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安徽大学计算机考研回忆+心路历程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2
2016安徽大学计算机考研心路历程想来复试结束了这么多天,也正值今天是清明节,就总结这一年的心路历程,也不妄走这一遭。
我是毕业工作一年后重新参加考试,让各位见笑。
自觉能力有限,另外复习时间短,最后选择安徽大学。
我报的是软件工程,因为毕业后一直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想着研究生毕业后也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但到现在,强烈一万个不建议报考安徽大学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专业。
这两个专业都是不区分研究方向,也就是你以后的导师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
我本来想更加深入的学习J2EE,J2ME,设计模式之类的,现在看来以后只有自己偷偷的学了,安大的老师貌似根本没有研究这东西的,想想有多坑,我就不说了。
当然,如果你要是想混个文凭,顺便学点东西,安大软件工程可能是你的最佳选择。
安大软件工程招20人,实际进复试的就10人。
因为2016年第一年改革,考试科目变为初试:C语言、数据结构。
复试: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
机试:3题程序设计。
可能是第一年改革的原因,考专硕的人都报考了计算机技术专业,由于安大自己要划线,这就导致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学生313分以下的全部进不了复试,而软件工程人招不满,只要达到国家线265分就能进复试,而且进复试,就相当于被录取,不刷人,265分啊,你懂的。
当然复试的时候笔试要考及格,这是关键,可以说软工复试笔试比大学期末考试试卷不知简单多少倍,今年笔试10个人都考及格了,如果你还考不及格,我也没办法喽。
最后软工10个进复试的中有2个是同等学力的,由于加试离散数学和编译原理,他们这两门没有考及格,就被淘汰了,我觉得安大对同等学力的同学还是有歧视的,毕竟人家初试和复试的笔试都考的不低,却因为复试加试被淘汰,实在感到可惜。
计算机技术硕士计划招生35人,大概有接近50人进复试,还要刷15人左右,学硕不了解,学硕计划招生95人,进复试后至少也要刷15人左右,学硕我不了解,你可以忽略。
下面就是软工的初试和复试以及笔试的相关简单回忆。
凯程考研历史悠久,专注考研,科学应试,严格管理,成就学员!【考研心路历程】悲春伤秋,落华秋实多年后,如果有人问我,大学期间,最令你难忘的一件事是什么?我想这一件是绝对不可不提的:从清风苑到弘德楼,我曾走过,无数次,来来回回,反反复复。
我们学校学生公寓有好几栋,名字都起的特别的文雅:清风苑、惠风苑、和风苑、畅风苑等,清、惠、和、畅取自于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清风苑就是我入住的地方。
而弘德楼,顾名思义,是弘扬道德,培养人才的地方,是我们的教学楼。
名字,在中国人的传统中,有着特殊的意义,因为它往往寄予着命名人的希望和信念。
拿我的名字来说,我单名一个“力”字,在我小的时候,常常听我妈抱怨说,尽管我的名字音韵很好,但寓意不好。
但是在我看来,对于一介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言,还有什么比力气来的更实际的吗?所以说,中国人是缺什么就渴望什么,而这渴望最直接的寄托就是名字了。
从“弘德”二字可以看出,取名字的人深知我国德育的缺失,所以才取了这么一个名字。
这正如中国现在不和谐,所以才会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口号。
大三下学期因为要考研,加之这学期课程安排少,所以常常在五栋五楼的自习室一呆就是一整天。
