置于关断状态。
2.而后输入信号必须到位。
3.当过流和过压保护动作时,关断浪涌之直流母线电压必须在IPM的额定值
电压之下。
饱和压降测试正向电压测试
立即下载数据手册:。
第三章总体电路的模块分析系统的主电路主要由五大模块组成,即电源电路,声控电路,光控电路,混和处理电路,控制电路等。
下面对这五大模块电路做详细的分析。
其整体电路图如图3.1图3.1 整体电路图3.1电源电路的分析与设计电源部分是整个电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整个电路提供能量的源泉,它相当于人类的心脏,如果没有电源部分那么整个电路将无法工作。
电源电路一般是由整流、降压、滤波、稳压电路组成。
3.1.1整流电路整流电路的作用就是将交流电转换成脉动的直流电,整流电路分为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1.单相半波整流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如图3-2所示,工作原理是市电经过变压器变成低电压再经过V D整流,若U2的正半周期间二次绕组电压瞬时极性上端a为正,下端b为负,二极管V D正偏通,二极管和负载上有电流通过,则U0=U2。
在负半周期间,二极管的瞬时极性上端a为负,下端b为正,V D反偏截止,R L上电压U D=U2,R L上无电压,所以该电路只利用了电源电压U2的半个周期,电源利用率不高。
整形前后波形如图3-3所示。
图3-2 半波整流电路图3-3 整形前后波形2.单相全波整流单相全波整流电路如图3-4所示,设电源电压二次绕组电压U2正半周时瞬时极性上端为正,下端为负。
二极管VD1正偏导通,VD2反偏截止。
负载电流途径为a→VD1→R L→c。
在U2的负半周时瞬时极性上负下正,二极管VD1反偏截止,VD2正偏导通。
负载电流途径为b→VD2→R L→c。
整流电路中VD1和VD2轮流导通,所以在交流电的整个周期内都有电压输出,提高了电源的利用率,整形前后电路图如图3-5所示。
图3-4全波整流电路图3-5整形前后波形3.单相桥式整流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如图3-6所示,设电源变压器二次绕住电压U2正半周时瞬时极性上端a为正,下端b为负。
二极管VD1、VD4正偏导通,VD2、VD3反偏截止。
导电回路为a →VD1→R L→VD4→b,负载上电压极性为上正下负。
消防模块内部结构一、引言消防模块是指用于消防系统中的设备和元件的集合,用于检测火灾、报警、控制和灭火等功能。
消防模块的内部结构是其正常工作的基础,本文将对其内部结构进行详细介绍。
二、主要组成部分1. 控制器:消防模块的核心部分,负责接收各种信号并进行处理。
控制器通常由主控板、电源、通信模块和显示屏等组成,可以实现对整个消防系统的监控和控制。
2. 火灾探测器:用于检测火灾的设备,包括烟感探测器、温感探测器和光束探测器等。
这些探测器通过感知烟雾、温度或光线的变化来判断是否发生火灾,并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进行处理。
3. 报警器:用于发出火灾报警信号的设备,包括声光报警器、手动报警按钮和远程报警设备等。
当火灾发生时,报警器会发出强烈的声音和闪烁的光线,提醒人们及时疏散和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4. 灭火装置:用于灭火的设备,包括自动灭火系统和手动灭火装置等。
自动灭火系统通常包括喷淋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泡沫灭火系统等,能够在火灾发生时自动释放灭火剂进行灭火。
手动灭火装置则由灭火器和灭火栓等组成,供人们手动操作使用。
5. 监控设备:用于监控消防模块工作状态和火灾情况的设备,包括摄像头、热感应器和烟雾感应器等。
这些设备可以实时监测消防模块及其周围环境的状况,并将数据传输给控制器和监控中心,以便进行远程监控和分析。
6. 电源系统:用于为消防模块提供电力的设备,包括主电源和备用电源等。
主电源通常为市电,而备用电源可以是蓄电池或发电机组,用于在主电源故障时维持消防模块的正常运行。
三、工作原理消防模块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控制器对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协调和控制,实现火灾的检测、报警和灭火等功能。
当火灾探测器检测到烟雾、温度或光线的变化时,会向控制器发送信号。
控制器接收到信号后,会判断是否发生火灾,并根据需要触发相应的报警器进行报警。
控制器还会判断火灾的位置和规模,并根据预设的灭火策略控制灭火装置的启动。
如果是自动灭火系统,控制器会根据火灾的情况选择合适的灭火剂进行释放;如果是手动灭火装置,控制器会发出指令,提示人们采取相应的灭火措施。
2014款宝马五系中央网关模块详解一、中央网关模块的结构二、中央网关模块的功能中央网关模块将主总线相互连接,例如连接FlexRay、MOST或K-CAN,中央网关模块的网关功能是实现了不同总线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如果通过D-CAN(诊断CAN)连接了诊断系统,则中央网关模块将诊断系统的查询传递给内部总线。
反馈电码以相反的方向流经该过程。
该中央网关模块不再将所有存在的主总线相互连接,连接哪条主总线取决于年款和车辆装备。
1.同步器功能联网的控制单元中实现各项功能的同步执行需要有一个统一的时基,所以必须通过总线进行时间匹配。
初始阶段,ZGM、DSC、ICM和DME/DDE起到同步节点的作用。
为了保证FlexRay无故障同步,至少需要2个控制单元与ZGM 进行通信。