坐在座位上,眼镜死死第盯着课本,有时一动不动,像极了寺庙里打坐的和尚,唯一的区别是我睁着眼,他闭着眼。
有时和人谈起这样的生活,也总是以和尚自诩,四年本科僧,如果将来有幸,再加三年研究僧,这人生中最美好的七年的青春就全部埋葬在大学里。
在大三下学期的这几个月里,枯燥的生活中唯一的点缀就是当别人问起,你想考哪所学校时。
然后你嘴上说不清楚,心中却早已展望起自己考取理想中的大学后的美好生活,尽管此时的自己还不确定能否考上。
这种似曾相识的快乐,像极了三年前为了高考而疲于奔命的自己。
三年的大学生活,也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你的生活没有得到完全改观之前,一切的理想,一切的梦想,都不过是支撑着我们脑海中勾画过无数次的空中楼阁的那根顶梁柱。
2016安徽大学考研经验贴终于拿到了安徽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大红色、左右对折、偏薄,还没有当年大学录取通知书来得硬实。
拿在手里,有一种黄连和着糖在嘴里嚼完了的感觉,略带微苦,略带微甜。
考研是父母要求的,大一就已提出,大三正式提上议程。
只是经过两年的混沌度日,自己早已达到了反智的顶峰,无心学习,更别说全身心地投入到漫长的考研中。
可是父母偏又是唯智主义者,就算我想读到博士,他们也是非常乐意的,因此当我跟父母争论不想考研时,他们的失望和愤怒可想而知。
但是最终在他们的反复游说加一点威逼利诱之下我还是答应了。
只是当时的我只想着试一试,根本没想到这一试就是三年,艰难而漫长。
本以为就算不能走得一帆风顺,也会轻松放下,另作打算,可是没想到自己花了这么久还是硬着头皮走完了全程,得到一个差强人意的结果。
第一次报考中央财经大学的会计学,是因为对帝都和名校的向往,认为读研不读名校和热门专业很难有好的前途,却不知天高地厚,自己几斤几两。
两年多的自由散漫依然保持其惯性,想要改变不是件容易的事。
每天花在自习上的时间相对于一心扑在考研上的人少得可怜,自己还不以为然,不想成为那样的“书呆子”,然后继续着2B一样的自由散漫。
这种状态的改善是在11月份,课程结束,同学大都去实习了,于是接受了小伙伴们的建议,跟他们一起去图书馆的考研自习室看书。
原先是很排斥这里的,一眼看过去,密密麻麻的几十张四人书桌、桌子上堆满的书以及书后低头自习的人,总是让自己想起高三时的压抑感觉,想要逃离。
只是没想到自己很快就适应了这里,最后一个月,每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10点多,竟也能一整天地泡在图书馆里。
习惯就是这样,形成与改变,不过是一下子的事,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
可是最后一个月的冲刺终究难以弥补之前的时间损失,最后只考了352分,央财的会计是远没有希望的,又不愿调剂到一般的学校,于是第一次考研就此结束。
总结第一次的失败,皆因自己的年少轻狂和不努力,而这样的失败对自己来说却并不是一件坏事。
878电路与系统初试复习+复试流程宝贵经验(16版)青春不留遗憾6个月,180多天,2700多个小时(按15h/天),憧憬过,彷徨过,颓废过,怀疑过,绝望过,挣扎过,还好我从来没有想过放弃,人生就是一场马拉松,每一个奋力奔向终点的人都应值得喝彩,奋战的过程中要感谢很多人,我的至亲,不离不弃的朋友,论坛上相互鼓励的战友等等,没有他们的默默支持,给我的鼓励,我也许就不可能走到最后,考研本身是一个人的战争,与其说是战争,说成是对自己重新的审视和沉淀更准确一些。
考之前,想到考完以后要如何如何煽情,倒出自己奋斗中的苦与乐,可是真正落笔的时候,好像更多的是一种平和的心态,那就让我平静地谈谈我的复习吧~PS:专业课及复试情况见文章后面。
我是16年二战的,一战江苏某985,由于种种因素不幸落榜,二战选择复旦,是为了完成我心中的梦想,由于一战的时候有过一些基础,所以毕业之后就没有着急工作什么的,想再考一次把握大一点,我选择留在本科学校继续复习,这样在熟悉的环境熟悉的氛围复习效果会好一些,顺便回答一些二战研友的问题,一战朋友可以直接略过。
1、关于档案:据说有两种挂靠方式,一种是放在本科学校,另一种是挂靠在各个省的招生就业指导中心或者是人才市场,具体可以咨询辅导员,还需注意如果有组织关系且户口迁出原籍的同学,户党不分家,户口在哪,党组织关系就要在哪;2、关于每天吃饭问题:我们学校校园卡是可以申请延期注销的,所以暑假到最后基本就在食堂吃,卫生一点也比较方便。
3、关于住宿:很多学校都有一些教师宿舍,基本就靠近学校,而且学校老师说说好话,租金是会便宜一些的,而且也比较方便。
还有一点,报名的时候我们没有预报名,直接报名就好,现场确认要带毕业证+学位证。
言归正传,为了勾起大家阅读的兴趣,厚着脸报一下今年的考分:390+,我说一下我每天的作息大家可以参考,因人而异。
每天6:40起床,洗漱+早饭等一些琐事,早上7:00-11:45,中午一定要午休,下午13:30-17:30,晚上18:00-23:30(暑假期间最多到22:30,因为要锻炼身体)每天固定在24:00之前睡觉,保证相对充足的睡眠时间。
生命中,不断地有人离开或进入。
于是,看见的,看不见的;记住的,遗忘了。
生命中,不断地有得到和失落。
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
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安徽大学:考研之后,纪念我逝去的4年大学生活4,这个数字在我们看来就是一个霉字。
原来我们俩没有任何的交集。
造化弄人。
自我踏入校园的第一步起我就成为了它的子集。
因为大学是四年制的。
流年似水。
如果回望这四年,我应该好好的谢谢“4”。
它还真没有给我添很大的乱子。
最起码从桃园的大门口到上课的教室这段路上,我可没摔到过几会。
说起摔到,对我印象最深的事有两件。
一件关于我,一件关于我初中玩伴。
那是高中的时候,冬天楼梯上都结了冰。
可爱的小郭同学从二楼下来。
刚刚踏上一个台阶,扑通一声。
我还以为是打台湾的炮声响起似的。
只见他在楼梯斜面做无摩擦“自由落体”运动。
真爽快。
不仅是因为他爽快,还因为是冬天。
自此以后,我三天无法入睡。
笑的太过激烈,不小心把腰给闪了。
第两件关于我。
那不是冬天,是一个下雨天。
相同的情景发生在桔园食堂,主人翁变成了我。
当时摔倒之后我在第一毫秒内站了起来,目的是维护自我形象。
眼睛在第二个毫秒扫射了四周。
看到的情况是:1.没认识的人在旁边,除了一个室友。
2.没美女在旁边,估计那时是星期天,人少。
3.身上没有过多的淤泥。
这我还是比较满意的,所以就很正常的走回了宿舍。
其实当时特忐忑。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美国丽人》上有这样一句话。
要想成为一成功人士,必须保持完美形象。
XX同学曾经语重心长的告诉我:不总结自己人生的人,不是好人。
为了成功的成为让全国人民都认可的好人,我决定好好的总结一下自己的四年生活。
这可要费很大的工夫。
没事。
都这样说嘛:做人难,做好人更难;不吃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为了做一名好人,做人上人,所以我已经下定决心,好好的总结一下。
为了保持个人小结不过于零乱,所以我打算用小标题。
(以前在安大青年时,姜学长说我们最擅长用小标题,由于本人过于单纯,所以到现在也没有想明白他说这话要想夸我们还是想贬我们。
2016安徽大学计算机考研心路历程
想来复试结束了这么多天,也正值今天是清明节,就总结这一年的心路历程,也不妄走这一遭。
我是毕业工作一年后重新参加考试,让各位见笑。
自觉能力有限,另外复习时间短,最后选择安徽大学。
我报的是软件工程,因为毕业后一直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想着研究生毕业后也从事软件开发工作,但到现在,强烈一万个不建议报考安徽大学软件工程和计算机技术专业。
这两个专业都是不区分研究方向,也就是你以后的导师做什么你就跟着做什么。
我本来想更加深入的学习J2EE,J2ME,设计模式之类的,现在看来以后只有自己偷偷的学了,安大的老师貌似根本没有研究这东西的,想想有多坑,我就不说了。
当然,如果你要是想混个文凭,顺便学点东西,安大软件工程可能是你的最佳选择。
安大软件工程招20人,实际进复试的就10人。
因为2016年第一年改革,考试科目变为初试:C语言、数据结构。
复试:软件工程、数据库原理。
机试:3题程序设计。