例如,如果DSC失灵,便可以将ICM和DME/DDE的总线导线。
2.车辆配置管理在中央网关模块中集成了一项用于车辆配置的系统功能。
该功能的主要任务是将特定数据例如车辆任务、车辆配置、整合等级集中存储在车辆中。
车辆任务和整合等级还要在CAS控制单元中进行存储。
这样在中央网关模块更换后恢复信息。
根据诊断系统或车辆内部系统的功能请求,可通过诊断命令调用存储在车辆配置中的信息。
3.中央故障代码存储器除了各个控制单元的本地故障代码存储器,该子功能的任务是中央存储检查控制信息。
所以中央网关模块就是诊断主控单元。
4.车辆状态管理车辆状态管理描述了通信车载网络的启动和关闭,除了对所有控制单元有约束性的请求,还定义了级联即同时启动和关闭车载网络中的所有总线,还有可以唤醒和休眠存储器。
5.激活以太网入口一般情况下以太网入口是停用的,在每次使用前必须将入口激活。
激活时插上ICOM A口,连接激活导线(线脚8)与总线端K1.30B(线脚16)连接,因此激活以太网入口。
以太网中的每个通话双方包含了世界范围唯一分配的识别号码,MAC地址。
通过该MAC地址,网络中的通话双方可进行唯一识别。
IGBT内部结构和拆解(IGBT)(绝缘栅双极(晶体管))作为一种功率(半导体)器件,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智能电网)、(工业)节能、电动汽车和(新能源)装备等领域。
具有节能、安装方便、维护方便、散热稳定等特点。
它是能量转换和传输的核心装置。
简单概括一下,IGBT 可以说是(MOSFET)(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和BJT的结合体(双极结型晶体管)。
即它结合了MOSFET的栅压控制晶体管(高输入阻抗),利用BJT的双载流子来达到大电流的目的(压控双极型器件)。
那么这样的组合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一、IGBT模块详解二、IGBT内部结构三、IGBT 内部(电流)流动四、如何拆卸IGBT模块?五、常见问题一、IGBT模块详解以(拆解)的IGBT模块型号为:FF1400R17IP4为例。
模块外观及等效电路如图1所示。
本模块长宽高分别为:25cmx8.9cmx3.8cm。
模块包含两个IGBT,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半桥模块。
每个IGBT的额定电压和电流分别为1.7kV和1.4kA。
二、IGBT内部结构在初步了解了IGBT模块的外部结构和应用之后,让我们进入本文的主题,看看这个高科技黑模块的内部是什么样的。
图3是去掉黑色外壳的IGBT模块内部图。
需要注意的是,最常见的铜和铝都在IGBT 模块内部。
图3. IGBT 内部结构图4是IGBT模块的剖视图。
如果去掉黑色外壳和外部连接端子,IGBT模块主要包含散热基板、DBC基板和硅(芯片)(包括IGBT芯片和(Diode)芯片)3个元件,其余主要是焊层和互连线用于连接IGBT 芯片、Diode芯片、电源端子、控制端子和DBC(Direct Bond Copper)。
下面我们将对每个部分进行简要介绍。
图4.IGBT 剖面图① 散热基板IGBT模块的底部是散热基板,主要目的是快速传递IGBT开关过程中产生的热量。
由于铜具有更好的导热性,因此基板通常由铜制成,厚度为3-8mm。
图文讲解模块化数据中心的组成模块化数据中心主要由机柜、密闭通道、供配电系统、制冷系统、智能监控系统、综合布线和消防系统组成。
单个模块化数据中心按照最大N 台机柜(包括服务器机柜、网络机柜、综合布线柜)配置。
该模块(不包括UPS)占地面积为35 m2,加上模块外维护通道和给模块内空调供电的PDF柜,总占地面积不超过55 m2,模块总高度不超过2.65 m。
机柜数量可根据客户需求成对减少或增加。
一、精密配电柜开拓者"KITOZER"系列智能配电柜,可谓是当今IT系统的最佳配电方案,支持热插拔模块化设计,方便客户依据数据中心的IT负载以及企业发展需求,灵活配置、升级和管理配电系统。
1、彩色触屏操作、界面简单直接采用图形显示方式,轻触屏幕即可了解各项关键参数,可简化维护行为并有效减少人为失误。
2、智能配电监控系统(1)、主路、支路全电量参数全监控,数据全,精度高。
(2)、国际品牌配件(3)、断路器均采用施耐德、ABB等国际一线品牌,可靠性、安全性高。
(4)、支持热插拔、模块化设计(5)、断路器、监控模块化热插拔设计,杜绝断电灵活扩容高效、灵活通讯方案、支持TCP\IP、RS485、MODBUS、SNMP等多种通讯方式及通讯协议,快速高效与后端监控平台对接。
(6)支持上\下进线无需额外配件即可实现上/下进线,轻松应对各种安装需求。
3、主路监控提供单线运行图,帮助客户及时了解供电线路、主电源、断路器和配电模块的最新状态,以及电压、电流、功率、电源和谐波等信息。
配电系统状况一览无遗。
4、支路监控实时监测显示所有支路电压、电流、谐波、电量和功率等电参量信息。
5、详尽事件记录可记录最多5,000个事件,可据此配置警报以免系统因超载或环境因素而发生故障。
二、列间空调模块化数据中心采用行级水平送风空调进行制冷。
1、概述(1)、模块化数据中心内,空调同设备机柜一起,共同组成密闭冷(热)通道,实现冷热空气隔离。