可能是第一年改革的原因,考专硕的人都报考了计算机技术专业,由于安大自己要划线,这就导致计算机技术专业的学生313分以下的全部进不了复试,而软件工程人招不满,只要达到国家线265分就能进复试,而且进复试,就相当于被录取,不刷人,265分啊,你懂的。
当然复试的时候笔试要考及格,这是关键,可以说软工复试笔试比大学期末考试试卷不知简单多少倍,今年笔试10个人都考及格了,如果你还考不及格,我也没办法喽。
最后软工10个进复试的中有2个是同等学力的,由于加试离散数学和编译原理,他们这两门没有考及格,就被淘汰了,我觉得安大对同等学力的同学还是有歧视的,毕竟人家初试和复试的笔试都考的不低,却因为复试加试被淘汰,实在感到可惜。
计算机技术硕士计划招生35人,大概有接近50人进复试,还要刷15人左右,学硕不了解,学硕计划招生95人,进复试后至少也要刷15人左右,学硕我不了解,你可以忽略。
下面就是软工的初试和复试以及笔试的相关简单回忆。
初试过去了太久,基本记不得了,反正专业课很简单,有选择题,填空题,程序阅读题,还有编程题。
C语言和数据结构是同一张卷子,穿插交织在一起的。
C语言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文件的题目16年一题也没考,当然文件也比较简单咯,有时间研究一下也不错。
C语言可以找些期末试卷或者二级C语言,当然,我自己也总结了很多,以及历年的试卷,如果有要的可以留言哈。
数据结构考的稍微多一点,但是可以说也比较简单,复习好的话,基本没问题,有2道编程题,也相当简单,只记得有一题是关于二叉树的递归查找之类的。
图的编程题,根本考不到,太复杂,我是老师的话,出图这一章的题目,都觉得麻烦,图这一章的编程题复习时可以忽略了。
复试首先进行的机试,今年和往年不一样了,机试是放在面试里的,也就是说,机试和面试加在一起100分,机试占30%,面试占70%。
机试之前有个动员会,有个负责机试的老师说,机试非常简单,都是小学生水平的人就可以做出来,到机试的时候确实也相当简单,然后,大部分人还是有的没做出来,甚至一题都没做出来,只能说他们平时练的太少了吧,我相信你肯定和我一样,3题很快就会搞定的,然后提前走人。
记得偷偷的把机试题目用手机拍了下来,由于手机不在身边,有空再把照片传上来,供大家参考,只要是考安徽大学计算机的机试题目都一样。
复试笔试是数据库原理和软件工程。
但看到试卷的时候,我第一眼就蒙了,题目看上去特别难,但是当你仔细做的时候就会发现其实没那么难。
我说难主要是因为,整张试卷就只有10个大题,没有选择,没有填空,没有判断。
这些全没有,别的学硕的科目和计算机技术的都有这些,软工只有10个大题。
当然,也不是这么可怕,主要都是些概念问答题。
我记得的主要有什么是软件危机,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事务的几种特性,并阐述。
给你一段优惠政策的描述让你画出判定树。
数据库的SQL查询,涉及到增删改查和聚簇索引,平时多写
写就可以了,exists,not exists软工专业根本没考到,关系代数软工也没考。
还有什么是1NF,2NF,3NF,把定义写出来,并且说明范式之间如何转化的。
需求分析的主要任务以及该阶段常用的方法。
现在只能想起这么多了,总之,题目特别基础,软件工程里面最难的知识点画数据流图,画软件结构图,以及黑盒测试、白盒测试设计测试用例都没考到。
题目很基础,大部分是概念阐释之类的。
想得满分也不是那么容易,毕竟不是计算题,对就对,错就错,建议复习时多看看书本概念,太难的题根本考不到,我当时复习时就是天天研究软件数据流图和软件结构图,花了大部分时间分析这个,结果一题没考到,这个也没办法,毕竟试卷考什么我们都不知道。
最可恨的是明明官网给了考试范围,却出了一题软件维护的简答大题,压根官网上面考试范围就没有,我只能说安大考试都是TM大忽悠,那些老师都不知是干嘛的,连官网上软工专业的考试科目都给挂错了,还是我亲自打电话提醒他们,才修改过来,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只能对他们表示无语。
题外话哈,复试时,提前订宾馆,人太多,每年进安大复试的接近3000人,你懂的,宾馆还涨价,还要体检之类的,人太多,都要提前准备好。
另外复习资料想要的可以直接给我留言,也欢迎大家咨询,我有时间就回复大家。