INSULATED PACKAGEINSULATED PACKAGEINSULATED PACKAGEV D = 15V, V CIN = 15VApplied between :U P -V UPC , V P -V VPC , W P -V WPCU N • V N • W N -V NCI D °C V mA ms72181.82.31010850———125—12.5—0.0115—mA Circuit CurrentInput ON Threshold Voltage Input OFF Threshold Voltage Over Current Trip Level Short Circuit Trip Level Over Current Delay Time Over Temperature Protection Supply Circuit Under-Voltage ProtectionFault Output Current Minimum Fault Output Pulse WidthV th(ON)V th(OFF)OC SC t off(OC)OT OT r UV UV r I FO(H)I FO(L)t FOTrip level Reset level Trip levelReset level CONTROL PART——1.21.7—518310——111—11.5———1.0ParameterSymbol Test ConditionMax.Min.Typ.Unit Limits 52131.52.0—609—5601011810012.012.5—101.8(Note-3)Fault output is given only when the internal OC, SC, OT & UV protection.Fault output of OC, SC and UV protection operate by upper and lower arms.Fault output of OT protection operate by lower arm.Fault output of OC, SC protection given pulse.Fault output of OT, UV protection given pulse while over level.Base-plateTemperature detection, V D = 15V–20 ≤ T j ≤ 125°CV D = 15V, V FO = 15V (Note-3)V D = 15V(Note-3)V µs 3.53.5————Main terminal screw : M5Mounting partscrew : M5—Symbol ParameterMounting torque Mounting torque WeightTest ConditionUnit N • m N • m gLimits Min.Typ.Max.2.52.5—3.03.0920MECHANICAL RATINGS AND CHARACTERISTICSV D = 15V (Fig. 5,6) –20≤ T j ≤ 125°C, V D = 15V(Fig. 5,6)V D = 15V (Fig. 5,6)V N1-V NC V XP1-V XPCT j = –20°CT j = 25°CT j = 125°CA A RECOMMENDED CONDITIONS FOR USERecommended valueUnit Test ConditionSymbol ParameterV Applied across P-N terminalsApplied between :V UP1-V UPC , V VP1-V VPCV WP1-V WPC , V N1-V NC (Note-4)Applied between :U P -V UPC , V P -V VPC , W P -V WPCU N • V N • W N -V NCUsing Application Circuit input signal of IPM, 3φsinusoidal PWM VVVF inverter (Fig. 8)For IPM ’s each input signals(Fig. 7)Supply Voltage Control Supply Voltage Input ON Voltage Input OFF Voltage PWM Input Frequency Arm Shoot-through Blocking Time≤ 40015±1.5≤ 0.8≥ 4.0≤ 20≥ 2.5V CC V CIN(ON)V CIN(OFF)f PWM t deadV D V kHz µsV (Note-4)Allowable Ripple rating of Control Voltage : dv/dt ≤ ±5V/µs, 2V p-pINSULATED PACKAGEINSULATED PACKAGEINSULATED PACKAGEINSULATED PACKAGE。
150A/1200V IPM 数据手册PM150RSE120
1:V UPC(U组电源地)
2:U P(U组信号输入)
3:V UP1(U组电源输入)
4:V VPC(V组电源地)
5:V P(V组信号输入)
6:V VP1(V组电源输入)
7:V WPC(W组电源地)
8:W P(W组信号输入)
9:V WP1(W组电源输入)
10:V NC(下三桥电源地)11:V N1 (下三桥电源输入) 12:B R(制动单元信号输入)13:U N(U组下桥臂信号输入)14:V N (V组下桥臂信号输入) 15:W N(W组下桥臂信号输入)16:F O(故障信号输出)
内部结构图
最大额定值:
定义对象符号最大额定值单位
功率器件的结温Tj -20-150 ℃
储存温度Tstg -40-125 ℃
环境温度Tc -20-100 ℃
过压保护值Vcc(prot) 800 V
直流浪涌V(SURGE)1000 V
绝缘耐压Viso2500 V
IGBT 变频侧
机械和电气特性:
测试备注:
1.在控制电压未上电之前,应确保各个信号输入端已经通过上拉电阻到位,
并把各个输入信号置于关断状态。
2.而后输入信号必须到位。
3.当过流和过压保护动作时,关断浪涌之直流母线电压必须在IPM的额定值
电压之下。
饱和压降测试正向电压测试
开关时间测试
过流短路测试
死区时间测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